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米亚战争名词解释

克里米亚战争名词解释(什么叫克里米亚战争)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3 17:29:22 浏览4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什么叫克里米亚战争

这场战争本身并不复杂,但影响深远
起因就是当时奥斯曼土耳其衰弱,而兴起的俄罗斯试图进一步把势力范围扩张到巴尔干地区。当时英国的基本国策就是维持一个均势的欧洲,把俄国困在欧洲边缘,不让他染指出海口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开始琢磨限制俄国扩张。而法国当时的执政者是拿破仑三世,此人以巴尔干的守护者自居,希望重现其叔叔——拿破仑波拿巴的光辉战绩
于是英国、法国一拍即合,拉上了奥地利,一起给土耳其撑腰,要求俄国撤军。俄国自然不肯,于是大战爆发,但主战场就在克里米亚
此战之后,俄国最终失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杀。俄国黑海舰队毁灭
此战对今后几十年的世界局势影响非常大,俄国发现向西扩张受到阻碍,遂将眼光投向东方,倒霉的自然是大清国,中国大片土地被割让
奥地利对俄宣战,而普鲁士保持中立,日后,在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战争中,俄国持支持态度
拿破仑三世皇帝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此后愈加喜欢干涉别国。先是错误支持普鲁士,让普鲁士打败了奥地利,最后在普法战中彻底失败。德国登上历史舞台

克里米亚战争是怎么回事

克里米亚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是鄂图曼帝国、法国、英国,后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也加入了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七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战争的起因
这场战争的表面起因是宗教问题.俄罗斯向鄂图曼帝国提出为保护鄂图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徒在“圣地”建立俄罗斯的保护地的要求,这个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苏丹否决.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英国的新教徒也反对俄罗斯在巴勒斯坦建立据点的企图.俄罗斯在苏丹拒绝后决定以此作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1853年俄罗斯与鄂图曼帝国断交并开始占领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属国.
战争的真正原因是鄂图曼帝国逐渐的、内部的瓦解,俄罗斯认为这是它将它在欧洲的势力不断扩大的好机会,尤其是它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鄂图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此时显然摇摇欲坠,而俄罗斯则争取获得对恰纳卡莱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的控制.英国和法国反对俄罗斯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罗斯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它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兴趣.
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1855年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这个同盟.奥地利迫使俄罗斯从多瑙河撤军,但并没有帮助英法围攻克里米亚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舰队.因此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起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虽然它并没有主动参加这场战争.塞瓦斯托波尔被围攻近一年后英法联军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堡垒,此后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
战争时间表
1853年7月3日:俄军开入多瑙国家.
1853年10月16日:鄂图曼帝国向俄罗斯宣战.
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英国和法国向俄罗斯宣战.
1854年4月20日: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防御联盟协议,这个协议在这场战争内有效.
1854年7月底至9月:在奥地利的压力下俄罗斯撤出多瑙国家.
1854年8月16日:俄罗斯在波罗地海奥兰的一个要塞被占领.
1854年9月14日: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并开始围攻塞瓦斯托波尔.
1854年12月2日:英国、法国和奥地利在维也娜签署反俄同盟.
1855年1月16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战争.
1855年5月22日:英法舰队进入亚速海,但没有获得任何成果.
1855年9月8日:英法联军在围攻349日后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战败.
1856年3月30日:鄂图曼帝国、俄罗斯、萨丁尼亚、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巴黎和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放弃所有占领地区,鄂图曼帝国的领域被保证,黑海内不得驻军.
战争后果
克里米亚战争的后果之一是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的神圣联盟终止.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持中立,战后普鲁士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好,与奥地利的关系变坏,而俄奥之间的关系恶化.英国与法国在战后也开始与俄罗斯修好,因此奥地利日趋孤立.到此为止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中取支配地位,但这个地位日益减弱,而普鲁士的地位则日益增高.由此欧洲各强国之间的势力均衡开始对奥地利不利地变化.奥地利的削弱同时也使皮德蒙特-萨丁尼亚不断增强.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起了一个支配性的地位.1861年在法国的支持下皮德蒙特-萨丁尼亚达到了建立一个意大利王国的目的.
战争的意义
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今天大多数人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但它从军事上和从政治上改变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它与巴黎和约是19世纪既1815年的维也娜会议后的第二次重大事件.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
随军记者首次参加并可以在同日将战况报告给家乡的报纸.由于一个英国军官的错误在一次攻击中在20分钟内900名英国骑兵丧身,当晚《伦敦时报》就报道了这个损失,在英国掀起了一场危机.此外在这场战争中记者还第一次使用了摄影术来记载战争的残暴和英雄事迹.
损失和英军对其野战医院的改革
在这场战争中共约50万人死亡,其中英军的损失最高.大多数士兵不是阵亡,而是因饥饿、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和野战医院的条件差而死于其战伤.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改善了野战医院的卫生条件,仅此一项改革就大大地提高了受伤战士的生存率.战后南丁格尔在伦敦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什么是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发生的克里米亚战争,是沙皇俄国为获取出海口,扩展在欧霸权而同同盟国(英、法、土和撒丁王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俄国的战败显示了其农奴制的腐朽性,自此,沙俄农奴制日趋崩溃,而俄国则向资产阶级君主制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19世纪上半期,奥斯曼帝国日趋衰落,中央政权不断削弱,处于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下的地区此时已是四分五裂或名存实亡,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遗产”。这其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对各列强最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是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是联结欧、亚、非三大洲的“金桥”,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的沙俄极力想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为获取出海口,同时挽救走向死亡的农奴制度,沙皇政府于1853年10月向土耳其开战,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英、法为保持和扩大在土耳其的势力,参加了土耳其方面对俄作战,所以,这一场战争实际上是俄国与同盟国(英、法、土和撒丁王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

1853年2月,俄沙皇尼古拉一世派遣他的特使科施科夫海军上将前往伊斯坦布尔,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俄皇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有特别保护权。土耳其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牒。俄国遂与土耳其断交,并于1853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1853年10月16日,土耳其苏丹阿卜杜—麦吉德在大不列颠和法国的支持下对俄国宣战。揭开战争序幕的是锡诺普海战。

俄国舰队比土耳其舰队强大得多,不仅可以利用它来对付土耳其的海上力量,而且还可以利用它来协助陆军的行动。11月,在高加索战区,双方陆上作战均无成效。但从战争一开始,俄国黑海舰队就卓有成效地活动在敌海上交通线上,将土耳其舰队封锁于各港口之内。1853年11月30日,在锡诺普港湾全歼土分舰队和俘虏其指挥官奥斯曼一帕夏。锡诺普海战的胜利,是俄国在战略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俄国的胜利就意味英国和法国在地中海地区利益的损失,因此两国很快参战。俄国政府遂于1854年2月21日宣布与英国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

俄国被迫以70万兵力与拥有约100万军队的同盟国进行战争,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战斗在几个战区同时展开。1854年9月14~18日,盟国舰队以强大的兵力支援和掩护一支远征部队在克里米亚半岛耶夫帕托里亚以南实施登陆。9月20日与防守在阿利马河地区的缅施科夫军遭遇,俄军惨遭失败,被迫向塞瓦斯托波尔退却。联军统帅部采取了迂回机动的方法,从南面抵近塞瓦斯托波尔城。1854年9月25日,塞瓦斯托波尔城内宣布戒严,由此开始了历时349天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854~1855年)。联军指望以海陆两面的猛烈炮火摧毁要塞的陆上工事,尔后一举攻占塞瓦斯托波尔。但是,俄军海岸炮台的还击使联军围城火炮和舰只受到较大损失。缅施科夫也曾组织兵力进行反击,使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1854年,交战双方在奥地利的调停下开始进行停战谈判。俄国认为同盟国所提条件无法接受,和谈于1855年4月中断。1855年1月26日,撒丁王国参战,向克里米亚派去了一支1.5万人的军队。1855年,战事在所有战区持续未断,在波罗的海交战的双方舰队均未取得实际成效。

在高加索战区,联军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最后于9月8日对塞瓦斯托波尔发起总强攻,结果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防御配系中的关键阵地马拉霍夫岗。俄军统帅部决定放弃城市,撤到塞瓦斯托波尔港湾北岸,将弃置的舰船全部沉没。

1855年底,双方在维也纳恢复谈判,俄国政府被迫做出让步。1856年3月30日在巴黎签订和约,俄国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在整个战争中,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土军损失近40万人,法军损失9.5万人、英军损失2.2万人。俄国为这场战争大约耗资约8亿卢布,同盟国耗资约6亿卢布。

克里米亚战争是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可为什么起名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不是俄乌一带的半岛吗

克里米亚战争不是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很远呢,巴尔干在南欧。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这场战争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等,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英、法、奥斯曼帝国(1299~1922)和撒丁王国结成同盟同沙皇俄国进行的一次战争,也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圣地”——耶路撒冷之争。长期以来,东正教和天主教一直在争夺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一个省份的巴勒斯坦“圣地”的管辖权,在“圣地”之争的背后,隐藏着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瓜分。1853年1月,俄国皇帝尼古拉一世派出以缅什科夫为首的高级使团,向奥斯曼帝国苏丹提出,要求将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东正教臣民由俄国来“保护”,力图把奥斯曼帝国变为俄国的保护国,进而,俄国可以独占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个黑海海峡,打通进入地中海通道,实现其扩张野心。俄国的这一企图自然为英法所不能容忍。在英法的支持下,奥斯曼帝国苏丹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谍。随后缅什科夫宣布同奥斯曼帝国断绝外交关系。
--百度百科

介绍一下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又名“克里木战争”)
  Crimean War
  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备注:撒丁王国就是今天意大利版图中的撒丁岛范围。 战争起因  这场战争的表面起因是宗教问题。俄国向奥斯曼帝国提出为保护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徒在“圣地”建立俄国的保护地的要求,这个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拒绝。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英国的新教徒也反对俄国在巴勒斯坦建立据点的企图。俄国在苏丹拒绝后决定以此作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1853年俄国与奥斯曼帝国断交并开始占领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属国。
  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逐渐的、内部的瓦解,俄国认为这是它将它在欧洲的势力不断扩大的好机会,尤其是它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此时显然摇摇欲坠,而俄国则争取获得对恰纳卡莱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的控制。英国和法国反对俄国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国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英法它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 战争时间表  1853年7月3日:俄军开入多瑙国家。
  1853年10月16日:奥斯曼帝国向俄罗斯宣战。
  1854年3月27-28日:英国和法国向俄罗斯宣战。
  1854年4月20日: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防御联盟协议,这个协议在这场战争内有效。
  1854年7月底至9月:在奥地利的压力下俄罗斯撤出多瑙国家。
  1854年8月16日: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奥兰的一个要塞被占领。
  1854年9月14日: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并开始围攻塞瓦斯托波尔。
  1854年12月2日:英国、法国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署反俄同盟。
  1855年1月16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战争。
  1855年5月22日:英法舰队进入亚速海,但没有获得任何成果。
  1855年9月8日:英法联军在围攻349日后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战败。
  1856年3月30日:奥斯曼帝国、俄罗斯、萨丁尼亚、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巴黎和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放弃所有占领地区,奥斯曼帝国的领域被保证,黑海内不得驻军。 战争意义  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今天大多数人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但它从军事上和从政治上改变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它与巴黎和约是19世纪继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的第二次重大事件。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
  随军记者首次参加并可以在同日将战况报告给家乡的报纸。由于一个英国军官的错误,使得在一次不到20分钟的攻击行动中,就造成了约900名英国骑兵的丧生。当晚《伦敦时报》就报道了这个损失,在英国掀起了一场危机。此外在这场战争中记者还第一次使用了摄影术来记载战争的残暴和英雄事迹。
  战争损失和英军对其野战医院的改革
  在这场战争中共约50万人死亡,其中英军的损失最高。大多数士兵不是阵亡,而是因饥饿、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和野战医院的条件差而死于其战伤。此时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率领三十八名护士奔赴前线开始了护理工作。改善了野战医院的卫生条件,仅此一项改革就大大地提高了受伤战士的生存率。战后南丁格尔在伦敦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战争损失对俄国的影响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到底是什么

这场战争本身并不复杂,但影响深远
起因就是当时奥斯曼土耳其衰弱,而兴起的俄罗斯试图进一步把势力范围扩张到巴尔干地区。当时英国的基本国策就是维持一个均势的欧洲,把俄国困在欧洲边缘,不让他染指出海口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开始琢磨限制俄国扩张。而法国当时的执政者是拿破仑三世,此人以巴尔干的守护者自居,希望重现其叔叔——拿破仑波拿巴的光辉战绩
于是英国、法国一拍即合,拉上了奥地利,一起给土耳其撑腰,要求俄国撤军。俄国自然不肯,于是大战爆发,但主战场就在克里米亚
此战之后,俄国最终失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杀。俄国黑海舰队毁灭
此战对今后几十年的世界局势影响非常大,俄国发现向西扩张受到阻碍,遂将眼光投向东方,倒霉的自然是大清国,中国大片土地被割让
奥地利对俄宣战,而普鲁士保持中立,日后,在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战争中,俄国持支持态度
拿破仑三世皇帝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此后愈加喜欢干涉别国。先是错误支持普鲁士,让普鲁士打败了奥地利,最后在普法战中彻底失败。德国登上历史舞台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是什么

19世纪沙俄继续黑海地区进行扩张,企图夺取黑海海峡,引起了英、法等列强的不满,1852年土耳其将耶路撒冷圣地的伯利恒教堂交给天主教掌管,俄国借机要求对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拥有特别保护权,被土耳其拒绝,1853年7月俄军占领土耳其保护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10月俄土战争爆发,英、法、萨丁先后加入土耳其一方。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故称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爆发后英法按兵不动,土军单独在巴尔干、黑海、高加索与俄交战,在巴尔干,土军凭借兵力优势击败俄军,1854年6月俄军在普奥压力下撤出侵占的摩尔多瓦瓦拉几亚两公国。在高加索,土军1853年于10月27日对圣尼古拉发动进攻,11月土军受挫,12月俄军击败土军。在黑海方向,两国爆发了海战,1853年11月俄黑海舰队在锡诺普海战中全歼土耳其分舰队,俄国获得黑海制海权。
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入黑海,俄对英法宣战,6月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瓦尔纳登陆,海军将俄舰队封锁在塞瓦斯托波尔。7月俄军在高加索击溃土军主力。9月,英、法、土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20日,联军突破俄军防线,逼近塞瓦斯托波尔,俄军尽一切可能迅速加强了防线,10月17日联军开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10月25日,俄军袭击了联军后方,11月5日,俄军对联军发动反攻被击败,第二年6月18日联军强攻塞城,被击退。8月16日,俄军再次发动大规模反击被击退,联军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炮击,9月8日,联军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此战进行了11个月,双方损失惨重。
1855年双方在高加索卡斯进行激战,6月俄军包围卡斯,9月攻城受挫,围困致11月土军投降。1856年3月俄法签定「巴黎和约」,黑海中立化,俄国失去了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力,俄国对黑海扩张的长期努力前功尽弃。
这场战争中落后的农奴制俄国损失惨重,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克里米亚战争简介50字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是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