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利文佛经

佛经是一种什么语言?世界最早的一部佛经是哪部经书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30 19:26:44 浏览9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佛经是一种什么语言

公元前6世纪,乔答摩•悉达多 (Gautama Siddhārtha)在印度创立了佛教,他被拥戴者称为释迦牟尼,即是“释迦族的圣人”。其后经由北传与南传两条线路,传遍亚洲大部,绵延两千多年,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释迦牟尼的说教当时并未记录成文,而只是在弟子中口传心受,其原语已不可考。佛入灭后的三四百年间,弟子们为了统一思想举行数次会诵结集,最初也还是口头约定经典内容,并汇集为经、律、论“三藏”。后来逐渐形成文字,书写于棕榈树叶和桦树皮之上。
根据流传和出土情况来看,佛经原典主要由三种语言写成:巴利语、犍陀罗语和梵语,前两者是俗语,后者是雅语。
古代印度邦国割据,方言各异,却同属于婆罗门教文化圈,梵语被称为雅语,是流行于婆罗门祭司阶层的标准语,也起到了掌握宗教话语权、垄断知识的作用,其他流行于各地的方言统称为俗语。这些印度古代语言同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与欧洲的许多语言,例如古代的希腊语、拉丁语以及现代的英语、法语、德语等等,都是同源而生。
据研究推测,公元前4000年前后生活在欧洲黑海和里海之间南俄草原一带先民所操的语言为原始印欧语,在其后的数千年中,这一语言向东、西两个方向迁徙发展,西支演化出欧洲的大部分语种,向东的一支则进入伊朗,并进一步向东进入印度,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发展成为梵语(吠陀梵语),籍由《吠陀》经典传诵保存下来。公元前5世纪前后从吠陀梵语发展出古典梵语,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梵语。这些语言被统称为上古印度语(OIA)。后来在各地发展出的俗语,统称中古印度语(MIA)。就语言本身来说,俗语与梵语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相互之间都能沟通,小于汉语普通话和粤语的差别。
---------名词解释:贝叶经---------
“贝叶”也称贝多罗叶,是梵语pattra(叶、文书)的音译与意译的结合。一般选取棕榈(多罗树Tāla)树叶,经炮制裁切成长条状,其上墨书或针刻,中间钻孔穿绳捆绑,两边做木制夹板。 “贝叶经”一词在中文语境中,除了指在棕榈叶上书写的佛教原典以外,也用来泛指长条形制的纸质原典写本。西藏的藏译佛典,也还在采用这种形制。

世界最早的一部佛经是哪部经书

  世界最早的一部佛经是《阿含经》   阿含经(agama)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又称阿鋡、阿含暮、阿笈摩等,意思是“辗转传说之教法”“集结教说的经典”。意译为“法归”“无比法”“教”“传”等,指此类基本经典为佛陀教说之所持、所归、所聚。一般认为,此经基本内容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已经被确定,至部派佛教形成前后被系统整理,约公元前1世纪写成文字。据传说佛陀逝世后,其弟子大迦叶主持了首次结集,会诵了法藏与律藏两部分。法藏记录了佛陀及弟子们的言教行迹。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法藏之分为4部或5部阿含(依据文字长短和内容特点分为四大阿含: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估计在阿育王时代(前3世纪)。原始佛典以文字写定是在公元前1世纪。一般认为阿含经形成与部派分裂同时,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异的阿含经典。阿含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两系。   版本  北传方面称《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现代学者认为它们并不属于同一部派。南传方面有5部,称《长部经典》、《中部经典》、《相应部经典》、《增支部经典》、《小部经典》。此中前4部与北传四阿含经大体相当,但经文数目、排列以至部分内容都互有差异。汉译《长阿含经》22卷,分4部分,分别叙述有关佛陀、教行,与外道论难及世界成败之说;《中阿含经》60 卷,222 经,说四谛十二因缘及佛陀与弟子们的言行;《增一阿含经》51卷,从1法而至11法,宣说法数,故名增一;《杂阿含经》50卷,含其他阿含经未收的经文。阿含经类在汉地译出始于东汉明帝时的《四十二章经》编译,整部阿含经问世在4~5世纪。此前则有阿含经中单品陆续译出。   传承  梵语Agama是由彼而此,“来”或“去”的意思,因此古译阿含为“趣”与“归”,是“辗转传来”,有传授传承的意思,如《瑜伽师地论》卷85 :“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僧肇《长阿含经》序说:“秦言法归。……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容受聚集义名阿含。如修多罗说:佛告诸比丘:我于三界中,不见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纯是众生聚集处也。”   《长阿含经》序认为,阿含经乃“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翻译名义集》把“阿含”译为“无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  南传上座部的巴利文阿含经典,属于分别说系铜鍱部的“经藏”,分为“五部”:1.‘长部’; 2.‘中部’;3.‘相应部’(samyutta-nikāya);4.‘增支部’ 5.‘小部’。其中‘小部’的内容,锡兰、缅甸所传的部类,略有出入。北传汉译的阿含经典有四部,分别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等四部阿含经的统称。  汉译的《长阿含经》,与巴利文五部中的‘长部’相当。汉译的‘别译杂阿含经’,与‘相应部’的“有偈品”等相当。汉译的‘杂阿含经’、‘中阿含经’──二部,与‘相应部’及‘中部’相当。汉译的‘增壹阿含经’,与‘增支部’相当。   源流  据载,佛入灭(涅盘)后,大弟子摩诃迦叶(Maha Kasyapa)在叶波国闻佛灭而返回,由于佛祖生前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三个月后,在摩竭陀国之阿阇世王支援下,6月27日大迦叶遴选五百名硕学僧人在王舍城七叶窟结集三藏,史称“五百结集”,又称“第一结集”。释迦牟尼所说的“经”(又称修多罗)由弟子阿难(Anada)诵出,优婆离(Upali)诵出律,有五大部阿含,过程极其复杂,各家言殊,以摩诃迦叶为上首。第一次结集时已确定了阿含经的基本内容,其中优婆离结集《律藏》,阿难结集《经藏》,而《阿含经》就在其中,在阿育王之前尚未经。  佛灭百年后的阿育王时期,在毗舍离(吠舍离)进行“第二次结集”,《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四部阿含经正式集成,阿含才陆续系统地经过整理,后进入部派分化的“部派佛教”时期。约公元前一世纪写成文字。中国自隋唐以来,学佛者只宗大乘佛教,视小乘(Hinayāna)为低下,不受重视,使《阿含经》束之高阁千年之久。十八世纪末《阿含经》才在欧美学者的提倡中,重获地位。   成经  关于阿含经成立于何时,就佛典结集之次第而论:(一)佛陀入灭后,第一个夏季,五百阿罗汉会聚于王舍城外之七叶岩,以大迦叶为上首,举行第一次结集,由阿难诵出法(即经),优婆离诵出律,此即历史上著名之‘五百结集’。阿含经之渊源,即导源于此时。(二)佛陀入灭百年顷,七百比丘会聚于毗舍离城,以耶舍为上首,举行第二次结集。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主,此即著名之‘七百结集’。(三)佛陀入灭后二三六年顷,即阿育王之时期,在华氏城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举行第三次结集,至此三藏教法始告完成。(四)佛陀入灭后四百年,在迦腻色迦王护持之下,于迦湿弥罗国以胁尊者、世友为上首,举行第四次结集,此次结集以论释三藏为主。综上所述,阿含经于第一结集时诵出,于第二结集以后,即西元前三世纪前后,为阿含经正式成立之时期。   内容  阿含经是一种言行录的体裁书籍,内容记述佛陀及其弟子的修道和传教活动言行。述及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谛、四念处、八正道、十二因缘、十二分教、无常、无我、五蕴、四禅、四证净、轮回、善恶报应等论点。世为小乘佛教各派所宗。汉明帝时,译有《四十二章经》,内容是阿含中节译而成。   地位  《阿含经》是佛法的根本,是佛世流传之“教法”,是佛灭后所借结集之“圣教集”,师、弟之间代代传承,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  《阿含经》是记录佛陀的开示录、言行录。是佛陀大般涅盘后,由弟子们所结集而成,并非佛陀亲自所写、所辑。阿含法义本来就很深,加上早期未有文字经典前,都是靠背诵,所以词句都尽量力求精简。凡事有利就有弊。精简又含有深义的经文,众生不是看不懂、没兴趣,就是以为懂,但却曲解法义。加上有很多的精华都是要真修实证才能体悟到,若光从文字上去理解,极易产生误解。这就是阿含经被判为小乘经的重要原因。   分类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共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年)于长安由罽宾三藏沙门佛陀耶舍口诵,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为汉文,秦国道士道含笔录。  《中阿含经》  六十卷,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昙摩难提译出,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瞿昙僧伽提婆重译。  《杂阿含经》  五十卷,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在杨都祇洹寺口述,宝云传译汉文,慧观笔录。另有二十卷本《别译杂阿含经》,译者失传,译出的时间可能早于五十卷本。  《增一阿含经》  又称《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最早由苻秦昙摩难提于建元二十年(384年)诵出,竺佛念翻译汉文,昙嵩笔录。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瞿昙僧伽提婆重译。   由来  《长阿含经》“长”意义,有不同的理解,据《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等载,是以长经的总集,故有此名;《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破诸外道,是为《长阿含》;《分别功德论》卷一则谓,长者,乃说久远之事,意即历劫而不绝。  《中阿含经》 “中”指篇幅中等的圣教集(据《分别功德论》卷一)。《增一阿含经》;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所载,本经是依法数的次第,自一法顺次增至第十一法而分类辑成,故称增一;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增一阿含》是佛陀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总集而成。  《杂阿含经》关于《杂阿含》名称的由来,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载,此经是佛陀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等讲说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的教说,今集为第一部,称《杂阿含》。又据《摩诃僧祗律》卷三十二载,以汇集文句之杂者,故称《杂阿含》。另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杂阿含》是阐明诸禅定,为坐禅人所必修习法门。《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载,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故称《杂阿笈摩》(《杂阿含》)。  

巴利三藏有多少本佛经

部派佛教上座部三藏典籍律、经、论疏释的总称。原为僧伽罗文,包括《大义疏》等古代僧伽罗沙门的著述共28种。公元5~6世纪时,由佛音、法护、近军、佛授、大名等人译编为用僧伽罗字母写定的巴利语本,现存24种。
有律藏:①律藏疏释──《一切善见》;②波罗提木叉疏释──《解惑弃疑》,又名《戒本疏》。
经藏:③长部诸经疏释──《吉祥悦美》;④中部诸经疏释──《犹豫排斥》;⑤相应部诸经疏释──《真义阐明》;⑥增支部诸经疏释──《欣求满足》。
小部诸经疏释:⑦小诵经疏释──《胜义显扬》;⑧法句经疏释──《法句义疏》;⑨自说经疏释──《胜义解明》;⑩本事经疏释──《胜义解明》;?经集疏释──《胜义显扬》;?天宫事疏释──《胜义解明》;?饿鬼事疏释──《胜义解明》;?长老偈疏释──《胜义解明》;?长老尼偈疏释──《胜义解明》;?本生经疏释──《本生经疏》;?义释经疏释──《正法开阐》;?无碍辩道疏释──《正法阐明》;?譬喻经疏释──《净人悦美》;?诸佛谱系疏释──《妙义悦美》;?行藏疏释──《胜义解明》。
论藏:?法聚疏释──《义秀俊逸》;?分别疏释──《排难解纷》;?五论疏释(论事、人说、界论、双对、发趣)──《五论疏》

为啥南传佛经用巴利文不用梵文,或者说为啥

朋友,心经是没有巴利语,只有梵语以及汉语。巴利语是南传佛教大藏经记载而使用的文字。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是不同的,北传佛教才有心经。南传佛教没有信仰菩萨,所以这篇崇尚菩萨的经文是不存在于南传佛教,更不可能有巴利语版本。梵语是古代印度的雅语,北传大乘记载佛经的时候是以梵语记载。巴利语大藏经是有一篇‘慈经’,内容和心经完全不同。朋友,信不信随便你,巴利语藏经真的没有心经。有人拿梵语或者汉语翻译成巴利语?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其次,观自在菩萨以及后面的咒文要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