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 巴塞罗那 德国

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巴塞罗那德国馆)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19 08:46:18 浏览10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German Pavilion of Barcelona International Fair)
  L.密斯·范·德·罗设计,建于1929年,博览会结束后拆除。
  德国馆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 8根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德国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建筑物采用了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瑙石、玻璃、地毯等,显出华贵的气派。
  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密斯·范·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建筑史作图

常见的有
中国建筑:三礼图的周王城,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西周凤雏村平面,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的大致剖面,汉长安城,曹魏邺城,汉南郊礼制建筑遗址,雅安高颐墓石阙,北魏嵩岳寺塔立面,平面。北齐义慈惠石柱,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平面,含元殿平面,立面。南禅寺立面,佛光寺平立剖,北宋东京城,元大都,独乐寺观音阁平立剖,独乐寺山门平面,正定龙兴寺总平面,永乐宫三清殿立面,佛宫寺释迦塔立面。妙应寺白塔立面,殿堂是构架四种分槽形式,斗拱侧面,斗拱分件,清北京城,故宫总平面,天安门,太和殿立面,天坛平面,祈年殿立面,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立面,穿斗式抬梁式示意图,台阶形式,勾栏形式,屋顶形式。
外国建筑就太多了,基本书上有的都有可能,说几个频率最大的:卫城平面,帕提农正立面,万神庙正立面,君士坦丁凯旋门,帆拱,十字拱,筒拱,歌特教堂剖面,巴黎圣母院正立面,圣马可广场平面,弗洛伦撒主教堂穹顶,坦比哀多,巴齐礼拜堂,星形广场凯旋门,柏林宫廷剧院,水晶宫,法古斯工厂,透平机车间,爱因斯坦天文台,斯坦纳住宅,路德维希展览馆,包豪斯平面,外观。流水别墅,罗比住宅,罗伯茨住宅,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平面,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外观,萨伏伊别墅,怕米欧肺病疗养院平面。。。战后的那些高层,大跨都要画画,战后的都比较经典,都可能考。不再赘述。。

密斯·凡·德·罗 的现代主义建筑之路

密斯1886年3月27日于出生在德国伦兰德的亚琛市。亚琛是中世纪初西方文化的中心,也是德国西部美丽而古典风格的城镇。幼年时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他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十五岁时就结束了正规教育。密斯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石匠,辍学后便跟随父亲做学徒,并从他那里学到了石料加工与制作方法。密斯回忆这段经历曾说:“重要的不是纸上设计的建筑,一块砖才是建筑中真正重要的一部分。”

密斯十五岁离开了职业学校后又到当地的建筑师那里当绘图员,主要是对新古典主义建筑做装饰图样设计,之后十九岁的密斯被选送到柏林的擅长木构设计的建筑师手下工作了。

后来密斯又成为布鲁诺·保罗的学徒,并从他那里接受了新艺术思潮的影响。

1907离开保罗工作室设计了第一件作品――里尔住宅。

1908年密斯来到彼得·贝伦斯的事务所,同勒·柯比西耶和格罗皮乌斯共同在此工作。贝伦斯是新艺术派与工艺学的倡导者,一只走在创新前列,追求现代手法设计。尽管带走明显的新古典主义特征,但也在努力寻求现代主义所需的东西――秩序与完善。特别是设计的AEG电气公司车间设计,第一座把钢和玻璃材料应用到建筑的优秀例子,被公认为第一座现代建筑。
密斯没有吸取贝伦斯的新古典主义的东西,而德国建筑师卡尔·费德瑞琪·幸克尔设计中的:宽大平台柱脚上做结构布局,比例尺度的韵律感,纯形式的设计要素,使对还是画图员的密斯对新古典主义产生浓厚兴趣。

1911年密斯设计的胡戈·佩尔斯住宅,是传统的幸克尔风格住宅区。深凹门廊,突出檐口,坡度平缓的屋顶。

特别是1912年荷兰海牙的克吕勒住宅,一座幸克尔式住宅。业主决定不按贝伦斯原设计并且请密斯留在海牙设计住宅。密斯以自己的观点重新设计房子,细部仍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然而别墅并没有建成。
1913年密斯回到柏林开设自己的事务所,设计的住宅都是幸克尔式,不过保持了古典的明朗性。

虽然是古典形式中一员,但“ 结构至上 ”的观念独特超群。强调表现且忠实于结构的主张,即“ 由 结构决定形式 , 而不被形式所支配” 。
1914――1918年,一战期间,密斯军队服役。

1919年密斯草图了20层全玻璃的摩天楼,是第一个画出玻璃摩天楼的人,奠定了今日常见的玻璃和金属摩天大楼的基础。

1921年“蜂巢”作为密斯为腓特烈大街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虽然大胆创新收到赞扬,却没有获奖

1922年模拟出第二个草图。

高20层,全玻璃,平面形式自由。每层玻璃板用连续玻璃幕围合,外表曲线由许多短直线渐次改变方向连接而成,并且着重安排光的反射。

1923年在自己出版的杂志――《G》(创作),并在7月的一期写到:“ 我们反对一切美学的抽象理论,一切教条 , 一切形式主义 …… 创造形式要从我们的任务出发 , 以时代的新方式 , 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 ”
钢筋混凝土办公楼设计和乡村砖别墅方案也是密斯在现代派有影响的作品。

办公楼是平屋顶,直角平面,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的玻璃与墙交错形成光影,强调墙非承重,外部开敞联通大自然中。

明快开敞的工作空间,无虚假装饰,皮与骨的建筑。

1923年砖别墅在柏林艺术展览会展出,对砖运用的自由的不对称体量,交替的空间和延伸的墙体创造了空间虚实对比的效果。

布置独立自由的墙,不封闭房间也不暗示房间面积,而是在空间中指示动态,空间相互渗透,把室内转变为动态空间统一体。是密斯 探求空间内外融合与结构清晰 的过渡性作品。
1925――1929年间密斯建造了三幢住宅和一座纪念碑――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沙·卢森堡纪念碑。

1926年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沙·卢森堡纪念碑全部使用砖墙立面。他认为砖是一种结构材料,无需隐藏。
1927威森豪夫展览会的住宅建筑风格比较一致,表明现代建筑思潮逐步统一,是现代建筑史上重要里程碑。

密斯规划的总平面创立了小区规划的理念,至今威森豪夫住宅人十分完整出色地证明了勇气和工业水平。
展览会也是摩登家具的示范展出,1927年密斯设计的“金属藤椅(MR)”在展会取得成功。

1929年巴塞罗那德国馆是密斯在欧洲时期建筑创作最高成就。

德国馆是一座标志性建筑,主要反映德国的现代精神。

强调精致的手工艺和富丽的材料,重视规则的钢框架结构和把墙体引伸到外部空间的处理。

漂浮的屋顶与开敞的平面。

展馆平面简单,空间处理却很复杂,钢柱与大理石是自由墙体的主要构件。

这里,流动空间得到充分体现。除本身必要构件之外,仅有的装饰只有两个长方形水池与一个少女雕像。

密斯专门为室内布置设计椅子,造型与建筑很相称,摩登家具的风格流行到美国,因而成为“巴塞罗那椅”。
1930年密斯在捷克布尔诺的图根哈特住,是紧次于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另一著作,与柯比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和赖特的罗宾别墅一同代表了摩登建筑的历史性特征。

开敞的平面与自由流通的空间与巴塞罗那德国馆很相似。

特点是起居部分的空间处理和室内材料的应用,是经典的现代内部设计。

起居空间大小和设计简洁,细部处理精致。
1931年柏林建筑展览会的独立住宅是示范性作品。
1938年密斯来到了“阿尔莫理工学院”即现在的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任职建筑学院系主任。

不久后,这所学校给了他来到美国的第一次设计机会――IIT校园规划计划。

1939年初着手工作,完成了初步规划,后来经过两次修改,于1949年定案,直到50年代中期才陆续完成。

密斯设计的校园包括八个市区街坊,这次的规划总平面和以前做过的设计很不一样,充分运用了美国建筑技术,所以至今仍是美国建筑产品中很有影响的佳作。
主体建筑是图书馆旅行证办公综合楼,结构构件都是暴露的像哥特式教堂一样,钢柱和砖框在外部与内部都清晰可见。
校园的最后规划总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三个明显特点:

一、建筑基本采用简单的立方体,建筑之间成直线关系布置。

二、建筑用于教学服务,采用低层建筑,使用方便。

三、整个校园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设计按照模数比例关系确定。

重视建筑材料的密斯在美国发现了钢材,钢与玻璃的结构体现着现代技术的威力。钢与玻璃的建筑已把实体净化到本质,达到了密斯所期盼的客观真理。

密斯发明的“普遍性空间”是运用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集合精美及标准化的细部单元,创造未来功能使用灵活的建筑。
范斯沃斯住宅建于1945-1950年,是密斯移居美国后建成的唯一住宅。
钢和玻璃为材料,大片的玻璃取代了阻隔视线的墙面,成为了“看得见风景的住宅”。
夏日郁葱的糖枫树遮荫,但强烈的阳光依旧照射进来。冬季供暖系统不平衡大片玻璃面凝冻。
钢结构的框架,开敞的空间不受柱子阻挡,内部功能通过隔墙及家具组合来划分。

整个建筑如一个全玻璃的方盒子,所有的隐私暴露无遗,没能满足居住的私密性要求,最终与业主发生严重冲突,一场漫长的官司。

范斯沃斯住宅被广泛地认为是现代建筑的典范之一,也标志着密斯后期设计的转折点――专注于结构形式。
1946―1949年建好的芝加哥海角公寓是密斯设计的第一座大型建筑,由于战争造成钢材短缺,不得已改用钢筋混凝土。
1948―1951年兴建的芝加哥滨湖公寓,是当时世纪具有深刻影响的高层建筑。

比例修长,26层高,平屋顶,玻璃墙面,成了新摩天楼的原型。
大楼的结构由框架构成,明显地表现结构特性。
工字钢不仅有加固窗棂的作用还取得了美学的效果。

形式的纯净与完善已经变成为最高法则。建筑艺术就是严格的训练,建筑艺术就是工业产品。建筑艺术创作与建筑工业化之间取得了谅解。
1954-1958年密斯最后决定把希格拉姆大厦设计成一座高耸的3×5开间的长方形塔楼,与大街平行,最直接的是大楼前的广场空间。

广场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上提供受欢迎和舒适的空间场所,增加了行人对特定建筑艺术的欣赏机会。
办公大楼是一座长方形柱体,淡灰色玻璃幕墙几乎全是笔挺的垂直线,里面外表用建筑材料铜皮饰面。
特别是大楼的采光与照明设计,白天茶色吸热玻璃防止日晒,晚上大楼灯火辉煌光影变为灯光四射。整座建筑体散发着一种温暖的,平和的,苦古币式的色彩。

西格拉姆大厦与广场是密斯在美国设计的建筑中最经典的作品。
1958年,72岁的密斯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退休。

1956-1963年底特律拉菲亚特公园住宅区是美国城市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你是按照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进行的。由密斯和希尔博塞麦合作完成。
是为中产阶级人士使用的,建设公园是住宅区。
由于破坏了邻里单位的效果,混合社区居民的社交在草地中消失,服务设施的不方便,因此该住宅区也曾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批评。
1954-1959年建成的美术博物馆卡利南厅和早期风格很不一样,他没有采用流动空间的处理手法,而是应用大通间来灵活布置。
在立面造型上,简洁稳重,能和原有主体建筑的古典特征相协调。
1962-1968年新国家美术馆是作为绘画与雕刻的宝库而建造的,密斯要用他自己独有的风格来实现这个方案的决定是不可动摇的。

美术馆坐落于一个346×362英尺的花岗石铺面的大平台上,入口朝东。
此外建筑既有雄伟的外貌又有动人的细节,能代表这一世纪最完整的空间结构。
多米尼中心和韦斯特蒙特广场是商业性质的建筑,两者都要求有商业办公楼、银行、餐馆、商店以及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多米尼中心有两个高塔摩天大楼,一个单层的银行大厅在中间链接;韦斯特蒙特广场是两个高层公寓和一个办公塔楼,以及塔楼之间低低的两层商业建筑。

芝加哥联邦中心是政府建筑群,需要邮政大厦、法院和联邦办公大楼,是两个办公摩天楼,用一个单层的邮局连接在一起。

虽然三个广场的功能明显不同,但是他们都采用了相似的解决方案。类似不对称的群体组合方式,用广场把他们分开,但每一座单体建筑都还保持自己的轴线。
1963年肯尼迪总统颁发给密斯自由奖章,以表彰他对美国建筑事业的贡献。但在11月肯尼迪总统遇刺,便由约翰逊总统亲自授予。

1969年夏天密斯去世了,享年83岁。他给世人留下了140余栋建筑作品,完成了一位建筑师所能完成的最大量的作品并将这些作品留在了世界上。
                         相关专业内容摘抄相关文献

少长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