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请指出进行乒乓球技术创新并影响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运动员
日本女乒受邓亚萍的打法影响很大,日本球员身材相对矮小,但她们发现身高只有1米55的邓亚萍却能够统治乒坛2个奥运周期,世界第一排名更是保持了8年。为此,她们找了一批与邓亚萍身高相仿,甚至长得模样都近似的球员来尝试, 直到福原爱、伊藤美诚的出现,她们才打出名堂。
1.邓亚萍近台反手弹、正手拍为伊藤打法之“鼻祖”。 邓亚萍在访谈栏目中也说过,在她之前长胶一般都是用于防守型的削球而存在,而邓亚萍则用长胶开创了拨、弹、拱、打等多项技术。 受限于身材矮小,邓亚萍的护台面积有限,打中远台的相持她并不占优势。 于是利用反手弹、正手拍把近台的速度优势、前三板优势发挥出来,这是她能够成为一代“乒坛女皇”的重要原因。日本人为了研究邓亚萍的打法,在其比赛时后边也架起了十几架摄像机。直到福原爱在乒坛崭露头角,她们找到了一点模仿邓亚萍的精髓。 不过,福原爱反手颗粒胶的变化,正手的杀伤力、连续进攻能力与邓亚萍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伊藤美诚几乎是福原爱的升级版, 她反手生胶弹击的速度、力量都超越了当年的邓亚萍,发球的变化也是别出心裁,反手还发明了“兜拐”等新技术, 有些青出于蓝胜出蓝的味道。但日本球员普遍的生病就是,正手拉弧圈的能力很差,伊藤面对国乒屡屡受挫,就是她光靠反手弹击还是不行的,正手暴拍冒得风险也比较大,主动制造弧圈的能力还是不够。邓亚萍反手是长胶,而福原爱、伊藤反手都是生胶, 在打法的类型上,应该说还是模仿邓亚萍的近台快攻。
王皓对于乒坛技术的贡献, 就是他的直板横打技术是比较成熟的。 之前,刘国梁、马琳实际上也有直板横打,但他们直板横打的使用率、技术水平完全不能与王皓相比。王皓反手的直板横打是真正能够与欧洲横打展形强强对轰的。由于握拍方式的不同, 王皓反手横打出去的球,还带有强烈的侧旋,这也让欧洲选手极不适应。
能够3次杀入奥运决赛,直板横打对王皓来说功不可没。非常可惜的是,这项能够弥补直板反手漏洞的技术,却没人能真正传承下来。像国乒的赵子豪、薛飞都达不到王皓直板横打的水准,许昕是以中远台正手对拉为主,反手退台后以放高球为主,直板横打也是半路出家。 刘国梁也说过:“直板横打对手腕的爆发力要求很高,并不是每一个运动员的爆发力都能像王皓一样。”
在张继科以前,乒乓球的理念是以正手为主打天下的。然而,随着大球时代的到来,球的旋转减弱, 这使得球员可以靠手腕的力量抵消旋转,直接把球从台内拧起来。 这项技术运动用成熟、使用率最高的也就是张继科。张继科之后,像樊振东、梁靖昆、林高远、王楚钦等等,都是以台内反手暴拧、暴撕为主。
就连女队的孙颖莎、王曼昱、王艺迪也可像男运动员那样,台内反手拧。现在球员从第一板接发球开始, 基本上都是从反手拧起,然后形成强相持,几乎成了全台反手攻的模式,正手的使用率反而是大大降低了。
瓦尔德内尔的横拍半握拍发球,影响了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另外瓦尔德内尔把弧圈球技术发展到接近顶峰,前冲,高掉,侧弧圈,变化之多令人感叹。其次各种发球很难找出谁是发球首创,但瓦尔德内尔的发球变化,确实有各种创新,奔球,长短下旋球,侧旋,上旋……。
再就是瓦尔德内尔打每一个球都有战术变化,被人称为游击队长,说明他在打球变化上有创新。
瓦尔德内尔是世界第一个乒乓球大满贯,在乒乓球技术创新上功不可没,
可以说瓦尔德内尔是乒乓球技术创新的大师,并影响了整个乒乓球世界。
王浩
科贝尔 王皓
反手台内拧拉是谁最先使用的,这位运动员有贡献!
1、英国年轻人发明了乒乓球,具体姓名不详。
2、国际乒联奠基人———伊沃·蒙塔古,乒乓球运动规则的创始人。
3、英国人古德,他发明了胶皮球拍。
4、奥地利人福里奇,他发明了海绵球拍。
5、中国人容国团,他是第一个采用“直板快攻”打法的世界冠军。
6、日本人中西义治,他发明了“弧圈球”。
7、中国人江嘉良,他是第一个在正式比赛中采用“直板横打”技术的专业运动员。
8、捷克运动员科贝尔,他发明了“台内拧拉”技术。
9、To be continued……
科贝尔发明的反手拧拉技术,中国运动员张继科发挥的淋漓尽致,真正解决了横拍的台内球的弱点,从此,直拍从技术上已经变得落后了
近年张继科的接发球反手拧,使发球优势大大减弱。小胖们相持中的反手拧冲,改变了反手相持,正手得分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的乒乓球技高在了哪里
邓亚萍是乒乓球史上第一位大满贯得主,第一位集所有重大比赛女单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于一身的人,令世界乒坛为之震惊,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女子乒坛第一人。邓亚萍在比赛中有稳、准、狠、快的风格,打球速度在同代运动员中最快。她靠近球台绝不后退,积极主动,抢先进攻,连续扣杀,体现出精湛的球艺和顽强的作风。
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的技术打法为
正手快,反手怪,攻球恨。魔球战术。
邓亚萍使用的球拍为横拍,正手反胶,反手长胶。正手反胶利于快攻,反手长胶一般对手很难适应。这也正是她的技术特点:正手凶狠,反手怪异。
中国乓乓球名将
中国的乒乓球名将有孔令辉、刘国梁、马琳、王皓、王楠、邓亚萍、张怡宁等等。
孔令辉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有“乒乓王子”之称。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单排名中位居前列。
刘国梁奥运冠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人,原中国乒乓球队著名运动员。
马琳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也是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他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
王皓职业生涯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和马琳与邓亚萍并列排在国乒历史上的第三位,仅次于张怡宁的19个和王楠的24个。
王楠1993年入选国家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单打冠军,双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单打亚军,团体冠军。王楠获得的世界冠军已达到24个。
邓亚萍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现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
张怡宁的技术打法是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相持阶段处理球能力极强。张怡宁基本功扎实,多拍能力极强,对手很难突破她的全方位防御。
邓亚萍的技术怎么样
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与其使用球拍的种类几乎是对应的。邓亚萍使用的球拍为横拍,正手反胶,反手长胶。这也正是她的技术特点:正手凶狠,反手怪异。在握拍上,传统的直拍握法只用同一拍面击球,正手攻击快速有力,但是反手攻击能力较弱。不过,近年来以王皓等运动员为代表的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成熟,直拍也可以双面击球、反手攻击。与直拍相比,横拍正手、反手都可以自如地攻击和拉弧圈,不过,正反手交替时需变换击球的拍面,耗时长,动作容易变形。乒乓球拍由拍柄、拍板和胶面组成,前两者对击球的影响很小。胶面一面光滑,另一面有颗粒。将光滑一面朝外、有颗粒的一面朝内粘贴在拍板上,就是反胶,反之则是正胶。根据国际乒联现行规定,胶面颗粒每平方厘米不得少于10个、不得多于50个,颗粒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颗粒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不超过1.1。根据胶面颗粒的高度不同又可分短胶和长胶。短胶的颗粒高度小于直径,高度通常在0.8至1毫米左右,长胶的颗粒高度大于直径,高度通常在1.5至1.7毫米左右。由于胶粒高而柔软,长胶的反弹力微弱。此外,颗粒倒伏的幅度大,其对球的推动作用,与正胶和短胶的撞击、摩擦效果完全不同,球的运行轨迹极不规则,非常难以预料。中国运动员张燮林在1959年发明了长胶和长胶打法,这种怪异的球风不但使很多中国队员不愿与他练球,也让当时的国外名将摸不着头脑,为他赢得了乒坛“魔术师”的称号。邓亚萍从1986年开始使用反手长胶。当时,年仅13岁的她率领河南女队在全国锦标赛中夺冠。然而,此时她反手使用的宝塔状生胶被国际乒联禁止使用。在郑州市队教练李风朝的提议和时任中国乒联副主席和国家女队教练的张燮林的同意下,她转而使用正手反胶、反手长胶。在调入国家二队之后,邓亚萍又练就了反手拨打弧圈球的能力,克服了反手长胶速度慢,在对手拉弧圈球时只能被动地挡、磕的缺点。1988年,邓亚萍升入国家队,得到了张燮林的指导,学会了反手长胶搓、拱等技术,使得反手在怪异的基础上更快更准,与正手的凶猛浑然一体。此外,也有人认为,邓亚萍矮小的身材也使她具备了某些方面的优势。她的重心转换幅度很小,有利于反手换正手后的快攻。1987年,在是否将邓亚萍引入国家队的争论中,张燮林说,“你们认为邓的个子小是不利条件,也许这是她的优势,因为个子小,在别人看来很矮的球,她看来就是高球了,可以直接扣杀进攻。”乔红也表示过,“邓亚萍打球就像没有球网似的,几乎没有她打不过来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