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万的童年观后感

伊万的童年观后感(童年第三章读后感50字)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4-07-10 12:30:01 浏览29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童年第三章读后感50字

  《童年》第三章读后感
  第三章分四大块,即由四篇散文或短篇小说组成。它们也可以有明确的标题。一、“一双金不换的手”。伊万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二、“热闹的家庭舞会”,主角是伊万和外婆;三、“雅科夫的吉他”。他当然也是舞会的核心;四、“小茨冈的惨死”。别号“小茨冈”的伊万是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婆的养子,从他生下来被遗弃到他的惨死,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爱。小茨冈是个善良、勤劳、能干的小伙子,是“我”童年时最好的朋友。他的惨死,跟自私卑鄙的兄弟两人直接有关,但根原还在于造成自私卑鄙等劣根性的社会顽症。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5篇_观看《囧妈》的人生感悟

  2020新年初始,很值得一看的亲情贺岁喜剧片,可能这也是徐峥导演囧系列的最后一部影片,有我们喜欢的女演员袁泉,有笑有泪有感动,挺温暖…那你知道电影《囧妈》 观后感 范文 都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5篇_观看《囧妈》的人生感悟。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1

  不瞒各位看客笑话,我们与自己的妈妈或多或少都会有过争吵,从小到大,从古至今,妈妈与孩子的爱是一种难以诉说的情感,我们总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我们歌颂母亲的无私,敢勇。但是我相信,我们双方从来没有过真正生气过,就算真生气,我们得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六天的旅行,让徐伊万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同时,这也是《囧妈》这部影片带给我最大的感触点与心动点。

  这部影片有笑点,有泪点,personally speaking,打分9.6分, 故事 情节简单,沿袭了囧字开头系列的传统,以旅途为主线,讲述囧人囧事,从而达到搞笑效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母狗熊奔向徐伊万时,母亲选择了替儿子死,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还有就是,一定要支持母亲的愿望,做儿女的,虽然无法参与父母的过去,但是现在未来我们陪伴着他们。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2

  前几条还在感慨着电影工作者的感慨,过年还是避免不了加班。得知徐峥导演选择免费上映囧妈,感慨于他的格局以及对前期宣传工作的舍弃。

  说是囧妈,其实一点都不囧。全篇感受到的是温暖,搞笑之余感受到的是一位母亲深深的母爱。

  为了选择怀念,六天六夜的火车,两万的报名费,只是为了去缅怀曾经的岁月,找回自己心中的遗憾。关心儿子,即便自己六七十,儿子也早已成家立业,即便他赚了再多的钱,在母亲的眼里,永远都是那个听闻母亲受欺负后,急急忙忙就要出门复仇的那个小小少年。即便这个少年选择的是离家千里,即便这个少年选择十米的再也不见。

  于是啊,那么多年都忍受下来了。脏乱的房屋,淤青的手臂,爱情中的美好不过都是现实中的泡沫。无法活在爱里,所以希望儿子能够活在爱里。

  执意的改造,执着的希望儿子能够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所以那样的爱让她常常会忘记,儿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冲她喊叫,认为她的做法不可理喻,无法理解他。但那又怎么样呢?又有什么能够阻止一个母亲在儿子面临危险时的奋不顾身,吸引注意不会去考虑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直至儿子看见母亲的耀眼,母亲的忍让,每个人都应该去拥抱自己的母亲。而你有多久没有拥抱自己的母亲了呢?

  小熊也是有妈妈,所以熊妈妈会在自己孩子受欺负时,忘记祖祖辈辈的告诫,与人类搏斗,会冲下雪坡追寻未知的人类敌人,放弃蜂蜜的诱惑,放弃自己栖息了多年的树林,只因孩子可能遭受危险。

  拍摄母爱的题材千千万,诉说母亲有多么伟大的 文章 也不计其数。可是真的有谁在意过吗?那为我们付出了青春,付出了自己后半辈子的人生的人,看着婴孩一步步成长的人,最终学会的只是放下,放下自己曾经的爱意,将他交给另外一个女人,看着他受苦,看着他流泪,看着他成长,看着他的不回头,却又真心期盼着他的回头。只是一切都回不去了。伊万的童年不可能回来,伊万也再不是一个小孩子了。

  我现在也只是身为子女,或许要我真正的伟人父母后我才能够感觉到那份爱的真挚,或许在看着我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会有些许的恍惚,曾经被那么认真地教导过。可是那也只是曾经。一个回不去的曾经。

  跳出剧,只是想感慨徐峥导演的格局之高,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舍弃那份院线去说拍摄的只是一个情怀。前期的宣传,出品商的步步紧逼,这都是一个导演不得不忽略的现实压力,能够跳出这些格局去做一件大事,能够真正的以自己的行动为中国加油。

  那么,希望我们彼此也能够有这一份格局,成或败,荣或辱,实在不行还有妈妈温暖的怀抱。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3

  今年过年不串门,不走亲戚。今天宅在家在抖音上看了徐峥的新电影《囧妈》,这是徐峥拍的囧系列电影,本以为是喜剧片,没想到笑着笑着就哭了。相比起徐峥之前的《人在囧途》《泰囧》的狗血与逗趣,我觉得这部会更温情和更有深度。

  徐峥饰演的伊万是一个有点丧的中年男人,他的事业、家庭遇见了危机,他焦头烂额处理事情,渐渐忽略了亲情。

  伊万代表了无数70、80后的中年人,他们每天都在瞎忙,忽略了对爱人的包容,对亲人的陪伴。直到婚姻走到尽头,妻子表示对他很失望,他才开始 反思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爱不是改造别人,而是接纳对方、包容对方和改变自己。

  亲情如此、爱情如此,婚姻更是如此。

  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伊万和张璐曾经深爱过,两个相爱的人一旦进入婚姻,如果不懂经营也会慢慢变质。说到这连我自己都觉得好可笑,因为我自己曾经就是在爱情、婚姻和家庭里的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经历过这么多跌跌撞撞以后,让我对亲情、爱情和婚姻有了深刻的认识,只是想我的认识能与朋友们共鸣。

  当伊万试图挽回张璐时,他说他不想离婚,他还爱着她时,张璐虽然很感动,但她知道他们回不去了。因为他控制欲太强,把她想象成自己以为的样子,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他却不知道,她根本不是他以为的样子。

  他们经常吵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他终于帮她修好了台灯,她却说那个台灯不是她喜欢的。

  就像兔子和狼过日子,兔子把最爱的胡萝卜给狼吃,它以为狼会开心,没想到人家只吃肉。你给的她不想要,她想要的你给不了,你的 爱好 在她看来是个笑话,她的生活方式让你难以忍受。我想,这就是婚姻里最痛苦的模样。

  很喜欢《囧妈》的那句 经典台词 :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尊重、坦诚和给予,可惜我明白得太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

  朋友们,在这个不一样的 春节 ,在这个不一样的日子里,希望我们能明白,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爱人,每一个看似完美的婚姻背后,都有一对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伴侣。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4

  今天第一次用手机免费观看了新年首映电影《囧妈》,在过年和家人高频相处春节期间看这样的电影感触特别深,主要有3点:

  第一:没有智慧的爱就是一种伤害。爱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纳和尊重。影片中,男主角的妈妈从在火车上对儿子的一系列细节小事中,无时无刻都在体现着一个妈妈对儿子的关心和爱,希望给到对方自己认为最好的,但是儿子不仅未能感受到,反而给对方带来无穷的压力和痛苦。

  这几天和家人在一起就有这样的感觉:贵州老家每年春节一直都有做腊肉香肠的风俗习惯,每次有家里有客人都会做上来招待对方,代表一种对对方热情的欢迎和尊重。这次来广州姐姐家,老妈也从家里拿了一些过来,姐夫是广州人,吃不惯;在饭桌上,老妈特别的热情,刚开始不断示意叫姐夫和他儿子吃;看到他们不动,又把装有腊肉的盘子端到姐夫面前;见还是不动,又准备拿筷子给他们夹,姐夫自己也很不好意思,对于老妈热情不动感觉不好,但是自己真的吃不了,特别的尴尬;我见状我便和老妈说明情况,她才开始收起了开始的热情。

  其实老妈的举动的出发点都是源于对对方的爱和在乎,所以希望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予对方,但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并不代表是对方喜欢的。我们一直都在提倡与人相处要学会黄金法则: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一种很早前值得尊重的论断。世上有很多事都是在黄金法则的指导下完成的,作为一种个人价值的评判准则,其公正性是不容置疑的,在普通民众中获得了一致的认可;但在今天信息时代,如果还是事无巨细都一直遵循,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引发冲突。因为这种“你喜欢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就意味着在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时,你是从自身的角度来看问题,言外之意是,我们大家都是毫无差别的,我想要的或希望的也恰恰是你想要和希望的。

  所以,在尊重黄金法则基础上,更要学会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就是学会真正了解别人-:工作生活方式,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这一点还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的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更称心和自在,还意味着要运用我们的智识和才能去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

  第二:家是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最后男主角伊万和妻子张璐的那断对话特别印象深刻。女主角说:我们一起来讲讲道理,结婚一起作为创业伙伴,我有不劳而获吗?…作为你的妻子,我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吗?…作为儿媳妇,我做的哪一点不合你们心意?…我到底做错什么?…

  男主的回复很触动:你什么都没有做错,你就是太讲道理了,在感情里太讲道理就是最大的不讲道理!

  平时在处理很多事情上,我是比较偏理性,都会分析背后的利弊一二三…很多次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习惯于这样的思考 思维方式 ,在和家人亲人相处也会本能的去理性多,去讲很多断道理的,自以为自己懂理,有时还为自己的表现陷入自我迷失中,却不知喝对方得距离在慢慢变远,而有时候家里很多发生的事情,仅仅一个拥抱就可以解决所有。

  第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其他。男主老妈那句话很有印象:连自己的身材体型都管理不好,如何去管理家庭,管理公司——当我听到,我内心就深深认同,一直觉得无论男女,自修永远是第一步,正如我们知道的: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到平天下,修身永远是第一步,因为自我修炼完善背后藏着一个人的自律节制和决心及习惯——管理背后是一种影响力,影响力背后是自己以身作则成为榜样,给别人带去能量。 这方面一直在路上,还要继续努力!一起加油!

  电影《囧妈》观后感范文5

  首先,很感谢徐峥导演在这个非常时期,将这样一部贺岁大片呈现给我们,虽然这中间有部分的商业运作,但总体观后效果还是不错。我看到豆瓣上目前的评分是6.5分,不算很高的分数,但是,作为我个人来看,我给9.5分,因为,这并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看的电影,可以这样理解,这个电影是给上有老,下有小,奋斗在路途上的中年男人看的。

  剧情不是很复杂,和之前的囧系列一样,都是不和睦的夫妻关系开始,然后因为产品专利的事情,经历了一系列阴差阳错的误会和机遇巧合,最后,幸福大团圆的故事结尾,不得不说,这个很贺岁,因中国过年就是一场家人团聚,幸福开心过大年的过程。电影很应景,但是对于今年全国人民都在众志成城与疫情做斗争的背景下,此片就有些尴尬了。

  剧中有几个泪点,让我这个中年男人颇为感触,这个囧妈从开始给我的感觉,这就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角色设定,我在观影时,甚至有些时候,发现囧妈和自己的母亲形象重叠了。

  是的,你可以感觉,当你和你的母亲在沟通时,她永远不会抓住你话中的重点,相反,她却一直要你明白她所表达的想法,所以,最后,往往变成两人的争吵和互不理解。

  但是,请你知道一点,无论你如何激烈的和她争吵,在吵完后,第一个开口的肯定是你的母亲,而且开口的话题肯定是你的冷暖饥寒。为什么?因为在你母亲眼里,你哪怕40岁,她看你的目光还是和看4岁时的你是一样的。她会生气,但是,她不会责怪你,因为,在她眼里,你还没长大,还需要她的照顾和关心。

  可惜,很多如同我一样的中年男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就像徐导在电影里说的“你一直有个幻想的儿子,在这个幻想里,这个儿子能被你控制,能按照你的所有想法去做。”但,真的是这样吗?当剧中徐伊万被母熊追赶危在旦夕时,他的母亲能克服恐惧,从树上跳下,挥动双手去吸引母熊的注意力,伟大的母爱让人瞬间泪崩。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不是你的母亲想控制你,是她真的爱你,爱到可以一直把你当做一个完美的孩子,所以,在生活中,才会有各种担心你逾越规则的指责和劝导,这些也造成了你觉得厌烦的理由,但是,当真出现危险时,那个挡在你身前保护你的,绝对是你的母亲,这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超越本能的亲情。

  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是从孩子开始成长起来,我们有太多的缺点和不足,当你知道自己的不足,去思考去改善时,你就会成长。

  当然,我们也有孩子,当我们的孩子在成长时,我们几乎下意识的使用了我们父母对我们的方式在对待他们时,我们的做法是否正确?在这个片子中,徐导也给出了他的思考,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真心去爱这个人的时候,要给他尊重和支持,让他得到理解和宽容。

  看完影片,发现自己真是年龄大了,流了几次泪,被徐伊万和他母亲之间的母子情感动,尤其是影片结尾,徐伊万的母亲摘下假发时,那满头的银丝,让我瞬间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尤其是这样的新年,不能陪伴在她身边,也让自己愧疚和不安。

  这个片子适合全家一起看,但我想,看到流泪最多的,肯定是家中的中年男,会有很多生活的感触。此片推荐观看,也在这里祝天下的母亲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童年第三章的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童年趣事也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而如今我的手上还握着那一颗最闪光的贝壳,那也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童年趣事。
记得小时侯,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和我出生时一起种的桔树,我经常拿小刀在树干上刻了个记号,天天去测量自己是否长高。看着一条条横线,我真盼望快快长高。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比那记号矮了。天啊!难道我倒着长了?我心里害怕极了,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别的小女孩都长高了,我怎么变矮了?”妈妈忙放下身边的活,把我放在椅子上问:“为什么这么说啊!”我忙跳下椅子,拉住妈妈的手,把她拉到院子里指着说:“我天天用小刀在树上刻我的身高,可是我今天来刻却在以前刻的横线下面了。”我边说边在树上指出那两条横线。妈妈听了我的话,又看了看树,沉默了两分钟后就莫名其妙的大笑起来,笑得都直不起腰来,眼泪都出来,拍了拍傻呆呆看着她的我的头说:“傻瓜,不是你矮了,是树高了,以后可别做这种傻事喽。”我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我矮了,而是树高了……

关于《童年》分章节的读后感

●第一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母。她善良、聪明、能干、充满爱心,是千千万万俄罗斯女性的优秀代表,对“我”的一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章末尾用充满诗意的美好语言描写了外祖母的肖像和人品,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年过花甲的外婆跟三、四岁的“我”见面时的第一次“对话“生动活泼,风趣盎然。早已过不惑之年的高尔基,以三、四岁儿童的口吻、眼光、心理、行为,真实而生动地描写、反映当时的客观现实,深刻而准确地表达自己十分成熟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语言简洁生动,非常口语化,非常适合人物的口吻和当时的语言环境;情节画龙点睛,人物栩栩如生。不仅本章,而且全部《童年》,具有这个显著的特点和优点。《童年》开篇就写得十分精彩。它可以摘出来绝不止一篇优美的散文。从译者加的标题就可以大体知道本章内容:一、“外祖母的出现”;二、 “父亲的去世和弟弟的降生”;三、“父亲的安葬”;四、“伏尔加河上的风光”。《童年》的每一章都是由许多篇这样的优美散文组成的。《童年》可以比拟为一串珍珠项链,而每一篇散文就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比如本章就藏着好几颗这样的珍珠。
●第二章可以分三大块,也就是三篇优美、精彩的散文。它们可以分别标题为:“兄弟斗殴”、“凶残的外祖父”、“外祖父来病床看我”。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父。小说写外祖父毒打外孙们的凶残,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悚然。后来他来病床看“我”的情景,又令人觉得此老头儿的身世值得同情,他的精明令人佩服,虽然他的凶狠不能原谅,但也就多少可以理解,特别是在读了第五章他在病中教阿廖沙“我”识字和讲人生哲理以后。
●第三章分四大块,即由四篇散文或短篇小说组成。它们也可以有明确的标题。一、“一双金不换的手”。伊万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二、“热闹的家庭舞会”,主角是伊万和外婆;三、“雅科夫的吉他”。他当然也是舞会的核心;四、“小茨冈的惨死”。别号“小茨冈”的伊万是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婆的养子,从他生下来被遗弃到他的惨死,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爱。小茨冈是个善良、勤劳、能干的小伙子,是“我”童年时最好的朋友。他的惨死,跟自私卑鄙的兄弟两人直接有关,但根原还在于造成自私卑鄙等劣根性的社会顽症。
●第四章着重写外婆,写她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写她的聪明, 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小说对火灾场面的描写非常精彩。
●第五章可分上、下两篇: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二、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和生活哲理。他对“我”的好奇心有问必答,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透彻明了。
●第六章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这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这个逆子的凶恶嘴脸和丑恶行径,也客观地暴露了千千万万小市民家庭的尖锐矛盾。在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阿廖沙“我”担任了火线侦察兵的脚色,写得有声有色,相当精彩,可以推出一篇标题为“我注视街上的敌情”的优美散文。这次“战斗”中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砖头咂伤了手,造成了骨折。
●第七章也可以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这种对比通过生动的文学描写展现出来,丝毫没有概念化的说教,写得十分精彩,耐人寻味。下篇主要写街上的所见所闻后的痛苦感受,顺便也重提留在家里的苦恼。“我”就是在这种家庭和社会环境下生活和成长的。上篇是写“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环境,下篇是写“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两方面都是明显影响我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客观因素。这显然是上、下两篇合成一章的主要理由。
●第八章也可分为上、下篇。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啊”的“外人”和“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上、下篇之间的内容通过“怪人”听外婆讲童话的场面联系起来。小说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让读者心领神会“好啊”和外婆的某种尴尬关系。“好啊”是他的口头禅,直译是:“好事情”。(93——109页)
●第九章也可以分成上、下篇。上篇写“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小说很重视大人讲故事对儿童的影响。马车夫就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本章最精彩的情节是“我”与三兄弟的友谊。下篇写“我”和 “三个小少爷”的友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一个人“心灵面貌“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小说如实地写了“我”对三个小少爷的好感和羡慕。外婆支持“我”和三兄弟的友谊,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亲上校奥夫相尼科夫禁止他们交往,甚至马车夫彼得也坚决反对。马车夫跟“我”因此发生了争吵,这次“争吵”成了联结上、下两篇的纽带。
●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渝的。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过去就是、现在仍然是父女矛盾、冲突、争吵、闹架的焦点和导火线。小说先是详细地写了母亲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接着写了母子之间因为“背诗”而爆发的一次争吵;最后又重点写了父女之间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第十一章主要写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虽然用笔不多,写法上也若明若暗,欲说又止;其次写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表哥和“我”都是可怜的孤儿,他没有亲母,继母对他不好。小说对他的逃学写得非常生动具体。但本章的重点内容还是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第十二章写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写“我”的这个“伤心事件”对自己心灵造成的创伤,写这两年里外祖父的家境日益衰落、以至完全破产,搬家不断,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几乎真的要上街讨饭了。“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母亲再嫁的事实。可以说,家庭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和母亲之间。也重点写了上学读书,特别写到一位热爱儿童、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第十三章写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检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写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所有这些内容,乍看很零乱,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因为它们都在写一个“穷”字。《童年》的悲剧是以母亲之死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