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vs苏联

美国vs苏联(美国和苏联哪个强大)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12 12:13:17 浏览34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美国和苏联哪个强大

不管从任何时期,任何大的方面比,美国都比苏联要强大。
政治上。苏联的解体就说明了问题,苏联的解体从根本上是政治体制的失败。美国用200年时间从一个殖民地发展成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是其政治体制的胜利。
经济上。苏联的经济总量从来没有达到过美国的七成,长时间徘徊在50%左右,而且其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为了支持军工发展,苏联经济严重向重工业倾斜,轻工业一度到了难以维持国民基本需求的程度。美国经济总量在一战前就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之后从没有掉下来过,并且经济发展均衡健康。
科技上。美国的科技水平从十九世纪末电气时代开始就总体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子科技发展,美国更是走在世界前沿。苏联的科技水平,只有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在航天科技上暂时超过美国,实现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个空间站;但到六十年代中后期又被美国反超,标志就是阿波罗计划登月成功。
军事上。从军事科技来看,依托科技上的整体优势,美国的军事科技也比苏联要强。这种差距在五六十年代并不明显,美国比苏联更早拥有核武器,喷气式战斗机技术上苏联与美国基本持平甚至稍强。但到七十年代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差距,美苏之间军事科技的差距也逐渐加大,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喷气式战斗机技术到苏联解体时,美苏之间已经有一代至少10年的差距。从军事装备总量上,苏联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美国则胜在质量。苏联长期倾举国之力投入军备,其军费长期占GDP20%左右,而美国在战后将军费从五十年代的占GDP10%逐步降到了5%左右,但是由于经济总量的差距,两国军费投入的绝对值基本是接近的。各军种横向比较,苏联在陆军坦克数量上一直占较大的优势,但是从海湾战争美军M1吊打伊军T72来看,这种数量上的优势能否成为实战的优势还不好说;空军方面,美苏空军数量基本相当,前期实力也接近,后期由于前面讲的技术差距,美空军实力明显强于苏联;海军方面,美苏在潜艇方面基本相当,但水面舰艇美国吊打苏联,所以海军总体美国明显强于苏联;核武器方面,虽然美国先拥有核武器,但核弹头总量苏联比美国多,而投放能力则是美国强于苏联,由于核武器的特殊性,双方互相制衡,算是平手。
外交上。美国在战后大力帮助欧洲和日本等盟国重建发展,建立北约,各主要盟国与美国关系至今一直都很好,北约内部对美国马首是瞻。苏联在战后建立华约,但苏联在盟国中一直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对盟国各种打压,华约内部离心离德,甚至中国最终与苏联敌对,兵戎相见。
国内民生上。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有目共睹,国内经济、人民收入、社会福利、公共资源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苏联人却是各种生活用品短缺,所有的东西都要配给排队,搞得民怨沸腾,最终导致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巅峰时期的苏联,与美国的实力到底相差多少

上个世纪真的是一个不太平的时代。不管是两次世界大战,还是苏联解体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动荡。其中苏联解体更是让不少人感到诧异和惋惜,毕竟巅峰时期的苏联可是美国和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不是对手的。接下来就来看一下巅峰时期的苏联,它的军事实力究竟有多强悍。

苏联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重工业的发展,所以军工实力是非常突出的。当时苏联一共拥有8万多辆坦克。这个坦克数量据说要比当时全世界的坦克加起来的数量还要多。除了坦克多之外,苏联的飞机数量也是多达10万架。其中“逆火”和“白天鹅”这两款战略轰炸机在当时世界战机中属于前列水平的,具有三位一体的打击能力。

另外苏联还拥有1000多艘的核潜艇。苏联的核潜艇建造技术是令美国感到非常忌惮的存在。只要苏联想,这些核潜艇能够带着核弹头在世界各地发动核攻击。再有就是苏联那庞大的核武器数量。苏联在美苏冷战时期非常注重核武器的研究。据说苏联曾经拥有的核弹数量多达1.1万枚,爆炸当量高达100亿吨。如此庞大的核武器,是让美国和欧洲国家感到非常害怕的。

还有就是苏联的军队人数也是非常可观的,拥有513万人的正规军部队。如果再加上退役军人或者预备役军队的话,人数可以达到1千万人。而美国的话顶多就只能集结到280万人左右。所以光是人数上,美国就远不如苏联。

不过苏联再厉害最后也还是走向了解体。如果说苏联注重重工业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军工的发展的话,这个举措其实也使得苏联的工业发展严重失调,以至于国家经济崩溃。最后苏联解体。

苏联和美国哪个强单论军事实力

如果算核武器的话,双方的核武器足够把地球毁了n遍了,说这个没啥意义。常规战争,冷战期间,海军方面,还是美国强一点,前苏联打的是潜艇牌,美国打的是航母牌,航母与潜艇,谁强谁弱,说法不一,但是美国的潜艇也不差,俄亥俄级虽没有台风级大,但是静音方面强不少,海狼级就更不用说了,放在当时基本上是无敌的存在。至于苏联的航母。。。。有个传言是为了保卫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安全才建的,所以跟美国航母不是一个级别,综合还是美国强。
空军方面,真的是半斤八两,苏27与f15,米格29与f16,谁也不知道哪个更好,因为这种同级别的飞机,飞行员的技术决定了战斗的胜负。轰炸机方面,b2轰炸机89年首飞,如果算它的话,美比苏强,如果不算b2,那我感觉,苏比美强,图160性能真的很强。运输机方面,c5与安124/125,c17与伊尔76,都差不多,至于安225这种,是为了运航天飞机而建的,数量太少了,不讨论。但是美的信息化程度更高,作战思路也更先进,所以综合还是美厉害。
陆军方面,前苏联陆军世界第一基本是公认的。

苏联和美国谁厉害

以前的苏联军事比较强大,与美国不相上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继承了苏联的财产,到现在俄罗斯还是军事实力比较强大的,这两个国家都拥有上千枚核弹头,按现在来看美国第一,俄罗斯第二,中国第3,但是中国只有几百枚核弹,如果爆发第3次世界大战地球可能无法再承受了

冷战时,苏联、美国哪个更强大

这个问题几乎不用争执,多看一些历史就会发现很明显美国更强大。但是由于苏联确实也很强,有些人如果只了解一下冷战,不多看一些资料或历史都会提出这个问题。但如果你在稍稍多去关注一下资料,历史文献,就会找到答案:美国。 历史公认苏联之所以在冷战解体,根本原因是在经济和科技上落后美国。当然单个论苏联科技,绝对是科技强国,十分强大,有些领域还比美国强。但是综合科技水平与美国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到80年代差距更大。甚至从80年代那时起到现在,小日本被西方认为是第二科技和经济强国(单论军工科技苏联比小日本强,但整体上苏联科技水平到了80年代已不如一些发达国家)。苏联1983年GDP 被日本超越。连日本都在经济与科技方面爬到苏联头上了,80年代苏联除了前面的争霸积累的军事力量其它方面和美国无力相比。那时的苏联国内矛盾重重,已经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离解体不远了…… 再说二战刚结束时的苏联吧,那时的苏联刚刚严重遭受战争疮伤,而美国不仅没有本土遭受战争,还大发战争之财,加之又有核武垄断。苏联可以说这时与美国实力差距还很大,无法挑战其霸权。 苏联其实整个冷战只有在1965年至1981年,这15年才算是和美国真正捌手腕。这才是冷战最高峰,此时美国由于深陷越战泥潭,加之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美国这段时间属于战略收缩,无心与苏联全球争霸。而此时苏联由于国内丰富的油气资源大发横财,经济有底气。而且当时勃列日涅夫执政,主攻军事发展,军力已接近美国,在核武数量和坦克数量大幅超过美国。(但是这里有人认为此时苏联甚至超过美国军力,此结论未免果断。下文会有对比)。苏联此刻战略扩张,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
关于美苏军力对比一直是冷战迷最感兴趣的问题。总的来说苏联应该一直没有在整体上超越美国。但是苏联很强大,绝对可以达到和美国对峙的局面。足以让对方不敢轻易硬碰。苏联在武器装备技术方面整体一直落后美国。但是苏联在有些武器数量上大幅领先美国。比如坦克与核武数量在7O年代超越美国许多,有些人因此认为这时期苏联比美国军力强大,这是片面的。苏联在海上和空中军事力量尤其海上从始至终都没有美军强大。海军差距更为明显,陆军倒是比美军强,但那还是由武器数量决定的,技术总体仍不如美国。苏联的战略核武数量虽多于美国,但精确打击和发射系统(苏联是液体燃料发射)落后美国。此外重要一点是美国比苏联海外军事基地多的多。
科技方面,美国综合科技水平力压苏联。苏联就是因为科技和美国有差距,急于赶超美国导致产业畸形发展,结构不合理,最终经济破产。相反美国在冷战中与苏联竞争中最终砸出了信息科技革命,把握新的科技革命。但是得承认苏联前期太空技术的确领先美国,直到美国人登月为止,苏联才承认在美苏太空争霸中落败!起初苏联在太空技术上暂时领先世界,那时美国佬也纳闷一个连冰箱都不会造的国家怎么送人上的太空?
苏联没有抓住新的科技革命,以至于后期电子科技极其落后,当美日大打芯片之战,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级计算机两国斗得你来我去时,苏联还在飞机上玩罗盘。更有趣的是由于苏联制造工艺水平不行,80年代竟然偷着进口日本索尼的高端数控机床制造低噪核潜艇。(这就是80年代世界震惊索尼事件,如果我记错了,那就是东芝事件)
总之综合国力就是美国强大,有人说苏联最巅峰时的综合国力也才是美国的60%,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得出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我支持他。)
累死人了,不写了(≧∇≦)

美国和苏联那个强

单纯的看经济基础,美国当然是碾压苏联。早在1890年代,美国就取代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进入20世纪后,尤其是一战期间,美国通过向交战国售卖武器,大发战争财,创造出1920年代的经济繁荣。1929年,一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率先在美国爆发,国力遭受重创,但随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很快缓过了劲。因此,“二战”爆发前,美国的综合国力依然是世界第一,苏联则排在第二位,英国排在第三位,德国排在第四位。
美国正式参战后,由于战时体制的建立,经济尤其是军工产业高速发展,释放出超大规模的产能,因此彻底摆脱经济危机,可以说,是二战的爆发彻底让美国摆脱那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对比一下空军,美国陆航实力,要略微弱于英国和苏联,但海航实力,依然碾压英国和苏联。总体来看,美国陆军较弱,海空部队很强,这是战争初期的局面。
在诺曼底登陆后,美国陆军实力大幅度增长。

美国和苏联哪个厉害

首先,先看鼎盛时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对比:
人口:苏联26450万人美国22260万
国民总收入:7054 亿美圆,美国:10528亿美圆,是美国的67%
人均国民收入:苏联2667美元;美国4730美元,是美国的56%
钢产量:苏联14800万吨,美国10380万吨,是美国的143%
发电量:苏联12950亿度;美国24750亿度,是美国的52%
石油产量:苏联60300万吨;美国43000万吨 ,是美国的140%
天然气产量:苏联4060亿立方米;美国6000亿立方米,是美国的 67.7%
商品煤: 苏联65300万吨;美国78400万吨,是美国的83.3%
家用轿车产量: 苏联133万辆;美国658万辆;是美国的20.2%
塑料:苏联360万吨,美国1386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
化学纤维:苏联117.6万吨,美国390万吨,是美国的30%
化肥:苏联2480万吨,美国224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11%
水泥:苏联12500万吨 美国770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62%
纺织品: 苏联71亿平米,美国40亿平米,苏联是美国的178%
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台,美国3.18万台 苏联是美国的355%
拖拉机:苏联55.7万台,美国27万台,苏联是美国206%
粮食产量:苏联18910万吨,美国263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71.7%
肉制品产量: 苏联1500万吨,美国26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56.2%
奶制品产量: 苏联9060万吨,美国5830万吨, 苏联是美国155.4%
棉花产量:苏联332万吨,美国238万吨,苏联是美国139.5%
捕鱼量:苏联920万吨, 美国35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2.9%
商船吨位(注册吨位数):苏联2226.2万吨,美国1618.8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37.5%
财政收入:苏联4572亿美元;美国4659.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 98.1%
对外贸易额:苏联1225.4亿美元;美国3962.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30.9%
其次,看军事实力对比:
一是核武器的威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美国把两颗小小的原子弹投到日本,使广岛和长崎的40万人口死伤近半。40余年来, 这种武器给世界造成了深远复杂的巨大影响。人们认识了它的厉害,奔走呼吁,提出种种建议,竭力避免灾难的重演。甚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在为控制核武器而往复谈判。但是这一切努力,迄今未能消除它对人类文明和生存的威胁。人们无法抛弃核爆炸知识,不能学《天方夜谭》中渔夫的样子,把放出瓶子的妖魔再哄骗进瓶子里去。
战后,美苏关系成为国际上的主要矛盾。其中问题之一就是核武器。美国有了原子弹,苏联不甘落后,果然到1949年也成功了。几年后,双方都造出了威力更大的氢弹,即热核武器。从此,你追我赶,形成了核竞赛。英、法和中国随后也掌握了核武器,不过他们的家伙比起美苏来,终究是小巫见大巫。
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的核当量仅一两万吨,氢弹则有几十万到几百万吨,最大的曾达到几千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消耗的炸药,总共不到600万吨!目前美苏各有大小核弹(炸弹和弹头等)2.5万至2.8万个,总计核当量各约为七八十亿吨。
一个百万吨级的氢弹在大城市上爆炸,可立即使数十万人伤亡,并将数千吨放射性碎屑和灰尘抛上天空,再落回地面,使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遭放射性污染,危及生命。如一国的多数城市受到核攻击,则它们难以相互支援,幸存的人又将面临饥饿和疾病。结果慢慢死去的人数,将比当场炸死的人多得多。
最近还出现一种“核冬天”的理论。美苏若共爆炸50亿吨当量的核弹,其所掀起的尘埃和烟雾中的大量细小粒子,上升高空,漂浮全球,阻隔阳光,使地面温度下降30℃—50℃。降温可持续半年至一年,产生世界生态危机,使生物多数死亡,粮食绝收,甚至人类面临灭绝。有人说,实际降温仅10℃—20℃,只能算“核秋天”。然而即使如此,全世界也会因而出现粮食大减产。
威力如此之大的核武器起着不一般的作用。它既威胁和平,却又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和平,因为美苏都畏惧核战争后果而不敢动手。它似乎能保障一国的安全,却引起了更大的不安全感,因为谁都无法免遭核战争的摧毁。它样子吓人,但又常常吓不住人,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武器是不可轻易使用的。
战略武器有进攻的,也有防御的。战略进攻武器有战略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和核潜艇中的潜射弹道导弹, 都是远程的核武器,其作用是打击敌大后方,摧毁战争潜力。用于战场近距作战的战术进攻武器,有的也是核武器,本文不赘述。
战略轰炸机航程可达1万公里,不过速度慢,需飞10小时。它们最近装备了巡航导弹〔4〕,可在防空火力之外实施攻击。将来还有贴地面飞行的飞机和雷达难以察觉的隐身飞机。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很快,半小时可飞1万公里。这种武器都藏匿在坚固的地下井中,以保安全。现在,美苏都采用了多弹头分导技术,分别击中不同目标的弹头,偏差仅200—300米。由于地下井已不保险,两国又在研制公路或铁路机动型导弹。部署在核潜艇中的潜射弹道导弹利于隐蔽,但命中精度不高。经努力,美国的潜射导弹精度已接近打击地下井的要求。苏联则进展较慢。
50至60年代,两国的战略武器曾不断增多,但以后竞赛重点转向质量,数量变化不大。如以弹头计,则数量显著增加,但总核当量也大为减少。随着命中精度提高,大当量弹头已无必要了。
前述核弹数是总数,如只计算战略进攻武器,则每方只有1万至1.2万个。打核大战需要多少核弹?美苏都有值得攻击的目标三四千处,包括1000多个导弹地下井,数百座城市,以及大量工厂、油田、水坝、电站、桥梁、交通枢纽等。如对每个目标打一个核弹,不过用去总量的几分之一,已足够基本毁灭美国或苏联了。说现有核武器能毁灭世界数十次,未免夸大,但说能消灭美苏各几次,则非无稽之谈。人们把核武器超过需要的情况称为“超杀”。
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当量占总当量的45%,占战略进攻武器当量的60%,而这种导弹的近九成又是重型的多弹头导弹。所以它们是苏联的王牌,使美国相当畏惧。反过来苏联也害怕美国的战略进攻武器,因为其质量和命中精度是苏联一时望尘莫及的。
二是战略防御武器
自古以来,有攻就有防。战略防御武器是战略进攻武器的对立面,不过前者将是常规的,而非核武器。
战后初期的战略防御主要是对付轰炸机。美国从40年代到50年代建立了庞大的防空体系,包括大量警戒雷达、歼击机、防空导弹和几套半自动防空指挥系统,共花费了10年时间和数百亿美元,后来却觉得用处不大,因为它对付不了弹道导弹,反而易遭它们的攻击。露在地面的雷达和半自动防空指挥系统如被摧毁,全部防空体系即将瘫痪。另一方面,苏联的战略轰炸机力量较弱,不值得大力对付。因此,从50年代后期起,美国对防空体系的兴趣逐渐低落,其经费也不断下降,最后停滞在一个低水平上。
苏联同美国相反,对防空的兴趣 一直很浓厚,自50年代起逐年增加防空投资。现在苏联已建立起庞大的防空系统。为突破苏联的防空,美国部署了洲际弹道导弹、空地导弹、电子干扰技术等。到1965年,美国认为苏联的防空已不足虑,于是把突防的投资大大减少。进入80年代后,美国感到有必要再次作出努力,来对付加强了的苏联防空,于是开始部署巡航导弹和新型轰炸机,使突防的投资又急剧上升。
战略防御的第二件事是对付弹道导弹。美苏从50年代末起即研究反导弹武器。他们用了10多年工夫,才初步解决从地面发射拦截导弹击毁来袭弹头的问题。美国于70年代初建立起一个保卫洲际导弹发射场的反导弹系统。苏联也建立了一个保卫首都莫斯科的反导弹系统。但是,反导弹仍未过关,因为新出现了许多突防措施。例如:来袭导弹能够释放多个弹头和大量假目标,使雷达难于应付,此外暴露于地面的雷达也易遭弹头攻击。因此,美国旋即把那个系统拆除,但苏联却保留莫斯科反导弹系统至今。
然而双方并未停步。美国继续研究了10年,获得较大进展。除了改善从地面发射拦截导弹的终端防御外,美国还研究了空间反导弹技术,即在空间部署许多武器站,装载激光、粒子束、电磁轨道炮、拦截导弹等武器,组成两三层防线,并利用卫星提供的信息,攻击袭来弹头。其优点在于能够在敌导弹一从大气层下冒出来即进行拦截(这时弹头和假目标还未被释放,是最有利的时机),并能绕开雷达的某些难题。里根总统于1986年3月发表演说,号召进行反导弹新技术的研究,并称之为“战略防御倡议”,即SDI。所谓“星球大战”,指其中的空间武器〔6〕。SDI现处于研究阶段,着重研究单项技术,还不能组成有效的武器系统。美国打算到1990年完成可行性研究。终端防御是老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故有可能在本世纪部署。然而,空间反导弹武器却有大量技术难题,除了从空间发射拦截导弹有点可能外,其他绝非本世纪内能够解决的。所以其部署恐怕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了。地面反导弹系统虽能较早实现,不过它作用不大,美国未必会部署。
苏联则不但对其莫斯科反导弹系统不断改进,也研究了空间武器,其路数同美国相似。
反导弹技术虽还不成熟,但它包含多种尖端技术,大都能用于其他领域。例如,高级计算机、集成电路、红外线、激光、精密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新型材料,既能用于改进常规武器,也可以推广到民用。虽然转入民用不如直接投资于民用,但一资多用还是有益的。特别是在美国,资本家一般不愿向风险大的技术投资,故政府投资于军用技术,再转民用,很受企业界欢迎。英国、西德、日本等参加美国的SDI的原因即在于此。不参加怕技术落后。苏联则得不到这种好处,因为它的制度不利于军用转 民用。
空间反导弹武器虽是防御性的非核武器,但其部署使空间军事化,破坏了和平利用外空的国际准则,并必将使军备竞赛升级,使国际局势更加紧张,因而在全世界遭到了怀疑和反对。
三是攻防关系
中国古代有个讲矛与盾哪个更厉害的故事,其结论是差不多。但是就核武器来讲,攻远比防占优势,因为核武器的威力太大,而防永远达不到百分之百,只要漏进一两个核弹,一座大城市就要遭殃。若要保卫地下井中的导弹,倒是有一定效果,因为只要部分地下井未被破坏,就可进行反击,使对方承受不了。所以反导弹保卫城市不行,但可以增大战略进攻武器的生存能力。
(一)核威慑
二次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战略都是核威慑,就是以核威力来慑服对方。因此双方都尽力夺取核优势,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核武器竞赛。其结果是美苏间的长期核均势。在这种形势下,双方都不敢发动核战争,因为打起来必然同归于尽。40余年来,世界大战始终未发生,核威慑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核武器并非影响战争的唯一因素,人心向背、经济利害、国际关系、备战情况等都起一定作用。战后初期,美国独家掌握核武器,执行着“大规模报复”的核战略,却未发动核战争,就是证明。
60年代,苏联的核武器数量逐渐赶上美国,于是美国把核战略改为“相互确保摧毁”。其大意是,你如发动核战争,必先打我核武器,以防报复(第一次打击);而若我核武器剩下的数量仍足以给你的城市造成无法忍受的损失(第二次打击),你就不敢进攻。
由于双方核武器达到了“超杀”能力,核战争越来越没法打了。但军方总是要考虑打的,于是美国又在“相互确保摧毁”中引入了“灵活反应”的概念。就是把核战争分成若干级。最低一级仅打击对方的核力量的一部分,然后根据情况升级,直至最高一级——全面核打击。如果对方在某一级认输了,就不必再升级。就是说如果威慑无效,就逐步实施核打击,目的是尽量避免全面核战争,但要让对方明白,在生死存亡关头,美国不惜打核战争,因此对方不能为所欲为。这种做法是不可靠的,因为一旦开始,就很难刹车。
用核威慑来保障和平与安全,虽有一定的效果,却只获得了“恐怖的和平”,人类仍然生活在毁灭的威胁之中。这种和平是不稳定的,核战争仍然有可能发生。于是人们自然会想到反导弹的战略防御。不幸的是,这种防御一直是失败的,而且近期内成功的希望也甚渺茫。
上面讲过,反导弹系统能对洲际弹道导弹起某种保卫作用,因而有助于加强核威慑能力,但美国会不会这样做是有疑问的。就在里根发表“星球大战”演说的同一年,他委派斯考克罗夫特将军领导一个包括一些最优秀专家的委员会,来研究美国战略力量的现代化问题,其中涉及地下井是否易受打击的问题。委员会的结论是,轰炸机、导弹核潜艇、洲际弹道导弹这种三位一体的战略力量仍然安全,因为三种武器的条件各有不同,不会在同一瞬间受到打击。如一种武器受打击,另两种可以反击,所以不存在易受打击的问题。既然如此,美国又何必大破费来专门保护洲际弹道导弹呢?恐怕SDI只有用来保卫城市和资源,才有价值。
(二)SDI是攻击地面的武器吗?
任何武器都有攻防两面。即使一块盾牌也可用来砸对手的脑袋。空间武器的主要用途是打来袭弹头。乍看起来,它处于制高点,似乎可以攻击地面,甚至于能控制全球的战场。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核弹头在外层空间飞行,无空气阻隔,而且本身也脆弱易毁。即使这样,目前空间武器的能量和其他技术性能仍达不到摧毁弹头的要求。
空间武器攻击地面时,受大气的影响很大,因此难于实现预期的目的。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统称射束武器。就激光武器来说,即使天气晴朗,光束也将衰减和偏移。如遇云雾,激光就透不过去。粒子束武器的粒子若带电,则会因同性电相斥而扩散;若不带电就会在碰撞空气分子后立即带电,并迅速扩散。结果,激光和粒子束通过大气后,其破坏能量都大为降低;同时,地面目标多半比弹头坚固,故所需破坏能量必须提高。一减一增,就使用于打弹头的武器打不了地面。要打地面,就得增加能量,从而提高成本。
另一类空间武器是动能武器,包括电磁轨道炮发射的弹丸和空间发射的拦截导弹。它们依靠本身带有的红外线跟踪器,寻觅导弹及弹头的热源,以命中目标。然而在进入大气层后,它们必然因与大气摩擦而在表皮产生高温,无法寻觅外部热源。同时由于受空气动力影响,它们的弹道也必然有较大变化,从而使命中偏差显著增大。所以这种办法也不可行。
上述武器攻击地面的结果,不过是在目标上打个洞,最多引起火灾,比起核武器来,威力差远了。核武器不需直接命中,而且摧毁面 积很大。把核武器部署在空间虽然效果好,但比战略进攻武器并无优点,况且身居明处,极易遭到攻击,人们何必花费巨款去舍近求远呢?有人争论说,让SDI起双重作用总可以吧!问题是,攻击地面必须增加SDI的投资,其结果充其量只能起攻击地面的辅助作用。同时,空间站装载的燃料和弹药有限,把它们消耗在地面上,SDI就无法承担反导弹的任务了。总之,用SDI打击地面不是一个好主意。
(三)苏联对SDI的反应
苏联对美国的SDI反应十分强烈。他们虽然也在研究空间武器,而且在用卫星反卫星的系统上已获得初步成果,却极不愿在“星球大战”方面争夺优势。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上只及美国的一半弱,要部署同美国一样多的战略武器,其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必然比美国高一 倍,况且苏联的科学技术水平比美国落后,所以苏联在这场竞赛中倍感吃力。现在,苏联的经济情况不妙,生产增长率逐年下降。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甚至同美国争个平手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取胜呢?因此他们近期的工作重点是 尽快改善经济状况,而军备竞赛,特别是最费钱的空间武器,就成了肩膀上的沉重负担,必须尽快减轻。
美国也同意裁减战略进攻武器,并且特别希望减少苏联的重型多弹头导弹,但是坚持不肯停止对SDI的研究。因为美国想利用对手的弱点,使他在大炮和黄油的选择上处于两难的境地。
针对美国的态度,苏联扬言要采取对策。就是在战略进攻和防御两方面都作出反应。在战略进攻武器上,他们能做什么呢?无非是增加数量和改进质量。增加数量是最笨的,但补偿被击毁的核弹头,从而保持原有的进攻力,也是最吓唬人的办法。
按SDI的设计,要部署三层拦截线,其中每一层能击毁来袭弹头的90%,三层总共能消灭99.9%。如果是这样,苏联就必须把弹头增加1000倍,才能保持进攻力。这当然是办不到的,而美国恐怕也一时难以实现那样高的拦截效率。如果把效率降低到每层50%,那么弹头打了三次对折后,剩下12.5%。应当说,经过努力,这样的效率是做得到的。若还做不到,美国恐怕就不会部署。但是苏联要保持进攻力的话,就必须把弹头数增至现有数的八倍,这自然也是不现实的。由此可见,单纯依靠拚数量的对策是不可取的。大量增加核武器不仅在经济上难于负担,而且在政治上也会引起严重的问题。苏联大概不会出此 下策。
美国提出过一种理论,说反导弹必然促使对方增加导弹的数量,不限制反导弹就无法限制导弹,并说服苏联接受它,作为1972年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的根据。笔者看来,这种理论未必完全符合实际。在美国拆除了已建成的反导弹系统后,苏联仍保留其莫斯科反导弹系统,并不断加以改进。对此,美国并未增加其导弹数量,哪怕尚未达到双方协议的限额。轰炸机的情况也类似。尽管苏联不断增强其防空系统,美国并不用增加飞机数目的方法,而主要依靠改善进攻武器的突防能力,来抵销苏联的防御。
现在我们已转到第二种对策,即改进质量,或加强突防能力。对策可能有这样一些:缩短发动机工作时间,以减少弹头释放前遭拦截的可能性;使导弹和弹头自身旋转,从而激光不能持续射在一点;外覆涂层,降低激光等的杀伤力;研制迷惑雷达及光学或红外线探测器的假目标;在空间部署太空雷,以击毁SDI武器站,等等,不胜枚举。此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反卫星武器来直接攻击“星球 大战”系统。由于空间武器站常年处于明处,所以比地下井或导弹潜艇更易遭到攻击。这也可以算得突防措施之一,因为只要部分空间武器站被消灭,进攻导弹就能够乘虚而入了。
改善进攻导弹的质量,提高突防能力,看来是对付SDI的最有效、最合算的措施。尽管美国也会采取反措施,使苏联的措施不能百分之百成功,但是苏联大概会以走这条路为主。我们不能排除苏联增加进攻导弹数量的可能性,但即使增加也不会很多。
苏联在防御方面会怎样反应呢?美国只有在SDI达到较高效能(包括对付苏联的突防)后才会部署。但一旦部署,苏联若仅满足于改善进攻能力,而不搞防御系统,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因为美国随时可不受阻地发动核攻击,而苏联的反击却必遭SDI火力的拦截。美国既能攻又能守,而苏联则只能攻不能守。所以,只要美国坚持SDI,苏联就不得不在防御系统上奉陪。不这样做,苏联必将处于劣势。这是毫无疑问的。
苏联不能学美国不重视防空系统的样,不去建设反导弹系统。导弹威胁对苏联来说,并非次要问题。虽然他们曾宣传要用突防措施来对付SDI,其费用比SDI低几倍,但笔者不相信他们会因此放弃反导弹系统。不然,又何必对SDI感到那样紧张?
最后, 就军事而言,美国和苏联不相上下!但是,综合能力,美国就比苏联强!

苏联与美国谁强

  1、应该说苏联和美国都很强。
  2、二战刚刚结束以后,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占了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如果中苏不分裂,恐怕总体上实力苏联+中国,要远远超过美国人.
  3、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力又远远超过死板僵硬的计划经济,使得仅仅适应于打仗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除了能够大量生产军火以外,对于民用生活必需品和奢侈
品的生产缺乏活力,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的经济需要。而美国和西方的市场经济充满了活力,能够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需求,整个经济充满了活力。渐渐地西方开始大
幅度超过社会主义阵营。
  4、经济上的缺乏活力,造成了经济上的严重落后,反过来,也造成了民心的不稳。从苏联解体的迅速可以看出,他们的社会是不稳定的。

苏联VS美国谁厉害

看年代,60-7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上稍微要强于美国,特别是在核武器方面,虽然从单个武器的质量上看苏联要弱于美国,但苏联武器的特点是构造简单、造价便宜、数量庞大,在核战争年代具有特殊的战略优势。60年代以前是美国领先;80年代以后,世界军事发展由打核战争、打人海战术逐渐转变成精确作战,对单位武器、战场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比以前大幅提高,这时候,苏联武器粗大笨重、电子技术落后的劣势就变成了致命的弱点了。当然这是从军事方面的评价,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美国全面优于苏联。

当年的苏联实力强还是美国实力强

通常来说,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政治稳固性,外交影响力,常规军事威慑力,战略威慑力,国内工业生产能力,国民生活水平等几个方面。
政治稳固程度上,冷战期间美国的政治格局远比苏联优秀,苏联内部矛盾激烈,斯大林死后就一直缺乏一个能够威慑所有成员集团的领导者。
外交方面,斯大林死后,苏联外交影响力大幅下降历史是在红色阵营里都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而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在苏联强大威胁下,坚定拥护美国。联合国会议决策与世界格局决策中美国拥有主导地位。
常规军力威慑力,苏联远优于美国,苏联将GDP的7成以上全部投入军事,在巅峰时期,苏联陆军装甲部队高达550万,拥有同时与全球各国开战的能力。而美国采取航母外交,地缘政治相对简单,常规武器威慑的范围内,几乎都是自己人。
战略威慑力,总的来说战略武器还是美国优秀。但是战略核威慑基本保证的是相互毁灭原则,所以这一方面美苏旗鼓相当。
工业生产能力,苏联任何时代的工业能力都低于美国的70%。
国民生活水平,美国人民周末享受着野炊烧烤的快乐时光,而苏联人民买包卫生纸都得排队。
所以总的来说苏联军事胜利,美国经济胜利,而政治方面双方各有千秋,不分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