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介绍一下俄罗斯篮球
亚历山大·戈麦尔斯基被誉为“俄罗斯篮球教父”。他率领前苏联队参加了4届奥运会,4次均有斩获。
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获得银牌后,前苏联队又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摘得两次铜牌。1988年首尔奥运会,前苏联队在半决赛击败了美国队,结束了美国男篮在奥运会上21连胜的纪录。前苏联队继而在决赛中战胜了前南斯拉夫队,获得了前苏联历史上第二枚奥运男篮金牌。
戈麦尔斯基还率领前苏联男篮获得了2次世锦赛冠军、1次世锦赛亚军和2次世锦赛第三名。
1966-1988年,戈麦尔斯基在莫斯科中央陆军队执教了22个年头。中央陆军队获得的6次欧洲联赛冠军,其中有2次是在戈麦尔斯基执教任内获得的(1969年和1971年)。
被称为篮球之父的是谁
中国篮球之父——董守义
篮球大概是目前中国最为普及的一项运动, CBA的日益火爆和姚明在NBA的成功,更是把国人对篮球的热情推向了极至,科比、麦迪乃至易建联已经成为众多球迷心中的偶像,但是当铁杆的球迷们特别是青少年球迷们在一起争论卡特穿多大码的鞋或者姚明拿下了几个“三双”的时候,大概其中的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是谁把这项外国人发明的运动在中国推广和普及的?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我们尽情地享受篮球带给我们的快乐的时候,不应该忘记一个叫董守义的保定人——公认的中国篮球之父。
从“筐球”开始,他很早就痴迷上了篮球。董守义1895年出生于蠡县。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喜爱体育运动。1907年初,董守义进入保定公理会办的同仁学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新来的体育教师把两只没有底的竹筐钉在操场两端树干上,然后对着一群身着长衫的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教大家玩一种新游戏——筐球。”他双手持球,从腰前向前上方投出,球不偏不倚地落进竹筐,操场上响起孩子们惊喜的笑声和欢呼声。他要孩子们把长襟掖在腰间,辫子盘在头上,然后教他们拍球、运球、传球……董守义很快迷上了这新奇的玩意儿,球技不断提高。1910年初,董守义来到通县协和书院上学,董守义的球艺和他的个子一样长得很快。他的身材、球技和为人,使他一升人大学部就成了校篮球队的队长和中锋。
他是中国最早的篮球留学生。1923年,董守义被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推荐到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春田学院)去深造,专攻篮球理论,成为篮球发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的高徒,并成为春田学院篮球队队长,他同时入选校足球队、棒球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这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成了著名球星:美国中部青年会夏令会体训班网球双打冠军,棒球赛的冠军队员;春田学院网球队长,曾夺得美国东部青年会网球比赛的单打、双打冠军,同时又是春田学院橄榄球队中锋。他以自己的行动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他带出了最早的中国“梦之队”。1925年董守义学成回国后,回到天津青年会当体育部主任和副总干事,并兼任南开学校篮球队教练员。同时,他以天津当时惟一的室内篮球场(现东马路天津市少年宫)为基地,成立了不同年龄组别的篮球训练班并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大大促进了中国早期篮球运动的发展。他经常深入到学校和社会去宣传体育,宣传篮球,传播篮球技术。他在训练中创造的“小倒手”“三角配合”以及“拉角中投”等打法深受行家称赞。董守义带领的南开篮球队远征上海,连胜沪江队、海贼队、皮斯堡队和菲律宾托马斯大学冠军队,声名远扬。他的五名队员——刘建常、唐宝坤、魏蓬云、王锡良和李国深,被誉为“南开五虎”,饮誉神州,从而开创了中国篮球运动史上的“五虎时代”。董守义连任第8、9、10届远东运动会中国篮球队的教练员。1936年他率领中国男篮参加了男篮项目进入奥运会后的第一次比赛——第11届奥运会,并出席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的会议。
他写出了中国最早的篮球专著。1930年,董守义根据他本人多年对篮球运动的研究和实践,编写了《篮球术》一书,后经几次修改为《最新篮球术》,于194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篮球专著。之后他相继写出了《篮球训练法》及《田径赛术》、《足球术》、《国际奥林匹克》等著作和150多篇文章。1955年,董守义当选为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他毕生为推进篮球和体育事业奋斗。1919年在第4届远东运动会上,他一人囊括了五项运动和十项运动两项冠军,他坚信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董守义常说:“体育普及与否,关系国家的兴亡,民族的盛衰和人民的苦乐。”他积极参与一切关系大众体育的事情,并立志终生“传授体育之道”。1936年以篮球队教练身份参加第11届奥运会,并作为中国体育考察团成员,赴丹麦、瑞典、德国等进行考察。董守义是体育运动最积极的倡导者,几十年如一日。1925年以后,他几乎参加了历次华北运动会、全国运动会的筹备、组织等工作。1942年日寇入侵晋豫,风陵渡失守,潼关告急,中原危在旦夕。董守义却以中华体育协进会代总干事的身份赴西安,筹建体协西安分会。尔后,他又冒着炮火到了郑州,筹建体协河南分会。由于他在振兴中华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1947年被推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先后又担任国家体委运动技术委员会主任,运动司副司长。为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做出巨大贡献。1952年7月他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总指导带领中国队参加了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动会。五星红旗终于在奥运会上升起。
董守义卓越的体育技能和组织才干,古道热肠为普及群众体育的奉献精神,渊博的学识及谦谦君子的儒雅之风,特别是他的公正、大度、忍让等品德为体育界公认,受教于董守义的运动员、教练员、数以千计。
“到奥运会赛场上去,让世界看一看中国人还是不是东亚病夫!”是董守义先生晚年时的最大愿望。为此,董老八十多岁时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直至1978年6月13日因患癌症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