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人口面积
- 纳卡到底在地图上什么位置
- 亚美尼亚割让纳卡,世界地图是不是要重新绘制了
- 纳卡是哪个国家的
- 纳卡地区到底属于哪个国家
- 钠卡有多少平方公里
- 纳卡到底属于哪个国家
- 跪求阿塞拜疆行政区划
- 纳卡是不是一个国家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人口面积
阿塞拜疆国土,为什么被亚美尼亚一分为二?
中国青年网
10月21日 · 中国青年网官方账号
阿塞拜疆的飞地
从2020年9月底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为“纳卡地区归属问题”爆发了武装冲突,使得这两个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国家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国际上普遍承认纳卡是阿塞拜疆领土,但纳卡实际上是独立状态(亚美尼亚支持),阿塞拜疆无法行使管辖权
细看外高加索地区的地图,阿塞拜疆的国土被亚美尼亚分成了彼此不相连的两部分,这部分飞地叫做“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面积5500多平方公里,45万人中有99%是阿塞拜疆人。
阿塞拜疆被亚美尼亚分成的两部分
因纳卡问题,亚阿两国在脱离苏联后爆发过战争。虽然在1994年达成停火协议,但两国依然处于敌对状态。双方在边境线实行封锁,纳希切万与阿塞拜疆的本土的联系变得十分困难,最好的途径就是舍近求远从伊朗通过。
那么,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地区为什么会远离阿塞拜疆本土呢?这块被死敌隔开的飞地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紧张的纳卡局势
一、亚阿民族的反复争夺
在今天,纳希切万地区的居民虽然以阿塞拜疆人为主,但亚美尼亚人却更早在这里定居并建立政权。
亚美尼亚人是高加索地区的古老民族。公元前190年,他们曾在高加索山南麓建立从里海西岸延伸到地中海东岸的“亚美尼亚王国”,今天的纳卡地区和纳希切万地区也在亚美尼亚王国境内。
鼎盛时期的亚美尼亚王国
高加索山脉海拔高,是一个天然屏障,战略位置重要。亚美尼亚王国成立以后就面临着周边列强的觊觎,尤其是伊朗的波斯萨珊王朝。自公元224年建立起政权后,他们不断通过对外征服的方式,占领了伊朗高原、中亚以及阿拉伯海部分地区。
与萨珊波斯相比,亚美尼亚的实力弱小,在战争中屡屡处于被动地位。公元3世纪后期,亚美尼亚逐渐被波斯人征服,成为波斯的附庸。
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651年)的波斯帝国
为了巩固波斯人的统治地位,波斯人强制这里的亚美尼亚人皈依拜火教(当时波斯人信仰的宗教),公元301年,亚美尼亚人为了抵抗波斯人拜火教,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并早于罗马帝国。
连连的对外战争让波斯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削弱了波斯人在周边的统治。亚美尼亚随后又逐渐被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以及后崛起的突厥人征服。尤其是阿拉伯人,他们所到之处都带着伊斯兰教传播。波斯人、西迁的突厥人都在阿拉伯人的影响下皈依了伊斯兰教。
此后,突厥人的一支在高加索山南部里海平原沿岸定居,这支西迁的突厥部落皈依伊斯兰教,在文化上接受了波斯文化,形成了新的民族—阿塞拜疆人。
现代阿塞拜疆族的分布
在阿拉伯帝国的强势影响下,大部分外高加索地区的民族皈依了伊斯兰教,但亚美尼亚人却拒绝皈依,并宣誓效忠于东罗马帝国。
为此,大批亚美尼亚贵族遭到了阿拉伯帝国的清算。一些亚美尼亚贵族逃到了东罗马帝国境内。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落,纳希切万地区伊斯兰化的波斯萨法维王朝占领,波斯大力推行伊斯兰教。
波斯萨菲王朝(1501年-1736年)的最大范围
纳希切万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拥有丰富岩盐等矿产资源。为了独霸这里的资源,波斯将亚美尼亚人驱逐至高原地区。
亚美尼亚人的大量外逃,纳希切万地区出现了人口的空缺。从16世纪开始,波斯鼓励与其文化相近的阿塞拜疆人迁入,改变了纳希切万的人口结构,阿塞拜疆人逐渐成为了当地的主要民族。
二、阿塞拜疆民族的分离
阿塞拜疆因为实力薄弱,选择了与自己语言、文化相近的波斯作为依靠。然而,沙俄的入侵导致了阿塞拜疆民族南北分裂,也导致了沙俄境内阿塞拜疆民族分离。
从17世纪完成国家统一后,沙俄就开始对外扩张,寻找温暖的出海口和山脉作为保卫国家的屏障。大北方战争击败瑞典夺得北方出海口后,俄国又把目标放在南方的黑海和里海沿岸。
大北方战争,俄国占领了北方沿海
在当时,这一地区的主权归波斯所有,萨法维王朝后期的统治者推行什叶派的政策,使得波斯国内的矛盾日趋尖锐。此后波斯经历了王朝变更,但教派冲突反而使得国力愈加衰弱。
这给了沙俄可乘之机,他们不断集中兵力南下,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俄国波斯战争
19世纪初,俄波战争爆发,以沙俄的胜利而告终。沙俄在此地的扩张引起了西方列强的不安。为了防止沙俄独霸中东,英国不断出兵干预沙俄的行动。
俄国从波斯手中夺得埃里温(亚美尼亚首都)
在英国的干预下,沙俄于1828年和波斯签订《土克曼恰伊条约》,将波斯北部、高加索以南地区割让给俄国,包括阿塞拜疆地区北部以及亚美尼亚地区。
条约签订不仅仅使得阿塞拜疆陷入南北分裂的局面,也导致北阿塞拜疆人陷入了分离的境地。
波斯帝国割让给俄国的地盘(数字为割让给的年份)
沙俄鼓励同样是基督教信仰的亚美尼亚人回迁至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纳希切万地区以及纳卡等地区。大量亚美尼亚人的“回归”使得两地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改变。
纳卡地区的阿塞拜疆人大量外逃到东边的平原地区,亚美尼亚人取代了阿塞拜疆人,成为了纳卡地区的主要民族。
而纳希切万地区因为地处深山地区,这里的亚美尼亚族和阿塞拜疆族人口比重变得十分接近。1905年,亚美尼亚人占该地区人口的45%,阿塞拜疆人占55%。两个民族因信仰、土地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
三、划分阿塞拜疆
1914年,一战爆发,沙俄参与了协约国一方,与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作战。沙俄陷入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无暇顾及外高加索地区。
1917年11月,处于矛盾焦点的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当时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境地。为了退出战争,沙俄与德国、奥斯曼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承认外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独立。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现场
由于两个民族在纳希切万的人口比重相当接近,独立后的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为了争夺纳希切万地区的主权爆发了冲突。
1918年6月,奥斯曼帝国趁俄国无暇顾及之际,趁机占领了纳希切万。奥斯曼帝国不仅仅对信仰异教的亚美尼亚人进行种族屠杀,还鼓励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对亚美尼亚人进行清算。
亚美尼亚大屠杀
在奥斯曼帝国和阿塞拜疆的双面夹击下,亚美尼亚人不得不被迫离开纳希切万地区。到1920年,这里的亚美尼亚人比例从45%下降到了10%,阿塞拜疆人的比例则从55%上升至85%,成为了这里的主要民族。
在同盟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苏俄通过帮助外高加索三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方式,逐步控制了外高加索三国。1922年,外高加索三国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维埃联盟。
因为历史缘故,外高加索的民族情况为大杂居,小聚居。而且该地区又位于苏联南部边陲,靠近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解体后的主体)。如何对该地区进行划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关苏维埃政权的国家安全。
1957年-1991年苏联时期的外高加索行政区划
因为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的矛盾深刻,两个民族的聚居地犬牙交错,被相互分割。特别是在两个地区,一个是纳卡地区,当地居民中,亚美尼亚人的比例为75%。另一个是纳希切万,当地居民以阿塞拜疆人为主。
为了维护南部边疆的安定,苏维埃当局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于1920年建立起纳希切万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宣布其与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存在特殊紧密联系。
根据公投结果,90%的纳希切万人希望同阿塞拜疆合并。1921年3月,苏维埃当局和阿塞拜疆签订《莫斯科条约》,正式承认纳希切万是阿塞拜疆的领土。
纳希切万苏维埃的国旗
然而,亚美尼亚人却没有那么幸运。最初,根据民族自决原则,亚美尼亚获得了纳卡地区的所有权。然而,苏联的南部边疆一直面临着宿敌土耳其的威胁。
出于安抚土耳其以及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需要,苏维埃当局把原本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划给亚美尼亚的纳卡地区划给了阿塞拜疆。这一划分引起了亚美尼亚人的强烈不满,它为苏联解体后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四、阿塞拜疆一分为二
凭借苏联时期强大的政治权力,亚阿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暂时地搁置,两国之间的人员流动相对自由。纳希切万地区地处巴库-埃里温以及连通莫斯科到德黑兰的铁路枢纽优势,加上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然而,纳希切万地区的春天却在20世纪80年代末戛然而止。随着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增长缓慢。经过几代领导人的改革,都没能改变苏联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引发了社会危机。
一些原本被压制的民族矛盾被点燃并酿成了军事冲突,尤其在纳卡归属问题上。此时的苏联已经无力处理这里的矛盾。
阿塞拜疆被一分为二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相继独立。纳希切万地区虽然同阿塞拜疆本土并不相邻,但该地的居民以阿塞拜疆人为主,成为了阿塞拜疆的飞地。
1992年2月,两国因为纳卡问题爆发战争,直到1994年5月才在俄罗斯等外国势力的调停下实现暂时的停火,但这并未改变亚阿之间的对立关系。
纳卡战争
纳希切万通往阿塞拜疆本土的最近距离是途经亚美尼亚。亚阿冲突导致了国境线彼此关闭,这就使得纳希切万地区要想通往阿塞拜疆本土,只能通过伊朗。
纳卡战争后,阿塞拜疆已经失去了对纳卡地区的控制,纳卡当地的亚美尼亚人成立“纳卡共和国”。它的成立不仅仅破坏了阿塞拜疆的主权,更使得阿塞拜疆已经无力打通从本土到纳希切万的直线通道。
纳希切万前往阿塞拜疆首都,需要绕行伊朗
纳希切万与阿塞拜疆本土相互分离状况,严重损害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大部分纳希切万的居民被迫外出去土耳其或伊朗谋生,而非前往阿塞拜疆本土,这使得阿塞拜疆随时面临着国家再度分裂的局面。
现在,因纳卡地区的主权问题,亚阿之间的心结依然难以解开,纳希切万飞地同阿塞拜疆隔绝的状态,短时间内看是无解的。
纳卡到底在地图上什么位置
这个问题提的比较好了,历史地图是我们平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参考工具,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更多的运用的是一些现成的地图,比如《中国历史地图集》等,但是其实我们也明白历史地图的绘制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要绘制一幅历史地图,需要在前期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其中地方志、考古材料则是最主要的参考资料,再加上编绘地图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实地走访调查以提高地图的准确性。
其次,在当下的研究环境下,已经不再需要向之前的学者那样亲手绘制相关的地图,借助相关专业的绘图软件,进行数字化绘图,已经成为目前主要的方式,而且这一类数字地图除了在技术条件上有极大的提高,在出现问题时进行细部修改也比较方便,当然就目前来讲数字地图对于我们来说使用上也是比较便利。
最后,小编还是要提一点,有了数字地图,不代表手工绘制地图没有意义。古代学者经常强调“左图右史”,正是充分认识到了地图的重要性,通过对地图有一个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认识某些问题时建立一种空间感以方便我们去解决一些问题。
如果进行一些手绘地图的训练就能够发现它带给我们的好处,在地图中理解一些事件的进程,尤其是诸如战争这样的事件,若能有一幅与之相配的地图那么许多问题会得到很好的理解。
亚美尼亚割让纳卡,世界地图是不是要重新绘制了
持续43天的纳卡冲突随着俄罗斯派遣的第一批维和部队进驻纳卡而宣告结束。经过43天的激烈战斗,亚美尼亚军队和纳卡地区国防军遭受了惨重损失,在战略重镇舒沙被阿塞拜疆攻下、阿军兵临纳卡首府斯捷潘纳克特的危急情况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俄罗斯的主持下签署了纳卡和平协议,阿塞拜疆在这场局部战争中笑到了最后。
◎巴库街头,阿塞拜疆民众高擎旗帜庆祝纳卡战争胜利
在战争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亚美尼亚军队和纳卡地区国防军技术落后、准备不足、后勤困难、缺兵少将等致命短板暴露无遗,特别是在战略重镇舒沙被阿塞拜疆军队攻下之后,亚美尼亚的最后一丝士气也被磨灭,溃败已经成为事实。当部分纳卡军人还在斯捷潘纳克特附近山区拼死抵抗阿塞拜疆无人机之际,亚美尼亚总理已经在同俄罗斯及阿塞拜疆签署和平协议,埃里温选择在阿塞拜疆军队攻下斯捷潘纳克特之前结束这场看不到任何胜利曙光的战争。
◎纳卡和平协议签署之后的纳卡地图,阿塞拜疆收回了大部分纳卡地区
就旁观者的角度而言,埃里温的选择无疑是非常明智的。纳卡和平协议签署之后,亚美尼亚需将上世纪90年代纳卡战争中占领的部分纳卡领土交还给阿塞拜疆,同时还需要满足阿塞拜疆提出的打通阿塞拜疆飞地纳希切万与纳卡南部陆路联系的要求,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战败的代价非常沉重。
◎一筹莫展的纳卡地区国防军
不过相比将整个纳卡地区和盘托出,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亚美尼亚选择继续战斗下去,那么不出2天纳卡首府斯捷潘纳克特也将被阿塞拜疆所占领,到时候亚美尼亚不止要交还之前占领的阿塞拜疆领土,还要割让本来属于亚美尼亚的纳卡领土给阿塞拜疆,届时亚美尼亚南部地区将被阿塞拜疆左右包夹,战略生存空间将受到严重威胁。权衡利弊之后,埃里温选择果断承认战败事实,保住最后的纳卡领土。
◎俄罗斯维和部队通过伊尔-76MD运输机投送至纳卡地区,执行长达5年的维和任务
俄罗斯在此次纳卡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俄罗斯驻亚美尼亚第102军事基地的军人就曾前往纳卡地区“劝退”阿塞拜疆军队。而在埃里温提出停战派兵请求之后,俄罗斯也没有过多刁难,选择派遣近2000人的维和部队进驻纳卡地区,确保接下来5年纳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纳卡是哪个国家的
在阿塞拜疆共和国境内,至今不被国际社会认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位于南高加索,为阿塞拜疆领土。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80%为亚美尼亚族人。历史上阿亚两族就纳卡归属素有争议。
1988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侵略占领纳卡及其周围阿塞拜疆领土。1994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扩展资料:
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事件已造成至少2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阿塞拜疆总统称,有平民在事件中伤亡 ;10月4日纳卡地区冲突已致至少230人死亡。10月10日12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不过在停火协议生效的数分钟后,两国再次爆发冲突,并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 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领导人2020年11月9日签署声明,宣布纳卡地区从莫斯科时间10日零时起完全停火。根据该声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将交换战俘、其他关押人员和遇难者遗体,俄将在纳卡地区部署维和部队。
纳卡地区到底属于哪个国家
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共和国。
纳卡地区一般指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南高加索。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之间,包含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南支脉该地区多属山地与森林。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
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南高加索地区东部,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大、小高加索山自西向东穿越全境,余脉最终没入里海。其境内50%的面积为山脉,40%为低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有小高加索山脉,东南有塔雷什山。低地和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主要河流是库拉河。
钠卡有多少平方公里
纳卡面积:4400 km²,人口数量:172124人(2020年)。纳卡位于南高加索。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之间,包含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南支脉该地区多属山地与森林。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普遍被国际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但大部分地区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阿尔察赫共和国)实际统治。
纳卡以前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范围为基础所建立,实质独立但尚未被普遍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行政区边界涵盖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
纳卡到底属于哪个国家
纳卡首都斯捷潘纳克特
01
二十世纪中期,刚刚经过二战洗礼的各国对于国际社会一盘散沙的现状深感不妥,因此为了和平解决各国争端,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联合国在众望所归中成立了。在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之后,联合国成为了当仁不让,影响力最强的国际组织。在当今世界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93个国家先后成为了联合国的成员国。而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却尚未被联合国接纳为成员国的国家被称为“准主权国家”。
▲联合国总部近照
“准主权国家”概念准确的定义是高度自治并被部分国家和地区承认为主权国家的地区,在这其中不包括主权国家的海外领地。在这些准主权国家中,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美尼亚共和国是比较出名的一个。相关专家指出,纳卡共和国之所以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就是因为其建国方式有关。
02
纳卡共和国的全称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美尼亚共和国,1991年正式宣告独立,并定都于斯捷潘纳克特。它地处欧亚大陆交界,根据2020年的最新数据显示,纳卡共和国领土面积为4400平方公里,人口为17.2万人,其中80%以上的人口是亚美尼亚族。作为阿塞拜疆曾经的自治州,它的整个国土都位于阿塞拜疆区域内。
▲亚美尼亚人近照
自正式宣告成立以来,29年里只有四个国家承认纳卡共和国为主权国家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这四个国家分别是亚美尼亚、南奥赛梯、阿布哈兹和德左。根据承认纳卡共和国独立的原因,又可以把这四个国家划分为两个“阵营”:其中亚美尼亚与纳卡共和国同宗同源,算是“同胞兄弟”;其他三个国家均为准主权国家,它们与纳卡共和国的相互承认更像是抱团取暖。
▲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
事实上,南奥赛梯、阿布哈兹和德左三个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虽然宣布独立,但一直为俄罗斯实际控制,其中甚至有国家一度想要并入俄罗斯,因此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这三个国家是俄罗斯扶持成立的。与它们不同的是,纳卡共和国的成立虽然也与苏联解体有关,却从来不曾受到俄罗斯的控制,那么纳卡共和国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03
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阿塞拜疆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时纳卡共和国所在的区域被称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地区。1988年苏联解体前夕,在地方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困苦不堪的情况下,早已产生不满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当局决定脱离阿塞拜疆的管辖,将整个地区划归亚美尼亚共和国领土,为自己“换国籍”。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夜景
这一决定自然得到了同宗同源的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全力支持,不过阿塞拜疆政府显然不会对国家领土缺失的情况坐视不理。纳卡地区的领土纷争迅速白热化,最终导致了两国之间长达4年的战争。战争的失败者阿塞拜疆不仅丢失了纳卡地区,同亚美尼亚共和国接壤的地带也被纳卡共和国控制,“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阿塞拜疆也再难以收回已经处于事实独立状态的纳卡共和国了。
▲纳卡共和国乡村近照
纳卡共和国自独立以来也在不断健全自己的政体机制,并且将一切主权国家所有的配置一应配备齐全。现在纳卡共和国实行的是总统共和制,有自己的国家元首、各级首脑以及行政机构,也有独立的军队,全国共设立7个省和1个直辖市。只是若想要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真正实现国家的自由,纳卡共和国的人民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跪求阿塞拜疆行政区划
阿塞拜疆有一个自治共和国——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1个自治州——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自治州,65个区,69个城市,13个市级区,130个镇和4354个村。此外,它还包含46个卫星城和居民点,人称大巴库。 巴库也是阿塞拜疆的政治、科学和文化中心。这里设有阿塞拜疆科学院和100多所科研机构。现在有10所高等院校。始建于1919年9月的巴库大学是阿塞拜疆第一所国立大学。巴库盛产石油,是阿塞拜疆最大的工业城市,又名“石油城”。巴库炼油厂居原苏联之首,工业以石油采炼及石油设备制造为主,还有电力、化学、机械、冶金、建筑材料生产、轻工和食品加工等工业。不过,近些年来,巴库石油开采趋于枯竭状况。巴库交通发达,高加索各铁路干线汇集于此,可通往罗斯托夫、第比利斯、埃里温等地。城郊铁路连接着采油区、工厂区和疗养区。市区交通有电车、汽车和地铁。地铁于1967年通车,全长18.5公里,有19个站。巴库与独联体国家的许多城市都有航班往来。巴库是里海西岸的大港口。海运是货运的主要方式,大宗货物由此输往伊朗等地的港口。 占贾 阿塞拜疆的第二大城市,位于阿塞拜疆西部,距格鲁吉亚边境约60公里。该城市常住人口30余万人。建于公元前15世纪,是阿塞拜疆一座古老的城市。这里曾诞生了阿塞拜疆伟大的诗人和哲学家尼扎米以及阿塞拜疆第一位女诗人梅赛提·哈努姆(Mehseti Khanum,12世纪)。这里有许多古迹:阿尔巴尼亚清真寺、占贾大门(10—11世纪)、达尔—乌斯—索尔坦(Dar-us-Soltan)王宫(12世纪)、城堡、浴室、驿站、阿訇伊马目—扎德(Imam-zade)建筑群(16世纪)、琼玛(Djuma)清真寺(1606年)等。 基洛瓦巴德 位于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北脚下,是巴库—第比利斯铁路线的一站,公路交通枢纽。人口20多万。同时也是座古城,建于公元5世纪,到12—13世纪已成为阿塞拜疆大型商贸和文化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仅次于巴库的第二大工业和文化中心。城内古迹很多:有12世纪初—13世纪的古城堡、塔、桥的遗址,还保留着17—18世纪的圆顶居民住宅。市内有诗人尼扎米纪念碑和墓地。 苏姆盖特 位于巴库西北30公里。是阿塞拜疆主要工业基地,工业以化工为主。人口约30万,是阿塞拜疆第三大城市。 阿格达姆 建于1741年,是铁路线的一站,有3 .92万居民。当地金属加工和织毯工艺很有名。葡萄酒酿造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当地生产的“阿格达姆”波尔多葡萄酒在原苏联非常受欢迎。市内有一座剧院。 朱利法 建于1948年,属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位于阿拉克斯河岸,同伊朗相邻。因其处于通往格鲁吉亚和伊朗的商路上而成为商业和文化中心。居民有8 300人。市内有食品企业、沥青制造厂等。这里保留了久利斯坦(13世纪初)的陵墓,中世纪亚美尼亚人的教堂和驿站。城市东北部有矿泉,泉水中含有砷、碘和多种矿物盐。 连科兰 里海港口。是一座古城。建城时间不详。古时属于高加索阿尔巴尼亚。18世纪是塔雷什汗国的中心。1804—1813年俄国与波斯战争期间遭到波斯人毁坏。波斯人在这里建造了堡垒。1813年,这里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属地。现在,城市有4.54万居民。是铁路线一站,亚热带文化区的中心。市内有渔产品和蔬菜水果罐头加工厂、茶叶加工厂。海边有矿泉泥疗养院。离城市不远的低地有克济拉格奇斯保护区,其中包括里海的一片水域。 明盖恰乌尔 1948年建城,位于库拉河畔。有9. 09万居民。有针织联合企业、食品工业企业等。库拉河上有明盖恰乌尔水电站。市内有一座剧院、一座地方志历史博物馆和一座边疆历史陈列馆。明盖恰乌尔区有公元前3000年到17世纪的古建筑群。这里有居民点遗迹、古墓、罐葬、陶窑、东正教堂等。 纳希切万 是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的首都,阿塞拜疆最大古城之一。位于纳希切万河畔,同伊朗相邻,是俄罗斯和伊朗转口贸易的重要中心。古城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是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的城市之一。11世纪是塞尔柱人国家的中心,12—13世纪是伊利杰吉济王朝(1136—1225年南阿塞拜疆的执政王朝)的首都,从1828年开始属于俄罗斯帝国,1923年起属于阿塞拜疆。有6.17万居民。是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主要工业是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市内有许多生产黄油、奶酪、砖、沥青、混凝土、皮革、大理石及其产品、家具和服装的工厂。城市西部有丰富的岩盐矿床,岩盐不仅对食品工业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化工原料。市内有阿塞拜疆科学院科研中心和一所大学,另外还有1座剧院、1座文学历史博物馆和1座绘画陈列馆。这里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尤苏法·伊本·库谢因(Юсуфа ибн Кусейир) 和马米涅哈顿( Моминехатун)的陵墓(12世纪)。 奥尔杜巴德 从12世纪起就闻名世界。有居民9 500人,是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的第二大城市。市内有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区。最著名的古建筑是:珠玛(Джума)墓(建于12世纪,17史记重建)、吉里别尔(Дильбер)墓(18世纪)。除此之外,还有М. С. 奥尔杜巴德(М. С.Ордубад)(苏联时期阿塞拜疆作家,出生于此,他的作品描写了高加索革命和国内战争。)故居博物馆。最著名的工业企业是丝绸联合企业。 舍马哈 距离铁路线丘尔达米尔站72公里。公元前5—4世纪开始有人定居于此。9—16世纪时是希尔万王国的首都,希尔万沙霍夫官邸所在处。18世纪中期开始成为舍马哈汗国的中心,1805—1917年处于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下。有1.9万居民。是葡萄酒酿造业和织毯业的中心。市内有讽刺诗人萨比拉(А. Т. Сабира 1862 — 1911)故居博物馆。他出生并葬在这里。这里保存有10—17世纪的建筑遗迹。
纳卡是不是一个国家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
纳卡国土面积:4400 km²,人口数量:172124人(2020年)。纳卡位于南高加索。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之间,包含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南支脉该地区多属山地与森林。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普遍被国际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但大部分地区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阿尔察赫共和国)实际统治。
纳卡以前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范围为基础所建立,实质独立但尚未被普遍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行政区边界涵盖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1988年卡拉巴赫运动发生起,阿塞拜疆就无法对该地区行使政权。1994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结束后,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明斯克小组的调停下,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政府代表已经针对该地区的争议状态举行过多次和平会谈。
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率先发动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