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利弗的故事

舍利弗的故事(佛经上舍卫国长者用黄金铺地的故事)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2 23:15:59 浏览8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佛经上舍卫国长者用黄金铺地的故事

阿弥陀佛。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须达长者,他非常富有,很喜欢布施给孤独的人,所以又称为「给孤独长者」。须达长者礼拜佛陀之后,心中非常仰慕,于是想建造一间精舍来供奉如来,由于一时找不到适合的地方,所以向祇陀太子提议想买他的祇陀园;太子开玩笑说:「我的祇陀园是不卖的,除非你能够以黄金铺满我的花园,我便把花园送给你。」须达长者,果然真的以黄金铺满祇陀园,太子深为深动,于是便履行诺言将自己的花园送出。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祇陀园又名「祇树给孤独园」。有了花园,于是兴建精舍的工作实时开始;正当须达长者与舍利弗各执绳头在量度地方的时候,于虚空中,六欲天宫同时出现;舍利弗对须达长者说:「六欲天宫的景象出现了!」我们知道,所谓「六欲天」即是: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自在天;六、他化自在天。须达长者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于是问舍利弗;舍利弗回答说:「这是长者你施园功德所感的天宫,你死了之后就会生在那里,所以现在先浮现天宫的景象,让你看看。」须达长者说:「我一个身体只能去一个地方,现在六个天都有我的宫殿,我应该生到那里呢?」舍利弗说:「下三天中,福德比较劣弱;上二天处,福报太大了,福报越大越难回头;唯有兜率天,虽然有很多殊胜的妙乐,但那里的人内心很知足,尤其是兜率天内院,是候补佛的住处,长者可以发愿生到那里。」这时须达长者即依舍利弗所说发愿生兜率天;此愿一发,其余五天宫的景象,一时全部消失,唯有兜率天宫,湛然璀璨,发光发亮。所以说,众生都是随其所作的善恶业,而感应受报的;善业多便投生到善趣,恶业多便投生到恶趣。由此可知,行因克果,果相现前。此如说,如果我们念佛念得多,临终就能往生极乐世界;相反,如果我们造坏事、种恶因,死后就会堕落地狱。须达长者一生慷慨布施,所以功德有如此大的感应,地上的宫殿还未开始动工,天上的宫殿却已为他建造好了。因此,他发愿生生世世都要布施精舍来供养佛。所以,现在你们的钱财布施到寺庙来,这个福田已经种下了,所谓「财到山门,福归施主」,又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只要我们布施的心够诚恳,就会功不唐捐;「唐捐」即是白费,「不唐捐」就是功德已化作福田。所以大家布施不要计较多少,丰俭随意,诚心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真心诚意,将来一定会有感应。布施如此,念佛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说,念大声成大佛;念小声成小佛;不出声就不成佛(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尽量念出声,如果是工作或者人多的地方,默念阿弥陀佛也可以的。念佛最重要的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信佛的人最终没有不成佛的。)。因此,我们无论是修行或念佛,都要非常的诚恳。

舍利弗为何号称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

阿弥陀佛。佛陀十大弟子都是十地菩萨,只是为了度众生示现为声闻乘而已。舍利弗尊者被称为智慧第一,那是顺应凡夫的妄想、分别、执着说的,菩萨已经没有分别心。

小龙女转身成佛的故事是说明人们保持一颗童心,就很容易成佛。善财童子一开始就是初住菩萨,也是很快就成佛了,龙女属于畜生道,还不是人道。那个龙女是佛示现的。

维摩诘经讲记中,天女将舍利弗变成女身,说:器世界、有情世界,清净和不清净的一切万法,其实也都是这样,没有‘在’与‘不在’。并且,‘无在无不在’是佛陀宣说的。”这个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世间一切人、事、物都是暂时而不永恒的,除了成佛,其他啥都是假的。

哪个佛说发起菩提心,为度众生,对方要眼睛,给了眼睛说是臭的

这是舍利弗尊者的故事,在六十小劫之前,因地修菩萨道时的故事。天人为了考验他的菩萨发心,化作孝子来取他眼睛。
故事如下:
说起须达长者因布施精舍给佛陀,而能借舍利弗的天眼通看到天上的宫殿,关于舍利弗的眼睛,在他往昔因地中大概是六十小劫以前,行菩萨道时,有这么一段故事。
舍利弗,本来是一位小乘的阿罗汉,后来,他认为小乘属于自利,只求自己了生脱死;而行菩萨道,救人救世,可以解除别人的痛苦。因此他发了大心,要修学菩萨行,利益众生,如果众生有什么苦难和需求,他一定要满足人家的要求。正如佛经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他要实践菩萨的这种利他精神。
舍利弗发心修菩萨道,行大乘布施,不但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田园、财产等所有资身对象很欢喜的布施给人,最后甚至身体、性命,也毫不吝惜的布施出来。
舍利弗发了这个大愿,感动了天神。天神是有他心通的,于是天神盘算一番,暗中道:“好!舍利弗要做菩萨,我得去试一试他。”
天人化现成一个孝子,在舍利弗必经的路上等候。见到他来的时候,就嚎啕大哭,舍利弗见了不忍心,上前慰问道:
「年轻人,为什么在这里哭得这么伤心?」
「啊!告诉你也没有用!」
「我是学道的沙门,发愿救度众生的苦难,只要你有所求,凡是我有的,都可以满足你的心愿。」
这年轻人听到舍利弗说得如此诚恳,心中又是一阵抽痛,最后才说:「你帮不了我的,我在这里哭,并不是缺少世间上的财物,而是我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病,医生说一定要用修道者的眼珠煎药,母亲的病才会好。活人的眼珠已经不易找,修道人的眼珠又怎么肯给我呢?想到病床上呻吟待救的母亲,我难过地在这里伤心的痛哭!」
「这不成问题,我就是修道的沙门,我愿意布施一只眼珠给你,救你母亲的病难。」
「你愿意布施一只眼珠给我?」青年欢喜得跳起来。
「我的一切财产都布施给人,现正想进一步行大乘菩萨道,将身体布施出去,但苦无受施的人,今天遇到你,满足我学道的愿心,我真欢喜高兴的感激你,你就设法来取去我一只眼珠吧!」
舍利弗当时心想,我有两个眼珠,布施一个给人,还有一个仍然可以看到东西,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妨碍。
他叫青年人设法取他的眼珠,青年人不肯,他说道:
「这不行,我怎么可以强夺你的眼珠呢?你愿意的话,可以自己挖下来给我。」
舍利弗一听,觉得他说得有理,当即下大决心,勇猛忍苦的把左边一个眼珠挖出,交到青年的手中,并说道:
「谢谢你成就我的愿心,请你拿去吧!」
「糟啦!」青年人接了眼珠,大叫道:「谁叫你把左边的眼珠挖下来呢?医生说我母亲的病要吃右边的眼珠才会好。」
舍利弗一听,真是糟啦!他怪自己怎么没有问他一声再挖眼珠,现在怎么办呢?把左边的给他,还有右边的可以看东西,若再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给他,那连走路都看不见了。可敬可佩的舍利弗,他不怨怪别人,他想,发心发到底,救人也要救到底,难得遇到一个肯接受布施成就自己道行的人,就再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给他好了。舍利弗这么想后,就安慰青年说道:
「你不要急,刚才怪我粗心,没有问清楚就挖眼珠,现在我知道了,反正人的身体是虚幻无常的,我还有右边的眼珠,我愿意挖下来给你做药,医治你母亲的病。」
舍利弗说后,又再下大决心,勇猛忍苦的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交给青年。
青年接过舍利弗的眼珠,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把舍利弗的眼珠放在鼻子上嗅了一嗅,当即往地上一摔,并骂道:
「你是什么修道的沙门?你的眼珠这么臭气难闻,怎么好煎药给我母亲食用!」
青年人骂后,并用脚踩着舍利弗的眼珠。
舍利弗眼睛虽然看不到,但他的耳朵没有聋,他听到青年人骂他的话,用脚在地上踩踏他眼珠的声音,他终于叹口气,心中想:众生难度,菩萨心难发,我不要妄想进修大乘,还是先重在自利的修行吧!
舍利弗这样的退堕心一生起,天空突然出现很多天人,对舍利弗说道:
「修道者!你不要灰心,刚才的青年是我们天人来试探你的菩萨道心的,你更应该要勇猛精进,照你的愿心去修学。」
舍利弗一听,很惭愧,利他的菩萨心又再生起,当即成就了不退的道心。
六十小劫以来,舍利弗不休息的学道,这一生遇到佛陀,证得圣果,所以能有天眼通。
舍利弗,智慧第一
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舍利弗有着“智慧第一”的美誉。
因为舍利弗在理解佛法教义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在教导解脱道的能力上,仅次于佛陀。《金刚经》就是舍利弗与佛陀的对话。

请问下面佛教故事的出处谢谢!

第1315部~贤愚因缘经十三卷
元魏沙门慧觉译
沙弥均提缘品第六十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昼夜三时。恒以天眼。观视世间。谁应度者。輙往度之。
尔时有诸贾客。欲诣他国。其诸商人。共将一狗。至于中路。众贾顿息。伺人不看。闲静之时。狗便盗取众贾人肉。于时众人即怀瞋恚。便共打狗。而折其脚。弃置空野。舍之而去。
时舍利弗。遥以天眼。见此狗身。挛躃在地。饥饿困笃。悬命垂死。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得已持出。飞至狗所。慈心怜愍。以食施与。狗得其食。济活余命。心甚欢喜。倍加踊跃。
时舍利弗。即为其狗。具足解说微妙之法。狗便命终。生舍卫国婆罗门家。时舍利弗。独行乞食。婆罗门见。而问之言。尊者独行。无沙弥耶。舍利弗言。我无沙弥。闻卿有子。当用见与。
婆罗门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孩幼。不任使令。比前长大。当用相与。时舍利弗。闻彼语已。即戢在心。还至祇洹。至年七岁。后来求之。时婆罗门。即以其儿。付舍利弗。令使出家。时舍利弗。便受其儿。将至祇洹。听为沙弥。渐为具说种种妙法。心竟开解。得阿罗汉。六通清彻。功德悉备。
时均提沙弥。始得道已。自以智力。观过去世。本造何行。来受此形。得遭圣师。而获果证。观见前身。作一饿狗。蒙我和尚舍利弗恩。今得人身。并获道果。欣心内发。而自念言。我蒙师恩。得脱诸苦。今当尽身供给所须。永作沙弥。不受大戒
尔时阿难。而白佛言。不审此人。曩昔之时。兴何恶行。受此狗身。造何善根。而得解脱。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诸比丘。集在一处。时年少比丘。音声清雅。善巧赞呗。人所乐听。
有一比丘。年高耆老。音声浊钝。不能经呗。每日出声。而自娱乐。其老比丘。已得罗汉。沙门功德。皆悉具足。
于时年少妙音比丘。见老沙门音声钝浊。自恃好声。而诃之言。今汝长老。声如狗吠。轻诃已竟。时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识我不。年少答曰。我大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比丘。上座答曰。我今已得阿罗汉道。沙门仪式。悉具足矣。
时年少比丘。闻其所说。心惊毛竖。惶怖自责。即于其前。忏悔过咎。时老比丘。即听忏悔。由其恶言。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净戒故。今得见我。蒙得解脱。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信受。顶戴奉行。

十六尊者的故事 | 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

第一位尊者是“舍利弗”,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每当佛陀讲解经典时,舍利弗都随侍在佛陀的身边。
他也是当机众。舍利弗,译成中文叫“身子”。他的母亲名叫舍利,“弗”是子的意思,他是母亲舍利的儿子,就叫舍利弗。
舍利弗的母亲容貌端正、美丽,眼睛就像鹙鹭的眼睛,眼珠漆黑,所以他的名字有时候又被称为“珠子”。
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说起他的智慧,那是天纵其才。
首先他在胎中的时候就让母亲一下子变得很聪明,很有辩才。
舍利弗的母亲出生在婆罗门家,她的弟弟就是摩诃拘絺罗,他们姐弟之间常常辩论,但总是姐姐输。结果她怀孕之后,辩才敏捷,再一辩论起来,弟弟就不是对手了。所以摩诃拘絺罗就知道她必怀了一个聪明的孩子。
为了避免将来外甥超过自己,拘絺罗就先用起功来,发奋去钻研经典,四韦陀十八部大经钻研精通,废寝忘食到了连指甲长了都没有时间剪的程度,所以摩诃拘絺罗又被称为“长爪梵志”。
舍利弗八岁之前,就已通达所有外道的典籍,辩论无双。他所在的国家每年有一个集会,叫山顶节,是祭祀龙王的。这一天国王也会来参加,全国上下都很放松,前来娱乐,就像过狂欢节一样。
在这个集会上,设有四个高座。国王坐一个,大臣坐一个,太子坐一个,再留一个座位是给谁呢?留给智慧最高的论士。
所以敢坐上去的人,一定是智慧第一、辩才无碍,可以辩赢所有人的人。

舍利弗八岁的时候,参加了这个集会。他一观察,好像没有人能辩得过他,于是就坐在这个高座上去了。这时候大家都很惊怪:一个童子坐上去,这太傲慢了。
这些大论师、婆罗门虽然都觉得很奇怪,但又不好自己跟他辩论,觉得跟小孩子辩论降低了自己,于是就把一些问题透过另外一个小孩子去问、去对答。
但所有的问题舍利弗都能够敏捷、自如地应答。当下舍利弗在十六大国就都有名了,无论年纪大的、年纪小的,都佩服他,认为他真有智慧。
舍利弗还很有善根。他最初还觉得兴高采烈,不久就产生了厌恶感,觉得这么多人在这里耽著于五欲的享乐,就没有想到生命的无常,百年之后什么都没有,生命应该要追求解脱之道。
所以参加几年之后,舍利弗就闷闷不乐,提不起精神。他开始考虑生命的终极问题了。
大目犍连每次也都随他一起去参加这个集会,看到他闷闷不乐,对此也产生了厌恶的心理。相互一问,两人是心有灵犀,觉得这个五欲的热闹场面毫无意义,所以就决定出家了。
这两人都是出身贵族,家里肯定不同意,他们是以绝食的方式来出家修道的。
舍利弗出家半个月后即通达一切佛法,证了阿罗汉果。所以佛陀称他为法将,智慧第一。
但舍利弗不仅仅只是智慧第一,这只是姑显一德而已,他其他方面也很优越。比如他的神通也是很广大的。不要以为大目犍连神通第一,舍利弗的神通也不亚于大目犍连。何以故?有个例子。
有一次,龙王参加佛陀的法会。舍利弗正在一个地方进修,龙王就很想见舍利弗,于是就让大目犍连去把舍利弗找过来。舍利弗正在宴坐(打坐),大目犍连就打个声音叫醒他,说:“佛叫你马上回去。”舍利弗说:“好,你先走一步。”但大目犍连坚持舍利弗与他同去。
这下舍利弗就把一个腰带放在地上,说:“哦,既然要来真格的,如果你能够把这个腰带摇动的话,我就跟你同时去。”大目犍连竭尽所有的力量,却动不了这个腰带一分一毫……
大目犍连只能先走一步。但他还没有到,舍利弗就已经在那个会场上了,所以不仅仅是智慧第一。
并且,舍利弗在僧团当中的威信很高,可以说是坐第二把交椅的。他跟很多比丘都有深厚的道义,帮僧团做了很多事情。
经常在应供的时候,他都走在最后面,还会看看各个僧寮有没有凌乱的情况,像个大管家、大兄长一样的,在僧团很有威望。
关于舍利弗,在经典上还有一则很有名的故事:
舍利弗,本来是一位小乘的阿罗汉,后来,他认为小乘属于自利,发出离心,只求自己了生脱死;而行菩萨道.救人救世,可以解除别人的痛苦。因此他发了大心,要修学菩萨行,利益众生,如果众生有什么苦难和需求,他一定要满足人家的要求。正如佛经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他要实践菩萨的这种利他的精神。
舍利弗发了这个大愿,感动了天神。天神是有他心通的,于是他盘算一番,暗中道:「好!舍利弗要做菩萨,我得去试一试他。」
于是这天人就从天上下来,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孝子,在路旁嚎啕大哭。
舍利弗看见他哭得这么伤心,不禁生起了悲悯心,说:「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悲伤呢?我是个修学菩萨道的人,你有什么困难,不妨跟我说,我一定尽力帮助你。」
「不必说了,你没有办法做到的!」孝子说道。
「你不妨讲一讲嘛!我能够做得到的,一定帮你的忙。」
这年轻人听到舍利弗说得如此诚恳,又是一阵抽痛,最后才说:「唉!我妈妈得了绝症,看过了医生,但这医生开的药方好奇怪,什么药引子他不好放,却说需要人的眼睛,而且又是修行人的眼睛,我想:谁不爱惜自己的眼睛?谁愿意施舍给我呢?这件事怎么办得到呢?我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妈妈死掉,怎不叫我感到伤心痛苦呢?」
「你可以想办法啊!这件事情虽然很困难,但是世尊讲过:『我们要成佛,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要能够舍弃我们的头目髓脑。』你既然需要一只眼睛,我就布施给你吧!」
说着,舍利弗下了决心,马上把自己的左眼挖下,送上去说:「年轻的朋友,这眼睛给你,带回去给你母亲治病吧!」
「别急啊!我话还没有讲清楚哩!你都不要急嘛!医生说我妈妈需要的是右眼,不是左边的那一只,你搞错了!」
啊!听了这话,舍利弗的心顿时冷了半截,但随着念头一转,我既然发了菩萨心,要行菩萨道,好吧!救人救到底,索性把右边的眼睛再挖下来给他。
为了要做菩萨,舍利弗就忍痛再牺牲右眼,送给年轻人,自己却成为瞎子。
这年轻人接过眼睛,马上用鼻子嗅了一嗅,说:「哎呀!这眼睛怎么腥味这样重呀!」
又说道:「人家说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他的眼睛一定是很香的。我闻到你的眼睛,真是腥得要命,我妈妈怎么可以吃呢?」
于是,他把眼睛往地上一摔,接着又用脚把它踩碎。
舍利弗虽然已经是个瞎子,看不到他的动作,却可以听得到他的举动,心也被他踏碎了,非常感叹地说:「众生真是难度啊!要做菩萨,可没有那么简单,我的两只眼睛都施舍了,他居然还嫌弃,说是腥味重。啊!我不当菩萨了,还是做小乘人,自己了生脱死算啦!」
这时候,天人现出原形,说:「啊!舍利弗尊者,你真是太伟大了!你真正是为了救众生啊。你有这一份慈悲心,佛菩萨和龙天护法,会保佑你的,你的眼睛一定可以复明。」
就这样,舍利弗的双眼顿时就复明了,又继续地发大心,行菩萨道。
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舍利弗有着「智慧第一」的美誉,因为舍利弗在理解佛法教义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在教导解脱道的能力上,仅次于佛陀。
虽然在佛教经典中并没有关于舍利弗的完整传记,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分散在各经典和论典中,所提到的有关舍利弗的种种事迹,而对舍利弗有所了解。因为舍利弗的生活与佛陀及教团的生活密切关连,他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此外,在许多场合里,舍利弗就是扮演着领导的角色,他是位能循循善诱的教师和优良的楷范,也是位仁慈与体贴他人的朋友,是僧团的守护者,更是佛陀教诲的忠实保存者,这些特性为他赢得「佛法护卫」的头衔。
舍利弗,有着深邃的智慧与高贵的本性,是佛陀的真实弟子。

舍利弗用大智慧度傲慢豪富的佛典故事

从前舍卫国中,有一豪贵梵志,财富无数,其人也很聪慧明达,只是堕入邪见,不相信善恶报应,说布施无益。舍利弗以慧眼观之,这个长者宿有大福,今得豪富,即往度之。舍利弗即以神足持钵到长者家,这时长者正坐着吃饭,看见舍利弗来了,顿发瞋心,既不请坐,也不叫他走,他只坐着吃,吃了洗手漱口,看见舍利弗还没走,竟把满嘴的漱口水吐在舍利弗的`钵中,说道:“就以此布施给你罢”!

舍利弗一点怒意也没有,并说道: “使汝长夜受福无量”。即回去了。这样倒使长者怕起来,刚才我那么无礼,道人一点也不见怪。于是叫一人跟在舍利弗后看看,究竟怎么样?那知舍利弗直接回到精舍,把长者的漱口水和泥调和起来,铺在佛所经行的地方,并且向佛说道:“那个悭贪长者,今施一口水用泥调和铺在佛所经行处,唯愿世尊经行其上,使彼长者受福无量”。佛即为经行三昧。

长者所派遣伺探的人,把所见的情形告诉长者,并说道:“佛舍去国王不作,出家修道,托钵求食,非有所贪求,乃为的欲度众生啊”!长者听了这许多话,十分懊悔不应当以傲慢态度对待沙门。 随即率领全家大小来到佛前,求哀忏悔,说明自己愚痴,愿祈佛世尊宽恕重罪。佛是大慈大悲,随为授三皈依,说种种法,长者心开意解,即从佛法,得不退转。

佛教中有个故事中一个老人把人的两只眼睛给踩掉

  舍利弗的天眼通看到天上的宫殿,关于舍利弗的眼睛,在他往昔因地中大概是六十小劫以前,行菩萨道时,有这么一段故事。
  舍利弗发心修菩萨道,行大乘布施,他不但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田园、财产等所有资身对象很欢喜的布施给人,最后甚至身体、性命,也毫不吝惜的布施出来。
  发这样真切的愿心,可以惊动天地,所以就有一个天人想来试试他的道心。
  天人化现为二十余岁的青年,在舍利弗必经的路上等候。见到他来的时候,就嚎啕大哭,舍利弗见了不忍心,上前慰问道:
  「年轻人,为什么在这里哭得这么伤心?」
  「啊!告诉你也没有用!」
  「我是学道的沙门,发愿救度众生的苦难,只要你有所求,凡是我有的,都可以满足你的心愿。」
  「你帮不了我的,我在这里哭,并不是缺少世间上的财物,而是我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病,医生说一定要用修道者的眼珠煎药,母亲的病才会好。活人的眼珠已经不易找,修道人的眼珠又怎么肯给我呢?想到病床上呻吟待救的母亲,我难过地在这里伤心的痛哭!」
  「这不成问题,我刚才告诉你,我就是修道的沙门,我愿意布施一只眼珠给你,救你母亲的病难。」
  「你愿意布施一只眼珠给我?」青年欢喜得跳起来。
  「我的一切财产都布施给人,现正想进一步行大乘菩萨道,将身体布施出去,但苦无受施的人,今天遇到你,满足我学道的愿心,我真欢喜高兴的感激你,你就设法来取去我一只眼珠吧!」
  六十小劫前修道的舍利弗心中想,我有两个眼珠,布施一个给人,还有一个仍然可以看到东西,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妨碍。
  他叫青年人设法取他的眼珠,青年人不肯,他说道:
  「这不行,我怎么可以强夺你的眼珠呢?你愿意的话,可以自己挖下来给我。」
  舍利弗一听,觉得他说得有理,当即下大决心,勇猛忍苦的把左边一个眼珠挖出,交到青年的手中,并说道:
  「谢谢你成就我的愿心,请你拿去吧!」
  「糟啦!」青年人接了眼珠,大叫道:「谁叫你把左边的眼珠挖下来呢?医生说我母亲的病要吃右边的眼珠才会好。」
  舍利弗一听,真是糟啦!他怪自己怎么没有问他一声再挖眼珠,现在怎么办呢?把左边的给他,还有右边的可以看东西,若再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给他,那连走路都看不见了。可敬可佩的舍利弗,他不怨怪别人,他想,发心发到底,救人也要救到底,难得遇到一个肯接受布施成就自己道行的人,就再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给他好了。舍利弗这么想后,就安慰青年说道:
  「你不要急,刚才怪我粗心,没有问清楚就挖眼珠,现在我知道了,反正人的身体是虚幻无常的,我还有右边的眼珠,我愿意挖下来给你做药,医治你母亲的病。」
  舍利弗说后,又再下大决心,勇猛忍苦的把右边的眼珠挖下来交给青年。
  青年接过舍利弗的眼珠,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把舍利弗的眼珠放在鼻子上嗅了一嗅,当即往地上一摔,并骂道:
  「你是什么修道的沙门?你的眼珠这么臭气难闻,怎么好煎药给我母亲食用!」
  青年人骂后,并用脚踩着舍利弗的眼珠。
  舍利弗眼睛虽然看不到,但他的耳朵没有聋,他听到青年人骂他的话,用脚在地上踩踏他眼珠的声音,他终于叹口气,心中想:众生难度,菩萨心难发,我不要妄想进修大乘,还是先重在自利的修行吧!
  舍利弗这样的心一生起,天空出现很多天人,对舍利弗说道:
  「修道者!你不要灰心,刚才的青年是我们天人来试探你的菩萨道心的,你更应该要勇猛精进,照你的愿心去修学。」
  舍利弗一听,很惭愧,利他的菩萨心又再生起,当即成就了不退的道心。
  六十小劫以来,舍利弗不休息的学道,这一生遇到佛陀,证得圣果,所以能有天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