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奥运会战士字模受伤

08奥运会战士字模受伤(谈一谈关于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感受!!)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3-05-11 12:00:00 浏览1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谈一谈关于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感受!!

耀与梦想在今夜绽放--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侧记
2008/08/08
古希腊赫拉神庙前采集的太阳之光,跨过五大洲四大洋的千山万水,960万平方公里神州大地,历海拔8844米地球之巅的攀登,经全世界2万多人手手相传,今天,终于来到北京,来到鸟巢,来到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火炬的面前。
8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首脑,204个奥运大家庭成员,1600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10万名现场观众,数十亿电视观众;东方和西方,中国和世界,我们、你们和他们,一起凝视着,一起见证着: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北京国家体育场,一页新的历史正在诞生。
站在这一刻,仿佛站在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面前,5000年漫漫之路,浩浩然文明之光,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曾留下多少永不磨灭的“中国印”
2008面古朴的缶,2008名伫立的人,在鸟巢开阔的中央场地上组成气势宏大的“缶阵”。一道耀眼的光芒如闪电般从空中射来,激起缶阵上波涛起伏的光影,震耳的缶声如春雷隆隆响起。鸟巢里,全场观众随着发光的缶面上闪现的数字一起高喊:
“5——4——3——2——1”
10万人的齐声呼唤飞向天空。天空中,绚丽的焰火如盛开的牡丹,映红了鸟巢,映红了北京的不眠之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08名缶手击缶高歌,唱和吟诵,荡气回肠。
此时此刻,让人忍不住回望岁月沧桑,光阴流水。全世界唯一延绵不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曾多少次像今天一样创造了历史?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曾留下多少永不磨灭的“中国印”?
鸟巢中央场地,平坦如一张巨大的书案,案上一卷中国古代形制的画轴缓缓打开,一张白纸铺在画卷中央。
古琴声起,《高山流水》淌进场中。15位全身玄衣的舞者跃上画卷,如饱醮的浓墨,如腾挪的笔锋,用独特的肢体语言,时而描摩,时而写意,行云流水,抑扬顿挫。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之求索!”在人类文明的白纸上,我们的祖先以这样的精神和气魄,一笔笔刻下无法湮没的痕迹,一页页书写自己的华彩篇章。
“用最现代化的手段,向全世界展示古老的中华文明”,这是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的初衷。
今夜,1万多名表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声光电等影像效果,为全球观众打开中华文明长卷的一角。《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一一呈现,先秦百家哲人们的智慧,“四大发明”的创举,诗词、音乐、舞蹈、戏曲、书画、建筑等古代艺术的韵味,如梦如幻地勾勒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气象。
然而,透过这一幕幕惊艳的亮相,细细体味,贯穿其形意、渗透于神韵之中的,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推崇、守护的一个理念,一种哲学,是华夏子孙对和平、和谐、和睦的追求和向往――
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这是开幕式上的表演。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一块块坚硬而方正的活字印刷字模,忽然间柔软地像风一样划过,又或像水一样流动;一会儿由方变圆,成阴阳两级,一会儿又由圆成方,垒起错落有致的城墙。让人眼花缭乱的变换中,唯一不变的是一个个活字印刷字模组成的一个汉字。它以不同时代的不同字体,出现在风中、水中、圆中、方中,以及演员们的吟诵中。
这个字就是:“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懂得追求善与美的民族,追求‘和为贵’、‘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
今天,13亿中国人正在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奋力前行。同样,这个“和”字,与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在精神层面上异曲同工。
也许,正是这个“和”字,注定了奥林匹克和北京今夜的相逢。
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燃放焰火《历史足迹》,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奥运会主会场,象征着第29届奥运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这是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拍摄的“脚印”。新华社记者 郝远征 摄
站在这一刻,仿佛站在一个时代新的坐标点,100年孜孜以求,30年翻天覆地,今天,东西两大古老文明在奥林匹克圣火下相拥,将催生怎样的激情碰撞
今夜,全世界在北京的天空中看到了“奥林匹克的历史足迹”。
一个个巨大的、燃烧的脚印状焰火腾空而起,从永定门沿北京城中轴线一路向北,穿过天安门广场,一步步走向主会场鸟巢。当第29个亮丽的脚印炸开在鸟巢的正上方,立即化为漫天繁星洒向地面,在鸟巢中央聚拢成星光闪烁的奥运五环。
中国最美丽的古代艺术形象飞天,在空中舞动长袖,巨大的五环随着衣带飘飘的飞天缓缓升起,缓缓升高,像一个美丽的神话辉映全场。
张艺谋说,他希望用梦幻般的五环,让所有人记住奥运会第一次来到中国的这一天。
这种神奇的感觉,让人不能不心潮涌动,百感交集。
从《天津青年》第一次提出“中国何时能办奥运会?”的设想,中国人的奥运梦已经整整100年。实现这个梦的历程,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道路相伴而行。在把梦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中国从落后到发展,从贫穷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已然以崭新的面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自信平和的心态,站立在世界东方。
鸟巢中央,象征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画卷再一次打开,原来的黑白水墨变成五彩斑斓。青年钢琴家郎朗和5岁的女孩一起,在画卷上弹着舒缓浪漫的钢琴曲,为新时代、新生活奏鸣。
千余名少男少女,身披亮闪闪的星光,用自己的身体搭建起一座惟妙惟肖、晶莹剔透的鸟巢。一个红裙女孩,放起一只五彩风筝,从光影鸟巢中飘然飞过。
这充满憧憬的美好景象,感染了全场,看台上无数观众挥动手中的手电,台上台下,万点星光,“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支持和热爱奥运。”这一幕,让克罗地亚驻华大使韦利奇发出由衷的赞叹。“北京奥运是一扇精美的窗,通过它,人们欣赏到世界最伟大的文明和最灿烂的文化。透过这扇窗户,世界也将重新认识中国、认同中国。”
奥林匹克有这种神奇的力量。4年一度的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全世界瞩目的文化交流盛典。今天北京的奥林匹克之夜,奥运大家庭的204个成员汇聚一堂,北京奥运成了现代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聚会。
“对于大量普通中国人来说,北京奥运使他们第一次有机会零距离、大面积接触外面的世界,让中国人真正体会到地球村的感觉。”一位外国记者在对北京奥运的报道中如是说。
幸运万分抽到奥运开幕式门票的北京市民李先生,似乎正在感受“这种感觉”。今天他早早赶到鸟巢,看着自己身边穿梭而过的各国来宾,说着各式各样的语言谈笑风生,他半开玩笑地说:“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国了。”
的确,坐在北京奥运的主会场,格外强烈地感到一种“世界就在身边”的氛围。4.2万吨优质钢材搭建的鸟巢,是中外合作创造的建筑奇迹;正在激情上演的开幕式文艺演出,其团队中很多重要岗位由外国艺术家或技术人员负责;来参加比赛的人员自不必说,就连看台上的观众,也来自世界各地。
生物学家认为,人类是世界上唯一会笑的生命,笑容是人们表达善意、相互交流的最好表情。
早在一年之前,北京奥运会在世界范围内征集孩子的笑脸。今夜,这些来自全世界的数千张笑脸展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不同种族、不同肤色孩子们纯洁、纯真的笑容,与整个看台上八方来宾的融融笑意,交相呼应。
这笑容告诉全世界,在奥林匹克这个绚丽的大舞台上,北京正在上演与世界各文明平等对话、交流和融合的精彩大戏。
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这是运动员入场。新华社记者郭大岳摄
站在这一刻,我们站在了人类大家庭的中间,希望着每个人的希望,荣耀着每个人的荣耀,五洲四海在这里分享“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希腊运动员伊利亚斯·伊利亚迪斯手擎国旗,第一个走上今晚的星光大道,观众热烈的掌声让他更加神采飞扬。
身着盛装的各国和地区运动员,在来自五大洲民族音乐的伴随下,一队队走进场地,开始他们在本届盛会上的第一次亮相。有的热情地挥手,有的舞之蹈之,还有的边走边拍照,给自己留下最难忘影像。
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体育赛事,大批世界名将云集奥运。每当观众从队伍中发现自己喜爱的明星,总会爆发出惊喜的呼喊。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将夺取奥运金牌或奖牌作为自己的目标。但每个人都知道,只有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才能不断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
更多的运动员,也许并不在乎奖牌。但他们心中的执着,绝不输于任何夺标热门的明星。
“到北京参加奥运会,与世界各国高手同场竞争,是我一直的梦想。”哥斯达黎加20公里竞走运动员阿伦·塞古拉只是一名业余运动员。为了争取奥运参赛资格,他甚至举债参加国际比赛。没有教练、没有陪同人员,孤身一人在20公里的竞走场地上拼搏:“这些困难对于我的梦想来说都太不足道了。”今夜,塞古拉作为代表团的旗手走进鸟巢,心里充满自豪。
奥运会是无数人梦想成真的地方,更是人们友好相处、相互了解、分享喜悦、承担苦难的大家庭。
21岁的达娜·侯赛因是伊拉克代表团中唯一的女运动员,因为种种原因,她和她的队友们几乎与北京奥运失之交臂。今天,当她和其他队友一起走进鸟巢,全场观众对历经磨难的他们报之如潮的掌声。
人性的关怀,美好的情感,是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体现。当中国代表队最后一个入场时,是让人惊叹而又感动的一幕。高大的中国队旗手姚明身边,走着一个双手拿着小旗的孩子,他就是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的小学生林浩。
这个意外出现的小旗手,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虽然他只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但当那场灾难降临时,却表现出罕见的勇敢,冒着极大的危险,从废墟里救出两个同学。
他今天的“意外”出场,让全场观众“意外”地惊喜。人们把最多的掌声、最热烈的呼喊投向了他,投向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最高贵的人性。
这可能是今夜开幕式上最动人的掌声。
长久的等待,让梦想成真的欢乐格外酣畅。此时此刻,北京国家体育场,鲜红的中国国旗与奥林匹克会旗比肩而立,204个奥运大家庭的旗帜一起飘扬。
千呼万唤中,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得主许海峰手持火炬跑进鸟巢。在全场观众有节奏的“北京加油!奥运加油!”的呼喊声中,他和高敏、李小双、占旭刚、张军、陈中、孙晋芳依次交接,跑完了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后的路程。
万众瞩目下,站在全场中央,承担最后点火任务的是体操名将李宁。他将手中的火炬高高举起,在人们尚未明白之时,他的身体已经腾空而起。
本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大的悬念终于揭晓。李宁举着火炬,在钢索牵引下,如太空行走般沿鸟巢边缘奔跑。与此同时,一幅中国式画卷沿“空中跑道”徐徐展开,画卷上依次呈现出奥运圣火在各地传递的动态影像。当画卷完全展开,李宁停在距高高的火炬塔不远处。
忽然间,流光溢彩的鸟巢里,10万人仿佛同时屏住了呼吸。世界著名歌唱艺术家莎拉·布莱曼和中国男歌手刘欢演唱的本届奥运会主题歌缓缓响起,歌声柔美、清新、温情脉脉,沁人心扉。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李宁轻轻地将火炬伸向前方,在光影打出的一只金色凤凰前点燃了引线。一道火苗旋转上升,奔向火炬塔,“忽”地一声,矗立在鸟巢边缘的主火炬喷出熊熊火光,照亮北京的夜空。
这一刻,112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揭开新的一页;这一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下新的篇章;这一刻,全人类的荣耀和梦想尽情绽放!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术有个突起的方块

具体是这样的,活字印刷术这个长方块他是怎么上升下降的呢,肯定是由交叉形状的梯子构成的,而交叉梯子旋转连接的部位是一颗螺钉,当时是由于那颗螺钉掉了,然后在那一瞬间跟不上其他战士的节奏,那位士兵当真了得,就把自己的小拇指塞进螺杆孔里,充当螺钉,完成了后面的各种动作,可是每一次的上下,都是那些铁家伙挤压切割小战士的手指,听说最后那小拇指,完全血肉模糊,连骨头都能看到,后来导演他们也很吃惊和佩服,就说,也只有咱们的战士,才能胜任这种绝对服从,给一般人早把其他人的节奏全打乱,会导致整个活字印刷术节目的失败,至于地下的五个回答,你们懂情况吗,喊你把手指头伸进一个孔里充当螺旋,既要忍受疼痛还要跟上别人的节奏,就算你也会伸进手指,但你还能记得你当初训练的时候的动作吗,肯定和别人的不统一了,再说了,手指头是钻心的痛,十指连心,不懂就不要瞎回答,

奥运会总导演是谁

奥运会总导演是:张艺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以庞大的演员阵容、整齐划一的表演,呈现出凝练中国五千多年辉煌文明历史的巨幅开幕式“画卷”。

张艺谋乐于去发现和展现各种“新”与“变”,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他曾将其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相对照,“拿两个节目来比就能看出国家的变化,比如说08年的活字模,当时那是人在里面表演。

平昌那次的表演,是真的机器人,在满是雪和冰的地面上精准无误地运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国家形象的变化。

张艺谋的经验、审美与资源决定了他是值得安心托付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最佳人选,而在这些可以罗列的能力值之外,这位七旬导演多年求变的勇气与对不变的坚持,或者是其与“双奥”导演身份的另一种深层契合。

2008年奥运会简介

此次开幕式开始时倒计时最后10秒、欢迎焰火、29个焰火历史足迹、梦幻五环、国旗入场、1名儿童演唱《歌唱祖国》、56个民族的儿童簇拥着国旗走来、升国旗,唱国歌。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上篇:灿烂文明,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下篇:星光、自然、梦想、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主题歌《我和你》)。

此次开幕式由国家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篇章。

奥运开幕式的幕后故事

真巧!我也在做这个啊!这是我千辛万苦在网上搜集到的,稍微有点乱,你看看。不过19号好像过了额。
8月试缶 研发8个月终得天籁声
起初做出的几版道具,造型类似于鼓,专家在做过多次尝试之后,还是选择了“缶”这个特殊的符号。
从看到“曙光”到最终成型,中间经历过多次波折。研发过程中,北京红樱束打击乐团团长周立接受张导演审查的次数不下30次。
参加武术表演的2008人很辛苦,夏天训练的时候,在太阳下一待就是几个小时,虽然只有4分多钟的表演,但每天都要付出10个小时的努力。
-------------------------
“地球”上的60名演员大多来自河南塔沟武术学校,他们为此已经训练了1年,是开幕式所有节目中训练时间最长的一个。
在“地球”上奔跑,他们有的人要斜着身子跳(身体与地面呈45度),有的和地面平行着翻跟斗,有的倒斜着身子空翻,还有的人头下脚上踩在“地球”上奔跑。要知道,他们不是在宇宙飞船的失重状态下,在这个模拟的“地球”上,他们的表演要克服地球的引力作用。
为了保证演员们的安全,在每次上轨道排练之前,“地球”道具团队、高空作业团队、演员部门、地面安全保障部门、导演组和三个武术学校的负责人六方签字,而道具地球则每天都需要经过三次拆卸检查,下方的防护网也需要每天检查。而固定演员和钢绳的滑车数量也一直在增加,刚开始是一个,后来增加到一个主滑车、一个保险滑车,到最后增加了两个主滑车和一个保险滑车同时通过一根钢绳连接固定演员,在主滑车出现问题时,同样连接着钢绳的保险滑车可以保证演员的安全。
在“南极洲”,也就是最下面,头冲下的演员,有点像家里带轨道的窗帘,他们身上拴了两根保险带,从腰际左右斜上轨道,并用脚蹬“地球”的力量,做各种动作。同理,位于“赤道”的演员,也是用一根保险带拴在腰上,保险带的另一端带着滑轮,卡在钢架的轨道上,身体、“地球”和保险带成为一个三角形。
不同的是,“赤道”演员的难度更大,他们是与真正的地面平行着奔跑、跳跃,克服地球引力和腰上所承受的力量,常人难以忍受
这个岗位的演员,就像站在与地面垂直的墙壁上一样。当然,身子得直溜,从头到脚都得像根棍,得与地面平行。可以想象,他们的工作难度有多大。冯维泽说,经常性训练,让他的腰肌和腹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感觉一边软一边硬,而且大部分演员有这样的问题”。
六环的演员认为自己这个位置是最难的,他们所在的“南纬30度”,不但要头冲下,而且“因为正好在斜面上,有一只脚够不着‘地面’,全靠一条腿用力,很难掌握平衡”
---------------------------------------
每个字模大约有20公斤的重量,在不断变换的过程中,单个演员需要升降数百次,需要极大的耐力。沉重的道具在演员们手中达到了每秒一次起落,最快时达到了每2秒3次起落。此外,每个演员在表演时都是“与世隔绝”,他们连身边的同伴都看不到。只能靠上万次的不断的苦练来记住自己每一秒需要干什么,需要将字模举到什么样的高度。而编导们也特意为演员们编制了各自的口令,896个演员就是896套口令,这些口令精确到每一秒。除了靠大脑记住这些口令外,导演们还让演员无数次反复练习和感受不同高度升降的力道,导演们称之为“肌肉记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手上有准儿”。
道具里面的温度经常超过50℃,每次排练还没开始就已个个全身湿透、大汗淋漓。由于字模是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的,一旦排列成型,演员就无法在移动位置,排练时不便上厕所,但水分蒸发量过大,有的演员们就想出土办法,用一个小瓶盛着醋,渴了就“闻醋止渴”。
----------------------------------------------
李宁半夜练高难度点火动作 20多天足足掉肉五公斤
为了完成最后在空中巨幅画卷上漫步的惊世之举,李宁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张艺谋说:“李宁非常努力。由于保密需要,他只能在半夜来“鸟巢“训练,每天基本都是凌晨一两点钟开始训练。李宁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训练非常刻苦。虽然他身体非常好,但用钢丝吊着跑,体力消耗很大,第一次训练,李宁跑了一圈,休息了一个多小时才缓过气来。每天天快亮时,我都能看到一个小小身影在空中转啊转,那就是李宁。”张艺谋感动地说,“李宁在开幕式上动作完成得非常好。”
手臂上有根隐形钢丝
开幕式副导演陈维亚也揭晓了李宁点火的一个秘密:李宁的手臂上悬着一根隐形钢丝。
当中国女排前队长孙晋芳与李宁进行圣火传递后,他便在钢丝牵引下缓缓升空,奔跑500余米,一直用优美的姿势高举着火炬。李宁能保持这样的姿势,得益于隐形钢丝的帮助。
陈维亚透露,李宁几次“试训”后,就向导演们叫苦:“不行,我不可能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把火炬举好。”尽管练体操出身的李宁臂力不错,但以一个几乎不变的姿势举着近1公斤重的火炬,实为不易。导演们也意识到这是一个难题。于是,有人建议做一个臂托,但这样做会影响美观,被否决掉了。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在李宁的手肘处吊一根隐形钢丝。
为点圣火掉肉5公斤
李宁对自己将担任主火炬手之事守口如瓶,就连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不告诉。李宁说:“我只是对家人说,我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工作,至于做什么,我没有对任何人说。”
---------------------------------
《击缶而歌》共2000多名演员参与,他们在排练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8个月的排练之后,在美感和气势上已经不逊于专业演员。这样的成绩,用了无数的汗水才换来。
缶阵的表演队员全部来自部队,每天早8时,他们三人和队员一起乘车到北京郊区排练,晚8时回驻地,即使在2007年飞雪飘舞的寒冬,训练也从未间断。
就是在烈日、大风、浮尘、雨雪等各种天气条件下,无数次重复排练。甚至有人在排练了半年之后,因为受伤等原因无法上场。当然更有替补演员,和大家一样训练,最终没能参加最后的表演。
----------------------
一座由1000多名“星星人”搭建的“人体鸟巢”,在舞台中央冉冉升起,慢慢张开。
这些“星星人”,就是由来自山东的1000多名15岁到18岁的武术小子饰演的。
这个造型中,最下边的需要身体健壮,上边的需要身体灵活,但在最初的训练中,由于掌握不到要领,下边的人坚持不住,或上边的人站立不稳,只要一个摔下来,那几百人的造型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摔倒,整个鸟巢会立刻“坍塌”。
为此,同学们在导演和教练的指导下,一个人一个人地练、一组一组的拼、一队一队的整合。
几天下来,大部分孩子的脊梁和肩膀被踩红肿了,有的同学腰扭了,有的同学腿伤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郓城宋江武校来自宁夏的17岁学生徐修明,在二层往上举人时,不慎从两米高的地方摔下,将一颗门牙摔掉,但他只是跑到部队卫生室简单处理了一下,就匆匆跑回训练场上,他对教练说:“奥运会排练这么紧张,我一下来就找不到替补,等开完奥运会我再到医院修牙吧!”
就是这样经过千百次身体的摔打,历尽无数次造型的“坍塌”,最后一座美丽的“人体鸟巢”终于露出雏形。
------------------------------
,在第二次彩排和第三次彩排之间,他们所有两千四百多人楞是坐在“鸟巢”看台上过的夜,连续排练了近四十个小时!一会儿骄阳似火,一会儿大雨滂沱,孩子们有的发烧,有的骨折,但没有一个叫声苦。学校一同来的42个老师既当教练又当保姆,与孩子们共享甘苦。
对于这些吃得苦中苦、“身经百战”的孩子来说,昨晚表演中最大的难处在于不单单表演少林的武术,还要表演太极的功夫,这对于使惯枪棒的孩子们,就是一个新的挑战。走八卦阵、阴阳鱼,难度不亚于散打腾跳,于是练惯了“旋风脚”的人练起了“云手”,长于“野马分鬃”的孩子们又走起了“白鹤亮翅”,当空中飞人(吊威亚)与太极推手相融时,少林拳的刚劲与太极的阴柔汇成了一曲“人与自然”的舞蹈篇章

《同步》

宇宙中的同步现象是引起我们共鸣的奥秘之一。萤火虫一齐闪烁,鱼群优雅地移动,成千上万只蟋蟀齐声鸣叫,甚至女性室友之间的月经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相互匹配……这些平时看起来让你在某一刻感到好奇的现象,你清楚是如何产生的吗?让我们稍微回想一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模拟活字印刷术的“字模”上下起舞,在深沉悠远的吟诵声中,一个醒目的“和”字逐渐凸显出来,叹为观止的视觉冲击力下,你是否也感受到了中国崛起的自信?

甚至你都没有发觉,那些还没有生命的东西之间也同样存在同步:光子形成的激光束;电子在超导体中进行穿行;月亮的转动速度与环绕地球的速度完全相同。这些无意识的没有生命的同步,看上去更像是奇迹。甚至我们的身体本身也是一曲富有韵律的交响乐,通过心脏中成千上万的起搏细胞持续不断且协调一致的发射,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无论哪种情形,这些同步的壮举都是自发出现的,仿佛宇宙对于秩序有一种怪异的向往。

相信这些疑问也曾经存在于你的脑中,但却始终找不到答案。但是我今天要向你推荐的这位“伟大的头脑”没有轻易放过这个疑问,而之后2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都企图找到宇宙同步的终极钥匙。从最初的一名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就开始搜集同步现象的相关资料,到后来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和康奈尔大学的应用学教授,他一直都没有放弃,都在试图解答中学时期他发现的那个关于钟摆的秘密。他就是“复杂性理论”开创性研究者斯蒂芬·斯托加茨(Steven Strogatz)。

钟摆的秘密

关于这个秘密,那还得回到斯蒂芬·斯托加茨上高中一年级时的一次顿悟。在《科学I》课程最初的一个实验中,老师发给每人一块秒表和一个玩具钟摆。斯蒂芬·斯托加茨的任务是测量钟摆的周期,就是钟摆摆动一个来回花费的时长,分析摆动周期与摆长之间的关系:更长的摆臂会使得玩具钟摆摆动得更快还是更慢,抑或是保持不变?

为了找出结果,斯蒂芬·斯托加茨将钟摆摆臂调整到了最短长度,测量玩具钟摆的周期,并将结果绘制在坐标纸上。然后斯蒂芬·斯托加茨又逐步增加摆臂长,重复实验,每次只将摆臂伸长一个单位。当斯蒂芬·斯托加茨在坐标纸上画出第四个和第五个点时,斯蒂芬·斯托加茨突然被吸引住了,这些点连接起来竟然变成了一条美丽的抛物线。斯蒂芬·斯托加茨惊奇地发现在《代数II》课程中学习的这些抛物线正在秘密地支配这些钟摆的运动啊。斯蒂芬·斯托加茨感觉自己被一种惊奇和恐惧笼罩了,那一刻的启示,让斯蒂芬·斯托加茨开始意识到一个隐藏的美丽世界,一个只有通过数学才能看到的世界。自此以后斯蒂芬·斯托加茨走上了破解宇宙同步的历险。

从 0 到 1 的开荒

要知道,直到几年前,关于同步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属于其他大学科中的分支学科,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工程师和社会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默默耕耘,通过看似独立的方法进行探索。渐渐地,斯蒂芬·斯托加茨开始整合从各学科中得到关于同步的见解,这一新科学的核心则是对“耦合振子”展开研究。萤火虫、行星或心脏起搏细胞群体,都是振子的集合。所谓振子,是指自动循环的实体以或长或短的规律性时间间隔一次次重复自己的行为,例如萤火虫的闪光、行星的公转以及心脏起搏细胞的发射。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振子,如果某些物理或化学过程使得它们相互影响,那么就称之为“耦合振子”。

再通俗一点讲:比如两个用弹簧悬挂起来的小球,在忽略引力的前提下,他们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如果我们用绳子把它们连接,然后让他们振动起来,这就算是把这两个振子「耦合」了起来。

斯蒂芬·斯托加茨开始马上制作简单的模型,用来解构真实的萤火虫同步闪烁和超导体现象,用理想化的方程组来模拟它们的群体行为。斯蒂芬·斯托加茨尝试用微积分和计算机观察同步如何从混沌中涌现。这些谜团的有趣之处是,它们位于已知的数学的边缘。研究两个耦合振子没有什么挑战性,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理解了它们的运动。但对于涉及成百上千个振子的问题,仍一无所知。具有如此多变量的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超出了目前人类的认知范围。即使在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巨大的振子系统的集体行为也仍然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未知领域,但斯蒂芬·斯托加茨并没有因此放弃。

然而,在过去的10多年中,通过斯蒂芬·斯托加茨的努力,一个特殊的案例终于被解决了,由此打开了更深入了解同步的一扇大门。如果假设,在一个群体中的所有振子几乎相同,而且彼此间的相互耦合也完全相同,那么其动力学特性在数学上就变得容易处理了。

可能讲到这里,你一定也想到了自然界中那些神奇的同步现象,比如说群飞的鸟,极有秩序的鱼群。这些并不是高度智慧的生物,但是从它们我们却看到了美妙的舞步。但是,对于和鸟和鱼这类弱小而易受伤害的生物来说,群居去迷惑捕食者确实是一种有用的策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物学家对这种行为感到困惑,觉得不可思议。这些生物也并未学过舞蹈。 它们是自觉地“舞蹈”。

据斯蒂芬·斯托加茨的研究:群飞现象的原理,其实有三条简单的规则。第一,所有个体只需要知道靠近自己的近邻即可。第二,所有的个体都有排成行的趋势。第三,群鸟之间相互吸引,但同时又保留小段距离。当写下三条规则,群飞现象自然而然就产生了,鱼群和鸟群不同是,鱼比较倾向于彼此靠近,间隔一个身长,鸟则彼此间隔3到4个身长。除此之外,两者都收到三条规则约束。而当捕食者攻击,一切都改变了,鸟群、鱼群开始分散,但之后“吸引法则”又将它们聚在一起,所以产生了不断的分离与重组。这在自然界是常见的。请记住,尽管个体之间看起来是在合作,但实际只是自私的“达尔文”行为。每一次的分散都只是为了自己保命。 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欲望,所有的个体都遵循这些规则,结果却是集体都获得了安全。它们并不是作为团队思考,但看起来却是如此。斯蒂芬·斯托加茨没有停下思考的脚步,近而思考了更深的问题:群聚对个体到底有何利处?确实有一些。

在群聚中,相比较处在一个较小的团体中,你被捕食的机会将大大降低。有许多双眼睛去发现危险。以鸟为例,当这只游隼准备攻击鸟群时, 那些不断增长的惊恐的浪潮将危险的信号传递到极遥远处。通过这种机制,在极短的时间里,信息可以跨越半公里以上。正如斯蒂芬·斯托加茨说:“这只是由三条简单的规则, 加上一条关于捕食者的规则,但这没有任何神奇之处。”斯蒂芬·斯托加茨认为,从数学层面上说,这只能算作是另一种实验。

从 1 到 N 的继续探索

斯蒂芬·斯托加茨感觉这还不是他想要的那把打开宇宙的钥匙,他开始把眼光放得更大了。1990年,美国百老汇剧作家格雷(J. Guare)在电影《六度分隔》中留下了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在这个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只隔着6个人。在这星球上的任何两人之间,只有六度分离。”虽然这一切在当时看来简直愚蠢,但斯蒂芬·斯托加茨感觉必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

对于当时的斯蒂芬·斯托加茨来说,虽然已经隐约感受到了复杂网络影响力的巨大,也因此对全球化的结果感到困惑。斯蒂芬·斯托加茨坚定的认为:人类现在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简单的、有组织的原则来指导我们走过数据的泥沼。如果历史可以作为指导的话,那么最敏锐的思想讲来自数学。斯蒂芬·斯托加茨也因此在1998 年,和学生邓肯·瓦茨发表了第一个从宏观角度观察复杂网络的比较研究。斯蒂芬·斯托加茨的分析显示,网络中的节点无论是神经元还是计算机,无论是人类还是发电机,每个节点都通过中介人的短链连接到其他节点。换句话讲,“小世界”现象远不止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独有的:这是在自然和技术中发现的不同网络的统一特征。从那时起,斯蒂芬·斯托加茨第一次按住了宇宙同步的脉搏。

正如此,斯蒂芬·斯托加茨在1998年《自然》期刊刊表的《“小世界”网络中的集体动力学》,也因此成为十年间该领域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甚至成为研究同步的基础。

正是这样一个冲在科学前沿的狂人,带领着我们探寻着宇宙中神秘莫测的同步现象。也因此写下了畅销全美的前沿科学科普著作——《同步》。斯蒂芬·斯托加茨在他的新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那就是在苍茫的宇宙中,同步无处不在,他不依赖于智能、生命和自然选择,它源于最深刻的万物之源:数学和物理定律。那么无孔不入的同步又隐藏有哪些秘密呢?睡眠周期和昼夜节律不同又会引发哪些严重的问题?某种东西的突然流行算是同步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同步》这本书里找到。

求08奥运会开幕式感人的一幕 要有图片和文字

  08奥运会开幕式感人的一幕
  ■感受“万众一心”的力量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在开幕式现场徐徐升起。这一刻,记者强烈感受到了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
  “5、4、3、2、1”,在现场观众的倒数声中,万众期盼的奥运会开幕式开始了!中华儿女的百年奥运梦想实现了!7年前,我们曾为北京申奥成功感到无比振奋;7年后,我们有幸目睹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
  当国歌声响起,全场观众起立,所有中国观众一起唱响《义勇军进行曲》。此时此刻,记者的眼眶已经湿润,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华民族陷入被侵略的深重苦难中时,我们的先辈没有屈服,而是在一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怒吼下,万众一心,用他们的坚强意志和鲜血反抗压迫,最终让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
  1978年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发展经济,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见证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道路。实践证明,中国人民不但有能力走上民族独立的道路,同样也有能力走上一条富强之路。
  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胜出时,那一刻,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在欢呼。北京成功申奥是万众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既是世界对北京的信任,更是对中国的肯定。
  冰雪灾害、分裂势力破坏、汶川地震、洪涝灾害……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可中华民族没有被任何困难吓倒,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扛”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今天,中国人再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我们不但可以承办奥运会,我们还有能力将奥运会办得有特色、高水平!
  当现场的表演者用整齐的动作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之时,当看台上的观众整齐地为表演者鼓掌助兴时,当海内外中华儿女都在为北京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而骄傲时……我们感受到的是“万众一心”的力量!
  万众一心,就没有过不了的难关;万众一心,就能给世界献上精彩的奥运盛会;万众一心,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场观众欢呼中国伟大时刻:从未看到这么宏大的表演
  这是中国的伟大时刻!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观众尽情抒发自己的自豪。
  当天下午4点开始,观众开始入场,天气炎热,观众在安检口排成长龙,但个个满面笑容,不少观众脸中贴着五星红旗,还在手臂上用油彩描上“我爱中国”的英文。前往开幕式的班车上,志愿者在祝大家有个愉快的夜晚后,带着大家高呼“中国加油”。
  开幕前,雄伟的国家体育场已经座无虚席,虽然天气炎热,但“中国加油”的欢呼声不绝于耳,观众自发掀起人浪,摆动手中红绸,“鸟巢”内红浪翻滚。国家主席胡锦涛微笑着朝观众挥手时,热烈的欢呼声响彻全场。224名民族合唱团歌手领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家齐唱国歌,歌声中透着不可抵制的自豪与骄傲。
  在“鸟巢”外担任志愿者的祝越是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放弃暑假休息,整天在“鸟巢”外风吹日晒,但他觉得自己很幸福。他已经看过两次彩排,但他还是想看开幕式,“每看一次,自豪感更强一次”。
  “我从未看到这么宏大的表演,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来自马里奥委会的格亚对开幕式毫不犹豫地竖起大拇指。
  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分为《灿烂文明》和《辉煌时代》,向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与光明的中国前景,令世界惊叹,更是激起了观众强烈的自豪感,他们挥动手中的荧光棒,把看台变成了梦幻星空。
  这是一个让无数中国人很多年之后回忆起来仍然激动的梦幻之夜!
  ■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感动世界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You and Me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派出了自己的最强阵容,中国军团共由1099人组成,其中运动员达到639人,规模创造历届之最,虽然今天能够来参加开幕式的只是一部分,但他们整齐的步伐、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精神已经让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荣誉势在必得的决心和勇气!
  注:其他相关图片资料不一一列举请到该网站查找http://2008.baidu.com/zhuanti/kms/

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术的感人故事

当时那个战士用的字模的道具,有一个钉子掉了,致使字模无法降落,他为了不影响整体,就用小拇指代替钉子,继续做完了之后的一千多个动作。
表演完成后,手指已经血肉模糊了!!!
后来听说好像是国家给他立了一个几等功

北京奥运会击缶时道具把手坏了 演员用小手指代替

不是击缶的。
是后来活字模的演员。
当时那个战士用的字模的道具,有一个钉子掉了,致使字模无法降落,他为了不影响整体,就用小拇指代替钉子,继续做完了之后的一千多个动作。
表演完成后,手指已经血肉模糊了!!!
后来好像是给他立了一个几等功~~~~

08年奥运会陈志峰得了几等功

三等功。
出现了一个意外,在在他负责的“和”字的左侧不远处,有一个本不该出现的字模停留了一两秒,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瑕疵。可在这整齐的队伍当中,是显得那么的明显。
陈志峰的道具握把突然锻炼,使其没有办法自由升降,而他为了能将表演顺利进行下去,直接将自己的小拇指升入断裂的握把窟窿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代替钉子,小拇指支撑了十五公斤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