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关于历史问题 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都是塞尔维亚人引起的么
- 科索沃战争打了多久
- 历史上的战争问题
- 谁能给一点关于科索沃战争的东西
- 关于塞尔维亚和波黑的历史问题
- 科索沃战争
- 科索沃战争的实质是什么
- 美国为什么那么狠米洛舍维奇
关于历史问题 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都是塞尔维亚人引起的么
要说清楚这个,建议你去看戏园子的鬼写的一个系列文章,《从塞尔维亚到塞尔维亚》
南斯拉夫的水比较深,要解答你的问题就要回顾南斯拉夫从建国到后面的发展史
南斯拉夫实际上是一个捏起来的国家,在一战前分为几部分
塞族是一大块,信奉东正教,毛子打着斯拉夫人同文同种的旗号,一直在支持他们
克族是一大块,主要在奥匈帝国的通知下,信天主教、
穆族又是一块,受之前土耳其的影响比较大
一战胜利后,塞族作为战胜方,得到了大发展,组建了南斯拉夫,获得了其他几家的地盘,创立了南斯拉夫王国,基本是塞族人说了算
二战的时候,矛盾总爆发,克族人傍上了德国人,杀塞族人杀了不少,但有意思的是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领导人铁托是克族人
等到二战胜利,铁托凭借自己的威望压制了对其他宗族报复的企图,建立了统一的南斯拉夫。而且铁托搞了一个轮流执政,各个加盟共和国轮流执政
可铁托死了以后,没有一个压得住的人
克族和穆族首先就提出来要分家,塞尔维亚肯定不认可,结果就打起来了,实际上当时塞尔维亚的领导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先是抱美国大腿,可后来一看美国不支持他的主张,就换了副反美的面孔,弄得国内一帮子小白还为他大唱赞歌
在对付穆族的时候,不少昔日的流氓都粉墨登场,兼之种族矛盾大爆发,对克族和穆族的种族灭绝时有发生
后来,克族和穆族都独立出去了,南斯拉夫小了一大块,就剩下黑山和塞尔维亚哥两个
这时候科索沃也不干了,科索沃有地利,这里便于发展旅游业,又有电子工业,自然不希望被南斯拉夫拖累,而且当地人中克族的比例又比较大,于是也要分家
塞尔维亚又不肯了,结果就是北约干涉
科索沃战争打了多久
从1996年至1999年6月10日。
“科索沃战争”或“科索沃冲突”这个名词通常是用来描述两场接续的并且有时相当类似的武装冲突。内战后随即发生了国际冲突,分别为:
1996年-1999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的安全部队,同科索沃解放军(一支追求科索沃自治省独立的阿尔巴尼亚人游击队)之间的内部战争。
“科索沃战争”这个名词多指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这78天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行动,为国际冲突。
扩展资料:
由于南联盟政府对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实行种族歧视的不公平对待政策,导致一些的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开始武装自卫,组织了科索沃解放军,以屠杀当地塞族人来抗争南联盟政府的镇压,达到获取科索沃独立的目的。
这个时期冷战结束不到十年,狄托时代后的南斯拉夫经历了克罗埃西亚独立战争和历时三年的波赫战争,南斯拉夫联盟政府已失去了对科索沃自治省大部分县市的直接控制。
自治省境内的塞族百姓因受到南斯拉夫中央政府歧视和听到当局准备在科索沃境内屠杀塞族的流言而纷纷迁离科索沃。
持续了多年的科索沃危机一方面有占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多数人口的阿尔巴尼亚人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科索沃已于2008年2月17日宣布独立。
但塞尔维亚人主导的南联政府(即现在的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则强烈反对分离,并认为科索沃的历史和文化与塞尔维亚有密切关系。这是一则典型的冷战后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国家问题。
迫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强大的武力介入与威胁,最终米洛舍维奇接受了北约开出的条件,科索沃解放军必须解除武装,停止军事行动。
南联盟则从科索沃撤军,允许阿尔巴尼亚人回乡重建家园,并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监督,于是科索沃战争宣告终止。塞尔维亚自此失去对科索沃的控制权,但至今坚持拥有主权。
历史上的战争问题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本段起因
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两伊签订《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执政后,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本段战争爆发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 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本段停战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这是两伊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要转折。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 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 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本段起因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中旬,由于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债务等问题,伊拉克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突然公开化。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本段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并将科威特划归其第19个省。
本段联合国制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连同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因为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作战的准备。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本段多国部队进攻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 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刀”计划。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 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 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 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 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 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 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 部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在这 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 队。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 攻历时100小时。
本段停火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自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据战后统计, 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 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 或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 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 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 “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海湾战争因多国部队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占据的绝对优势,使其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代名词载入战争史册。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情报;多国部队集结了2790架现代化的固定翼飞机、1700多架旋翼飞机(其中600多架攻击直升机),65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发射车、工程技术保障车辆等;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人员比为1/2.4,火炮数量比为1/2.4,坦克数量比为1/1.44,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海湾战争空中作战投掷的8万多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仅占总投弹量的7%,但命中率却高达90%;伊军共被摧毁、被俘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2000多辆。海湾战争中所体现出的技术对战争的强烈影响使海湾战争预示了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各种军事高技术应用导致的对信息的大量获取,也使与之对阵的敌人在战术运用方面困难重重。
波黑战争
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的战争。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波黑(前南6个共和国之一)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穆族主张脱离前南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克族也主张独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1992年3月3日,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正式宣布波黑独立。4月6、7日,欧共体和美国相继予以承认。塞族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波黑3个主要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导致战争爆发。其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波黑三族展开大规模领土争夺战(1992.4~1994.1)战争最初在以穆、克族为一方和塞族为另一方之间展开,不久穆、克族关系破裂,彼此间也发生激战。各方先是抢占本族居民占多数的地区,继而塞、穆族之间在东部的塞尔维亚与波黑边界一线、西北地区及首府萨拉热窝,塞、克族之间在北部靠近克罗地亚边界地区争夺地盘。各派武装不断开辟新战场,战火迅速在波黑3/4的土地上蔓延。三族共有20多万人参战,其中穆族11万、塞族8万、克族5万。塞族由于得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年4月由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支持,加之其参战部队中有4万是前南人民军1992年5月撤离时留下的波黑籍塞族官兵,装备有坦克、大炮、飞机等重武器(穆、克两族在战争初期基本无重武器),在军事上占有明显优势。到1993年底,占波黑人口31.4%的塞族控制全国约70%的领土,占波黑人口17.3%的克族控制约20%的领土,而占波黑人口43.7%的穆族只控制约10%的领土。为制止波黑战争,联合国安理会自1992年5月起先后通过对波黑塞族和南联盟实施全面制裁、向波黑派驻维和部队、在波黑建立“禁飞区”、为穆族设立“安全区”等一系列决议。北约对波黑实施全面封锁并对“安全区”提供空中保护。联合国和欧共体还曾多次进行调解,但均无结果。
第二阶段,西方加强对波黑干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94.2~1995.)北约对波黑的干预从对塞族进行军事威胁升级到实施有限空中打击,于1994年2月上旬向塞族发出限期从萨拉热窝周围撤走所有重武器的最后通牒,下旬以“违禁”为由击落塞族飞机4架。3月在美国敦促下,穆、克两族签署建立联邦和联邦军队的协议,使波黑战场再度形成穆、克族联合对付塞族的新态势。4月,穆族发动春季攻势,从“安全区”主动出击,试图收复失地,打通各控制区的联系。塞族予以反击,并围困“安全区”之一的戈拉日代。北约迅即作出反应,对戈拉日代的塞族阵地进行首次空袭,遏制了塞族的攻势。同年8月,南联盟为摆脱国际社会制裁,在塞族拒绝接受美、俄、英、法、德五国联络小组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后与之断绝一切联系,使塞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军事优势受到削弱,但仍掌握战场主动权。10月,穆族发动秋季攻势,攻占“安全区”比哈奇周围塞族大片土地。塞族实行全民军事总动员,并得到克罗地亚境内“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军队的支援,于11月中旬夺回全部失地并包围比哈奇。11月下旬,北约对克拉伊纳塞族控制的乌德比纳机场和波黑塞族的奥托卡导弹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空袭,但并未改变战场态势。年底,穆、塞双方达成停火协议。1995年3月,战事又起。7月,塞族相继攻占斯雷布雷尼察和热帕两个“安全区”,并继续围困比哈奇。
第三阶段,塞族丧失军事优势,被迫妥协(1995.8~12)8月上旬,克罗地亚出动10万军队攻占克拉伊纳地区后,美国提出和平解决波黑冲突的新建议。8月30日~9月14日,北约以萨拉热窝遭炮击为由,出动3400余架次飞机对波黑塞族阵地实施空中突击,并发射13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使波黑塞族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完全陷入瘫痪。穆、克族军队在克罗地亚军队配合下,乘机在波黑西部向塞族发动进攻。到9月下旬,穆克联邦和塞族实际控制的领土已接近五国联络小组为双方确定的比例。塞族丧失军事优势,被迫同意由南联盟代表其参加由美国主持的波黑和谈。11月21日,南联盟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三国总统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达成《波黑和平框架协议》,并于12月14日在法国巴黎正式签署。协议规定,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克联邦控制波黑领土51%,其余由塞族控制。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战争中,三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一些战斗机等。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波黑战争自始至终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和武装干预,特别是美国以北约为工具所进行的军事干预对战争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谁能给一点关于科索沃战争的东西
鲜血浸透了科索沃的原野,悲伤深埋在母亲们的心里。
曾经风景如画的南斯拉夫在巡航导弹的剧烈爆裂炸声和妇女獐的凄惨哭泣声中捱过了本世纪最后一个春天--一个没有阳光、没有和风、没有鲜花的春天,一个太多痛苦、太多屈辱和太多悲愤的春天,一个血色的春色。
从1999年3月24日夜第一枚巡航导弹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内爆炸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在持续70多天时间里,向主权国家南联盟的土地上倾泻了数以万吨计的炸弹,造成无辜平民1800人丧生、6000多人受伤,给南联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并迫使南联盟接受了强加给他们的不平等协议。
透过南联盟上空的滚滚硝烟,我们看到--
这是一场恶魔导演的战争,不过恶魔的身躯上披着美丽的霓裳。
这是一场高新技术的战争,然而高新武器掌握在侵略者的手里。
这是一场让人警醒的战争,爱好和平的人们不得不睁大了眼睛。
科索沃战争:现代战争的最新版本
如果从军事学的角度讲,本世纪最后10年有两次战争将被作为高技术战争的案例,写进每一位军事考官的讲义里。这就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从海湾到科索沃,八年弹指一挥间。然而,正是在这一挥之间,人类文明的许许多多最新成果成了军火商们大发其财的工具。在海湾战争中,我国部队的高技术武器只占所用武器的10%左右,而北约这次空袭南联盟的高技术武器几乎达到100%。从游弋在亚得里亚海的航空母舰,到幽灵般掠过长空的隐形战机,一批又一批高技术武器粉墨登台,悲伤的科索沃则成了这些新武器的试验场。
在太空力量上,此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使用航天武器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北约用50多颗卫星直接参加了针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为其战斗行动提供保障。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2颗雷达成像军事侦察卫星、3颗传送图像和数据的卫星和另外3颗轻型卫星也加入了情报保障行列。除侦察卫星外,北约还动用了大量的气象卫星,包括美国空军军事气象卫星、4颗观测海洋和大气的气象卫星和2颗欧洲气象卫星。美国全球卫星系统的24个航天器以及各种通讯和数据卫星也在为打击南联盟的军事行动提供信息支援。事实上,南联盟上空已经被北约大批军事卫星密织起一张太空数据网。
从空中力量看,北约在空袭一开始就集中了460架先进作战收音机对付南联盟空军的170架老旧作战飞机,后来更是增加到1200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绝对的优势,是所谓“第四代”航空兵器与“第二代”航空兵器的较量。美国空军中最先进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B-1B远程战略轰炸机以及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全部投入战场。特别是价值22亿美元的B-2隐形轰炸机首次投入实战,格外引人注目。据美国军方透露,这种世界上最昂贵的隐形战略轰炸机是从美国本土的怀特明空军基地起飞,经过4次空中加油到达作战区域的。
北约的大规模空中作战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正是因为它完全掌握着制天权、基本上掌握着制空权和战场制信息权,并且形成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的作战系统。北约多次增调EA-6B电子干扰收音机和装有能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的收音机,就是为了夺取制信息权。而精确制导武器,靠的是预侦察获取的目标信息和投射过程中以实时信息进行导航、定位和主动寻向的。
毫无疑问,科索沃战争是现代战争的最新版本。它告诉我们,现代战争不再是传统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争,而是陆、海、空、天、电一体的多元空间的战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战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导形式。
回望南联盟上空的浓浓阴云,不由得让人感到一种莫大的悲哀。本应为人类造福的科学技术竟能移植到了血雨腥风的战场,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现代化武器成了强盗恃强凌弱的工具。北约19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美、英、法、德、意、加、荷、挪、比、土、葡、西、丹)直接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投入飞机1200架,出动32000多架次,炸毁铁路12条、桥梁50多座、民用机场5个以及大量基础设施,致使8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昔日美丽的南斯拉夫变得满目疮痍。
然而,弱小的南斯拉夫在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还是利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敌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对抗,并以击落F-117隐形战斗机的事实,打破了高技术武器不可战胜的神话。尽管南联盟在军事上最后失利,但塞尔维亚人那不屈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刻在全世界人民的心里。
科索沃战争:国际安全的巨大阴影
尽管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发生过多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但还没有哪一次能像燃烧在科索沃的战火一样,如此强烈地震撼着战后的国际秩序和安生格局。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肆无忌惮地进行了长达70多天的狂轰滥炸,其轰炸目标也步步升级,不仅由军事目标发展到非军事目标,而目丧心病狂地轰炸了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这是国际关系史、外交史、战争史上罕见的暴行,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粗暴践踏。
军事集团具有对抗性和排他性,历来是战争的发动机。冷战时期,美国在欧洲建立了北约这个庞大的军事集团,在亚洲通过《美日安保条约》建立了美日军事同盟。冷战结束后,作为冷战军事遗产的美苏两个军事集团不应寿终正寝。但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却变本加厉,极力推动这个冷战机器向美国全球霸权工具转变。在欧洲,美国推动北约扩大组织成员、扩大军事活动范围、扩大军事功能,逐步把北约变成了美国火中取栗的工具。在亚洲,美国促使美日军事同盟由本土防御向积极干预“周边事态”转变,由防御性行动向先发制人的所谓预防性行动转变。不难看出,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已经发生了质变,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安全形势已经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国际观察家们认为,科索沃战争不过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推行其所谓的“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今年4月25日,北约首脑会议通过了美国一手炮制的新的《联盟战略概念》。其核心内容是:在继续坚持“集体防御”的同时,捍卫所谓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为确保欧洲--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可以在其成员国以外地区采取国事干预行动,包括对付恐怖活动、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等一切被认为是可能危及北约安全的威胁。经过这次战略调整,美国企图独霸全球的野心一览无余。
作为北约新战略概念的一次预演,科索沃战争的严酷事实表明,冷战虽然结束了,但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新的条件下呈现出进一步膨胀的势头,影响世界战略格局的各种力量远未形成相对均衡的态势,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还不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充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多极化所必需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制衡关系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形成。美国一方面尽力将欧洲、日本纳入自己的单极霸权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挤压与遏制。冷战后各大国间发展良性关系的势头,如中美、俄美、俄欧、中日关系的发展等,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排除出现暂停甚至倒退的可能。
这些新的变化虽然不能改变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但已给世界安全格局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表现为:一是动摇了二战后建立起来的以联合国会为核心的国际安全体系。在缺乏有效战争制约力量和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局部战争和军事干涉发生的频率有可能提高,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主宰国际事务的趋势有可能增强。
二是有可能引发或激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矛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散布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把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国际化,将“科索沃模式”强加给世界,有可能导致被干涉国及其所在地区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复杂化。一些国家的民族分裂势力也有可能进一步抬头,成为影响这些国家生存与发展,导致世界不安宁的一个重要根源。
三是将刺激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为重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美国及北约为推行霸权主义,谋求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将会继续加大军备投入;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希望尽快得到高技术武器,以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利益。这种武器竞赛的循环发展,给未来世界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因此,在21世纪初,世界和平将相对的、不稳定的、脆弱的,甚至不排除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发生局部的、暂时的停滞、曲折和倒退可能。多极化的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可能比预想的要更加复杂,21世纪初期将可能是“一超称雄、多元纷争”的局面。
然而,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和平与发展仍将是21世纪的时代主题。特别是由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各国利益上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社会政治生活联系的紧密度与透明度日益提高,世界性战争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制约。美国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将受到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坚决反对。
科索沃战争:打赢下一场战争的启迪
如果说海湾战争是最后一次工业时代的战争,这次是可称得上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时代的战争。其对世界各国未来军事战略、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91年的海湾战争进行了43天,其中多国部队38天高强度的空袭不仅彻底摧垮了伊军的防空体系,而且瘫痪了伊军的战争能力,为最后100个小时的地面战全歼伊军精锐创造了良好条件。1995年,北约对波黑塞族武装10天的空中打击,迫使塞族被迫按照北约的要求撤出了瓦尔特曾经拼死保卫过的萨拉热窝。1998年,4天的“沙漠之狐”行动使伊拉克仅存的一点战略基础设施遭到进一步的毁灭性打击战。两个多月来,南斯拉夫在北约间断的空袭下,大量战略和基础设施被摧毁。外电甚至形容凶残的北约要把这个本来就不太富有的巴尔干国家“炸回到石器时代”。这些战争和军事行动表明,未来战争中,空袭不仅是战争初期的首要作战样式,而且还将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甚至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战争模式。
从此次北约军事行动可看出,较之工业时代的战争,空袭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精确打击武器为核心的现代高新空中兵器具备了精确点杀伤能力,可对目标实施命中精度达10米级甚至米级的精确打击,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地面近距炮火的作用。二是打击范围广,不受传统意义上的前沿和后方限制,直接对敌各种战略重心发动致命性的攻击,瘫痪其发动战争的能力。三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快节奏、机动灵活的优势,作战速度之快,远程攻击与近程打击手段运用之灵活,是地面部队难以比拟的。四是具有多维作战能力,可充分利用空、地、海、天四维空间优势,对敌发动多维同时攻击。这些特点,势必会成为未来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力争获取的优势,也必将成为其军队未来优先发展的重点。
面对强敌如此巨大的空中“非对称力量优势”,强大的反空袭能力就应成为防御方发展的目标,核心是制空权的争夺。此次军事冲突中。南联盟军队的一些成功战法,就为各国军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面对装备和技术绝对优于自己的敌人,南军采取了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深挖洞穴、保存自己,隐真示假、灵活出击等战术,极为有效地保存了力量。特别是南防空部队采取的灵活机动战术,使北约打了两个多月后,仍未掌握绝对制空权,空袭飞机只能在高空投弹,始终不敢压低高度,极大限制了其对南军地面部队和目标的打击能力,然而,迫于能力与装备限制,南军采取的战术基本上还是被动的,只能拖延北约作战的时间,尚未形成打防结合的完备作战体系,尚不能主动制敌于死地。因此,要掌握制空权和战争主动权,就必须有主动克敌或使敌不敢轻易言打的“非对称”手段。这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在防空甚至整个军队建设中的又一重点目标。
古往今来,重大科学技术进步都会对军事产生全面的影响,会使某些特定的军事能力得到显著加强。火药的发明,使大刀长矛让位于火枪和火炮,飞机的发明使战场从地面和海洋扩大到了空中,原子裂变技术使广岛和长崎在热核爆炸中化为了一片灰烬,精确制导技术使美国的巡航导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在巴格达和贝尔格莱德的高楼大厦中穿梭往来。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今天,不善理解和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的军队,将无法与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军队相抗衡。落后就要挨打,这已为海湾战争以来的多次地区性冲突所证明。
在海湾战争的空袭作战中,多国部队共向伊拉克投弹20万吨,其中精确导武器的比例不足10%,而其作用却是巨大的,对伊军重点战略目标的打击几乎完全是由此类武器完成的。F-117隐形战斗机仅占美军作战飞机总量的2%,但却完成了40%的重点目标打击任务,“夜鹰”在巴格达密集的防空炮火中自由飞翔的镜头,至今人们仍历历在目。在此次对南军事打击行动中,美军高技术兵器的应用则更加广泛,作用也更加突出。南斯拉夫成了种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试验场,美军动用了其已正式列装的全部高技术兵器。迄今,精确制导武器占北约全部打击兵器的90%以上。除卫星精确制导武器外,还使用了破坏力极强的激光制导穿地弹、集束弹,和破坏供电系统的石墨、碳纤维炸弹,以及破坏通信指挥系统的电磁脉冲弹。从所使用的高技术装备和现代武器技术发展趋向来看,未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更加精确化、远程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未来战争将达到“发射了就不管”的高级水平,使战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打窗户式的战争”,进攻方如神兵天降,防御方晕头转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信托的高技术武器在对硬目标打击能力方面,已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过去只有热核武器才能达到的效果。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巨大作用昭示着,它将成为21世纪各国军队竞相争夺的制高点。
巴尔干的战火虽然现在已硝烟散去,但它留给人们的是更多思考。世界要和平,人类要生存,但仅靠外交谈判是挡不住侵略者的坚船利炮的,还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我们既要会文攻,更要有武攻。
关于塞尔维亚和波黑的历史问题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时,塞尔维亚首都是贝尔格莱德。当时波黑是奥匈帝国的中央直辖省,奥匈帝国还试图吞并塞尔维亚。但是波黑有大量的塞尔维亚族人,他们希望波黑并入塞尔维亚。普林西波是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族。
至于首都问题,应该是早期的塞尔维亚人国家曾定都萨拉热窝。而后来从土耳其人手中独立的塞尔维亚公国(1830)不断变化,塞尔维亚王国(1882)——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18)——南斯拉夫王国(1929)——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45)——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63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塞尔维亚和黑山(2003)——塞尔维亚共和国(2006),一直是以贝尔格莱德为首都。
另外,波黑和整个前南斯拉夫地区的三个主要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穆斯林族,从种族上说是一个民族,说同一种语言(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实际上基本就是一种语言),仅仅因为塞尔维亚信奉东正教,克罗地亚信奉天主教,穆斯林族信奉伊斯兰教,就生生扯成了三个民族。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于前南斯拉夫解体后产生的南联盟(包括现在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境内的科索沃地区民族危机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逝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进入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这样,在波黑战火逐渐熄灭的同时,科索沃的战火却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三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多灾多难的南斯拉夫,铁托靠个人魅力使之坚如磐石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另外阿族是阿尔巴尼亚族,塞族是塞尔维亚族。
科索沃战争的实质是什么
由于南联盟政府对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实行种族歧视的不公平对待政策,导致一些极端的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开始武装自卫,组织了科索沃解放军,以暴力抗争的方式骚乱科索沃自治省境内的正常秩序,以达到获取科索沃独立的目的。多数身为塞族的民警与军警和科索沃自治省境内占少数的塞族百姓、商人等则成了科索沃解放军的敌对目标。这个时期冷战结束不到十年,铁托时代繁荣的南斯拉夫经历了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和历时三年的波黑战争,其中央联盟政府已失去了对科索沃自治省大部分县市的直接控制。自治省境内的塞族百姓因受到歧视和听到阿族准备在科索沃境内屠杀塞族的流言而纷纷迁离科索沃。
持续了多年的科索沃危机一方面有占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多数人口的阿尔巴尼亚人(阿族)强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出去,而视科索沃地区为塞尔维亚民族(塞族)发源圣地的南斯拉夫政府则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分裂肢解国家,亦反对北约与他国以任何形式干涉内政或侵犯其国家主权。这是一则典型的冷战后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国家问题。
美国为什么那么狠米洛舍维奇
前南联盟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11日在海牙国际法庭的牢房中去世,终年64岁。然而米氏却是棺难盖,论难定。由于他的死因备受瞩目,因此需要进行尸检,米氏遗体无法入土为安。对于他的评价更是各执一词,这样争论恐怕永远也不会休止。
执政期间充满动荡
米洛舍维奇当政期间经历了前南地区冲突最为动荡的10年。
1991年,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联邦独立,米洛舍维奇下令向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边界地区派遣坦克,双方还一度发生小规模冲突。
1992年3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黑穆斯林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战争期间,各方都有自己的支持者,米洛舍维奇政府支持波黑的塞族武装。1995年11月,在美国的主持下,米洛舍维奇与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宣告波黑战争结束。
1998年2月,南联盟政府指责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子多次发动暴力袭击,造成大量平民和警察伤亡,随即派遣军队进入科索沃。
美国及其盟国指责南联盟在科索沃杀害了大批阿族居民,制造了“人道主义灾难”,并重新恢复对南联盟的部分制裁。
1999年,以南联盟政府拒绝执行西方国家主导的和平协议为由,美国领导的北约随即对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78天的猛烈空袭。同年6月,米洛舍维奇被迫同意接受和平协议,让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辞职下台遭到逮捕
2000年9月,南联盟举行总统选举,米洛舍维奇在选举中败给了塞尔维亚民主党(反对党)领导人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后宣布辞职。
败选后的米洛舍维奇尽管继续担任塞尔维亚社会党主席,但是逐渐淡出政坛,居住在贝尔格莱德郊区代迪涅的别墅中。
2001年1月,米洛舍维奇被软禁在家中,但是仍然受到身边安全人员的严密保护,警方也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当时,华盛顿向科什图尼察政府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在3月31日前交出米洛舍维奇等前南国际法庭战犯,否则将取消经济援助。
在当时的南联盟塞尔维亚总理佐兰·金吉奇支持下,警方在3月30日袭击了米洛舍维奇的住所,想将他逮捕。但是米洛舍维奇身边的安全人员进行了反抗,双方爆发了激烈枪战,逮捕行动陷入僵局。米洛舍维奇当时大声吼叫,说他“决不活着进监狱”。
为避免流血冲突,3月31日深夜,金吉奇派遣自己的亲信、谈判高手切多米尔·约万诺维奇“劝降”米洛舍维奇。在约万诺维奇的劝说下,米洛舍维奇终于同意主动前往贝尔格莱德的监牢。但他提出了3个条件:确保进行公正的审判而不进行政治审判;政府承诺此次逮捕不与立即向海牙引渡相联系;在监狱里允许妻子每天探监。
4月1日凌晨,就在警车载着米洛舍维奇驶出别墅时却发生了惊险的一幕。米洛舍维奇的女儿玛丽娅由于精神处于崩溃状态,拔出手枪朝着约万诺维奇的汽车连开5枪,约万诺维奇虽没被击中,但他的座车却被打穿了两个窟窿。此后,玛丽亚被贝尔格莱德第二地方法院判处8个月监禁,缓期2年执行,罪名是非法拥有枪支,并在警方逮捕米洛舍维奇时开枪抗议,破坏公共安全。
法庭审判占据上风
米洛舍维奇被捕后不久,南联盟议会通过了由南联盟政府提交的与海牙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法庭合作法。根据这项法律,凡是在此法通过之前被海牙法庭通缉的战犯嫌疑人,只要在南联盟领土上被发现,无论是哪国公民,都将被引渡到该法庭。
早在科索沃战争结束前,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于1993年5月成立的联合国前南战犯国际法庭就对米洛舍维奇和多名南联盟高官提出了指控。于是,米洛舍维奇在2001年6月28日被南联盟塞尔维亚当局引渡到设在荷兰海牙的前南问题国际法庭。
审判在2002年2月拉开序幕,整个审判过程长达4年多时间,直到米氏去世前,审判才接近尾声。其间,法庭多次更换法官,第一位主审法官、英国人理查德·梅也已经因病去世。
国际法庭对米洛舍维奇提出了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等66项指控,但是米氏不屑一顾,拒绝承认法庭的合法性。他指责前南问题国际法庭“不过是北约战争战略的一部分……这个法庭根本就不是国际组织,它是服从于北约的机构,没有独立性而言”。
律师出身的米洛舍维奇不但拒绝法庭给他指派辩护律师,还亲自为自己辩护。他在法庭的辩论中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还经常旁征博引,从两次世界大战讲到上个世纪末的科索沃战争,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令主审法官也感到难以招架。
米洛舍维奇还在法庭上反控西方国家。他表示,受到惩罚的不应该是他,而应该是那些分裂和瓦解南斯拉夫的西方国家。
随着米洛舍维奇的去世,这项马拉松式的审判也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