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尔浒之战电视剧

萨尔浒之战电视剧(历史上的萨尔浒一战,过程有多么的恐怖和惨烈)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6 19:30:19 浏览5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的萨尔浒一战,过程有多么的恐怖和惨烈

从制度反复惯性,还有大众心理角度,分析分析失败根源。

说这个之前,先说三个关于明朝的故事吧。

第一个:是历史上有过记载的。

嫉贪如仇的朱同志杀贪官是出了名的,可杀人后,如何解决问题?有人提议说,每个砖墙上都留下铸造产区还有匠人姓名,如此也好追责。如此举措后,砖墙质量直线提高,最后南京城坚固无比,今日依然有部分耸立。(这种追责制春秋战国时就有了)

第二个:历史是否有记载不知,不过电视剧《朱元璋》中有演绎。

说的是,建国后,南京城迎来了第一次科举,为此营建了恩科大殿作为士子觐见考试场所。主持修筑官员,偷工减料,上瞒下隐后,红木柱子居然用的棺材板,地上的砖墙也是一桶就破,最后气的老朱又一次动了屠刀,杀了一批臣下。

第三件:是明朝中后期,一场关于在京城郊区,开垦水稻议案。

明朝万历时,京城粮食紧缺,走漕运损耗巨大。

明朝著名的农学家徐贞明经过研究,在验证后,认为京郊还有北方地区都可以推行水稻,能让荒地变良田,如果推行成功,京城将再无缺粮之忧。如此好提议,当然备受重视,先是张居正支持,可张居正还没推进完就去世了,后续首辅申时行也支持,最后万历皇帝高度重视,还做了周边试点,眼看就要成,却被言官以扰民为由各种阻碍痛批,最后也不了了之、

留下的唯有申时行的一句感叹:

“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恨入心髓,牢不可破《万历野获编·西北水田》

三件事说完,反应了什么问题?其实也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追责,第二个治吏,第三个,群体意志对抗。

为何我要说这三个点,其实也是有时间线延伸上溯的,最后上溯后再反推,明朝灭亡的根源就清晰了,这里先让时间线上溯吧。

首先:第一个时间点,万历新政张居正改革。

无论水稻改革也好,萨尔浒之战也好,都发生在万历朝,发生时,张居正已然仙去。那么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无法两大类,第一考成法,第二一条鞭法,之后一系列改革都以这两大基本法为根基。

考成法:

主要解决,制度和吏治问题,将追责制度化,责权义务划分,干得好有赏,干的坏有罚。其实道理很简单,但在改革之前,明朝吏治却是一塌糊涂,原因吗也很简单,赏罚不明,责权无序,口号官员多,做事官员少。

一条鞭法:

看上去解决的是经济领域问题,将丈量田产,杜绝偷税漏税,提高政府效率,整顿后,一直穷的叮当响的明朝, 有钱了,有胆了,才有万历三大征的胜利。

好了,这两个法律的颁布施行,让明朝气象焕然一新,俨然有中兴之势,但为何仅仅几十年后,就又陷入死循环还越陷越深死翘翘咧?

不能不说,是一种制度惯性产物,而这种制度性惯性,又要上溯数个时代去解读。

第二个时间点:宋元明更迭。

元灭明兴,算华夏复国过程。

新兴朝代,都会有一段思想混乱期,这混乱根源,则和前朝执政风格有关。

因此中国历史上会有不少朝代衔接情况出现,比如汉承秦制,唐追隋制,清承明制,这其实都算汉文化自然承接,因为文化的内核和精神多少相似。特别是清随明制,属于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稳固而施行的聪明抉择。

但是,明朝却是没办法随宋制的,原因简单。开国者不同,制度也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中间横插了一个元朝。

宋朝开国者赵匡胤,是崛起于五代十国战乱之中的枭雄。

但赵大还有个身份就是北周继承人,而北周王朝的开国者郭威,柴荣都有个除了武夫之外的身份,那就是商人。

一个王朝的建立者,决定了一个王朝的基因。

之前我曾有过一篇王朝基因论的文章说过这个问题:

王朝基因论,楚国塑骨秦国填肉齐国注魂,三国和一成汉王朝

当王朝开国者身份不同的时,他们的执政风格也不同,北周郭威和柴荣都曾做过商人,深知商业对国家税务影响,也明白商业繁荣对于国家重要性,由此才有一个传统农业国中的另类,商业化的宋朝出现!

宋朝的商业繁荣无需多说,看看千帆出港就知道了。

正因有钱,宋朝吏治才会相对清廉,当然贪官污吏也有,不过还在可控范围内,原因就在于高薪养廉,宋朝文武官员的俸禄之高历朝历代首屈一指。有了高俸禄,加上重文抑武的政治氛围,宋朝文人地位空前提高。话语权不断放大,最后形成了一股可与皇权抗衡的势力,官僚集团。

这算是制度性推导引申到政治领域产物,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必然,当掌握国家经济的主体,成了一个阶级时,他们就能掌控这个国家。

同样,引导这一切的赵宋王朝,也用“官家同士大夫共治天下”, 将两个阶级捆绑在了一起,才有了宋朝崖山海战的风骨出现。

随着而来的也有儒家的哲学化、工具化、泛道德化,士大夫占据了舆论主角。

(限于篇幅不能多谈,可参看之前:

儒家思想祸千年,腐儒误国是定论?正本清源文来了

这样的朝代灭亡了,代替宋朝的则是元朝。

实事求是的说,元朝是一个挂着正统王朝名号的游牧民族政权,这个政权的最大特点就是,

“既存汉法,又行国俗”(孟森语)

这话的意思就是,表面看,这是一个施行儒家治国的国度,他们有科举有官僚,有行政衙署,可却用游民民族的规则掌控整个国家,俨然一个四不像。

该有的国号都有,政治上的表面功夫做的很到位,但实质上,却是用游牧民族的套路管理汉地,从未有真正汉化过。

在元朝,经济上是没有农业税的,政治上官吏也是责权不分的,他们统治的唯一依靠就是强横的武力,还有间接管理。施行管理的则是商人和地主阶级,还有负责收税的色目人。这样的朝代,别谈文化底蕴了,汉文化被他们带进了沟里,黑不溜秋。

吏治宽松、管理混乱,这就是元朝。

说完了宋朝和元朝,我们在看看明朝。

首先看建立者的背景。

朱元璋同志的经历就是一个传奇,流民出生,农民阶级,乞丐职场,和尚行走,却成了一个朝代建立者,他的个人经历也成就了这个朝代的基因。

因为流民出生:他深知流民会成动乱根源,于是当国后,让所有国民都有了不同户籍,军户、匠户、商户、农户应有尽有,在他看来,每个人各司其职就是人间大同世界,不争不吵其乐融融多好,典型乌托邦理想社会。

因为农民出生:他深知农业对国家属根本大计,宋元时繁荣的商业氛围,在明朝初年消失于无,间接让高薪养廉成了虚幻存在,宋朝高俸禄时代成过去时。

因为乞丐职场:他深知各行各业艰难,才有了立国后对于官员商人的严厉管理。曾经的困顿经历,让他对官僚商人有着很大偏见。

因为和尚行走:朱元璋曾经加入国元末时的明教组织,深知宗教煽动作用,对于无依无靠人的影响,最后他的帝国,惯性化的选择了儒学作为意识形态。

以上所有个人经历,最后都成了明朝基因,深入朝代骨髓。

他在的时候,严惩贪官,振兴农业,推行儒学,底薪养官。用自己的独断专行和粗暴作风,推行自己的乌托邦主义,

最后他成功了也失败了。

城砖上的刻字,地板下的人头,都是他成功的标志。他在一日贪官虽然杀不绝,可却少之又少。但是,他依然失败了,败给了惯性。

朱元璋之后,朱棣也是雄主,朱棣之后,仁宣两朝依然可以维持,但到了英宗土木堡之变后,事情就出现了反转。反转根源,则是被压抑的人性终究要释放,被压抑的历史惯性,终究要回到历史正轨,不仅要回到正轨,还要反弹。

这股历史趋势,又分文化上和经济上两条线,进而引发到政治上。

首先文化上:

宋朝时,官僚阶级已经形成团体对抗趋势,宋朝中后期党争就是文官南北对峙产物,而产生的根源则是科举的制度化,工具化,还有泛道德化。

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渐渐下沉,从皇室宗亲,到贵族,最后到平民,一步步下沉。

下沉到最后,到了科举文官集团这下沉不下去了。

形成了官僚集团,集团的集体意志诉求,在阶级利益放大后,就会失智,成为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这时如果有一个万众一心口号出现,集团就有了凝聚力,宋明时这个集团有了口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无可批驳,占据大义,却太过空泛。

最后再大多数人口中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成了行政时候的口号,成了文官的口头禅。他们的意志,左右了舆论和民心,其它所有人都成了少数派。

最后这群人成了一群“精致利己主义”组成的乌合之众。

其次经济上:

官僚集团步步下沉,也是掌控国家经济阶级步步扩大的过程。

有了财政权经济权的集团,需要权利寻租。这时,又有哪个便宜比占国家便宜要合乎情理?这股趋势在明初,被老朱打压到极致,却在后续如火山喷发一样涌出。

最后引申到政治上:就成了明朝皇帝名声各有不同的根源。

明朝政治上的转折点,初看是土木堡之变,实质上却是明宪宗明孝宗时。宪宗在历史上声名狼藉,却是一个有所作为帝王,他的作为都是和成型的利益集团作斗争。

哪时的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不过替罪羊而已。

因为国家吏治已然失控,朝堂之上官僚矿工,无人上班,有门路的都在想方设法做生意,唯一留下的就是清水衙门,拿不到钱那群人,他们不断谏言,不断喊口号,言外之意不过是,你们有的我想要!(当然好人肯定有)

明宪宗时,是整个明朝商业繁荣的起点,也是吏治混乱的集中体现。(这段历史也有专文分析,后续补上吧)

明孝宗朱佑樘上台后,在先皇不断被骂基础上,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成了一个绝对相信文官的帝王。放手让文官主政后,自己获取偌大名声,最后国家政治规则完全被打破,歌功颂德背后,是无数官僚下海,留下烂摊子给儿子朱厚照。

随后登场的朱厚照,成了反抗者,和一个骂名满身的帝王,他们为什么骂他?

不过是,这个君王居然想重新掌握军事权柄而已,最后不明不白死去就成了必然。

时间来到嘉靖朝,一个精于政治平衡的帝王,让这个国家恢复了基本的政治次序,他在文官之中巧妙引导

心学官员和传统官员斗争。

在两派斗争中左右逢源,坐稳皇位。不过也仅仅坐稳而已,因为历史趋势,不可改变,到嘉靖晚年,国家已泥足深陷。

陷入泥潭的国家,唤起有志之人责任感,以张居正为代表的改革派出现。

隆庆皇帝不算好皇帝,但他有个好处就是不误事,会放权。而张居正则知道问题的根本在于钱,于是有了

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

下海有钱赚封贡有钱赚,顺带稳定了边疆,赚了数年钱,才有张居正改革的底气。

最后首辅张居正用罕有的改革者决心和勇气,在皇太后皇帝支持下,向原本的同僚宣战,查他们田,收他们税,断他们财路。

万历中兴了,王朝有钱了,外患缓解了,他也累死了。

可惜死后方知万事空,张居正一死。

历史又一次回到了原本该在的循环。张居正本人也在死后被批到几乎鞭尸。一个致力于国家强大的首辅,因私德、不孝、专权、不尊皇权被攻击。

所有人都无视了在哪个政治氛围下,如清水一样干净的人,能当官吗?

坐着同样的事情,说着更过分的话,做实事的人,比不上喊口号的。

键盘侠任何时代都有,萨尔浒之战的败局也就此注定。

回到主体,我们在说说萨尔浒之战。

首先:看兵器问题,这个和开头的城墙有关。

明朝中后期,按照朝鲜人文献所说,明军武器制造非常鄙陋,无论火器、铠甲都粗制滥造。大将铠甲都没几个质量好的,小兵就更别提,辽东军过冬的棉服都是黑心棉,如此后勤补给武器制作,败是当然。

张居正改革时,曾狠抓武器供应,在考成法追责下,武器制造水平有了短时间恢复,可张居正人死政消,没有了追责就没人管了。所有武器都成了西北货,枪械合格率三分之一都不到,长期炸膛士兵开枪像赌命,曾经强悍的神机营,还会有战斗力?

看到这里,南京城墙下的砖头,要喊冤,我们为了质量搭上姓名,我们死的冤枉啊。

其次:兵源问题,这个和开头被埋在地板下的头颅有关。

努尔哈赤七大恨祭天后,举国之力攻明,万历皇帝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后金问题也是全国动员,调动兵力近20万人,可是这纸面上的数据,看着漂亮真相却不堪入目。

精锐辽东兵9万,全国援军11万。实际不过才8.3万人而已。加上朝鲜援军和叶赫女真援军,也不过10万人,20万大军直接被打了对折。这被对折的十万人,就是有数字没兵源的空饷兵。

明军中后期,军户制名存实亡,所有军户长官俨然地主,都是吃兵血的存在,虚报名额多占军饷压榨军户才是他们主业。

唯一有战斗力的边军,也是不满员的,其中腐败触目惊心。

修个房子贪腐和带兵贪腐不都一个意思吗?

最后:看看制度问题,这个和水稻田被否有异曲同工之意。

武器不行,兵源缺失都算战略面问题,可明军对于后金依然有军事优势,但这最后的一点军事优势,却被不通军事的文官给毁了。军事主官杨镐其人是武将出生吗?NONONO ,他文官出生,带兵打仗败绩不断。

就在萨尔浒之战前的抗倭援朝战役中,还损兵折将,丢人现眼!

最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明军主将,惊喜不?意外不?

这就是群体意志主导行政结果,无能的文官能成主将,和背后势力支持密不可分,在他们看来,那有什么国家利益,只有党派之争,文武之争,只有武将有冒头可能,就要按死!

万历三大征文官带兵武将主持战斗,可武将发挥都太好了,文官反而成了累赘。

宁夏之役李如松大放异彩,抗倭援朝也是李如松麻贵战功赫赫。

不甘心的他们如何能让这群武夫出头?本身就重文轻武的明朝,后续所有战斗,武将都被边缘化,集体利益驱使下。

大众心理成了乌合之众,他们不考虑胜负,只看阶级,最后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杨镐这个人才选择兵分四路,分兵合击,原本占优势的兵力,最后反而因分兵,在努尔哈赤

“任尔何处来,我只一处去”

集中军力攻击下,被各个击破。四路大军,三路溃退,一路撤回。

明朝集全国之力还有盟友弄出的十万大军,烟消云散。

明朝和后金的战争也从此攻守异势。

很多时候,我们看历史,其实就是一出溯源史。

任何事件发生,都有其必然性,也就是所谓的历史趋势。

宋元明清时代的历史趋势,从未变过,偶尔的复起还有破坏都改变不了大趋势。

这个大趋势就是文官集团走上历史舞台,最后再集体意志和阶级需要下,成为群体,这个群体又在儒家思想武装下,结成同盟。

以道德和正义的名义,用泛道德化治国,用泛口号话行事,最后群体失智,而这个群体还掌握了最大的话语权,在他们引导下,所有人都成了乌合之众。

萨尔浒大战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呢

大明王朝统一中国后,在东北地区设官置治,对于女真各部族的统治采取笼络与分化两种策略。到明朝晚期,政治腐朽严重,内部斗争不断,关内农民起义接二连三,驻守在辽东的军队由于得不到明政府的支援,以及自己的各种问题,战斗力急剧衰弱,人数已经不到万人。

而在万历年间,迅速统一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逐渐强大起来,在于蒙古部落之间的战争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而把大明北方的强敌收归到自身麾下。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宣布继任大汗之位,建立了后金政权。

努尔哈赤塑像

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前就已经组建了集军事、生产、行政三位一体的八旗制度,八旗士兵战争的时候打仗,和平的时候种田,类似中国古代商鞅改革变法的措施之一,但比商鞅时期的军事管制要严格许多。八旗的战斗力之高,远非辽东地区的明军所能够相比,所以屡屡受挫,经常被袭扰,苦不堪言。

颁布“七大恨”努尔哈赤率先发难

努尔哈赤从来没有忘记他与明王朝之间的仇恨,向大明复仇的心愿也随着他的实力剧增而变的强烈,在建立后金两年后,准备充足的努尔哈赤亲自向他的士兵们宣布了女真与大明之间的“七大恨”,其中包含了明军杀害努尔哈赤的祖父与父亲;逼迫女真人交出土地,残杀女真部落;在女真人之间制造矛盾,形成内讧等,指责明朝皇帝坐享其成,一直呆在皇宫里面,不过问他的子民死活,纵容明军对边疆百姓肆意践踏等行为,号召女真各部合力攻打明军,替死难的同胞报仇血恨。

随后,努尔哈赤便亲自率领28000名八旗士兵,直扑向正在开着马市的辽东重镇抚顺。到了深夜,已经在城外做好一切进攻准备的努尔哈赤命令早已安排好的城内伪装人员进行接应,天亮的时候,抚顺城便被攻破,抚顺守将李永芳未曾料到后金会如此突然袭击,见大势已去赶紧向努尔哈赤投降,留得性命,等待高官厚禄。攻克抚顺的努尔哈赤也没闲着,清扫抚顺周围的明军据点同时,另一只部队已经占领了明朝另一个军事重镇清河堡,至此,在明王朝完全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的情形下,辽东两大军事重镇全部落入努尔哈赤之手。

“萨尔浒之战”爆发

抚顺和清河堡的失守,让明神宗大为震惊,朝廷内的将领也显得有些慌乱。仅仅在三年前,负责镇守辽东的守将还信誓旦旦的向朝廷保证,努尔哈赤对明朝唯命是从,不敢做出任何越轨之事,短短三年的时间,竟然全都变了。

明神宗感到事态严重,为了及早的扼杀住这股新崛起的势力,当即下定决心,全力镇压努尔哈赤。

兵部左侍郎、原辽东巡抚杨镐被任命为辽东经略,负责辽东地区的防务,他到达辽东之后,首先派人与努尔哈赤进行沟通,希望他能够罢兵回城,却遭到了努尔哈赤的拒绝,无奈之下,在明神宗的催促中,杨镐所带领的11万兵马分成四路向后金进发。

杨镐的进军策略不错,四路带兵的将军李如柏、杜松、刘铤以及马林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可惜内部动乱不堪的明王朝没有绝对的经济实力供养这次战争,军械不足,粮草匮乏,11万兵马竟然要靠朝廷连续三次向百姓增加赋税才能够勉强凑齐。

四路大军向努尔哈赤老巢赫图阿拉浩浩荡荡的挺进,但是由于行动迟缓,努尔哈赤早已经知道了明军的所有军事行动。由于东路、南路、北路三支明军行军线上地形险恶,导致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到达,然而西路大军统帅山海关总兵杜松的兵马却一路狂奔,进展神速,没用多久就到了萨尔浒这个地方,杜松将主力一分为二,留下大部分兵马驻守萨尔浒,亲自率军一万进攻吉林崖,努尔哈赤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四万五千精锐八旗士兵全力进攻留守的明军,由于杜松不在,其他将领不敢擅自做主,丧失了进攻时机,导致兵败,而在得到消息后迅速回援的杜松也陷入了努尔哈赤的包围圈中,杜松战死,西路大军被全歼。

第二个靠近赫图阿拉的是北路军统帅总兵官马林,在听说杜松兵败之后,命令士兵挖掘战壕,架起大炮,等待努尔哈赤的骑兵到来,开炮杀敌。巧合的是,努尔哈赤追逐杜松的残军正好路过此地,看清了马林的意图和部署,亲自带领自己的骑兵绕到马林身后,突然杀出,早已经埋伏好位置的大炮来不及转身,而明军又都在挖好的战壕里面,面对近在眼前的骑兵毫无作用,马林只好丢下军队,只身逃离,保全了性命,北路大军至此被消灭。

东路大军统帅总兵官刘铤走的是步步小心,谨慎有余,在宽甸还打败了努尔哈赤派来拖延时间的五百旗兵,当他们到达赫图阿拉附近的时候,对面突然出现了一支穿着杜松部下服侍的明军,刘铤没有去怀疑他们的身份,按照他们的指引,轻装前进,迅速走进了努尔哈赤的包围圈中,走在最前列的杜松部下的明军突然转过头见人就杀,刘铤军大乱,仓皇逃窜,刘铤也在混乱中被杀,东路军被全灭。

坐镇沈阳的杨镐手中仍有一支机动部队,但听闻三路军马被歼灭,急忙下令南路大军火速撤回沈阳,南路大军统帅辽东总兵李如柏这个时候才走到清河堡东边不远的地方,行动之缓慢令人发指,在接到撤退命令的同时偶遇后金哨探,哨探在山上假意吹响进攻号声,吓得李如柏军马慌作一团,自相践踏,死伤一千余人,连个后金人影也没看到。

萨尔浒之战以明军失败,后金胜利而结束,此次战役之后,后金迅速占领了大明在辽东的部分城镇。负责此次大战的辽东经略杨镐引咎辞职,后被崇祯帝处决,只身逃离的马林三个月后在开原战死,李如柏自杀明志。

这场被称为“萨尔浒之战”的大战,前后只用了四天时间,努尔哈赤便消灭了明朝三支军马,此战之后,辽东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占据优势的明军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开始转为被动防守,而努尔哈赤却四处出击,不仅消灭了帮助明军的叶赫部,还将战线推进到铁岭一带,开始向明王朝的中心地区进逼。

86版努尔哈赤萨尔浒是哪一集

86版努尔哈赤电视剧里的萨尔浒之战是第12集。萨尔浒之战是发生在1619年2月-3月间,这场战役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也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萨尔浒之战对明军的影响极为重大,明军自此之后不敢轻视后金军的实力。

中国有名的三大古战场在哪里叫什么

中国十大古战场如下:
1.第一名:赤壁——最受关注的古战场(湖北·咸宁)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古战场赤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赤壁市境内,距武汉市164公里, 距湖南岳阳90公里,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璧位于赤璧市境。东汉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几万大军南下,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江东下,与逆江西上的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初战于赤璧,曹军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隔江相峙。后孙刘联军巧用火攻,乘东南风大起,向曹营举火,火船借助风势,直冲曹军水寨。曹军船只一时尽着,岸上营落,火逐风飞,烈焰冲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红,赤壁也因此得名。孙刘联军乘势进攻,曹操领余部经华容小道(今鉴别县西北)向江陵败走,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 赤壁大战的张天烈火早已熄减,但那赤色的悬崖绝垄,不尽的滔滔大江,大战时的处处阵迹,赞美赤壁的碑刻和诗篇,却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金甲武将、文人墨客。 赤璧山险峻而又雄伟,临江是拔空昂立的崖头,犹如战马扬蹄,踏破万顷烟波,奋然北驰。石壁西恻镌刻着的「赤壁」二字,相传为东吴大将周瑜所书,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崖到了山后,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惊涛骇浪的拍击,字迹至今清晰完整。石壁上还有石刻诗词,为历代文人雅士凭吊古人所题诗赋。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赤壁时写出下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著名诗句。赤壁山崖头建有“翼江亭”。相传赤壁之战时,这里是周瑜破曹观战之哨所。 与赤壁山紧紧相连的西屏山,山下有双狮滚球和层层石阶直登“拜风台”。这里是当年诸葛亮火烧战船而拜祭东风的地方。拜风台上有设计精巧、光彩夺目的“拜风阁”,有金碧辉煌、雕龙画凤的“武侯宫”。武侯宫大殿上,供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全身塑像,袍带飘逸,栩栩如生。当年赤壁鏖战的大批出土文物就陈列在此。 距南屏山不远,有座金丝山,据说是赤壁之战时庞统夜读兵书,巧献连环计,火攻破曹的地方,因此建有“凤雏庵”。
2.第二名:垓下——最具浪漫色彩的古战场(安徽)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北纬33°21′,东经117°38′处,在今灵壁县城东南,韦集镇单圩老庄胡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此,刘邦大败项羽,迫使项羽演出“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的历史悲剧。 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不过依然留下了许多传说和纪念建筑。虞姬墓就座落在今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四面楚歌时,虞姬自刎而葬于此。 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今灵璧城南沱河北岸城后大队),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遂夜饮帐中,面对宠妾虞姬、骏马乌骓,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歌罢而泣,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之。《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云,虞姬歌词为: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皇出走,途中筑冢葬此。 霸王城(古称灵壁):位于灵璧县城西北,今尹集镇濉河北。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大战濉水之滨,项羽大败刘邦于此。
3.第三名:乌兰布统——最具现代味道的古战场(内蒙古·赤峰)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由于央视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和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康熙帝国》都以乌兰布统作为拍摄场景,使得现在乌兰布统的旅游火热。 乌兰布统旅游区位于赤峰市克旗西南部,距北京、承德、赤峰的距离分别为450、260、300公里,包括乌兰布统草原,乌兰布统古战场,桦木沟林区三个景区,是一个集山、水、花、草、林,古迹于一体的旅游区。草原一望无际,林场松涛滚滚,小河淙淙流淌,清康熙帝大战噶尔丹的点将台、十二座连营等古迹依稀可见,41座蒙古包群呈八字形排例,造型别致,笑迎八方游客。冬季银装素裹,积雪平均300毫米,积雪期长达五个月,是滑雪爱好者的乐园。 乌兰布统古战场,位于境西南浑善达克沙漠南缘。在沙漠与草原接壤处,一峰突起,旷世极天。康熙以20万大军遏噶尔丹大战于此。乌兰布统峰东北,沙明如雪,白桦、红柳似翠如丹。峰西南,鸟兰公河绕山而过。峰前将军泡子(清大将军佟国纲战死于此)广约千亩。东至塞罕坝为著名坝上草原,十二座连营、点将台亦在其间。 除了《射雕》和《康熙帝国》,这里还是《三国演义》、《江湖奇侠传》等多部电视连续剧的外景拍摄地。
4.第四名:雁门关——最具硝烟气息的古战场(山西·忻州)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雁门山,是中国古代兵家争夺的要塞,亦名西径关,与宁武关、偏关台称三关。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演,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牧。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的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牧用赵卒,大破林胡。”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华所说的战国良将李牧的故事。史载,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他廉洁奉公,“市租皆输人幕府,为士卒费”,因而深得士兵的拥护。同时,坚持慎重防守的方针,凭长城之险,加强战备。他在雁门数年,“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此时,他才选用精兵良马,巧设奇阵,诱敌深人。“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当地人传说,蒙恬死后葬于代县境内。现在上门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遗址,其断碑尚存,还可看清:“秦蒙恬将军墓”,及“清嘉庆”等字样。据史学家考证,蒙恬墓在陕西境内,此地乃传说而已。 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为此,公元前201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后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次,他出雁门,兵败被俘。在敌军两马之间的网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里却在等待机会。突然,他腾跃而起,将一胡兵推下马去,立即夺马取弓策马南驰数十里,复收余军,杀退追兵,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可惜,到了唐代,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据说,突厥进犯云州时,薛仁贵曾率兵出击。阵前,突厥人喝问:唐将是谁?唐兵答曰:薛仁贵。突厥人以为薛仁贵早死而不信。仁资脱盔示面,突厥惊视失色,引兵而还。唐末五代,契丹(辽国)崛起于北方,危及内地。后晋石敬瑭向辽国自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此,在山西北部,雁门山就成为了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相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杨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还凛然地静坐在雁门附近的杨家祠内。 元明时期,雁门旧关废弃,新关又起,雁门战火渐趋平息。时至清末,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辱国求存的慈禧太后等,狼狈出走。他们过居庸、宣化,经大同,又在雁门留下了逃跑的脚印。当时,正值秋天,气候酷热,慈禧、光绪和王公随从颠沛至此,饥渴难忍,曾在关门左侧靖边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后又匆匆出发了。傍晚,慈禧一行宿关南阳明堡贾宅。光绪帝面对贾宅“五世同堂”的门匾和堂内神龛上“一心念佛”的横幅,联想内忧外患的处境,在东家门板上写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的联句,借以抒发一个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颓败情怀。这与李牧、杨业等抗战英雄恰成显照的对比。 辛亥革命以后,雄关雁门除遭到军阀混战的破坏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礼。1937年9月,我党为了团结抗日,派周恩来、彭德怀和彭雪枫同志,前来雁门山的太和岭口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会晤。在太和岭的山洞里,周恩来同志分析了当肘的形势,揭示了抗战必胜的历史趋势。还为阎锡山起草了一份第二战区作战计划和一份在沦陷区成立“战场动员委员会”的条例。同年10月18日,就在阎锡山弃关南撤以后,我八路军二二零师七一六团,挺进雁门关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击了日军汽车运输队,一举摧毁敌人汽车四百余辆,赢得了震惊中外的大捷。继而10月10日晚,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又在雁门关下袭击了日军阳明堡飞机场,炸毁敌机二十四架。这一曲抗战凯歌极大地鼓添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下的军队是抗战的模范。 纵览雁门关兴衰的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有140多次,可见它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 现存雁门关,基本保持完整,整个关城雄伟壮观,左右边墙雉谍,烽墩壕堑俱备,诚有“城随山势转,关并塞云齐”之威。雁门关西北,约10公里处有广武城,分新、旧广武城两堡。旧广武城,是一处长方形古代城堡,10多米高的长城,为条石基砖包砌。城堡除垛上女儿墙损坏外,其余保存较好。城头上有石碑,是公元1725年所立。
5.第五名:八公山——最易被遗忘的古战场(安徽)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八公山位于淮河南岸,绵延30余公里,峰峦数百,距寿县城北2.5公里,故当地称之为北山。又因南临淝水,北濒淮河,峰峦错峙,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发生于此,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典故流传于世。西汉淮南王刘安都寿春,刘安笃好神仙黄白之术,宾客甚众,其中苏飞、李尚、左吴、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八人才高,称之“八公”。八公聚此炼丹,丹药方成,刘安因被告谋反畏罪自杀,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诛戮。后传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刘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余药鸡犬啄食亦随之升天,从此山因八公得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亦广传今古。八公山景色秀美,著名景点有珍珠泉、玛瑙泉、瑞泉、碧沙泉、岚秀泉、浣泉、云宾泉、无女泉等二十四泉。据传珍珠泉为我国古代十大泉之一,位于马山山口,数十股泉水从池底上涌,状如贯珠,阳光下晶莹绚丽。八公山麓有古墓葬多处,另有淮南王庙、碧霞元君庙等古建筑。
6.第六名:五丈原——最没有硝烟气息的古战场(陕西·宝鸡)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太白山北麓的宝鸡市歧山县五丈原镇,是三国时代诸葛亮屯兵用武、劳竭命陨的古战场,胜迹累累,远近闻名。 五丈原为何名为“五丈”,其说法有三;一说此原前阔后狭,最狭处仅五丈;二说秦二世西巡至此时,原头曾刮起五丈尘柱大风;三说原高五十余丈,原称五十丈原,口口相传,简成了五丈原。五丈原主要胜迹是诸葛庙(武侯祠),庙内有匾额、题词、碑记、碑刻、壁画、塑像等。庙外有遗迹如“豁落城”、“诸葛锅”、“棋盘山”、“诸葛泉”、“诸葛田”、“盘盘道”、“魏延城”、“古葫芦峪遗址”石碑等。 武侯庙现今庙门上是“五丈原诸葛亮庙”竖匾,门廊两侧是“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对联。由山门而入进到第一座院子,东西两侧耸立着钟、鼓楼,左右对称,相互呼应。由此往里,步入宽敞典雅的献殿。献殿左右墙壁上,保留着清代的彩色壁画,分别绘着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内容,形象逼真,神采飞扬,不失为我国传统壁画中的上乘。东墙壁下,镶嵌着0.7米见方的青石4O块,上刻岳飞所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龙飞凤舞,气势磅礴,与诸葛之文一起被称为“两绝碑”。“两绝碑”使人一进门就感受到一股凛烈之气。正殿3间,左右各有1间陪殿。正殿中间安放着诸葛孔明的泥塑彩色坐像,纶巾羽扇,仪态端庄,犹如仍在此处运筹帷幄。两边是姜维、杨仪、关兴、张苞、王平、廖化塑像。庙内有诸葛亮衣冠冢,冢旁有一落星亭,亭内有一石,青褐色,表面凹凸不平,相传是诸葛亮逝世时天上陨落的将星。五丈原东麓至今有落星湾、星落坡地名,据传此石即从彼处移来。 今天的五丈原除历史遗迹外,还因建设而形成了一些新的景致,其中最为游客称道的是斜峪关水库的“亚洲第一土石高坝”。此坝高114米,人望之不禁目弦,汽车也需多次盘折才能上去。登上坝顶,俯视着脚下这片古战场和万顷碧水,你一定会惊叹这里的沧桑巨变,深感这里是一个游览的佳境。
7.第七名:虎门——最具爱国色彩的古战场(广东·广州)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虎门销烟池在东莞县太平镇口,南临珠江,北靠牛背山,西为镇口关隘。 19世纪30年代英国、葡萄牙等武装走私鸦片进入我国南方边陲。大量鸦片运入,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无数金银流出国外,害得国弱民穷。清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奏折,特派林则徐赴广州查办,迫使外国鸦片商在虎门交出了鸦片2万多箱,共重1175吨。 为了销毁这些害人的毒品,特意筑了两个大池子,长宽各45米。池底平铺石板,四周栏桩钉板,池旁开一涵洞,池后通一水沟。销毁鸦片烟时,先将池内蓄水,撒盐成浓盐卤水,将鸦片分批投入池内,用浓卤水溶化。然后再投入生石灰搅拌,马上引起反应。爆炸开了,使其分解销蚀。最后把这些混合废品残渣用江水冲走,涓滴不留。三个星期后,终于销毁殆尽。当时(1839年6月3日到25日)销烟池中的池板、木桩等遗物现陈列在池旁的鸦片战争博物馆里。 销烟池旁立有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念碑一座。博物馆运用了141件实物、130幅历史照片、19个图表以及12幅大型油画和3个大型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150多年前震惊中外的战争场景。 与虎门销烟池相距10公里的虎门沙角炮台,那里正好是珠江出海穿鼻洋的咽喉处。它北通黄埔,形势险要,称为虎门要塞。清康熙年间就有炮台,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关天培等即在虎门两岸及海口、岛峡处修筑布防炮台11座,置有大炮300多门。中英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炮台屡屡击退来犯的英国侵略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虎门要塞现仍保留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可供参观和凭吊。
8.第八名:长平——屠杀生命最多的古战场(山西·晋城)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此次战争过去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白起坑杀赵卒40万,令人触目惊心的杀谷,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战争气氛,而成为人们凭吊古战场之胜地。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高平三面环山,丹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这里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长平之战遍及大半个高平,涉及到的山岭、河谷、关隘、道路、村镇五十多处。距今虽然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许多地名、村名的由来都与此次战争有关,如康营、谷口、围城、箭头、弃甲院、三甲、赵庄、徘徊等。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遗址遗迹尚存。秦军为断绝赵军的粮道和援军而修筑的长城,西起丹朱岭,经关和岭、羊头山,到陵川的马鞍山,蜿蜒曲折百余里,至今遗址尚可见到。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处,赵括就死于此地。赵庄村,相传长平大战后,此地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成语“纸上谈兵”就是指赵括用兵的教条主义。 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骷髅王庙始建于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时,巡幸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在头颅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构,庙内塑赵括夫妇像。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赵将空余千载很,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祠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每到高平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要到骷髅王庙参观游览,领略长平古战场的雄浑场面。 长平之战遗址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常有戈、矛、箭头等文物出土。近年来,高平市对长平之战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许多重要的发现。1995年 5月,在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此坑就在将军岭下,出土了大量的尸骨以及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为研究长平之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尸骨坑现已原地保护,不久就会对游人开放。
9.第九名:威海——最具悲情色彩的古战场(山东·威海)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威海,一座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素以风光旖旎、清洁卫生、气候宜人著称。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相对,西与烟台市接壤。海岸线长达985.9 公里 ,有众多的港湾和岛屿。这里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全球最佳范例,是避暑、修疗、度假和观光旅游的胜地。 威海具有城市景观,海岛风光,沙滩暗礁、民俗风情、地下温泉、文物古迹、名山古刹、奇石怪川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著名的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 秦皇汉武登临的“天尽头”,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世外桃源圣水观,“大东胜景”铁嵯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及我国北方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天鹅湖等80多处风景名胜,描绘了5436平方公里如诗如画的威海景色.近年来,又新建了威海影视城、西霞口野生动物园、圣经山观光索道、甲午海战馆等新的旅游项目和环翠、银滩、石岛湾、天鹅湖四处省级旅游度假区。
10.第十名:当阳——最具个人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的古战场(湖北·宜昌)
烽烟指数:★★
思古指数:★★
  当阳市处于鄂西、沮漳河中下游,荆山山脉以南,东与荆门市接壤;东南与江陵相邻;南抵枝江;西与宜昌相连。当阳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108回的《三国演义》 中发生在湖北的故事有76个,而在当阳的就有37个,因而当阳被称为“三国胜地”,也留下了众多的三国遗迹和古战场,而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与长板坡了。 长坂坡位于当阳市玉阳镇常山赵子龙突出重围绝代雄西南,是中国最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之一。据传,《三国演锦屏草木识英雄义》、《三国志》记载的赵云、张飞大战曹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明万历年间,史官确认长坂坡为东汉常山赵子龙大战曹军的古战场。 长坂坡又称当阳桥。因在当阳市北郊并西连长板坡而名。原名官桥。传说三国时蜀将张飞曾在这里横矛独退曹兵,改称横矛处。古有挡水坝,其上曾建张(飞)赵(云)祠,故又称坝陵桥。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追击刘备至此,张飞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大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声如巨雷,吓得曹操回马而走,众将亦一起西奔,弃枪丢盔者不计其数。有诗云:“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遂成千古趣闻。现遗址尚有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立石碑,上刻“张翼德横矛处”。以纪其事。

《郑和下西洋》好看吗

消除战略隐患。明初所面对的是蒙元残余势力——北元,它从南北两个方向对明造成战略威胁。明以蒙古军队擅长的大规模运动破袭战(还是借鉴蒙古骑兵的作战方法)成功打垮摧毁北元政权。之后蒙古势力尾大不掉,又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之所以如此区分,是为对蒙古部族加以区分,成吉思汗是统一蒙古草原各部,而瓦剌并不属于蒙古部族,只受之统治和管辖)。明廷在消灭北元这个当时看起来是唯一的战略对手之后,或因为内政不稳或因为财力有限,抑或因为军事权势已大不如从前,便时刻意图以外交手段(如加以封赐恩裳,或中期联合瓦剌对付复兴的鞑靼,后期又坐视鞑靼与新兴女真的对抗)分化瓦解蒙古诸部族——这也奠定了以后清廷时期一以贯之的对诸部族外交战略的基调和传统,它以和亲赏赐等形式联合笼络各部族为主,以军事权势压制或消灭战略威胁为辅,无疑是综合以往高超之对外战略之精髓。这种综合战略权势的运用使得各部战略相对权势大致保持平衡而多数时间相安无事,这无疑为中华地域内的稳定还有交流融合提供了积极的必不可缺的条件。如此可见,在统一时期的政治前提下——相比于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实施相应正确的外交战略是完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战略瓶颈期的因应和处理。中期及以后,明因为自身对内战略的错误处理导致出现了宦官干政、君主不问政事、财政入不敷出、内乱与边患严重等诸多关乎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这中间出现了“仁宣之治”,“弘治中兴”,“隆兴新政”等积极现象,但也出现了如“夺门之变”、达延汗扰边、“庚戌之变”、倭乱、宦官与东林党的政治斗争以及后来的内部叛乱等等颓败现象。为因应这些问题,明廷对外战略方面分别作出如下调整:实行“俺答封贡”,维持和平和促进边贸;戚继光抗倭和隆庆开关这是一体两面——前者为后者奠定政治和社会基础,后者为彻底扫除倭患也提供了必要条件;发动宁夏、播州之役,攘除奸凶;萨尔浒之战后,明廷整顿边防,启用袁崇焕等将才,使得后金才没有继续战略冒进等等。另外坐视葡、荷等殖民者的接连入侵,明廷表现出的愚蠢腐朽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1840年以后的战略恶果(如此看来,在战略层次上看,清廷之辱,也非仅仅是清之过罢)。总而言之,平心而论,明廷对战略发展之瓶颈期所作出的战略决断可圈可点。如若明不因对内战略的一连串失误和失败而导致的战略全局的走向不可逆转,也是可以对战略上的威胁做出因应之策的。明朝的清流士大夫们不是百无一用,而是用处过多,却偏偏表现在嘴上。

萨尔浒之战明神宗命辽东明军倾巢而出 11万大军为何反遭团灭

虽然辽东的守将都想要反攻回去,奈何实力不济,明朝基本上已经开始走向了下坡路,朝中各种党争,内部贪污腐败,军队战斗力直线下滑。

在万历年间,大明朝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小奴的地盘,拥有者11万的军队,火器大炮都是应有尽有,还不算缺少什么东西。

而后金的人数也是仅仅六万左右,武器装备这个时候还没有后面皇太极多尔衮时期那么精良。

在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明军在万历皇帝的催促下由杨镐为辽东经略,总领十一万大军开始反击后金。

战略失误

明军还能一战,却用错了杨镐这个家伙,杨镐在一点军事才能都没有,还有谎报军情军工的前科,还因此被罢职。

可是后来不知道走了什么门道当上了重要的边防司令官,总领这对后金反击的一切事务。可是他初期就已经制定了错误的战略决定。

本来万历皇帝是要反击后金,占领它们的老巢,毕竟它们这个时候还没有占领沈阳锦州这下要地,也就是只要占领了小奴的都城,它们就是无根浮萍。

而且它们也只是适合打野战,没有大炮什么的也无法长时间攻城,这样一来它们没有人口粮食来源要不了多久这些家伙就只能回到大兴安岭啃树皮了。

但是杨镐呢却做出来奇葩的决定,本来就野战不行的明军,他还要将其分为四路前进,这不正是给小奴各个击破的机会嘛,唉!

界凡城

可是没有办法,谁让杨镐是个大头头呢,皇帝没有发话,一切还得按照 人家的来,众将在怎么埋怨也没有用。

于是肩负主力的杜松就率领30000西路军出发了,这里就不得不说杨镐是个大坑比了,因为她在战争前根本就没有派出多少斥候队,导致杜松对后金的军队部署都不知道在哪里,只知道对手是150000人。

当时西路军的目标就是界凡城,是后金都城的咽喉,战略位置就相当于东汉首都洛阳与虎牢关的关系一样。

只要攻下界凡城,后金都城基本上就已经是脱了衣服的美女,就等着被明军一个个上了,这样明朝的心腹大患就算是解除了。

西路军的血战

开始的时候杜松也是比较谨慎的,在浑河 兵分两路,主力部队带着重武器在萨尔浒附近扎下营寨,自己也算是身先士卒,带着另一部分人马轻装渡河奇袭吉林崖。

但是由于地理不熟悉,也缺少渡浑河的工具,只能是游泳过去,可是没有想到这个 水特别的急,在这就损失了不少的兵力。

不过 最终还行,渡河之后直接拿下了两个小城寨,可是在吉林崖却吃了瘪。杜松怎么也没有想到吉林崖的天险是这么的强,自己轻装渡河也没有携带过多的重武器,也就导致了吉林崖久攻不下。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代善领着大部队开始对西路军进行围剿,努尔哈赤也开始逐渐将兵力全部调了过来。

杜松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渡过浑河的只有万余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攻城也损失了不少,而主力带着重武器也无法轻易过河,因为吉林崖的代善随时可以进行袭击。

这个时候再渡河回去也不行了,努尔哈赤已经追到了屁股后边,可以说自己已经被反包围了,简直就是剧情大反转,杜松这小心脏也受不了啊。

努尔哈赤现在的八旗军多为重步兵,一阵冲锋明军根本无从抵抗,而明军的枪支箭矢也无法对敌军造成太大的伤害。

就这样杜松带着先遣队直接阵亡在了吉林崖下,而浑河这边的主力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支援,因为知道的时候八旗军已经开始渡河进攻中军部队了。

而副将缺少主将的威望,很多人的意见开始不一,有人建议逃跑,有人建议血战,在争执的时候八旗军已经完美渡河了。

也不得不说这个时期八旗军的实力强悍,数万八旗军在努尔哈赤的亲自督战下开始朝明军进攻,就算是顶着炮弹嗖子也是毫不在乎。

就这样,西路军一日之间全军覆没。

毫无作为的南路军

南路军可是最轻松了,一万多本部明军,再加上朝鲜叶赫等部的支援,也有了好几万人马,

可是他们进步缓慢,只是进行佯攻,努尔哈赤见此只是留下来 500骑兵作为监视, 其他的全都围剿西路军去了。

就这样打好时机浪费了,等到小奴将西路军解决之后,其他的三路大军呢也差不多是这个结果,只有李如柏走的慢,算是逃回了回去。

虽然我说的挺多,可是三路大军被击破,一路大军逃回去这也就是仅仅五天的时间,可谓是一瞬而过。 在这里我只能说:唉!

《琅琊榜》里,梁帝杀光自己国家最精锐7万大军的操作,会有什么后果

虽说《琅琊榜》播出至今已有五年之久,但作为一部评分高达9.4分的“神剧”,针对《琅琊榜》的热议仍然在延续,最近就有一个议题成为粉丝们争论的焦点:如果《琅琊榜》中梁帝诬杀七万赤焰军这样的事,发生在真实历史中,会是怎么样的?

最后得出的结论很真实也很残酷:无论放在哪个朝代,基本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即便是发生了,也离亡国不远了。为什么屠杀七万赤焰军就会导致灭国?有网友给出论证:七万赤焰军如果是全战力的话,非常于梁帝一下损失了超20万的兵力,对于一个割据政权而言,无疑是不可接受的。

在《琅琊榜》的设定中,不难看出,赤焰军这七万人基本都是“战斗兵种”,这意味着,如果要供养这七万战斗兵,其实还要辅以运粮兵、工程兵、厨子、探子、搬运兵等等非战斗兵种,根据历史来看,通常这些非战斗兵种的数量,会在战斗兵种的两倍以上。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很多人都好奇当时中原地区全部人口也不过几千万人,为什么后期打仗,动辄就是几十万,哪来的那么多人,都不干活了,都当兵去了?其实不然,根据当时对部队的统计,如果一支40万人的部队,其实很多士兵就是搞“后勤工作”的,真正上战场厮杀的,充其量不超过10万人。当时为了壮声势,就把所有的后勤兵和非战斗兵种都算进去,号称40万而已。

乃至到了唐宋之后,人们就将非战斗兵种的数量给剔除了出来,缩水之后,我们再看唐宋之后的历史就会发现,大一统的王朝如果出现一支好几万的精锐部队被全歼,直接就不行了,让我们直迷糊,怎么就损失了几万人一整个王朝就萎靡了?

原因就在这里。即便是大一统王朝,真正算得上是战斗兵种,还是精锐的,甭管是汉唐,还是宋明,能拿出来不超过20万人就差不多算是“全部家底”了。在辅以各种非战斗兵种,就达到七八十万的量级。以10个百姓养1个兵的比例算,要支撑七八十万的部队量级,就得需要七八千万人。这个量级,在宋朝之前,还真是勉勉强强呢。

再有,精锐部队的养成可不是非战斗兵种一教就会的“简单级难度”,号令禁止、熟悉各类作战战法、攻城、防御、巷战、搏杀技巧、沙场经验基本上缺一不可,非个三五载都算不上精锐。这样的队伍被人全歼,短时间内根本补不上来,不像是非战斗兵种,有力气能扛石头就行。

故而,这样的精锐被全歼,在无法补上的情况下,最起码有三五年的时间是战力大减的,一旦敌人发动进攻,那基本都是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