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回放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回放(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9 05:03:46 浏览8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精选6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1

  3月3日上午,在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张家口市民广场火炬接力现场,最后一棒火炬手是来自南京市栖霞区的闫硕,最终完成了此点位的火炬接力。

  对于曾在里约残奥会夺得乒乓球男子TT7级单打铜牌、东京残奥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子TT7级单打金牌和团体TT6-7级金牌的闫硕来说,对北京冬残奥会和冰雪运动有着别样的感情,“通过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我希望大众更加关注、支持残疾人运动员。我这次来张家口,印象特别好,张家口市民热情好客,我想我以后还会再来这里,看看这里的冰雪,争取也体验一下冰雪运动。”闫硕笑着说。

  闫硕也表示:“残障人士运动员参加竞技拼搏,体现了克服身体障碍、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希望所有运动员能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2

  3月3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在张家口赛区传递,传递点位依次为张家口市民广场、崇礼太舞滑雪场、蔚县暖泉古镇、怀来官厅水库湿地公园。

  上午,在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起跑仪式上,火种护卫引燃火炬,递交给河北省委常委、张家口市委书记武卫东,武卫东向观众致意后,交给第一棒火炬手丁玉坤。

  河北省石家庄高新区希望之家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丁玉坤,她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实现自食其力后,又将温暖和爱心传递给更多残疾人以及需要帮助的人。“起跑!”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起跑正式开启,丁玉坤高高擎起火炬,现场观众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张家口市民广场是全国获得批准建设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17个冬奥文化广场之一。张家口市民广场传递主题为“逐梦冬奥”,核心内涵是体现“共享办奥”理念,展示奥林匹克运动在城市中蓬勃开展的喜人景象,是全民乐享竞技体育魅力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放平台。

  火炬手从市民广场北中心区出发,途经LED屏幕舞台、景观石、儿童乐园区、篮球场,再到民俗文化展示长廊、冬奥知识长廊、休闲亭,最后返回到北中心区收火。

  9时30分许,北京冬残奥会火炬在崇礼太舞滑雪场传递,这是本次火炬传递活动中唯一全程雪上传递的点位。冬日的太舞雪场银装素裹,该点位第一棒火炬手、举重教练员孙晓刚高擎着火炬,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迈着矫健的步伐开始传递。

  崇礼太舞滑雪场传递主题是“舞动雪韵”,旨在体现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展示中国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巨大热情,展现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成果。

  崇礼是本届冬残奥会的重要赛事举办地之一,降雪早、积雪厚、雪期长,为开展滑雪运动创造了条件。太舞滑雪场处于世界公认的“滑雪度假黄金带”上,海拔低、落差高,具有得天独厚的滑雪环境。近年来,包括太舞在内的滑雪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崇礼沟壑间。目前,崇礼大型滑雪场数量已达7家,全部进入国内雪场20强,拥有高、中、低级别雪道169条,总长达162公里。曾经的冰天雪地,如今成了崇礼的金山银山,冰雪旅游产业已发展成为崇礼的支柱性产业。

  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3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9路火种,其中1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8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3月2日下午,天坛公园将举行火种汇集仪式,9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将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4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于3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鲜明的主题也将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份温暖与感动。在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看来,可以用六个字来概况开幕式的主题——温暖、感人、精美。

  在介绍开幕式的整体思路时,沈晨介绍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讲述的是残疾人的自强不息,是他们努力向上的那份奋斗的人格。如果讲有一个理念跟北京冬奥会吻合的话,就是那朵雪花的故事。大家可能会看到更加美丽、更加璀璨、更加不同于以往的一种方式,在表现我们这朵雪花。而且这朵雪花是寓意着每一个残疾人心目当中最纯洁、最唯美的那份生命绽放。”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沈晨说:“开幕式也有很多亮点,倒计时环节应该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四场仪式中最为独特的;会徽的展示环节也是每一届导演组都要拼智力、拼想法的,这次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们将用一个非常不同一般的,而且非常感人的方式展现出来;第三个就是我们这次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创意叫《冬残奥圆舞曲》,这个音乐已经在一年多之前创作完成了,但演绎它是非常非常难的。”

  总体来看,本届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将呈现“温暖、感人、精美”,沈晨表示:“无论是从音乐还是从视觉,整场开幕式你都会洋溢在一种温暖的情感当中,表演和仪式都会包裹在这个氛围里面。第二是感人,大家会看到非常多的、每一个残疾人的’细节,每一个残疾人自己的故事。至于精美,其实是我们必须要达到的。”

  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5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承办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的比赛,针对两项赛事中的视障组运动员,场馆准备了盲文阅读材料和可触摸式盲文地图,为视障人士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残奥整合经理刘里里说:“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群中的视力障碍人士使用需求,我们准备的材料包含中英文和盲文的对照版,呈现形式包括海报版和手册版。”

  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让运动员赞不绝口。“延庆的高山滑雪中心条件非常棒,冬奥村的设施也很好。我已经期待着在这里比赛了!”来自挪威的残疾人高山滑雪运动员彼得森在“雪飞燕”训练后对记者说,“我有信心在北京滑得更快!”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平说:“队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在家门口参赛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近年来中国残疾人高山滑雪队伍迎来跨越式发展,从平昌冬残奥会只有一人参赛到这次创历史的22人,我们将努力追求更大突破,充分展现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与赛场风采。”

  2022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6

  2022北京冬残奥会将设置6个大项,分别是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冰球和轮椅冰壶。首先来看冰上项目,轮椅冰壶是由冰壶运动发展而来,比赛项目所使用的的冰壶和冰壶项目完全一致。各队也都有四名成员轮流掷冰壶进行对抗。差别仅在于轮椅冰壶比赛没有刷冰,且投壶者必须在固定的轮椅上掷壶。除了可以用手掷壶以外,还可以用投掷杆挂住壶的上方来掷壶。在赛制上轮椅冰壶比赛为混合团体赛,每支队伍必须至少有一名女或男运动员,另外轮椅冰壶比赛只有八局,比健全人冰壶比赛少两局。

  中国轮椅冰壶队主教练岳清爽:对于轮椅运动员,他只能是坐在这个固定的轮椅的位置上。然后去靠着不能超过两米四五的杆,去投到对面的大本营。所以说在击打上,可能对于他们的这个点线,就要求得更加精准。那么在这种进营和占位的这种判断上,他没有任何辅助,完全是靠自己手臂和杆的这种结合,然后去推出这种力量。

  冰球赛事素有勇敢者的游戏之称,而残疾人冰球项目无疑是在这些基础上,更增添了难度系数,队员需要坐在冰橇上参加比赛,他们用球杆较尖的一端推行冰橇,用像船桨的一端击打冰球,每支参赛队伍可由十五名男子队员参赛,其中应至少包含一名女队员。北京冬残奥会设置残奥冰球混合团体项目,设一枚金牌。冬残奥会并没有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这些项目。雪上项目比较丰富,比如残奥高山滑雪,和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一样,运动员要同时掌握速度和敏捷度来完成比赛,下坡时速可达每小时一百公里左右。北京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分项共有五个,分别是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超级全能和滑降。每个分项都分为站姿、坐姿,视障三种类别。残奥越野滑雪也非常考验运动员的体能及耐力,运动员分为智障和视障,根据功能损伤不同,运动员可以选择站姿滑雪,也可以采用坐姿滑雪,在一对滑雪板上装备一张椅子,运动员坐在椅子上滑行,视障运动员与一名视力正常的领滑员一起参加比赛。在此之前冬残奥会上所设立的六个大项中我国仅开展了残奥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两个大项,2022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全部六个大项,七十三个小项的角逐。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

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有哪些亮点

沈晨介绍,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对于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定位是“温暖感人”。“所以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与冬奥会不太一样,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的是唯美的环境、中国的文化概念等,但是我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主题,导演组一直在寻找可以让温暖成为永恒的表达方式,最终决定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视觉形象“同心圆”的基础上,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场地中央,外加一个特别的舞美道具,结合地屏的呈现,达到“温暖感”“记忆感”“包容感”的统一。
闭幕式主创团队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将在鸟巢主场地运用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突出呈现“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为北京双奥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总导演张艺谋说,这个圆形符号就是作为一个非常醒目的道具,它要成为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折柳寄情的感觉,但是这次是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留住我们的整个冬奥,留住我们双奥之城的这份记忆,让我们的后人永远都能够记住它。”沈晨说。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

3月4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再次上演中国人的浪漫。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决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敞开平等的大门,让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有着呵护生命的要义。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北京冬残奥会上温暖与感动的瞬间。

1、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在迎国旗入场环节,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和两侧的24名青年学生,以无伴奏的方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2、手语唱响国歌

开幕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伴随着庄严的国歌,现场的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深情地唱着国歌,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

3、冰壶倒计时

在倒计时环节,轮椅运动员将冰壶推出的那一刻,倒计时数字10至1在赛道上亮起,到冰壶正中大本营时,倒计时刚好结束。冰壶倒计时充满了科技感和梦幻感。

4、手手相传的残奥会会徽

在残奥会徽展示环节,两个孩子在一位盲人的手心画出了残奥会会徽,这枚小小的会徽手手相传,场上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了残奥会徽。手手相传的残奥会徽也把残奥精神和希望传递出去。

5、盲人运动员点燃主火炬

主火炬台由我国盲人运动员李端、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点燃。在摸索中,在全场的加油声中,李端成功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完全一样,也体现了真正的平等。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

3月4日晚,五彩斑斓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盛大上演。而在近一个半小时的开幕式直播中,来自北京市健翔学校的教师刘丹用流畅的手势和温暖的笑容,为电视机前的听障人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解说”。在接下来的冬残奥会比赛中,她将和学校手语翻译团队的其他4名老师继续投入到体育新闻的“无声”中。

“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其实不多。”刘丹回忆,在接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重任时,距离开幕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虽然曾多次参与过大型活动、重要会议,也在2021年承担了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工作,刘丹还是有点儿紧张。此外,各个代表团名称的翻译也有不小的难度。为此,她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出场的各代表团为模板,对照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将每个国家的译法反复练习。

真正拿到开幕式解说词已经是开幕当天的傍晚了。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刘丹迅速熟悉着解说词,梳理着流程,并重点翻看了中国代表团的信息,紧张的心情安定了不少。晚上8时,她精神饱满地坐在了演播室中,以双手言心声,将开幕式上的精彩瞬间一一“讲”给听障人士。她还不时用余光瞥一下屏幕,调整着自己的坐姿和状态。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在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点燃主火炬时,刘丹本有些安定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那漫长的一分钟里,刘丹内心也在做着挣扎。“对于手语翻译来说,我们的原则是如实传达说话者的语意,是不能表达自己个人想法的。”刘丹说,那段空白里,解说员虽然一直没有说话,但现场确实是有声音的,观众都在为李端加油。这个声音要不要翻译出来?没有绝对的原则。刘丹几经考虑,还是缓缓伸出手,握拳,比出了“加油”的手语。“现场的氛围让我觉得,我应该把‘加油’的动作打出来。”

“在这一刻,从这一刻,我们一起守护这心中的一团微火,一起守护这触手可及的一片光明。”伴随着最后一句解说词,刘丹的开幕式翻译工作也告一段落。不是业内人士可能注意不到,在翻译“守护”这个词时,刘丹特意将手向胸口紧紧贴了贴。“没有技巧上的思考,完全是情感上的本能反应。”刘丹说,手语通常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做一些微调,这也让手上的动作有了更多的温度。接下来,刘丹还将和同事继续投入到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中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听障人士和健听人之间的隔阂打破,为听障人士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也能更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接受对等的信息,同享运动盛会。”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3

3月4日晚,冬残奥之花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绽放。

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中央,几名视力障碍的孩子拿着画笔,泼洒出热烈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笑脸。他们稚拙的作品被叠印到鸟巢现场巨大的“画布”中,90名舞者翩翩起舞,把颜色尽情挥洒到天地间,最后,呈现出2022冬残奥会圣火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圣火缓缓升起在鸟巢上空....

这个环节拥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冬残奥圆舞曲》,它的创意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的建议。

而这些演员中,约有一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听障舞者。

“开口说话”的舞蹈鞋

为了这朵绽放的雪花,舞者们已经排练了三个多月。

11月30日至1月2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驻地进行前期训练;1月3日至1月22日,前往大兴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进行封闭集中排练;1月23日转场到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下称“体管中心”),进入模拟场地排练阶段,这也意味着,进入了高强度的训练阶段。

这期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30位聋人演员还承担了央视春晚和北京春晚的演出任务。

时间拉回到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体管中心的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演员们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

面对这样高强度的排练,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舞蹈一队的聋人演员魏菁阳习以为常,她打着手语告诉记者:“我们通常是早上9点排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然后,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个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

记者注意到,提及《冬残奥圆舞曲》的结束时间,她们的言谈中总是会出现“拉晚”两个字。

“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两点。”一天的排练,魏菁阳已经很疲惫,匆匆喝口水,又回到了排练场上。

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都穿着厚厚的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需要演员躺在地上去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已被擦的干干净净。更让人心疼的是,长时间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

“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脚趾头调皮地说,舞蹈三队演员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

其实,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但没有人去换新鞋,不是不喜欢,而是磨损得太快,这样可以节省一些。

“这是我们的战绩,我们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演员们纷纷秀出了自己的战绩,而同样被她们视为战绩的还有腿上、胳膊上、腰上的淤青。

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的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

记者了解获悉,《冬残奥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地练习和磨合,才能形成人椅一体。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也有演员为此流泪,但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人退出。

“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大家互相打气,让大家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让平凡生命极致绽放

在舞蹈情境上,《冬残奥圆舞曲》立足于雪花纷飞的冬季背景,采用了三段式结构:开篇描绘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的冰雪世界;中段雪花漫天飞舞,尽抒随境而舞、随心而歌的坚韧信念;末尾徜徉于充满生机的未来,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为了首次在残奥会上的亮相,除了演员外,幕后的很多工作人员同样演绎着“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场景。

谈起《冬残奥圆舞曲》,编导李文倩非常兴奋地拉着记者一路小跑去欣赏她们用一根根牙签摆出的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并单单就这个节目的雪花造型,我们就曾想了100组。”

手语指挥刘倩是艺术团的化妆师,团里两个舞蹈老师都被借调导演组了,她临危受命担起了手语指挥的角色。

她同时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我回去要用这些照片教育我的孩子,演员穿着这么厚的衣服,在这么冷的场地排练,多艰苦,她们只看到了电视上光鲜的一面。”

看着演员训练的照片,已经两个月没回去看孩子的刘倩,心里还惦记着回去怎么教育孩子。谈起演员训练,刘倩也是感慨万千,“艺术团的精神在这些演员中传承了,魏菁阳、祝悦她们不管训练多苦多累,都咬牙坚持。”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艺术团一代代演职员保持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在她们中传承。

作为编导之一的李文倩,同样借调于艺术团。她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爱人是位外交官,长期驻外,两个年幼的儿子只能扔给父母照顾。提起孩子,在演员面前表现格外坚强的李文倩还是没能忍住眼泪,“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对孩子充满愧疚,忙完活动,就想好好陪陪他们。”

据记者了解,《冬残奥圆舞曲》的中心思想是同心圆,它有着中国古老的哲学寓意,包含着人和人的团结、友爱、携手向前,这个中国最古老、最质朴的情感。如今,这些舞者和幕后的英雄们,在舞台上,准确诠释了“以生命的绽放”的主题,舞台下,她们自强不息、突破自我,展现了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此外,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带领数十名残疾人表演者用手语“唱”国歌……她们以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演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的风采,向残奥精神致敬。

这画面,无声,却震撼人心。

观看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4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于3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温泉县各族干部群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等途径,收听收看开幕式直播盛况。大家纷纷表示,开幕式万众瞩目、精彩绝伦,亮点纷呈、美轮美奂,为全世界送上了一场视觉盛宴,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了“生命的绽放”,展示着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不久前我观看了冬奥会的开幕式,4号晚上也特意蹲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冬残奥会开幕式,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又回来了,除了震撼,让我感触更深的是运动员们身残志坚的精神,特别是最后一位盲人运动员点火的时刻,当听见台下的观众为他加油助威时,我感觉到了体育精神的博大。我告诉身边的孩子,虽然他们有这样那样的身体残缺,但并不会成为他们追求体育快乐的障碍,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哈日布呼镇机关干部李文婷说。

安格里格镇宣传办干部古丽毕亚激动地说:“今日收听收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开幕式场面恢弘壮大,令人感动。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展现了残疾人的故事。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突出残健融合理念,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查干屯格乡呼斯塔村村民阿丽说:“我全程了观看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深刻的感受到此次盛会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重大意义。相信今后残疾人体育运动将进入社会大众舆论视野,从而有效地提升公众对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在后奥运时代发展的关注度,以及残疾人群众投身体育运动的热情。”

温泉县聋哑残疾运动员阿依开吾沙尔·地力木拉提虽然说不了话,听不到声音,但是看到冬残奥会的开幕式也是激动不已,用手语和书写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冬残奥会的祝福:“我听不到,也不能说话,但我会写,冬残奥会开幕了,我非常喜欢运动,高位截瘫11年邵阳城步女孩杨淑婷走着传递冬残奥会火炬。盲人火炬手李端点燃冬残奥主火炬,全场观众高喊加油,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与绽放。残奥会的意义应该就是用榜样的力量教会我们怎样打败生活,战胜困难,中国冬残会健儿加油。也希望我能登上冬残奥会的舞台,为祖国争光!”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2022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通用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1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让我们的社会形成普遍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

  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至2018已经举办了12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近4000人。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中国2002年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当时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取得一个第六名的成绩。

  冬季残奥会截至2018年已举办过第12届,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

  后来滑雪运动器材设计方面出现了革新,例如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skiing)1.1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条痕迹。

  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3板滑雪锦标赛。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2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3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

  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习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

  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4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5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平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6

  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强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艰难前行的经历。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鲜血。他们曾经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们继续前行的`起点,他们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挠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教育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态度点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简单的六个汉字,概括了48年残奥会运动史的真谛。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残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残奥运动发展到今天,对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不再仅仅是对奖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超越自我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举办一场残奥会也不再仅仅是展现该国运动员实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汇集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到竞技中来,更多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进程。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7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

  “开幕式的感觉是五彩斑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参演人员残疾人占比30%

  “同心圆”理念是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提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亮点,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8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平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9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

  本届残奥会安保。警方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

  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平的发挥。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

  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

  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中国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

  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10

  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为期10天。届时运动员将参加两个大类中6个运动项目共78个不同竞赛项目的争夺:

  雪上运动: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和单板滑雪。

  冰上运动:残疾人冰球和轮椅冰壶。

  这些赛事将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六个场馆内举行。其中两个场馆——国家体育馆(残疾人冰球)和国家游泳中心(轮椅冰壶)-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留场馆。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奥会选手,走进欢乐的鸟巢。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架着拐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双目失明……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动人的一幕出现在德国代表团入场时。选手们步入场地,笑向观众,并亮出了一面写有四个汉字“北京你好!”的德国国旗。547名中国代表队出场了,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开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阳鸟》:“太阳鸟”飞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舞台的中央,320名聋人姐姐穿着洁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语对着天空说:“星星,你好!”《永不停跳的舞步:百名聋人舞蹈家,用灵动的双手,“跳”着酷似芭蕾的舞步,轻盈欢快地旋转、跳跃.她们中间有一位身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坐在轮椅上用双手翩翩起舞。她就是“芭蕾女孩”—李月。她跟“芭蕾王子”一起翩翩起舞……

  最后,韩红阿姨和刘德华叔叔一起唱起主题歌:《和梦一起飞》。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到来,33岁的侯斌叔叔用自己的手臂,将轮椅和身体一同拉起,一点点向上攀升,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伴随他一直攀升到39米高处的主火炬燃点,他伸手向前,点燃主火炬。顿时,全场沸腾!天空放出美丽的烟花。

  明天我们等待着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11

  熊猫“冰墩墩”和灯笼“雪容融”是一对好朋友,为了准备参加迎新年的滑雪比赛,他们相约去皇后滑雪场训练。

  这次,他们要一起完成团体滑雪越野赛!他们信心十足,在训练的时候铆足了劲儿,把一同训练的其他选手甩得远远的。“冰墩墩”沾沾自喜地说道:“就凭我们的实力,冠军就是小菜一碟!”话音刚落只听扑通一声,刚才还美滋滋的“冰墩墩”现在已经人仰马翻地摔在雪堆里。原来“冰墩墩”根本没有注意到小伙伴“雪容融”发出的雪道变化提醒,因为突然出现的冰棱路段而失去了平衡,卷起一簇雪雾直接冲到了赛道边上的护网和雪堆上。已经滑出一段的“雪容融”赶紧运用平行式急刹车停下来,掉头赶回来帮助“冰墩墩”,“雪容融”说:“加油,墩儿,没关系!”,稍作检查后,两个小伙伴又飞快地滑起来了。

  有了这个教训,“冰墩墩”再也不轻敌骄傲了,反而更加刻苦地训练,每天都是第一个开始训练,最后一个收队离场。正式比赛的日子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以出色的成绩如愿取得了新年滑雪赛的冠军!两个小伙伴高兴地拥抱在一起,相约在奥运赛场上继续夺冠!

  北京冬残奥会的观后感12

  前天晚上我看了残奥会开幕式后,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想。今天,妈妈因为手痛,所以不能帮我洗衣服,也不能帮我们洗碗了,便叫我帮她的忙。

  刚开始我非常不愿意,心想:“这事为什么让我来做?为什么不让爸爸做?”可是,转念一想:“我得学一学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想《弟子规》里所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我便洗起了衣,刷起了碗。当我做完这些事的时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这时我才知道妈妈每天做家务是多么的辛苦,而我却只顾着玩,从来不知道要帮忙。看着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我的脸火辣辣的,我是一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可残疾人运动员却强过我十倍,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做不到的事,他们都努力去做,而我一碰到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就放弃了。

  现在,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能好吃懒做,要学习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

iptv为什么看不了冬奥会开幕式回放

因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节目版权原因,无法提供相关节目的回看内容,以电视端回看频道内呈现的节目内容为准。给您造成的困扰深表歉意。

为什么残奥会开幕式没有回放

有回放,直接在手机浏览器等里面搜索残奥会开幕式就可以了。
开幕式上的倒计时演出部分,由16名残疾运动员和健全运动员组队共同完成。笑口常开,用心把爱去灌溉,明天更厉害,当时没看直播的,回放是随时可以看的。
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即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残疾人奥林匹克赛事,将于2022年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