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马拉多纳是个怎样的人
我用一个足球能做到的,马拉多纳用一个桔子也能做到……”---普拉蒂尼
1960年10月30日,马拉多纳(Diego Armando Maradona)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维拉-费奥里托区,1岁在教堂做洗礼时,幼小的他哭闹挣扎,需要两个大人按住才能完成仪式。若干年后,类似的情况在足球场上重现,要想“制服”马拉多纳,一两个人可不够。
“卡拉多纳!”
3岁时,马拉多纳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皮革制作的足球,他第一次踢这个球用的是左脚(相关资料摘自马拉多纳自传《EL DIEGO》),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左脚第一次触碰一只足球,23年后,这只脚将球捅进了英格兰的大门,创造了世界杯史上最神奇的进球。
1971年9月28日,一个名叫“卡拉多纳”的足球神童第一次上了报纸,这是记者们的拼写错误。3个月后,11岁的马拉多纳带着一只足球在电视上露面,这时已不会再有人写错他的名字,因为他和他的小洋葱头队(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属下的少年队)已经小有名气。教练科内霍甚至将马拉多纳用在更高年龄段的比赛中,慢慢的,马拉多纳出名了,大家都知道了青年人俱乐部有这么一个孩子,为了公平竞赛,结果14岁级别的比赛拒绝一名11岁孩子参加!
天才从小就是天才。1975年8月14日,14岁的马拉多纳升入了青年人俱乐部的成年队,被列入了甲级职业比赛的名单!虽然后来因联赛罢工而未能出场,不过这也创造了阿根廷国内联赛的一项纪录。
马拉多纳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号码是16号,那是1975年10月20日,在16岁生日前10天,马拉多纳在甲级联赛中替补出场,上演了处子秀,对手是科多巴队,这成为了他永远难以忘怀的一天,几天后,他在联赛中打进了2个球,马拉多纳回忆说:“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的手能够触摸到天空!”
马拉多纳的几张生活照
在阿根廷青年人队的5年里,马拉多纳参赛166场,打进116球,1981年,他转会博卡青年,又在40场比赛中打进28球。在70年代末的阿根廷赛场,这个矮壮身影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太大了,至今观看那时候的比赛录像,你都能感受到来自一个绝对天才的震撼。
1982年夏天,马拉多纳转会巴塞罗那,在那里,他甚至做到了让皇马的球迷为一名巴萨球员喝彩。那是在伯纳乌球场,马拉多纳从中场启动,穿越了对手压上的防线,在晃过门将后,他又向回扣球,戏耍了回追上来的后卫胡安-何塞,当后者滑铲撞上立柱时,马拉多纳才轻松的将球送入大门。这个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上演了,伯纳乌的球迷们起立为这个进球鼓掌喝彩,马拉多纳令足球超越了仇恨的界限。
在巴塞罗那,马拉多纳第一次经历了命运的磨难。1982年底的肝炎让他休养了3个月,83年9月24日,他又被铲断了腿。尽管如此,在效力巴萨的2年里,马拉多纳仍留下了58场进38球的成绩单。1984年夏天,巴塞罗那将马拉多纳卖到了意大利,若干年后,他们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无形的力量
足球场上靠什么决定胜负?技术、速度、体能、战术……可有时候,你能在场上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无法用数字去量化,但却凌驾于这一切具体因素之上,它可以化平凡为神奇,可以在一瞬间模糊所谓强与弱的分别。
世纪妙传镜头连拍
1990年6月24日,世界杯1/8决赛阿根廷对巴西,61381名观众在一瞬间捕捉到了这种力量的影子。第81分钟,马拉多纳先在中圈变线晃过了阿莱芒,随后带球躲过了邓加的铲抢,又利用假动作突破了迎上来的罗查。此时,剩下的三名巴西后卫(加尔维奥、布兰科和戈麦斯)竟然不顾队形,集体向马拉多纳围拢过来!接下来,一脚传球——卡尼吉亚轻松破门——巴西出局。
这本是一场被很多人认为一边倒的较量,双方实力有不小的差距,但最终一个人在瞬间的爆发改变了一切。为什么那三个巴西后卫会那样的惊惶失措、忘记队形不顾一切的扑向马拉多纳?答案很简单:就因为他是马拉多纳,那一路突破而来的气势震撼人心,在一瞬间,巴西人的心理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摧毁,这种力量来自马拉多纳。
由此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不勒斯和那时的阿根廷都被称为一个人的球队,而1986年世界杯则是属于一个人的世界杯。在这个人身上,时刻焕发着这种无形但却可怕的力量,它可以让队友信心倍增,也可以让敌人从心底里感到恐惧。
在马拉多纳加盟前的一个赛季,那不勒斯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弱旅,他们仅以1分的优势勉强保级,而在马拉多纳加盟后,球队呈现出惊人的上升势头。在个人的头一个赛季,马拉多纳攻入14个进球,那不勒斯名列第八,第二个赛季攻入11球,球队进入三甲,第三个赛季,那不勒斯人的梦想实现了,1987年5月10日,马拉多纳率队历史上首次加冕意甲冠军(此时卡雷卡等人尚未加盟),从一支保级弱旅到意甲冠军,他带给那不勒斯质变只用了三年。“我来那不勒斯,就是为了能和马拉多纳一起踢球。”卡雷卡曾这样回忆道,1990年,他随马拉多纳拿到了个人唯一一次意甲冠军,球王走后,他和那不勒斯竟从此与任何奖杯绝缘。主教练比冈也认为,马拉多纳的力量已经超出了技战术的范畴。“有他在场上,我们就感觉自己是不可战胜的,他不仅仅提升了球队的技术水平,他还给整个俱乐部一种心理上的巨大鼓舞。”
最伟大的进球
1986年世界杯上的故事如出一辙,巴西和法国是夺冠的最大热门,但阿根廷拥有马拉多纳。对英格兰的比赛,人们见证了一个人击败一支球队的神话,关于马拉多纳那个无与伦比的进球,英格兰主帅老罗布森说,“我们保持着队形,没有犯错误,但对手是一个天才,那真是个该死的奇迹(Bloody miracle)。”在半决赛输给阿根廷队后,比利时老帅蒂斯也曾感叹说:“没有马拉多纳,阿根廷会是另一支球队,他们不会如此强大,如果把马拉多纳给我,我也能赢得世界杯。”
数据说明了一切,本届大赛的7场比赛中,阿根廷队共打进14个进球,马拉多纳攻入5球、助攻5次,一个人成就了其中的10球!1986年世界杯是一种战术的成功,阿根廷主帅比拉尔多围绕马拉多纳制定了独特的“球星战术”,布鲁查加、巴尔达诺等人只需跟跑,有马拉多纳在就有机会。那时候,比拉尔多的指导思想甚至可以归结为:“剩下的人守住球门,然后进攻的事情交给马拉多纳”。8年后,整体足球时代到来,这种围绕一个超强个体的独特踢法随着马拉多纳的退隐而绝迹江湖。
我爱马拉多纳
在巴蒂的自传中,他称1994年世界杯上的阿根廷是他经历过最强大的一支。“我们拥有迭戈-马拉多纳,最初和他一起踢的几场球,我无法理解他的意图,他的思路超乎常人,有时候他一拿球,我认为他不可能传到我想要的地方,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却把球传到了对我来说再理想不过的位置,只是我没有跑而错过了机会。马拉多纳对比赛的掌控能力太强了,巴尔博也有同感,总和我这么说,虽然我们亲自经历过和他一起踢球的感觉,但有时候仍感到难以置信。”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谈及马拉多纳的神奇,那不勒斯的队友卡雷卡、德纳波利等人都曾说过,只要看到马拉多纳拿球,就向空档冲刺,他总有办法把球舒服的传到你脚下。
旷世奇才
“我们当时拥有一支完美的队伍,”巴蒂在自传中回忆道,“我认为没有什么球队比我们更强大了,即使今天,我也这样认为。只要一个眼神、一个笑容,彼此就明白要怎么做了,但后来我们失去了迭戈,没有了他,一切都变得困难了。”当马拉多纳在场时,阿根廷漂亮的两战两胜,希腊队被4球狂扫后,主教练帕纳格里亚斯气愤的斥责队员“满脑子只想着赛后去和马拉多纳握手……”。失去马拉多纳后,阿根廷队先后负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被淘汰出世界杯,巴蒂在那届大赛中4场打进4球,但他不是马拉多纳,他没能拯救阿根廷。
你很难量化马拉多纳对一支球队的影响力,就像你只能将阿根廷在1994年的瞬间变脸归结为一个原因:有还是没有马拉多纳。在自传《EL DIEGO》中,马拉多纳回忆了当时的一个场景:“比赛后,雷东多找到我,眼里含着眼泪对我说:“我在场上一直寻找着你,可我找不到,整场比赛我都在寻找着你!迭戈!”在那支阿根廷,马拉多纳已经成为了精神支柱,34岁的他也许再也不能像1986年那样突破过人,但他的存在与否却仍决定着一支球队的命运。
有人说,1986年对英格兰的比赛,是马拉多纳一生的浓缩,天神与魔鬼的两副面孔在同时闪现。不过,按照1986年阿根廷队友巴尔达诺的说法,马拉多纳不是神,更不是魔鬼。“20年来,所有人都对他说,迭戈,你是上帝,但只有真的靠近他,你才会了解,他更像个天真的孩子。他的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他的迷失只是因为率性而为,他从来没有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怀有过恶意。”(摘自2004年6月观察家报的采访)
当巴尔达诺最后被问道,如何评价这位率性而为的队友时,他这样回答:“我爱马拉多纳。”
一生中的经典时刻
--------------------------------------------------------------------------------
马拉多纳的俱乐部生涯:
小洋葱头队(1970-1975):详细介绍
阿根廷青年人(1975-1981):参赛166场、进球116个:详细介绍
博卡青年(1981-82):参赛40场,进球28个:详细介绍
巴塞罗那(1982-84):参赛58场,进球38个:详细介绍
那不勒斯(1984-1991):参赛259场,进球115个:详细介绍
塞维利亚(1992-93):参赛28场,进球7个:详细介绍
纽维尔斯老男孩(1993-94):5场0球;
博卡青年(1995-97):31场7球;
阿根廷国家队:
国家队详细介绍
处子秀1977年2月27日,5比1胜匈牙利;最后一战1994年6月25日,世界杯2比1胜尼日利亚;处子进球1979年6月2日3比1胜苏格兰;最后一个进球1994年6月21日世界杯4比0胜希腊;共参赛91场,进34球。其中世界杯参赛21场,进8球,助攻8次,是有详细数据统计以来世界杯上助攻最多的人
马拉多纳90年世界杯为什么会表现的一塌糊涂
马拉多纳在90年世界杯上虽然未能取得进球,但是他踢的比赛并不是一塌糊涂,之所以人们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马拉多纳在90年世界杯之前的86年世界杯发挥十分出色,相比之下90年显得有些平庸;其次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未能率队夺冠。
一塌糊涂的印象从何而来很多人认为马拉多纳在90年世界杯上的表现一塌糊涂,得出如此结论的人要么不懂球,要么没有看那届的杯赛,只是道听途书,形成了不客观的印象罢了。众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的表现的确不如上一届出色,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队过关斩将,最终成功夺得世界杯冠军,他更是在那届杯赛上上演了“上帝之手”、“千里走单骑”等职业生涯的代表之作,正式那届世界杯马拉多纳奠定了自己的球王地位,并成为了阿根廷的国民英雄。
其次是因为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虽然率队闯入决赛,但未能如愿夺冠,在以胜负论英雄的竞技体育方面,输掉的一方就是失败者,会受到舆论的各种“抹黑”。
马拉多纳的发挥已十分车色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的发挥其实已经十分出色,他率领着一支平民阿根廷队,过关斩将,最终闯入决赛,面对强大的西德,最终因为一粒颇具争议的点球输掉了比赛,屈居亚军,这样的成绩怎么能说一塌糊涂。
很多人会觉得马拉多纳一球未进,表现并不理想。这是因为马拉多纳一直带上出战,状态并非满格;其次阿根廷当时面临严重的青黄不接,他一人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无法确保进球。
马拉多纳球王含金量太低
关于LZ所说确是事实,但老马天赋之高、技术之细之全面也是事实。至今在大多数人眼中老马的控球、传球仍是天下第一。
86年对英格兰后,英主教练罗布森曾评论老马的两个进球:“第一个是手球,应该不算。但第二个球应该算两个,所以仍是1:2,我们输了。”既然英格兰人自己都如此大度,LZ也不必耿耿于怀了。
斯蒂法诺说过:“我的活动范围更大,这点他(马拉多纳)可能不及我,但他的一些动作我未必做得出。”球王惺惺相惜,英雄相知。LZ何必一定要比出个高下?历史自有公断。
普拉蒂尼倒是难说,86年本来就被看做贝利三大接班人老马、普和济科之争。很多人认为如果当时阿根廷直接遭遇法国恐怕会不敌。但可惜法国再次碰到苦主德国被淘汰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此外不要忽视一点,老马曾经几乎凭一己之力将联赛中下游球队那不勒斯带到了世界第一联赛意甲的冠军宝座上,这点没有其他巨星做到过。
青菜豆腐、各有所爱。老马的人品或许为人不齿,但其球技真得难以非难。球王地位乃是公认,LZ不喜欢就当不存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