本文目录
- 清朝的“黄马褂”,本是皇帝御赐,后来为何只能卖10两白银
- 清朝的宝贝“黄马褂”,究竟有多少特权和含金量
- 清朝的“黄马褂”有什么特权,什么人能穿黄马褂
- 清朝黄马褂代表什么
- 清朝的荣誉象征黄马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清朝时期的“黄马褂”,到底有何价值呢
清朝的“黄马褂”,本是皇帝御赐,后来为何只能卖10两白银
在中国古代,黄色成为帝王专用的颜色,实际上起源于隋唐时期,而到了清朝,除了皇帝自己穿黄色的龙袍之外,偶尔也会赏赐给下面的大臣或者侍从一种名叫“黄马褂”的荣誉服饰。在当时,大臣们一旦领到了“黄马褂”,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上朝的时候普通官员碰到穿“黄马褂”的官员都必须下跪,那么“黄马褂”到底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样牛的作用吗?
这就要从“黄马褂”的起源说起了。起初,黄马褂只是八旗子弟内部骑马所穿着的一种衣服,使用黄色绸缎制作,衣服的长度只能到腰部,并且袖子也只能到肘部,因为马上骑行需要进行很多激烈的动作,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方便人的行动。而在乾隆皇帝之前,清朝皇帝很少赏赐“黄马褂”,它们一般是作为皇帝出行时,周围大臣所使用的一种临时性服装而存在,在皇帝出行活动结束之后就不能穿了,否则就触犯了清朝的法律。
而到了嘉庆皇帝时期,“黄马褂”开始作为一种特殊荣耀被清朝皇帝赏赐给立有大功的武将,以此作为皇室荣耀的象征,而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赐穿黄马褂”。在太平天国时期,由于立下战功的清军将领太多,因此咸丰年间所赏赐的“黄马褂”很多,但是通常情况下也只会赏赐给类似于曾国藩、李鸿章这样拥有重要地位的大臣或者将领。
最后到了慈禧当政的时候,“黄马褂”的赏赐范围就更广了,只要谁能哄老佛爷开心,那么慈禧就会赏赐给那个人一件黄马褂,比如说慈禧的火车司机就曾经有幸领到过这一赏赐。而随着黄马褂的泛滥和清朝国库银子的短缺,清朝政府开始公开拍卖“黄马褂”,起初一件可以卖几万辆银子,但是后来,随着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就连街上的屠夫都能够穿得起“黄马褂”了,此时的“黄马褂”一件已经沦落到10两银子都没人要的地步,而这也可以说是清政府咎由自取的结果。
清朝的宝贝“黄马褂”,究竟有多少特权和含金量
黄马褂是清代一种独特的服饰,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黄色是皇帝的特殊颜色,所以它也给黄马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其实,黄马褂是高贵的,因为它毕竟与皇帝有关。但如果是普通的,那就真的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后期的一条烂街。随着清朝统治的日益衰落,没有人把黄夹克当回事。
外人看热闹,行家看门道。其实,黄马褂有很多分类。如果不同的人穿黄马褂,穿在和服上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们来谈谈黄马褂。众所周知,黄色是皇帝的特殊颜色。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清朝皇帝用的是“明黄”,这是一种淡黄色,别人不能用,但是皇后和王子可以穿“金黄色”,比皇帝的“亮黄”要深。普通官员和普通百姓允许穿的黄色更深,叫做“杏黄”,黄色是红色。
但只有鲜黄色,除了皇帝的龙袍,只能在黄马褂上看到。这是否意味着穿黄黄马褂的人的身份仅次于皇帝?当然不是。黄马褂的人很可能只是个“工具”。
第一种黄马褂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因为穿这件黄马褂的人可能有几百人,而且他们都是成群结队出现的,他们是皇帝的卫兵!
根据清朝的规定,从八旗的上三旗中,选拔相貌出众的优秀子弟组成御卫队,由护卫大臣、总管大臣、军衔大臣率领。总共大概有五六百个守卫,最低级别的蓝脊守卫只有六个产品。
这群人的黄马褂只能在值班时穿。因为这些卫兵都在皇帝身边工作,当皇帝进宫或出海巡游时,这些人必须一直在皇帝身边。
一大群人穿着黄马褂气势磅礴地来了,只是为了提醒人们皇帝要来了,注意避让和敬礼!在这个时候,这些卫兵代表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整个皇帝使用的一部分。它们是工具和背景。
因此,当这些人下班后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脱下黄马褂,因为他们目前已不再是皇室驾驶的一部分,再次穿黄马褂就是非法侵入和死亡罪。说白了,这是一种工作服,离职时不能穿,没有特权。
第二种黄色夹克是荣誉奖,类似于奥运会奖牌。
清朝皇帝自诩立竿见影,所以在狩猎过程中经常组织狩猎和射箭比赛。满族大臣射出五支箭是为了得到一件黄色的夹克,而汉族的大臣们毕竟不是天生就有弓和马的,所以他们要求低一级,只射了三箭。
这件黄马褂与清朝皇帝赐给别人的“斗士”称号相似,是一种荣誉。
与卫兵所穿的“工作服”一样,打猎时获得的黄马褂不能随便穿,只能在陪同皇帝再次狩猎时再穿。如果你在其他时间戴着它,它也是非法侵入。所以这件黄马褂没有特权。
第三件黄马褂的等级更高,是给有军事功绩的大臣的。如果一个官员打赢了一场仗,皇帝会在兵役最好的人中奖励几件黄马褂,这叫做“喜欢穿黄马褂”。
与前两件不同,这件黄马褂不是工作服,可以带回家。当然,你不能随便穿,尽管你很喜欢。皇上赐给你的衣服要用高高的檩条供应,遇到重要场合,如宫廷宴会、皇帝和太后生日,你才可以穿黄夹克进宫。
但是,皇帝也考虑到这些英雄的虚荣心,所以他特地允许他们制作一个相对简单的“复制品”,通常是炫耀的乐趣。
这种送给英雄的“黄马褂”来之不易。毕竟是用刀头舔血赚来的,但后期也改变了口味。
嘉庆以前,这些黄马褂的数量很少,而得到这些黄马褂的现役将领也不多见,所以东西的稀缺是珍贵的。然而,随着清朝内忧外患的不断发生,朝廷频繁地给军事将领送黄马褂,这并不是很值钱。
太平天国以后,湘、淮军队里,基本上都是可以称呼的将军。此时,黄马褂真的可以成为烂街的主食。
最后一个含金量最高的是朝廷特使和安慰中外的大臣。
因为他们是奉旨出去的,所以他们是朝廷的使节。这些人穿黄马褂,代表皇帝,享有最高权力。这件黄马褂在咸丰时期很流行,官员们不得不在紫禁城里骑了一个星期来以示敬意。
为什么这种力量是最大的?因为他们穿着盛装离开京城,天空很高,皇帝离得很远。如果他们在中国,他们会“亲自来”,无数人会讨好他们;在国外,他们是全权代表,代表国家尊严。
以李鸿章为例,曾经有人给李鸿章一件黄夹克,这件黄马褂属于武侠夹克。后来,甲午战争后,李鸿章等黄马褂、三眼华陵被剥夺,这是一种惩罚。
后来,李鸿章作为全权代表,到马关签条约,穿了一件黄马褂,就是特使夹克。结果,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遇刺身亡,脸部中弹,身上沾满黄马褂。李鸿章感叹,这血可以报效国家。
据说乾隆年间的大官何慎有20多件黄夹克,这也是很合理的。
因为何慎出道时是乾隆的保镖,他就成了保镖的大臣,自然可以把黄马褂当工装穿。而乾隆的“绝世武功”,虽然何坤从不冒险,但作为军政大臣和历史大臣,他一直在后方筹款,所以也有几件黄马褂。
然而,这件黄马褂并不是一枚避免死亡的金牌。和珅身上有很多黄夹克,最后被嘉庆送去了性命,没有还手的力量。
清朝的“黄马褂”有什么特权,什么人能穿黄马褂
众所周知,在古代时候黄色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可以说是天子专用的颜色,而黄色的龙袍是从隋唐时期才开始成为皇帝的服装,到了唐高祖的时候便正式成为皇帝专用颜色,普通百姓都不允许穿黄色的衣服,直到清朝时期在皇帝身边服务的人得到特许可以使用明黄色,这就产生了我们熟悉的黄马褂,而黄马褂是清朝时期皇帝身边的随从以及功勋高而得到御赐之人才能穿的服饰,并且黄马褂拥有比肩天子的权利以及可以当作免死金牌的特权。首先,黄马褂只有御前侍卫等皇帝随从或者得到御赐之人才能穿的一种服饰。黄马褂是在清朝时期才出现的一种官服和赐服,根据史料记载,在清朝时期皇帝出门的时候会有很多御前侍卫、内大臣等随从跟随出入,而这些随从们全部都要穿着行褂,佩戴着孔雀翎的帽子以及身侧配着佩刀。而这些御前侍卫等随从所身穿的行褂是使用明黄色的绸纱制作而成的,上面没有任何花纹,并且是没有袖子的,所以也被称为黄马褂。并且根据清朝时期的官品制度,每个品级的官员都有相应的服装,而当时能穿黄马褂的人只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侍卫领班、护军统领、前引大臣、锐建营翼长等职务的人可以穿黄马褂,此外有功之人可以得到皇帝御赐黄马褂,其余的则无权穿黄马褂。
然后,黄马褂有着比肩天子的权利以及可以当作免死金牌的特权。黄马褂的颜色是最贴近皇帝服饰的颜色,所以其拥有着不一般的特权,像皇帝身边的随从,他们穿黄马褂是为了彰显皇室的高贵,并且如果离开了岗位便会收回黄马褂,所以黄马褂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太多的特权,只是显得他们的职位比较高而已。但对于因为功勋而得到黄马褂赏赐的人来说,黄马褂有着皇权的象征,也就是穿着黄马褂犹如天子亲临,所有官员以及百姓都需要参见跪拜,尽管大臣的官职比身穿黄马褂之人高,也需要跪拜。其次黄马褂有着免死金牌的作用,也就说如果这名大臣仗着特权胡作非为,但是因为拥有黄马褂,尽管罪该处死但也能捡回小命。
最后,作为官服的黄马褂并没有什么特权,但是作为赐服的黄马褂却有很大的特权,并且不能随意破坏,否则严重之时落到满门抄斩的下场。
清朝黄马褂代表什么
黄马褂在清朝是非常尊贵的赏赐。不过,获得赏赐的人,却不敢随便穿在身上。这是怎么回事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看看黄马褂有什么作用?
按照功能作用的不同,黄马褂其实共分为四个种类。
一、行职褂子。所谓行职,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用途。每当皇帝出行时,皇帝身边的所有随从,包括大臣、侍卫在内,全都要身穿黄马褂。而此处的黄马褂就有点工作服的意思。统一穿黄马褂,无非是为了体现威仪,震慑众人。颜色的选择上,一般都选择黄色。
黄色是象征皇室的帝王之色。此外,侍从还要集体在帽后戴孔雀翎,腰间佩上官刀。如此一来,整齐划一的造型,再加上象征皇权的黄色,皇帝还未走近,皇室的威严气息就已经扑面而来了。这种行职褂子是彻彻底底的工作之用,一旦不在皇帝身边,侍从就不准私穿黄马褂了,否则将会被治罪。
二、行围褂子。这种黄马褂主要是打猎或比武之时,皇帝专门用来赏赐的物品。咸丰皇帝之前,历代清朝皇帝都会到木兰打猎20多天,也就是当时说的围猎。但凡在打猎中表现优异,在把猎物献给皇帝时,都有机会被皇帝赏赐一件黄马褂。除了献猎物外,一般围猎期间还会进行一些类似于射箭、枪棒等比赛,通常是要求满汉蒙官吏全部参加。
一旦有人表现突出,或者达到了规定的某些要求,皇帝都会赏给这些官员黄马褂。这种褂子也同样只有在陪同皇帝围猎时可以穿,若其他时候穿,也会被扣上“觊觎皇权”的帽子。以上这两种黄马褂属于低级褂子,由于获得的门槛比较低,因此在外形上也与高级褂子有所区别。一般来说,低级褂子的纽扣都是黑色,而高级褂子的纽扣则通常与布料颜色相当,都是黄色。
除开纽扣之外,高级褂子上一般都还会绣有几团龙纹,龙纹的数量,通常是根据受赏人身份而定。比如亲王级别的人获得黄马褂,那么褂子上往往都会有八团龙纹。而其他高级褂子上通常只有两团或四团龙纹。至于低级褂子,就没有任何图案了。
三、武功褂子。清朝初年,但凡在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将军,会被皇帝赐予“巴图鲁”的称号,又或是被封为爵爷。这些奖励,无一例外都是表现皇帝恩赐,展示亲密的手段。到了后来,黄马褂也渐渐具备了这些功能。比如武功黄马褂,一般是赏赐给在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将军。像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凡是能在平乱战争中立下功劳的人,都能被赐予黄马褂。由于清廷急于平乱,就大肆封赏。太平天国平定之后,几乎每个参与平乱的将军都得到了一件黄马褂。
四、特赐褂子。特赐黄马褂一般是皇帝赐予钦差大臣和外交官的一种身份象征。通常情况下,当大臣获得这种特赐马褂之后,必须要骑着马绕着紫禁城走一圈,以此来彰显出皇恩浩荡。这在当时也被视作是一种荣耀。另外,有一些皇帝或者太后特别宠爱的人,也有机会被赐予这种特赐马褂。比如清末时期,慈禧太后便赏赐了一件黄马褂给为自己开火车的司机。
需要补充的是,像第三类和第四类这两种高级褂子,皇帝在进行赏赐的时候,都会批准他们“准予穿”或是“常服之”。但事实上,就算是“常服之”,受到赏赐的人也仅仅会在重要的庆典中,才敢穿出来。毕竟这是皇帝御赐的衣服,一旦破损或弄脏,或者穿错了,都是不太好交差的。清朝最著名的黄马褂,要属李鸿章曾穿过的一件。
1895年,李鸿章在与日本谈判《马关条约》之时,曾经遭遇了一个日本浪人的行刺。当时李鸿章挂了彩,将黄马褂染了色。李鸿章在临近昏迷之际,仍然不忘叮嘱身边人,不要洗血迹,要将黄马褂保存好。在李鸿章看来,这件染色的黄马褂,便是他报国的最好证据。(参考资料:《清史列传》《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
清朝的荣誉象征黄马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清朝的荣誉象征黄马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马褂,又名行褂。顾名思义,这是马民族容易使用的衣服,可以简单地说是满洲服。但是皇马圣褂与圣褂不同,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件衣服,它更多的是象征王权。
黄是帝王色并不奇怪,但黄马褂的所有者不仅是黄相,甚至是比较普通的人也可以拥有。理由是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黄马褂的黄色也分很多种。根据福格《听雨丛谈黄马褂》年的说法,代替御前,内臣、内定王臣、警卫队长使用浅黄色的黄马褂,而正黄旗官员和士兵则使用金黄色的黄马褂。不同颜色的黄马褂象征的意义自然也不同。通常亮黄色被认为是比较尊贵的颜色。
清朝皇马圣褂是什么?一件衣服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地位?
除了颜色的差异,黄马褂的补偿规则也值得玩味。一个是给皇马圣褂颁奖,另一个是穿皇马圣褂,楼主提出的问题是第二个。奖励皇马圣褂和穿皇马圣褂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衣服,后者是权力。如果你得到皇马圣褂的奖励,这个皇马圣褂就是一次性产品。你可以穿,但破了就没了。但如果你穿了黄马褂,除非被皇帝再次取消,否则你可以有机会一辈子穿黄马褂。旧的没关系。反正你可以再做一次。(
能拥抱自制皇马圣褂权力的人只有以下三种。
第一,跟随皇帝殉顺时追随的随从和护卫,他们的这种黄马褂因职务关系而被称为“任人短上衣”,任职期限到期或被辞退后不能再穿。
第二个是根据皇帝的狩猎击中目标,在学校射武艺等获奖的人。清代咸丰每年秋天都被称为“行军周”,时间大约在木兰河北省承德市北四百里。狩猎时会击中鹿,狩猎结束后蒙古人在路上献鸟,会得到皇马圣褂和其他赠品。“行船上有欣赏黄麻圣褂的人,围着服用,不能老是服用。(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这种黄马褂也叫“绳子上衣”,因为要围着绳子才能穿。
第三个是正儿八经的奖穿皇马系列,即奖励立功的高级军队将领或通病文职队员。我们熟悉的李鸿章就是属于这个行列。这种黄马褂也被称为“武功上衣”。
清代对公共武装,除了加官振之外,还授予巴图鲁明、华陵、黄马戈等奖项,欣赏皇马圣褂是很高的荣誉。将皇马圣褂授予功勋卓越的官员是干隆以后的事,但道光之前还没有普及,咸丰以后战争频繁,逐渐开始盛行。“武功上衣”是清朝政府送给高级将领的最高荣誉,嫌疑人的事迹都将记录在史册中,前面两件不同的东西,功劳大臣可以作为特别的礼物穿。因此,清代官员认为皇马圣褂是特别的荣誉,它代表了地位和权力。
但是,如上所述,穿上皇马圣褂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但如果那些人犯了错误或不能做好工作,皇马圣褂就会被皇帝收回,通常被称为“抢走皇马圣褂”,表示惩罚之意。
因此,清朝时穿皇马圣褂是荣誉和身份的象征,但总是不缺乏形式主义。特别是在晚清、社会处于急剧动荡的状态时,对这些衣服的强调并不强烈。看到有人穿黄马褂,判定其身份高贵是不可取的。
清朝时期的“黄马褂”,到底有何价值呢
说到黄马褂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事情也还真的是有点点神秘的,好像只要是有黄马褂的人都是bai那种比较牛逼厉害的,那么就真的是这样的吗?这黄马褂又有什么样的秘密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看看黄马褂这些人是不是身份非常高贵了,对于这件事情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是常例,可是赏什么、罚什么就是个问题。在清朝,有一种奖赏叫“赏黄马褂”,有一种惩罚叫“夺黄马褂”,那么黄马褂是什么?一件衣服怎么就有了这么高的地位?
马褂,又称行褂。字面上看就是便于马上民族使用的一种衣服,也可以简单说是满洲服饰。但是黄马褂不同于马褂,它可不只是充当一种服饰这么简单,更多的则是象征着皇权。
黄色是帝王色这一点并不稀奇,但是黄马褂的所属者却并不仅限于皇上,甚至于一些较为普通的人也可以拥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黄马褂的黄色也分很多种。据福格《听雨丛谈·黄马褂》载,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和侍卫什长是用明黄色的黄马褂,而正黄旗官员和兵丁就用金黄色的黄马褂。不同颜色的黄马褂所象征的意义自然也不同,一般都认为明黄色是较为尊贵的颜色。
除了颜色上的差异,黄马褂的赏赐规则也是很值得玩味的。一种叫赏给黄马褂,另一种叫赏穿黄马褂,楼主提出的问题就属于第二种。赏给黄马褂和赏穿黄马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一件衣服而后者是一种权利。如果你被赏给黄马褂,那么这个黄马褂就是个一次性产品,你可以穿,但穿破了就没有了。可如果你是被赏穿黄马褂,那么除非你又被皇帝取消了该权利,否则就可以坐拥一生穿戴黄马褂的机会,旧了破了没关系,反正还可以再做。
清代对于有功武将,除加官晋爵外,还有赐予巴图鲁名号、赏戴花翎及赏穿黄马褂等,而赏黄马褂则是一种较高的荣誉。将黄马褂赏赐给功勋卓著的官员是乾隆以后的事,但是在道光以前尚不普遍,咸丰以后因战事频繁才逐渐盛行起来。
“武功褂子”是清朝政府赐予高级将领的最高荣誉,被赐者的事迹均会被载入史册,它跟前两种不同,有功大臣因特赐才能穿着。所以,清代官员视得赐黄马褂为一种特殊荣誉,它代表着地位与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