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苏沃洛夫如何率领俄军击败法军的
1799年,苏沃洛夫受命任意大利境内对法作战的俄奥联军总司令。他以70岁的高龄,率军去瑞士,援救在那里作战的俄军。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他披着单薄的斗篷,和士兵们一起翻山越岭。士兵们走累了,他鼓励说:“勇士们,一只鹿能转弯的地方,就是你们能越过的地方,跟我前进!”
两军在阿达河畔展开了一场血战。俄军有4.85万人,莫罗统帅的法军有5.8万人。战争开始以后,法军疯狂地向俄军阵地发起冲锋。兵力和武器装备都不如法军的俄军,被法军的气势所吓倒,士兵从自己的阵地纷纷向后逃跑。
苏沃洛夫见状十分震惊,但他没有责骂和威胁,而是骑上马,跑到逃兵的最前头。他还不时地喊:“好汉们,快跑呀!把敌人都吸引过来。”跑了一气之后,苏沃洛夫突然把马一横,拦住士兵,大声喊到:“敌兵被我们吸引到这片开阔地,反攻的时机到了!”他掉转马头,高举战刀,威严命令:“全体官兵,向后转——前进!”他一马当先,箭似地往前冲。刚才还是逃命的士兵,一下子变成吃了豹子胆的追兵了。可见,老将军苏沃洛夫多么善于掌握用兵的心理。苏沃洛夫得胜还朝,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苏沃洛夫远征意大利的过程是怎样的
苏沃洛夫对意大利的远征指法国同欧洲各国第二次同盟战争期间,俄奥军队在苏沃洛夫元帅指挥下在北意大利对法军的战斗行动。
1798年,俄国加入第二次反法同盟后,部队进行了调动:乌沙科夫海军中将的分舰队从黑海调往地中海,格尔曼将军的军团和罗津别尔格将军的军团调往北意大利,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将军的军团调往瑞士。1799年初,法国在北意大利拥有一支5.8万人的军队,由舍列尔将军指挥;在中意大利和南意大利拥有一支3.4万人的军队,由麦克唐纳将军指挥。当同盟国集结兵力时,法军乘机转入进攻,击败了梅拉斯元帅指挥的奥军,并占领了几乎整个瑞士和北意大利。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奥国政府的坚决要求,苏沃洛夫被任命为北意大利联军总司令。1799年4月15日,苏沃洛夫抵达瓦列焦后,决定首先训练部队的协同动作,提高奥军战斗力。在组织奥军训练中,苏沃洛夫尤其重视对士兵掌握冷兵器、进行夜行军和以纵队实施冲击的训练。为了训练部队,他运用“制胜科学”的原则,制定出一系列守则和条令,并把一些俄军军官和军士暂时调来训练奥军各部;为了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他压缩辎重,并创立了流动给养弹药仓库。同时,军队还组建了炮兵主预备队。联军进攻准备的加快,使其能够在战斗中先发制敌,夺取战略主动。
苏沃洛夫分出部分兵力封锁佩斯基耶腊和曼图亚要塞,然后亲率主力于4月19日出发对舍列尔军作战,并于4月25日前出到阿达河畔。这时,莫罗将军受命指挥配置在阿达河西岸的法军。苏沃洛夫决定对米兰实施主要突击,而在其他方向上采取佯动。在阿达河畔3天的交战中联军大败莫罗军。为了扩大战果,他们在6个星期内几乎占领了整个北意大利。法军统帅部调集兵力,企图以两翼包围突击来粉碎联军:由麦克唐纳的军队从托斯卡纳向摩德纳、巴马、皮亚琴察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莫罗的军队从热那亚向托尔托纳实施辅助突击。转入进攻后,麦克唐纳于6月12日在摩德纳附近击溃了奥军并向巴马推进。苏沃洛夫识破了法军的企图,遂以自己的各个歼敌计划打破其企图。他把阻击莫罗军队的部队留在亚历山大里亚附近,亲率余部前往迎击麦克唐纳军。他们在48小时内行军85公里,于6月17日出敌不意地前出到特里皮亚河一带。
6月17~19日,在特里皮亚河畔的遭遇战中,苏沃洛夫战胜了兵力多半倍的敌军。麦克唐纳军溃退。苏沃洛夫令奥军进行追击,而主力于6月23日转入对莫罗军队的进攻。莫罗得知苏沃罗夫军逼近亚历山大里亚后,仓促向热那亚撤退,在那里与麦克唐纳残部会合。7月底,会合起来的法军在茹别尔将军指挥下从热那亚地区向亚历山大里亚出发,进攻联军主力。8月15日,在诺维附近的交战中,苏沃洛夫击败了茹别尔军,使其翼侧和后方均遭到歼灭性的打击。
这次交战是巧妙运用辅助突击以保证粉碎主要方向之敌的范例。苏沃洛夫在北意大利的胜利,乌沙科夫率领的俄国舰队在地中海的成功进军,几乎彻底摧毁了法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英国和奥地利担心俄国势力加强,决定把俄军赶出意大利。1799年8月中旬,苏沃洛夫接到从维也纳来的、经沙皇保罗一世认可的奥皇命令:率联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前往瑞士与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军团会合,以便从瑞士展开对法国的进攻。
苏沃洛夫远征意大利是当时重大的政治和军事事件。由于俄军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联军多次大败法军。这次远征中,苏沃洛夫的统帅活动是在异常复杂的形势下进行的。同盟内部存在政治矛盾,同盟各军的军事体制不同,他们内部盛行并决定其军事训练和军人教育的战略战术概念也有差别。英奥政府力图把对共同敌人作战的重任推到俄军一方,凡此种种都使苏沃洛夫的统帅活动变得极为困难。奥皇及其统帅们极力主张占领对方的领土和要塞,而苏沃洛夫当时就认为,消灭对方的武装力量是战斗的主要目标。苏沃洛夫的战略立足于对形势的周密分析,强调各个击破敌人,强迫对方按自己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总决战。苏沃洛夫运用在对其他地段进行辅助行动的同时,集中兵力对正面狭窄地段实施主要突击的原则,对部队实施纵深配置,使正面、翼侧和迂回突击相互结合。苏沃洛夫的作战计划符合于具体情况,具有自己的特点,与奥地利人依据陈旧的警戒线战略和线式战术原则制定的计划截然不同。在北意大利的战争中,为达到军事和政治目的,苏沃洛夫巧妙地组织了与海军的协同动作。具有深刻民族特点的苏沃洛夫军事学术的基础,是相信人在战争中起决定的作用。俄军良好的精神和战斗素质,以及渴望在俄军援助下从法国占领者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意大利人民的支持,帮助苏沃洛夫取得了胜利。
苏沃洛夫的援兵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我整理的苏沃洛夫的援兵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790年10月,第二次俄、土战争中,俄军统率苏沃洛夫将军命令他的部下库图佐夫率军围攻多瑙河畔的伊兹梅尔要塞。驻守该要塞的土军顽强抵抗,库图佐夫强攻了两个月,仍然没有攻下来。他虽然身经百战,但对这次的强攻能否取胜也毫无把握,为此,他决定向苏沃洛夫将军求援。
苏沃洛夫将军收到部下的求援信后,不仅没给他一枪一弹、一兵一卒能援助,而且还向大本营发出“已攻占要塞”的捷报,并任命库图佐夫为“要塞司令”。
库图佐夫深知“捷报”已传回大本营,如不攻占要塞,就要担当“欺君之罪”的罪名,身败名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精心部署,身先士卒,竭尽全力地发动强攻,终于攻下了伊兹梅尔要塞。
苏沃洛夫将军对库图佐夫可谓了如指掌,他当时认为,一个指挥官如果信心动摇了,纵然大量增兵也无济于事。为了完全打消库图佐夫的依赖念头,他才采取了这种破釜沉舟、断其退路的做法,果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扩展: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俄罗斯帝国杰出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战略家、统帅,俄罗斯军事学术和军队改革的奠基人之一。
苏沃洛夫生于军官家庭,1742年入伍。1758年参与七年战争。1768年至1774年参加第五次俄土战争。1786年晋升为陆军上将。在1787年至1791年的第六次俄土战争中屡破土军,期间受封雷姆尼克伯爵。1794年率兵镇压波兰大起义,晋升为陆军元帅。因反对沙皇保罗一世采用普鲁士军事制度,于1797年被革职流放。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苏沃洛夫被起用为意大利境内对法作战的俄奥联军总司令,在阿达河、特雷比亚河、诺维三次战役中击败法军,1799年9月率部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瑞士,援救在瑞士作战的俄军,成功撤退。一度被封为意大利公爵。10月晋升为俄国大元帅。回国后再遭贬谪,于1800年在彼得堡逝世。
苏沃洛夫对意大利的远征是怎么进行的
苏沃洛夫对意大利的远征指法国同欧洲国家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俄奥联军在苏沃洛夫元帅指挥下,在意大利北部对法军的作战行动。
俄国于1798年加入第二次反法同盟后,将乌沙科夫海军中将的分舰队从黑海调往地中海,将格尔曼将军和罗津别尔格将军的两个军调往意大利北部,将李姆斯基·科尔萨科夫将军2.7万人的一个军调往瑞士。
到1799年初,法国在意大利北部有舍列尔将军所部5.8万人,在意大利中部和南部有麦克唐纳将军所部3.4万人。
当盟军尚在聚集兵力之时,法军就转入进攻,挫败了梅拉斯元帅指挥的8.6万人的奥军,并且几乎占领了瑞士全境和意大利北部。
只是根据奥地利政府的一再坚持,苏沃洛夫才被任命为意大利北部联军总司令。
1799年4月15日他到达瓦列德饶,决定首先训练军队实施协同动作的能力和提高奥军的战斗力。苏沃洛夫组织奥军训练时,特别重视熟练掌握冷兵器、进行夜间行军和用纵队实施攻击。
在训练中他运用了《制胜科学》中的原则,写下了许多指南和教范,把一些俄国的军官和军士临时派到奥军中去工作。为了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他缩减了辎重,建立了移动的粮食仓库和弹药仓库。军内组建了炮兵总预备队。
联军在进攻前用10天时间加紧进行了训练,因而得以先于敌人行动,从敌人手中夺得了战略主动权。苏沃洛夫拨出一部分兵力封锁佩斯基耶拉和曼图亚要塞,于4月8日率领主力出击谢雷尔的军队,4月25日进至阿达河一带。
此时,配置在阿达河西岸的法军改由莫罗将军指挥。苏沃洛夫决定对米兰实施主要突击,而在其他方向采取佯动。经过4月26~28日阿达河3昼夜的决战,联军重创莫罗军。他们进一步发展胜利,在6周内几乎完全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法军指挥部调集兵力,企图实施两面夹攻来歼灭联军。主要突击由麦克唐纳所部3.6万人从托斯卡纳向库德纳、帕尔马、皮亚琴察方向实施;辅助突击由莫罗部1.4万人从热那亚地域向托尔托纳实施。麦克唐纳转入进攻后,于6月12日在摩德纳击败奥军,并向帕尔马方向前进。
苏沃洛夫识破了法军的企图,决定按自己的计划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制服敌人。苏沃洛夫在亚历山德里亚设置屏护队以防莫罗,率领余部约2.2万人悉数迎击麦克唐纳。苏沃洛夫的军队在48小时内疾行85公里,于6月17日出敌不意地在特雷比亚河岸出现。
6月17~19日在特雷比亚河畔众寡悬殊的遭遇交战中,苏沃洛夫取得胜利。麦克唐纳部队溃不成军,仓皇后退。苏沃洛夫派奥军追击该部敌军,而以主力于6月23日回兵对付莫罗部队。莫罗获悉苏沃洛夫率军抵达亚历山德里亚,仓促撤至热那亚同麦克唐纳残部汇合。
7月末,合编起来的法军约3.5万人,在茹伯尔将军指挥下,从热那亚向亚历山德里亚方向对盟军主力转入进攻。在8月15日的交战中,苏沃洛夫向茹伯尔部的翼侧和后方数次实施歼灭性突击,将其击溃。
这次交战,是灵活运用辅助突击以保证粉碎主要方向之敌的卓越典范。苏沃洛夫在意大利北部的胜利和乌沙科夫在地中海远征中的胜利,几乎完全打破了法国在这个地区的统治。英国和奥地利害怕俄国势力增强,决心设法使俄军离开意大利。
1799年8月月中,苏沃洛夫接到奥皇从维也纳来的一个书面命令,指示联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至瑞士同李姆斯基—科尔萨科夫的那个军会合,尔后从那里展开对法国的进攻。
苏沃洛夫对意大利的远征,是当时最重大的政治和军事事件。联军多次重创法军。
在这次远征中,苏沃洛夫是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其统帅活动的。同盟内部政治上存在矛盾;各国军事制度、战略战术观念各不相同,以及由此决定的各自在战斗训练和教育方面也有差异;再加英国和奥地利政府又想把和共同敌人作战的重担放到俄军身上。
所有这些都给苏沃洛夫的统帅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虽然苏沃洛夫把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看作是战斗行动的主要目标,但是奥皇和他的将领们却坚决主张夺取敌人的疆土和要塞。苏沃洛夫的战略以缜密研究情况为基础,以各个击破敌人,迫使敌人在对我有利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决战的需要为出发点。
苏沃洛夫采用的作战原则是:集中兵力在狭窄的地段上实施主要突击,同时在其他地段展开辅助行动;军队作纵深配置,结合运用正面突击、翼侧突击和包围。苏沃洛夫的作战计划以具体条件为依据,不拘泥于死板公式,完全不同于死抱过时的警戒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的奥军的计划。在向意大利北部远征途中,为了达到军事—政治目标,苏沃洛夫卓越地组织了与海军舰队的协同动作。苏沃洛夫能正确地理解人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这是他所奠定的俄罗斯军事学术的基础。
俄军高度的精神战斗素质,以及渴望在俄军援助下摆脱法国占领的意大利人民的支援,都促成了苏沃洛夫的胜利。
拿破仑遇上苏沃洛夫会发生什么
历史没有绝对,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如果纯粹从逻辑角度来推,那拿破仑胜的几率大些。
首先从战场和时间来分析,
都知道苏沃洛夫1800年就被上帝征用了,所以两人最有可能交手的地方只有1799年的意大利。
那么从两人在意大利的表现如何呢?
拿破仑1798年去远征埃及了,错过了与苏沃洛夫交手的机会,当时法国的意大利军团,舍雷尔有6.2万,麦克唐纳有5.4万,加起来也不足12万,而苏沃洛夫统率的联军有9万,加上意大利的14.5万奥军,联军在意大利的总兵力将近25万,人数是法军的两倍还多,火炮是三倍,在多出10万多人的优势下只要不是特别差劲的将领一般都会赢,因此苏沃洛夫拿下意大利算不上什么丰功伟绩。
而拿破仑1796年面对奥军和皮埃蒙特军始终是处于劣势的,当然这个劣势指的不一定是兵力,但意大利有很多场战役拿破仑确实是是以少胜多,另外拿破仑在巴萨诺和卡尔蒂罗埃被阿尔文奇小败了两次,这确实是军事失误,之前他一路击败了博利厄、科利、维尔姆泽和克日达诺维奇,所以面对阿尔文奇这个稍微强点的对手可能忽略了对对方的了解。但完全两次小败很快就被两次大胜所挽回,横扫意大利的速度不比1799年的苏沃洛夫慢,而且论作战条件的话,拿破仑在前期处于劣势,后期也没多大优势,但苏沃洛夫则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从这点看拿破仑就比老苏强。
另外更正一个不知是哪个小白经常散布的谣言:苏沃洛夫在意大利击败了法军两个名将儒贝尔和马塞纳,甚至差点俘虏了马塞纳?!
第一,那时马塞纳还不是元帅,从这点就能证明散布谣言的是个不懂厉害只会嘴炮的小白。
第二,儒贝尔早在8月13日与贝勒加德率领的奥军作战时就阵亡了,根本没与苏沃洛夫交手。
第三,苏沃洛夫没有击败过马塞纳,两人只有在苏黎世会战时有过一次交手,这场战役要具体说下:
首先苏黎世会战是马塞纳赢了,而且是以少胜多,这点肯毋庸置疑,这是马塞纳的成名战,输了怎么成名?而且如果输了的话联军就打到巴黎去了,波旁王朝就复辟了,也不会有后来的第一帝国。
其次,苏黎世会战苏沃洛夫并不是主帅,只是作为援军,到战场较晚,目的是袭击马塞纳的侧翼。科尔扎科夫是会战中联军的主帅,他在瑞士的部队只有3.5万,但其四周都有援军,卡尔大公在莱茵战线击败儒尔当后,派霍茨率领1.8万南下进入瑞士,苏沃洛夫解决意大利后,率3万俄军北上进入瑞士,到此时,联军实际投入苏黎世会战的兵力已超过8万,而马塞纳的瑞士战线原有3万,后来整理舍雷尔和儒尔当的残兵后增加到6万,但相比联军依旧是处于劣势。苏沃洛夫的3万人主要是袭击马塞纳的侧翼,而法军负责侧翼掩护任务的是莱柯布的1.3万人,但实际上莫里托分出了5千去掩护苏尔特的侧翼,所以实际击败苏沃洛夫3万大军的是莱柯布的7千人。
因此这场战役其实不算苏沃洛夫与马塞纳的较量,而是马塞纳与科尔扎科夫大较量,莱柯布与苏沃洛夫小较量。
另外还有一种谬论是莱柯布没有打败苏沃洛夫,只是挡住了,苏沃洛夫最终的失败是在马塞纳与苏尔特分别解决掉了科尔扎科夫和霍茨后来支援莱柯布才赢。这种解释分明就是强词夺理,莱柯布本来的任务就是阻击苏沃洛夫,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而他从23号到30号仅仅凭借两个不满编旅阻挡了4倍于己的3万俄军长达一星期之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不是胜利是什么?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苏沃洛夫是远远不及拿破仑的,我承认苏沃洛夫是个优秀的将领,但他的主要辉煌成就都在对土耳其的战争中,在与法国打仗时没有过什么佳绩,要知道与法国作战时他已经70岁了,已经是英雄暮年了,而此时拿破仑刚刚猛虎出笼,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PS:拿破仑时代无论法军还是反法国家都有不少出色的将领,何必要拿一个跨时代老将来比?时代不一样,战术思想都不一样。
PS又PS:库图佐夫并不比拿破仑强,首先库图佐夫打败拿破仑是靠坚壁清野战略,而这个战略并不是他提出的,而是巴克莱一直在用,只不过巴克莱运气不好,而库图佐夫正好在最后捡了个漏。其次,库图佐夫在克拉斯内击败拿破仑时靠得是巨大的兵力优势,而且当时撤退中的法军根本无心恋战,而二人在兵力相当时仅有一次博罗季诺一次交手,而且是拿破仑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