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里德里希席勒

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 席勒的简介)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2 11:51:21 浏览4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德国 席勒的简介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阴谋与爱情的作者简介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该戏剧主要描述的是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斐迪南的悲剧爱情故事。该剧戏剧冲突曲折而尖锐,情节线索复杂而清晰,尤以在矛盾纠葛中展示人物性格见长。

费里得利希·席勒生于1759年11月10日,逝于1805年5月9日,席勒生在德国封建社会中,目睹当时德车各小邦君侯的残暴统治,席勒是德车伟大的戏剧爱和诗人,他的剧作、许多抒情诗和叙事诗充满着愤怒的抗暴精神和要求自由的强烈愿望。席勒反应政治的暴君,也故视教会的专横,席勒对冷酷的现实强烈不满,追求自由和美好的未来,他的作品在中国也受到读者的喜爱,戏剧《阴谋与爱情》《威廉·退尔》为许多读者熟知,席勒1785年所作的《欢乐颂》歌颂了人类伟大的友谊与团结友爱,由于贝多芬选用本诗的一部份诗节作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的歌词,此首名诗名扬世界。
  主要作品:1781 剧作《强盗》;1783 剧作《斐埃斯柯在热那亚的谋叛》;1784 剧用《阴谋与爱情》;1785 诗《观乐颂》;1787 诗剧《唐·卡洛斯》;1788 著作《尼德兰独立史》;1793 著作《三十年战争史》;1795 抒情诗《诗歌的力量》、《理想》、《理想和生活》、《散步》;1797 叙事诗《潜水者》、《手套》、《波伊比库斯的鹤》等;1799 剧作三部曲《华伦斯坦》;抒情诗《大钟歌》;1800 剧作《玛丽·斯图亚特》;1801 剧作《奥尔良贞女》《图朗多特,中国公主》;1803 剧作《麦西拿的未婚妻》;1804 剧作《威廉·退尔》。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的德文版简介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Von Schiller1759~1805)生于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德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他被敬为“伟大的天才般的诗人”、“真善美”巨人、“德国的莎士比亚”。父亲是外科医生,后在部队里当军医。席勒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小城马尔赫尔的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席勒童年时代就对诗歌、戏剧有浓厚的兴趣。1768年入拉丁语学校学习,但1773年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诗人舒巴特曾称这座军事学校是“奴隶养成所”。
  1773年符腾堡公爵把13岁的席勒选入他的军事学校学法律,后来才同意他学医。席勒在这个管束极严、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度过了8年青春岁月。从 1776年开始,席勒就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抒情诗。1777年,席勒开始创作剧本《强盗》, 毕业后于1780年在斯图加特某步兵旅当军医。他对当时的专制统治有着深切的体会,178O年写成反抗封建暴政、充满狂飙突进精神的剧本《强盗》,1782年1月13日于曼海姆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的剧院就如同疯人院一样,人们潮水般的涌入狭窄的礼堂观赏戏剧,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席勒就是德国的莎士比亚。1782年写出了他的第三部悲剧《阴谋与爱情》,并着手创作新剧本《唐·卡洛斯》。1783年席勒应聘任曼海姆剧院编剧,1785年4月接受格·克尔纳等四位仰慕者的邀请,前往莱比锡,在戈里斯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他的名诗《欢乐颂》反映了这种真挚的友情所给予他的温暖和欢乐。同年秋天,席勒随朋友一起迁往德累斯顿,并在那里完成了《唐·卡洛斯》这部以西班牙宫闱斗争为题材的政治悲剧。这是他青年时代最后一个剧本,标志着他的创作正从狂飙突进时期向古典时期过渡。在军事学校上学期间,席勒结识了心理学教师阿尔贝,并在他的影响下接触到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作品,这促使席勒坚定的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而且,在军校读书期间,席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反专制思想。
德文版!! John ChristopherFriedrich vonSchiller(JohannChristophFriedrich vonSchiller)(1759-1805am 9. Mai2011),in der Regel alsFriedrichSchillerbekannt,Deutschland 18Jahrhundert,der berühmte Dichter, Philosoph, Historikerund Dramatiker,einer der Vertreterder deutschen AufklärungLiteratur.Schillerist eine Geschichteder deutschen Literaturals “Sturmund DrangVertreter,erkannte auchden Status derGeschichte der deutschenLiteratur nachgrößten SchriftstellerGoethebekannt.John ChristopherFriedrich vonSchiller(JohannChristophFriedrich vonSchiller)(1759-1805am 9. Mai2011),in der Regel alsFriedrichSchillerbekannt,Deutschland 18Jahrhundert,der berühmte Dichter, Philosoph, Historikerund Dramatiker,einer der Vertreterder deutschen AufklärungLiteratur.Schillerist eine Geschichteder deutschen Literaturals “Sturmund DrangVertreter,erkannte auchden Status derGeschichte der deutschenLiteratur nachgrößten SchriftstellerGoethebekannt.

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育“的概念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席勒与美育
1793年,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以书信体写成的《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 一书,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意义,被后人称之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并以此作为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标志。
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将古代希腊社会与近代欧洲社会进行了对比,感到在古希腊社会中,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也十分谐调。席勒认为,近代大工业社会造成了矛盾和人性的分裂。近代社会严密的分工和职业的区别,不仅是社会和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是个人本身也产生了人性的分裂。近代人在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客观和主观等方面都是分裂的,已经不再像古希腊人那样处于处于完美和和谐的状态了。因此,席勒极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克服人性的这种分裂。席勒认为,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可以叫做“冲动”:一个是感性需要支配的“感性冲动”,另一个是受客观规律闲置的“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是人的天性,完美的人性应当是二者的和谐统一。只不过在近代工业社会中,人性被分裂开了。因此,席勒指出,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作为桥梁,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因为“游戏冲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的必要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可以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的必要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使人具有真正完美的人性。当然,席勒在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而是指与强迫相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审美的游戏或艺术的游戏。席勒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承认,从美育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席勒对于美育的认识,确实突破了古希腊时期单纯把美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的狭隘观点,把美育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来认识,对后来世界各国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

审美教育书简
作者:(德)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席勒从1793年夏天开始写作《审美教育书简》,并于1795年把它发表在《季节女神》(Horen )上。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
席勒用康德哲学的概念来分 析自身内部已经发生分裂的现代性,并设计了一套审美乌托邦,赋予艺术一种全面的社会——革命作用。由此看来,较之于在图宾根结为挚友的谢林、黑格尔和荷尔德林在法兰克福 对未来的憧憬,席勒的这部作品已经领先了一步。艺术应当能够代替宗教,发挥出统一的力 量,因为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Form der Mittei lung)。席勒把艺术理解成了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现。

席勒被称为什么

席勒被称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另有,画家埃贡·席勒,摄影师劳伦斯·席勒,艺术家苏山·席勒,足球明星乌维·席勒,经济学家卡尔·席勒等。

席勒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

那要看你说的是哪个了,最有名的应该是这个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欢乐颂的词作者,歌德的挚友,歌德死后与其葬在一起。

耶拿大学有哪些历史名人

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ät Jena),简称耶拿大学(Universität Jena),始建于1558年,是德国最为古老的大学之一。为纪念德国著名诗人席勒,在1934年,耶拿大学改名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ät Jena)。
1、莱布尼茨在作为科学家Erhard weigel的学生1663年在耶拿就读。
2、弗里德里希·希勒在1789年到1799年在耶拿大学担任历史学教授。同时,歌德作为萨克森- 魏码的总理对耶拿大学也非常支持,他曾在耶拿驻留很长一段时间。
3、中国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厉麟似曾在耶拿大学就读并获法学硕士学位。
4、耶拿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中心,曾在这里主持哲学讲座的有:费希特(1794-1799)、谢林(1789)、黑格尔(1805-1807)。
5、许多著名的德国诗人、剧作家都曾就读耶拿大学或者在此教学。如:Guenther、Klopstock、Claudius
、Hoelderlin、Novalis、Julius Mosen、Berntano、Gerhard Hauptmann、Kurt
Tucholsky。也有许多举世闻名的教育家曾在这里学习或者教学,如Christian Gotthilf Salzmann、Friedrich
Wilhelm、August Froebel、Peter Petersen。
6、举世闻名的教育家曾在这里学习。世界闻名的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毕业于该校。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1782~1852)Fröbel 曾在该校学习。
7、化学系教授Johann Wolfgang Doebereiner(1810-1849)首次用化学三联的方法对化学元素进行排序。
8、动物学教授海克尔(1834-1909)是进化论在德国最杰出的代表。
9、物理学家Hans Busch(应用物理学教授,1922-1947)致力于电子光学研究,发展了电子显微镜的基础原理。
10、弗雷格(Gottlob Frege,哲学和数学,1879-1918)被认作是现代逻辑学和符号逻辑学(数理逻辑)的奠基人。
11、耶拿精神和神经学家Hans Berger教授(1906-1938)发展了脑电波的诊断方法(EEG)。
12、光学和机械师卡尔蔡司(Carl Zeiss),物理学家恩斯特·卡尔·阿贝(Ernst Abbe)和玻璃化学家奥托·肖特(Otto Schott)一起合作,十九世纪末建立了合作研究所,是独特的科学和工业相结合的典范,也成就了耶拿大学在今天成为强大的科研基地。他们一起建立了世界顶级的光学仪器企业卡尔蔡司和肖特。
13、卡尔马克思被耶拿大学授于博士学位。
14、马德堡半球试验的试验者格里克毕业于耶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