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海德堡事件是真的吗
不知道海德堡事件的真假,我们也无从考证,但是利用催眠犯罪的人确实存在。电影上的催眠师、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都被丑化了,真实的催眠师都是很有职业道德的,都非常有爱心。
电影中的催眠术可以现实中实现吗
你们应该看过《催眠大师》这部电影吧,看过之后或许你也会想着现实中是否可能做到影片中那样的催眠?
答案是有可能的,但能做到影片中快速隐性催眠需要做大量的铺垫工作,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一次咨询过程中做到这样的效果。但这样的催眠师少之又少,无异于凤毛麟角的存在,这样的人物不会轻易对普通人进行催眠。
人类处在催眠状态下时,潜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强的,一旦有人想要让你违背自身的意愿,就会很从催眠状态下次苏醒过来。催眠的正面作用:催眠可以减轻疼痛,被催眠的人可以通过放松自己,或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愉快无痛的场景中,来降低对痛苦的察觉,毕竟催眠的前提就是放松,过程状态也非常放松。催眠可以治疗坏习惯,尤其在咬指甲等非自控行为的消除上有比较突出的成绩(“控制人消除非自控行为”?大雾)。
催眠可以提高或恢复记忆,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可以回忆起一些清醒状态下记不清的事情。然而催眠状态下回忆起来的事情的真实性也会受到质疑,因为会受到催眠师暗示的影响,人在提取记忆是非常容易重新进行(虚假的)建构的,详见 Loftus 虚假记忆的相关研究。
催眠可以强化体能,催眠师可以通过让人想象自己的最佳体能状态来降低自我怀疑和神经紧张,但是木棉君对催眠状态下的人能大幅度突破体能极限这种事持怀疑态度。
催眠可以减少焦虑,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催眠的手段帮助来访者缓解焦虑情绪。海德堡事件的真实性目前已经不可考证,1934的德国海德堡还没有建立司法档案,即便当年真的有这样一个案件,该案件的档案也不可能保存至今了。只能说,案件细节有一些地方存在一定疑惑,不过该事件的犯罪可能性和逻辑性都是满足的,催眠是有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前提。
海德堡事件是真是假
不知道海德堡事件的真假,我们也无从考证,但是利用催眠犯罪的人确实存在。电影上的催眠师、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都被丑化了,真实的催眠师都是很有职业道德的,都非常有爱心。
海德堡事件的事件评论
一般来说,利用催眠手段指使被催眠者去犯罪是不容易做到的。处于催眠状态中的人,对于违背他道德观念的行为通常也会有拒绝实行的倾向。若强迫地实行,则多半会使他从催眠中惊醒。但是,若特别精通催眠技术,使被催眠者陷入极深的催眠状态之中,再施以巧妙的暗示,避免使行为与观念的直接冲突,则很可能会获得成功。在“海德堡事件”中,罪犯具有高超的催眠技术,E夫人则具有高度的受暗示性,结果使得E夫人很容易陷入深度催眠状态。罪犯先暗示E夫人其丈夫已有了新的女人,然后再指使她谋害丈夫。这种暗示使得E夫人以为谋害丈夫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E夫人便会毫不犹豫地按罪犯的暗示去做。
海德堡事件的事件经过
那是在1934年的夏天,德国海德堡警察局接到一名为E先生的人报案,他指控说:“有人使我妻子产生各种疾病,并以此敲诈大笔的金钱。”于是,警方开始了调查,主要由警察局的法医麦尔医生负责。他利用各种催眠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终于成功地破获此案。后来,麦尔医生把整个破案过程全部写入《催眠状态中的犯罪》一书中,把“海德堡事件”完整公布于世。
海德堡事件的事件影响力
尽管罪犯的催眠技术高明,而破案者的催眠技术也同样高明。麦尔医生利用催眠手段,先让E夫人回忆起与事件有某种关系的词或数字,然后再从这些词或数字去寻找联想的线索,逐渐地使E夫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从而揭示出罪犯的犯罪事实,从中寻找到证据与证人,最终得以顺利破案,把罪犯投入监狱。这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著名的“海德堡事件”把催眠在犯罪与破案中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