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俄罗斯基辅级航空母舰有哪些改进型号
- 什么是“基辅”级航空母舰
- “基辅”级航空母舰具有什么作战能力
- 基辅级航空母舰整体结构是怎样的
- 基辅级类型航空母舰分别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 “基辅”级航空母舰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 基辅级航空母舰的发展概况
- 关于俄罗斯基辅级航空母舰有哪些介绍
- 基辅号航母是怎样来中国的
- 基辅级3艘航空母舰分别叫什么名字
俄罗斯基辅级航空母舰有哪些改进型号
俄罗斯基辅级航空母舰是继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之后发展的苏联第二代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第一型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航空母舰。舰上除搭载多架垂直起降飞机和直升机外,舰上的武器装备甚至超过巡洋舰的水平。
因此,对护航舰艇的依赖性较小,同时也体现了苏联航空母舰的独特风格。它的主要使命是执行编队反潜和制空、防空任务,担任编队指挥舰,实施空中侦察和警戒,攻击敌航母编队和水面舰艇,并为其它水面舰艇和潜艇提供反舰导弹超视攻击中继制导或目标指示,支援两栖作战,实施垂直登陆等。
基辅级共建成3艘,分别为“基辅”号、“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于1975-1982年间服役。此后,又建1艘改进型,加强对舰、对空导弹,加大火炮口径,安装相控阵雷达等。原称“巴库”号,后改名为“戈尔什科夫”号。苏联解体后,基辅级3艘相继退役,只有1艘改进型在役。
什么是“基辅”级航空母舰
“基辅”级航空母舰是前苏联设计制造的一艘常规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1970年9月开工建造,1972年12月下水,1976年服役。全舰长275米,宽32.7米,吃水深10米,飞行甲板长185米,宽20.7米,满载时排水量3800吨,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为13500海里,舰上人员1200名。装载垂直起降飞机,具有较强的反潜、对空和对海作战能力。有舰载机32架,其中:“雅克-36”垂直起降战斗机12架,蜗牛型反潜直升机19架,“雅克-36”教练机1架。武器装备有:4座双联装SS-N-12型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双联装76毫米火炮,8座六联装23毫米自动速射炮;反潜武器有:2座双管反潜导弹发射架,2座五联装鱼雷发射器;电子战设备有:2座欺骗式干扰火箭发射架,8个电子对抗装置及各种雷达设备和火控系统等。
“基辅”级航空母舰具有什么作战能力
“基辅”级航空母舰是前苏联设计制造的一艘常规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该舰于1970年9月开工建造,1972年12月下水,1976年服役。全舰长275米,宽32.7米,吃水深10米,飞行甲板长185米,宽20.7米,满载时排水量3800吨,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为13500海里,舰上人员1200名。装载垂直起降飞机,具有较强的反潜、对空和对海作战能力。有舰载机32架,其中:“雅克—36”垂直起降战斗机12架,蜗牛型反潜直升机19架,“雅克—36”教练机1架。该舰武器装备有:4座双联装SS—N—12型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双联装76毫米火炮,8座六联装23毫米自动速射炮;反潜武器有:2座双管反潜导弹发射架,2座五联装鱼雷发射器;电子战设备有:2座欺骗式干扰火箭发射架,8个电子对抗装置及各种雷达设备和火控系统等。
基辅级航空母舰整体结构是怎样的
基辅级航空母舰排水量43000吨,改良型基辅级排水量45000吨;全长273米,全宽53米,吃水基辅级:9.5米;改良型基辅级:10米。
舰载机:12架雅克列夫Yak-38A铁匠A式战斗机、一架Yak-38B铁匠B战斗机、19架Ka-27卡默夫蜗牛A式反潜直升机、3架Ka-25贺尔蒙标B式标定直升机。
装备:基辅级。SS-N-12反潜导弹发射器8具(四对)、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0具、Type53鱼雷、SA-N-3B防空导弹发射器(分为2对,一具发射器10枚)、SA-N-4防空导弹发射器4具(分为2对,一具发射器18枚导弹,仅基辅号与明斯克号装设)、SA-N-9防空导弹六联装垂直发射4具(一具发射器24枚导弹,仅诺佛罗希斯克号装设)、SUW-N-1反潜导弹双臂发射器一具、双联装76毫米炮2座、30毫米六管机炮8具、RBU1200十二管火箭2具。
改良基辅级。SS-N-12反潜导弹发射器12具(6对,备射导弹24枚)。SA-N-9防空导弹六联装垂直发射系统4具(6个弹仓,一具发射器48枚导弹)、100毫米炮2门、30毫米六管机炮8具、RBU1200十管火管火箭2具
主机:4组齿轮驱动涡轮机(200000轴马力),四轴,航速32节。
基辅级类型航空母舰分别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1970年,基辅号航母开工,1975年服役。1978年至1984年间,另三艘基辅级航母先后服役:“明斯基辅级航空母舰克”号(1978年)、“诺沃罗西斯克”号(1982年)和“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1984年)。该舰排水量37100吨,设计目的是为苏联红海军提供编队战斗机形式的空中防护,“基辅”号是该级航母的首舰。
基辅级航母(苏联称其为“重型载机巡洋舰”)采用常规动力,能装载12架雅克-38铁匠垂直/短距起降(VSTOL)战斗机和20架卡-25反潜直升机。与美国航母单纯装载飞机和必要的防御武器不同,苏联的基辅级航母除了飞机还装备了大量射程达300海里的SS-N-12反舰导弹,具有巡洋舰一样的水上打击能力。
因此,西方称基辅级为介于航母与巡洋舰之间的一种过渡舰型,是“鸟中的蝙蝠”。在苏联于1991年解体及此后俄罗斯海军日趋衰弱的情况下,上述四艘航母都退出了俄罗斯海军现役。
“基辅”级航空母舰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1970年开工的“基辅”号航母,其设计目的是为苏联海军提供编队战斗机形式的空中防护,而“基辅”号是该级航母的首舰。
在超级大国时代,苏联曾经拥有过全世界第二的强大海军,能与美国海军在世界各大洋中展开激烈的竞争。但在航空母舰这一项上,苏联却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这一差距直到苏联解体时也没有弥补上。看来,处在风雨飘摇中的俄罗斯也无法在短时间拥有与美国匹敌的航空母舰。
与美国海军相比,苏联在航母发展史上可以说是起步晚、发展慢、水平低。直到1967年才出现了“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但这是个“四不像”,不知道究竟是直升机还是航母?又经过几年努力,苏联在70年代中期终于拥有了使用垂直起降飞机的“基辅”级战术航空巡洋舰或载机重型巡洋舰(苏联自称),它是苏联的第二代航空母舰,极具苏联特色。它有重型巡洋舰一样的武备,对护航舰艇的依赖性较少,苏联自称其为“重型载机巡洋舰”或“重型反潜巡洋舰”。该级舰共有4艘,它们是“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和“戈尔什科夫”号。
“基辅”级的出现,才算是初步走上了发展航空母舰的正路。
由于苏联的解体,“基辅”号于1994年提前退役,2000年,“基辅”号作为废金属被拍卖。对于“基辅”号的命运,俄罗斯国内一片叹息。2000年8月,在美国、印度等九个买家中,中方竞买成功,将“基辅”号拖至天津国际游乐港,修复原貌,使它从军事残骸变身为和平与生态的乐园。
1970年,“基辅”号航母开工,1975年服役。1978~1984年间,另3艘“基辅”级航母先后服役:“明斯克”号(1978年)、“诺沃罗西斯克”号(1982年)和“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1984年)。
与美国航母单纯装载飞机和必要的防御武器不同,苏联的“基辅”级航母除了飞机还装备了大量射程达300海里的SS-N-12反舰导弹,具有巡洋舰一样的水上打击能力。因此,西方称“基辅”级是一艘介于航母与巡洋舰之间的一种过渡舰型,是“鸟中的蝙蝠”。在苏联1991年解体及此后俄罗斯海军日趋衰弱的情况下,上述4艘航母都退出了俄罗斯海军现役。作为苏联“基辅”级航母的首制舰“基辅”号航母,虽然在它的历史上没有参加过任何战役,但在服役期间曾出访印度、朝鲜和阿尔及利亚等国,被喻为“水晶理想”、“国家名片”,一度是苏联海军的象征。
从历史来看,“基辅”号是苏联计划经济巨大优越性发挥的产物。它不仅是航母,而且具备单兵作战的进攻体系,这种经济的设计也反映了当时苏联在贫困的境况中,与西方抗衡的以一敌众的实际考虑。
基辅级航空母舰的发展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航空母舰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使用蒸汽弹射器和更长的起降跑道,以斜角甲板取代直角甲板,同时着陆跑道偏向甲板纵轴左侧,并且航母的主尺寸和排水量大大增加。而当时只有美国有能力建造这样的大型航母。
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情况下,苏联利用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时机,开始了海军的快速建设时期。
苏联由于赫鲁晓夫的导弹理念,对航空母舰的发展并不重视,仅注重于弹道导弹潜艇和导弹巡洋舰的发展,仅仅在1967年建造有一级搭载直升机的“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反潜巡洋舰)。随着苏联海军的发展,其不断组织舰艇编队前出各大洋,苏联海军对远洋区域防空的需求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没有装备固定翼舰载机,仅凭编队内舰艇自身装备的防空导弹无法为编队提供区域防空。苏联迫切需要能够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大型战舰。 随着苏联垂直起降战斗机(主要型号为雅克-36)的发展,时任苏联海军司令的戈尔什科夫提出,第三艘“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11233型)的技术方案时应考虑到雅克-36上舰的可能。
1967年9月,涅夫斯基设计局受造船工业部的委托,在莫斯科“速度”机器制造厂设计局副总设计师С.Г.莫尔多温(雅克-36飞机研制工作领导人)及该设计局其它主要专家的协助下,完成了对在“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上部署和使用雅克-36飞机的可能性评估。评估结果确认了在反潜巡洋舰上部署和和使用雅克-36飞机的原则可行性、迫切性和合理性。最终,造船工业部同意了由航空工业部、空军和海军起草的关于在雅克-36飞机的基础上研制雅克-36М轻型舰载强击机的政府决议草案。
1967年12月28日,苏联政府通过决议,同意国防部、航空工业部和造船工业部关于研制雅克-36М的建议,决定委托国防部就研制轻型垂直起降舰载强击机向航空工业部提出战术技术要求,并就修改第三艘反潜巡洋舰的技术方案向造船工业部提出战术技术课题,航空工业部承担飞机的研制与建造工作(由莫斯科“速度”机器制造厂负责),并为涅夫斯基设计局修改反潜巡洋舰设计方案提供飞机的原始资料。涅夫斯基设计局负责于1968年完成11233型反潜巡洋舰技术方案的修改工作。决议还委托航空工业部按照国防部的战术技术要求在雅克-36М轻型强击机的基础上为海军和空军分别预先设计大速度、大航程的雅克-36МФ歼击截击机和前线歼击机。
1968年,“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总设计师А.В.马林尼奇开始主持设计可搭载雅克-36М的第三艘反潜巡洋舰。根据造船总局的要求和海军总司令部指示,其标准排水量应不超过15000吨。
1968年2月,涅夫斯基设计局与克雷洛夫第一中央科学研究所和国防部第一中央科学研究所联合完成并提交了改进后反潜舰的若干初步设计方案。但在审查过程中,戈尔什科夫提出,该舰在具备搜潜、攻潜能力的同时,还应能对水面、地面目标实施航空突击并参加登陆作战。为此做出如下修改:舰载机总数增加到20-22架,加装短程反舰导弹系统,增加8-10门30mm高炮,续航力增加一倍,改善舰员居住条件。 由于在11233型舰技术方案的修改过程中无法满足如此大量的补充要求,国防部和造船工业部向政府提交了研制新型战舰的联合报告。 为了使生产厂按时做好建造第三艘反潜巡洋舰的准备工作,涅夫斯基设计局受造船工业部委托,早在政府决议出台之前就开始了新舰的草图设计工作,同时坚持以下原则:在完成课题要求的同时,确保主尺寸和排水量尽可能小;在不改造黑海造船厂O号船台和塞瓦斯托波尔海军造船厂干船坞的情况下,确保在1973年完成建造与试验工作;最大限度地使用 “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的武器、机械和其他设备,并借鉴其设计、建造、试验和使用经验;确保舰员的居住条件得到提高。 在新舰草图设计过程中,共制定了九种方案,除符合战术技术课题要求的六种方案外,还有三种方案的舰载机采用弹射起飞和拦阻降落方式。符合课题的各方案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建筑型式、武器配置、机械设备和结构防护规模。
——第一和第七方案在武器与防护方面完全符合战术技术课题要求,但缺乏改进的余地 (排水量仅为20000-25000吨),二者的不同之处是上层建筑在飞行甲板上的位置;
——第二和第三方案保留了“莫斯科”号反潜巡洋舰的建筑特点(上层建筑未靠右舷);
——第四方案的雅克-36М飞机除垂直与弹射起飞外,还考虑到了按普通飞机方式迫降和滑跑起飞的可能性,此外还设有保护屏障;
——第六方案的特点是加强了结构防护;
——第五和第八方案研究了搭载30-36架雅克-36和米格-23歼击机的可能性 (弹射起飞,拦阻降落);
——第九方案取消了突击导弹武器、“风暴”通用防空导弹系统和登陆兵,增加了舰载机(达50架,包括雅克-36МФ和米格-23歼击机(含侦察型)、雷达巡逻机、反潜机和卡直升机),使用核动力装置,该方案中排水量约45000吨。
在九个方案中,第五、八、九方案由于更多的是具有宣传色彩,因而其研究深度逊于其它六个方案。涅夫斯基设计局后来的研究还表明,第五、八、九方案的主尺寸和飞行甲板的尺寸与形状无法保证如此数量的飞机的部署和安全、高效起降。涅夫斯基设计局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还完成了32项个人研究以评估换装更先进的武器的可能性。 1968年9月2日,前苏联政府通过决议,批准了国防部和造船工业部关于停止在黑海造船厂建造第三艘“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11233型)和建造1143型反潜巡洋舰(1977年分类时定为重型载机巡洋舰)的建议。同时确定了1143型反潜巡洋舰的主要技术指标
——舰载机:20-22架卡-25直升机和雅克-36М垂直起降飞机(任意组合);
舰载武备:1套“旋风”反潜导弹系统,2座РБУ-6000火箭炸弹发射炮,2座533mm鱼雷发射器,8套П-15М反舰导弹系统,2套“风暴”通用防空导弹系统,2套“黄蜂” 防空导弹系统,2门АК-726型76毫米舰炮,8-10套АК-630近防系统。
排水量及航速:标准排水量20000-25000吨,最大航速不低于27节,续航力7000-8000海里。
决议要求苏联国防部在一个月内提出战术技术课题,造船工业部在1968年完成草图设计(涅夫斯基设计局负责),1969年完成技术设计,确保黑海造船厂按时开工并于1973年交货。
1968年10月16日,海军总司令部批准了1143型反潜巡洋舰的设计战术技术课题,但以射程更远的“单岩”反舰导弹系统取代了П-15М 。1969年1月25日,海军总司令部批准了雅克-36М轻型舰载强击机的战术技术要求。
1969年3-4月,代号为“矛隼”的1143型舰草图设计通过造船工业部和海军审议。排水量25000吨的第一方案作为基础方案。但根据审议过程中收到的补充建议,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包括:以威力更大的“玄武岩”反舰导弹系统取代“单岩” ,将无线电通信系统集成化,排水量增加到28000吨(后来又增加到29000吨)。
涅夫斯基设计局在极短时间内拿出了修改后的1143型技术方案,并于1969年底提交审批。
1970年4月30日,海军和造船工业部批准了修改后的1143型技术方案。 1970年7月21日,01号舰“基辅” 号在黑海造船厂开工建造,В.Н.科尔察金被任命为其总建造师。1972年12月26日,“基辅”号航空母舰(反潜巡洋舰)下水,同日,黑海造船厂开始建造同级02号舰——“明斯克”号。
1975年-1978年,苏联海军做出决定,并通过苏联政府审批核准后再建造 2 艘基辅级航母,为正在研制的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雅克-141提供可靠的海上基地并通过提高舰载机性能加强区域防空实力。
后续两艘航空母舰装备了新型的防空导弹系统和电子战系统。
“基辅”级四艘——
“基辅”号(«Киев»):以乌克兰首府基辅命名。1970年7月21日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1972年12月27日下水;
“明斯克”号(«Минск»):以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命名。1972年12月29日黑海尼古拉耶夫开工,1975年9月30日下水;
“新罗西斯克”号(«Новороссийск»):设计代号1143.3型,以俄罗斯为数不多的拥有苏联“英雄城市”称号的新罗西斯克市命名。1975年9月30日在尼古拉船厂开工,1978年12月24日下水。
“戈尔什科夫”/“巴库”号(«Адмирал Горшков/Баку»):设计代号1143.3型,原本以阿塞拜疆首府“巴库”号命名,1990年更名为戈尔什科夫号(«Адмирал Горшков»),1978年12月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1982年4月17日下水。其技术设计方案充分吸取了前三艘航母的试验成果。缩短甲板以上建筑的长度并改变其形状以确保舰载机的起降安全。,舰岛与前三艘明显不同,装备4组“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和“舵板”对空搜索雷达。
在设计反潜巡洋舰的同时,雅克-36М飞机的研制工作也在进行中。莫斯科“速度”机械制造厂于1970年3月完成飞机草图设计和模型制作。4月制造出01号雅克-36М试验样机,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又制成02号和03号机。1970年底开始厂试。
1972年2月25日,试飞员М. С.德克斯巴赫驾驶02号飞机于首次完成了“垂直起飞-水平飞行-垂直降落”的全剖面飞行。黑海造船厂于1972年组装了包括飞行甲板及其以下的舰体部分。为确定飞机发动机喷流对甲板的动力和热力影响,并测定甲板下舱室内的噪声水平,雅克-36М在甲板上进行了试车。航空工业部全苏航空材料研究所根据试验结果研制了АК-9Ф甲板热防护层,后来全部4艘该级舰均使用了这种热防护层。
1972年11月,雅克-36М开始进行海上飞行试验在黑海的费奥多西斯克湾进行,苏联海军为了此次飞行试验专门调拨出“莫斯科”号直升机母舰以供实验的进行。1972年11月18日,德克斯巴赫驾驶02号原型机完成了在该舰上的垂直降落试验,四天后,完成了全套飞行试验。随后开始演练在航行中的反潜巡洋舰上降落。
1973年,雅克-36М投入批量生产。首批3架于次年在萨拉托夫飞机制造厂完成组装。
1975年5月18日,在塞瓦斯托波尔贝尔别克锚地的厂试过程中,2架雅克-36М首次完成在“基辅”号重型载机巡洋舰上的降落 (格罗莫夫试飞研究所试飞员О. Г.科诺年科驾驶量产型,空军科学研究所试飞员В.П.霍米亚科夫驾驶试验原型机)。
1975年11月8日,德克斯巴赫驾驶雅克-36М随舰完成全剖面飞行。 1974年10月到1975年4月,“基辅”号进行了系泊试车,1975年4月至8月进行了工厂航行试验;
1975年8月至12月进行了对“基辅”号及其舰载机的第一阶段国家验收。
1976年7月至8月,“基辅” 号携5架雅克-36М和1架雅克-36МУ(教练型),绕行欧洲远航至其在北方舰队的驻地。在远航过程中飞行员共完成45次飞行;
1976年8月至12月,在北方舰队对“基辅”号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国家验收——“玄武岩”反舰导弹系统试验、无线电电子设备的综合试验、飞机编队飞行及航海试验。 “基辅”号(«Киев»):
1977年2月,“基辅”号正式列装苏联海军,作为北方舰队旗舰。1977年8月,雅克-36М垂直起降飞机列装海军,编号改为雅克-38M。
1977-1987年,“基辅”号先后10次前往大西洋和地中海执勤、演习。在从1978年12月15日到1979 年3月28日的远航中,雅克-38共飞行355架次。1979年3月该舰和同级舰“明斯克”号共同赴地中海演习。
1981年9月该舰作为旗舰参加了在波罗的海举行的“西方-81”大型军事演习。
1982-1984年,该舰在黑海造船厂进行了中期维修和现代化改装。
1985年,该舰重新返回北方舰队服役,由于在作战训练中成绩突出而荣膺红旗勋章。其远航活动一直持续到1991年底。
“明斯克”号(«Минск»):
1978年正式加入苏联海军服役,于黑海舰队服役。
1979年,列编太平洋舰队,作为太平洋舰队旗舰。
1979年2月至7月,从塞瓦斯托波尔绕非洲大陆远航至符拉迪沃斯托克,途中对安哥拉的卢安达、莫桑比克的马努塔和毛里求斯的路易港进行了访问。远航中,飞机在热带环境条件下遇到了动力装置功率锐减、留空时间缩短的问题。后来采用短距滑跑起飞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短距滑跑起飞方式后来也被推广开来。
1982年12月,“明斯克”号在执勤过程中访问了印度的孟买港。
1986年7月,“明斯克”号率领一支舰艇编队访问朝鲜,参加纪念《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缔结25周年纪念活动。
“新罗西斯克”号(«Новороссийск»):
1983年5月,前往北方舰队主要基地北莫尔斯克进行训练。
1983年10月,“新罗西斯克”号从北莫尔斯克启程前往远东以加入太平洋舰队。途中该舰访问了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印度。1984年2月,该舰抵达太平洋舰队主要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总航程达到23000海里。
1985年3月,当时太平洋舰队派出了以“新罗西斯克”号为核心的特混编队进行远洋航行。该编队穿过日本海,从冲绳岛南部转而向东驶入太平洋。在此后的8天里,“新罗西斯克”号模拟美国航空母舰对苏联发动攻击。而太平洋舰队则派出了一架图-95侦察机引导20架图-22M轰炸机对“新罗西斯克”号发动模拟导弹攻击。演习结果表明图-22M轰炸机使用超音速反舰导弹能够有效打击当时的美国航母战斗群。由于演习水域位于日本以东1000千米的海面,因而对美国和日本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1988年5月,“新罗西斯克”号率领一艘大型反潜舰和一艘驱逐舰访问朝鲜,受到朝鲜方面的高规格接待。
“戈尔什科夫”/“巴库”号(«Адмирал Горшков/Баку»):
1988年3月编入黑海舰队,1988年12月加入北方舰队服役。1991年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海军接收并继续服役。
1994年发生轮机舱爆炸起火事件造成7名俄罗斯水兵丧生并且失去动力系统和航行能力,之后暂停服役并拖回位于摩尔曼斯克的北方舰队造船厂整修, 于1995年下水并计划重新服役,但最终计划被取消。
关于俄罗斯基辅级航空母舰有哪些介绍
在超级大国时代,苏联曾经拥有过全球第二的强大海军,与美国海军在世界各大洋展开激烈竞争,但是在航空母舰这一项上,苏联却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这一差距直到苏联解体时也没有弥补上,风雨飘摇中的俄罗斯看来也无法在短时间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航空母舰。
与美国海军相比,苏联在航母发展上可以说是起步晚、发展慢、水平低。直到1967年才出现了“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但这是个非驴非马的东西,无法称其为航母。又经过几年努力,苏联在70年代中期终于拥有了使用垂直起降飞机的“基辅”级“战术航空巡洋舰或载机重型巡洋舰(前苏自称)”,这才算是初步走上了发展航空母舰的正路。它是苏联的第二代航空母舰,极具苏联特色。它有重型巡洋舰一样的武备,对护航舰艇的依赖性较少,苏联自称其为“重型载机巡洋舰”或“重型反潜巡洋舰”。
该级舰共有四艘它们是“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和“戈尔什科夫”号。
基辅号航母是怎样来中国的
2000年,经过中国国务院的批准,天津市政府作为废钢铁从俄罗斯购入基辅号航空母舰,由上海救捞局“德意”号拖轮拖离俄罗斯维佳耶夫军港开始启程,途经大西洋,绕好望角,穿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的南海、东海、黄海驶入渤海湾。
于2000年8月29日顺利抵达天津南疆码头,历时102天,航程16850海里,永远停靠在国际游乐港的平静港湾。
扩展资料
基辅号航空母舰是是世界上第一艘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航母,还装备了具备反舰、防空、全方位反潜、强大火力打击能力的舰载武器。
主要使命是执行编队反潜和制空、防空任务,担任编队指挥舰,实施空中侦察和警戒,攻击敌航母编队和水面舰艇,并为其它水面舰艇和潜艇提供反舰导弹超视攻击、中继制导或目标指示,支援两栖作战,实施垂直登陆等。
基辅级3艘航空母舰分别叫什么名字
基辅级共建成3艘,分别为“基辅”号、“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于1975-1982年间服役。此后,又建1艘改进型,加强对舰、对空导弹,加大火炮口径,安装相控阵雷达等。原称“巴库”号,后改名为“戈尔什科夫”号。苏联解体后,基辅级3艘相继退役,只有1艘改进型在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