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欠债157亿的重庆首富被追债是怎么回事
8月6日,力帆集团宣布: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其控股公司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组。
一手缔造这块商业版图的尹明善,72岁之时,曾带领着力帆控股成功上市,成为重庆首富。但是2016年,力帆汽车进入了财政部公布的“骗补”企业名单。骗补1.14亿元的丑闻,让本就不富裕的力帆雪上加霜。
几个月前,重庆力帆汽车经销商们身穿印有“力帆还钱”字样的T恤,在力帆中心门口追债。生怕力帆跑了。
力帆的大败局,其实是国内很多没落车企的缩影,赶上了风口,赚了大钱。但只想着赚快钱,不重视技术。尹明善甚至说出了“汽车论斤卖”的言论,他表示:“汽车今年是每公斤100元,5年后就是每公斤40元。”
扩展资料
力帆造车没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2006年,力帆第一款量产车力帆520全球同步上市,标志着力帆正式进军汽车产业。尹明善虽然信心十足,但他也很清楚当时的市场环境,对此其表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农村包围城市。”
力帆的“汽车战”确实打得不漂亮,但彼时的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爆发的增量市场,犹如雷军口中“风口上的猪”,靠着“皮尺”造车的企业,也能生存下去,力帆亦是如此。
2007年,神似宝马3系的力帆620下线;2008年,神似宝马MINI的力帆320面世;2010年,力帆股份营收67.71亿元,产销乘用车6.9175万辆。不过与其他主机厂相比,力帆的销量只能说是不温不火。
在重庆多年从事汽车营销的章先生告诉记者,力帆造车其实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没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力帆太醉心于模仿,汽车制造一定是研发为王,虽然目前的头部品牌前期都有模仿的影子,但随着研发投入的扩大,技术的吸收转化,通过研发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赢得先机。没有下功夫进行研发,是力帆落寞的根本原因。”
力帆公子哥现状
截止2021年1月,力帆公子哥尹喜地被立案调查。2020年10月14日,ST力帆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力帆”)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原因是力帆控股、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尹明善创建了力帆集团,创建之初尹喜地就加入了该企业。创建初期的力帆集团规模不大,尹明善就让尹喜地从普通的销售人员干起。随后,尹喜地又在父亲的授权下管理过公司的财务。
随着力帆集团的逐渐壮大,当力帆旗下的摩托车厂数量达到5家时,尹明善将其中的3家厂交给尹喜地来打理。
扩展资料:
50岁的尹喜地早年曾陪尹明善创业,一度掌管力帆的房地产、期货以及足球俱乐部。
在网络上,关于尹喜地的报道,多是讨论其拥有的豪车。有报道称尹喜地在某汽车论坛的网名为“精彩哥”,爱车如命。
尹喜地在网络上声名鹊,源自一条视频:其驾驶着一辆价值3000万元号称中国最牛跑车的布加迪威龙。尹喜地曾透露,他先后购买了30多辆国外名贵汽车,在买车上的总开销高达5000多万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尹喜地
力帆汽车“被收购”的背后,是一场什么样的局
力帆汽车近来一直都是负面新闻缠身,尤其经营巨额亏损,加上各种逼债,汽车质量缺陷等,无不让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倍受公众以及媒体的关注。
然而,最近一条新闻,却破天荒地给力帆汽车“打气”。有媒体就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向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注资,成为其最大股东,股权的价格和规模尚不清楚。此消息一出,稍微对力帆汽车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会认为这下力帆汽车得救了,或者说力帆汽车走出目前的困境大有希望。
对于吉利汽车集团来说,人们猜想,其收购力帆汽车也不是没有可能,一是大环境不好,加上力帆汽车确实处于危局中,这个时候出手力帆,可谓低价收购,符合资本追逐的本质。二是吉利汽车这几年一直都在收购,加上这一次收购,并不意外。
然而,就在市场替力帆高兴的时候,吉利的一则公告又仿佛给市场以及力帆泼去了一瓢冷水。
6月19日,针对市场有关吉利控股将收购力帆股份的传闻,吉利控股集团新闻发言人杨学良果断否认传言,称“没有此事”。力帆汽车似乎一下又回到了“解放前”。
在论述“力帆汽车“被收购”的背后,是一场什么样的局?”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力帆汽车目前的状况进行一番了解。
2019年,力帆股份亏损达到了46亿元,超过2010年上市以来10年间的利润。而上年同期盈利2.53亿元,同比下降2068.77%。
在销量方面,力帆汽车2019年燃油车销量下滑75.52%,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69.49%。而在今年的1-5月份,力帆汽车累计销量仅有1347辆,赫然出现在汽车销量跌幅超过90%的车企名单中。如此之大的跌幅,相伴而生的一定是巨额的亏损。
有媒体这样预测:力帆汽车如今已经处于困境,资金链紧张、产品竞争力不足,加上纯电产品持续出现问题需要召回,力帆汽车的2020年并不好过。
今年6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了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召回3651辆纯电动汽车的消息。而在2018年的6月,力帆已经召回了6431辆纯电汽车,至此,力帆汽车在过去两年中累计召回的电动车已经突破1万辆。
在诉讼方面,6月18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披露公司累计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补充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涉及诉讼(仲裁)已达392件,涉及金额29.06亿元。
力帆汽车面临着巨大困境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它还将面对大环境不好、中国经济下行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这个时候,资本基本上都处在观望中,除非出手投资确实能够捡到大便宜。
以上吉利否认了收购传闻,力帆汽车的创始人尹明善被解读为再“难寻救主”。不过,从上述“无中生有”的传闻来看,这背后一定有故事。
我们首先应该确认一个事实,力帆汽车仅靠现有股东的力量,是难以获得根本的转变,唯有依靠外来力量才能带来转机。
为了吸引市场注意,这个时候出现的“被收购”传闻,是否是一场精心的谋划?从传闻的影响来看,至少给市场造成了这样一个假象,有吉利这样的大集团来收购,说明力帆汽车还是具有相当价值的,至少将来在跟别人谈判中,“底价”不会太低。“被收购”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力帆有意透露确实想卖股份,寻求新的合伙人,以拯救目前的危局。
资本运作很多时候就是在做一场“局”,但是,“局”的背后却是迷雾重重,谁能火眼金睛看个清呢?
尹明善被查,力帆破产重整,英雄终落幕
尹明善不会想到,年逾八旬的自己,会再次遭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10月13日晚,*ST力帆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0月13日收到控股股东力帆控股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的通知,其于10月12日、13日分别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力帆控股、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公告显示,力帆控股为*ST力帆控股股东,持有公司47.08%的股份。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均在公司担任董事职务,以上四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0.49%的股份;以上四人通过持有力帆控股的股份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共计47.08%。
此消息一出,业内普遍认为,力帆,这次是真的无路可走了。
我们无意附和这样的说法,但从目前来看,力帆确实迎来了大限之期,尹明善也迎来了英雄落幕。
毫无疑问,曾经的尹明善,是一个英雄。
他曾是重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手中的两副牌:摩托车和足球,都曾是重庆的骄傲。力帆摩托车,曾超过嘉陵和建设两大老牌巨头,成为重庆摩托车业的龙头老大。2000年,尹明善斥资5580万元收购“前卫寰岛”,更名为“重庆力帆足球”。当年,球队就夺得足协杯冠军,是重庆足球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他也曾是重庆汽车的创领者。
2003年,为了拓展业务,尹明善决定进军汽车行业,力帆集团随即拉开了汽车制造的序幕。他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后又增持到95%,商标彻底改为“力帆牌”,并开始在北碚建设轿车生产基地。在尹明善看来,“到处是丰田,遍地桑塔纳,问问力帆人,我们该干啥?”“没有梦想的老板,跟酒囊饭袋有什么区别?”
2005年,力帆拿到了汽车生产资质,并于2006年将自己的力帆520轿车正式推向了市场,这时尹明善已68岁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10年11月25日,力帆在沪A股上市时,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车企,尹明善称那是他73岁收到“最好的礼物”。上市后,力帆控股市值达到100亿元,尹明善问鼎重庆首富。
至此,尹明善达到人生的顶峰。
但也是从他进入汽车行业之日起,也许为如今的结果埋下了伏笔。
10余年间的推陈出新,力帆汽车相继制造研发了多个车型,后续也顺应发展潮流推出新能源汽车,可销量都较为惨淡。尹明善“模仿”的策略在做摩托车时无往不利,但用来造车,很快就捉襟见肘了。多年依靠模仿、抄袭的力帆汽车由于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无论产品口碑还是品牌知名度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财务危机也是由此逐渐显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力帆开始掉队,销量和利润双双下降。
据力帆股份最新销量数据显示,8月公司仅销售传统乘用车15辆,同比下降92.4%,新能源汽车49辆,同比下降78%;1-8月,公司共销售传统乘用车1183辆,同比下降94.53%,新能源汽车661辆,同比下降60.54%。
而业绩方面,*ST力帆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同比减少69.42%;净亏损25.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47亿元,同比扩大1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净资产仅剩1.06亿人民币,同比大跌96.12%,负债高达167.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2018年开始,力帆处在了生死关头。”业内人士坦言。
汽车有智慧也曾在《末路的力帆,凄凉的尹明善 | Future人物》感慨: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不得不在梦想的破灭中苦苦支撑着。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命运仍没有给尹明善一次“善终”的机会。
同样机会渺茫的还有力帆。
就在尹明善被立案的几乎同一时间,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十家全资子公司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力帆汽车破产重整,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本轮开庭力帆方面法人主体,是力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院指定的债务管理人(简称“管理人”)审计结果显示,力帆销售公司目前账面资产约3000万元,固定资产约1500万元。
相比债务,这些资产杯水车薪。两个月间,管理人共收到489家债权申报,申报债权总额11.28 亿元,最终核定债权总额6.99亿元。核定未通过的债权,主要原因是涉诉未决、申报主体不适格、证据不足。也就是说,力帆销售公司资产与债务间,还有接近7个亿缺口。
此外,力帆销售公司还有162 件民事诉讼和仲裁诉讼未结案,涉及执行标的总额约8.7亿元。普通债权人中,最大单笔债务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核定债权金额2.84亿元;最小单笔债务为厦门健秀镜业有限公司,核定金额1665元。
可以看出,财务已是决定力帆生存的唯一因素。
日前,*ST力帆发布公告称,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迈捷”)将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参与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吉利迈捷正是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而后者为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
这意味着,吉利已开始参与力帆重整工作。
吉利迈捷的大股东为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这意味着,吉利或将接手和收购力帆股份。有意见认为,后者的上市公司壳资源、土地资产、金融牌照或是吉利看中的部分。
舆论认为,一方面,力帆作为上市公司,“壳”资源能“装进”其它业务,给吉利在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便利性;另一方面,则是有利于布局西南市场,力帆汽车的重庆生产基地能在产业配套和地方政策上享受一定红利,而从吉利当下的生产布局来看,主要工厂均位于东部和北部,收购力帆后可完善其全国生产网络。
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吉利控股就屡次被传出有意收购力帆股份的传言。对此,吉利控股集团新闻发言人杨学良彼时曾否认称“没有此事”。即使吉利让力帆看到曙光,但吉利是否会保留力帆,还是未知数,最大的可能是,吉利接手力帆之时,只怕就是力帆退出舞台的时机到了。
总的来看,低估了造车的难度,是尹明善没落的根本原因。
“摩托车工艺的复杂性和汽车不可同日而语,不是两个轮子、四个轮子的问题,管理、资金等条件没准备好,力帆做得非常吃力。”专家对力帆的失败如此解读。
在外界看来,对于已经被债务拖入生死存亡境地的尹明善和力帆而言,造车已不是第一要务,还债才是。
不管证监会调查结果如何,也不管吉利能否拯救力帆,属于尹明善和中国自主造车的草莽时代终归是落下了帷幕。曾经的重庆首富,曾经的巨头车企,从此成为了过去。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调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不知尹明善听到这首《爱的代价》时,会有何感想。(采写?|汽车有智慧 王得源)
重庆首富尹明善如今却负债累累,他败在了哪里
重庆首富尹明善如今却负债累累,他败在没有抓住转型的最好时机,错失机遇。
尹明善一手创造重庆力帆轰达集团,那也是他人生事业的顶峰。近日,重庆力帆集团,因为各种经营原因导致资不抵债,正式宣布申请破产重整。曾经的龙头企业最终走向了没落,令人感到惋惜。再来看一下尹明善的成长历程,他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在少年时因为自己的一些言论,被迫在牢里面进行20年的改造,那时他正准备上大学,前途一片光明,没想到会因此与大学失之交臂。在牢里的时光他努力改变自己,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这可能也为他以后打江山奠定了一些理论基础。
已经步入老年的尹明善不甘心一生都碌碌无为,没有一点成就。因此54岁的他再次踏上人生征途,开始进军摩托车行业。在他做出决定之前,大部分的亲朋好友都劝他放弃,安安稳稳的退休享受生活。但是他却力排众议成为重庆摩帮的代表性人物,力帆也成为代表企业。他旗下的摩托车和足球,都曾是重庆牌面,曾经球队还夺得足协杯冠军,他也如愿在72岁时登上了首富的宝座。
但是由于将大量资金都注入到了燃油汽车的生产制造中,导致其他行业得不到支持,成为偏科性发展。又后来国家又开始鼓励新能源汽车并且出台了许多帮扶政策,但是力帆集团进行骗补的行为让企业形象一落千丈,甚至需要向政府缴纳近亿元的罚款并且收回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这次转型的失败也间接导致了力帆公司走向没落。另外,力帆集团销售渠道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导致很多零售商退出力帆,这造成销售额大幅度减少。
身为一个企业家,尹明善已经是非常成功。只是在晚年的时候自己一手建立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再加上他身体已经衰弱,让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