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世界古代史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 古希腊历史发展历事年表
- 何时发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一共耗费了多长时间
- 斯巴达是如何由“霸权”走向“衰落”的
- 伯罗奔尼撒战争失利后,雅典是如何迅速恢复过来的
- 科林斯战争的简介
- 介绍一下古代希腊
-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斯巴达为何受到了全希腊的抵制
世界古代史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世界古代史-概述
世界古代史从大约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开始,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结束。其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
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在远古,亚欧非三洲都有原始人群在生活着,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原始人群进入到母系氏族公社。那时候,五大洲都已经有人生活。大约从距今一万年前开始,人们从劳动实践中发明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生活更有保障了,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时期。大约到六、七千年前,西亚居民开始石器和铜器并用。后来,埃及、印度和中国也发明了冶金术。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原始农业过渡到犁耕农业,男子在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母系氏族公社便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由集体劳动变为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劳动产品也归各个家庭所有。生产的个体化,剩余产品的增多和交换的发展,使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加剧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逐渐解体而形成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贫富分化加剧的结果,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两个对立的阶级。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终于解体了。
奴隶社会
世界上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出现了统一的奴隶主阶级专政国家,印度达罗毗荼人也进入了奴隶社会。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公元前十九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这四个国家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尔后,亚非又相继出现许多奴隶制国家。在亚洲,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国家兴起,继而向外扩张,成为疆域辽阔的大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出现了高句丽国,后来又出现了百济国和新罗国;公元二世纪末,日本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在非洲,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东非努比亚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公元后非洲兴起的奴隶制国家,有阿克苏姆、加纳、津巴布韦、刚果、马里和桑海。
欧洲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是古代希腊和罗马。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八至六世纪,许多奴隶制城市国家形成。斯巴达是其中最早的一个,由少数奴隶主贵族统治。雅典起初也是由奴隶主贵族统治,平民同贵族的斗争非常激烈。公元前594年,梭伦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实行改革,使工商业奴隶主取得了参与雅典国家统治的权利。此后,贵族势力不断削弱,雅典成为奴隶制共和国,奴隶同自由民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公元前五世纪,伯利克里改革扩大了平民的权利,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雅典依靠奴隶劳动发展生产,经济空前繁荣。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之后,希腊各城市国家由于长期争夺霸权战争和奴隶不断起义,逐渐衰落了,公元前338年以后都屈从于马其顿的统治。
罗马共和国大约建立于公元前509年,是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国家。平民进行了两个世纪反对贵族的斗争,争取到一定的权利。罗马不断发动侵略战争,掠夺了大量奴隶,奴隶制高度发展,奴隶同奴隶主的矛盾也随之尖锐化,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动摇了奴隶制基础。奴隶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于公元前27年建立奴隶制军事帝国,以代替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帝国大肆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的统治危机随着日益加深。巴勒斯坦犹太人产生了反对罗马的基督教。奴隶的反抗迫使奴隶主改变剥削方式,实行隶农制。“巴高达”运动和“阿哥尼斯特”运动促使罗马帝国的崩溃,日耳曼人的入侵加速罗马帝国的灭亡。359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了。
封建社会
世界各地区封建制度的形成虽有先后,但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封建生产方式居于统治地位的时期,是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封建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疆域,到九世纪初形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这次分割奠定了后来法德意三国的基础。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岛建立的一些小王国于829年形成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西欧的主要封建国家形成了。
西欧封建制度是在罗马奴隶制度瓦解和日耳曼人氏族制度解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罗马帝国后期,隶农制广泛实行,奴隶社会内部孕育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西罗马奴隶制帝国崩溃,阻碍新的生产关系发展的障碍消除了,封建制度得以发展。法兰克国王在征服高卢之后,夺取了西罗马国家和奴隶主的大片土地;把其中一部分赏赐给贵族和基督教会。国王、贵族和教会成为大土地所有者,他们役使隶农和残存的奴隶耕种上地,收取佃租,新的封建地主阶级形成了。法兰克人在征服高卢之前,氏族制度渐趋解体,发生了阶级分化;在征服高卢的过程中,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逐渐变为以地域关系组成的农村公社。到了六世纪末,农村公社土地逐渐由公有变为私有,出现了贫富分化。封建主和教会乘机兼并贫苦农民的土地,强迫他们接受奴役。农民失去了土地,也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束缚在土地上、受封建主剥削的农奴。原先的隶农和奴隶也转化为农奴。八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实行采邑制。采邑是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一起分封的,因而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到了九世纪,采邑变成世袭的领地,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了统治地位,自由农民几乎全部沦为农奴,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了。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微薄家业,对生产有一定的兴趣,因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比奴隶社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封建主把土地作为采邑层层封受,形成以土地为纽带的大小封建主之间领主与附庸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构成封建等级制度。封建主把土地划成庄园经营。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组织。农奴是封建庄园的劳动者,受世俗和教会封建主的剥削,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农奴和封建主的矛盾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知识,宣扬迷信思想,麻痹人民斗志,禁锢进步思想,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随着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发展并与农业分离,商品交换活跃,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逐渐兴起,十一世纪时遍布西欧各地。城市兴起之后,城市争取自治反对封建主的斗争,行会手工业者反对城市贵族的斗争,帮工学徒反对作坊主的斗争,此伏彼起,连绵不断,贯穿整个城市发展的历史。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破坏了农村的自然经济。封建主向农奴改征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这使农民既受封建主的剥削,又受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了。十四世纪,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日益走上有组织的大规模起义的道路。法国的吉约姆.卡尔起义和英国的瓦特.泰勒起义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加速了农民摆脱农奴身份的进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初,西欧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扩大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增长和国外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其标志是工场手工业的兴起。手工工场主、城市的富商和银行家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产生,引起西欧各国探寻新航路。新航路开辟之后,西、葡、英、法等国相继在海外进行殖民掠夺,大量财富运回西欧转化为资本。新航路开辟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英国为了适应毛纺织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破产,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雇佣劳动力。西欧资本主义是靠剥夺农民土地和进行殖民掠夺发展起来的。
西欧在封建制度日趋解体、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时期,阶级斗争空前激烈。十四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领域里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化和近代自然科学。十六世纪,德意志兴起了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这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第一次大决战。尼德兰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独立的荷兰,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这些斗争展示着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
约4300—3500 埃利都—欧贝德文化
约四千年代中期 埃及州(诺姆)形成
约3500—3100 乌鲁克文化
3500—2700 苏美尔城邦形成
约3100 米那(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
3100—2700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
约3100—2686 埃及前王国
约3100—2890 埃及第一王朝
约2890—2686 埃及第二王朝
约2686—2181 埃及古王国
约2686—2613 埃及第三王朝
约2613—2498 埃及第四王朝 金字塔的兴建
约2500—1750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巴文化)
约2494—2345 埃及第五王朝
2378—2371 拉格什国王乌鲁卡基那
约2371—2347 温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
2371—2230 阿卡得王国
2371—2316 阿卡得国王萨尔贡一世
约2345—2181 埃及第六王朝
2291—2255 阿卡得国王纳拉姆·辛
约2181—2040 埃及第一中间时期(第七至第十王朝)
约2181—2173 埃及第七王朝
2173—2160 埃及第八王朝
约2160—2130 埃及第九王朝
约2130—2040 埃及第十王朝
约2133—1786 埃及中王国
约2133—1991 埃及第十一王朝
2113—2006 乌尔第三王朝
2000—1700 克里特早王宫时代 米诺斯王宫兴建
1991—1786 埃及第十二王朝
1894—1595 古巴比伦王国(巴比伦第一王朝)
1842—1797 埃及法老阿美涅姆黑特三世
约1792—1750 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
1786—1567 埃及第二中间时期(第十三至十七王朝)
1786—1633 埃及第十三王朝 埃及贫民与奴隶大起义
1786—约1603 埃及第十四王朝
1700—1380 克里特后王宫时代
1674—1567 喜克索斯人统治埃及
1674—1567 埃及第十五王朝
约1684—1567 埃及第十六王朝
约1650—1567 埃及第十七王朝
约1600—1500 迈锡尼坑墓王朝
1595 赫梯灭古巴比伦
1570—1085 埃及新王国
1570—1320 埃及第十八王朝
1504—1450 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哈特谢普苏女王共治
1400初 迈锡尼圆顶墓王朝
1379—1362 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埃赫那顿)
约1361—1352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1348—1320 埃及法老哈列姆黑布
1320—1200 埃及第十九王朝
1304—1237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1296或1280 埃及与赫梯缔结和约
1200—1100 希腊多利安人南下,迈锡尼国家亡
1200—1085 埃及第二十王朝
1198—1166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
约1156—1025 伊新第二王朝
约1115—约1077 亚述国王提格拉·帕拉萨一世
1085—945 埃及第二十一王朝
十一至九世纪 荷马时代
约1024—1004 海国第二王朝
约1000—960 犹太国王大卫
969—936 推罗国王希兰一世
约960—约930 以色列—犹太王国国王所罗门
945—525 利比亚·塞易斯时代
约945—715 埃及第二十二王朝
945—924 埃及法老塞桑克一世
883—859 亚述国王亚述那西帕二世
858—824 亚述国王萨玛那萨尔三世
818—715 埃及第二十三王朝
约814 迦太基建城
786—764 乌拉尔图国王阿吉什提一世
776 古希腊第一次奥林匹亚赛会
约754 罗马建城
约754—约509 罗马王政时代
约744—约727 亚述国王提格拉·帕拉萨三世
734—714 乌拉尔图国王鲁萨一世
约730—715 埃及第二十四王朝
730—656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
722—705 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
722 亚述灭以色列王国
704—681 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
671 亚述征服埃及
668—626 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
664—525 埃及第二十六王朝
664—610 埃及法者普萨美提克一世
632 古雅典基伦暴动
约628—551 琐罗亚斯德教创立者琐罗亚斯德
626—538 新巴比伦王国
约626—605 新巴比伦国王那波帕拉萨
625—585 米堤亚国王奇阿克萨
621 古雅典德拉古立法
约616一509 伊特鲁里亚人占据罗马
612 米堤亚和新巴比伦联军攻占尼尼微
610一594 埃及法老尼科二世
655 卡赫美士战役亚述帝国亡
605-562 新巴比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
约600 埃及法老尼科二世遣腓尼基水兵首次环航非洲
594 古雅典棱伦改革
586 新巴比伦灭犹太王国
585 米堤亚进攻吕底亚传5月28日日食
约578一534 塞维·图里乌及其改革
约565一485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560-527 古雅典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
558一529 波斯国王居鲁士
约554一489 古雅典统帅米太亚得
550 波斯征服米堤亚,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
546 波斯灭吕底亚
约544~493 印度摩揭陀国王频毗婆罗
约540一468 耆那教创立者筏驮摩那
538 波斯灭新巴比伦
约530 “伯罗奔尼撒同盟”形成
529一522 波斯国王冈比西
525 波斯征服埃及
525-404 埃及第二十七王朝
522 波斯高马达政变
522-486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
约509 “高傲者”塔克文被逐,罗马共和国建立
508一507 古雅典克里斯梯尼改革
500 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米利都反波斯起义
500-449 希波战争
495一429 古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
494 罗马平民第一次撤离运动
约493-462 印度摩揭陀国王阿闍
490 马拉松战役
约488一480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
486-465 波斯国王泽尔士一世(薛西斯一世)
约484一425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483一396 维爱伊战争
480 德摩比利(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海战
478 “提洛同盟”(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建立
469一399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461 古雅典政治家厄菲阿尔特被刺
约460-约40O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
约460一370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约451-450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公布
449 希腊与波斯缔结《卡里阿斯和约》,希波战争结束
444一429 古雅典伯里克利时代
436-338 古雅典雄辩家伊索克拉底
431一404 伯罗奔尼撒战争
约430一354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
427一347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421 古雅典与斯巴达签订《尼西亚斯和约》,柏罗奔尼撒战争暂停
413 雅典两万奴隶逃亡
411 古雅典寡头派(忒拉米尼等)发动政变
404 斯巴达统帅来山得入雅典城,建“三十暴君”统治
399 斯巴达基那敦起义
395-387 科林斯战争
390 高卢人进攻罗马,“鹅救罗马”
387 斯巴达与波斯签订《大王和约》(《安塔西达和约》)
384一32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雅典雄辩家德摩斯梯尼
379-362 底比斯伊巴密浓达当政
387一377 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
376 古罗马《李锡尼法》通过
371 留克特拉战役,底比斯击败斯巴达
约364一324 印度难陀王朝
362 曼提尼亚战役,底比斯再败斯巴达
359-336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
343一341 萨谟奈战争(第一次)
338 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征服希腊
336-33O 波斯帝国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
336-323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
334 亚历山大入侵东方
333 伊苏战役,亚历山大打败波斯王大流士
332 马其顿进占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始建
330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亡
约330一约275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
327或326 马其顿侵入印度
327一304 萨谟奈战争(第二次)
约324或约321一187 印度孔雀王朝
约324一300或321-297 印度孔雀王朝创立看旃陀罗笈多
312一64 塞琉西(叙利亚)王国
307-303、97一272 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
305一30 埃及托勒密王国
301 易普斯战役
298一29O 萨谟奈战争(第三次)
约287一212 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基米得
276一168 马其顿安提柯王朝
271-213 亚加亚联盟统帅亚拉图
268一232 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
264一241 布匿战争(第一次)
约250 大夏建国
247一226 安息王国
247-1183或182 迦太基统帅汉尼拨
244一241 斯巴达国王亚基斯四世及其改革
241 迦太基雇佣兵暴动
235一222 斯巴达国王克里昂米尼三世及其改革
234一149 古罗马政治家和作家大加图
221一179 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
218一201 布匿战争(第二次)
217 特拉西米诺湖战役,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阵亡
216 坎尼战役
215一205 马其顿战争(第一次)
约205一125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
202 扎马战役,罗马统帅大西庇阿胜汉尼拔
200一197 马其顿战争(第二次),罗马侵入希腊
194 卫满建立卫氏朝鲜
187一75 印度巽加王朝
171一168 马其顿战争(第三次),马其顿归属罗马
157一86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马略
149一146 布匿战争(第三次)
146 罗马统帅小西庇阿毁迦太基城
138一132 西西里奴隶起义(第一次)
133 拍加马王国亚里斯托尼哥起义
133一121 古罗马格拉古兄弟改革
121一63 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悌六世
约115一53 古罗马统帅克拉苏
111一105 朱古达战争
106一48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庞培
106一43 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西塞罗
104一101 西西里奴隶起义(第二次)
约100一44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和作家恺撒
约98一54 古罗马哲学家、诗人卢克莱修
91一88 意大利同盟者战争
82一78 古罗马苏拉独裁
82一30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安东尼
75一30 印度甘婆王朝
73一71 古罗马斯巴达克起义
70一19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
63 古罗马喀提林事件(“阴谋”)
60一48 古罗马“前三头同盟”
59一后17 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
58一51 高卢战争,罗马合并高卢
约57 新罗建国
48 法萨罗战役,恺撒击败庞培
45 儒略历始行
43一31 古罗马“后三头同盟”
42 腓力比战役
约37 高句丽建国
31 亚克兴战役,安东尼、克娄巴特拉七世败
30 罗马共和国终
27 古罗马奥古斯都(屋大维)建立元首政治(蒲林斯制)
18 百济建国
公元1 公元开始
9 条托堡森林战役,日耳曼人击败罗马军队
14一68 古罗马克劳狄王朝
约15一约65 贵霜王国创立者丘就却
23一79 古罗马作家大普林尼
43 古罗马征服不列颠
46一126 古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
54一68 古罗马皇帝尼禄
约55一约120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
64 罗马城大火
约65一约75 贵霜国王阎膏珍
66一70 犹太战争(第一次)
69一96 古罗马弗拉维王朝
69一79 古罗马皇帝韦斯巴芗
约78一101或102 贵霜国王迦腻色迦
79 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等城被毁
约95一约165 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
96一192 古罗马安敦尼王朝
98一117 古罗马皇帝图拉真
101一106 达西亚战争,古罗马征服达西亚
117一138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
132一135 犹太战争(第二次)
161一180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
166 古罗马与中国直接海上交通
约170一228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
193一235 古罗马塞维鲁王朝
212 古罗马《卡拉卡拉敕令》发布
226一651 伊朗萨桑王朝
238或239 日本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遣使至中国
241一272 伊朗萨桑王朝国王沙普尔一世
284一305 古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及其改革
约300 西非古加纳国建立
306一337 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
309一379 伊朗萨桑王朝国王沙普尔二世
313 《米兰敕令》(宽容敕令)颁布
约320一六世纪末 印度笈多王朝
约320一330 印度笈多王朝创立者旃陀罗笈多
325 尼西亚会议(第一次基督教主教会议)
330 罗马帝国迁都拜占庭,更名为君土坦丁堡
约330一380 印度笈多王朝国王萨摩陀罗笈多
约354一430 罗以帝国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
361一363 古罗马皇帝尤里安(背教者)
378 亚得里亚堡战役,西哥特人大败罗马人
379一395 古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
约380一413 印度笈多王朝国王旃陀罗笈多二世(超日王)
392一413 高句丽国王广开土王(好太王)
395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帝国
395一410 西哥特国王亚拉里克一世
399一412 中国法显游印度
402 西罗马帝国移都腊万纳
410 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
419一714 西哥特王国
427 高句丽长寿王迁都平壤
434一453 匈奴王阿提拉
439—534 北非汪达尔王国
451 匈奴人侵入高卢
455 汪达尔人洗劫罗马城
475—476 西罗马帝国皇罗慕路斯·奥古斯都
476 西罗马帝国亡
古希腊历史发展历事年表
公元前1100年左右多利亚人开始南下,定居希腊,希腊本土进入铁器时代。
公元前1000年左右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诸城邦建立
公元前776年 首届奥林匹亚竞技会举办
公元前700年左右 科林斯发明了黑像式陶器技法
公元前8世纪中叶 希腊城邦兴起
公元前8世纪下叶 希腊人开始向地中海沿岸殖民
公元前8世纪 希腊字母被采用
诗人荷马、赫西奥德活动时期
公元前683年 雅典王政废止,贵族政治开始
公元前632年基伦发动政变,企图在雅典建立僭主政权
公元前600年左右 黑像式陶器技法传入雅典
公元前594年 梭伦在雅典实行改革
公元前566年左右雅典娜的祭祀活动中出现了体育竞技(火炬接力)
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夺取雅典卫城自立为僭主
公元前545年~前530年左右黑像式陶工、画师埃克塞活动时期
公元前530年~前520年左右雅典发明了红像式陶器技法
公元前525年~前456年左右 埃斯库罗斯在世
公元前508年 克里斯提尼在雅典实行民主改革
公元前500年~前460年左右红像陶画师马克隆和画师“柏林”活动时期
公元前499年小亚细亚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城邦反抗波斯帝国的统治
公元前495年~前406年 索福克勒斯在世
公元前494年 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城邦陷落
公元前490年 希波战争开始
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80年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被入侵的波斯军队焚毁
温泉关战役
萨拉密海战
公元前480年~前410年左右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世
公元前480年~前407年左右 欧里庇德斯在世
公元前479年 普拉提亚战役
米卡尔角海战
波斯军撤出希腊本土
公元前477年 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成立
公元前470年~前450年左右画家波利格诺特斯活动时期
公元前470年~410年左右 白地风格陶器生产
公元前469年~前399年 苏格拉底在世
公元前460年~前450年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动工重建,菲迪亚斯监造,建筑师伊克梯诺和卡里克拉斯参与建造。
公元前455年左右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殿完工
公元前455年~前400年左右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世
公元前454年 提洛同盟的金库从提洛岛迁至雅典
公元前450年左右 米隆的《掷铁饼者》问世
公元前446年~前385年左右 阿里斯托芬在世
公元前449年《卡利亚斯和约》签订,希波战争结束
公元前444年前后 雅典的赫菲斯托斯神庙建成
公元前440年前后 在南意大利也开始陶器的生产
波吕克里特斯《执矛者》问世
公元前438年菲迪亚斯完成雅典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雕像》
公元前436年~前338年左右 伊索克拉底在世
公元前431年左右雅典帕特农神庙的三角楣雕刻完成
公元前431年~前404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430年 阿尔卡姆内斯《阿瑞斯》问世
公元前428年~前348年 柏拉图在世
公元前420年左右卡里马库斯《阿芙罗狄忒》问世
画家阿波罗多罗斯活动时期
公元前415年~前413年雅典舰队远征西西里岛失败
公元前4世纪早期埃庇达罗斯的阿斯克勒庇奥斯神庙建立
公元前395年~前387年 科林斯战争
公元前387年 柏拉图创设雅典学园
公元前386年《大王和约》签订,爱奥尼亚的希腊城邦沦入波斯的统治之下
公元前384年~前322年 亚里士多德在世
德摩斯提尼在世
公元前377年 雅典第二海上同盟成立
公元前369年伊帕密侬达率领底比斯盟军远征伯罗奔尼撒
公元前359年 腓力二世任马其顿国王
公元前353年左右雕刻家斯科帕斯、提摩西阿斯、利俄加里斯、布利阿克西斯参与的哈利卡纳苏斯的莫索勒斯王陵墓完成
公元前350年~前330年普拉克西特利斯《阿芙罗狄忒雕像》问世
公元前350年左右普拉克西特斯《克尼杜斯的阿芙罗狄忒》问世
埃庇达罗斯剧场建立
公元前338年克罗地亚战役后希腊诸城邦落入马其顿的统治之下
公元前335年腓力二世遭暗杀,亚历山大三世继任马其顿国王
亚里士多德创设吕克昂学院
公元前330年 亚历山大大帝灭波斯帝国
公元前330年左右雕塑家吕西普斯《亚历山大大帝》问世
公元前330年~前320年左右亚历山大大帝的御用画师阿佩莱斯活动时期
公元前325年~前300年期间雕塑家吕西普斯《阿格亚斯》问世
公元前323年 亚历山大大帝病逝于巴比伦
公元前305年亚历山大的部将建立了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
公元前241年 帕加马的阿塔罗斯王朝建立
公元前215年~前205年罗马和马其顿之间的第一次马其顿战争
公元前200年左右《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问世
公元前200年~前196年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公元前171年~前168年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公元前170年 保桑尼阿斯著《希腊行记》
公元前165年 帕加马的宙斯和雅典娜大祭坛建成
公元前146年罗马灭迦太基,非洲和马其顿成为罗马的行省
公元前133年 帕加马的阿塔罗斯三世去世,将王国遗赠给罗马
公元前100年左右 《米洛岛的维纳斯》问世
公元前30年罗马消灭托勒密王朝,统一地中海世界
公元前27年 奥古斯都创立罗马帝国的元首制
何时发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一共耗费了多长时间
一部古希腊的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特洛伊战争、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都成为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题材。今天小编所说的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是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战争,持续了20多年。但战争却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反而使得希腊城邦走向了衰落之路。
一,战争的大背景:斯达巴和雅典不同的政治模式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古代希腊城邦的政治体制分为了僭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种。所谓的僭主制就是君主专制,在古希腊被认为是非法的;贵族制就是氏族贵族掌握国家大权,实行集体专制;民主制度就是国家权力向所有公民开放,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公民。当然,不管是任何体制,其公民权都不会向奴隶开放的,因为奴隶本质上是外邦人。
希腊城邦
在古希腊,推行了贵族制的典型城邦就是斯巴达。斯巴达人是大约在前1100年入侵迈锡尼文明的多利安人的一支,他们居住于伯罗奔尼撒半岛。通过军事征服,斯巴达人将伯罗奔尼撒半岛原来的居民变成了奴隶——希洛人,或者沦为其附庸。斯巴达有公民大约9000人,但是希洛人却有20多万人。为了斯巴达建立了全民军事体制:斯巴达的公民从小就接受军事训练,直到60岁才结束服役。国家权力掌握在贵族会议手中,普通公民只是斯巴达战争机器的零件罢了。
斯巴达军队战斗力惊人,但统治22万的希洛人毕竟难度很大。为此,斯巴达拉拢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各邦贵族势力,帮助其在本帮建立贵族政体,打击各邦的僭主政治和民主政体,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这个同盟成立后,就成为了斯巴达干预各国内政的工具。斯巴达的贵族政体依赖于奴隶制的农业,导致工商业和文化发展落后。古代斯巴达几乎没有对希腊文化做出什么贡献。
相反,雅典则形成了和斯巴达不同的民主制度。在梭伦改革时代,雅典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初步建立了民主制度。之后的庇西特拉图建立了僭主政体,但是他进一步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也加速了雅典的工商业繁荣、殖民扩张和文化繁荣。雅典的僭主制度同样是伯罗奔尼撒同盟打击的对象。前511年,斯巴达进攻雅典,推翻了雅典的僭主制度。这可以说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奏。前508年,工商业阶层克利斯提尼又驱除了斯巴达人,推翻了短暂的贵族统治,正式确立了民主政体。
雅典学院
二,战争过程简介前500年,波斯帝国开始进攻希腊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为了整个希腊的利益,于是化干戈为玉帛,联合起来对付波斯。前478年,雅典在环爱琴海地区建立了一个抵抗波斯帝国的“提洛同盟”,这个同盟在希波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希波战争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而提洛同盟城邦也纷纷效仿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希波战争之后,雅典成为了提洛同盟的盟主,其他成员城邦成为了雅典的附属国。此时雅典称霸了希腊。
雅典对提洛同盟成员的强征暴敛引起了各城邦的反感,雅典的强盛也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慌。伯罗奔尼撒的同盟也有一些不满意斯巴达,企图脱离斯巴达的控制。希波战争后,两大同盟的矛盾就开始公开化了。前460年,米加腊宣布退出了伯罗奔尼撒同盟,投入雅典的怀抱。于是引发了斯巴达和雅典的战争,这场战争一直到前446年才结束,被称为“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双方难以分出高低,于是签订了30年的和平协议。
前435年,优卑亚岛的埃皮达姆斯城邦发生了贵族派和民主派的斗争。科林斯和科西拉为了争夺对埃皮达姆斯的控制而发动了战争,科西拉力量不如科林斯,于是向雅典求助。前433年,雅典出兵击退了科林斯。随后,科林斯又唆使波提底亚退出提洛同盟。雅典便围攻波提底亚,并且对朝秦暮楚的卖加拉实施了经济封锁。科林斯和科西拉都属于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雅典的行为无疑让斯巴达感受到了威胁。于是斯巴达决定在对雅典再次发动战争。前431年,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底比斯进攻雅典,标志着第二次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初期,斯巴达派遣陆军进攻阿提卡半岛,肆意掠夺。雅典则将农村公民迁入城市,依靠坚固的堡垒和斯巴达僵持,雅典海军则不断袭击斯巴达,并且支持希洛人反抗斯巴达。战争第二年,雅典爆发了瘟疫,加上粮食紧缺,导致人口大批死亡,伯利克里也感染去世。战争加剧了两国的社会矛盾。前422年,双方在安菲波利斯决战,双方主将皆战死,最终以雅典失败告终。双方签订了《尼西亚斯合约》,规定了50年的和平。
但是战火并未就此停止。前415年,雅典在主战派的鼓动下,派兵远征西西里岛。斯巴达也于次年出兵西西里,于是战端重开。前413年,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损失海军3.5万人,军舰200多艘。斯巴达又乘机进攻雅典,导致雅典出现了2万奴隶大逃亡的事件。此次远征让雅典元气大伤。前411年,雅典发生了政变,民主制度被推翻,建立了贵族体制。次年,民主派又重建民主政体,力量有所恢复,并收复了拜占庭,开通了黑海航道。而斯巴达则借助波斯帝国的力量,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前405年,雅典海军被斯巴达全歼,随后围攻雅典。第二年,雅典走投无路,宣布投降。持续了27年之久的战争终于以斯巴达的胜利宣告结束。
二,战争的影响:加速了希腊城邦的衰落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斯巴达得以称霸希腊。但是对于整个希腊而言,这场战争是一场严重的内战,它削弱了希腊的势力,破坏了原本繁荣的经济文化,使得希腊文明走向了衰落。
首先衰落下去的是雅典。希波战争之后,雅典成为了全希腊的经济、文化中心,辉煌的民主制度成为了希腊的典范。然而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雅典的民主多次被废除,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前404年,在斯巴达的支持下,雅典建立了“三是寡头”的贵族政治,第二年,民主政治又重新确立。但是雅典始终没有摆脱斯巴达的控制,而新建立的民主政治,已经严重腐化,成为了政客们追逐权力的工具。
苏格拉底之死
对于斯巴达来说,它似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过后,伯罗奔尼撒个成员国和斯巴达的矛盾也公开化了,伯罗奔尼撒同盟趋于瓦解。战争使得大量的财富流入了斯巴达,加速斯巴达的阶级分化。受此影响,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国内矛盾不断激化起来,前399年,斯巴达和波斯又发生了战争,希腊各邦纷纷举兵而起,伯罗奔尼撒同盟瓦解。前395年,雅典、底比斯、阿尔戈斯等结为同盟,对斯巴达开战,史称“科林斯战争”。这场战争使得斯巴达的海军惨败。前378年,底比斯推翻了贵族政治,建立了民主政治,随后又击败了斯巴达,称雄于希腊。斯巴达的霸权就此彻底瓦解。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
对于整个希腊来说,战争带来的也是大规模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在战争期间,波斯帝国又重新染指希腊内政。斯巴达借助波斯建立了海军,当斯巴达和波斯的矛盾出现后,波斯又帮助雅典重建海军。前387年,波斯帝国和希腊许多城邦签订了条约,为波斯帝国干预希腊事务创造了条件。前4世纪上半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此时的希腊各邦还处于你争我斗,朝秦暮楚,战争不断的状态中。前338年,马其顿王国统一了希腊城邦,开始建立了一个新的马其顿帝国。
结语希腊城邦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古典时代,希腊的城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特点,他们存在是希腊文明百花齐放的一个基础。在前5世纪,希腊城邦联合起来击败了强大的波斯帝国,为希腊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长期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和内战又严重削弱了城邦的力量,迟滞了希腊文明的发展。这也能够证明,希腊需要走向统一了。马其顿帝国的兴起,宣布着城邦时代的过去,一个新的帝国时代的到来。城邦在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后,就被历史淘汰了。
斯巴达是如何由“霸权”走向“衰落”的
此后,来山德驶入皮拉埃乌斯港,流亡者返回雅典,在女子笛声的伴奏下,他们开始拆毁城墙,热情激昂,认为希腊从那一天起茯得了自由。
这是色诺芬《希腊志》中对伯罗奔尼撒战争邻近结束时雅典局势的描述。“希腊从那一天起获得了自由”,这不仅是斯巴达人终结雅典帝国、开启薪新时代的政治口号,而且也是受到雅典剥削的提洛同盟成员,乃至饱受战争之苦的全体希腊人向往己久的美好愿望。“自由”是希腊人近一个世纪集体追求的终极目标,雅典在希波战争中所宣扬的目标如是,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所鼓吹的目标如是,而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以自由和自治为口号的诸多城邦所进行的战争亦如是。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愿望转化为现实往往会遇到挫折和磨难,即使战争结束了,自由依然难以实现。
公元前404年后,战败的雅典人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接受斯巴达人的领导,雅典城邦的军事防御和外交政策几乎完全听命于斯巴达。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帝国彻底被毁,提洛同盟分崩离析,原来的提洛同盟成员被斯巴达人接管。斯巴达人向这些城邦收取贡金,就像帝国时期它们向雅典所尽的义务一样。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取胜功臣、斯巴达海事将领来山德在雅典建立三十僭主寡头政体,取代实行己久的民主政体。他还在投降的诸多城市建立十人制政体,并且派驻斯巴达驻军,由一个斯巴达事务官负责。
一、在希腊,斯巴达的势力已经达到极盛,没有哪个城邦可以对斯巴达的军事霸权构成威胁斯巴达人对陆地和大海的控制权得到普遍认可,斯巴达的霸权时代就此开始。毫无疑问,来山德是斯巴达霸权体系的建构者,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讲求实效的外交手腕是斯巴达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的保障。来山德在羊河战役大败雅典水军,并且驱逐雅典海外拓殖者回国,以增加雅典卫城的人口压力。他不但在军事上将雅典逼上绝境,而且到处寻找盟友,为斯巴达营造利好的政治环境。
他还亲近波斯,获得了后者的资金支持,在来山德的杰出领导下,斯巴达最终结束了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相应地,来山德在海外的影响与日俱增,甚至受到神灵一般的崇拜。国内,来山德密谋变更斯巴达的世袭王制,改为国王选举制,目的是为了保持自己已经获得的权势和财富。他干预斯巴达的王位之争,扶植阿格西劳斯二世成为国王。
然而,来山德的巨大成功引来了国内统治集团的嫉妒和不满,国王保桑尼阿斯联手斯巴达诸监察官对付来山德。此后,来山德渐失权势,他在其他城邦设置的十人制寡头政体相继垮台,“传统政体”取而代之。同时,注定成为斯巴达最伟大的国王之一的阿格西劳斯摆脱了来山德的控制。
公元前4世纪以降,希腊内部的政治格局从雅典和斯巴达两强争霸变成了斯巴达一超独大。斯巴达对其霸权下的希腊各邦开始采取高压政治,对埃利斯实施报复行动即是其中一例。
伯罗奔尼撒战争初期,埃利斯曾是斯巴达的忠实盟友,直到公元前420年,两个城邦反目,埃利斯人甚至将斯巴达人逐出圣地,拒绝他们参加当年的奥林匹亚竞技会。此外,雅典战败后,埃利斯接纳了流亡在外的雅典民主派,这是公然反抗斯巴达的做法。旧怨新仇促使斯巴达人对埃利斯发动侵略战争(公元前402—前400年),埃利斯人最终战败投降。
斯巴达虽然继续让埃利斯保有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主办权,但却给予生活在埃利斯东部和南部的“边民”以自治权,使他们摆脱埃利斯的统治;埃利斯人解散水军,允许斯巴达战船进入它的两个重要港口——费亚港和库莱尼港。
二、斯巴达的霸权政策不仅在于其对希腊内部的镇压,而且还表现在对波斯帝国强硬的对外政策上伯罗奔尼撒战争末期,波斯曾是斯巴达人的盟友,而小居鲁士的支持是斯巴达人最终能够结束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404年波斯大王大流士二世驾崩,长子阿塔薛西斯二世继位,其弟小居鲁士为了争夺王位,征募希腊万人远征军,长途践涉,杀回波斯帝国腹地。小居鲁士战死沙场后,指挥官色诺芬带领万人远征军历经艰难险阻,重返希腊故土,而这一壮举正是色诺芬《远征记》中讲述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400年,波斯总督提萨弗尔奈斯要求小亚的希腊城邦归顺波斯,这些城邦被迫向斯巴达求助,他们宣称“因为他们是整个赫拉斯的领袖,所以应该保护他们一一亚洲的希腊人,保护他们的土地不受侵害,为使他们安享自由”。
斯巴达人于是答应他们的请求,派遣西布隆率军支援。斯巴达军队包括1000名获得自由的希洛人,4000名其他伯罗奔尼撒人,作为属邦的雅典也派出300名马兵,但这支军队并不包括斯巴达公民兵。
由于西布隆能力有限,斯巴达军队在亚洲的军事行动毫无起色,无法为亚洲的希腊城邦提供更多帮助。到公元前396年,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亲率大军远征亚洲,开始实施其征服亚洲的计划。此时,斯巴达人对外宣称要保护亚洲的希腊城邦,并以自由的卫护者自居,这与公元前5世纪雅典发动驱逐波斯入侵者的战争时口气如出一辙;同时,阿格西劳斯把自己视作特洛伊战争中阿伽门农的继承人,为了能够取得远征的胜利,他仿效阿伽门农的事迹,在远征之前去到阿乌利斯献祭,不过祭祀过程并不顺利。
三、如果说来山德是斯巴达霸权体系的构建者,那么,国王阿格西劳斯就是斯巴达霸权利益的忠实维护者阿格西劳斯被誉为“他那个时代公认的最伟大和最有名望的人”。自从公元前4世纪初阿格西劳斯成为斯巴达国王,他活跃于斯巴达政坛长达40年之久,见证了斯巴达霸权的强盛和衰落。
阿格西劳斯是一个典型的斯巴达人,固守斯巴达人的传统美德。他拒绝为自己立像,拒绝在萨索斯接受神灵般的崇拜,这与其他斯巴达领袖弦耀功绩、立碑扬名形成鲜明对比。阿格西劳斯在远征小亚的头两年(公元前396—前395年),对阵波斯总督法尔纳巴祖斯和提萨弗尔奈斯取得某些军事胜利,但是不久即被召回斯巴达,镇压希腊内部的联合反抗。
从公元前395年起,斯巴达与科林斯、底比斯和雅典和波斯之间爆发了一场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由于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是围绕科林斯展开的,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作“科林斯战争”。
表面上看,战争的起因是罗克里斯和弗基斯之间爆发冲突,斯巴达人向弗基斯派去援军,底比斯、雅典等希腊城邦则站到罗克里斯一边,但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希腊诸邦对斯巴达势力向小亚、中部和北部希腊扩张的担心与恐惧。
因为牵扯到小亚的利益,加之阿格西劳斯对波斯的敌意,所以波斯站到了斯巴达的对立面,加入科林斯战争。与此同时,流亡海外的雅典将领科农得到波斯大王的信任,利用波斯人的资源组建一支波斯水军。
公元前394年,科农和波斯总督法尔纳巴祖斯指挥波斯水军在克尼杜斯附近取得重大胜利,海战中击挎斯巴达的水军,杀死阿格西劳斯的妹夫皮山德。此役过后,斯巴达失去对爱琴海海域的控制,它的希腊霸权受到严重威胁。这场战役是科林斯战争的重要转折,它决定了战争的走势。古希腊史家塞奥彭普斯甚至把这次战役看做是斯巴达霸权结束的标志,而他的《希腊志》便结笔于此处。
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伊索克拉底也有类似观点,充分肯定了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相反,色诺芬并没有给予克尼杜斯战役过高的评价,因为他对克尼杜斯战役的记载几乎是轻描淡写,仅仅把这场战役描述成一次斯巴达人的海事失利而已。
实际上,科林斯战争给予斯巴达霸权的打击是巨大的,斯巴达水军损失惨重,而水军恰恰是称霸希腊不可缺少的军事保障。此后,盟友们对斯巴达的严酷统治日渐不满,开始组织一些反叛活动。斯巴达的霸权实力由盛转衰,虽然斯巴达后来依靠外交手段使得自己的希腊霸权得以延续,但却无法阻止实力下降的颓势。
四、希腊诸邦的反抗和波斯的敌对,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斯巴达霸权的衰落,但这不是斯巴达霸权式微的根本原因,究其实质,问题还是来自斯巴达内部自从公元前464年斯巴达地震以后,斯巴达公民人口锐减。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斯巴达便总是利用庇里阿西人充当重装兵,以解兵源危机。
公元前424年以后,斯巴达越来越多地征用获得自由的希洛人服役。先前也曾提到,在小亚的希腊城邦向斯巴达求援时,斯巴达派出的是一支非公民军队;阿格西劳斯远征小亚时也仅仅带了30个斯巴达人辅助。此外,外来财富的涌入使得斯巴达贫富不均,世风日下,有人家产甚巨,有人穷困潦倒;斯巴达早先禁止贵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拉哥尼亚流通,而现在国家和个人却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土地渐渐被少数人兼并,而没有土地的公民降级,失去了公民的资格。斯巴达早期的公民兵队伍尚有1500名马兵和30000名重装步兵,但到后来,斯巴达城邦能够承担战事的公民数量不足1000人。
伯罗奔尼撒战争失利后,雅典是如何迅速恢复过来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斯巴达对战败的雅典处置如下:
雅典毁掉长墙和皮拉埃乌斯港的守墙;交出所有船只,只留12条船;召回流亡者;成为斯巴达的附属盟友。
斯巴达的用意显而易见,目的是想让雅典彻底失去自主权,永远成为自己的附庸。长墙是雅典自身防卫的强大屏障,失去这道屏障,斯巴达人可以长驱直入,直抵雅典卫城。水军是雅典城邦主要的军事力量,没有水军,不用说对外扩张,就连自保都成问题。如此一来,雅典根本无法对斯巴达再次构成实质性的威胁。雅典流亡者获准回国,他们大多数是公元前411——前410年间被流放的寡头派,他们憎恨民主派,更加愿意与斯巴达合作。
在来山德的支持下,“三十僭主”在雅典建立寡头统治。但由于不得民心,雅典民众很快就推翻了“三十僭主”,重新建立民主政治。此后,斯巴达人的统治也引来其他希腊城邦的普遍不满,雅典借机开始摆脱斯巴达的控制。
公元前400年,斯巴达派兵支援小亚的希腊城邦时,雅典尚需派兵跟随斯巴达军队打仗,但到公元前396年,雅典己经可以公然拒绝参加阿格西劳斯组织的小亚远征了。接着,科林斯战争爆发,受到底比斯人的鼓动,雅典人加入到反斯巴达阵营,雅典的国力也在逐步复兴。
一、在雅典复兴的过程中,科农和斯拉苏布卢斯两个雅典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一外一内,帮助雅典迅速摆脱战败的阴霾,恢复强邦的实力。科农曾为雅典将军,参加过纳乌帕克图斯战役(公元前414年)和科尔居拉战役(公元前411/0年),羊河战役淸败后,科农驾船逃离战场,投奔波斯。
他是一位能力出众的海事将领,也是一位出色的说客,他一直试图说服波斯大王以斯巴达人为敌,借此帮助雅典摆脱斯巴达的控制,恢复雅典的昔日帝国。在克尼杜斯战役中,科农指挥波斯水军击败斯巴达水军,结束斯巴达的海上霸权。次年,他和法尔纳巴祖斯挥师南下,赢得爱琴海沿岸地区和诸岛,驱逐各地的斯巴达驻军,许诺希腊城邦自由。?同年,科农带着大笔钱财回到雅典,帮助雅典重建长墙,他的水兵一定参与了长墙的建造。
科农为雅典带回的人力和财力对于长墙的修建非常重要,后世著作家对他的这一举动赞誉有嘉。防御工事的建造,对于保卫雅典的安全,对于雅典摆脱斯巴达之间对抗的意义不言自明,它不仅是意在确保雅典不受斯巴达霸权影响的第一步防守措施,同时也是重新开始雅典海事扩张的第一步。
尽管克尼杜斯战役是由波斯水军取得的,但它却被看做是希腊人和雅典人的胜利。科农因此受到表彰,雅典为他树立雕像,这可能是雅典人第一次为活人立像。科农在其他地方同样受到嘉奖,比如埃吕斯拉埃。此外,科农还以科林斯为军事基地,建立一支轻装雇佣兵军队,并由雅典人指挥,指挥官起初是伊菲克拉泰斯,后来变成卡巴里亚斯。
二、雅典复兴的另一位功臣是斯拉苏布卢斯
此人是坚定的民主派,古希腊地理学家保桑尼阿斯曾经给予其高度的评价:“吕库斯之子斯拉苏布卢斯在每个方面都堪称最有名望的雅典人,不论生前还是死后。”
早在公元前411年,斯拉苏布卢斯就曾参与镇压雅典的寡头政变。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拉苏布卢斯被“三十僭主”流放,逃至底比斯,并在那里组织一支由民主派流亡者参加的军队。不久,斯拉苏布卢斯率军在皮拉埃乌斯击败“三十僧主”的军队,进而推翻“三十僭主”的寡头统治,为雅典重建民主统治。
此后,斯拉苏布卢斯成为雅典城邦的重要领导者,活跃于雅典政坛。他的政治主张是雅典人应该摆脱斯巴达的统治,伺机重建霸权,而他的这一主张几乎是公元前4世纪初期雅典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流亡者科农借助波斯力量在海外同斯巴达大动干戈不同,作为雅典的领导者,斯拉苏布卢斯必须考虑到雅典城邦的利益,国家安全是摆在第一位的。他一方面尽量不与斯巴达发生正面、直接的冲突,另一方面又要寻找机会恢复和壮大雅典的力量。此时,雅典国内有一些以埃皮克拉泰斯和克法路斯为首的激进分子,他们主张与斯巴达冒险一战。
相比之下,斯拉苏布卢斯更加谨小慎微,他倒不排斥与斯巴达作战,但他认为,以现有的资源雅典不能打无准备之战,而且不能单独作战;雅典不能挑起战端,给斯巴达人以口实。
尽管斯拉苏布卢斯和科农的目标相同一一结束斯巴达的统治,重建雅典的霸权,但二人不但不是合作者,反而变成争夺雅典政权的竞争对手。克尼杜斯战役后,科农的回归受到雅典人的广泛欢迎,而这一时期斯拉苏布卢斯却变得默默无闻,这似乎表明科农取代了斯拉苏布卢斯在雅典的领导地位;直到公元前392年,科农被波斯总督提里巴祖斯监禁,斯拉苏布卢斯才重又回归雅典政坛。
据信,雅典人在克尼杜斯战役和公元前392年春天之间这段时间收复了勒莫诺斯、音不洛斯和斯库洛斯,三座岛均扼守雅典通往赫勒斯凑的航道,对于雅典至关重要。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雅典在那个时候己经拥有一支水军。公元前390年,斯拉苏布卢斯指挥水军北上,在爱琴海北部地区取得重要胜利。他赢得拜占庭人的支持,恢复了那里的民主政体,并且在赫勒斯凑海峡设置税卡,对过往船只征收百分之十的税款;?他击败驻扎在莱斯沃斯的斯巴达军队;他向爱琴海诸岛和大陆上的城邦收取钱款。公元前389年,斯拉苏布卢斯在小亚南岸的阿斯潘杜斯征钱时被当地人杀死。
正是由于科农和斯拉苏布卢斯等人的领导以及雅典人的努力,雅典迅速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惨痛失利中恢复过来,长墙和水军的重建令雅典人逐渐恢复信心;波斯水军沉重打击了斯巴达的海上霸权;而雅典开始尝试的一些军事远征也改善了雅典孤立的境地,它不仅为雅典赢得一些潜在的盟友,而且还到处征钱,为雅典军队提供资金支持。
科林斯战争的简介
科林斯战争是以雅典为中心的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联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公元前6世纪~四世纪)之间进行的战争。为领导同盟军,军事委员会在科林斯(战争由此得名)成立。
介绍一下古代希腊
希腊
gudai Xila
古代希腊
ancient Greece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
公元前第2千纪和第1千纪初期的希腊 近代考古发掘揭示,希腊大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克里特岛约于公元前第3千纪末出现了青铜文化,公元前第2千纪初有了国家和文字。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些讲希腊语的部落开始在希腊半岛定居。公元前第 2千纪的中、后期,希腊人建立过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旧译“派洛斯”)等小国,已有文字,创造了灿烂的迈锡尼文明。公元前第 2千纪中期起,希腊人逐步向爱琴海(包括克里特岛)的诸岛扩张。传说发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的特洛伊
战争,可能就在希腊人向外扩张的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或者公元前12世纪初。(见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2世纪以后的一、二百年内,迈锡尼文明逐渐衰落。一些生活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讲希腊语的部落从北方进入希腊半岛,引起了塞萨利亚及其以南的许多希腊部落和部族向不同方向的迁徙。国家、文字和宏伟的宫殿都消失了,继之而来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希腊人居住的地区占统治地位的“荷马时代”。
公元前8~前4世纪上半叶的希腊 从公元前 8世纪初至前 6世纪末,古代希腊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和平环境之中,没有受到外族的严重威胁。由于与古代世界其他一些文明中心的联系日益密切,希腊人从埃及和西亚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铁制工具已经普遍使用。尽管所有地区主要的经济部门都是农业,但在一些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如科林斯、埃吉纳、米利都、雅典、哈尔基斯、埃雷特里亚、希俄斯等地,商业和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制陶、武器制造等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业也有长足进步,出现了三列桨战舰。公元前 8世纪,希腊人在改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重新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公元前 6世纪中叶,在埃吉纳、科林斯、雅典等地开始铸造货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从公元前8 世纪起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人中,又开始形成国家。一、二百年内,陆续出现了一批史家称为“城邦”的小国。但也有一些部落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后期。
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前6世纪末希腊人的广泛移民活动,是社会经济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商人外出贸易,破产者到海外谋生,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陆续在海外占据一些殖民点。随着希腊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殖民范围扩大,在东起黑海东岸,西至今法国的马赛,包括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的一部分,南达尼罗河口和利比亚,北抵今阿尔巴尼亚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的广大地域内,几十个希腊城邦(远非所有城邦都参加了移民)先后建立了总数逾百的移民区。其中最著名的有林斯人建立的叙拉古,斯巴达人建立的塔连同(见大希腊),迈加拉人建立的拜占廷,米利都人建立的奥尔比亚等。大多数城邦移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耕地不足。这个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是绝大多数移民区都成了独立的城邦。它们与母邦的关系,主要限于奉祀共同的神□。随着条件的变迁,彼此间的关系有的疏远,有的密切,也有的兵戎相见。同时不少地区出现了移民奴役、剥削原有居民的现象。在广大地域内众多移民区的建立密切,也有的兵戎相见。同时不少地区出现了移民奴役、剥削原有居民的现象。在广大地域内众多移民区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希腊人与其他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希腊经济的发展,对各城邦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也有一定影响。
古代希腊
希腊人在向外扩张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内部各地区间的交往。以宗教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许多“近邻同盟”的建立,奥林匹亚、德尔斐等逐渐具有全希腊意义的宗教中心和竞技中心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希腊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经济、文化交流。城邦之间也发生过不同性质的战争,包括斯巴达征服美塞尼亚那样的希腊人奴役希腊人的战争。
公元前 7世纪中叶以后,重装步兵逐渐成为各城邦公民兵的主要兵种。兵制的变革对城邦政治和社会发展都有影响。贫富分化加剧引起的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奴役以及政治上的垄断地位的斗争,以奴役外族人为主的奴隶占有制的发展,使许多城邦的阶级结构和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其突出表现为斯巴达的“平等者公社”的形成,以及僭主政治在许多城邦的兴衰。同时出现了一些用成文法规定城邦基本制度的“立法者”的活动,如斯巴达的利库尔戈斯(一译“莱库古”)改革、雅典的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除由波斯人扶植的一些僭主外,在公元前7和前6世纪的希腊,“僭主”一词系指非通过选举上台执政的人,他们大多得到公民中下层群众的支持,采取一些有利于下层群众、削弱氏族贵族势力和影响、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措施。最著名的僭主是科林斯的佩里安德和雅典的庇西特拉图。
公元前 6世纪中叶起,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斯巴达逐步联合半岛大多数城邦,组成伯罗奔尼撒同盟,成为希腊一个城邦集团的领袖。以米利都为首的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推翻波斯统治的起义(公元前 500~前494),揭开了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的序幕。公元前 492、前490和前480年波斯军队对希腊的侵略,都以失败告终。在马拉松、萨拉米斯、普拉蒂亚等战役中,反抗侵略的数十个希腊城邦的人民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希腊人的胜利在希腊世界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见希波战争)。西西里岛的希腊人也在公元前480年取得了打败迦太基的重大胜利。
公元前478或前477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提洛同盟。该同盟的建立及其性质的演变,使希腊世界的整个政治格局变得日益复杂。以奴隶占有制为基础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对整个希腊世界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雅典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扩张,斯巴达日益感到不安,并且企图加以限制。忒拜、科林斯、阿尔戈斯等比较大的城邦则都权衡利害得失而在分别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两大城邦集团之间周旋。公元前449年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各邦之间矛盾更加突出。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臻于鼎盛。城邦之间的矛盾终于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不仅牵涉到希腊半岛的许多城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触及散布在西西里、爱琴海诸岛、色雷斯沿岸和小亚细亚等地的众多希腊城邦。战争以雅典的失败告终。战后,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叙拉古等主要城邦内部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一些地区,公民兵制逐渐瓦解,雇用兵制不断发展。
在希波战争中失败而暂时退出欧洲的波斯,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起重新成为操纵希腊政局的重要力量,并用大量金钱支持斯巴达,帮助其打败雅典。不久,斯巴达因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政治地位问题与波斯发生武装冲突,波斯人转而支持不满斯巴达统治的希腊诸邦。公元前 395年爆发了雅典等邦联合反对斯巴达的科林斯战争(公元前387年结束)。同年,在波斯任职的雅典人农指挥的舰队,大败斯巴达海军,迅速清除了斯巴达在爱琴海诸岛派驻的军队。他胜利返回雅典,重建了公元前 404年根据斯巴达的要求拆除的雅典城墙。为了求得波斯人的支持,希腊交战双方竞相派代表与波斯王廷谈判。公元前 387年,斯巴达以承认波斯对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统治为条件,在波斯人直接干预下,强迫包括雅典在内的许多希腊城邦接受了有利于斯巴达的《安塔尔基达斯和约》。此后,斯巴达重新肆无忌惮地干涉其他城邦的内政,蹂躏他邦主权,扶植寡头。
公元前 378年,忒拜的民主派在雅典人支持下推翻了斯巴达于公元前 382年扶植起来的寡头统治,驱逐了强占卫城达军队。以忒拜为首的维奥蒂亚联盟在埃帕米农达等人领导下,一时成为左右希腊大陆政局的首屈一指的强国。公元前 371年留克特拉之役后,斯巴达军队被逐出中部希腊。随后,埃帕米农达率军进入伯罗奔尼撒半岛,促成了阿卡迪亚的独立,使麦西尼亚摆脱了斯巴达人数百年的统治,重新获得了政治独立。此后,斯巴达不再是希腊的头等军事强国,其政治影响也江河日下。忒拜的称雄于公元前 362年蒙提涅亚战役后结束。在色萨利,费列的僭主雅松(公元前380~前370当政)也一度雄踞一方,并企图称霸希腊。
留克特拉战役纪念碑
利用对斯巴达暴虐统治的普遍不满,雅典于公元前378 年组织了新的城邦联盟。起初,它庄严保证入盟诸邦平等,不干涉他邦内政,不在他邦境内驻兵和安置雅典军事移民,一时博得广泛的支持。但是以雅典为首组织的第二个城邦联盟(史称“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好景不长。忒拜不满雅典接近斯巴达,带领一部分支持者分裂出去。接着,因雅典违反同盟条约而爆发了盟邦反对雅典的“同盟战争”(公元前357~前355)。雅典的失败使同盟趋于瓦解,于公元前338年正式解散。
马其顿王国的崛起和希腊化时代 希腊的北方邻国马其顿的居民在种族和语言方面与希腊人很接近,并且深受先进的希腊文化的影响。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前336在位)统治下的古代马其顿的迅速崛起,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马其顿历史的发展,而且使马其顿人的历史从此长期与希腊人的历史融为一体。马其顿在腓力二世统治时期的向外扩张,严重损害希腊许多城邦的利益,威胁它们的生存。以狄摩西尼(公元前384~前322)为代表的雅典反马其顿派,从公元前 4世纪50年代起,即为抵抗马其顿的侵略在雅典内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以失败告终。公元前 338年希腊诸邦联军在喀罗尼亚战役中败北,从此希腊的大部分城邦逐渐丧失了政治独立,沦于马其顿王国统治之下。
公元前 334年开始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实质是以马其顿人为主的马其顿、希腊军队对亚洲和北非广大地区的侵略。公元前 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希腊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经过数十年的战乱,在欧亚非三洲的广大地域内出现了以托勒密王国、塞琉西王国、马其顿王国为主的一批“希腊化国家”。希腊化时代的希腊城邦多数程度不同地成了国王或僭主统治下的保有一定自治权利的地方自治单位。在希腊大陆,只有埃托利亚同盟和阿哈伊亚同盟以及斯巴达比较长期地保持了政治独立。公元前 299年罗马势力开始侵入巴尔干半岛。随着希腊化诸王国陆续灭亡,罗马人逐渐成为希腊人命运的主宰。公元前30年,罗马灭亡了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统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古代希腊的历史随之告终。
古代希腊文化 在广泛吸收西亚和埃及等地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古代希腊人根据生产,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在包括数学、天文、医学、建筑、雕刻、戏剧、诗歌、哲学、历史、演说术等众多领域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领域希腊诸邦都为丰富希腊的文化宝库作出了努力。在希腊化时期,由于希腊文化与亚洲和非洲各地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某种程度地融合和相互影响,使传统的希腊文化有了新的内容。古代希腊文化是属于奴隶占有制社会经济形态的文化,其发、发展与奴隶占有制密不可分,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斯巴达为何受到了全希腊的抵制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斯巴达拒绝其希腊同盟者分享战争的胜利成果,并在希腊大陆及地中海肆意拓展其势力范围。从而与其同盟者忒拜、科林斯等希腊城邦的关系很快出现嫌隙。
在亚洲,由于斯巴达先是帮助波斯王子小居鲁士与国王阿塔薛西斯二世争夺王位,后又打着保卫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独立的旗帜,公然远征波斯,因而它与波斯的关系也恶化到了极点。为反击斯巴达的入侵,波斯采取多种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派遣使者游说斯巴达同盟者起而反抗。
公元前395年,在波斯的煽动下,忒拜、雅典、科林斯、阿尔戈斯等希腊城邦结成联盟,与斯巴达展开战争,战争持续达八年之久,因陆地战役多在科林斯附近进行,故史称“科林斯战争”。虽然科林斯战争主要在斯巴达及希腊城邦忒拜、雅典、科林斯、阿尔戈斯等之间进行,但是它的起因、进程及结果都与波斯密切相关。
一、斯巴达同盟者对它的怀恨和疑惧是科林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大体来说,两方面的因素诱发了科林斯战争,一是斯巴达同盟者对它的疑惧和怀恨;二是波斯对斯巴达同盟者的煽动和支持。前者是科林斯战争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本原因,后者是科林斯战争发生的外在原因、催化因素。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以后,斯巴达的行径引起其同盟者的疑虑、恐慌,它们唯恐失去自己的独立地位,正如学者汉密尔顿所指出的,斯巴达的专横行径在希腊疏远了越来越多的同盟者。一个钦佩斯巴达的雅典人也说:“任何一个斯巴达公民的意志都是附属城邦的绝对法律。斯巴达除了自己那一套规矩以外,对于别人的生活方式毫无所知。各地的希腊人对此很不满意。”
战后斯巴达首先在希腊的中北部扩展势力。公元前404年,一位名叫赫罗德斯的拉利萨人在一篇演说辞中,敦促拉利萨人与斯巴达人一起进攻马其顿的阿凯劳斯国王,以收回祖先遗留给他们的土地,这片土地位于色萨利和马其顿之间的佩拉比亚口,在古典时代为色萨利地区的拉利萨所有,但现在却被马其顿所据。由此,斯巴达与马其顿发生了战争。
二、希腊城邦普遍感到一种危机约公元前400年,斯巴达人派赫利皮达斯前往特拉启斯地区处理赫拉克累亚的危机,以控制从南方进入色萨利的通道。此外,据色诺芬记载,公元前五世纪末四世纪初,斯巴达与非累的僭主吕科夫隆结成同盟,狄奥多鲁斯还提到,公元前395年,在法萨鲁斯驻有一支斯巴达的雇佣军。
公元前400年,斯巴达还发动了对小亚细亚的远征,并进占塔索斯、色雷斯,这样它就从欧亚两个方向对赫勒斯谤海峡形成遏制之势。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人己经以自己的实践表明,任何一个以爱琴海和小亚细亚为基础的帝国,都有潜力把希腊大陆置于其控制之下。其后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亚历山大灭亡波斯也采取了这条路线。这样,比奥提亚、科林斯、阿尔戈斯就担心斯巴达从海陆两个方面对自己形成包围圈,雅典则担心它从黑海地区进口粮食的生命线会因斯巴达占领赫勒斯傍海峡而被切断。
总之希腊城邦普遍感到一种危机,认为它们被斯巴达的击溃和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外,它在西西里和埃及的扩张更证实、加剧了希腊城邦的忧虑。
三、科林斯的忿恨自公元前413年斯巴达帮助叙拉古击败雅典对西西里的远征后,双方一直都保持着联系。在伊奥尼亚战争和迎太基战争中,叙拉古等城邦和斯巴达互相援助。
公元前404年,他派阿勒特斯去西西里,暗中帮助叙拉古的狄奥尼修斯一世巩固其僭主统治,以确立其在海外的卵翼,并且杀害了叙拉古民主派的领袖、科林斯人尼科特勒斯。
以后,为加强狄奥尼修斯的力量,斯巴达还允许他在斯巴达人中招募雇佣兵。公元前396年,它进一步派遣法拉克斯率30艘战船去援助狄奥尼修斯一世,公开其支持僭主的政治态度。我们知道,叙拉古原是科林斯的一个殖民地。这样,本来就对斯巴达满腹怨言的科林斯,对这种劫夺其势力范围的行径更加忿恨。
虽然有关斯巴达与埃及关系的史料不多,但是狄奥多鲁斯提到,因为波斯重建腓尼基舰队,斯巴达人预见到未来的战争将会规模宏大,除派国王阿盖西劳斯去亚洲指挥远征之外,还在公元前396年派使者去埃及,与埃及国王奈费琉斯结成同盟,国王赠之以100艘三层桨战船的装备和大量的谷物。
斯巴达在这两个地区的扩张愈令希腊城邦对它们的独立感到忧心忡忡。
四、斯巴达推行寡头政治雅典战败不久,斯巴达就在希腊各城邦中推行寡头政治,愈加引起其同盟者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
奈玻斯说:“斯巴达人之所以招致全希腊的憎恨,就是因为尽管它打着结束雅典残暴统治的旗帜,但是还未等羊河战役结束,来山德就以斯巴达人的名义,把控制所有希腊城邦确立为其唯一的目标。”
狄奥多鲁斯也指出,战后斯巴达人“任命来山德为海军大将,命他在各城邦中设置称为哈摩斯特的行政官员,”并解释说,“因为斯巴达人憎恶民主政治,希望这些城邦都有寡头政府。”此外,拜占廷、卡尔克东等城邦还驻扎有斯巴达的卫戍军。斯巴达的上述行径令各邦对自身的独立心下感到惴惴不安。
西利指出,斯巴达掌握希腊霸权后,插手希腊城邦内部政治中的党派斗争,这被希腊各邦认为是斯巴达有计划地逐步剥夺它们独立的一个重要步骤。
五、希腊城邦的内部普遍存在着政治派系的斗争公元前404年斯巴达打垮雅典帝国,成为希腊霸主后,支持这些城邦中的一个派别掌权,从而把另一派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譬如在忒拜,莱翁提亚达斯、阿西亚斯、寇埃拉塔达斯领导的一派执行亲斯巴达的政策,伊斯迈尼亚斯、安提特乌斯、安德洛克雷达斯领导的一派则奉行反斯巴达的主张。雅典的情况略有不同,它内部的两个派别都持反斯巴达的态度,但在时机的选择上存有分歧,如厄庇克拉特斯、凯法鲁斯领导的一派一直毫不掩饰他们反斯巴达的政治主张,雅典流亡者科农被波斯重用为海军大将后,他们就敦促雅典人以武器和人力援助科农指挥的舰队,反对斯巴达。而特拉西布鲁斯领导的一派则直至公元前395年忒拜前来寻求结盟时才公开其反斯巴达的态度,此前他们一直谨小慎微地侍从斯巴达,派分遣队随斯巴达人南征北战。
波斯特使提摩克拉特斯随身携带50塔兰特银出使希腊,周游忒拜、雅典、科林斯、阿尔戈斯各邦,也是利用各邦内部的党派斗争,来改变上述诸邦在外交上的政治走向。
六、斯巴达对忒拜的遏制早在《尼西阿斯和约》签订之时忒拜己有反斯巴达的倾向。战后面对斯巴达在中、北希腊—比奥提亚边境的势力扩张,忒拜担忧它会迫使自己解散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比奥提亚联盟。忒拜的这种担忧并非祀人忧天,因为战后在处置雅典问题上,斯巴达一意孤行,拒绝接受忒拜、科林斯等同盟者铲除它的要求,而是在雅典设置三十僭主政治。
斯巴达之所以如此行事,可能是考虑到如果雅典消失了,将会使忒拜的势力过度膨胀,因为忒拜所在的比奥提亚地区与雅典毗临,且它是斯巴达长期占据狄西利亚的最大获益者,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其控制的比奥提亚联盟不仅没有受到削弱,反而得到空前的巩固和发展。
雅典作为一个强邦消失以后,忒拜将成为斯巴达维护其在希腊世界霸权地位需要遏制的第一目标。所以,正是考虑到战后遏制忒拜势力发展的需要,斯巴达才保留了雅典。而战后,它拒绝同盟者分享战争的胜利果实,更加剧了这种怀疑。
七、雅典梦想恢复海上帝国学者戴芒德认为,虽然比奥提亚联盟派军队参加了小居鲁士的远征,但这并不是一种亲斯巴达的行为,它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获得波斯的进一步帮助。
而此时的雅典不仅想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且还梦想恢复公元前五世纪的海上帝国。演说家安多基德斯就指出,公元前392年,雅典人因梦想收回“凯尔索涅苏斯、殖民地、海外的土地财产,以及出借的贷款”,而拒绝接受斯巴达的议和让步;另外,战后雅典在派遣分遣队追随斯巴达东征西讨的同时,还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如表彰忠诚的萨摩斯人,重新授予亲雅典的塔索斯人以代理身份。
而阿尔戈斯是斯巴达的宿敌,它一直梦想恢复在迈锡尼时代其在伯罗奔尼撒享有的霸权地位,故阿尔戈斯也是坚定的反斯巴达派。
八、反斯巴达的希腊城邦进一步联合起来尽管这些希腊城邦都想削弱斯巴达的力量,然而它们任何一个都不敢直接向斯巴达发起挑战。最初忒拜、科林斯等对斯巴达只是采取不合作的抵制政策,尤其是在军事上。譬如,忒拜、迈加拉等同盟者不理会它的禁令,抗命收容从三十僭主统治下的雅典逃出的流亡者,忒拜甚至为这些流亡者提供帮助,让他们武装打回家乡去。
实际上,忒拜的这一举动与它以前要求铲除雅典的主张,在本质上并不冲突。它先前要求铲除雅典是为了防止斯巴达吞并雅典,而现在帮助雅典民主流亡者推翻三十僭主政治,目的也是防止雅典成为斯巴达的附庸。
公元前396年阿盖西劳斯远征亚洲时,忒拜公然在奥力斯与之对抗。至公元前395年,反斯巴达的希腊城邦则进一步联合起来,与其展开积极的武装斗争。虽然当时斯巴达掌握希腊世界海陆霸权,任何一个希腊城邦的力量都不足以向其发起挑战,但是它们之间的联合,尤其是大邦之间的联合,却能与之抗衡。
安多基德斯指出:“雅典与忒拜的合作将无敌于天下。”然而,在斯巴达仍然掌握海上霸权的情况下,雅典虽然渴望与其他城邦联合对抗它,但却不敢贸然迈出这一步,因为至少它的进口谷物还受制于斯巴达,战后初期雅典对其所作的只能是低眉垂眼、虚与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