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山vs罗马尼亚

黑山vs罗马尼亚(Montenegro为什么叫黑山)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09-24 09:16:33 浏览1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Montenegro为什么叫黑山

1.黑山共和国也音译成门的内格罗
2.在西班牙语(注:黑山的语言和罗马尼亚语一样,属于罗曼语族,他们语言的发音与意思恰好和西班牙语近似或一致)中Monte是小山的意思,而Negro就是黑色的意思。显然,我国地理工作者采用了意译的方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
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
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
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点是:片面强调
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
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
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
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
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
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
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
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
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
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
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
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
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
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
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
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
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
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
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
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
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
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
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
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
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
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
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
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
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
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
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
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
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
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
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
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
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
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
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
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
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
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
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
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
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
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
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
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
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
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欧洲最南端的三个大半岛是什么

南欧三大半岛是指南欧地区的三大半岛,南欧三大半岛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半岛:亚平宁半岛(Italian Peninsula),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巴尔干半岛(Balkan Peninsula)。

    亚平宁半岛

    亚平宁半岛(Italian Peninsula),又称意大利半岛,是南欧三大半岛之一。从波河地区向南伸展960公里(600哩)左右,最宽处240公里(150哩)。东为亚得里亚海,南临爱奥尼亚海(即伊奥尼亚海),西濒第勒尼(Tyrrhenian)海和利古里亚(Ligurian)海。亚平宁山脉自北到南纵贯整个半岛,多火山地震。沿海多低地。有意大利、圣马利诺共和国和梵蒂冈。

    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又称比利牛斯半岛,是欧洲西南部半岛之一,属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二国。东北的比利牛斯山脉形成与欧洲其它部分的天然分界。南端以直布罗陀海峡与北非隔开。西岸和北岸接大西洋,东临地中海。葡萄牙的罗卡角(Cape da Roca)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点。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Balkan Peninsula)是南欧最大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滨黑海,东南隔黑海海峡与亚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萨瓦河至里雅斯特一线为界与中欧相连,南濒爱琴海和伊奥尼亚海。面积约50.5万平方公里。有希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及土耳其部分领土。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联系欧亚的陆桥,东南有黑海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地形多山,“巴尔干”土耳其语意为多山,主要山脉有西部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品都斯山,东部的巴尔干、罗多彼山脉。平原低地少且分布零散,主要在北部及东部的河谷地带。半岛西部和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其他地区为温和大陆性气候。除多瑙河、萨瓦河外,河流多短小流急,水量资源丰富。南部为地中海景观,生长着由地中海型栎、杉等组成的硬叶常绿林及常绿灌丛;北部及内部山区为温带阔叶林。有森林资源及煤、铜、石油等矿产资源。

塞尔维亚和黑山以前是一个国家

塞尔维亚和黑山以前是一个国家。

黑山王国(Краљевина Црнa Горa,1910年-1918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并存在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君主国。黑山地区首次建立“杜克利亚”国家。虽然黑山王国的宪法规定该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事实上是君主独裁。

1918年11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黑山王国被塞尔维亚王国解放。三天后,1918年12月1日,被并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45年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1963年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加盟共和国。

扩展资料:

黑山人尊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经家中长者允许,子女不可谈婚论嫁;家中老人健在,不可分家,因此几代同堂的家庭很普遍。根据东正教的习惯,每个家庭都有一位“圣人”,作为家庭的保护神,每年家庭保护神纪念日这天,再远的亲人也要赶回来,与家人热热闹闹团聚。

黑山由于战争多,因此重视战士,重视男孩。家中生下男孩,鸣枪庆祝,杀猪宰羊,宴请全体村民。黑山人不习惯建造阵亡将士、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建筑物,他们认为,凡是为国家牺牲的每一位勇士,都会活在后人心中。

介绍一下黑山这个国家地理

尔维亚和黑山(塞黑)简介
国名: 塞尔维亚和黑山 (SerbiaandMontenegro)
(2003年2月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国庆日:4月27日(1992年)
建军节:6月16日(1876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由蓝、白、红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构成,蓝、白、红三色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蓝、白、红三色旗由来已久。早在1804年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地区人民高举三色旗发动反对土耳其的起义;1918年建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均使用三色旗为国旗。1945年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国旗上增添了镶黄边的红五角星。1991年,原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新国旗上取消了五角星图案。
国徽: 为盾徽。红色盾面上绘有一展翅的双头雄鹰,鹰胸前有一红色小盾。
国歌:“嗨,斯拉夫人”
国石:珊瑚
国家政要: 总统斯韦托扎尔·马罗维奇 (Svetozar Marovic) 2003年3月任职。
自然地理: 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北部,西与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接壤,北部和东北部同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为邻,东部与保加利亚交界,南邻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南部部分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领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0公里。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
人口:1063万(2005年),其中塞尔维亚族占62.6%、阿尔巴尼亚族(16.5%)、黑山族(5%)、匈牙利族(3.3%)和穆斯林族(3.2%)等。官方语方为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地处巴尔干半岛核心位置,座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北接多瑙河中游平原即伏伊伏丁那平原,南接老山山脉的延伸舒马迪亚丘陵,居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巴尔干之钥。
美丽的萨瓦河从市区穿过,将贝尔格莱德一分为二,一边是古香古色的老城区,一边是现代化建筑群集中的新城区。地势南高北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可至-25℃,夏季最高气温40℃,年降水量688毫米且年际变化大。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155万,居民以塞尔维亚人居多,余为克罗地亚人和黑山人。
简史: 公元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9世纪起,开始形成塞尔维亚、杜克里亚(后称泽塔,即现在的黑山共和国地区)等国家。14世纪,塞尔维亚曾是巴尔干强盛的国家之一。15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征服塞尔维亚,吞并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罗维那以及黑山部分领土,统治达500年。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1882年和1910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相继成为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被击败。1918年12月1日,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克 罗地区-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塞尔维亚和黑山成为其中一部分。1941年被德、意法西斯占领。1945年5月15日全国解放,同年11月29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与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4月改宪法,易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宣布独立。1991年10月15日,波黑宣布为主权国。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宣布独立。1992年2月12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决定组成新的国家。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宪法正式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联合正式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议会两院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法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Serbia and Montenegro,简称“塞黑”)。塞黑成为建立在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平等成员基础上的国家共同体。塞尔维亚共和国还包括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
政治:1992年4月通过的《宪法宣言》表示,南联盟共和国将继续继承原南斯拉夫国家、国际法和政治主体性,愿履行原南斯拉夫所有的国际义务;主张和平解决南危机,没有领土野心,愿同原南各共和国发展各方面合作;主张民族平等,尊重民族和公民的权力;将继续维护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同各国开展平等合作。南是建立在公民平等和各共和国平等基础上的主权联盟国家,联盟总统和总理不能来自同一个共和国。2003年2月,南斯拉夫联盟议会两院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南联盟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塞尔维亚和黑山”拥有共同的总统、议会、部长会议、军队和法院以及统一的国旗、国歌和国徽。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仍有自己的总统。塞黑议会实行一院制,由126名议员组成,其中91名来自塞尔维亚,35名来自黑山。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
与中国关系:1955年1月2日,南斯拉夫与中国建交。

欧洲各国足球联赛按照实力排名依次是

以下是欧洲各国联赛排名,根据2009-2014赛季的欧战成绩排名决定,欧冠和欧联杯名额的分配就是如此安排的:
1.
西班牙
2.
英格兰
3.
德国
4.
意大利
5.
葡萄牙
6.
法国
7.
俄罗斯
8.
荷兰
9.
乌克兰
10.
比利时
11.
土耳其
12.
希腊
13.
瑞士
14.
奥地利
15.
捷克
16.
罗马尼亚
17.
以色列
18.
塞浦路斯
19.
丹麦
20.
克罗地亚
21.
波兰
22.
白俄罗斯
23.
苏格兰
24.
瑞典
25.
保加利亚
26.
挪威
27.
塞尔维亚
28.
匈牙利
29.
斯洛文尼亚
30.
斯洛伐克
31.
摩尔多瓦
32.
阿塞拜疆
33.
格鲁吉亚
34.
哈萨克斯坦
35.
波黑
36.
芬兰
37.
冰岛
38.
拉脱维亚
39.
黑山
40.
阿尔巴尼亚
41.
立陶宛
42.
马其顿
43.
爱尔兰
44.
卢森堡
45.
马耳他
46.
列支敦士登
47.
北爱尔兰
48.
威尔士
49.
亚美尼亚
50.
爱沙尼亚
51.
法罗群岛
52.
圣马力诺
53.
安道尔
54.
直布罗陀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罗马尼亚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0月12日凌晨,2018俄罗斯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结束第3轮的比赛,结果瑞士、德国、比利时和希腊保持全胜战绩,英格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强队也以2胜1平不败战绩在各自小组排名前列。下面是新浪体育为大家带来的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最新的积分榜:
第1组积分榜
国家或地区 赛 胜 平 负 得球 失球 积分
瑞典 3 2 1 0 5 1 7
法国 3 2 1 0 5 1 7
荷兰 3 1 1 1 5 3 4
保加利亚 3 1 0 2 5 10 3
白俄罗斯 3 0 2 1 2 5 2
卢森堡 3 0 1 2 4 6 1
第2组积分榜
国家或地区 赛 胜 平 负 得球 失球 积分
瑞士 3 3 0 0 7 3 9
葡萄牙 3 2 0 1 12 2 6
匈牙利 3 1 1 1 4 3 4
法罗群岛 3 1 1 1 2 6 4
拉脱维亚 3 1 0 2 1 4 3
安道尔 3 0 0 3 1 9 0
第3组积分榜
国家或地区 赛 胜 平 负 得球 失球 积分
德国 3 3 0 0 8 0 9
阿塞拜疆 3 2 1 0 2 0 7
北爱尔兰 3 1 1 1 4 2 4
挪威 3 1 0 2 4 5 3
捷克 3 0 2 1 0 3 2
圣马力诺 3 0 0 3 1 9 0
第4组积分榜
国家或地区 赛 胜 平 负 得球 失球 积分
塞尔维亚 3 2 1 0 8 4 7
爱尔兰 3 2 1 0 6 3 7
威尔士 3 1 2 0 7 3 5
奥地利 3 1 1 1 6 6 4
格鲁吉亚 3 0 1 2 2 4 1
摩尔多瓦 3 0 0 3 1 10 0
第5组积分榜
国家或地区 赛 胜 平 负 得球 失球 积分
黑山 3 2 1 0 7 1 7
波兰 3 2 1 0 7 5 7
罗马尼亚 3 1 2 0 6 1 5
丹麦 3 1 0 2 3 4 3
哈萨克斯坦 3 0 2 1 2 7 2
亚美尼亚 3 0 0 3 1 8 0
第6组积分榜
国家或地区 赛 胜 平 负 得球 失球 积分
英格兰 3 2 1 0 3 0 7
立陶宛 3 1 2 0 5 3 5
斯洛文尼亚 3 1 2 0 3 2 5
苏格兰 3 1 1 1 6 5 4
斯洛伐克 3 1 0 2 3 2 3
马耳他 3 0 0 3 1 9 0
第7组积分榜
国家或地区 赛 胜 平 负 得球 失球 积分
西班牙 3 2 1 0 11 1 7
意大利 3 2 1 0 7 4 7
阿尔巴尼亚 3 2 0 1 4 3 6
以色列 3 2 0 1 5 5 6
马其顿 3 0 0 3 4 7 0
列支敦士登 3 0 0 3 1 12 0
第8组积分榜
国家或地区 赛 胜 平 负 得球 失球 积分
比利时 3 3 0 0 13 0 9
希腊 3 3 0 0 8 1 9
波黑 3 2 0 1 7 4 6
爱沙尼亚 3 1 0 2 4 7 3
塞浦路斯 3 0 0 3 0 7 0
直布罗陀 3 0 0 3 1 14 0
第9组积分榜
国家或地区 赛 胜 平 负 得球 失球 积分
克罗地亚 3 2 1 0 8 1 7
冰岛 3 2 1 0 6 3 7
乌克兰 3 1 2 0 6 3 5
土耳其 3 0 2 1 3 5 2
芬兰 3 0 1 2 3 5 1
科索沃 3 0 1 2 1 10 1

第二次巴尔干战役详细

19世纪末至20世纪期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一个战争最频繁的地区,成为一个“反复爆炸的火药桶”。让我们一起来追寻其战争爆发的历史轨迹。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 1912年8月,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爆发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起义,得到巴尔干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9月,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逐步结成巴尔干同盟,企图乘机对土耳其发动战争,瓜分其欧洲地区的领土。10月9日,黑山首先对土采取战争行动。随后,保、塞、希先后对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巴尔干盟军势如破竹,至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巴尔干同盟的胜利引起了欧洲列强的不安。俄国担心保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影响其实现对黑海海峡的控制;德国和奥匈帝国则因利益所在不愿看到土耳其覆灭。为此,奥匈帝国还调动军队企图阻止塞军向亚得里亚海岸进军。在大国压力下,保、塞与土耳其于1912年12月签订停战协定。1913年5月30日,土耳其被迫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和约》,几乎丧失其欧洲地区全部领土。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巴尔干同盟因战果分配不均而矛盾激化。保加利亚企图独占马其顿;塞尔维亚没有得到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在马其顿得到补偿;希腊企图扩大在马其顿的占领区;罗马尼亚要求从保加利亚获得南多布罗加。欧洲列强则利用巴尔干各国矛盾,加紧对该地区的争夺。俄、法支持塞、希,奥匈支持保加利亚。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突然向驻马其顿的塞、希军队发起攻击。7月初,塞、希军队发起反攻,迫使保军撤退。7月10日,罗马尼亚对保宣战,占领多布罗加,并向索菲亚进军。21日,土耳其乘机攻占阿德里安堡,保加利亚军队全线溃退,于7月29日宣布投降。8月10日,主要交战双方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9月29日,保、土又签订《君士坦丁堡和约》。根据条约,保加利亚丧失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大部分土地。战后,巴尔干力量重新组合: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希腊接近协约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则接近德奥同盟。列强对巴尔干的争夺日益加剧,从而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欧洲大国关系失去平衡,加速了一战的爆发。此外,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使德奥同盟终于找到向协约国寻衅的借口。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德、英、俄、法参战,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重大战役都是在巴尔干土地上进行的,其中有些战役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最终的结局。如1914年奥匈帝国讨伐塞尔维亚的战争。当时由奥匈帝国上将波提柯雷克带领的部队在塞尔维亚境内两次受到奇袭,最终于1914年12月中旬被逐出了塞尔维亚。还有1915年10月爆发了塞尔维亚战役,德国、奥匈和保加利亚为打通柏林至君士坦丁堡的铁路交通而联合进攻塞尔维亚,并攻陷了贝尔格莱德。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巴尔干出现了新形势:南部斯拉夫人趋向联合;巴尔干其他国家在各自的国境内成立。但马其顿仍被宰割。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时,巴尔干各国已置身两大营垒中: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茨韦特科维奇政府加入轴心国阵营;后来南斯拉夫脱离轴心国阵营,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阵营。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的巴尔干国家还有希腊和阿尔巴尼亚。1940年在意大利进攻希腊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就蔓延到了巴尔干半岛(事实上1939年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已是法西斯在这一地区侵略的组成部分)。1941年轴心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进攻南斯拉夫。除土耳其直到战争结束始终保持“中立”外,巴尔干其他各国各民族,都卷进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卷入侵略集团,或者成为侵略的受害国。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决定性战役都不是在巴尔干地区进行的,但是,巴尔干的局势对盟国来说仍是举足轻重的。1941年3月27日南斯拉夫废除三国轴心公约,法西斯德国不得不临时抽调兵力攻占南斯拉夫,从而打乱了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时间表。1941年-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斗争牵制了大量德军使其不能抽调到其他战场,具有巨大的道义、政治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希腊内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成立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民族解放阵线,并成立了人民解放军。1944年10月,人民解放军从法西斯德国手中解放希腊大部分领土。当月,英军在希腊登陆,护送希腊流亡政府回到雅典,随后下令解除民族解放阵线武装。12月,希腊政府在英军支持下制造雅典流血惨案,挑起内战。为消灭希腊人民解放军,英国从意大利等地调来大量增援部队。
简洁点:
保加利亚认为与土耳其作战中他们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保加利亚国内倾向占领整个马其顿,因此无法和塞尔维亚谈拢。在奥匈帝国的支持下,保加利亚便于1913年6月29日向塞国
及希腊宣战。保加利亚不久就陷入困境,因为门特利哥罗(即黑山))罗马尼亚也宣布参战,并加入塞尔维亚一方。土耳其为了收复亚德里亚堡,也从东进攻。在四面受敌的困境下,保加利亚
国王斐迪南一世宣布投降。
1913年8月,保加利亚和战胜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加北部划给罗马尼亚;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华达马其顿(其边界与今马其顿共和国相若)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海马其顿划归希腊。亚德里亚堡在稍后由保加利亚单独和土耳其签订的《伊斯坦布尔条约》中,交还土耳其。

少长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