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战场如酒场,为何奥地利军队遇到意大利军队如此态度
因为两者都无心应战,自然是在战场上把酒言欢。当时给奥地利出战的列支敦士登士兵,他们确实是不想打仗的,都是被强押着去的,后来去到了战场后,发现是意大利人,自然开心得不行,双方就把酒喝起来了。
当时的德国还没有独立,所以还在争取独立。当时的德国还是普鲁士,还在和奥地利争地盘,两者之间大打出手,发生了普高战争,毕竟是关乎国运的大事,两者打得那才叫天昏地暗。可是这本来不管列支敦士登什么事情的,因为这和它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它的位置比较烂,处在奥地利和瑞士里。所以说有着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位于奥地利的周边,列支敦士登是想不打仗都不行了,直接被奥地利逼着打。没办法,看到奥地利身边的其他国家都在派兵支援,列支敦士登也只有装模作样了,它只好站队奥地利,派出了八十名士兵去参战。
本来这些士兵都是做了有去无回的准备了,可惜他们遇见就意大利士兵。因为在战场上,他们遇见的不是主站国的普鲁士,而是和他们同样境地的意大利。双方都是不愿意参加战争的国家,这下好了,像是他乡遇故人,两个国家根本没有打起来,反而是坐到了一起,他们一起喝着带来的红酒,吃着意大利面,聊着天,有事没事就往天上放两枪,不让别人看出来他们是在偷懒。最后战争结束的时候,列支敦士登的士兵一个没少,甚至还多了一个,是一个迷路的奥地利的通讯兵。
能在战场上遇到这样的敌人,确实是运气好。毕竟没有人是喜欢战争的,战争代表的是伤亡,是妻离子散,像是列支敦士登和意大利这样的做法,确实是很好的。
奥地利与意大利什么时候打过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及拿破仑政权的结束,意大利地区开始发起统一运动,而最大的敌人就是奥地利。
1.1848~1849,意大利地区各邦国掀起反奥战争,但由于各邦君主恐惧人民武装的发展而撤军,导致奥地利的反扑,奥地利联合法国,那不勒斯,西班牙进攻成功。
2.奥地利和意大利撒丁王国于1859年爆发战争,其中撒丁王国得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支持。奥地利战败,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成立。奥地利仍占有部分土地。
3.1866年4月,意大利在普奥战争中加入普鲁士阵营,对奥地利作战。
4.1915年5月,意大利投入协约国阵营,与奥地利交战。
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分别发动过什么战争
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国内经济困难,军事准备不足,
担心参战后会招致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法国的打击,因此,意大利采取了
中立的立场,宣布自己是非交战国。后来在希特勒的煽动下 先是首战法国,然后是希腊 ,再死非洲 ,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也是一直是随风倒的国家。【如需详细可以追问 ,拒绝ctrlc+v 包您满意!】
奥意法战争的动机是什么
奥意法战争是意大利撒丁王国皮埃蒙特和法国对奥地利的一场战争。交战各方的动机迥然不同。对皮埃蒙特来说,这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是争取意大利统一的重要步骤。法国的目的是巩固其在意大利北部的地位,以及兼并萨瓦和尼察。奥地利则企图继续维持对伦巴第和威尼斯的占领制度,阻止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
1859年4月,奥地利以最后通牒形式要求皮埃蒙特解除武装。
1858年7月就同法国达成联合反奥协议的皮埃蒙特政府拒绝了奥方的要求。
居莱将军指挥的17万奥军在皮亚琴察和米兰之间集结。
拿破仑第三统率的意、法军队开始时被分隔成两部分:拥有5.6万人的皮埃蒙特军队在瓦伦察附近已经集结,而11.6万人的法军却刚从都灵和热那亚出发。本来奥军完全有可能将敌军各个击破,但由于居莱优柔寡断,致使意、法军队得以于5月月中在亚历山德里亚和卡萨列蒙菲拉托地域会合。在此后的作战中,双方均迟疑不决,机动过于频繁,而且动作缓慢。
直到6月初,双方仅进行过数次小的战斗。对奥战争激起了意大利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5、6月间,奥地利傀儡统治下的托斯卡纳、巴马、库德纳等公国爆发了起义。加里波第组织的由5000名意大利爱国者组成的部队,在敌后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活动。
6月4日,双方进行了马振塔会战,结果奥军败北。但是,拿破仑第三没有乘胜追击,所以奥军撤退时伤亡不大,并得以在明乔河一线设防固守。居莱被撤职,弗兰茨·约瑟夫接任奥军统帅。
6月24日,在索尔费里诺村进行了决战,奥军再度战败。至此,奥地利的失败已成定局。战事的演变进一步推动了意大利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被民族解放运动的规模吓破了胆的拿破仑第三,又害怕普鲁士增援奥地利,就突然中止了军事行动,并于1859年7月11日单独与奥地利签订维拉弗兰克停战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奥地利丧失了伦巴第。
紧接着,1860年法国又与皮埃蒙特签订了都灵条约,法国获得原属皮埃蒙特的萨瓦和尼察。这样一来,由于拿破仑第三执行的政策是谋求一国私利,以致他许下的要消除奥地利压迫的诺言并未兑现。奥地利虽被削弱,但仍然霸占着意大利威尼斯境内一部分领土。意大利未能实现统一,这必然导致意大利人民解放运动的继续发展。
这次战争的特点是,交战双方均在战区利用铁路集结和调动军队,以及保障部队粮食和弹药的供应。这次战争中还首次使用了从后膛装填炮弹的法国制线膛炮。这次战争证明,成密集纵队的战术已经过时,必须采取散兵线战术,改变军队的指挥形式,即建立专门的军队指挥机关,组建强大的预备队和更有效地使用炮兵。
奥意战争是怎么引发的
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已实现了统一。1861年3月建立了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继承了王位。只有罗马和威尼斯省仍归奥地利管辖。1861年4月,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与普鲁士结成反奥联盟。普鲁士向意大利提供了1.2亿马克的援助,并答应帮助解决威尼斯归并意大利王国的问题。6月17日战争爆发。6月20日,意大利参战,名义上由国王统率,实际上归参谋长拉·马尔摩拉将军指挥的意军主力部队,在明乔河一线展开,于6月23日转入进攻,在曼图亚留有强大的预备队。
与此同时,查耳迪尼将军统率的一个军从波伦亚、弗拉拉地域向前开进,准备对奥军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为了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奥地利不得不在意大利境内组建了一支南线军队,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于6月24日从维罗纳东南地域发起进攻,并在库斯托查附近的遭遇交战中击败意军。马尔摩拉损失1万多人后,撤退到克雷莫纳。查耳迪尼将军得知意军在库斯托查附近战败,立即回师后撤。
然而,奥军未能发展这一显著战果。因为奥地利与普鲁士作战失利,尤其是7月3日在萨多瓦附近战败,必须火速调兵保卫维也纳,这就使意军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罗尔转入进攻。在这期间,加里波第的部队作战非常出色,解放了蒂罗尔南部全境。但是,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命令他们撤退,于是蒂罗尔再度为奥军占领。
至7月26日,威尼斯省实际上已经全部解放。7月20日,意大利海军在利斯岛附近战败。但这并没有改变已被奥普战争所决定了的这场奥意战争的结局。8月10日战事停止。意大利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1866年10月3日于维也纳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威尼斯省割让给拿破仑第三,再由拿破仑第三将它交给意大利王国。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行动和革命热情,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民族解放与统一。这是武装斗争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