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

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坐力炮有哪些性能特点)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7 14:57:47 浏览9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坐力炮有哪些性能特点

发射FFV65式破甲弹有效射程400米,能击穿400毫米厚均质装甲,发射的FFV441式榴弹内装850颗钢珠,配用多用途引信,可触发或空炸,有效射程1.3公里。M3全炮长1.065米,重9公斤,发射FFV597式火箭助推尾翼稳定超口径破甲弹,弹径132毫米,有效射程250米,可击穿900毫米厚均质装甲,能对付现代先进的主战坦克。有84毫米无后坐炮,足以用来对付汽车自杀炸弹和轻型装甲武器。

“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后坐炮可由士兵用两脚架支撑发射,也可车载发射,如在轻型装甲车上发射。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坐力炮有哪些结构构成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坐力炮有M2、M2-550和M3三种型号,属瑞典步兵排制式装备。它的结构紧凑,由线膛身管、后喷管、击发机构、两脚架及瞄准具组成。M2型全炮长1.13米,含两脚架全炮重14.2千克,1-2名炮手即可进行操作。炮弹初速310米/秒,射速6发/分,能发射破甲弹、榴弹、照明弹和发烟弹。发射FFV65式破甲弹的有效射程为400米,能击穿40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发射的FFV441式榴弹内装850颗钢珠,配用多用途引信,可触发或空炸,有效射程1.3千米。M3型全炮长1.065米,重9千克,发射F的FV597式火箭助推尾翼稳定超口径破甲弹,弹径132毫米,有效射程250米,可击穿90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

为何四五十年代少数几种步兵能依赖的重火力支援武器无后坐力炮被淘汰了

相对于传统火炮来说,无后座力炮的重量很轻,因此很适合给步兵班组使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后座力炮是一种利用平衡发射原理的火炮,这种火炮在发射时其炮身本身不产生任何后座动作,故而可以不需要安装常规火炮使用的缓冲后座装置,从而使得无后座力炮本身被做得很轻,从而易于一般步兵班组的携带很使用。

▲无后座力炮在当年各国都有普遍装备,比如中国装备的65式82毫米无后座力炮(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在单兵反坦克火箭和导弹缺乏的过去,无后座力炮的出现可以说使得步兵手里多了一种十分可靠有用的较远距离的反装甲以及反工事的利器,毕竟,无后坐力炮虽然无法发射高初速的穿甲弹,但其却可以发射破甲弹以及榴弹,前者对于当年并没有应用复合装甲的坦克来说可以说是十分有效的,而后者对于一般的土木工事来说也是十分有针对性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年世界各国普遍都装备了许多无后座力炮,比如中国装备的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等。

▲现代先进无后坐力炮的代表,瑞典的“古斯塔夫”单兵无后坐力炮(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后来随着坦克防护能力的增强特别是复合装甲的大规模运用,无后坐力炮的破甲能力已经无法有效对付坦克了,且随着破甲能力更强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特别是打击距离和精度明显更胜一筹的单兵反坦克导弹的装备和运用,就使得无后坐力炮逐渐被淘汰了,当然,如今,仍然有一些无后坐力炮在服役,不过其性能在高技术的运用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且重量更低,因此十分适合单兵使用,比如瑞典的“古斯塔夫”单兵无后坐力炮等。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的发展过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为增强排的反坦克能力,填补近程反坦克武器与反坦克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又发展出了M2-550型,M2-550 式改进型采用较先进的FFV556 式瞄准装置,利用火炮和火箭相结合的原理发射火箭增程弹,同时换用三脚架,提高射击精度。全炮重18千克,最大射程高达2300米,借助其重量相当大而精密的FFV556式光学瞄准镜,其有效射程可达700米。FFV556式光学瞄准镜由带望远镜的光电系统、光轴重合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组成,主要部件是测距仪和提前量测定器。测距仪放大倍率为3倍,视场12°,测距范围175~1000m。提前量测定器位于望远镜的下部,放大倍率为4倍,有效距离为150~700m。瞄准镜的分划镜上有2种分划:一种用于发射破甲弹,一种用于发射杀伤弹和发烟弹。此外,为便于夜间作战还配有像增强仪。M2-550型配有破甲弹、榴弹、双用途弹、发烟弹和照明弹。比M2型体积重量更大,射程更远,在发射无控火箭弹的前提下,其精度相当高。
至今为止,M2-550型无后坐力炮仍是西方国家中装备数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轻型无后坐力炮,它轻便易携,每个火力组仅2人,多用途性极好,是优秀的连排用支援火器,尤其适用于无法取得即时火力支援的特种部队。其最传奇的战例是在英阿马岛之战中,英国海军曾用它击落阿根廷的直升机,甚至把阿军驱逐舰炸开了一个大洞。 卡尔古斯塔夫轻型反坦克武器中最值得关注也是装备最广泛的,是其M3型。上世纪7、80年代,随着装甲防护技术的进步,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的大量应用,世界火箭筒的发展趋势是重型化,因此西方这个时期发展出的火箭筒口径全是80毫米以上的重型火箭筒,前苏联也在40毫米口径的RPG-7基础上发展出了58.3毫米口径RPG-16。
其后这股重型火箭筒浪潮汹涌到极致,出现了法国的“阿皮拉斯”那样的变态级“超重型火箭筒”,其战斗全重达13.7千克、全筒长达1.29 米,单兵携带已经相当困难,发射时更是声势喧天、狼烟动地,人称之“法兰西大焰火”。这样的火箭筒已经脱离了“轻型反坦克武器”的本义了。在当今世界军事信息化、合成化程度日益提高,步兵越来越难以靠近目标近身作战的趋势下,这种超重型火箭筒的战场使用越发困难。
在这股火箭筒“重型化”的浪潮面前,瑞典人坚持走自己的路,没有放弃久经考验的卡尔·古斯塔夫“轻型无后坐力炮”,而是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改进设计。为了满足90年代步兵近距离反坦克作战和有效的火力支援需要,瑞典军方于80年代初对多用途武器系统提出了新的战术技术要求、:能在中程距离上摧毁包括重型坦克在内的所有装甲车辆;用碰炸方式对付有防护的部队,用空炸方式对付无防护的部队;能施放烟幕屏障;能定点照明战场,以便于夜间观察和消灭装甲目标;武器质量小,机动性好。为了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1984年,“卡尔古斯塔夫”系列摇身一变发展出“M3型重型火箭筒”。口径方面其对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84毫米口径不离不弃,其结构特点与M2/M2-550式轻型无后坐力炮相似,仍由发射筒、文杜里喷管、肩托、前手柄、两脚架组件、瞄准具、背带以及发射机构、击发机构和保险装置等组成。前手柄位于发射筒的左下方,增加了一个携行提手,以利于迅速转移阵地。瞄准装置该火箭筒采用新研制的光学瞄准镜,此外还配有红外夜视瞄准具,以便夜间作战使用。与以前的型号相比,它还装备了激光测距仪,与先进的瞄准仪配合使用,有效射程和精度大大提高。
M3型保持了卡尔古斯塔夫多用途性能强的特点,可发射多种弹药,除发射FFV597式超口径火箭增程破甲弹、FFV502式多用途弹外,还可发射M751式串联战斗部破甲弹、FFV551式火箭增程破甲弹、FFV441B式杀伤弹、FFV469式发烟弹、FFV545式照明弹以及训练弹等。M3型最大的亮色在于其成功减重。众所周知,轻型反装甲兵器利用无后座力原理可以取得较大射程,但其不利的后果是为了承担发射时的高压,发射筒重量较大。卡尔古斯塔夫M2-550型发射重达3.2千克的FV-502弹时有效射程可达700米,最远射程2300米,但其发射系统全重达18千克。而卡尔古斯塔夫M3型则成功的解决了重量问题,为减轻重量,其发射筒用带膛线的钢质内衬和缠绕在内衬上的碳素纤维环氧树酯复合材料制成,去掉了原护板组件。喷管为玻璃钢制品,其他外露部件如前手柄、发射和击发机构、瞄准具支座和瞄准具壳体、肩托以及两脚架等多为铝制件或塑料件。全长1.065米,与前两个型号基本一致,但由于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并适当降低初速,其全重由M2-550型的18千克降到9.5千克。只有原来的一半稍多,已经与RPG-7B型的6.3千克相差无已,轻型化到单兵可以携带全套作战系统,足以装备到班了。它能发射M2型的所有弹药,为步兵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为了给步兵提供反重型装甲火力,它还可发射M2-550发射的FFV597式火箭助推尾翼稳定超口径破甲弹,弹径132毫米,其结构原理与前苏联RPG-7发射的超口径弹药相似,也是由空心装药战斗部、引信、增程火箭发动机、尾翼组件和发射药筒等组成。其战斗部前有一个探杆,以便赋予最佳炸高。尾部有6片折叠尾翼,出筒口后展开,保证火箭弹稳定飞行。有效射程250米,可击穿900毫米厚均质装甲,能对付现代先进的主战坦克。
为了使年近花甲的“卡尔古斯塔夫”继续引领世界火箭筒发展潮流,瑞典萨伯-博福斯公司为其研发了一系列弹种,包括ADM 401近距离防卫弹药、441D 84mm高爆榴弹、551 84mm高爆反坦克弹、751 84mm高爆反坦克弹、502 84mm高爆双用途弹、545C 84mm照明弹、469C 84mm发烟弹、553B次口径训练弹、TP 552射击训练弹、TPT 141射击训练曳光弹等。而其对应发展的AT4型一次性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弹与M3型也是可以通用的,这将大大减少生产和后勤补给的难度,从而增大生产基数,降低武器装备成本。 为适应步兵分队的多种需求,同时期还发展了AT-4式84毫米火箭筒,其口径为84mm,火箭筒长1000mm,火箭筒重量达6.7kg,配用与M3型弹药相同的破甲弹、多用途弹等弹种,弹径84mm,弹质量3kg,有效射程300m,初速290m/s,破甲厚度400mm以上,瞄准装置为简易机械瞄准具,白光及微光瞄准镜,光电火控系统。即使是前途难料的一次性超重型火箭筒瑞典人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同期发展了120毫米的超重型大口径火箭筒。
可以预料,“卡尔古斯塔夫”系列即便是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仍将在世界轻型反装甲兵器大家族中占重要地位,而其一方面紧紧盯住世界装甲作战发展潮流,适应国外军购市场变化而发展的超前意识,另一方面却不抛离传统,注意发挥老式装备效能,借鉴“老”装备使用经验实现轻型反装甲兵器口径数十年一贯化的思路也值得中国军工部门学习和借鉴。

瑞典的古斯塔夫到底是火箭筒还是无后坐力炮

古斯塔夫是瑞典著名国王,很多武器其他名字命名,既有火箭筒也有无后坐力炮,还有冲锋枪等

著名无后坐力炮

苏联75.2毫米无坐力炮,这是世界上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无坐力炮。(中国75毫米炮就是仿制该炮)
美国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后坐炮
日本60式106mm双管自行无后坐力炮

列举世界上著名的无后坐力火炮!

戴维斯于1914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人称 “戴维斯炮”。
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是美国1940年代的一种反坦克无坐力炮。
中国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日本60式106mm双管自行无后坐力炮
意大利弗格里80毫米无坐力炮
瑞典“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坐力炮

82无与古斯塔夫84毫米无后座力炮性能差距咋那么大

其实没必要争论到底是无后坐力炮以及火箭筒的问题,其实这有点类比较似制导火箭,与导弹的区别差不多。82是老装备了,之所以重,看长相也能看的出来。至于轻量化的无后坐力炮这种东西,貌似TG都是用火箭筒来代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