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陵兰岛下雨

格陵兰岛下雨(降水的主要类型、成因、特点和分布各是什么)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8 00:43:29 浏览9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降水的主要类型、成因、特点和分布各是什么

主要类型
对流雨:
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雨。
典型分布地区: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
地形雨:
特点:山地迎着暖湿空气的一侧降水,背风坡为雨影区。
典型分布地区:一些山区,世界和我国的雨极。
锋面雨:
特点: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大。
典型分布地区:温带地区,我国夏秋季节的降水。
台风雨:
特点: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
典型分布地区:夏秋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降水成因
降水来自云中,但有云并非都有降水。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降水形成的宏观条件:一是大气中要有充沛的水汽;二是要有较强的气流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气流造成空气绝热冷却,使水汽产生凝结形成云。同时源源不断地向云中输入水汽,使云得以维持和发展。其次,强烈的上升气流能托住小水滴,并使其在气流升降运动中不断增大。当云滴增长到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则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不被蒸发掉,最终从云中降落到地面而形成降水。降水形成的微观条件:降水形成的微观过程就是云滴增长为雨滴的过程,其条件一是云滴凝结(或凝华)增长,二是云滴相互碰并增长。两种过程彼此虽是独立的,但在云滴增长为雨滴的过程中,两者同时起作用,并贯穿始终。在云滴增长的初始阶段,凝结(或凝华)增长过程起主导作用,当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一般直径为50~70微米),则以云滴相互碰并增长过程为主。
降水特点:
亚洲的降水特点:亚洲降水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大致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在中亚和西亚出现最干旱的荒漠地区。
欧洲的降水特点:全欧洲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是789mm,可以说降水适中,而且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大部分地区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因此,海洋性显著是欧洲气候的又一个特点。
南美的降水特点:南美洲各地降水分布不均。自秘鲁东北部沿安第斯山东麓向东南,至拉普拉塔河口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年降水量都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仅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北部沿海以及巴西东北部内地降水在500~1,000毫米之间;而亚马孙平原西部地区、奥里诺科河口至亚马孙河口附近的东北沿海地区,以及哥伦比亚的西部沿海,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以上。
北美洲的降水特点: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东南部、美国的东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500? 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达2 000毫米以上,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区;佛罗里达半岛、落基山脉东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00毫米;加勒比海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美国大盆地西南部、科罗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极群岛和格陵兰岛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0月,北美洲东南部常受飓风侵袭,往往造成严重灾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强烈的暴风和陆龙卷风。西风在翻越落基山脉后,于东麓形成钦诺克焚风。
大洋洲降水特点: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岛东南沿海属暖季降雨区,年平均降水量750 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属各月降水较均匀、但以冬季稍多的温带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高达5 000多毫米。澳大利亚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属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
南极洲降水特点:南极洲周围很寒冷,没有多少热气生成,降水量很少,一年才30毫米。

格陵兰岛为什么会下暴雨,这场暴雨带来了哪些影响

在我们的印象中,南极和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在那里只会有冰川、冰盖、冰雪,是不会出现像大陆一样的极端气候的。近日,有科学家发现北极被冰川覆盖最多的格陵兰岛居然出现了暴雨现象!

有科学家发现,不仅地球的陆地正在发生大型的洪涝灾害,连北极的格陵兰岛也没有逃过暴雨的侵袭。格陵兰岛是北极冰川覆盖量最大的岛屿,在那里是完全没有可能会出现下暴雨的情况。

格陵兰岛这次的暴雨导致很多冰川加快了融化的速度,使冰盖的数量也慢慢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也让很多人类不得不惊醒!格陵兰岛的暴雨重量达到了70亿吨,相当于500个西湖的水量

格陵兰岛本身在2020年就已经处于一个温度异常的状态,在那里温度达到了,和大陆相差不大的适宜温度。在这种适宜温度下,不仅会导致冰川的融化,还会使雨水不能凝结成冰。使雨水成为融化冰川的“催熟剂”

格陵兰岛为什么会下暴雨

有气象学家对这次格陵兰岛的暴雨产生研究出了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暖气团遇到了北极上方的冷空气所形成的。这些雨是无法增加冰川的容量,他们只会反复的堆积在冰川上,加快冰川的融化。

这场暴雨带来了哪些影响?

因为这场史无前例的暴雨,也让格陵兰岛每日的冰川融化速度增加到了平常的7倍之多。冰川的融化正在不断加剧,我们陆地所面临的被海洋淹没的可能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还不警觉,还不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我们终将有一天会经历被海水淹没的场景。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暴雨之前,格陵兰岛还经历了一次热浪的袭击,在这次热浪袭击之后,格陵兰岛整个岛屿的温度提高了20摄氏度左右。这一现象一产生,就导致格陵兰岛失去了大量的冰川,也让全球的海平面上升至了六米左右

格陵兰岛的冰川一旦全部融化,我们人类生活就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不仅会使我们的地球海洋越来越多,还会使我们海洋海域的海平面逐渐上升,影响渔民们的捕捞,影响很多沿海城市中人类的日常生活。

不要认为保护地球和我们没有关系,地球给予了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它也可以随时收回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如果我们再肆无忌惮的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最终的结果也只会由我们人类自己承担。

世界上有哪些天下奇观

01 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活火山,位于厄瓜多尔科托帕希国家公园。
02 图尔卡纳湖中的火山口
图尔卡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碱性湖泊。湖中的火山口,位于肯尼亚北部,与埃塞俄比亚边境相连。
03 仙女环
仙女环,纳.米.比.亚。这些神秘的环形图案其实是非洲草原上不生寸草的土地。大的有30英尺宽。科学家认为,这是地底的白蚁吃掉了环里的植被而造成的。
04 罗赖马山
罗赖马山(Mount Roraima),南美洲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长约14公里、宽5公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在这里,每天都在下雨。
05 爱尔兰,莫赫悬崖。
爱尔兰的莫赫悬崖,是欧洲落差最大的海岸悬崖,200米下吞吐着泡沫的海洋漩涡的威力通过岩石让悬崖上面的人为之颤抖,可以拍摄到世界上最庄严的日落光辉。奇幻的景观也让莫赫悬崖成为很多电影的取景地。
06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是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圣地,许多人热衷到此徒步翻越。
07 火瀑布
马尾瀑布,又称火瀑布,位于美国西南部内华达山脉。总高度超过2000英尺,水流从近500英尺的高度倾泻而下。火瀑布景观只在每年2月末的两个星期内有一定几率可以看见。
08 大蓝洞
大蓝洞,伯利兹。这些巨大的水底洞.穴形成于遥远的冰河时代,当时的海平面与今天完全不同,许多海底还都暴露在地表。蓝洞可能是当时的侵蚀形成的,然后又被海水灌满。
09 巨大的陨石坑
千万别以为这是火山口,它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陨石坑。
10 火山吐出的烟圈
见过人图烟圈,但是没见过火山吐烟圈吧,震撼又神奇!
11 蛇河峡谷
自然的力量,流水将其一分为二,它就是位于美国爱达荷州的蛇河峡谷。
12 鹿皮谷
美国犹.他州的鹿皮谷,是美国西南部最长和最深的峡谷。
13 折叠状背斜
美国犹.他州东南部的折叠状背斜,据说形成于约7000万至5000万年前。
14 月亮谷
云南玉龙雪山的蓝月谷,其前身为早前人们所熟知的“白水河”。在晴天时,水的颜色是蓝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像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所以名叫蓝月谷。而白水河这个名字是因为湖底的泥巴是白色的,下雨时水会变成白色,所以又叫白水河。
15 布赖斯峡谷
布赖斯峡谷(Bryce Canyon),位于美国犹.他州南部,是以拥有形态怪异,颜色鲜艳的岩石而闻名的游览胜地。峡谷内有十四条深达300米的山谷,岩石受风霜雨雪侵蚀呈红、淡红、黄、淡黄等60多种色度不同的颜色,加上光彩变幻,使岩石的色泽溢金流彩,娱人眼目。
16 峡谷地国家公园
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犹.他州,在格林河和科罗拉多河汇合处。它由多年河流冲刷和风霜雨雪侵蚀而成的砂岩塔、峡谷等,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将整个公园切割成四个部分,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侵蚀区域之一。以其峰峦险恶、怪石嶙峋著称。
17 天子山
湖南张家界的天子山,其神奇在于烟云缭绕的奇石危峰,如柱、如塔、如笋,低者数十米,高者数百米,雕镂百态。
18 天使瀑布(委内瑞拉)
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丘伦河水从平顶高原奥扬特普伊山(Auyan-tepui)的陡壁直泻而下,几乎未触及陡崖,落差达979.6米,大约是尼亚加拉瀑布高度的18倍。
安赫尔瀑布位于 委内瑞拉 玻利瓦尔州的圭亚那高原,卡罗尼河支流丘伦河上。藏身于委内瑞拉与圭亚那的高原密林深处。
瀑布分为两级,先泻下807米,落在一个岩架上,然后再跌落172米,落在山脚下一个宽152米的大水池内。
19 海底大瀑布
在冰岛和格陵兰岛之间的大西洋海底,有一个名叫丹麦海峡的海底特大瀑布,瀑布高3500米,比世界上最高的瀑布高约4倍,巨大的倾泻水量相当于在一秒钟内将亚马孙河水全部倒入海洋的流量的25倍。
除了在视觉上带来极致的震撼,它还有调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重要奇妙作用。
20 蓝色冰隧道
蓝色冰隧道,南极。5米高,150米长的冰隧道。形成原因是冰架上冰脊的张力和冰融化。
21 冰洞
蓝色的冰洞,位于冰岛的斯卡夫塔费德。就隐藏在欧洲最大的冰川——瓦特纳冰原之下,冰洞的外观乍看与一般的洞.穴无异,但走进去你将会觉得走入冰之王国,任何人都会被它那冰冷却绚丽、神秘又迷幻的壮丽绝景给震慑到忘记呼吸。
22 蓝湖
蓝湖,冰岛最大的天然温泉。
23 美国犹.他州的钾盐蒸发池
24 美国阿拉斯加的育空河
25 苏打湖
美国“碱湖”(或叫“苏打湖”),之所以出现红色,是杜氏盐藻水华的结果。
26 贝加尔湖的冰面
27 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
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世界上最奇妙、独一无二的美丽沙漠,位于巴西马拉尼奥州境内。一座座充满魔幻色彩的半月形的沙丘,一波波闪着微光的白色沙浪绵延铺展。雨水汇集成的耀眼的蓝绿色池塘中,游着银光闪闪的鱼群,6月到7月是最佳观赏期。
28 美国黄石公园的大棱镜温泉
29 鹰巢洞
鹰巢洞,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德斯堡附近,它被称为潜水界的珠穆朗玛峰。从表面看它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湖,然而事实上这个小湖的湖底经过2公里的通道之后却别有洞天,湖底通向一个比橄榄球球场还大的洞.穴。这个洞最深有94米。
30 仿佛地球之眼的普加切夫斯基泥火山
摄影师乘坐飞机飞跃俄俄罗斯东部时,看到地上放佛有一颗巨大的眼睛在盯着他,原来这是普加切夫斯基泥火山( Pugachevskiy mud volcano)。
31 “撒哈拉之眼”
巨大圆状的理查特结构,而位于瓦丹小镇附近的撒哈拉沙漠中,它的另一个名字“撒哈拉之眼”更被人熟知。这里同时还被成为地狱之门,因为任何接近它的人大多都失踪或死亡了,来此探险最恐怖的后果是尸骨无存。至今它的成因都是一个谜。
32 赫利尔湖
作为世界上最独特的天然奇景之一,澳大利亚米德尔岛上的赫利尔湖,那不可思议的绚烂色彩让人陶醉。将湖水装进瓶子里,依然呈现淡淡的粉红色。粉色少女心爆棚,完全没办法拒绝。
33 中国 辽宁 大连骆驼山海滨森林公园
34冰川上的流水槽
冰川上的流水槽,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圣伊埃利亚斯国家公园。
35 绳状熔岩
绳状熔岩,位于加拉帕戈斯群岛。该群岛是由四五百万年前巨大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在一百多万年前浮出海面。
36 海蚀地貌
澳大利亚袋鼠岛的海蚀地貌,像海怪,又像精灵。
37 圣安德烈亚斯断层
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地球最大的转换板块边界。
38 船岩
美国新墨西哥州纳瓦霍族保留地的沙漠高地平原上,矗立着一片近482.5米高的残丘,其主峰海拔是2187.5米,位于希罗普克镇西南17.3千米处,故称希罗普克岩,又叫船岩,由断裂的火山角砾岩和云煌岩组成。
39 飞翔间歇泉
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飞翔间歇泉(Fly Geyser),是世界上最色彩艳.丽的间歇泉,它所显示出的鲜艳夺目的颜色让游客感觉眼前一亮的同时也感慨着大自然的神奇,不禁让人想起土星上的火山环……
40 魔鬼的弹珠
魔鬼的弹珠,位于澳大利亚北部领地。这些椭圆或圆形的大圆石位于澳大利亚的沃可普,当地土著人认为这是彩虹蛇(相当于中国的龙)的蛋,也是他们的部落圣地,据说这里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圣地之一。
41 翅膀一样的岩石
这是什么鬼?翅膀一样的岩石!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
42 芬兰 平衡石
在芬兰一片茂密的森林中,有人居然发现了这样一块奇特的平衡石。
43 飞来石
河南洛阳嵩县天池山顶的飞来石,其角度之奇特,触地面积之小,定会让你大声赞叹。这一奇石长度为22米,宽度为21米,高度为24米,重量21558吨,而触地面积却不足10平方米,且单向倾斜,摇摇欲坠,大有临风再飞之势。
44 波浪岩
澳大利亚西部的波浪岩。由于它像高高的海浪因而得名,露出地面的部分占地几公顷,“浪潮”的部分岩石高约15米,长约110米。
45 挪威的奇迹石
46 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雷阿尔蒙特盐矿
47 墨西哥的“地下水晶宫”
48 魔鬼之舌
挪威的“魔鬼之舌”,它是湖面之上700米处从一个高山里探出的平台。
49 女王石
台湾野柳公园里傲娇的“女王”。
50 埃.及白沙漠
51 索科特拉岛
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地方之一,踏上这座印度洋西部的索科特拉岛,会让人们瞬间会觉得他已经去了外星球。外观远看似一颗颗巨大蘑菇的龙血树是这座岛的重要特征之一,树汁呈深红色,肖似血液,这里是龙血树唯一茂密成林的地区。
52 乌尤尼盐沼
雨过天晴后,面积空旷、极其光滑平整的乌尤尼盐沼形成了美到令人窒息的“天空之镜”。乌尤尼盐沼被称为为世界最大的盐层覆盖的荒原。由于面积太大,在确定天际线时很难找到任何参考。
53 坎昆博物馆
坎昆水下雕塑博士馆需要通过潜水才能进入游览,位于坎昆女人岛附近水域的海底,是英国艺术家Jason deCaires Taylor创建的水下雕塑收集场。它有着450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人大小的雕塑,大概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水下艺术项目。
54 棉花堡
沿着爱琴海之旅,靠近河德雷斯具有优良的热泉。许多世纪以来,人们沐浴在这些热点,矿物拉.丹,水域。池和冰冻的瀑布形成层状岩石。泉水中含有丰富的钙,镁和钠。对于棉花堡发生在400升每秒的速度,而这一切流动的时间的新形式小圆池。
55 地狱之门
1971年,苏联地质学家在土库曼斯坦开凿天然气时,地下钻机倒塌形成一个直径约70米的大坑。由于担心坑中可能会释放有毒气体,就点燃了坑内的气体,此后大火便一直燃烧至今。
56 巨人堤道
巨人堤道(Giant’s Causeway)位于北爱尔兰 贝尔法斯特 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总计约4万根六角形石柱组成8公里的海岸。石柱连绵有序,呈阶梯状延伸入海。
57 彩色沙丘
美国拉森火山国家公园,火山坡上的沙丘呈现斑斓的彩色。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美得让人窒息。这一幕像是油画,上帝的画作。
58 上帝之手划过的岩石
苏格兰高地的岩石,如上帝之手划过的留痕。
59 格陵兰岛的“象脚冰川”
60 英国南部,多塞特岛,老亨利岩。
系白垩系地层构造。岸边岩石是一种非晶质石灰岩,泥质石灰岩未固结前的样态,呈白色,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多为红藻类化石所化成。
61 中国 云南 石林
62 科罗拉达湖是在玻利维亚的一座盐湖,它的红色是由藻类的色素形成的。
63 穿越瀑布的铁路(印度果阿瀑布)
⑥4 荧光海滩
在马尔代夫的海边,无数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浮游生物随着浪花冲在沙滩上形成了“荧光海滩”。荧光海是一种生物发光现象,生物通过体内的一定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而释放的过程。
65 萤火虫洞
怀托摩萤火虫洞,位于新西兰的怀卡托的怀托摩溶洞地区,因其地下溶洞现象而闻名。地面下石灰岩层构成了一系列庞大的溶洞系统,由各式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来点缀装饰。

北极居然下雨了,格陵兰岛最高处首次出现降雨,将会带来哪些后果

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下了史无前例的大雨,降水量堪比500个西湖水量,这次降雨将加速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也证明了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

格陵兰岛最高处初次出现降雨

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屿,常年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冰盖面积仅次于南极洲,是全球第二大冰川。

在格陵兰岛最高处下了有史以来首次的大雨,这次大雨的降水量高达70亿立方米,相当于500个西湖一起往北极倒水。

南极和北极圈内的降水都是以下雪的形式出现,此次降雨说明北极圈的温度太高了,起码在零度以上。

北极冰川受全球温室效应影响,正在加速融化,这次的降雨无疑是加速了冰川融化的速度。如果全球温室效应不能解决,按照现在融化的速度,北极冰川将在2030年可能会全部消失。

北极和南极就像地球的大冰箱,保持着地球不会过热,如果冰箱消失,热浪将席卷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人类的活动面积将减少。

据悉北极冰川完全融化,海平面将提升七米左右,沿海城市将不复存在,全球各地的气温将会翻倍,生态系统遭受失衡,极端天气变多。

如果北极冰川融化完,被困在永久冻土层的16.7亿公吨碳将被释放,全球变暖将会更严重,随之伴随的古老病毒也会再次被释放。

北极冰川融化的后果

如果北极冰川融化完,那全球将迎来一场大灾难,可能会危及到成千上万的人口,具体有以下几种后果。

首先,北极圈内的生物将面临着灭种的危险。一个地区的生态改变,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赖以生存的动物们。

如果北极冰川全部融化,居住在内的北极熊、鸟类等生物,将逐渐减少,最后将面临着灭种的危险。

然后,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空间减少。北极冰川全部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七米左右,此时沿海城市将被淹没。

人类的资源逐渐减少,为了生存,人类开始抢夺资源。如果南极冰川也融化殆尽,地球自转将失去平衡,很可能会导致极点大转移,到时可能会造成海陆重新分布。

最后,气温升高,极端天气普遍。北极冰川融化殆尽,说明全球温室效应已经越来越严重,北极冰川消失,大气循环途径改变,恶劣天气将增多。

北极和南极是地球维持平衡必不可少的存在,如果真的有一天,两极冰川都融化殆尽,可能那个时候地球将重新洗牌,人类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北极冰川气候变暖的原因。

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覆盖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逐渐减小,今年夏季融冰速度是往年的两倍。这次大降雨也是史无前例的天气,这也说明格陵兰岛正在迅速变热。

造成北极冰川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而全球温室效应是人类肆意破坏环境导致的。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人类的错误,导致地球不堪重负,如果不做出改变,我们未来的子孙可能再也看不见碧蓝的天空,喝不到清澈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

地球正在给人类发出警告,比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遭遇洪水、撒哈拉沙漠天降大雪,北美的高温天气,加州山火迟迟无法扑灭等。

这次又出现北极圈内发生降雨天气,这一系列反常的天气,都是地球给我们的警告。人类在大自然下十分渺小,我们不能改变自然,但可以改变人类。

全球变暖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几十亿人口共同的问题。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想让人类健康地存活下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言到此处。

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首次突降暴雨,此次降雨将加速北极冰川的融化,也证明了全球变暖问题的严重性。

格陵兰岛夏季是烟雨蒙蒙吗

不是。即使夏季也很少降雨。
格陵兰岛属于阴冷的极地气候,深受北冰洋寒流和极地东风影响。东格陵兰寒流沿格陵兰岛东海岸南下,西格陵兰暖流则沿格陵兰岛西海岸北上,使格陵兰岛东西两岸气温东低西高。岛屿内陆覆盖着巨大冰盖,为严寒的极地冰原气候。北部和东北部沿岸由于气候干燥、降雪量少、难以形成冰盖。但气温仍然极低,地面大部分为裸露的岩石,为寸草不生的极地荒漠气候。

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对中国 《北京天津》有影响么 像这几天的雨 是格陵兰岛冰川的事么

格陵兰岛冰川消融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不过好在冰层解冻大概4天左右就停止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几天的华北地区的降雨主要是由于冷空气引起的,跟冰川融化没有关系。

格陵兰岛经常下雪吗

格陵兰岛会经常下雪在冬季,但只会在沿海地带下雪,因为大西洋暖湿气流很强劲,会给沿岸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大西洋暖湿气流达到鼎盛时期,十分强劲,但格陵兰岛本身有寒流环绕,也由于地形,不能长驱直入,冬季在边缘地带下雪一定程度上补充冰盖,但夏季会下雨,下雨会损失大量冰盖。冬季,温带气旋经常入侵格陵兰岛,导致格陵兰岛气温变化剧烈,有时-50℃,有时-30℃

各个国家气候类型对比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