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富汗想把瓦罕走廊送给中国

阿富汗想把瓦罕走廊送给中国(中国与阿富汗边界为何有一条狭长走廊,这条走廊有什么作用)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3 05:42:25 浏览8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中国与阿富汗边界为何有一条狭长走廊,这条走廊有什么作用

其实中国和阿富汗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这条长廊,这就要1895年开始说起。在这个时间之前,中国和阿富汗之间的边界并不是现在这个长廊这样的,当时我们国家的帕米尔高原是和阿富汗连接起来的,而且当时这个长廊宽广地区是属于中国的地域范围。

而之后因为沙俄试图侵占我们西北部,再加上当时大英帝国从印度那边方向北上试图侵占我们的帕米尔高原,这就导致了当时两个强大的国家直接在阿富汗的沿线上面产生很激烈的矛盾,但是由于两个国家都不想开战,如果一旦两个国家打起来了那是很危险的,毕竟两个国家的力量实力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当时有两个国家为了自己着想就在1985年签订了一个英国和沙俄隔离带条约。当时是两个国家双方的协定,以山谷为界北边的归沙俄,南边的就是大英帝国的,而剩下来的就是这条走廊,两个国家大家都不愿意给双方,更不愿意给大清帝国,那就只能给到了阿富汗,所以才有了这条长廊。

而这条长廊的作用其实也是很大的,首先它是我们国家和阿富汗之间交流的陆地上唯一通道,而且它还是古代我们国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廊的两边都是高山,十分难以通行,通过走廊就十分便捷了。同时它还是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通道,古代在古代时候无论是玄奘法师还是西域的佛教徒,都是通过这条长廊进行文化的交流。

瓦罕走廊(中国)啥时候割让给阿富汗的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势力早从唐朝中叶就从这一带(瓦罕走廊)地区退出了。
至清朝时,英、俄争夺阿富汗,更是不关中国什么事,中国实际上早就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包括新疆也是苏联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这个(放弃瓦罕走廊)也应该跟当时阿富汗国内的正局有关。
根据资料显示:从1953年9月到1963年3月,达乌德一直任阿富汗首相,成为阿富汗内外正策的决策者(这个时期在阿富汗当代史上被称为“达乌德的十年”)。而达乌德又是一个专断读裁、不容异议的家长式人物,且倾苏意向十分明显。可同时期的中、苏关系却在不断走向恶化当中。
1963年3月,阿富汗的查希尔国王用“王室成员不得参政”的修改宪法条款,迫使达乌德辞职。同年的7—8月,中、苏关系正式决裂。
为了缓和周边局势,同时也为了加强中国与阿富汗王室的沟通与交流,同年(1963)年11月22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和阿富汗内务大臣阿布杜·卡尤姆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边界条约》,对包括瓦罕走廊在内的边界进行了划分。依照该协议,两国边界线南起海拔5630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克克拉去考勒雪峰。
为什么放弃瓦罕走廊一是因为中国对此地长期没有实际管理,按照近现代的国际法,如果为他国占领,新边界则成既成事实,中国也应予以 承认。二是因为瓦罕处于中、 阿、苏(前苏联)三国的结合部,如果此地的归属问题不得 到及时确定和解决,一旦被苏联侵占,中、阿两国之间将丧 失陆地边界,这对于两国的交 流、贸易等将十分不利。后来 (苏联入侵阿富汗和中俄东北 边界划分)的事实也证明,苏 联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而之前 侵占的中国领土(黑龙江上的 部分岛屿和沙洲)却并没有完 全归还中国。第三,根据《中 阿边界条约》,中国也并没有 吃多大的亏(你可以根据此条 约仔细查看),且两国边界沿 分水岭和达贩(山口)而行, 对于各自的管理都更为有利。
至于说中国收回瓦罕,基本上不可能了。除非之前签署的 《中阿边界条约》因某种原因失效,而失效的理由么,你可 以自己去想象了。

中国为何放弃瓦罕走廊,有什么秘密么

因为瓦罕走廊海拔高,气温低,常年大雪封山。且当时国力衰弱,也保护不了。一年到头,除了生活在这里的牧民和边防军之外,几乎没人从这里经过。没有什么秘密。

幸好瓦罕走廊地形和气候恶劣。要不然,在中国边境也会建边境墙。不懂的人,可以了解一下这个地段周边局势。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不在这里开建口岸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的大西北边境线上,有一条细长的走廊,联结交错着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四个国家,这条长度达400公里的细长通道,就是历史上和当下都非常有名的瓦罕走廊,历史上在唐朝时,我们称之为葱岭古道。

这也是唐朝和尚玄奘法师去古印度取经和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但是在1963年,中国与阿富汗的边界划分谈判上,我们只收回了不到100公里,其余300公里长的瓦罕走廊都划分给了阿富汗。

在该区域,由于有这条走廊的存在,中国得以跟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都有陆地边界,但是事实上这条走廊乃至这条走廊所处的整个帕米尔高原,在清朝时都是中国的领土,只不过在甲午战争前夕,被沙俄和英国印度公司,私下里瓜分了,清朝碍于国力衰弱,对那边也是鞭长莫及,除了抗议,什么也做不了。

神秘的阿富汗瓦罕走廊,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瓦罕走廊是建立在大清土地上的一条公路,而当时这条公路的建成是因俄两方妥协的结果,当时因和两方都为了争阿富汗,经过反复的商讨和争执之下,决定建一个瓦罕走廊来给两边势力画一个稳定区。所以瓦罕走廊应运而生,但这条往返走廊的建立者可不是其他国家。有八成的建造者都是中国的妇女,老人和儿童,是他们以他们的身躯来建造了这条,连接着中国和阿富汗的公路。
就是因为有瓦罕走廊这条公路,才使得我们和阿富汗以一个神奇的姿势互相接壤。阿富汗的东部地区紧挨着塔克吉斯坦和巴基斯坦,按理说中国和阿富汗根本没有接壤的可能性,可就是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硬生生的插出了一条公路,连接了中国和阿富汗。

而这条神奇的走廊并不是大自然的功劳,而是英国和俄国妥协的结果。19世纪俄罗斯早就已经翻越了乌拉尔山,把本国的势力渗透到了中亚和北亚,我们如今的中亚五国也处于当时沙皇的势力中。所以当沙皇所带领的军队在塔克吉斯坦的土地上向南遥望时,遮挡他目光的就是阿富汗。

而当时作为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也已经自主地把南亚化为了自己的地区,在那个时候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没有分裂。所以当英国士兵站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时,与俄罗斯的势力中间只有一个阿富汗。两个国家当时处于很尴尬的地步,为了争夺阿富汗,两个国家经常发生争执,可是双方实力又差不多,没有办法决出胜负,于是最后只有谈判谈判的结果就是在两边的势力范围画一个分界线,而这条分界线就是瓦罕走廊。

但是更加神奇的是,当时瓦罕走廊不属于阿富汗,也不属于英国印度或者是俄罗斯,而是大清的领土,因为瓦罕走廊就是建在中国的土地上。可是你心里也明白,19世纪末的清朝根本没有任何的能力,一直被西方列强压榨,所以英国和沙俄在签订地区分化的时候,直接就有把瓦罕走廊,让给阿富汗当作两边地区的分界线。
从前的历史早已过去,如今的瓦罕走廊成为了连接中国与阿富汗的唯一桥梁,而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阿富汗处于整个亚洲的中心,所以阿富汗一直都是各方势力所争夺的对象,战略意义自然不用我多说,而这条瓦罕走廊的价值不管是从经济文化还是从战争层面来说都很重要。

哪条神秘通道处于中国和阿富汗之间,为什么会获得关注

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叫做“瓦罕走廊”。这条走道在古代曾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天依然有人惦记,想借去用。那么,这条神秘的通道是怎样的呢?

(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呈东西走向,全长400公里,是位于阿富汗东北部的一条狭长谷地。它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喷赤河及其支流帕米尔河,东接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邻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北边是塔吉克斯坦。

瓦罕走廊最宽处有75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15公里,延伸到中国境内有近100公里长。从塔什库尔干县的公主堡至中阿边境,最宽处3—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中国和阿富汗就在这条狭长的走廊两头毗邻,边境线长达90公里。

这条走廊被牢牢地夹在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之间,在不同地段分别生活着阿富汗人、吉尔吉斯人和塔吉克人。这些人都信奉伊斯兰教,属于游牧民族。整个瓦罕走廊大部分都处于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中阿两国国土中最为贫瘠之地。

不过,瓦罕走廊自唐朝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历史上亚欧大陆最重要的交通线之一。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的玄奘西行取经,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都曾在这条走廊上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张骞出使西域)

《汉书·西域传》记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其中的“葱岭”指的就是现在的帕米尔高原,南道就是如今的瓦罕走廊。

另外,在《大唐西域记》中,也对瓦罕走廊有详尽的记载。在盛唐时期,唐朝的军队就曾沿着这条通道,挥师印度。当年高仙芝率领唐军攻下的小勃律国,就位于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后来,大食国和吐蕃相继崛起,削弱了唐朝对瓦罕走廊的控制,中原王朝也随即退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

在《新唐书》中,特别提到了瓦罕走廊的重要性,称它为西域南道上的要塞,在这条通道的中西部,有一个名叫“护密”的小国,扼守着由中原进入中亚吐火罗地区的咽喉要道。

从地图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出,瓦罕走廊就像阿富汗伸出的一条胳膊,一端连着战火纷飞、混乱贫瘠的阿富汗,另一端紧紧抓住高速发展、国力强盛的中国,并将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从中间分开。

如果没有这条狭长的通道,阿富汗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和中国接壤的,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也不会分得这么清楚。那么,这条通道是怎样在这几个国家之间形成的呢?

19世纪末期,沙俄不断将他的势力向中亚渗透,和清朝在整个帕米尔高原的争端日趋激烈。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加入了对中亚的争夺,不断地和沙俄在阿富汗地区发生冲突。

在俄英两国势均力敌的较量中,谁也没有占到便宜,为了避免面两个超级帝国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双方在1895年坐到了谈判桌前。

(俄英谈判,图取其意)

这年的3月11日,俄英两国在没有通知中国和阿富汗的情况下,私自签订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单方面划定了两国在帕米尔的势力分界线。将本来属于清朝的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设置为两国间的“缓冲地带”,就形成了今天的瓦罕走廊。

此时的清朝已经穷途末路,刚刚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和俄英斡旋,只好不痛不痒地发出了几声抗议,做做姿态。

现在,瓦罕走廊虽然早已失去了往日商贾驼队不断、僧侣朝拜接踵的热闹场景,但它的战略价值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防止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实现战略物资的快速投放等,依然可以发挥其重要的通道作用。

正因为如此,所以这条通道近年来变得很热,甚至有西方国家想借去,建立他们的军事基地。我们只能说,这些人实在想多了!

为什么瓦罕走廊历史上属于中国,现在却是属于阿富汗

历史上,瓦罕走廊是南线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中亚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法显和玄奘去印度取经都经过此地。
公元747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二万余人,翻越气候恶劣,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的葱岭(帕米尔高原),灭大小勃律国,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使得整个葱岭地区皆为唐朝领土。这是这一地区归属华夏的最早记录。
PS:高仙芝这一战是战争史上无法复制的奇迹。若不是现实发生过,军事家听起来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现代人即便带了先进的登山工具,以小规模的团队轻装去攀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在那个连棉花都没普及的唐代。
这种事历史上也就三个人做过,另外两人一个是汉泥拔,一个是拿破仑,他们爬越的都是高度低很多的阿尔卑斯山。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内乱不休,逐渐衰落。瓦罕走廊所属的帕米尔地区在阿拉伯帝国和吐蕃之间反复。PS:中亚以及西域地区也逐渐被绿化。
后来该地区的政权也经常向中原帝国朝贡。(靠这个赚中国钱!)
19世纪末,由于俄罗斯帝国的侵略扩张,中俄两国曾在包括瓦罕走廊在内的整个帕米尔高原发生争端。
PS: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曾派少量部队在帕米尔高原建立了哨所。但当时沙俄不断进入这部分帕米尔高原,中俄军队几次交战后清军不敌,退出到色勒库尔山脉以东。
到1893年所有周边国家和英俄都看出清兵不可能在色勒库尔山脉以西立足,于是俄英签了一个条约把这部分帕米尔高原瓜分了,其中瓦罕走廊就划给阿富汗作为俄英之间的缓冲区。
中国最后只勉强保存了塔敦巴什这一段的帕米尔高原,这就是我国新疆今天与塔吉克斯坦交界以及与阿富汗瓦罕走廊交界的地区。
1963年我国与阿富汗签中阿边界条约时基本上沿用1894年的国界来划界的。因此,瓦罕走廊属于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