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格列汀

吃着降糖药,为何血糖还不达标?阿格列汀的物理性质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2 09:45:02 浏览9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吃着降糖药,为何血糖还不达标

糖尿病患者,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服用药物控制好血糖,但如果以为吃了控制血糖的降糖药,血糖就一定能控制下来,这种想法却并不可取。糖尿病的控制并非是吃了药就万事大吉那么简单,一方面糖尿病的控制除了服药,还要结合多方面的生活调理配合;另一方面,糖尿病的合理用药,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糖尿病患者吃了降糖药,血糖降不下来,生活调理跟上没?
一直以来,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都不是单单靠服药一个方面来做到的,很多降糖药的说明书的适应症一项下,也明确指出,适用于通过饮食调理无法控制血糖达标的情况下使用,因此,糖尿病的控制,首先应该是生活方面的调理控制,其次才是合理用药控制。

糖尿病的生活控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饮食的调节控制,二是加强运动或体力活动。如果单单吃了降糖药,而生活上仍然不注意,胡吃海喝,也从不注意控制饮食,而本身如果又比较懒,没有运动锻炼的好习惯,这种情况下,单单靠吃降糖药,当然不可能获得好的降糖效果。

糖尿病患者的“吃”和“动”,并不是独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做到吃动平衡,才能起到有效的血糖控制作用。如果您没有肥胖方面的问题,那么在饮食上注意适度,同时增加运动,注意通过运动加强对体内糖分的利用,对于辅助降糖,就是很好的选择;而如果有糖尿病,同时存在肥胖问题的朋友,那么在控制吃的同时,应该合理的进一步加大运动消耗,除了控制好每天摄入的糖分消耗,避免血糖升高以外,还要加大运动量,进一步的降低体重,改善肥胖带来的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理,主要是控制好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主食中不妨增加全谷物、杂粮类食物的比例,牛奶可以每天适量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多吃,肉类食物也可以吃,但要控制好量,坚果、豆类食品,对补充身体营养也很重要,也可以适量的吃一些。除了饮食结构方面要注意外,饮食习惯也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吃饭时注意细嚼慢咽,吃饭顺序调整好,先吃蔬菜,后吃肉,最后吃主食,早饭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中晚餐30分钟左右,细嚼慢咽,足量饮水,尽量少喝酒或不喝酒等,这些方面,糖尿病患者都值得注意。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锻炼,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控制强度,二是持之以恒。如果本来没有运动锻炼习惯的朋友,开始运动锻炼,不妨循序渐进,运动量也要根据身体的耐受性逐渐加量,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天坚持30~60分钟为宜,注意避免空腹运动或忽然加大运动量等因素引起的低血糖风险;同时还应该注意运动的持续性,每周应该至少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能够做到5次以上或每天坚持锻炼则更佳。
糖尿病患者吃了降糖药,血糖下不来,用药是否合理?
糖尿病的情况各不相同,各种药物针对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够合理用药,降血糖效果会事半功倍,如果用药不合理,那么有可能虽然服了降糖药,但血糖却控制不下来。
举个例子,比如说有的朋友仅仅是空腹血糖高,而餐后血糖不高,但这个时候,他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类的药物阿卡波糖来降低血糖,而这个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和延缓肠道对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那么空腹血糖高的问题,就无法通过服用这个药物来解决。如果换成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糖元输出的二甲双胍,或抑制肾脏葡萄糖重吸收的列净类药物,对于空腹血糖的控制,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除了用药的类型选择,用药的依从性也非常重要,比如格列奈类的胰岛素促泌剂,都是短效的改善餐后血糖的药物,正常情况下,一般建议每餐前15分钟服用才能起到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的用药效果,如果错误的将其餐后2小时服用,或者每天服用一次,其降糖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对于有合用其他药物的朋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降糖药药效下降的情况也不容忽视。比如说阿卡波糖这个药物,如果服药时同服了同样作用于肠道的考来烯胺,就会影响阿卡波糖在肠道内的药效,导致血糖调节效果不好的情况发生,如果2个药物合用,至少应该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另一种药物;再比如胰岛素促泌剂类的磺脲类药物或格列奈类药物,如果服用这类药物的同时,服用利福平、卡马西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则可能会加速药物的代谢,影响药物的降糖效果。

因此,如果出现服用了降糖药,血糖仍然控制不下来的情况,首先应该注意加强生活的调节控制,饮食、减重、运动是三个辅助降血糖的最重要方面,如果这些方面都已经控制的很好了,血糖还是降不下来,不妨就医对原有的用药进行评估,调整用药方案,尽快的把血糖控制好。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问出了很多糖尿病病人心中的疑惑,为了解答的更清楚一些,我将从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降糖治疗为什么要个体化几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糖尿病的治疗不同与其他疾病,其他疾病可以做到吃相同的药物就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血糖达标。 血糖的高低与吃多吃少有关系 ,与食物吃的种类有关系,比如单纯只吃稀饭,馒头,血糖上升的速度很快,如果苗条混合一半的蔬菜,可以延缓血糖升高的速度, 与运动量有关系(运动需要消耗能量,空腹运动可能增加发低血糖的可能)。

正常人可以胡吃海喝,血糖正常的原因是胰岛细胞功能正常,吃的多一点,胰岛素就多分泌一点,血糖就正常。糖尿病病人,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下降,吃的多一点,但是胰岛素却分泌不够,从而血糖就升高了。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有几大类,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等。具有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主要调节餐后血糖的药物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二甲双胍。抑制米饭,苗条,馒头等主食在小肠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的糖甘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尤其适合于我国以米饭面条为主食的糖尿病患者。还有近几年新研发出来的沙格列汀,维格列汀等药物。除此之外还有胰岛素治疗。
要使血糖控制达标,首先需要改变饮食习惯,饮食首先定时定量,然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如果第一步饮食控制不能做好,饭量忽大忽小,那么任凭他是多厉害的专家,也做不到调整血糖在目标值内,并且血糖波动很小。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饮食习惯,是否有肥胖,是否有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综合判断,选择更适合个体的药物治疗,在使用不同种类的三种降糖药物仍然不能控制血糖达标,就要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总之,吃了降药,血糖仍不稳定,如果不是饮食没有控制好,就是治疗方案不合适,需要调整。如果是前者,先控制饮食,血糖还不达标,就需要就医了,医生给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降糖药并不是第一选择,而是应该在必要的时候服用。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来说,通常降血糖不靠降糖药,而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即通过控制和调整饮食、加强锻炼、减肥来降低血糖。

血糖升高是因为摄入碳水化合物、或者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释放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因为细胞对胰岛素不耐受,使得血糖过高。如果想从源头上解决,就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不是一味靠降糖药来控制血糖。服用降糖药必须辅以生活习惯的改变,如果不在生活习惯上改变,比如依旧大吃大喝,血糖是不会达标的。

如果血糖很高的话,靠单一降糖药很难把血糖降低到正常值,因为降糖药的效果都是有限的。比如二甲双胍可以将空腹血糖降低25%,餐后血糖降低44.5%,糖化血红蛋白指标(A1C)降低1.5%。如果血糖不是很高的话,吃二甲双胍是能够将血糖降下来,比如A1C在7-8%,是可以降低到6.4%以下的,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治疗时的A1C在9%以上,仅靠二甲双胍是不成的。
其他降糖药也是一样的,比如磺脲类药物可以将A1C降低1%到2%,噻唑烷二酮类降低A1C的效果为0.5%到1.4%。

如果服用降糖药后血糖不达标,应该由医生来调整药物,通常会联合服用2-3种降糖药,具体哪几种联合使用,这就是医生的水平了,也靠定期检测血液指标和患者服药后的副作用来不断地调整,找到最佳方案。

目前有好几种预先做好的联合降糖药片,比如阿格列汀+二甲双胍、达格列净+二甲双胍、卡格列净+二甲双胍、恩格列净+二甲双胍、恩格列净+利拉利汀、西他列汀+二甲双胍、阿格列汀+吡格列酮、利拉利汀+二甲双胍、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等、这些联合药品方便患者服用。

总之,降糖要多管齐下,生活习惯和药物并重,亚裔糖尿病患者通常要吃多种降糖药。

糖尿病是我国第一大代谢性疾病。诊断糖尿病以后,不仅需要干预生活方式,还应给予合理的药物降血糖,以预防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那么,口服降糖药以后,为何血糖依然不达标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生活方式是否得到改善
糖尿病的治疗为综合治疗,虽然已经给予口服药控制血糖,但生活方式依然会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糖尿病前期、或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此时所需药物剂量较小,生活方式的干预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应严格糖尿病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当运动,更有利于血糖达标;若仅仅依靠药物,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无改善,血糖达标率自然较差。
降糖药是否足量
对药物依赖较强的患者,血糖未达标,还需注意药物剂量是否足量,如二甲双胍,起始剂量一般为850mg或1000mg,但二甲双胍降糖的最佳剂量却为2000mg,因此,使用低剂量降糖药血糖不达标,应考虑药物是否足量,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调整。
降糖药选择是否正确
糖尿病患者所服用的降糖药,每一种降糖药都可不同程度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但不同的药物降糖的侧重点不一样。如二甲双胍侧重于降低空腹血糖,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等药物侧重于降低餐后血糖,所以,血糖升高的类型不同,降糖药的选择也不一样,血糖不达标,还应注意是否选对了药。
是否存在药物失效
如果使用的是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磺脲类降糖药,需要注意了,该类药物有可能存在药物失效的情况,分为原发性失效与继发性失效。原发性失效指初次使用,在药物足量,疗程足够长的情况下,血糖依然不达标,与饮食未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有关;继发性失效是使用后已取得不错的降糖效果,但降糖作用突然失效,不能控制血糖达标,与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或胰岛素抵抗有关。应对方案为与其它口服药联用或换用胰岛素。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口服降糖药已达三种,但血糖依然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依然 7%,说明胰岛β细胞损害严重,需要给予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如三短一长,或每日使用2-3次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
综上,口服降糖药以后,血糖若依然不达标,应 考虑是否改善了饮食习惯、降糖药是否足量、降糖药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药物失效的情况,是否存在胰岛β细胞严重损害等情况。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 健康 知识!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想必很多糖尿病人都有这样的困惑。

很多糖尿病人都认为,降糖药胰岛素就是王牌,只要吃上了药,打了针,血糖就会好。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无论是降糖药还是胰岛素,都是建立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的,然后还会配合一定量的运动治疗。如果你不控制饮食,还是大吃大喝,即便用了药也不能帮你把血糖降下来。
糖友们在去医院开药的时候,医生都是综合你的饮食情况、身体指数、病情程度来开具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都是很有讲究的。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所用的药物也不一样。患者必须要定时定量的进食、吃药,才能够把血糖控制达标。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不妨检讨一下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管住嘴,迈开腿呢?

这里还要额外说明,所谓的管住嘴,并不是不吃甜食那么简单,而是要控制全天总热量,优化饮食结构。像米饭、馒头、面条这样的主食,是要限量食用的,绿叶蔬菜可以多吃,豆类、肉类、奶蛋类适量吃。水果不能随意吃,只有血糖控制较好的时候能吃。还有无糖食品要当心,也不能吃多了。

关于饮食控糖,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粗细搭配、吃整不吃碎、吃干不吃稀、餐前先喝汤、烹饪加点醋等。想要获取糖尿病控糖大全,可以点击头像进入糖人 健康 网的主页,私信发送关键字“血糖”获取哦!

很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相信有很多人以为,我吃药了,血糖就应该降,就应该降好。其实这和有些人说,我每天都在炒股,为什么没有发财一样道理。你做了,有可能你的方法不对,方向错误,努力不够等等,都可能导致你的血糖达不到正常标准。我国糖尿病治疗达标率仅百分之49.2,达不到一半。多种原因导致治疗不能达标。

用药血糖不能降的不好,就诊时,要把自己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情况提供给医生,让医生根据病人胰岛功能情况、糖尿病类型、并发症等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饮食、运动、药物等等。另外,该用胰岛素治疗的,一定不要固执的只用口服药物,遵从医生的建议。
要想血糖达标,光一味的吃药是不行的,不仅要看降糖药服用的是否正确,还要配合好饮食和运动,当病情进展到很严重程度的时候,就必须换用胰岛素。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口服降糖药期间,血糖仍不达标的可能原因:

(1)饮食不合理,运动不积极:

合理饮食不是说不吃肉、不吃甜的。要求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主食少吃,粗粮细粮最好混着吃 ,吃的量同等对待,不能粗粮就多吃。如果喝粥要减主食,或者先不喝粥,等血糖控制稳定之后再尝试;绿色蔬菜多吃(除了那些淀粉含量高的,比如土豆、山药、莲藕之类的蔬菜);不吃肥肉;瘦肉和鱼肉之类,一天控制在二两以内,每天可以保证一个鸡蛋和一包牛奶;炒菜少放油少放盐;每天少量水果最好放在两餐之间的时间吃;不喝酒,不抽烟 。

运动要做到每周至少五天,最好是每天一次,每次30到60分钟,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做操,年纪大的可以选择体力小点的运动。
(2)口服降糖药选择和服用方法是否合理:

阿卡波糖是降低餐后血糖的,餐后血糖高的人最适合服用,三餐前服用。二甲双胍是餐前餐后高都可以,三餐前服用。格列美脲之类主要降低空腹血糖的,每天服用一次。吡格列酮之类是能增加胰岛素的作用。

(3)有没有低血糖的情况

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身体为了调整血糖,规避危险,会使血糖反射的升高。经常出现低血糖可能是药用多了或者药和饮食没有配合好,比如降糖药吃了,但是这顿饭没有吃,或者吃得特别少,在服用格列美脲之类的药最常见。

可以测测睡前或者夜间血糖,或者有低血糖症状的时候赶紧测血糖。
(4)糖尿病病情已经加重,用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好血糖。

胰腺的功能已经很差,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了。这时候刺激胰岛素分泌药格列美脲或者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对降低血糖也没有多大作用,必须注射胰岛素了。
段医生特别提醒:
(1)糖尿病是一个不断恶化的疾病,到了后期,使用胰岛素是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
(2)平时要勤测血糖。根据血糖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

(3)将自己测的血糖记录下来,定期上医院进行咨询。多跟医生交流,也许在聊天的过程当中,医生能帮你找到原因。
关注段医生, 健康 又 养生 !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口服降糖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不少患者发现,自己口服降糖药后一段时间,药效竟然下降了,血糖在服用降糖药后顽强地居高不下,换了进口药物之后药效仍旧不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①患者的胰岛功能下降了

对于罹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口服降糖药的药效减低甚至消失,是临床是很常见的事。这种情况常能够在使用一种降糖药物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时出现,因为这种降糖药需要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为手段达到降糖目的,因此药效需要体内的胰岛β细胞保障。

但其实在被诊断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就已经降低了,部分胰岛β细胞就已经失去作用,有研究表明这种降低程度可能为正常人的50%,且这种胰岛功能的下降随着时间进展,直至完全衰竭,过程大约10年左右。伴随着胰岛功能的下降,通过胰岛β细胞起作用的药物自然也就表现得药效越来越差,当患者的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时,胰岛素促泌剂也就不再能够发挥作用了。
②患者产生了严重糖毒性

除此之外,降糖药药效下降也可见于患者体内产生严重糖毒性导致胰岛分泌功能处于「休眠」状态,造成药效失常。

③饮食控制不佳

患者在饮食的控制上的放松也可导致药效变差。

④服用的其他药物让降糖药失效

在口服降糖药的同时使用胰岛素拮抗药物,如利尿药、避孕药等,也可能导致口服降糖药失去药效。
有些患者觉得降糖药药效下降,自己就对病情绝望了。但是,降糖药失去药效的原因有许多,应当逐一看待。

如果是由于产生糖毒性导致的口服降糖药失效,及时治疗解除糖毒性之后患者的胰岛功能有望恢复,则药效能重新增强;如果是由于饮食控制不严或不保持运动等导致降糖药失效,改变生活方式积极严格控制之后可使降糖药药效回升;如果是由于同时使用胰岛素拮抗药物后导致口服降糖药失效,则视情况停服降糖药拮抗药物之后能够使药效重新恢复;但是如果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胰岛功能下降,胰岛β细胞无法作用,则很难使药效恢复。
因此患者在发现自己口服降糖药后药效下降了,应当及时在医生的帮助下寻找口服降糖药药效下降原因,如果发现为胰岛素功能下降导致的降糖药药效衰减,则要及时加用胰岛素联合治疗,及时控制血糖,减轻高血糖的毒性作用,避免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临床上有些患者在配合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胰岛功能得到改善,口服降糖药的药效能够重新得到改善。

血糖高的人吃了降糖药一般血糖都会正常或者偏低一点的,不然的话我们血糖高还有什么必要吃药呢,那么如果我们吃了降糖药还是血糖高的话大概有三个原因造成,第一饮食出现问题,第二降糖药出现失效,第三就是我们本身的病情加重。

当我们吃了降糖药后血糖不达标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饮食原因造成,因为血糖高的人都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很大一部分糖友都会嘴馋,有些糖友认为自己吃了降糖药之后饮食应该可以放松一点,所以就出现乱吃或者错吃和多吃的现象,比如吃多了高糖分的东西肯定会有引起血糖升高。

当血糖高的患者长期吃一种降糖药的时候,我们的药效也会丢失一部分(这个因人而异不能代表全部人都会)这种情况多数是人体耐药程度降低导致药效变少,所以我们出现吃药后血糖还不达标的情况,可以试试换另一种降糖药看看效果怎么样,记得换药一定要问过医生再确定。

当出现吃降糖药后血糖还不达标的原因就是糖尿病病情加重,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到医生检查一下,因为糖尿病病情加重容易引起并发症成肾病和烂足病,必须要及时就医不能拖延时间,或者要加大药量和注射胰岛素来干预才行。

阿格列汀的物理性质

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获得了验证,低血糖事件明显减少,且与格列吡嗪相比,对体重无不良影响;若与二甲双胍联用时能使更多的患者血糖达标,同时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与此同时,EXAMINE研究显示阿格列汀不会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强效降糖的同时,提供了心血管安全基石。
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三期临床研究也评估了阿格列汀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结果显示,不论用作单药治疗,或是与二甲双胍联用,与
安慰剂相比,日服一次25mg阿格列汀药片可明显减少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
)。阿格列汀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相比无显著差异。

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值得收藏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何红艳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递增,大家对如何正确服用降糖药物也越来越关注。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因作用机制不同和作用特点也不同,在药物的选择上应因人因病因药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接下来逸仙药师介绍十大类降糖药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其中口服降糖药八类,注射用降糖药两类。

一、双胍类药物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可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和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

优点:降糖效果好,尤其降空腹血糖效果好,且单独使用不发生低血糖,可降低体重,有心血管的获益;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一线)用药。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

注意事项:餐中或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二、α-糖苷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作用机制:抑制糖苷键水解,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优点:不引起低血糖,有降体重作用,尤其适用于我国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的人群。是当前MD诊治指南中推荐使用的一线药,也是我国唯一获得葡萄糖耐量受损适应证的药物。

缺点:初用时有腹胀、排气增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禁用于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患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严重肾损的患者,18岁以下患者及孕妇不应使用。

三、磺酰脲类药物

代表药物: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用此类药的前提是患者有一定的胰岛功能。

优点:降糖效果好。主要用于有一定β细胞功能、无磺脲类药物使用禁忌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选,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方案首选。

缺点:易发生低血糖风险及体重增加。肝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肾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但格列喹酮例外。

注意事项: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比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而短效制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因为作用时间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风险较小。磺酰脲类药物可以联合其他任何类型的不同降糖机制的降糖药,但注意不可以同时使用两种胰岛素促泌剂。

四、格列奈类药物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

优点:作用时间快,也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药,特别适合餐后血糖控制不好及进餐不规律的患者。因为此类药物仅在进餐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避免了空腹期间对胰岛β细胞的不必要的刺激,不容易引起低血糖,也不易引起体重增加。

缺点:作用时间短暂,对空腹血糖控制欠佳。

注意事项:此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尚保留部分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格列奈类药物中的瑞格列奈,因为其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过胆汁排泄,仅有少量经由肾脏排泄。

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

作用机制: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优点:对于腹型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明显者效果好,单独用药不引起低血糖。

缺点:起效较慢,心功能不全患者可增加心衰风险(心功能3级以上禁用),老年妇女增加骨折的发生风险,因可引起水钠潴留,可导致体重稍增(与胰岛素联用更明显)等。

注意事项:不做一线用药,建议在其他类药物效果均不佳时再使用。心衰、肺水肿患者忌用。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 2.5 倍的患者禁用本类药物。

六、DPP-4抑制剂

代表药物:西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作用机制:降低肠促胰素(GLP-1)的失活,增加GLP-1在血液中的浓度,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来降血糖。

优点:一般不发生低血糖,不增加体重,无胃肠道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高。

缺点:普遍价格较高。有头痛、头晕、鼻咽炎、咳嗽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很低。

注意事项:注意有严重超敏反应发生的可能。心衰患者避免选择沙格列汀。

七、GLP-1受体激动剂

代表药物: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利司那肽、度拉糖肽等。

作用机制:激动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

优点: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和降低体重,用于二甲双胍类和磺脲类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的治疗。

缺点: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但多数患者随着使用期限的延长能够逐渐适应。

注意事项: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不推荐使用;若怀疑发生胰腺炎,应该立即停用。

八、SGLT-2抑制剂

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

作用机制:抑制SGLT-2活性,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来降血糖。

优点:低血糖发生风险低,有降体重、降血压、降尿酸作用;同时有肾脏、心血管保护作用。

缺点:个别患者用该类药物后易发生泌尿生殖系感染。

注意事项:可增加尿路及生殖道感染风险,患者应适量增加饮水,并保持外阴清洁。若出现尿路感染和生殖道感染,需及时对症治疗。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建议在开始本品治疗之前纠正这种情况。

九、胰岛素类药物

代表药物: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按照起效的快慢,人胰岛素又分为短效(如人胰岛素R)、中效(如人胰岛素N)、预混(如人胰岛素30R)。胰岛素类似物有速效(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预混(如门冬胰岛素30、赖脯胰岛素25)、长效(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

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与胰岛素相同。

优点:因胰岛素类似物更符合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目前临床应用较多,具有不增加体重、注射时间灵活、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点,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广。胰岛素尤其适用于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者。对于新诊断但血糖很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体重下降者,此时可以首选胰岛素治疗。

缺点:低血糖和增加体重。

注意事项:当患者自觉有低血糖的症状却无法监测血糖时,不要等待,应立即口服高糖饮料或食物。

十、中成药

代表药物:消渴丸、消糖灵片、消渴降糖胶囊、降糖胶囊、十味降糖胶囊和糖维胶囊等。

作用机制:滋阴清热,补肾益精。

优点:利用中西药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 健康 水平。

缺点:降糖效果不明确。

注意事项:有的中成药复方制剂含有西药化学成分格列苯脲,比如消渴丸,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

以上逸仙药师整理了十类降糖药物的代表药物、作用机制、优缺点及使用注意注意,供大家学习参考,实用性很强,建议收藏!

有糖尿病老是口喝一天能喝十几怀水吃什么药最好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部分患者会出现口干、口渴的症状,吃的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药物、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胰岛素、中成药等。
1、胰岛素促泌剂:主要包括磺脲类药物,比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以及格列奈类药物,比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钙等,可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口干、口渴的症状;
2、双胍类药物: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可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口干、口渴的症状;
3、SGLT-2抑制剂:常用药物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可促进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控制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口干、口渴的症状,且对心脏、肾脏的保护性良好;
4、DPP-4抑制剂:比如磷酸西格列汀、苯甲酸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可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而控制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口干、口渴的症状;
5、胰岛素:如果患者的基础胰岛素量较少,可选用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等,联合口服制剂控制血糖,进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口干、口渴的症状;
6、中成药: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基本达标,仍然出现口干、口渴的症状,可适当选择中成药进行调节,比如天麦消渴片、玉泉胶囊等,也能够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口干、口渴的症状。
2型糖尿病的患者平时要注意自我监测血糖、血压、血脂,避免血糖波动,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要按照糖尿病饮食规律进食,定时定量,多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控制体重,还要遵医嘱定期复查。

苯甲酸阿格列汀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的区别

二甲双胍和盐酸二甲双胍是一样的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在制成成药的时候需要用一些附带的酸或者碱基固定这个药物有利于这个药物的稳定性。这种情况一般制成药物之后稳定性相对比较好,储存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这个情况属于一种药物,只不过形态有所改变。后者更容易保存一些比较常见的药物,前者只是药物的通用名称。

请问尼欣那苯甲酸阿格列汀对糖尿病有用吗

你好。阿格列汀属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一种DPP-4抑制剂,通过增加GLP-1的量,促进胰岛素分泌,起到降糖作用。药物说明书上说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头痛,鼻咽炎,过敏反应等。尼欣那是武田公司的正规产品,不过用药不是很普遍。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包括口服药和注射制剂两大类。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促胰岛素分泌剂、非促胰岛素分泌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

注射制剂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

口服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进胰岛素分泌,主要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 磺脲类药物

包括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该类药物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也会使体重增加。

该类药物适用于与二甲双胍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控制血糖。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包括肾功能轻度不全者可选用格列喹酮;依从性不好者建议选择每日一次服用的药物。

  • 格列奈类药物

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该类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用法同磺脲类药物。此类药物吸收后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但低血糖的发生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包括二甲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

  •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有轻度的减轻体重作用,可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的风险和预防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

二甲双胍单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 。

二甲双胍是当前糖尿病指南推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可单独使用或和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该类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血糖。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水肿、增加心衰风险。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与胰岛素或促泌剂联合使用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与二甲双胍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 α-糖苷酶抑制剂药物

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可降低餐后血糖、改善空腹血糖。使用时通常会有胃肠道反应。

DPP-4抑制剂

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血糖。目前国内上市的有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5种。可单药或联合使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单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也不增加体重。

SGLT-2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葡萄糖从尿中排泄达到降血糖目的,兼具减体重和降血压作用,还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甘油三酯等。单药或联合使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单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主要有达格列净、坎格列净、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餐前餐后服用均可,坎格列净需在第一次正餐前口服。

该类药物除了有较强的降糖作用外,还有很强的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心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发生风险的作用。

注射药物胰岛素

可分为常规胰岛素、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根据患者的具体降糖需求选择不同的胰岛素。胰岛素的常见副作用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接受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还可出现皮下脂肪增生和萎缩。对胰岛素过敏少见。

GLP-1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糖作用。通过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

目前国内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有艾塞那肽、贝那鲁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均需皮下注射使用。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利拉鲁肽和度拉糖肽有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风险的作用。

GLP-1受体激动剂的常见副作用为恶心、食欲减退。

降糖不建议用列汀降糖药

降糖不建议用列汀降糖药

降糖不建议用列汀降糖药,相信大家都知道糖尿病这一类疾病的,这一类疾病是需要长期吃药来控制血糖的,而且有很多东西不能吃的,下面和大家一起了解降糖不建议用列汀降糖药。

降糖不建议用列汀降糖药1

主要依据患者当时情况、用药后所取得的获益程度判断。一般来说,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考虑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胰岛素抗体等进行综合的评估。对于肥胖患者、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非常合适,因为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对于老年患者,需要选择短效的促泌剂,可以及时纠正低血糖的发生。

列汀类降糖药服用时间

列汀类药物又称为DPP-4酶抑制剂,这类药物的服用时间与进食无关,可以在餐前、餐后、餐中口服。DPP-4酶主要是通过抑制DPP-4酶,而减少GLP-1在体内失活,使内源性的GLP-1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DPP-4,主要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以及阿格列汀,DPP-4酶抑制剂可以单药使用,也可以联合其它药物使用。在所有DPP-4酶抑制剂中,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利格列汀不需要调整剂量。在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应该按照说明书来减少药物剂量。

降糖不建议用列汀降糖药2

5种列汀降糖药副作用比较

列汀类降糖药属于DPP-4酶抑制剂,5种类型以临床常见为例,包括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及沙格列汀,每种都有各自的副作用。

1、西格列汀:主要副作用是发生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恶心、腹泻等症状,少有肝功能损伤,如转氨酶升高,因此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禁用;

2、维格列汀:常见副作用是头晕、头痛症状,偶有便秘、低血糖的可能,更为少见严重不良反应是胰腺炎、鼻咽炎、外周水肿、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

3、利格列汀:偶发生低血糖、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值得一提的是利格列汀在临床门诊中应用较多,因为其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正常使用,无需调整剂量;

4、阿格列汀:副作用也是偶见过敏反应,如荨麻疹、颜面水肿等;部分患者可偶发低血糖、胰腺炎及超敏性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等,还可偶见肝酶升高、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便秘、恶心等,但极少发生;

5、沙格列汀:此药副作用主要是头晕、头痛及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重度关节痛、大疱性类天疱疮、急性胰腺炎、超敏反应等,这类人群需要慎用此药。

降糖不建议用列汀降糖药3

列汀”类降糖药,副作用少适合老年糖尿病,但降糖效果中等

一、依赖葡萄糖浓度产生作用的“列汀”

“列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葡萄糖浓度相关。当人体肠道吸收营养时,葡萄糖可以刺激肠道中的L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GLP-1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还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产生降低血糖的作用。

但是GLP-1在血液中的存在时间很短,很快就会被二肽基肽酶-4(DPP-4)分解,消除半衰期只有1~2分钟。而列汀类药物可以抑制DPP-4的活性,使GLP-1的作用时间延长,从而发挥出控制血糖的作用。

二、列汀类药物的降糖效果中等

GLP-1的分泌有葡萄糖依赖性,在葡萄糖水平不高的时候,GLP-1分泌减少,所以在单独使用列汀类药物的时候,不会造成低血糖的副作用。但列汀类药物降低血糖的作用中等,并不是很强。

在相关的临床试验中,列汀类药物能使空腹血糖降低0.5~1.0mmol/L,餐后血糖降低2.0~3.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0.5%~0.9%。在实际应用时,很多糖尿病患者反映单独使用列汀类药物,并不能使血糖达标。

所以使用列汀类药物的时候,通常需要与其他降糖药物进行联用。最常用的联用方案,是与二甲双胍联用。也可以与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如“列酮”类药物)组成多药联用方案,或是直接与胰岛素联用,以获得更佳的控制血糖效果。

在与胰岛素促泌剂或是与胰岛素联用的时候,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需要减少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的用量。

三、列汀类药物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在使用二甲双胍时,有明显的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较难耐受。而列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轻微,可以用于不能耐受二甲双胍的患者。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列汀类药物可以作为起始治疗,以及全程治疗的药物,可以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在使用其他降糖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低血糖的时候,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列汀类药物,从而减少其他降糖药物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果使用其他降糖药物不能使血糖达标,尤其是出现餐后高血糖时,联合使用列汀类药物效果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疑似胰腺炎的症状,要停药列汀类药物,并及时就医处理。沙格列汀、阿格沙汀有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心衰患者应用时要注意。

不同的列汀类药物,在药效上还没有可靠的试验予以区别。但在服用时间上有区别。

其中西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的血药浓度半衰期大于12小时,每天服药1次即可。

沙格列汀的半衰期为2.5小时,但对DPP-4的抑制作用可以持续24小时,也是每天服药1次。但沙格列汀性质不稳定,采取了包膜工艺,所以在服用时不可掰开服用。

维格列汀的血药浓度半衰期为3小时,需要每天早晚,分为2次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