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隆大教堂彩蛋

科隆大教堂彩蛋(一个部门共10个人,一个男的一直跟二女的一起吃饭,饭前饭后互相洗碗)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1-01 09:54:47 浏览5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一个部门共10个人,一个男的一直跟二女的一起吃饭,饭前饭后互相洗碗

  西方的送礼习俗
  l 法国送礼习俗
  在选择、赠送礼品上,法国人的高雅、文明、别具一格等特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赠送笨重、铺张的礼物被看作是不善交际的表现。
  节假日
  法国主要的送礼节日是圣诞节和新年除夕。12月24日孩子们将鞋子放在圣诞树下或者靠近烟囱等待大人们塞满果品和小玩意。在法国大部分地区,人们对圣诞老人不太熟悉。家庭成员一般相互赠送礼品。兰花、盛开的和其他鲜花常用来送人。

  新年前夕,家人和朋友之间互赠的礼品就更多了。受邀请的客人带着鲜花、食品和其他礼物来参加聚会,女主人则照例为每位客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或纪念品。

  浪漫的法国人自然不会忘了圣瓦伦丁节(情人节),这个节日通常用鲜花作礼物。孩子们常常在这天给母亲们送上鲜花。

  母亲节也是重要节日。法国人在这天很少选贺卡,一般送鲜花及香水、围巾和其他女性物品。然而,父亲节在法国却不很普及,尽管皮革等工业部门从商业角度出发大力推祟这一节日仍事倍功半。

  5月1日,人们传统上给朋友和熟人送去铃兰花——春天的友好象征。
  特殊的送礼场合
  (1) 孩子一出世,其母亲将收到自己丈夫和父亲送来的鲜花——尤其是孩子是第一胎。亲友们会给孩子送衣服、玩具等礼品。一般应邀参加孩子洗礼的客人不必带礼品,只有孩子的教父母才带上诸如一只小银杯或是调羹之类的纪念品。

  过去,孩子的命名日一直被看得比其生日更重要。现在法国人也庆祝生日,十八岁、二十一岁、四十岁、五十岁等生日庆祝活动尤为隆重。

  (2)在订婚仪式上,双方家庭互赠花束。结婚时礼品总是送给新娘的父母并附上祝贺他们女儿成婚的贺卡。在结婚那天,给新娘家里送去鲜花也是合适的——尤其是你不能参加婚礼时。

  (3)家人和朋友也庆祝主要的结婚周年纪念日。丈夫们往往给妻子们种植一棵玫瑰树以象征他们永久的爱。

  (4)葬礼上只有极亲密的朋友才送花。一封简短的表示慰问的信或明信片较为合适。
  商务活动礼物
  目前经济上的困难使人们在互赠商务礼品时趋于保守。领导不愿接受过分奢侈的礼品以免被错认为是受贿。业务往来中送礼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对方有能力回赠你所送的礼物,不要让对方难以还礼而丢脸。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都希望礼品更富个人感彩,即便是业务往来送礼也最好亲笔附上几句问候。
  注意事项
  在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应带上一些小礼品或是在去之前就送些鲜花,特别是首次上门拜访。

  法国人对花有特殊的鉴赏力,他们懂得如何养护花,如何使花鲜艳持久。客人们往往在晚会的那天早上送去鲜花。如果能搞到主人最喜欢的花或与其室内环境相称的鲜花就更好了。法国人一般送一束由奇数花枝组成的鲜花——从插花艺术的角度考虑,偶数花枝组成的花束难以排列组合(当然十三这个数目要避开。你会发现如果刚好到了十三位客人,女主人会安排两只餐桌而不让十三人同坐一桌)。法国人喜欢热带的或异国的鲜花,尤其是那些能长久保持鲜艳的花。更豪华一点的鲜花礼品可以包括一只水晶花瓶。不要送红玫瑰。红玫瑰的确象征爱情且情人们也相互赠送,但它们也是人们痛恨的社会党的标志。另外,有的法国人认为由六支和十二支组成的花束是专门为情人们相互赠送的。

  食物也是一种好礼品,但须记住法国人很注重食物的质量,切忌送去包装漂亮而质量低劣的食物,以免由于贬低了主人的饮食标准而侮辱主人。

  按风俗不要给法国人送葡萄酒或烈性酒,因为法国人对自己的饮食很重视,他们对饮用何种酒类也很认真。当然你如果知道主人特别喜欢某种酒,你可以送一瓶给他并建议他日后慢慢斟酌。

  其他受欢迎的礼品还有带香味的蜡烛、百花香、书籍和一些水晶物品。香水(包括男用香水),被看作是带人情味的礼品。

  当然,现在的法国青年也喜欢美国流行的东西,像印有大学标志的T恤衫及印有美国影星的任何物品都是受欢迎的礼物。
  l 英国的送礼习俗
  克制、礼貌、尊重传统、热爱英语等值得尊敬的品质从英国人送礼的习俗中得到了体现。英国的传统认为,只要你付得起,不管是何物你都应设法得到最好的,然后终生珍惜之。
  送礼节日
  很多人将英国人送礼与圣诞节起来。确实如此,圣诞节是他们传统上最隆重的节日。所谓的圣诞节期间互赠大量的圣诞卡、唱圣诞、家人和朋友们将圣诞礼物置于圣诞树下,还有圣诞老人将礼物放入孩子们的长统袜里等等。圣诞节早晨,上自皇室成员、下至平民百姓都互赠礼物。在英国,人们还庆祝节礼日(Boxing Day)。节礼日即圣诞节后除星期日的第一天。这一法定节日来源于英国人在这一天将装入盒内的圣诞礼物送给侍者、邮递员等传统。

  业务上的同事也互赠圣诞礼物,虽然礼物不及美国人送的那样昂贵。印有标志的礼物如台历和月历及酒类(特别是白兰地、威士忌)和巧克力是常见的礼品。

  人们通过送复活节彩蛋(通常由巧克力或其他糖类做成)和鲜花来庆祝复活节。忏悔日,即四旬斋来临之前的星期二,传统上只有妇女参加的做煎饼比赛。那一天人们还用煎饼来款待朋友。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的庆祝活动跟美国差不多,但商业色彩较淡。英国的孩子们不像美国孩子那样在万圣节挨家挨户要礼物,如遭拒绝则搞个恶作剧。
  特殊的送礼场合
  在英国,生日是又一个重要的节日。家人在生日的那天早晨赠送礼物,年轻人则开晚会以示庆祝。尽管现在英国人十八岁就有选举权,他们仍将二十一岁作为进入成年来庆祝。过八十、九十或一百岁生日的公民将收到来自女王陛下的贺电。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每年6月的某一天庆祝女王的法定生日,虽然这一天并非女王的真正生日。

  孩于出生和洗礼时都要送礼。应邀参加洗礼仪式的人通常带一件礼品,教父和教母按传统送去银杯、银碟或调羹。年轻人在洗礼仪式上接受亲友和教父母送来的有永恒价值的礼品。

  结婚送礼习俗基本上跟美国一样。最好尽早将礼品送去,因为有的家庭喜欢将礼品陈列给朋友们欣赏。结婚礼物应送给新娘。
  l 德国送礼习俗
  送礼节日
  圣诞节前的第四个星期天为降临节,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准备圣诞节庆祝活动。每个星期日家人聚集在一起点燃四根蜡烛中的一根,到圣诞节刚好全部点燃。德国孩子早就急切地盼望着12月6日圣尼古拉斯节(Saint Nicholas’Day)的到来。当孩子们在沉睡时,圣尼古拉斯乘着由毛驴拉的雪橇来给孩子们分送水果、糖果等礼物。一些成人这天也互赠礼物。

  圣诞礼物在圣诞节前就好了。圣诞节前夕而不是圣延节那天,人们围着圣诞树互赠礼品。在德国南部地区也盛行着圣诞老人送礼的习俗。

  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是德国的法定节日。复活节习俗包括从山上滚火轮和彩蛋、野外篝火晚会等。巧克力彩蛋和装在篮子里的小兔子常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

  母亲节时,人们给母亲们送去鲜花等礼物。

  五一节这天很多城镇和乡村竖起花柱,人们欢唱跳舞。年轻人则将白桦树枝插在女朋友家门上。
  特殊送礼场合
  每年德国人庆祝很多民间节日,从世界闻名的幕尼黑啤酒节到科隆的玫瑰节,以及一些地方上的葡萄酒节,这些传统节日都以吃、喝为中心,并不强调送礼。第一次去参加德国民间节日活动的外国人要了解,很少会有人招待你,每位参加者须自己点菜和付款。如果德国人主动招待你,你表示感谢后可以接受,但应立刻寻机回请他。

  德国人很看重生日,庆祝活动可在家里或办公室。有些德国人生日那天还能享受半天休假。孩子们生日那天醒来时总会发现桌上摆满了送给他们的鲜花。鲜花和葡萄酒是朋友间常送的生日礼物。

  德国没有为新娘送礼会的习俗。但婚礼前夜去新娘家狂欢的习俗却很普通。新婚夫妇的朋友们在婚礼前一天去新娘家将碟子和瓷器朝门上和窗下砸去(然而打碎玻璃杯却被视为不祥的),据说吵闹的声音会将恶运送走。如果新娘亲自打扫砸碎的盆盆罐罐,其未来必幸福吉祥。婚礼时送的礼物不能是尖形的如小刀、剪刀或雨伞等,因为尖的东西据说会带来恶运。在婚礼后才去送礼也被视为不吉利。送钱在德国是不合适的。

  德国人一得知有关结婚、订婚和孩子出世等消息时会立刻送去一束鲜花和祝愿。鲜花和水果适合作为礼品去探望病中的朋友。

  每当一幢大楼竖起来时,德国人传统上要屋上梁仪式。一棵扎着彩带的松树放在屋顶,工匠领班爬上屋发表一篇幽默或富有诗意的演讲并祈祷上帝给新大楼带来快乐。所有参加者可享受到点心和饮料。

  应邀去德国朋友家里做客,这是友谊的特殊象征。客人应带上小件礼品。如果送花,花束不要是偶数的,特别不要送十二支花,因为德国人对美国人“论打,总是便宜”之说法十分熟悉。

  红玫瑰是年轻男子送给心上人的,所以千万勿带上红玫瑰去送给女主人。另外有些白色和黑色的花(尤其是一些菊花)专门为葬礼所用。德国人还喜欢在自己窗前摆上各种盆景和花木,因而送上这类礼物是受欢迎的。对孩子们,你可以送T恤衫和音乐磁带。
  业务往来送礼
  有时由于业务关系德国朋友会在餐馆请客,这时要记住在主人动手前不可先开口吃。通常他会先尝一下酒温如何然后给客人倒酒,最后才给自己倒。按习俗他要向坐在自己右侧的女士举杯,然后祝所有人健康(你还礼时也应这样做)。德国人只在特殊场合如过生日时或祝对方好运时才碰杯,杯里要装满葡萄酒、香槟酒或啤酒才可碰杯。白兰地或正餐后饮的酒一般不碰杯。

  在生意谈成后可以互赠礼品,也可在圣诞节时送。音乐磁带、香烟、书籍、工艺品等都是合适的礼品。德国人对葡萄酒很内行,他们常在用餐时饮用啤酒和葡萄酒,所以除非你有把握一般勿送葡萄酒。

  如果德国朋友在聚会结束后未写感谢信表示他们喜欢你的礼品,你不必感到受辱,因为他们认为口头表示感谢就可以了。
  l 意大利送礼习俗
  意大利人从小就学会了如何赠送和接受礼品。他们往往刻意挑选一件合适的礼物送人。
  送礼节日
  在新年这一天,人们去过教堂后开始互赠礼品。孩子们要向长辈们祝贺新年,作为回报,孩子们可以收到年礼——钱。许多家人还互赠新年贺卡。

  主显节(1月6日)也是主要的送礼节日。将长统袜挂起来的好孩子会收到贝发娜巫师(Befana)赠送的糖果和其他小礼物。坏孩子会发现自己的长统袜里装满了煤。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对意大利人来说是相对较新的节日,然而节日的商业化使它们越来越普遍。人们通过互赠贺卡、鲜花和小件礼物来庆祝这些节日。

  四旬斋前的狂欢节来临时孩子们穿上了各种鲜艳的服装,人们互赠糖果等礼品。复活节时通常人们也互赠贺卡,礼品都做成鸡蛋形或装入彩蛋内。

  意大利人认为他们的圣诞礼品来自圣婴。家人之间互赠的礼物要藏到12月24日晚十二点以后即圣婴降生时才拿出来。圣诞节早上人们互致节日问候并纷纷打开礼品盒。
  特殊的送礼场合
  命名日庆祝活动比生日还要热闹。按传统,亲友们送来贺卡举办舞会以示庆祝。舞会和赠礼须在命名日前那个晚上进行。

  上门拜访时意大利人一般不带礼品,他们往往在第二天甚至更晚一点的时候才送去。这显示了对主人爱好的尊重并给主人以挑选的机会。花束、盆景、糖果和葡萄酒是受欢迎的礼品。

  婚礼和结婚周年纪念日送礼习俗跟其他西方国家差不多。祝贺新婚的礼品通常送到新娘家。刀剪并不被视为不祥之兆,钱却是品位不高的礼品。参加葬礼时一般送菊花,随后再寄去表示慰问的卡。食品和其他礼品是完全不合适的。
  l 荷兰送礼习俗
  尽管有数以百计的风车,大量的木鞋子,绵延好几里的鲜艳的郁金香以及许多手摇风琴,却只有一个圣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他的诞辰日是全荷兰最重要的节日。每年12月,人们以、欢宴和富有想象力的礼物交换等方式进行庆祝。圣尼克(人名及节名都叫作辛特克拉斯)是位富于同情心的米拉(Myra)主教,每年乘汽船从西班牙来到荷兰分发礼物。

  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辛特克拉斯(即圣尼克)在他的大红书上记录下荷兰儿童的行为,而他的仆人彼得则将礼物装起来为12月的旅行作装备。他到达荷兰之后,受到女王及其家庭成员的正式欢迎(他们自然第一个收到他的礼物)。然后他领着人们进行宏大的活动,同时他的仆人们向人撒姜汁饼干和糖果。

  按照荷兰的传统,所有的礼品都必须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包装起来,并附有写给收礼人的一首韵文或诗。包装本身不必很漂亮,但须有隐蔽性,不易被人找到或者很难打开。在12月5日辛特克拉斯节前夕,荷兰人围坐在桌边,桌上放着糖果和面包点心,每人的位子都用巧克力标着名字的首字母。然后人们开始打开他们的辛特克拉斯礼物。在这之前,人们常常得寻找自己的礼物,在屋里屋外像寻找宝藏一般或在填满湿沙子的手套里掏。随礼物送的韵文要幽默且能善意地使受礼人感到尴尬(那些不会写诗文的人会发现,许多商店有现成的或有专人给你写)。所有的诗文都由辛特克拉斯签名。收到礼物的人要大声叫“谢谢你,辛特克拉斯”。家人及朋友间习惯上以这种方式互赠礼物。

  那晚深夜,辛特克拉斯骑着白马回来,在好孩子们的鞋子里塞满小礼物(尤其是给那些为他的马准备了干草或胡萝卜的孩子),并让彼得留下,将那些一年里行为不当的小孩用白桦树条赶跑甚至捆起来装进他的大袋子里。

  由于大多数的节日及礼物赠送都已结束,荷兰的圣诞节是个安宁及表达良好祝愿的时刻。圣诞树得在1月6日前撤走,因为那天向初生朝圣的东方“三大圣人”要来了。尽管家庭成员、朋友及商务上的熟人之间在圣诞节时经常再次互赠礼物,但欢乐是属于辛特克拉斯节的。

  人们认为新年一定得收到某样新东西,这是个经久不衰的传统。因此,在元旦那天,人们互赠手帕等小礼物,以确保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

德国有什么习俗

色彩纷呈的德国节日
色彩纷呈的德国节日 节日庆典的时候,德国人表现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和工作中的形象截然相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德国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全国大约有5500多万人信奉两个教派中的一个, 其中约2760万人信福音新教,2750万人信罗马天主教,还有一小部分人属于其他的基督教团体。所以,宗教节日特别是基督教节日:如复活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还是最隆重的节日项目。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教的人正在减少,和新的文化项目的诞生,一些具有德国特色而且为德国带来了国际声誉的节日也是非常热闹和精彩的。比如说:狂欢节、啤酒节、文化节等。 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后来教会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4月25日之间)为纪念日。德国政府规定复活节休息两天。在节日里,家人团聚,品尝各种传统食品,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祝贺。 象征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复活节的吉祥物。鸡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鸡 蛋的本色象征太阳,把鸡蛋染成红色则象征生活幸福。在复活节中,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形状的巧克力糖。亲友间要互赠彩蛋。在莱茵河中游和黑森东部的一些城镇,至今保留着“彩蛋树”这一古老习俗。人们把成百的蛋壳涂上彩画,串成蛋链,在复活节这天挂在松树上,制成彩蛋树,大人孩子围着彩蛋树唱歌、跳舞,庆祝复活节。而阿尔卑斯山的姑娘们则通过赠送红鸡蛋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在复活节这天,姑娘如果向某一小伙子赠送三个红鸡蛋,表示姑娘向小伙子求爱。 火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也使大地获得了新生。作为耶稣再生的象征,复活节的许多活动都与火相关。复活节这一天,人们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每年的复活节居民们都要举行火炬赛跑,以庆祝耶稣的再生。而北莱茵上威斯特法伦州的吕克台复活节滚火轮更是远近闻名。六个巨型大木轮被火点燃滚下山谷,就像六个火球从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轮照得通明,它与五彩缤纷的焰火交相辉映,再次显示了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生。 作为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人则是用百骑大合唱的形式来庆祝耶稣的复活。一个个身穿黑色上衣、头戴黑色礼帽的索布族人,骑在用彩带、鲜花和白色贝壳装饰的骏马上,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林间小路上。他们边走边用粗犷雄厚的嗓音高唱赞歌,场面十分壮观。
狂欢节 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一种说法认为狂欢节是德国农民的春节,农民们通过各种活动来表达他们抵御恶魔、驱逐严冬、迎接春天、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天主教的习俗,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的第三天复活,这一天为复活节。复活节前的40天是耶稣开始传教前,在旷野守斋祈祷的40个昼夜,天主教称为封斋节。在整个封斋节的40天里,禁止天主教徒食肉、娱乐、婚配等一切喜庆活动。为此人们趁封斋节到来之前尽情地欢宴、畅饮、狂歌漫舞、化装游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今,狂欢节已成为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的一个世界性大节日,就其内容而言,它大概已不单单是农民的节日或是宗教的节日,其间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民族特色。 在德国,从每年11月11日11时起狂欢节就算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复活节前40天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星期日、星期一和星期二。在这“发狂的“三天里,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 在德国,各地区庆祝狂欢节的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有几项活动形式是一样的,这就是选举狂欢节的“王子”和“公主”、“星期四女人节”、化装大游行与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 狂欢节一开始,许多城市、村镇都要建立各种组织来筹划狂欢节中高潮期的活动。首先,是推举“王子”和选出“公主”,因为狂欢节的主要活动要由他们来主持。当选为“王子”和“公主”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为此,社会名流争相竞选,最终以经济实力定夺。 狂欢节结束前的星期四被称为“女人节”,它是狂欢节进入高潮期的标志。在“女人节”中,往往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她们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在市长办公椅上宣布接管市政权,这一喜剧即表演得惟妙惟肖,又大快人心,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这一天最让男人们提心吊胆的是怕女人们剪去自己的领带,剪来的领带被女士们作为战利品钉在墙上自我欣赏。 狂欢节结束的前一天是星期一,这一天是整个狂欢节的顶点,被称为“疯狂星期一”或“玫瑰星期一”。这一天有两项活动:一是化装大游行,二是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游行一开始,人们便纷纷涌上街头,观看游行盛况。身穿色彩斑斓服装的乐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大型彩车。其中金碧辉煌、艳丽夺目的王子、公主彩车尤为引人夺目。妖魔鬼怪、被打扮得荒诞不经的小丑、代表各阶层各历史时期人物的化装队伍紧随其后。彩车上满载的糖果、花束和小玩具像雨点般地撒向沿途的人群,天真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捧着帽子,撩起衣裙,争相盛接飞来的节日礼物。狂欢节是糖果商最欢迎的节日。“疯狂星期一“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夜晚的狂欢舞会。人们身着奇装异服,脸戴夸张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狂人走上街头,尽情欢乐。在狂欢节歌曲的伴随之下,只见到处“群魔乱舞“、一片欢腾,一直持续到午夜。 在“疯狂星期一”的晚上,家家都敞开窗户,为的是将天使迎进家门。在这天晚上人人都要在大斋前美美地饱餐一顿,以此庆祝金秋季节的大丰收。由此不难总结出狂欢节的三大要素,那就是吃喝、喧闹和化装。人们尽一切力量创造欢庆气氛,这一点在德国西部、南部尤为突出。 在德国,各地区的狂欢节也各具特色,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圣诞节 圣诞节在每年的12月25日,这是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有关耶稣的确切生年已无从考证,12月25日这个日子是罗马天主教会在公元354年规定的。圣诞节是德国一年一度最大的、也是最热闹的节日,同时它也是欧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盛大的节日。 德国人过圣诞节如同中国人过春节一样,在节日前几周就开始准备了。市场上各种圣诞礼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德国许多城市的圣诞市场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圣诞市场不仅使人们可在此选购圣诞节所需的各种礼品,而且它还为现代化的城市及人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节日情调。(左图为杜塞尔多夫的圣诞夜市) 圣诞树是圣诞之夜的必需之物,在德国95%的有孩子的家庭都要准备圣诞树。圣诞节摆设圣诞树是一个古老的圣诞习俗,早在古代,日尔曼人就有在隆冬时节用冷杉树的树枝树叶装饰住宅和牲口棚以驱冬迎春的习俗。不过关于圣诞树,宗教界另有一种说法。据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次在一个圣诞之夜从一个小城回家,为了让人们能领略山村美丽的夜景,他在一棵小松树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以此来代表星星。从这以后,每逢圣诞之夜,信徒们便学他的样子,在屋中布置一棵圣诞树,后来这一风俗由德国传遍欧美各国,圣诞树成为欧美基督教国家最具广泛性的圣诞节必需品。 如同中国人在除夕之夜吃饺子一样,鲤鱼和肥鹅是德国人圣诞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鲤鱼和肥鹅之所以成为圣诞节的佳肴,那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德国人认为水是生命之源,鲤鱼就生活在水中,而且它的繁殖能力为鱼中之冠,一条雌鲤鱼可下几百万粒鱼子,为此人们在过节时,喜欢买一条雌鲤鱼,并由一家之主品尝第一口鲤鱼子,以象征家庭的兴旺发达。同时德国人还认为鲤鱼也是财富的象征,鳞片如金市,人们习惯在节前把鲤鱼鳞片装人钱包中,以此预示来年财源茂盛。 德国人把鹅看作是土地神对人类的恩赐,鹅有着很强的繁殖力,是家畜肥壮、粮食满仓的象征,同时它具有治病的功能。德国人在做圣诞鹅时,习惯把苹果和葡萄干填入肥鹅肚中。德国人认为圆圆的苹果预示着丰收,葡萄干则表示上帝的宠爱。南德人习惯把青蒿叶和花填入鹅肚中,据说它对治疗胃痉挛病有显著效果。 在圣诞夜的子夜时分,教堂要举行隆重庄严的“子夜弥撒”,在圣诞节的黎明和上午还要举行两次隆重的弥撒,人们高唱圣歌,以庆祝那稣的降生和圣诞节的来临。 圣诞节从12月24日圣诞夜一直持续到来年的1月6日,它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流传最为广泛、庆祝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德国所有公共场所都被布置得五光十色,各家各户也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圣诞之夜是家庭团聚之夜,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共进圣诞晚餐,餐桌上往往要多设一个座位,据说这是为“主的使者”或是为需要帮助的过路人准备的,餐后全家人在圣诞树前唱歌跳舞。在娱乐场所也有各种艺术表演。第二天,人们访亲问友,共叙友情。整个节日充满了欢庆、祥和的气氛。
慕尼黑啤酒节 说起德国的民间节日,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慕尼黑啤酒节了。 慕尼黑啤酒节源于1810年,为庆贺巴伐利亚储君卢德亲王与萨克森·希尔登豪森的黛丽丝公主共结百年之好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德国的10月正值大麦和啤酒花丰收的时节,人们在辛勤劳动之余,也乐得欢聚在一起,饮酒、唱歌、跳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一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慕尼黑啤酒节的规模也越办越大。慕尼黑市政府对啤酒节也十分重视。这个节日的影响已远远超出慕尼黑,而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节日。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凉,整个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装饰得五彩缤纷。节日的广场,数百顶各种各样的大小帐篷鳞次栉比。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背靠背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并在乐曲的伴奏下,即兴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贺。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申请书法优秀社团怎么写

以下是“优秀社团申请书”范文,你可以参照这样的格式来写。
优秀社团申请书
社团名称:中光德国文化社团
成立时间:最初成立于2005年10月,正式成立于2006年9月。
宗旨: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为热爱德国文化的
学生提供一个体验德国文化、感受异域风情的舞台。
社团口号: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做国际文化的传播者。
简介:中光德国文化社团起初承办每年一次的中德文化交流活动,即率领学校师生代表团赴德进行文化交流,并同时接待德国代表团的来访。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年。同时社团每周一期连续开展丰富社团活动,为我校在嘉定区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开拓了更广阔的道路,真正做到了践行国际视野化的教育,为中光每一界中光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国际舞台,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拓宽了国际视野,铺垫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社团活动介绍:
一、跨出国门,拓宽成员视野
社团自成立以来先后成功组织了八次中德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四次赴德文化交流,共计39名社团成员参与此项交流活动,身居德国普通家庭,体验德国生活。
2006年1月6名社团成员在路光远校长的带领下远赴德国柏林,与德国勃兰登堡州州长、切萨市市长、当地移民局局长以及托马斯梅次莱尔中学校长进行多次会谈,签定了两校友好协约。文化交流期间,社团成员与德方师生共同庆祝了中国年的到来,表演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节目,包饺子,做中国菜,社团成员精心制作的中国传统文化展板,将中国古代书法、国画、剪纸、皮影、京剧、古建筑等内容搬入了德国教堂,让德国友人和我国精彩的古文化进行了以此近距离的接触。德国勃兰登堡电台为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和采访。
附:上海市外事办的批复文件(复印件)
中光高级中学和德国托马斯高中友好协议书(复印件)
2006年9月底10月初9名社团成员赴德文化交流。
2007年9月26号到10月11号14名社团为成员在德国度过了收获颇丰的半月交流。他们从购置到下厨掌勺全部由同学们一首操办,为德国朋友奉上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肴,这个过程吸引了当地媒体,记者们纷纷赶到,用摄像机记录下了中国学生们勤劳工作的场面。
2008年7月1日到14日8名社团成员代表学校在德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文化交流活动。从科隆大教堂到德累斯顿妇女大教堂,从莱茵河到无忧宫,社员们用亲身经历见证了德国璀璨的建筑文化。
附:文化交流照片
二、引进校园,领略多元文化
1、牵手德国友人,传递中国精神
从2006年起社团成员先后接待了四批来自德国的交流代表团。累计38名成员参与接待工作。
2006年9月底10月11社团带领德国朋友一起参与课堂活动,学习中国书法、尝试简单国画的创作、学习我国少数民族藏族的舞蹈、亲自学习手工劳动:“丝袜花”的制作,让德国朋友领略了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2008年5月和10月社团先后有20名同学参与德国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与德国朋友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社员的德语水平和英语口语水平得到了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参与德国领事馆各种活动
2008年5月31日社员们受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领事安雅女士的邀请,前往上海图书馆,参观了德国歌德学院在沪举办的大型多媒体德语主体展参观期间,德领事的工作人员细致耐心为中光同学们介绍了德语主题展的所有内容。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兴趣盎然。参观结束之时,同学们还收到了展览中心准备的精美小礼品。这个活动对同学们来说非常宝贵,他们说:这种方式轻松、愉快,是一次接触、了解德国语言、文化的宝贵经历。
2008年4月7日社员们通过电邮的方式邀请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领事安雅女士参观我校。社团成员陪同领事参观校园,为安雅女士讲解中光的特色文化。安雅领事完全被校园文化所吸引;社员们邀请安雅女士刹参与社团文化沙龙活动,还为她献上了自编自演的快板。学生的大方和热情赢得了安雅女士的高度赞赏。安雅女士在一旁仔细观看了孩子们制作彩蛋的过程,频频翘起大拇指。

三、自主组织,开展特色活动
1、基地布置亮点多
社团基地作为中德文化交流参观地,社团会议场所,活动准备基地,它的布置很关键。精彩文化内容展示,色彩艳丽的德国地图,出国交流的记录照片等。每年来访的德国朋友无不对基地的巧妙设计和社员们的丰富的创意竖大拇指,无不对社员们的不辞劳苦而感动。如今,这个家已经成为大家谈心聊天社团骨干会议的重要场所,无数个创意和活动策划都来自于这里。
2、宣传海报创意多
此社团宣传部的工作是一大亮色,海报要求高质量高标准,既要符合主题,又要立意新颖,夺人眼球。为了让全校师生了解社团各项活动,一起学习德国文化的知识,部长卢佳慧将宣传部员的工作组织的工作有声有色,让全校师生对每期海报都赞不绝口。
3、特色活动激情无限
此活动中社团成员将通过多媒体文化课件的展示,互联网等多媒体媒介的运用,相关德国文化书籍所需资料的查找、整合等方式学习节日的文化内容,再通过体验德国节日的庆祝过程,进行作品创新,来获得亲身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尤其是社员在作品制作中体现的超凡的灵感和无限的创意,无不得到校领导、老师的赞誉。
四、扎实推进,收获丰硕成果
社团在过去的三年里成绩斐然,对外交流活动圆满成功,社团常规活动期期精彩,文化节日有声有色,手工作品令人称赞,创意元素铺天盖地。社团像个家,让社员感受到互助的温暖,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社团各项活动旨在增强个人积极进取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增强个体在群体中适应能力和责任感,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在活动创作中培养刻苦坚韧的意志力和不断实践勇于实践、创新的精神。
某个社员说: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亲手制作过一件东西,在这里,我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亲自动手。还有社员说:从来没有与其他人共同商量、策划、制作完成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活动,我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也学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还有社员说:出国的经历让我永生难忘,德国朋友的友好与严谨是我学习的榜样。
社员们坚信在今后的活动中,会时时刻刻以优秀社团明星社团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使社团工作创出品牌,他们完全有信心把德国文化社团建成中光高级中学乃至整个嘉定区的明星社团!
最后社团全体干部和成员对于学校领导和团委领导曾经给予过的支持和帮助表示忠心的感谢!基于本社团一直以来的表现和努力,特向团委提出校“优秀社团”的申请,望给予批准!谢谢

风俗习惯

  西方的送礼习俗
  l 法国送礼习俗
  在选择、赠送礼品上,法国人的高雅、文明、别具一格等特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赠送笨重、铺张的礼物被看作是不善交际的表现。
  节假日
  法国主要的送礼节日是圣诞节和新年除夕。12月24日孩子们将鞋子放在圣诞树下或者靠近烟囱等待大人们塞满果品和小玩意。在法国大部分地区,人们对圣诞老人不太熟悉。家庭成员一般相互赠送礼品。兰花、盛开的杜鹃和其他鲜花常用来送人。
  新年前夕,家人和朋友之间互赠的礼品就更多了。受邀请的客人带着鲜花、食品和其他礼物来参加聚会,女主人则照例为每位客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或纪念品。
  浪漫的法国人自然不会忘了圣瓦伦丁节(情人节),这个节日通常用鲜花作礼物。孩子们常常在这天给母亲们送上鲜花。
  母亲节也是重要节日。法国人在这天很少选贺卡,一般送鲜花及香水、围巾和其他女性物品。然而,父亲节在法国却不很普及,尽管皮革等工业部门从商业角度出发大力推祟这一节日仍事倍功半。
  5月1日,人们传统上给朋友和熟人送去铃兰花——春天的友好象征。
  特殊的送礼场合
  (1) 孩子一出世,其母亲将收到自己丈夫和父亲送来的鲜花——尤其是孩子是第一胎。亲友们会给孩子送衣服、玩具等礼品。一般应邀参加孩子洗礼的客人不必带礼品,只有孩子的教父母才带上诸如一只小银杯或是调羹之类的纪念品。
  过去,孩子的命名日一直被看得比其生日更重要。现在法国人也庆祝生日,十八岁、二十一岁、四十岁、五十岁等生日庆祝活动尤为隆重。
  (2)在订婚仪式上,双方家庭互赠花束。结婚时礼品总是送给新娘的父母并附上祝贺他们女儿成婚的贺卡。在结婚那天,给新娘家里送去鲜花也是合适的——尤其是你不能参加婚礼时。
  (3)家人和朋友也庆祝主要的结婚周年纪念日。丈夫们往往给妻子们种植一棵玫瑰树以象征他们永久的爱。
  (4)葬礼上只有极亲密的朋友才送花。一封简短的表示慰问的信或明信片较为合适。
  商务活动礼物
  目前经济上的困难使人们在互赠商务礼品时趋于保守。公司领导不愿接受过分奢侈的礼品以免被错认为是受贿。业务往来中送礼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对方有能力回赠你所送的礼物,不要让对方难以还礼而丢脸。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都希望礼品更富个人感情色彩,即便是业务往来送礼也最好亲笔附上几句问候。
  注意事项
  在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应带上一些小礼品或是在去之前就送些鲜花,特别是首次上门拜访。
  法国人对花有特殊的鉴赏力,他们懂得如何养护花,如何使花鲜艳持久。客人们往往在举行晚会的那天早上送去鲜花。如果能搞到主人最喜欢的花或与其室内环境相称的鲜花就更好了。法国人一般送一束由奇数花枝组成的鲜花——从插花艺术的角度考虑,偶数花枝组成的花束难以排列组合(当然十三这个数目要避开。你会发现如果刚好到了十三位客人,女主人会安排两只餐桌而不让十三人同坐一桌)。法国人喜欢热带的或异国的鲜花,尤其是那些能长久保持鲜艳的花。更豪华一点的鲜花礼品可以包括一只水晶花瓶。不要送红玫瑰。红玫瑰的确象征爱情且情人们也相互赠送,但它们也是人们痛恨的社会党的标志。另外,有的法国人认为由六支和十二支组成的花束是专门为情人们相互赠送的。
  食物也是一种好礼品,但须记住法国人很注重食物的质量,切忌送去包装漂亮而质量低劣的食物,以免由于贬低了主人的饮食标准而侮辱主人。
  按风俗不要给法国人送葡萄酒或烈性酒,因为法国人对自己的饮食很重视,他们对饮用何种酒类也很认真。当然你如果知道主人特别喜欢某种酒,你可以送一瓶给他并建议他日后慢慢斟酌。
  其他受欢迎的礼品还有带香味的蜡烛、百花香、书籍和一些水晶物品。香水(包括男用香水),被看作是带人情味的礼品。
  当然,现在的法国青年也喜欢美国流行的东西,像印有大学标志的T恤衫及印有美国影星的任何物品都是受欢迎的礼物。
  l 英国的送礼习俗
  克制、礼貌、尊重传统、热爱英语等值得尊敬的品质从英国人送礼的习俗中得到了体现。英国的传统认为,只要你付得起,不管是何物你都应设法得到最好的,然后终生珍惜之。
  送礼节日
  很多人将英国人送礼与圣诞节联系起来。确实如此,圣诞节是他们传统上最隆重的节日。所谓的圣诞节期间互赠大量的圣诞卡、唱圣诞歌、家人和朋友们将圣诞礼物置于圣诞树下,还有圣诞老人将礼物放入孩子们的长统袜里等等。圣诞节早晨,上自皇室成员、下至平民百姓都互赠礼物。在英国,人们还庆祝节礼日(Boxing Day)。节礼日即圣诞节后除星期日的第一天。这一法定节日来源于英国人在这一天将装入盒内的圣诞礼物送给侍者、邮递员等传统。
  业务上的同事也互赠圣诞礼物,虽然礼物不及美国人送的那样昂贵。印有公司标志的礼物如台历和月历及酒类(特别是白兰地、威士忌)和巧克力是常见的礼品。
  人们通过送复活节彩蛋(通常由巧克力或其他糖类做成)和鲜花来庆祝复活节。忏悔日,即四旬斋来临之前的星期二,传统上举行只有妇女参加的做煎饼比赛。那一天人们还用煎饼来款待朋友。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的庆祝活动跟美国差不多,但商业色彩较淡。英国的孩子们不像美国孩子那样在万圣节挨家挨户要礼物,如遭拒绝则搞个恶作剧。
  特殊的送礼场合
  在英国,生日是又一个重要的节日。家人在生日的那天早晨赠送礼物,年轻人则开晚会以示庆祝。尽管现在英国人十八岁就有选举权,他们仍将二十一岁作为进入成年来庆祝。过八十、九十或一百岁生日的公民将收到来自女王陛下的贺电。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每年6月的某一天庆祝女王的法定生日,虽然这一天并非女王的真正生日。
  孩于出生和洗礼时都要送礼。应邀参加洗礼仪式的人通常带一件礼品,教父和教母按传统送去银杯、银碟或调羹。年轻人在洗礼仪式上接受亲友和教父母送来的有永恒价值的礼品。
  结婚送礼习俗基本上跟美国一样。最好尽早将礼品送去,因为有的家庭喜欢将礼品陈列给朋友们欣赏。结婚礼物应送给新娘。
  l 德国送礼习俗
  送礼节日
  圣诞节前的第四个星期天为基督降临节,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准备圣诞节庆祝活动。每个星期日家人聚集在一起点燃四根蜡烛中的一根,到圣诞节刚好全部点燃。德国孩子早就急切地盼望着12月6日圣尼古拉斯节(Saint Nicholas’Day)的到来。当孩子们在沉睡时,圣尼古拉斯乘着由毛驴拉的雪橇来给孩子们分送水果、糖果等礼物。一些成人这天也互赠礼物。
  圣诞礼物在圣诞节前就买好了。圣诞节前夕而不是圣延节那天,人们围着圣诞树互赠礼品。在德国南部地区也盛行着圣诞老人送礼的习俗。
  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是德国的法定节日。复活节习俗包括从山上滚火轮和彩蛋、举行野外篝火晚会等。巧克力彩蛋和装在篮子里的小兔子常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
  母亲节时,人们给母亲们送去鲜花等礼物。
  五一节这天很多城镇和乡村竖起花柱,人们欢唱跳舞。年轻人则将白桦树枝插在女朋友家门上。
  特殊送礼场合
  每年德国人庆祝很多民间节日,从世界闻名的幕尼黑啤酒节到科隆的玫瑰节,以及一些地方上的葡萄酒节,这些传统节日都以吃、喝为中心,并不强调送礼。第一次去参加德国民间节日活动的外国人要了解,很少会有人招待你,每位参加者须自己点菜和付款。如果德国人主动招待你,你表示感谢后可以接受,但应立刻寻机回请他。
  德国人很看重生日,庆祝活动可在家里或办公室举行。有些德国人生日那天还能享受半天休假。孩子们生日那天醒来时总会发现桌上摆满了送给他们的鲜花。鲜花和葡萄酒是朋友间常送的生日礼物。
  德国没有为新娘举行送礼会的习俗。但婚礼前夜去新娘家狂欢的习俗却很普通。新婚夫妇的朋友们在婚礼前一天去新娘家将碟子和瓷器朝门上和窗下砸去(然而打碎玻璃杯却被视为不祥的),据说吵闹的声音会将恶运送走。如果新娘亲自打扫砸碎的盆盆罐罐,其未来必幸福吉祥。婚礼时送的礼物不能是尖形的如小刀、剪刀或雨伞等,因为尖的东西据说会带来恶运。在婚礼后才去送礼也被视为不吉利。送钱在德国是不合适的。
  德国人一得知有关结婚、订婚和孩子出世等消息时会立刻送去一束鲜花和祝愿。鲜花和水果适合作为礼品去探望病中的朋友。
  每当一幢大楼竖起来时,德国人传统上要举行房屋上梁仪式。一棵扎着彩带的松树放在屋顶,工匠领班爬上房屋发表一篇幽默或富有诗意的演讲并祈祷上帝给新大楼带来快乐。所有参加者可享受到点心和饮料。
  应邀去德国朋友家里做客,这是友谊的特殊象征。客人应带上小件礼品。如果送花,花束不要是偶数的,特别不要送十二支花,因为德国人对美国人“论打出售,总是便宜”之说法十分熟悉。
  红玫瑰是年轻男子送给心上人的,所以千万勿带上红玫瑰去送给女主人。另外有些白色和黑色的花(尤其是一些菊花)专门为葬礼所用。德国人还喜欢在自己窗前摆上各种盆景和花木,因而送上这类礼物是受欢迎的。对孩子们,你可以送T恤衫和音乐磁带。
  业务往来送礼
  有时由于业务关系德国朋友会在餐馆请客,这时要记住在主人动手前不可先开口吃。通常他会先尝一下酒温如何然后给客人倒酒,最后才给自己倒。按习俗他要向坐在自己右侧的女士举杯,然后祝所有人健康(你还礼时也应这样做)。德国人只在特殊场合如过生日时或祝对方好运时才碰杯,杯里要装满葡萄酒、香槟酒或啤酒才可碰杯。白兰地或正餐后饮的酒一般不碰杯。
  在生意谈成后可以互赠礼品,也可在圣诞节时送。音乐磁带、香烟、书籍、工艺品等都是合适的礼品。德国人对葡萄酒很内行,他们常在用餐时饮用啤酒和葡萄酒,所以除非你有把握一般勿送葡萄酒。
  如果德国朋友在聚会结束后未写感谢信表示他们喜欢你的礼品,你不必感到受辱,因为他们认为口头表示感谢就可以了。
  l 意大利送礼习俗
  意大利人从小就学会了如何赠送和接受礼品。他们往往刻意挑选一件合适的礼物送人。
  送礼节日
  在新年这一天,人们去过教堂后开始互赠礼品。孩子们要向长辈们祝贺新年,作为回报,孩子们可以收到年礼——钱。许多家人还互赠新年贺卡。
  主显节(1月6日)也是主要的送礼节日。将长统袜挂起来的好孩子会收到贝发娜巫师(Befana)赠送的糖果和其他小礼物。坏孩子会发现自己的长统袜里装满了煤。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对意大利人来说是相对较新的节日,然而节日的商业化使它们越来越普遍。人们通过互赠贺卡、鲜花和小件礼物来庆祝这些节日。
  四旬斋前的狂欢节来临时孩子们穿上了各种鲜艳的服装,人们互赠糖果等礼品。复活节时通常人们也互赠贺卡,礼品都做成鸡蛋形或装入彩蛋内。
  意大利人认为他们的圣诞礼品来自圣婴。家人之间互赠的礼物要藏到12月24日晚十二点以后即圣婴降生时才拿出来。圣诞节早上人们互致节日问候并纷纷打开礼品盒。
  特殊的送礼场合
  命名日庆祝活动比生日还要热闹。按传统,亲友们送来贺卡举办舞会以示庆祝。舞会和赠礼须在命名日前那个晚上进行。
  上门拜访时意大利人一般不带礼品,他们往往在第二天甚至更晚一点的时候才送去。这显示了对主人爱好的尊重并给主人以挑选的机会。花束、盆景、糖果和葡萄酒是受欢迎的礼品。
  婚礼和结婚周年纪念日送礼习俗跟其他西方国家差不多。祝贺新婚的礼品通常送到新娘家。刀剪并不被视为不祥之兆,钱却是品位不高的礼品。参加葬礼时一般送菊花,随后再寄去表示慰问的卡。食品和其他礼品是完全不合适的。
  l 荷兰送礼习俗
  尽管有数以百计的风车,大量的木鞋子,绵延好几里的鲜艳的郁金香以及许多手摇风琴,却只有一个圣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他的诞辰日是全荷兰最重要的节日。每年12月,人们以游行、欢宴和富有想象力的礼物交换等方式进行庆祝。圣尼克(人名及节名都叫作辛特克拉斯)是位富于同情心的米拉(Myra)主教,每年乘汽船从西班牙来到荷兰分发礼物。
  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辛特克拉斯(即圣尼克)在他的大红书上记录下荷兰儿童的行为,而他的仆人彼得则将礼物装起来为12月的旅行作装备。他到达荷兰之后,受到女王及其家庭成员的正式欢迎(他们自然第一个收到他的礼物)。然后他领着人们进行宏大的游行活动,同时他的仆人们向人群撒姜汁饼干和糖果。
  按照荷兰的传统,所有的礼品都必须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包装起来,并附有写给收礼人的一首韵文或诗歌。包装本身不必很漂亮,但须有隐蔽性,不易被人找到或者很难打开。在12月5日辛特克拉斯节前夕,荷兰人围坐在桌边,桌上放着糖果和面包点心,每人的位子都用巧克力标着名字的首字母。然后人们开始打开他们的辛特克拉斯礼物。在这之前,人们常常得寻找自己的礼物,在屋里屋外像寻找宝藏一般或在填满湿沙子的手套里掏。随礼物送的韵文要幽默且能善意地使受礼人感到尴尬(那些不会写诗文的人会发现,许多商店有现成的或有专人给你写)。所有的诗文都由辛特克拉斯签名。收到礼物的人要大声叫“谢谢你,辛特克拉斯”。家人及朋友间习惯上以这种方式互赠礼物。
  那晚深夜,辛特克拉斯骑着白马回来,在好孩子们的鞋子里塞满小礼物(尤其是给那些为他的马准备了干草或胡萝卜的孩子),并让彼得留下,将那些一年里行为不当的小孩用白桦树条赶跑甚至捆起来装进他的大袋子里。
  由于大多数的节日及礼物赠送都已结束,荷兰的圣诞节是个安宁及表达良好祝愿的时刻。圣诞树得在1月6日前撤走,因为那天向初生基督朝圣的东方“三大圣人”要来了。尽管家庭成员、朋友及商务上的熟人之间在圣诞节时经常再次互赠礼物,但欢乐是属于辛特克拉斯节的。
  人们认为新年一定得收到某样新东西,这是个经久不衰的传统。因此,在元旦那天,人们互赠手帕等小礼物,以确保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

美国人的风俗习惯

美国人请客吃饭的礼仪
美国人性格外向,热情直爽,不拘礼节,他们的风俗礼仪存在着许多与众不同之处。美国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不礼貌的。同美国人约会联系简单,打个电话,对方会很高兴地同意在尽短的时间内见面。美国人也有礼尚往来的习惯,但他们忌讳接受过重的礼物,一则是美国人不看重礼品自身的价值,二来法律禁止送礼过重,从家乡带去的工艺品、艺术品、名酒等是美国人喜欢的礼物,除节假日外,应邀到美国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饭一般不必送礼。美国社会有付小费的习惯,凡是服务性项目均需付小费,旅馆门卫、客房服务等需付不低于l美元的小费,饭店吃饭在结帐时收15%小费。
美国人请客吃饭,属公务交往性质多安排在饭店、俱乐部进行,由所在公司支付费用,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才邀请到家中赴宴。美国人的食物因地区、民族不同而种类繁多,口味各异,汉堡包、“热狗”、馅饼、炸面圈以及肯德基炸鸡等都是风靡世界的食品,但美国人待客的家宴则是经济实惠、不摆阔气、不拘泥形式的。通常的家宴是一张长桌子上摆着一大盘沙拉、一大盘烤鸡或烤肉、各种凉菜、一盘炒饭、一盘面包片以及甜食、水果、冷饮、酒类等。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菜饭,吃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
美国人将请客人吃顿饭、喝杯酒或到乡间别墅共度周末作为一种交友方式,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做出报答,如有机会请对方到自家吃饭就可以了。吃完饭后,客人应向主人特别是女主人表示特别感谢
美国人的饮食习惯
美国人在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点鸡尾酒,但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大都喝葡萄酒。
同时,在吃主食之前,一般都要吃一盘色拉。炸蘑菇和炸洋葱圈可作为开胃食品,牛排、猪排和鸡(腿)为主食,龙虾、贝壳类动物以及各种鱼类,甚至包括淡水鱼被统称为海鲜。炸土豆条则是深受人们喜爱且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
另外,应特别注意的一点,如有吃剩的食物,一定要打包带回家,以免浪费。
美国人在吃饭的时候是刀叉并用,而且他们的用餐方式也是很有讲究的。因此,在应邀与美国朋友一起吃饭时,应特别注意他们的用餐习惯。一般情况下,餐桌上摆放有一幅餐刀和两幅餐叉,外边的餐叉供你吃色拉,里边的餐叉用于吃主食和其它点心食品,餐刀用来切肉食。如果你两手并用,应左手握叉,右手握刀,而且一次握刀时间不能太长。
美国人的早餐有:炒或煮鸡蛋、香肠、油炸土豆片、薄煎饼、果子冻、烤面包、松饼、桔子汁以及咖啡等。
如果你是初到美国餐馆用餐,那么应该注意如下事项:
1、选择合适的餐馆(如:家庭式餐馆、特色餐馆以及自助式餐馆等);
2、餐馆营业时间(上午11:30开门营业,直到夜晚);
3、一般都应事先预订餐位:
4、到达餐馆后,不能径直地到餐桌旁入桌,除非餐厅有“随意就坐”的告示;
5、付款时,别忘了留给服务员一定比例的小费(一般为实际总额的10%~15%)。
随着美国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食品便应运而生。其快餐连锁店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麦当劳快餐连锁店。供应的快餐食品有:汉堡包、烤牛肉、牛排、火腿、三明治、肯德鸡、油炸土豆片、烘馅饼、冰淇淋以及各种碳酸饮料等。
------------------------------
西方人赴宴的礼仪
无论您是出国旅游还是出差,如果有人邀请您参加正式宴会,那么您需要了解一些西方社交场所的基本礼仪。
到达:你最好按时到达,迟到四五分钟也行,但千万不能迟到一刻钟以上,否则到时为难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讲究的人家,你进大门时遇到的第一个人可能是个男当差,负责帮你挂衣服或者是给你带路的,所以你先别急着跟他握手,观察一下再决定。
准备:进了客厅,你不要着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这种场合一般都要各处周旋,待主人为自己介绍其它客人。你可以从侍者送来的酒和其它饮料里面选一杯合适的边喝边和其它人聊天。等到饭厅的门打开了,男主人和女主宾会带着大家走进饭厅,女主人和男主宾应该走在最后,但如果男主宾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许会走在最前面。
入席:西餐入席的规矩十分讲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这时,和你同来的先生或女士绝不会被安排坐在你身边。欧美人认为熟人聊天的机会多得很,要趁此机会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别坐在长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边是男主宾,男主人的右边是女主宾。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间。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帮右边的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坐稳后自己再入座。
大家落座之后,主人拿餐巾,你就跟着拿餐巾。记住:不管这时出现什么情况(如主人有饭前祷告的习惯),主人没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
用餐:一般的菜谱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菜应该是冷盘、汤、鱼,后两道菜是主菜(肉或海鲜加蔬菜)、甜品或水果,最后是咖啡及小点心。吃饭的时候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胃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谈。甜品用完之后,如果咖啡没有出现,那可能是等会儿请你去客厅喝。总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来后,你就可以放下餐巾离开座位。这时,懂礼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帮女士拉开椅子,受照顾的女士不必对这一前一后的殷勤有特别的想法,这是他应该的。
告别: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个告辞,也不要最后一个离开,在这其间你什么时候告辞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辞就应该爽快地离开。
--------------------
进入外国人的办公室或住所的礼节
到外国人办公室或住所,均应预先约定、通知,并按时抵达。如无人迎候,进门先按铃或敲门,经主人应允后方得进入。如无人应声,可稍等片刻后再次按铃或敲门(但按铃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则不得擅自进入。
因事急或事先并无约定,但又须前往时,则应尽量避免在深夜打搅对方;如万不得已,非得在休息时间约见对方时,则应见到约见人后立即先致歉意,说“对不起,打搅了”,并说明打搅的原因。
经主人允许或应主人邀请,可进入室内。尽管有时洽谈的事情所需时间很短,也应进入室内,不要站在门口进行谈话。有时,主人未邀请进入室内,则可退到门外,在室外进行谈话。
进入室内,如说话所需时间较短,则可不必坐下,事毕也不要逗留;如所需时间较长,则要在主人邀请之下方可入座。在预先并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谈话的时间尽量不要过长。
应邀到外国人家里拜访、作客,应按主人提议或同意的时间抵达,早到或迟到都是不礼貌的。如发生迟到的情况,应致歉意。进行拜访,一般安排在上午十时或下午四时左右。西方习惯备有小吃和饮料招待,客人不要拒绝,应品尝一下,接受的饮料应喝掉(但实在不习惯时,也不必勉强)。
不经主人的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得要求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房。在主人的带领下可参观住宅,但即使是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
对主人家中的人都应问候,尤其应问候夫人(丈夫)和子女。有小孩在场,应主动与孩子握手、亲抱表示喜欢。家中养有猫狗的,不应表示出害怕、讨厌,不要去踢它轰它。
离开时,应有礼貌地向主人告别,感谢主人的接待。
(一)礼仪
在美国社会必须“入境随俗”,必须了解并遵守美国社会中惯行的礼仪规则。
在穿衣方面,虽然美国人以随和、不正式的印象,但在上班、赴宴会的场合, 仍是很正规,穿衣的规矩极多,但以适合时宜为主,例如参加婚礼、参加丧事,则应着黑色或素色的衣 服;女士在办公室应着裙装,避免穿牛仔长裤.
乘车方面,车内座位的大小顺序,要看主人开车或司机开车而有所不同. 如是搭乘出租 车,应该以后座右方的座位为最大座,
后座的左位为次之,再其次为中间, 而司机旁的座位 为最卑位.如开车的是友人,则他旁边的座位为最尊位,其次才是后座右、左及中间位.因此
在中国常见男女友搭乘出租车时, 男士总是打开车门让女士先进入,挪到左边位,男士再坐 到右边位上,这是完全不符合正式西方礼仪的,
正确方式应是让女士入座后,绕到左边车门 自行上车入座.上下楼梯也有一定规矩,上楼时应让女士、长者先行, 目的是保障女士、长 者的安全.
在饮食的方面,要注意餐具应先由最外面的一副刀叉开始使用,食物要用叉子压紧,切成小块才放入口中,吃食物及喝汤时不可出声,喝咖啡的小汤勺是用来搅拌奶品及糖的,切记不可用汤勺来喝咖啡,并避免在餐厅中喧哗,如接到请贴赴宴,要注意下面几点:
是否需要寄回回柬,告诉主人参加与否,有时也可用电话通知,如请贴上注明“regrets only”,则只有无法参加时才需通知,“rsvp”就应不论参加与否均寄上回帖或电话通知.
注意参加的宴会有无服装的规定.
准时,在参加酒会的时候,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五时至七时)前往, 当然也不宜太 晚才到.
如果邀宴宾客,则主人应注意:
1.陪客:应邀请与主客关系良好的人做陪.
2.食物:应先了解客人有无忌嘴的食物,如是否为素食者,是否为不食猪肉及鳞鱼类的犹 太人.
3.座位:主人应坐在背对门的位置,主客则在其对面,另外要注意阶级、尊卑,并以男女 、夫妻、中外分坐为原则.
进餐时饮酒种类应视当日主食而定, 如吃鱼则饮用白酒,吃肉则喝红酒,红酒应与室温
相同,且不可强邀宾客“干杯”,至于威士忌及白兰地等烈性酒,则多于饭后或饭前饮用.
国际社交礼仪规定多如牛毛,以上所举仅是其中数端,要在美国社会中行止合乎礼仪,还 需平日多留心注意并虚心学习才可.
(二)礼节
鞠躬礼,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的礼节。行鞠躬时要脱帽,右手握住帽檐中央将帽 子取下,左手下垂,上身前倾约十五度,两眼注视受礼者,同时表示问候。
握手礼,是全世界通用的礼节。起源于欧洲,最初是表示手里没有武器或亲切的意思
行握手礼时要客人先伸出手时才能握手。握手时一般不戴手套,但尊贵的人和女人可戴 手套。行礼时忌交叉行礼,和女人握手不可太紧。
点头礼,是同级或平辈人之间的礼节。如在路上相遇, 可在行进间进行。如遇见长官 、上级或长者,不行点头礼,而行鞠躬礼。
举手注目礼,这是军人礼节。行礼时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掌略赂外,手臂与肩齐高,两眼注视受礼者,待对方答礼后将手放下。
吻手礼,是欧美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贵族妇女或夫人见面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则将手掌轻轻托起吻之。如果女方不伸手,则不行吻手礼。
接吻礼,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朋友、夫妻之间表示亲昵、爱抚的一种礼节。
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吻。在高兴、喜庆或悲伤时,一般也行接吻礼,表示亲热或安慰。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感情的一种礼节。见面或告别时互相拥抱,表示亲密无间,感情深厚,拥抱礼通常和接吻礼一起进行。
(三)节日
1)感恩节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 美国人全家欢聚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当天教堂里的人也格外多,按习俗人们在这里都要做感恩祈祷。美国人从小就习惯独立生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而在感恩节,他们总是力争从天南地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畅谈往事,使人感到分外亲切、温暖。
2)圣诞节
是美国人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每年12月25日,全国便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从感恩节过后的第二天,美国人就开始为圣诞节大忙特忙起来。每家商店都是人流滚滚,商人们要鼓起如簧之舌,推销他们的各种货物,普通人也愿意趁此机会弃旧更新。
圣诞夜是一个狂欢的夜晚。美国人常常通宵达旦地举行庆祝活动。人们在小杉树上或小松树上挂满礼物、彩花和彩灯,树顶上还装上一颗大星。大人们站在一旁欣赏圣诞树,孩子们更是手舞足蹈,甚至手拉手地围着圣诞树跳起欢快的舞蹈。在公共场所,贺年片上到处都有圣诞老我的形象。有时在家里也由一人扮成圣诞老人,为大家分发礼物。
美国人庆祝圣诞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狂欢。送礼物和装饰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庆祝方式。每个家庭,都放着大包的礼物。孩子们把袜子挂在火炉边,希望圣诞老人在深宵把礼 物带来,放进袜子里。
每一个家庭在12月中旬,便会在市场上选择一株称心满意的圣诞树并装饰得五彩缤纷。
青少年都爱在圣诞前夕和圣诞晚上举行派对,许多情窦初开的小伙子,视第一次参加圣诞舞会为人生大事呢!
3)元旦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在元旦来临之际,喜欢把雄鹰,猫头鹰等飞禽的羽毛用来装饰衣鞋 帽,以示吉祥如意。
(四)其他
在欧美各国严禁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违者要罚款。违者必罚,没有例外。 有些西方人也忌三,特别是点烟的时候,不论你用火柴还是打火机给他们点烟,点到第三个人时,他们往往会面呈难色,有的人甚至会有礼貌的拒绝。
小费
搬运员:每件行李付费五十美分。 旅馆门卫:如为您唤叫出租汽车并照顾您上车时应给五十美分。 旅馆寝室打扫女工:您如果只住一晚,多半不给小费。如住得久一点,每三天给二元 左右(高级旅馆应再多给一点)。放在床前柜上就可。 旅馆餐厅应该给15%左右的小费,放在桌上就行或根据餐厅服务情况,由顾客自己在账 单上填写给小费的百分数,一般可由10%至20%不等。自助餐馆不给小费。
电源规格: 美国的电力为110/120伏特;交流电,60赫兹.
办公时间: 各机构办公时间并无一致,通常: 政府:周一-周五,09:00-17:00 政府:周一-周五,09:00-15:00 公司:周一-周五,09:00-17:00 商店:周一-周六,09:30-18:00 美国部分地区银行开业时间较早,打烊时间较晚.每周各百货公司有一晚照常营业.

急!!!欧洲各国家的人收礼物的习惯收到礼物后的表现,反应,习惯或者禁忌啥的

  l 法国送礼习俗
  在选择、赠送礼品上,法国人的高雅、文明、别具一格等特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赠送笨重、铺张的礼物被看作是不善交际的表现。
  节假日
  法国主要的送礼节日是圣诞节和新年除夕。12月24日孩子们将鞋子放在圣诞树下或者靠近烟囱等待大人们塞满果品和小玩意。在法国大部分地区,人们对圣诞老人不太熟悉。家庭成员一般相互赠送礼品。兰花、盛开的杜鹃和其他鲜花常用来送人。
  新年前夕,家人和朋友之间互赠的礼品就更多了。受邀请的客人带着鲜花、食品和其他礼物来参加聚会,女主人则照例为每位客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或纪念品。
  浪漫的法国人自然不会忘了圣瓦伦丁节(情人节),这个节日通常用鲜花作礼物。孩子们常常在这天给母亲们送上鲜花。
  母亲节也是重要节日。法国人在这天很少选贺卡,一般送鲜花及香水、围巾和其他女性物品。然而,父亲节在法国却不很普及,尽管皮革等工业部门从商业角度出发大力推祟这一节日仍事倍功半。
  5月1日,人们传统上给朋友和熟人送去铃兰花——春天的友好象征。
  特殊的送礼场合
  (1) 孩子一出世,其母亲将收到自己丈夫和父亲送来的鲜花——尤其是孩子是第一胎。亲友们会给孩子送衣服、玩具等礼品。一般应邀参加孩子洗礼的客人不必带礼品,只有孩子的教父母才带上诸如一只小银杯或是调羹之类的纪念品。
  过去,孩子的命名日一直被看得比其生日更重要。现在法国人也庆祝生日,十八岁、二十一岁、四十岁、五十岁等生日庆祝活动尤为隆重。
  (2)在订婚仪式上,双方家庭互赠花束。结婚时礼品总是送给新娘的父母并附上祝贺他们女儿成婚的贺卡。在结婚那天,给新娘家里送去鲜花也是合适的——尤其是你不能参加婚礼时。
  (3)家人和朋友也庆祝主要的结婚周年纪念日。丈夫们往往给妻子们种植一棵玫瑰树以象征他们永久的爱。
  (4)葬礼上只有极亲密的朋友才送花。一封简短的表示慰问的信或明信片较为合适。
  商务活动礼物
  目前经济上的困难使人们在互赠商务礼品时趋于保守。公司领导不愿接受过分奢侈的礼品以免被错认为是受贿。业务往来中送礼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对方有能力回赠你所送的礼物,不要让对方难以还礼而丢脸。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都希望礼品更富个人感情色彩,即便是业务往来送礼也最好亲笔附上几句问候。
  注意事项
  在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应带上一些小礼品或是在去之前就送些鲜花,特别是首次上门拜访。
  法国人对花有特殊的鉴赏力,他们懂得如何养护花,如何使花鲜艳持久。客人们往往在举行晚会的那天早上送去鲜花。如果能搞到主人最喜欢的花或与其室内环境相称的鲜花就更好了。法国人一般送一束由奇数花枝组成的鲜花——从插花艺术的角度考虑,偶数花枝组成的花束难以排列组合(当然十三这个数目要避开。你会发现如果刚好到了十三位客人,女主人会安排两只餐桌而不让十三人同坐一桌)。法国人喜欢热带的或异国的鲜花,尤其是那些能长久保持鲜艳的花。更豪华一点的鲜花礼品可以包括一只水晶花瓶。不要送红玫瑰。红玫瑰的确象征爱情且情人们也相互赠送,但它们也是人们痛恨的社会党的标志。另外,有的法国人认为由六支和十二支组成的花束是专门为情人们相互赠送的。
  食物也是一种好礼品,但须记住法国人很注重食物的质量,切忌送去包装漂亮而质量低劣的食物,以免由于贬低了主人的饮食标准而侮辱主人。
  按风俗不要给法国人送葡萄酒或烈性酒,因为法国人对自己的饮食很重视,他们对饮用何种酒类也很认真。当然你如果知道主人特别喜欢某种酒,你可以送一瓶给他并建议他日后慢慢斟酌。
  其他受欢迎的礼品还有带香味的蜡烛、百花香、书籍和一些水晶物品。香水(包括男用香水),被看作是带人情味的礼品。
  当然,现在的法国青年也喜欢美国流行的东西,像印有大学标志的T恤衫及印有美国影星的任何物品都是受欢迎的礼物。
  l 英国的送礼习俗
  克制、礼貌、尊重传统、热爱英语等值得尊敬的品质从英国人送礼的习俗中得到了体现。英国的传统认为,只要你付得起,不管是何物你都应设法得到最好的,然后终生珍惜之。
  送礼节日
  很多人将英国人送礼与圣诞节联系起来。确实如此,圣诞节是他们传统上最隆重的节日。所谓的圣诞节期间互赠大量的圣诞卡、唱圣诞歌、家人和朋友们将圣诞礼物置于圣诞树下,还有圣诞老人将礼物放入孩子们的长统袜里等等。圣诞节早晨,上自皇室成员、下至平民百姓都互赠礼物。在英国,人们还庆祝节礼日(Boxing Day)。节礼日即圣诞节后除星期日的第一天。这一法定节日来源于英国人在这一天将装入盒内的圣诞礼物送给侍者、邮递员等传统。
  业务上的同事也互赠圣诞礼物,虽然礼物不及美国人送的那样昂贵。印有公司标志的礼物如台历和月历及酒类(特别是白兰地、威士忌)和巧克力是常见的礼品。
  人们通过送复活节彩蛋(通常由巧克力或其他糖类做成)和鲜花来庆祝复活节。忏悔日,即四旬斋来临之前的星期二,传统上举行只有妇女参加的做煎饼比赛。那一天人们还用煎饼来款待朋友。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的庆祝活动跟美国差不多,但商业色彩较淡。英国的孩子们不像美国孩子那样在万圣节挨家挨户要礼物,如遭拒绝则搞个恶作剧。
  特殊的送礼场合
  在英国,生日是又一个重要的节日。家人在生日的那天早晨赠送礼物,年轻人则开晚会以示庆祝。尽管现在英国人十八岁就有选举权,他们仍将二十一岁作为进入成年来庆祝。过八十、九十或一百岁生日的公民将收到来自女王陛下的贺电。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每年6月的某一天庆祝女王的法定生日,虽然这一天并非女王的真正生日。
  孩于出生和洗礼时都要送礼。应邀参加洗礼仪式的人通常带一件礼品,教父和教母按传统送去银杯、银碟或调羹。年轻人在洗礼仪式上接受亲友和教父母送来的有永恒价值的礼品。
  结婚送礼习俗基本上跟美国一样。最好尽早将礼品送去,因为有的家庭喜欢将礼品陈列给朋友们欣赏。结婚礼物应送给新娘。
  l 德国送礼习俗
  送礼节日
  圣诞节前的第四个星期天为基督降临节,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准备圣诞节庆祝活动。每个星期日家人聚集在一起点燃四根蜡烛中的一根,到圣诞节刚好全部点燃。德国孩子早就急切地盼望着12月6日圣尼古拉斯节(Saint Nicholas’Day)的到来。当孩子们在沉睡时,圣尼古拉斯乘着由毛驴拉的雪橇来给孩子们分送水果、糖果等礼物。一些成人这天也互赠礼物。
  圣诞礼物在圣诞节前就买好了。圣诞节前夕而不是圣延节那天,人们围着圣诞树互赠礼品。在德国南部地区也盛行着圣诞老人送礼的习俗。
  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是德国的法定节日。复活节习俗包括从山上滚火轮和彩蛋、举行野外篝火晚会等。巧克力彩蛋和装在篮子里的小兔子常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
  母亲节时,人们给母亲们送去鲜花等礼物。
  五一节这天很多城镇和乡村竖起花柱,人们欢唱跳舞。年轻人则将白桦树枝插在女朋友家门上。
  特殊送礼场合
  每年德国人庆祝很多民间节日,从世界闻名的幕尼黑啤酒节到科隆的玫瑰节,以及一些地方上的葡萄酒节,这些传统节日都以吃、喝为中心,并不强调送礼。第一次去参加德国民间节日活动的外国人要了解,很少会有人招待你,每位参加者须自己点菜和付款。如果德国人主动招待你,你表示感谢后可以接受,但应立刻寻机回请他。
  德国人很看重生日,庆祝活动可在家里或办公室举行。有些德国人生日那天还能享受半天休假。孩子们生日那天醒来时总会发现桌上摆满了送给他们的鲜花。鲜花和葡萄酒是朋友间常送的生日礼物。
  德国没有为新娘举行送礼会的习俗。但婚礼前夜去新娘家狂欢的习俗却很普通。新婚夫妇的朋友们在婚礼前一天去新娘家将碟子和瓷器朝门上和窗下砸去(然而打碎玻璃杯却被视为不祥的),据说吵闹的声音会将恶运送走。如果新娘亲自打扫砸碎的盆盆罐罐,其未来必幸福吉祥。婚礼时送的礼物不能是尖形的如小刀、剪刀或雨伞等,因为尖的东西据说会带来恶运。在婚礼后才去送礼也被视为不吉利。送钱在德国是不合适的。
  德国人一得知有关结婚、订婚和孩子出世等消息时会立刻送去一束鲜花和祝愿。鲜花和水果适合作为礼品去探望病中的朋友。
  每当一幢大楼竖起来时,德国人传统上要举行房屋上梁仪式。一棵扎着彩带的松树放在屋顶,工匠领班爬上房屋发表一篇幽默或富有诗意的演讲并祈祷上帝给新大楼带来快乐。所有参加者可享受到点心和饮料。
  应邀去德国朋友家里做客,这是友谊的特殊象征。客人应带上小件礼品。如果送花,花束不要是偶数的,特别不要送十二支花,因为德国人对美国人“论打出售,总是便宜”之说法十分熟悉。
  红玫瑰是年轻男子送给心上人的,所以千万勿带上红玫瑰去送给女主人。另外有些白色和黑色的花(尤其是一些菊花)专门为葬礼所用。德国人还喜欢在自己窗前摆上各种盆景和花木,因而送上这类礼物是受欢迎的。对孩子们,你可以送T恤衫和音乐磁带。
  业务往来送礼
  有时由于业务关系德国朋友会在餐馆请客,这时要记住在主人动手前不可先开口吃。通常他会先尝一下酒温如何然后给客人倒酒,最后才给自己倒。按习俗他要向坐在自己右侧的女士举杯,然后祝所有人健康(你还礼时也应这样做)。德国人只在特殊场合如过生日时或祝对方好运时才碰杯,杯里要装满葡萄酒、香槟酒或啤酒才可碰杯。白兰地或正餐后饮的酒一般不碰杯。
  在生意谈成后可以互赠礼品,也可在圣诞节时送。音乐磁带、香烟、书籍、工艺品等都是合适的礼品。德国人对葡萄酒很内行,他们常在用餐时饮用啤酒和葡萄酒,所以除非你有把握一般勿送葡萄酒。
  如果德国朋友在聚会结束后未写感谢信表示他们喜欢你的礼品,你不必感到受辱,因为他们认为口头表示感谢就可以了。
  l 意大利送礼习俗
  意大利人从小就学会了如何赠送和接受礼品。他们往往刻意挑选一件合适的礼物送人。
  送礼节日
  在新年这一天,人们去过教堂后开始互赠礼品。孩子们要向长辈们祝贺新年,作为回报,孩子们可以收到年礼——钱。许多家人还互赠新年贺卡。
  主显节(1月6日)也是主要的送礼节日。将长统袜挂起来的好孩子会收到贝发娜巫师(Befana)赠送的糖果和其他小礼物。坏孩子会发现自己的长统袜里装满了煤。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对意大利人来说是相对较新的节日,然而节日的商业化使它们越来越普遍。人们通过互赠贺卡、鲜花和小件礼物来庆祝这些节日。
  四旬斋前的狂欢节来临时孩子们穿上了各种鲜艳的服装,人们互赠糖果等礼品。复活节时通常人们也互赠贺卡,礼品都做成鸡蛋形或装入彩蛋内。
  意大利人认为他们的圣诞礼品来自圣婴。家人之间互赠的礼物要藏到12月24日晚十二点以后即圣婴降生时才拿出来。圣诞节早上人们互致节日问候并纷纷打开礼品盒。
  特殊的送礼场合
  命名日庆祝活动比生日还要热闹。按传统,亲友们送来贺卡举办舞会以示庆祝。舞会和赠礼须在命名日前那个晚上进行。
  上门拜访时意大利人一般不带礼品,他们往往在第二天甚至更晚一点的时候才送去。这显示了对主人爱好的尊重并给主人以挑选的机会。花束、盆景、糖果和葡萄酒是受欢迎的礼品。
  婚礼和结婚周年纪念日送礼习俗跟其他西方国家差不多。祝贺新婚的礼品通常送到新娘家。刀剪并不被视为不祥之兆,钱却是品位不高的礼品。参加葬礼时一般送菊花,随后再寄去表示慰问的卡。食品和其他礼品是完全不合适的。
  l 荷兰送礼习俗
  尽管有数以百计的风车,大量的木鞋子,绵延好几里的鲜艳的郁金香以及许多手摇风琴,却只有一个圣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他的诞辰日是全荷兰最重要的节日。每年12月,人们以游行、欢宴和富有想象力的礼物交换等方式进行庆祝。圣尼克(人名及节名都叫作辛特克拉斯)是位富于同情心的米拉(Myra)主教,每年乘汽船从西班牙来到荷兰分发礼物。
  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辛特克拉斯(即圣尼克)在他的大红书上记录下荷兰儿童的行为,而他的仆人彼得则将礼物装起来为12月的旅行作装备。他到达荷兰之后,受到女王及其家庭成员的正式欢迎(他们自然第一个收到他的礼物)。然后他领着人们进行宏大的游行活动,同时他的仆人们向人群撒姜汁饼干和糖果。
  按照荷兰的传统,所有的礼品都必须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包装起来,并附有写给收礼人的一首韵文或诗歌。包装本身不必很漂亮,但须有隐蔽性,不易被人找到或者很难打开。在12月5日辛特克拉斯节前夕,荷兰人围坐在桌边,桌上放着糖果和面包点心,每人的位子都用巧克力标着名字的首字母。然后人们开始打开他们的辛特克拉斯礼物。在这之前,人们常常得寻找自己的礼物,在屋里屋外像寻找宝藏一般或在填满湿沙子的手套里掏。随礼物送的韵文要幽默且能善意地使受礼人感到尴尬(那些不会写诗文的人会发现,许多商店有现成的或有专人给你写)。所有的诗文都由辛特克拉斯签名。收到礼物的人要大声叫“谢谢你,辛特克拉斯”。家人及朋友间习惯上以这种方式互赠礼物。
  那晚深夜,辛特克拉斯骑着白马回来,在好孩子们的鞋子里塞满小礼物(尤其是给那些为他的马准备了干草或胡萝卜的孩子),并让彼得留下,将那些一年里行为不当的小孩用白桦树条赶跑甚至捆起来装进他的大袋子里。
  由于大多数的节日及礼物赠送都已结束,荷兰的圣诞节是个安宁及表达良好祝愿的时刻。圣诞树得在1月6日前撤走,因为那天向初生基督朝圣的东方“三大圣人”要来了。尽管家庭成员、朋友及商务上的熟人之间在圣诞节时经常再次互赠礼物,但欢乐是属于辛特克拉斯节的。
  人们认为新年一定得收到某样新东西,这是个经久不衰的传统。因此,在元旦那天,人们互赠手帕等小礼物,以确保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

溺水三千 一苇之功是什么典故啊

“溺水三千”取自《西天菩萨十劝歌》;“一苇之功”原成语为“一苇渡江”,是达摩祖师的宗教故事。
溺水三千资料:
《西方菩萨十劝歌》选段:
第十劝人要参玄
第十劝人要参玄 道法三千六百门 博学新明还要算 分清邪正究根源 
参访名师当择善 免堕旁门入异端 有等尘缘抛未断 身羁俗网被情牵 
至使一心生二念 六贼相攻不自然 五蕴不空心意乱 妄欲滋生孽障缠 
慧光不照云遮掩 气丧神昏似蠢团 装模作样穿绸缎 繁华声色诈庄严 
计较千般多打算 终日奔波总为钱 求衣求食心忧闷 为儿为女为徒孙 
心身两地纷纷乱 净土难修怎定禅 俗事牵缠何日免 枉你修行想学仙 
瞎炼盲修真可厌 图挂虚名入道门 无为假想空留恋 顽坐存思口默然 
苦己劳形人瘦损 单衣辟谷捱饥寒 服术饵芝番少嫩 运气餐霞补寿元 
幼女顽童行采战  炼银砂作汞铅 履斗步罡符法显 驾雾腾云遁地趱 
观鼻观心为目面 顽空寂灭足双盘 一切有为终有变 难脱轮回作佛仙 
不遇明师来指点 坐穿蒲衲也徒然 叮咛後学勤修炼 云游参访进高门 
不拘富贵兼贫贱 无论光头共鬓边 男女何须分老嫩 总要修行立志坚 
讲道论经谈佛典 三教同宗结善缘 弃邪归正为高见 改祸成祥福寿添 
把定禅心施慧剑 斩断情根免挂牵 看破红尘无挂念 跳出牢笼寿万年 
性命双修勤苦炼 还原返本复先天 立功积德行方便 混俗和光隐市廛 
有日修成功果满 丹书下诏上西天 朝见如来三宝殿 九祖超升上九莲 
居有琼楼华丽苑 食多玉液列华筵 一家乐叙欢无厌 受用随心在面前 
金身永远无迁变 地久天长快活仙 无愁无劫闲消遣 洞天福地任留连 
棋遇烂柯观一战 杯从溺水渡三千 点石成金随我变 吐饭成蜂几妙然 
叱石成羊奇手段 嗜啖灭火不生烟 画江成路游行转 一苇渡江不用船 
咒莲生 无瑕玷 掷米成珠粒粒圆 画龙壁上风雷电 骑鹤扬州不用钱 
得心应手神通显 无穷变化谒天尊 世人及早勤修炼 访求正道一中玄 
真修苦炼功灵验 方知十劝是真言 
一苇渡江资料:
一苇渡江是达摩祖师的宗教故事。达摩传说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现在少林寺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儒家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因为《诗经》里面有一首《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唐人孔颖达解释说: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这样的解释是比较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