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眼泪是否能够排毒
眼泪能够排毒。
1、情绪眼泪能排毒。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生化学家佛瑞,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批自愿者先看动人的情感电影,如果被感动得哭了,就将泪水滴进试管。几天后,再利用切洋葱的办法让同一群人流下眼泪,并收集进试管内。这项有趣的实验,结果显示,因悲伤而流的“情绪眼泪”和被洋葱刺激出的“化学眼泪”成份大不相同,在“情绪眼泪”中,蕴含着儿茶酚胺,而“化学眼泪”中却没有。儿茶酚胺是一种大脑在情绪压力下会释放出的化学物质,过多的儿茶酚胺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心肌梗塞。所以,当我们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2、哭泣最好不要超过十五分钟。无论遇到悲伤或是委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哭。这是人的本能,但哭也要把握好火候,心理专学家研究发现,哭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在这个时间内,人因为悲伤而流出的眼泪含有相当高的有害物质,及时通过眼泪派出,会对身体有利,也会减轻悲伤的程度,减少心理压力。否则,有害物质积聚在人的体内,人就会生病。而哭的时间太长了虽然也达到排毒的目的,胃却受不了。因为胃肠的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忧伤会导致胃的运动减慢,影响食欲,经常这样会导致胃病。所以,发泄情绪大哭一场不是不可以,只是在痛哭的时候别忘了看一下表!
3、平常眼睛流泪有益身体健康。平时眼球便会不断的分泌泪水,泪水中不但含有杀菌酵素,可抵抗外来细菌,还可润滑眼球,假如这种基础分泌量不足,眼睛会干涩不适,因此当眼睛有异物入侵时,便会自然反射分泌泪水,以冲走异物,对眼球而言,是重要的保护。
4、哭泣对缓解情绪压力有益。哭泣时,人体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均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刺激泪水分泌,让平时少有机会运动的眼球肌肉活跃起来,并非坏事。有些人一面哭,一面用手揉眼睛,就可能损及健康。位于眼球表面的角膜相当脆弱,若是揉眼睛时用力太过,可能导致角膜破皮、引发感染,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出现角膜溃疡,这时患者会感到眼睛剧痛、泪流不止,视力也会大受影响,严重者甚至有失明之虞,必须进行角膜移植才能重见光明;角膜破皮才是导致失明的原因,泪流不止只是相伴随而来的症状,并不是哭泣导致瞎眼。
5、哭泣对健康有利。心理学家克皮尔调查了137人,并将他们分为健康组和患病组。患病组是溃疡病和结肠炎的患者,这是两种与精神紧张密切相关的疾病。结果发现,健康组哭的次数比患病组较多,而且哭后自我感觉较之哭前好了许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因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哭泣时,这些有害的化学成分便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浓度,缓解了紧张情绪。有研究表明,人在哭泣时,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这解释了为什么哭后感觉比哭前要好了许多。 哭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对人的心理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当你的精神蒙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当你的心情抑郁不乐时,不妨痛痛快快哭一哭。不要强忍泪水,那样会加重抑郁,憋出病来的。强烈的负性情绪会造成你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而当这种紧张被你压抑下去得不到释放时,势必成为一种积累待发的能量,引起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久而久之,会造成身心健康的损害,促成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恶化。
6、哭泣是一种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情绪压力的发泄途径,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此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健康,属于是慢性影响。他的调查发现,长期不哭的人,患病率比哭的人高一倍。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哭是有益健康的。情感变化引起的哭是机体自然反应的过程,不必克制。尤其是心情抑郁时。
7、眼睛流泪能排毒。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化学家威廉·H·弗雷Ⅱ世发现,在情感性眼泪中,蛋白质的种类比反射性眼泪多20%~25%,钾含量更是后者的4倍,而且锰浓度要比血清中的高30倍。这种眼泪还富含激素,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人在承受压力时释放的一种激素)和催乳素(prolactin,作用是控制泪腺上的神经递质受体)。 弗雷认为,眼泪中复杂的化学组成与哭泣时的情绪有关。例如,在慢性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锰浓度偏高;焦虑不安、压力过大就会产生过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女性体内高浓度的催乳素则可以解释她们为什么比男人爱哭,特别是在青春期之后。弗雷推测,由于有大量的激素存在,当我们经受强烈的感情冲击时,人体就会用泪水将多余的化学物质“冲走”。也许,这就是我们在劝慰别人时,会说“尽情哭吧”的原因。但也有科学家不同意弗雷的观点。仅凭眼泪,真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激素,让我们在哭过之后感觉轻松吗?要得到确切的答案非常困难。我们的泪管不够粗,也没有那么高的效率。即使是长时间痛哭,流出的满含激素的泪水也只有很少一点。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让我们在哭过之后感觉轻松呢?
8、哭泣出健康。哭很“廉价”且易得。英国《独立报》调查发现,女人一年平均至少哭47次,男人只哭7次。十之八九的人哭完后能舒缓郁闷的情绪,而且流眼泪是资源丰富又容易“支取”的宣泄方式,还没什么不良副作用。研究人员说,哭泣也许不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但在恢复健康方面非常有效。调查发现,88.8%人哭后情绪都能得到改善,只有8.4%的人哭后感觉更糟。
9,哭泣是人类特有的情绪表达方式。哭和笑一样对身体有好处。研究人员说,哭泣是人类特有的情绪表达方式,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幸存”下来,是有一定的实用目的,并对人类生存有些益处。就像众所周知的其他一些情绪表达,比如笑和生气对人都有好处。笑已证实能加速治疗效果,促进血液循环功能,减低压力激素水平,还能提高免疫系统、产生更多的抗疾病化合物。
10、难过时哭出的眼泪更健康。研究人员把眼泪分为两种,一种是因情绪波动而掉的眼泪,叫情绪眼泪;另一种是泪腺日常分泌的液体,或受物质刺激后流的眼泪,叫常规眼液。专家发现:情绪眼泪里包含的化合物,与常规眼液里所含的化合物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难过地大哭与切洋葱时受到刺激而流泪,泪水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医学研究人员正是基于这个发现,提出所谓的“恢复理论”。专家称,人们在哭过后会觉得好受些。当人们哭泣时,造成情绪压力的化学物质可能和在眼泪里流到了体外。如果负面情绪没释放出来,会增大心脏病发作的危险,还会损害大脑的一些区域。所以,人类哭的本领具有生存价值。哭绝对不是坏事,它和笑一样可以有益健康。(美国一研究所对300人做调查,90%以上的人哭泣后情绪能得到快速缓解,还有那些“有泪不轻弹”的人消化性溃疡,结肠炎和肝病的发病率很高。可见哭在有时候是由好处的,该哭的时候还是哭出来的好。哭可以很好的治疗抑郁症。
求英语帝 翻译下 最好留下答案 在线等
许多像明尼苏达州饥饿实验那样的医学和心理实验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批判者们说此类实验残酷、不道德、会造成身心两方面的伤害;而为这些实验辩护的人说实验是必要的、正当的,因为通过实验的出的结论及认知信息对大家都有帮助。
阅读下面一个真正的心理实验的概述。你能想象出的最极端反应(赞成或反对)是什么?你自己的反应时什么?你认为这项实验正当吗?并说出你所持见解的理由。在笔记本里写一段概述,陈述你列举出的人们对该项实验的反应。要做好大声读给他人听的准备,并且要求参加小组讨论。
实验:在1971年的一次心理实验中,某些大学生被指定扮演“囚徒”,另外一些大学生被分派当“看守”。在仅仅大约一天后,“看守”开始残酷地对待“囚徒”。前者过后承认他们当时认为后者“低人一等”。有些“囚徒”受到惊吓,因此想退出实验。科研人员拒绝其请求,这些“囚徒”感到误入陷阱、沮丧抑郁、极度失望,像大多数真正的囚犯一样。最终,几天后,该项实验被叫停取消,而原计划是要持续几周的时间。研究人员们担心有人身体或是心理上会为此遭受重创。
自我评价反思:回到81页,重新评估你对目标词汇的理解;你对词汇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现在你对什么样的词汇感觉最得体舒服?
数十年前的36名实验者长期节食,究竟是为了证明什么
很多人把“管住嘴,迈开腿”的“管住嘴”理解成少吃,理解成节食了。几乎所有的节食减肥者,都会反弹复胖。而且节食减肥的恐怖之处,不光在复胖,还会作用于你的身体各方面,健康和精神都会因为节食受到影响!
科学界对减肥有一个共识,就是:任何减肥方法,都能让你在短时间内(1~2个月)快速降低体重,但是你的体重一定会在几年内反弹回去!
节食减肥虽然能快速减重,却不能真正的长期减肥,有点健身减肥知识的小伙伴还是懂的,这也算是一个常识了,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好好看看小杨教练的这篇文章。
1944年的“明尼苏达饥饿实验”(小杨教练结婚也是11月19日Σ( ° △ °|||)︴),一项节食减肥的实验在明尼苏达大学中进行,共36名参与者。他们是没有服兵役的,却又觉得自己应该为战争做点事情,就参加了这个实验。还下了军令状:“我选择饿死,帮助他们度过粮食危机!”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实验,是第一次饥饿实验,也是最后一次。
这场实验一共有四个周期:第一周期:适应期(3个月):受试者每天必须吃下3200卡路里的食物,将身体调整至“理想”体重的范围。让所有人的体重调整到BMI21%左右的标准体型。
第二周期:实验期(6个月):在正式实验期间,受试者的每日饮食热量,被削减为每天1560卡路里(有些减肥的小伙伴会觉得不少啊,其实对于成年男性来说还是少了,而且是严格控制的,完全没有偷吃的可能性,而且还有运动和学习),食谱模仿的当时欧洲难民的饮食情况,以高碳水低蛋白为主,如:土豆、大头菜、萝卜、通心粉、面包等。并且每周步行35公里的运动量。
第三周期:恢复期(3个月):此时将受试者分为四组,每组严格控制恢复期饮食,具体分类方法按照摄入热量的不同来区分。
第四周期:恢复期(2个月):在最后的恢复期中,热量摄入和食物种类都不受限制。
实验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真实的情况是,节食实验初期,受试者 的热情逐渐减弱,甚至变得越来越烦躁。常常会为了一些曾经认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现在却会让人十分沮丧或者非常不耐烦。
至于在生理上,有人指出越来越怕冷了,甚至在盛夏也要求加盖毯子。除此以外,还会感到头昏眼花、肌肉酸痛、脱发、协调性降低、耳鸣等。有部分受试者不再去听大学讲座,因为他们毫无精力。他们的性欲也完全丧失(极端饮食,会使男性的睾酮降低至“阉割水平”)。
从此时的实验数据来看,受试者的BMI值最低可达14.9(BMI18.5以下属于体重过轻),平均力量降低21%,血液量降低10%,新陈代谢平均降低40%以上。
生理上的变化固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心理上的变化,超过半数的受试者出现了抑郁症倾向,两名受试者被关进了精神病院,还有一名受试者用斧头砍断了自己的三个手指。
所有人都产生了对食物的不正常迷恋,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进餐之后津津有味的舔盘子。
实验结果在接下来的回复其中,虽然每天的摄入从1560大卡提升到2200大卡,但实验者的症状都没有好转,摄入量进一步提升到3000大卡之后,头晕、嗜睡等症状消失了,但是疲倦、性欲等依旧没有改善。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变成了易胖体质。原因在于节食饥饿导致了人体基础代谢的下降,人体会通过激素的调节,去促使人们增加体重,增加脂肪。以及心理“暴饮暴食”,会让瘦下来变得不再容易。
实验结束,首先是食欲的爆发,实验者每天都要暴食5000大卡的热量,有的人甚至一顿吃了11500大卡的食物,相当于5个正常人一天的摄入量。他们吃下去的食物几乎都变成了脂肪。就在恢复期的时候,实验者的体脂率一度达到了实验时的2倍以上,大部分人都达到了1.5倍以上。
明尼苏达饥饿实验,是一次空前绝后的非人道实验,实验向我们展示了热量的限制对人身体和精神的影响。这场实验也告诉我们,节食不能减肥,这场实验,是节食不减肥的证据!
节食减肥的危害下面小杨教练总结一下,节食减肥的危害:
1、肌肉的流失,基础代谢的降低
节食使你摄入的热量大大减少,不仅不能满足人体每天正常的能量所需,还会营养不足,导致肌肉和水分的流失,从而引起基础代谢也跟着下降。基础代谢的下降,不仅不利于后期的减肥,还会让你在恢复饮食之后出现体重反弹的现象。
2、长期节食,身体会自动开启“节能模式”
如果我们的身体处于长期的饥饿状态,人体是很聪明的,会开启自我保护机制,会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之后会想尽办法储存脂肪(1g脂肪提供9卡路里能量,脂肪和蛋白质都是4卡路里)。
3、节食之后,容易让你暴饮暴食
当你节食减肥把体重降下来后,你会恢复饮食,因为你平时摄入的热量少,恢复饮食之后,大脑会发出吃东西的指令,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这时候更容易暴饮暴食。
人为什么会哭泣
自然界中的动物总是充满稀奇古怪的特征和行为,比如大象的长鼻子、双髻鲨两只远远相隔的眼睛,还有沙丘鹤奇特而疯狂的求偶舞蹈。不过动物的这些特征和行为都不及人类的哭泣那样特别。
对于哭泣,人类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经常哭泣,而且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别人脸上的泪水。上世纪8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以300多名男性和女性为对象,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每月平均要哭5次,男性则每4周哭一次。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声大哭,向所有人宣告:“我来了!”我们的哭泣之所以特别,并不是因为哭喊声,而是因为充满感情的泪水。动物或许会呜咽、呻吟和嚎叫,但绝不会动情落泪,即便是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亦是如此。猿类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泪管,但它的功能只是清洁眼部、浸润和呵护眼球。而对于人类来说,也许在远古的某个时期,在祖先的泪腺和掌管感觉与表达深层情感的大脑区域之间,进化出了神经元连接。
就像所有遗传变异一样,导致流泪的变异也是一个“错误”。但这是很有用的错误,如果这个意外出现的基因没有让遗传它的生物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自然选择早就把它淘汰了。问题是,我们的哭泣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对此,研究人员已有了些眉目,他们发现的掌控人类哭泣的生理机制,足以让我们大吃一惊。
哭泣的原因有很多。简单地说,这是人类的本能,会因疼痛或悲伤而哭泣;复杂地说,这是一种高级的交流方式,它把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这样的能力。这种联系帮助我们的祖先生存下来,而且不断发展壮大,也使得人类成为地球上最成功、认知能力最复杂的生物。
一、眼泪带走烦恼
为什么痛哭一场,感觉就会轻松不少?科学家发现,哭泣时流下的眼泪能清除人体内的过多激素,而正是这些激素让我们产生了烦恼。
复杂行为的根源通常很简单,哭泣就是这样。与其他动物一样,人类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用哀号来表达悲伤。在婴儿出生后的三四个月里,他们还没学会怎么去笑,也不懂得使用肢体语言,于是经常哭泣,而且哭声非常刺耳。当婴儿快满1周岁的时候,哭泣就不那么频繁了,他们开始用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用手比划、发出咿咿呀呀的叫声或者乱扔身旁的勺子和食物(有些婴儿在出生后的3到6个月前都不会流泪)。
悲伤的动物会哭,但不会因动情而落泪。
随着婴儿渐渐长大,针对每一种刺激,都有了不同的哭法:因疼痛而尖叫,因孤独、难受或饥饿而啜泣——这是他们在开口说话之前,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不管原因是什么,这些哭泣都可以在动物中找到原型:包括灵长类动物在内,很多动物仍在使用嚎叫作为最主要的交流方式。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肌电图研究显示,当我们情绪低落时,会控制不住颏肌上的神经,让下巴不停颤动,或者控制不了抑制嘴角肌的神经,让我们哽咽,并且嘴角下弯。科学家还发现,就算是脑结构不完整的畸形儿,他们仍然可以哭泣,这说明早在进化初期,掌管语言和意识思维的结构还未出现时,人类就已经能哭泣了。
成人以后,我们哭泣的原因更多了。人长大了,哭泣不可避免地混入了情感的因素,而哭泣所携带的信息,远不只身体不适或生理需求那么简单了。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生理机制不再起作用了,而是说哭泣已经与大脑的高级功能和越来越微妙的情感有了更深的联系,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周围的人来说,眼泪的含义是强烈而真实的感情。
人的一生通常会流下3种眼泪,因感情而流下的泪水是其中之一。另外两种眼泪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但它们的功能却各不相同。最基本的泪水会在每次眨眼睛时出现,它浸润着我们的眼球。而反射性的泪水会在眼睛不小心被戳,或洋葱的那股刺激性气体冲向眼睛时涌出来。不过,情感性眼泪却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分析这些成分,我们就可以了解它的作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化学家威廉·H·弗雷Ⅱ世发现,在情感性眼泪中,蛋白质的种类比反射性眼泪多20%~25%,钾含量更是后者的4倍,而且锰浓度要比血清中的高30倍。这种眼泪还富含激素,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人在承受压力时释放的一种激素)和催乳素(prolactin,作用是控制泪腺上的神经递质受体)。
弗雷认为,眼泪中复杂的化学组成与哭泣时的情绪有关。例如,在慢性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锰浓度偏高;焦虑不安、压力过大就会产生过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女性体内高浓度的催乳素则可以解释她们为什么比男人爱哭,特别是在青春期之后。
弗雷推测,由于有大量的激素存在,当我们经受强烈的感情冲击时,人体就会用泪水将多余的化学物质“冲走”。也许,这就是我们在劝慰别人时,会说“尽情哭吧”的原因。
但也有科学家不同意弗雷的观点。仅凭眼泪,真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激素,让我们在哭过之后感觉轻松吗?要得到确切的答案非常困难。我们的泪管不够粗,也没有那么高的效率。即使是长时间痛哭,流出的满含激素的泪水也只有很少一点。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让我们在哭过之后感觉轻松呢?
二、在哭泣中镇静
每经历一次紧急情况,我们都需要镇静下来,否则心血管就会因承受不住压力而出现意外。幸好,我们会哭泣,因为哭泣就是最好的镇静方式。
让人费解的事情还不只这些。在自然界中,任何系统面临周遭压力时,都会努力维持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既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金发姑娘定律),既不能太过活跃也不能太过迟缓。如果环境破坏了平衡,把状态推向一个极端,系统就会努力找回平衡,尽快恢复常态。不论是一片森林,还是一个人、一条鱼,都会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这是最原始的需求,可能也是解释我们哭泣的原因。
在进化过程的某个时刻,泪管以某种形式与大脑的情感中枢建立了连接。
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着非随意活动(如呼吸和心跳)和器官(如肾和大脑)的基本功能。自主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即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在控制哭泣中的作用具有争议,但又耐人寻味。交感神经系统会在生理、心理和情绪上为我们作好逃跑或战斗的准备,当受到惊吓时,交感神经系统就会发出信号,让身体顶住压力坚持战斗或者转身逃跑。而在这之后,副交感神经系统会让身体恢复正常。
上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提出,我们哭泣是因为苦恼而不是要寻找解脱,所以是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着哭泣。但也有不少科学家的观点却与之相反,他们认为哭泣会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镇静下来。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但始终无法得出结论,因为在实验室里,参与试验的人很难产生真切的悲伤,让他们哭泣更是难上加难,况且还要对他们的悲伤和哭泣进行测试。但是,一些科学家,比如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J·格罗斯,已经试着做过这样的试验,而且作出了推测:哭泣可能会让我们以及周围的人心烦意乱,最终它还是会有镇静的作用。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如果交感神经系统中央的神经瘫痪了,病人会更频繁地哭泣;而具有重要功能的副交感神经被损坏了,病人的哭泣次数明显减少。这个发现暗示,我们或许不是因为苦恼而哭,而是为了摆脱苦恼。换句话说,哭泣重启了我们的情绪开关。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至少在生理学上,哭泣是金发姑娘定律的最好例子。毕竟,经历了每次搏斗或逃跑,以及万般紧急的状况之后,我们都需要镇定下来。要不然,这种紧张状态会以动脉破裂或中风这样的惨烈方式结束。我们的祖先曾面临种种危险,以哭泣来镇定自己的情绪不仅实用,而且非常必要,否则他们早就因为一系列脑血管意外、接二连三的冠状动脉血栓而从地球上消失了。
眼泪是一种弱酸性的透明的无色液体,其组成中绝大部分是水(98.2%),并含有少量无机盐、蛋白质、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系统等其他物质。
流泪分两类:反射性流泪和情感性流泪。在情感性流泪中含蛋白质比反射性流泪多,并且情感性流泪有一种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眼泪中的乳铁蛋白、β-溶素等都具有防卫功能,能抑制细菌生长。此外眼泪的分泌会促进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不让其形成肿瘤。
据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说,眼泪证实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很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的梗死和中风。据统计,男性流泪的频率是女性的1/5,因而男性患溃疡等病较女性多,也有研究发现,女性眼泪中催乳激素高于男性,这种激素差异很可能是女性特爱流眼泪的原因之一〖6〗。事实上,受了委屈或被悲痛折磨时挥泪痛哭,能把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对改善情绪非常有益,该流泪不流泪,是引起溃疡病、高血压、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
眼泪对身体的最大益处,在于眼泪有助于排出人体的某些毒素。我们知道,眼泪的形成除泪腺外,还有几十种其他腺体参与。这样,眼泪的成分就相当复杂。强烈的情绪刺激能使眼泪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人体内一个神经原与另一个神经原之间,传递兴奋要靠一种媒介—中枢递质来完成。如果这种中枢递质过多,会引起过多的神经冲动。为此,体内要产生一种相应的酶来分解过多的中枢递质,一旦中枢递质过多,分解酶又不能全部分解,就要靠眼泪来把它排出体外,否则,如果不能顺利排出体外,眼泪中这些过多的中枢递质对人有害,使溃疡病和肠炎发病率升高。美国生物博士福雷研究,因动感情而流的泪中的蛋白质,比因受洋葱刺激而流的泪含量高。这也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情感性流泪中蛋白质比反射性流泪多。而且眼泪中还含有能改变人体情绪的蛋白质,即苯邻二酚和胺作用的盐类,只能通过流出眼泪,才能排出这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另外,流眼泪,哭一哭也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不寻常运动,这种运动也使情绪和肌肉放松,从而使人轻松。
可以说,无论是悲伤垂泪,还是喜极而泣,流眼泪其实是一件对身体有好处的事情。如果你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不要太过于难为自己,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就大哭一通吧,只要不太丢人也别吓到别人就行。还要注意,有时候哭得太久会有损记忆力和注意力,甚至降低免疫力,还是要“见好就收”。而如果你总是无法控制悲伤的情绪,总爱哭个没完,你就要找找原因了。专家说,这种症状表明你需要冷静下来,去客观地面对现实。
每个人要吃多少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
真相:
事实上,“人一生吃9吨食物”这个说法毫无根据。而且,这条信息中所暗示的“节食有助于延长寿命”的观点对人类也未必适用。
人一生要吃多少食物?
人一生的食物摄入量很难用一个确切的数字来衡量,但可以肯定的是,9吨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小了。
根据国家地理网站制作的信息图示“What the World Eats”(其数据来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11年时,全世界平均的每日摄入食物量为1878克/天,其中包含2870千卡的热量。根据这一数据,9吨食物大约可供一个成年人吃4792天,大约折合13年。按照这个结果来看,读到这篇文章的诸位想必很多都已经超过9吨食物的“限额”了。由此可见,说一个人一生大约只吃9吨食物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世界人均每日食物摄入量及组成。图片来自:What the World Eats
节食真能长寿吗?
近些年来,“节食能延长寿命”的说法广为流传,可以想见,“9吨食物”之说也是由此衍生而来。那么,“节食长寿论”本身又有多可靠呢?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节食与寿命延长的关系确实得到了一些实验室研究结果的支持。确切地说,这里所说的“节食”指的是严格的热量摄入限制,也就是在保证其他营养物质充足的情况下削减从食物中摄取的卡路里。
贸然节食有风险
在动物实验中,这些延长寿命的热量控制方案相当严苛,它们在正常食量水平上的削减甚至会达到40%以上。这样的饮食方案如果照搬到人类身上,不仅不一定能延年益寿,而且安全性也缺乏保障。
过度限制热量摄入会损害健康,而且在实际的节食中也往往难以保障其他营养物质摄入充足,由此可能带来很多问题。对于长期过度节食的风险,著名的明尼苏达饥饿实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在实验期间,受试者们出现了代谢减慢、体温心率下降、浮肿等症状,而且不少受试者都出现了性欲减退、抑郁和严重的情绪失调。
对于热量限制和寿命的实验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揭示衰老机制的新思路,但目前为止,这些实验的结果都还不能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参考。
结论:
人一生摄入的食物量远不止9吨,控制热量摄入对人类寿命的影响也还是未知数。贸然节食有风险,要想延年益寿,还是均衡饮食、坚持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