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将对大罗的评价

门将对大罗的评价(多方面深度对比,大罗和梅西谁更强)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3-11-17 12:00:00 浏览40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多方面深度对比,大罗和梅西谁更强

我是大罗的球迷,可以说因为大罗让我爱上了足球(虽然之前也看球,但并没有那么热爱),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前锋就是罗纳尔多,没有之一。但是,事物是向前发展的,我们不能沉湎于过去,新的时期,真正的球迷总是会期待绿茵场上出现超越前辈的足坛巨星。

将同一时期的不同球员进行比较,是球迷们乐此不疲的事情。而罗纳尔多和梅西本就是不同时期的球员,但球迷们热于将二人进行比较,谁让他们都是那么优秀呢。其实,比较人和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尤其是不同时期的球员,关公战秦琼一样,其实真的很难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

其实大家都知道足球是团队运动,既便个人即兴发挥可能左右比赛结果,但必须有集体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而在这中间,人的发挥,确实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要比较大罗和梅西,还是要从多方面考虑。

关于过人

千里走单骑,连过数人,这是大罗和梅西的拿手好戏。看看97年的大罗的进球,以及梅西的世纪进球,不禁让人拍手赞叹。两者的区别在于,大罗更多是依靠强大的平衡能力、身体对抗能力去突破对手的防线,很有震撼力和暴力美学;而梅西虽然在力量方面不如大罗,因为身体素质确实达不到大罗的强悍水准,但梅西充分利用自己身体重心低的特点,更多地依靠变化多端的小碎步、急停变向来过人。但不论怎样,两者都达到了过人的目的,只是方式上不同而已。两者伟大之处在于,都是聪明地利用了自身的优点,并将优点最大化。这是罗本等人所不及的,而这也是巨星和球星的差别!

综上所述,两者打平。

大罗的过人:平衡力和脚法都超一流

梅西的过人:轻巧地急停变向突破

关于配合

大家都觉得大罗很独是因为大罗经常单刀过掉门将进球,但其实大罗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很独,在国米、在巴西,甚至是皇马,其实我们都能看到,大罗并非一味单干,而是选择性地寻求配合。我们应该这样评价大罗的“配合观”:有可能的情况下,自己突破完成打门,但是实在出不了机会的情况下,会分球给队友。当然有些时候,巴西人“独”的特性也会在大罗身上有所体现,比如一些明显没有机会的球,还是选择强行射门,不愿分球给机会更好的队友,当然这种情况极少。这也与大罗早期便登陆欧洲的背景有关,其欧化的技术风格也是比较明显的,与巴西本土联赛出来的球员有一定区别。

至于梅西,自小在拉玛西亚学习足球,适应的是一种“巴萨体系”。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平时踢球,要是和经常一块儿玩的同伴踢,会比较顺手些,一旦换了一拨队友,自然会踢得不舒服。巴萨体系已然深深植入了梅西的大脑皮层,这是一种整体性、习惯性的踢法。可以说,在巴萨这支球队,梅西不需要太多的个人表演(也许他的个人表演能力确实能与大罗媲美),因为这个体系不需要他这么做。他要做的,只是在禁区弧顶处分球给哈维,然后跑到门前等待后者的直塞就可以了,这就是“体系”的需要。

巴萨的配合已经炉火纯青,不需要个人表演

正常情况下大罗下一步会做些什么我们很难猜到,虽然站好了位置,但大罗不一定会给你传球,但只要大罗传球,并且十之八九会是个妙传。梅西则不同,他的“团队意识”要强于大罗。该传的球一定会传,不该传的基本上不会传。如果说两者有差别的话,只能说,大罗有着更多的即兴灵感,而梅西则更偏向以团队出发,更合理地去处理球。

风格的差异,怎么分辨优劣?毕竟大家都达到了进攻、得分的目的。大家老是说梅西离不开哈维和小白,说没有哈维和小白的传球梅西得分会少很多,那我要问,为什么从哈维的传球中获益的总是梅西而不是别人?梅西的人品总是这么好?佩德罗、比利亚的运气就那么衰?但是,说到这里,为什么大罗效力四大豪门,与队友的融合都很好,包括国家队,而梅西一离开巴萨回到阿根廷,立马就蔫了呢?为什么梅西的团队意识只能在巴萨才能体现?我觉得,一是“巴萨体系”荼毒过深,梅西深陷其中,尚未寻得“解救”之法;二是阿根廷队现今的整体实力的确下降得厉害,阵中匮乏与梅西合拍的球员。难怪有人说,阿根廷现在没有人可以跟得上梅西脚步。当然,要想在俱乐部、国家队都取得辉煌,梅西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综上所述,梅西略胜一筹。

关于得分能力

大罗的射术,无愧世界第一。大家看到这句话,就能明白,我对于梅西、大罗射术谁高谁低的倾向了。梅西的射门程式化的色彩太重,大家也总是说,梅西的射门老是那一套,没有太出彩的东西,这也是与巴萨的“体系”有关的。巴萨的打法摆在那里,只要按照“程序”去做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搞新花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梅西的破门方式比较单调。但是大罗不同,他是天生的射手,他的得分方式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极具观赏性。

大罗的钟摆

射门技术,除了后天的训练,先天的门前“感觉”也很重要,而大罗的射门天赋太高了。我有个朋友,带球、传球能力很一般,平时踢球也不喜欢过人、不愿在中场过多地与人纠缠,他认为这是中场队员才应该做的事。但是,只要一到门前,他就显示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了,他的射门总是能够寻求到很好的角度、力度,恰到好处地把球送进球门,而那些中场突破后给他喂球的前卫队员总是鸣不平:这么辛苦突破了,最后的功劳却是他的。但是,大家每次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他传球,为什么?因为相信他的得分能力。什么是得分能力?就是力量和角度的完美结合,以及与守门员一对一较量时的过硬心理素质!

但是射门最重要一点还有得分效率,这一点上梅西可能要稍微比大罗强一点,毕竟梅西的进球数要比大罗多太多。

但综上所述,大罗胜过梅西!

关于场上位置

其实,大家有的时候忽略了大罗和梅西在场上踢的位置。大罗是一个中锋(CF),得分的任务更加纯粹,场上参与的工作要相对少一些;而梅西属于影锋(SS),除了得分,还要承担与中场衔接、为队友创造机会的任务,工作量相对要多一些。不同的位置,工作内容存在差异,将两者进行比较,本身就不合理。但二者在自己的位置都是世界顶尖水平,都将自己在位置上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两者打平。

其实大家之所以喜欢比较大罗和梅西,很大的原因,是在于他们代表了不同时期足球选手的最高水平,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的前五年,总共十年,是大罗的辉煌期,而之后,就是梅西的天下。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理会谁强谁弱,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何分得清?大家要做的,就是好好去欣赏这些球员每个周末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这就足够了。

回到开头说的话,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很复杂的问题,长短不一,除非差异很明显,要不然很难说得清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当然目前来讲,大罗还是胜于梅西的,毕竟他是三届世界足球先生,世界杯冠军,这代表了足球运动员的最高荣誉。而梅西没有世界杯,这一点让大家都很难接受,阿根廷球迷们也很希望梅西带领阿根廷能够捧得金杯,如果梅西能够带领阿根廷夺得一次金杯,我相信不会再有人质疑梅西在国家队“不行”?实际上,除了射术无法与大罗比较之外,梅西缺少的只是一座大力神杯。如果梅西生在巴西而不是现在羸弱的阿根廷,梅西的地位是不是会更高呢?到时候,梅西是否就超过大罗了呢?

那么关于梅西和大罗,你认为谁更强呢?

大罗在足球史的地位有多高和现在的c罗相比

大罗在足球史上的地位绝对可以排进前十,在未来的C罗相比,应该在伯仲之间。大罗之所以能有如此之高的足坛地位,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出众的绝对实力;(二)出众的个人和集体荣誉。

绝对实力

大罗是足坛唯一一位被冠以“外星人”称号的球员,他的实力也确实当得起这样称号。大罗是足坛罕见地集力量、速度和技巧于一身的顶级球员,这让他在球场上显得无所不能。当年在巴萨效力时,大罗在中场持球连过数人,甚至在摔倒的情况下,还够完成过人,最终打入一粒无解的进球,场边的教练看到大罗这样的表现,难以置信,惊呼这是一个“外星人”。

大罗的绝对实力是举世公认的,他的身体甚至因为承受不住自己出众的速度和力量而频频受伤,伤病也成了阻挡大罗在足球之路更进一步的重要原因,但大罗已经在短暂的巅峰期证明过自己的伟大。

出众的荣誉

大罗出道即巅峰,19岁时第一次获得了世界足球先生,20岁成功卫冕了这一荣誉,少年天才,年少有为。

大罗登陆欧洲主流联赛之后,先后效力过西甲巴萨、意甲国米和西甲皇马,都为俱乐部取得过非凡的荣誉,自己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巴萨时期,大罗帮助球队获得西班牙足球超级杯冠军、欧洲优胜者杯冠军;皇马时期则帮助球队捧起了西甲冠军奖杯和丰田杯冠军。

在巴西国家队,大罗则是绝对的传奇人物,他四次参加世界杯,两夺大力神杯,打入十五粒进球,取得的荣誉光彩夺目。

与现在的C罗相比,大罗的实力无疑要更突出一些,但是C罗的巅峰期更长,取得的荣誉也更加多样,5座金球奖杯、5座欧冠奖杯、1座欧洲杯奖杯,在荣誉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大罗。

大罗在足坛的历史地位有多高和现在的梅西相比呢

我觉得目前三位选手的历史地位差不多。如果我对比一下,我会给c罗、c罗、梅西排名,但是c罗已经退役,他的成就已经确定,c罗梅西还没有退役,还有机会超过他。梅西缺一个国家队重量级冠军。如果梅西当年助攻或者进球帮助阿根廷夺冠,梅西可以和贝利迭戈马拉多纳争夺冠军。c罗虽然获得过国家队比赛的冠军,但在决赛中夺冠并不具有说服力。梅西这几年在巴萨的表现并不理想,皇马特别强,所以我把c罗放在梅西前面,看看梅西和c罗未来几年的表现如何。本赛季c罗在尤文图斯不如皇马,梅西的表现依然稳定。理性分析梅西c罗和c罗的历史地位和成就。整体上:技术:c罗》梅西》c罗,身体:c罗》c罗》梅西,观赏:c罗》梅西》c罗,精神/领导力:c罗》c罗》梅西,进球能力:c罗=梅西》c罗,巅峰时期:c罗=梅西》c罗,国家队荣誉

都是百年一遇的天才,真的很难分清真假。如果说成就,c罗不是这个时代梅西和c罗的球队。梅西和c罗的成绩是俱乐部的满贯,而c罗的职业生涯恰到好处,俱乐部成绩一般,但是国家队成绩太高,这是事实。导致一种观念,历史第一人不是历史最强。历史第一人更多的是从位置上评价足球超级巨人,而历史最强只能说能力。当然,一般来说,历史第一人是历史上最强的,因为如果不能成全自己作为冠军的技能,也就不值多少。但是,虽然有些人地位低下,但他们的巅峰确实是历史第一水平。比如巴西那些,c罗,小罗。c罗只是历史第九,却被认为超越梅西c罗?因为他过早达到顶峰

c罗和罗纳尔迪尼奥的陨落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受伤,后者是职业素养有限。c罗被认为比c罗优越,甚至比梅西更有实力。而这些直接体现在观感上,比如c罗,但是门将不会进球,这是最好的体现。同时,c罗的数据和奖项也说明了一切。他21岁就获得了金球奖,是这个光辉历史上最年轻的绅士。数据方面,最近有媒体刚刚统计出球星21岁时的进球数,其中c罗毫无悬念登顶,但现在排名最高的绝世一对傲娇人以接近垫底的位置联手。c罗的身材是185场167球。16岁打职业联赛,出场47场,进球44个。2002年巅峰时期,c罗完成个人救赎,带领球队夺冠,进一步推进了巴西国家队的传奇。

在许多老球迷眼中,篮球乔丹和足球新秀是将各自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到更高水平的两个人。梅西和c罗其实是在一个资本运营更为成熟的足球市场,并没有将足球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所以历史地位上两人至少相差一条街。但是梅西和c罗在这个时代用很多进球和各种最高荣誉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每个时代的足球规则不一样,但事实证明,梅西和c罗在这个时代是可以脱颖而出的。这只能靠运气好吗?显然不是这样。

大罗在球员时期,为何很多球员都特别推崇他

在联赛停赛期间,早已退役的“外星人”罗纳尔多再次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同为顶级前锋的维埃里、萨莫拉诺与克雷斯波都称赞了罗纳尔多的表现,认为他是自己职业生涯最好的锋线搭档之一;而作为少有的拿到金球奖的中卫球员,卡纳瓦罗更是坦言:“在球场上,罗纳尔多是唯一让我感到害怕的前锋。”卡纳瓦罗还放出了友谊赛上他和马尔蒂尼双人放铲防守大罗的照片,称:“这是史上最佳照片。”

在卡纳瓦罗活跃的那个年代,足坛各种各样的前锋数不胜数,在俱乐部荣誉上超过大罗的也大有人在。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卡纳瓦罗只害怕大罗一人呢?

一、无可比拟的冲击力

巅峰大罗强在哪里?也许有人会说是他的射术,也有人会说是他的盘带能力,但如果论最突出的一点,毫无疑问是他无可比拟的冲击力。正面面对对方防线时的大罗是最令球迷期待的大罗,因为他能够用带球将对方的防线冲得七零八落,甚至连对方的门将也要无助地被大罗带球盘过。

之所以巅峰时期的罗纳尔多能够拥有无可比拟的冲击力,除了绝对速度之外,大罗粗壮的下盘也是一大原因。球迷们都说卡洛斯拥有柱子般的大腿,但其实罗纳尔多也是如此。结实的腿部肌肉与出色的控球能力让大罗能够在高速行进中保持绝佳的身体平衡,这样的罗纳尔多一旦起速,就像一辆重型坦克一般难以阻挡。所以人们都说:“在大罗的巅峰时期,能拉住他的就是顶级后卫!”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在小组赛中遭遇巴西队,我们最优秀的防守球员在面对大罗的冲击时显得毫无办法。赛后李玮峰感慨道:“我和杜威两个人去防大罗,结果都犯规了,还没给人家拽倒。”一辆两个人都拉不住的重型坦克,这就是巅峰大罗在球场上的真实写照。

二、难以预测的想象力

在球场上,两种类型的进攻球员会让后卫感到畏惧:一种是拥有绝对身体素质优势,能够压制后卫的前锋;另一种是行为难以预测,让后卫抓不住进攻方式的前锋。而前锋时期的大罗不仅拥有绝对的冲击力,同时也拥有难以预测的想象力。

和贝利等巴西前辈一样,罗纳尔多虽然强壮,但他的带球姿态非常轻盈,防守他的后卫很难判断他下一步的带球方向。与此同时,罗纳尔多脚上的功夫也令人叹为观止,他能用脚掌的任何部位做出有效触球,两次触球间的连贯程度让人目不暇接。在大罗脚下,即使是简单的扣球变向,也能让防守他的后卫眼花缭乱。

更令后卫畏惧的,是大罗多样化的进攻方式。大罗并不是只会带球硬突的一根筋的球员,他会变向,会送出直塞,甚至还能在门将意想不到的角度直接打门。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大罗在2002年世界杯上打进的那个捅射:在土耳其三名后卫的包夹下,行进中的大罗突然用右脚脚尖隐蔽一捅,皮球便直奔球门远角而去。狭窄的角度与细小的动作,伴随而来的却是一脚突然而精准的射门,也难怪即使强如土耳其国门鲁斯图,也没能及时将这球挡出门外了。

罗纳尔多详细质料

个人档案
位置:前锋
出生日期:1976年9月22日星期三
出生地:本图·里贝罗
身高:1.80米
体重:75公斤
转会自:国际米兰
首次为国效力:1987/05/23 以色列
曾效力团队:皇家马德里 国际米兰 巴塞罗那 埃因霍温 克鲁塞罗 巴西
个人荣誉:
1 西甲冠军 (2002-03)
1 丰田杯(2002)
1 巴西杯(1993)
1 荷兰杯 (1995-96)
1 优胜者杯 (1996-97)
1 国王杯 (1996-97)
2 美洲杯 (1997、1999)
1 联盟杯(1997-98)
2 世界杯(1994、2002)
3 世界足球先生(1996、1997、2002)
2 金球奖 (1997、2002)
1 西班牙超级杯(2003)
联赛进球数据一览:
赛季 俱乐部 出场数 入球数
1993/1994 克鲁塞罗 14 12
1994/1995 埃因霍温 32 30
1995/1996 埃因霍温 13 12
1996/1997 巴塞罗那 37 34
1997/1998 国际米兰 32 25
1998/1999 国际米兰 19 14
1999/2000 国际米兰 7 3
2000/2001 国际米兰 0 0
2001/2002 国际米兰 10 7
2002/2003 皇家马德里 31 23
2003/2004 皇家马德里 32 24
2004/2005 皇家马德里 34 21
详细介绍:
自从1994年埃因霍温队把他从克鲁塞罗队引进过来,这位世界最著名的足球运动员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国际米兰已经确保了购买罗纳尔多的优先决定权,但是他们没有抓住机会,只有在三年后用高得多的价钱来买他。
在埃因霍温,在1994/95赛季,罗纳尔多出场33次贡献30粒进球荣获荷甲联赛金靴。在在1996年转会到巴塞罗那的第一年,他在37场比赛中一共打进了34个球,荣膺联赛最佳射手。在1997年夏天,当巴塞罗那俱乐部根据他在俱乐部合同中的条款利用他的时候,他转会去了国际米兰。这也导致了一场争论,最终争议被国际足联裁决。
在他参加国际米兰第一个赛季的32场比赛中,他打进了25个球,并且帮助球队获得意甲第二名的成绩,自己也成为该赛季意甲最佳外援和最佳球员。俱乐部也和他签定了到2006年才到期的长期合同,无论罗纳尔多在哪踢球,他都能多产,并且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保持着几乎平均一场比赛进一个球的进球率。在1998--1999赛季,尽管还有98年世界杯留下的伤病阴影的困扰,但是在他出场的19场比赛里他仍打进了14个球。
但是罗纳尔多的1999-2000赛季严重受到了伤病的影响。1999年11月,他的膝盖受伤,在2000年4月在他复出后参加的意大利杯赛决赛第一回合对拉齐奥的比赛上再次受伤。在他付出仅仅7分钟后,他的膝腱严重撕裂,这一次直到2000--2001赛季结束,他才重新复出。巴西人慢慢的恢复自己适应比赛既漫长又辛苦,这也极大的考验了国际米兰球迷的耐心。
在2001--2002赛季联盟杯赛早期比赛上罗纳尔多尝试复出没有成功,人们看到巴西人受伤蹒跚而行,11月,他参加近两年来的首场意甲比赛,但是上场17分钟后他就因为大腿受伤而不得不下场。
2001年9月9日,国际米兰、意大利、巴西还有罗纳尔多都在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罗纳尔多在意甲比赛中打进一球。
这位前锋在对布雷西亚的比赛中复出,并和维埃里作为国际米兰锋线箭头,自从1999年11月21日6比0痛宰莱切队的比赛中第50分钟打进国际米兰的第五个进球后,他复出仅仅需要19分钟的时间就进球了!这个进球恰恰是巴西人的搭档和罗纳尔多一次简练的二过一配合为他提供了
得分机会。
“在进球之前,我只试着和维埃里踢过几分钟。”罗纳尔多说,“我找他要球,我把球给在我接球最舒服的的地方。我看到门将朝我扑过来,我就用右脚射门了。当我意识到球进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幸福的孩子。”
他聪明、敏锐,所以能耐心和沉着的对待一直关注他的傲慢自大的媒体。在场外,他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每年为儿童基金会捐赠好几百万的美圆。
在2001-2002的意甲联赛中,因为在大好局面下,国际米兰大比分输给拉齐奥,尤文幸运地夺得了冠军,这让国际米兰球迷伤心欲绝,但那天留给全世界球迷的经典记忆是-----罗纳尔多在最后时刻因为无缘冠军的失声痛哭!
2002年6月,带着在国际米兰的失意罗纳尔多走进世界杯赛场,他成功的从失败中走出来,用8个可圈可点的进球宣布了自己的复活,最终巴西队夺得本届世界杯的锦标,罗纳尔多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运动高峰。
世界杯结束不久,由于和国际米兰教练不和,功成名就的罗纳尔多离开了亚平宁,加盟西甲豪门皇家马德里,在人们的怀疑中,罗纳尔多以23个进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同时,赢得了自己的第一座联赛奖杯。
技术特点:速度奇快,左右脚技术娴熟,一对一能力极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门前变得愈发冷静和可怕。
爱好:开快车。1999年在巴西高速公路上撞坏了一辆法拉利轿车。
他人评价:
在巴塞罗那时的教练鲍比·罗布森说:我从没看见过这样一个男孩,在对方半场他能随心所欲的带球,控球,过人。他一次又一次的做到了。他的控球技术很出色,他能往左,也能往右,他能通过大腿做假动作,而且他速度奇快。我认为他能把世界控制在他脚下。我爱这个孩子。
参考资料:http://news.sports.cn/global/remark/2005-07-13/61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