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卢拉·达席尔瓦在做总统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
- 谁害死了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 巴西前总统卢拉生平
- 巴西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意气风发的里约奥运会如此举步维艰
- 行刺巴西总统的道具在博物馆展出,这是否具有纪念意义
- 谁谋杀了总统的基本信息
- 世界历史上被刺杀的总统有哪些
卢拉·达席尔瓦在做总统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
2002年12月14日,对于卢拉·达席尔瓦来说,是一个最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接受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证书,这个证书正式确认他为巴西第40任总统。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总统,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卢拉接过证书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2003年1月1日,卢拉·达席尔瓦在国会大厦举行隆重总统就职仪式,他庄严地从卸任总统手中接过绶带,正式成为巴西联邦共和国第40任总统。卢拉早年受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和拉美左派思潮的影响,曾是一位激进的斗士,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一直持批判态度,他曾毫不留情地抨击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前3次总统竞选中,卢拉激烈的“反美”言辞让华尔街的大亨们感到恐惧,使在巴西多有投资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心存忧虑。他们想方设法,动员一切力量反对卢拉当选。然而,卢拉在吸取前3次竞选失败的教训后,在2002年的第4次竞选中,开始改变激进的左派代表的态度,不再抨击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经济政策,承认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巴西经济的作用,主动改善与美关系。他还选择巴西自由党领袖做竞选搭档,以争取美国和国内外商界的认同。卢拉明智地看到了这些因素,开始以务实的态度与布什政府打交道,与美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与往来。早在2002年7月,卢拉就派遣经济顾问访问华盛顿向美国政府解释未来的经济政策以换取支持。12月他亲自出访华盛顿,会晤布什总统,重申承认债务、稳定经济的承诺,争取美国为巴西的“反饥饿运动”提供贷款。他当选总统后,又任命了符合美国和国际金融界意愿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巴有争议的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卢拉态度已有所软化,从坚决拒绝,到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美国原担心卢拉执政后对美立场强硬,在美国后院形成又一个反美核心,影响其实现全球战略。面对卢拉对美态度转向温和务实,美国对卢拉的态度也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从开始“打压”、进而“默许”,到最后进行“拉拢”。
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之间的合作,是卢拉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作为巴西左派代表人物,对社会主义中国有着“天然的阶级情谊”。1974年巴中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和政治关系,并且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航天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功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并正在继续研制第三和第四颗卫星。两国经贸关系近几年发展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2004年5月22日晚,巴西总统卢拉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随同卢拉总统来访的有420多名巴西企业家组成的巴西商务代表团,创下巴西总统出访随行人数的最高记录。除了庞大的商务代表团,与卢拉总统同行的还有外交部、发展工商部、旅游部、能源矿产部的多位部长。可以说,影响巴西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都来了。据统计,巴西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2003年,双边贸易额达79.89亿美元。5月23日,卢拉总统参加了巴西石油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揭幕仪式。这家石油公司是全球领先的20家石油公司之一。巴西石油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成立后,巴西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将从以前的每年200万桶猛增6倍,达到每年1200万桶。巴西将成为中国又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卢拉总统访华期间还接受了中国旅游局递交的“旅游目的地”文件,巴西有望成为中国公民的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国。
卢拉在评价他2004年中国之旅时说,这是“巴西政府一次伟大的旅行”。借着巴西总统卢拉访问中国的契机,中巴两国政府在工业、商业、科技等方面建立起广泛合作,这将极大地改变目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均衡状况,也将对两国自身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中巴两国签订多个合作协定标志着亚洲和拉美两个大国将在经济互补和双边合作方面更进一步寻求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中巴两国间的合作边远离国际经济旧秩序里的掠夺和依附关系,更冲破了美国凌驾于拉美国家之上的不平等的经济局面。《波士顿环球报》载文称,卢拉总统对中国的访问,再一次体现了卢拉“灵活务实”的外交谋略,卢拉政府积极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这是由卢拉总统所确定的外交路线和政策决定的。巴西对外关系研究所所长萨拉伊瓦指出,卢拉政府的外交政策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即平衡外交、提升双边关系地位和(巴西)国际作用普遍化。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巴西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其中的大国发展关系。中国、印度、南非和俄罗斯被巴西列为重点发展关系的对象国。巴西这样做,欲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在经济方面,增加与上述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实现卢拉总统本人提出的改变“巴西贸易地理”的目标,减少巴西出口对欧、美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在国际政治方面,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沟通,通过国际作用普遍化的逐步实现,最终完成“巴西需要在世界上占据突出位置”的目标。卢拉以左派身份当选巴西总统后,在国际舞台上往往以第三世界代言人而自居。卢拉总统访问南非、印度、中国,以及对其他非洲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的访问,与印度、南非结成三国集团,在坎昆会议出面组织20国集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巴西为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
谁害死了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据新华网消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于当地时间3月5日16时25分因癌症去世。委内瑞拉副总统马杜罗在当天上午召开的政府成员和军队高层会议上说,查韦斯所患的癌症很可能是美国发动的“科技攻击”引起的,政府将成立专门科学委员会调查查韦斯的病因。
一石激起千层浪,查韦斯是否死于美国谋杀?笔者认为,尽管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美国采用高科技谋杀查韦斯,但以下三大旁证显示美国脱不了谋杀查韦斯的干系:
一、多年来,美国一直煞费苦心试图搞垮甚至暗杀查韦斯。
查韦斯上台执政以来,一直激烈反美,触犯美国战略利益,素为美国当权者所忌惮,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处置而后快。多年来,美国为搞垮查韦斯可谓煞费苦心。
首先,是策划政变。2002年4月11日,在美国的支持下,委内瑞拉陆军总司令发动政变,将查韦斯囚禁在一个小岛上。幸好查韦斯支持者甚重,在军方和民众的鼎力帮助下,这位被囚47小时的总统竟奇迹般重返总统府,重新掌权。
其次,是策动罢工。政变不成,美国于2002年12月唆使委内瑞拉反对派搞起了全国性罢工,罢工主要集中在该国的支柱行业—石油业。面对大罢工,查韦斯发动工人和技术人员接管企业,粉碎了这次罢工。
再次,是组织罢免。美国见硬的不行,随即在2003年推动委内瑞拉国内反对派搞起了罢免查韦斯的全民公决。然而公决的结果恰恰是该国民众支持查韦斯留任总统。
最后,是外交孤立。美国黔驴技穷,又搞起了外交孤立的老办法。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拉美的左翼国家日益增多,查韦斯也不必像卡斯特罗那样孤军奋战了。
当以上手段都失败后,美国直接搞起了针对查韦斯的暗杀行动,以下证据是近年来公开报道的:
一是2005年2月23日,在美洲国家组织常设理事会上,委内瑞拉外长阿拉克猛烈抨击美国政府敌视委内瑞拉的政策,正式提出“存在着一个从肉体上消灭委内瑞拉总统的阴谋”。3月5日,美国驻委内瑞拉大使布朗费尔德不得不发表声明:“美国没有杀害查韦斯总统的计划或想法,也没有杀害任何其他国家首脑的计划或想法。这种暴力行动是违反美国联邦法律的”。委内瑞拉副总统兰赫尔立即驳斥说,委政府是从美国前驻委内瑞拉大使夏皮罗处得知这一计划的。夏皮罗大使对他说,他得到消息,“很可能存在着一个谋杀查韦斯的计划”。
二是2005年 8月22日,全美基督教联盟主席帕特·罗伯逊在电视节目中声称,灭掉查韦斯要比发动一场战争便宜得多,清除查韦斯的最佳时间已到。
三是2008年1月16日,美国和哥伦比亚欲合谋刺杀查韦斯,未果。
四是2009年6月,美国又策划了趁查韦斯出访萨尔瓦多参加富内斯总统就职典礼时将其暗杀的行动,但这个行动因消息走漏而流产。
由此可见,美国欲除掉查韦斯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屡次暗杀不成之后,中情局特工通过高科技手段使查韦斯罹患癌症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近年来多个拉美左翼领导人离奇身患癌症,幕后黑手恐怕非美国莫属。
政治家都是极具政治敏感性。查韦斯早在2011年就表示,拉美多位左翼领导人身患癌症,很有可能是美国利用其掌握的先进生化技术向这些领导人下了毒手。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巴拉圭总统费尔南多、巴西现任总统迪尔马·罗塞夫、巴西前总统卢拉这些左翼的拉美总统都身患癌症。众所周知,一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体健康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如此多的国家最高领袖且都是反美的左翼领导者身患癌症,不能不说其中大有玄机。
拉美一直被美国视为自家后院,但近年来,很多拉美国家都向左转,很是不给美国面子,试图摆脱美国控制,这些都是美国所不能允许的,是要对这些左翼领导人下毒手的。
有人可能会说,一向以文明自居的美国不会这么下三滥吧,您还真别这么说,美国类似的下三滥事还真干过不少。这里仅举一例,上世纪4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就在研究对象不知情或者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故意使危地马拉数百名囚犯和精神病患者感染上淋病和梅毒。危地马拉总统称之为“违背人性的犯罪”。美国总统奥巴马还专门就这一事件向危地马拉进行过道歉。
三、美国历来就有通过谋杀来清除政治异己的传统。
翻开美国历史,以谋杀来清除政治异己是美国当权者的惯用手段,这算是美国谋杀查韦斯的一个旁证。根据目前媒体的公开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参与策划暗杀行动至少可以追溯到1954年,并至少策划了如下针对敌国领导人的谋杀。
1、策划暗杀刚果前领导人帕特里斯·卢蒙巴和伊拉克前领导人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
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策划暗杀前刚果领导人帕特里斯·卢蒙巴,方法就是在他的牙刷沾上一种致命的病菌。如果卢蒙巴使用了这把牙刷,几天或几星期以后他就会死亡。大概在同一时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健康改建委员会”将一块有交织字母纹样的毒手帕寄给伊拉克前领导人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欲置其于死地。不过,这两次谋杀均未成功,在计划实施前,卢蒙巴就被白人佣兵杀害,卡塞姆也是被自己人推翻处死。
2、暗杀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美国中央情报局还曾多次策划暗杀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美国特工们在卡斯特罗的食物中下毒,在他的潜水服中放置致命的马杜拉病菌,还考虑过会爆炸的雪茄、灌有毒液的钢笔以及当卡斯特罗触碰时会在水下爆炸的贝壳等。卡斯特罗的保镖法恩斯凯兰特估计,美国特工针对卡斯特罗进行过638次暗杀。卡斯特罗自己也说:“如果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一个项目是躲避暗杀的话,那么金牌非我莫属。”好在卡斯特罗福大命大,至今健在。
3、暗杀卡扎菲。
1986年,里根下令对利比亚进行轰炸,空袭目标之一就是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由于卡扎菲不在做所,幸免于难,但他两岁大的养女被炸死。
4、暗杀塞尔维亚前领导人米洛舍维奇。
1999年,克林顿执政期间发动了科索沃战争,战争伊始,一枚巡航导弹直接命中塞尔维亚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的卧室,但是他当时没有睡在那里,因此躲过了一劫。
另据美国新解密的文件显示,美国陆军曾经秘密研究使用放射性武器暗杀别国“重要人物”,如军方和公众领袖等。
总之,美国谋杀查韦斯的动机尽人皆知,且已经采取了诸多行动,虽无直接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查韦斯很可能死于美国的高科技谋杀。
巴西前总统卢拉生平
卢拉生于巴西欠发达的伯南布哥州的一个小村庄,在圣保罗州(São Paulo)港口城市桑托斯(Santos)长大,由于在桑托斯容易找到就业机会,只受过小学教育的卢拉从孩提时候就开始了工作,比如擦鞋、做工等。
21岁的时候,正在工厂工作的卢拉由于一次意外割断了一个手指;大约在这个时候,卢拉开始投身工人运动,这时期的工会受到右翼专制政府的压制。1970年代,卢拉协助组织多次的工会运动包括几次的大的罢工,曾被逮捕拘禁一个月但由于抗议示威活动很快被释放。从工会积极分子开始,卢拉渐成为个人运动领袖并转入政坛。1975年和1978年两次当选圣保罗州工会主席,曾领导反对军政府独裁的工人运动;1980年2月10日,卢拉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建立“劳工党”(PT), 1983年参与组建“劳工统一中心”(CUT),1986年当选全国立宪议会联邦众议员,1990—1995年任劳工党主席。
卢拉曾于1989年、1994年和1998年三次参加总统竞选;2002年第四次总统选举——当选巴西第40任总统,并于2003年1月1日宣誓就职;卢拉也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通过选举取得政权的左派总统。2007年1月1日连任,任期至2010年12月31日。
1966年,在巴西共产党员哥哥的带领下,卢拉开始积极参加工会运动。
1975和1978年,卢拉两次当选为拥有10万工人的ABC地区冶金工人工会主席。
1980年2月,卢拉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创建了劳工党,后当选党主席,并使该党很快发展成为巴西最大的反对党。
1983年,卢拉参与组建“劳工统一中心”。他领导的工会运动为加快军人独裁在1985年下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卢拉高票当选全国立宪议会联邦众议员。
卢拉曾于1989、1994、1998年三次竞选总统。
2002年10月,他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当选巴西第40任总统,
2003年1月1日任职,任期4年。他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
2006年10月再次当选巴西总统。
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二位通过直接选举获得连任的总统。
巴西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意气风发的里约奥运会如此举步维艰
第一,大宗商品出口的蓬勃发展却让巴西忽略了制造业的发展,巴西的此阶段的发展模式,制造业不行就花钱进口买,这个模式特别像委内瑞拉, 巴西从国外大量进口制造业的商品,进口比重达到现在的72%。 再加上巴西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 种种原因造成巴西现在制造业竞争力非常薄弱,甚至毫不客气来讲,等同于零。
巴西的服务行业同样也不怎么给力。 所以在大宗商品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巴西又没有其它赚钱的技能,现在只能坐着干着急了... 而经济如此不景气,巴西政府的开支依然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国力的削弱可想而知!
第二,巴西庞大的福利体系拖累现有的经济体制
第三,巴西政府官员的过度贪污腐败
总结来说,在里约奥运会筹建的这七年来,几乎是事故不断,对于里约奥运会成功与失败虽然不好下结论,但是看起来,现实就是如此:
1、经济大崩盘
2009年,巴西积极申办2016年奥运会,渴望让全球聚焦关注里约。当时,巴西经济强劲,GDP增长率常年高于5%。巴西在2016年举办奥运会,这将是全南美洲的荣耀。可是在2016年6月17日,距离南美洲第一次奥运会只有两个月的时间,里约市内已经有很多公共服务机构连工资发不出来,市政府州政府只好介入接管,最后财力不支,只好宣布严重财政危机,全州进入了“公共灾难”状态。更加遗憾的是,现在距离开幕式不到半个月,而奥运会几乎已被人遗忘——大家都关注在巴西25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下行危机。
2、场馆进度问题
相比前几届奥运会,里约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无疑是相对缓慢的。我们就不说北京奥运会了,就拿雅典奥运会2002年已经建完了40%,伦敦奥运会在2010年已经完成了60%,可距离里约奥运会还有2年时,也就是在2014年,巴西大致只完成了计划的10%。距离里约奥运会开幕还剩不到三个月时,里约市政府宣布,因工程进展缓慢而解除奥运自行车馆的施工合同,这已是市政府今年以来第五次解除奥运工程合同。
3、基础设施问题
里约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里约一直存在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陈旧的顽疾,这也是该市被贴上奥运标签之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奥运会基本设施迟迟未能完工。这其中,就包括了一条联通四个最大奥运场馆和市区的地铁4号线。如果这条完工期已经一拖再拖的4号线不能在奥运会开始前建成。那么去看奥运会的观众将遇到很大的麻烦,不熟悉里约和奥运会的观众很根本找不到地方。
4、圣火险被熄
奥运圣火于今年5月抵达巴西,但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奥运圣火当地6月27日和7月12日两次被“袭击”。当地时间6月27日,当奥运圣火到达巴西中部城市马拉卡茹时,一名青年男子提着一桶冷水向火炬泼去。不过,这名袭击者准头欠佳,泼出去的水未能击中火炬,只是浇湿了火炬传递者和旁边的安保人员。7月12日,奥运火炬传递途中再次发生“事故”,一名“歹徒”突然拿着灭火器对着火炬一通狂喷,所幸安保人员反应及时,才没酿成大祸。
5、游行示威不断
2015年8月6日,在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始倒计时一周年,里约却有上百人上街游行,反对奥运会。2016年7月6日,该国数千名民众在里约热内卢游行,要求增加公共部门的投资,并呼吁抵制即将于8月5日至21日举行的奥运会。巴西民众普遍认为,政府有钱举办世界杯、奥运会,建造现代豪华的体育场馆,却没有钱改善民生,这让他们的内心很难接受。
6、海关罢工
就是距离里约奥运会开幕仅剩三个星期,奥运会的最后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在奥运期间,巴西将迎来50万名游客。而就在这样一个关键时间点上,巴西海关工会13号宣布,将举行无限期罢工,工会主席表示,如果罢工持续,届时一定会破坏奥运会。而巴西海关罢工的理由竟是为了能够保证被停职的总统罗塞夫在任时曾许下的自8月起给联邦税务局的员工涨工资的承诺可以实现。
7、安全问题
里约奥运会如果说基础设施,比赛环境等问题还算能克服的话,那么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安全问题。由于巴西国内政局不稳,经济滑坡,高通胀率和失业率加剧了社会动荡,也使奥运期间的不安全因素增多。今年1至4月,里约州共发生谋杀案1715起,同比增加15.4%,平均每10万人10.27起,相当于中国、德国、瑞士等国的40多倍。抢劫行人案总计达38461起,同比增加23.7%。另外,欠薪引起的警察罢工潮给里约的安全保障再添阴霾。巴西联邦政府紧急下拨29亿雷亚尔(约合8.5亿美元)。7月4日,失去耐心的里约当地警方和消防员因被拖欠数月薪水,再次组织了抗议示威,在国际机场打出横幅“欢迎来到地狱,警察和消防员被欠薪,无论谁来到里约都不会安全。”
8、水污染严重
里约东部的瓜纳巴拉湾是里约奥运会的帆船帆板皮划艇比赛、铁人三项中的游泳项目的举办地,水污染极其严重,人送外号“里约厕所”。想象这里的比赛环境,怎么想都不可能好好比赛,这里的平均粪便污染率是巴西政府水质污染标准的78倍、美国政府水质污染标准的195倍,此外还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粪大肠杆菌类细菌以及耐药性很强的“超级细菌”,致病细菌总含量是欧洲认定的高度警戒标准的170万倍。
9、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是通过蚊虫传播的虫媒病毒,于2015年5月开始在巴西出现,一经感染,会引发人体出现低热、斑丘疹、关节肌肉疼痛、瘙痒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对孕妇造成的伤害更甚。5月底,包括来自牛津、哈佛、耶律大学的150名科学家、医生、和医疗工作者联名向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2016年夏季奥运会改期或者延期举行。对于巴西薄弱的医疗系统和政府对抗寨卡病毒的不力,再加上大量涌入的运动员和观众,会将寨卡病毒传播到世界各地,造成更大的健康危机。甚至目前已经有多位知名运动员和记者宣布放弃参加本次奥运会。其中包括了高尔夫球世界排名前四的几位选手和接近二十位的顶尖网球选手。
行刺巴西总统的道具在博物馆展出,这是否具有纪念意义
在2018年的时候,就有报道说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竞选活动中遇刺,然后在遇刺后的一年,该国一家法院日前裁定,因为当时刺伤总统的刀具有“历史价值”,它将被一家警察博物馆展出。虽说这把刀是不法分子做了违法行为,但是展出还是让人有点唏嘘,那么展出是否具有纪念意义呢?
我认为还是有的。
一个国家的总统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他的所言所行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它不仅仅是在本国具有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上同样也是有的,所以总统出了这样的一个时间肯定是要值得纪念的,这可以算是一个国家的一个节点,所以还是有一定的纪念意义的。
具有传承意义,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是不能小觑的,这件事对本国人民来说,都是有传承意义,所以设立一个博物馆展示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聚拢人心也是可以的,人们对于这件事,一定会更加认可这个领导,所以还是有意义的。
同样对于青少年来说也是有学习意义的,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所以这把刀是有纪念意义的噢,对于青少年的学习肯定是有帮助的。
最后小编觉得只要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都是可以进入博物馆的,是有保存意义的。
谁谋杀了总统的基本信息
书名:谁谋杀了总统?
著作者:巴西特
译者:冯彩红
出版社:外研
丛书: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
级别:一级下
页数:61
世界历史上被刺杀的总统有哪些
世界历史上被刺杀的总统有林肯、加菲尔、麦金莱、肯尼迪、阿加门农、菲利普二世、卡里古拉、克劳狄、马拉、伊藤博文等。
一、林肯
1865年4月14日晚10时15分,也就是在南方军队投降后第5天,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总统包厢看戏时,被同情南方的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斯趁总统保镖离开之时杀害。
1865年4月15日,美利坚合众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与世长辞。
二、加菲尔
詹姆斯·艾伯拉姆·伽菲尔德,美国政治家、数学家,生于俄亥俄州。美国共和党人。南北战争期间加入北方军队,与南方奴隶制军队作战,拥有少将军衔。
1880年加菲尔德当选为第20任总统,他是美国首位具有神职人员身份的总统。就职仅4个月即遭暗枪,是美国第二位被暗杀的总统。
三、麦金莱
威廉·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1843年1月29日-1901年9月14日)是美国第25任(第29届)总统。他18岁从军。南北战争结束后,22岁的他以少校军衔退伍,先后当过律师、县检察官、众议员和州长,1897年当选为总统。
执政后,他采取提高关税和稳定货币的政策,加上其他措施,美国的经济有了很大起色,麦金莱从而获得“繁荣总统”的美名。对外发动美西战争。在布法罗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享年58岁。麦金莱是美国立国后被刺身亡的第三位总统。
四、阿加门农
阿加门农是远征特洛伊的希腊联军统帅,他出征在外时,他的妻子、王后克吕泰涅斯特拉与人私通。阿加门农带着女俘卡桑德拉胜利归来,王后曲意奉迎,将他和女俘迎入宫中。
卡桑德拉预感到入宫凶多吉少,但也只能随往。不久,王后手持滴血的利剑出宫,与情人庆贺谋杀成功。长老们则义愤填膺,诅咒她的凶狠残暴。
五、伊藤博文
阅兵完毕之后,伊藤博文走向日本人欢迎队伍,此时安重根从欢迎人群中冲出来,举起手枪向伊藤博文射击。伊藤博文猝不及防,被打倒在地。安重根的手枪内有8发子弹,发射了7发,向伊藤博文连开3枪 。
第一发子弹从右上膊中央外面射入,进入右胸肋,水平穿通两肺,留在左肺叶中;第2发从右关节后面射入右胸肋,穿通胸腔,留在左肋上;
第3发子弹从右上膊中央外面擦过,从上腹中央射入,留在腹肌中),另外四发分别打伤了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川上(右手腕被击穿,身负重伤)、森泰二郎和田中清次郎。
医师小山善急忙爬了过来解开伊藤的礼服为其疗伤,但由于三颗子弹全射进了内脏部位,凭借随身携带的简便医疗器械难以将其取出;
再加上安重根使用的是高杀伤力的开花子弹,使得伊藤博文内脏出血无法止住。十几分钟后,伊藤博文不治身亡,时年68岁。
百度百科阿加门农
百度百科亚伯拉罕·林肯
百度百科 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尔德
百度百科 麦金莱
百度百科伊藤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