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英文简介)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12 23:19:44 浏览8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英文简介

The Deepwater Horizon, owned by Transocean and leased to BP, caught fire April 20 after an explosion and sank. Eleven oil rig workers are missing and presumed dead. The rig, with a platform bigger than a football field and insured for $560 million, was one of the most modern and was drilling in 5,000 feet of water.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s located two places where oil was leaking from the well pipe, the U.S. Coast Guard said. The Coast Guard said there was an area 42 miles by 80 miles with a rainbow sheen of emulsified crude located less than 40 miles offshore. An oil rig 10 miles away from the Deepwater Horizon was evacuated as a precaution.
Environmentalists noted that although the sunken rig’s distance from shore gives oil companies more time to keep the spill from reaching U.S. coastlines, it also means that the water is deeper, making it harder to get the spill under control. “It’s good because it gives you the chance to intercept it before it reaches the coast, but it is harder to cap a well the deeper the water you’re drilling in,“ said Aitan Manuel, an expert on offshore drilling at the Sierra Club. “It’s presenting a lot of challenges to the companies.“
不好意思啊,我只能写这么多...我不光翻译了,还从报纸上抄了几句话...话说最近加拿大的报纸上天天都报道这事...闹得够沸沸扬扬的啊...够美国人郁闷的了...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2010年4月20日,一个名为“深水地平线”的钻井平台突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的海域处引爆。灰色的团状烟雾与熊熊大火互相交织,灭火船迅速赶往现场,一场纪实版的水上火山电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统计数据称,事故造成了11人失踪。

爆炸持续了36个小时,之后整个钻井平台沉入了海底,很快时间内,不断有原油浮现在海面上。

墨西哥湾上先是出现了一条条的油黄色飘带,此后又能看到一个长宽各达183公里、67公里的大型污染区,而且该污染区还不断伸向墨西哥湾的岸边,被污染的海域面积也随之扩大。

事发时,工人在钻井底部设置并测试一处水泥封口,随后降低钻杆内部压力,试图再设一处水泥封口。这时,设置封口时引起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促成一个甲烷气泡生成,导致这处封口遭破坏。

这个甲烷气泡从钻杆底部高压处上升到低压处,突破数处安全屏障。钻井平台上的工人观察到钻杆突然喷气,随后气体和原油冒上来。气体涌向一处有易燃物的房间,引发了一系列爆炸,最后造成钻台大型引擎的爆炸。

4月28日,专家估计,这个油井每天漏油大约5000桶,5倍于先前估计数量。与此同时,工程人员又发现一处漏油点。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美国救灾部门“圈油”焚烧,烧掉数千升原油。

5月8日,在最初的“金钟罩”方法封堵失败后,工程师们决定采取“垃圾弹”手段,即收集众多物品碎片,以极高压射进油井以期堵塞封井器。在这之前,英国石油公司试图用一只特制的水泥罩罩住油井,然后用管子把漏油导上海面后吸出,但最终均宣告失败。

5月16日,新采用的“吸油法”初见成效。英国石油公司宣布,他们已经凭此收集了约15万桶浮在海面的原油。但不久之后人们发现,此法吸油量极其有限,根本抵挡不住源源不断涌出的原油。

5月27号,专家调查显示,海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最初的每天5000桶,上升到2万5千至3万桶,演变成美国历来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原油漂浮带长200千米,宽100千米,而且还在进一步扩散。为了帮助美国排除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美国伸出援手。

5月28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灭顶法”封堵漏油失败。这种方法是用泵将较重的液体打入油井,使其压力大于油井外泄的压力,从而减缓漏油速度,然后再向油井漏油处注入水泥封闭油井。但由于井压过大,仍有大量原油溢出。“灭顶法”以失败告终。

事件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先后尝试了多种封堵措施,包括建筑隔离带,使用化油剂、吸油棒、挖油罩、吸油管,采用灭顶法、“盖帽法”,修建减压井等,无一奏效。

随着事态发展,美国政府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更多地介入到事故处理中来。奥巴马推迟了若干出国访问计划,频频赴墨西哥湾地区视察。政府宣布,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进入“渔业灾难”状态期,成立了独立的总统委员会调查原油泄漏事件,同时暂停发放海洋石油开采许可证。内政部、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参与监测油污清理活动,海岸警卫队调动了1000余名队员参与清理油污工作。美国政府司法部也已介入联合调查行动,宣布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展开刑事和民事调查。

6月23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继续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

7月15日,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近3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没有新的原油流入墨西哥湾。但是清污工作还在继续……

简述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件及其深远影响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用“该地区从鹈鹕到政客都会受到影响”来形容浮油影响之广泛。就经济而言,墨西哥湾地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都将受到拖累。石油、渔业、旅游和运输是墨西哥湾地区的四大主要产业。据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2007年发布的报告,石油产业每年创造的经济收益为1240亿美元,占墨西哥湾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漏油事件对该地区经济、乃至奥巴马政府政策最直接的打击就是近海石油钻探的暂停。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底宣布禁止未来6个月启动深海石油钻井新项目,并决定中止在墨西哥湾进行的33个钻探项目。一些参议员日前致信奥巴马称,如果禁令持续到6月底,美国浅水石油开采的损失就达1.35亿美元,如果持续半年将增加数千失业人口。
  此外,漏油事件给墨西哥湾地区渔业、旅游业等造成的损失也不可小视。到6月2日,墨西哥湾美国专属经济区内禁渔水域达22.8万平方公里,占该区域面积的37%,与5月18日时相比翻了一番。漏油事件不仅直接打击墨西哥湾沿岸年产值为18亿美元的渔业,其影响还将延伸到美国其它地区,因为墨西哥湾地区提供的海产品占到全美消费的海产品总量的15%。旅游业的损失同样巨大。密西西比州墨西哥湾旅游委员会透露,取消的旅游订单已占订单总量的一半。美国政府尤为担忧的是,鉴于油污对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正在缓慢复苏中的美国经济有可能再遭重创甚至导致二次触底。一些投资公司估计,政府的赤字将由此增加数百亿至上千亿美元。 漏油事件对墨西哥湾地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的影响也将很深远。路易斯安那州湿地占美国总湿地面积的40%,是数十种鸟类和鱼类的家园,当下的初夏季节正是各种生物繁殖生长的时机。总部位于佛罗里达的国际鸟类救助研究中心目前正受雇于英国石油公司负责清理“油浸”鹈鹕,该中心预计受污染的鸟类数量会迅速上升,有些鸟类和鱼类已经死亡。就海洋而言,墨西哥湾方圆上千平方公里的海域遭到污染。此外,泄露的原油对沿岸居民和清理人员的健康已经带来不良影响。
  美国海岸警卫队司令、石油泄漏事故救灾总指挥萨德·艾伦表示,即便泄漏油井被堵住,清理海面原油也需要4至6周,而墨西哥湾沿岸的生态环境恢复则需要数年。有专家悲观地认为,彻底清理油污可能需要5年,漏油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会持续数十年。就目前来看,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漏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用“深不见底”来形容也并不为过。奥巴马8日在早间电视节目中谈及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时措辞严厉。他指出,原油泄漏事件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实质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持续下去。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世界的影响有多大

  非常大!
  从生态环境来说,溢油对鸟类的危害最大,尤其是潜水摄食的鸟类。这些鸟类接触到油膜后,羽毛浸吸油类,导致羽毛失去防水、保温能力,另一方面它们因不能觅食而用嘴整理自己的羽毛,摄取溢油,损伤内脏。最终它们会因饥饿、寒冷、中毒而死亡。海上浮游生物是最容易受污染的海洋初级生物,一方面它们对油类的毒性特别敏感,另一方面它们与水体连成一体,大量吸收海面浮油,影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海面上休眠或运动的海洋哺乳动物受溢油污染危害的情况是不同的,如鲸鱼、海豚和成年海豹对油非常敏感,它们能及时逃离溢油水域,免受危害。但成年海豹和小海狗栖息海滩时,会被油污染所困,以至于死亡。
  溢油对渔业的危害也不少,成鱼有非常敏感的器官,它们一旦嗅到油味,会很快游离溢油水域。而幼鱼生活在近岸浅水水域,容易受到溢油污染。养鱼场网箱里的鱼因不会逃离,受溢油污染后不能食用。近岸养殖的扇贝、海带等也是如此。另外,养殖网箱受溢油污染后很难清洁,只有更换才能彻底消除污染,费用十分昂贵。此外,溢油对渔业造成的危害也会引起公共饮食安全危机。
  溢油对浅水岸线也会产生影响,浅水水域通常是海洋生物活动最集中的场所,如贝类、幼鱼、珊瑚等活动在该区域,也包括海草层。溢油对该类水域的污染异常敏感,造成的危害在社会上反应强烈。溢油对岸线沙滩的污染威胁,直接影响到靠海滨浴场、沙滩发展的旅游业。
  海水中含石油污染物0.01~0.1毫升/升时,捕捞出的鱼有油味,其食用价值降低。在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含量为0.1毫克/升时,孵出的鱼苗畸形或有缺陷,只能存活122天。海水中石油污染物含量为0.01毫克/升时,孵出的鱼苗畸形率仍高达23%~40%(正常海水中畸形鱼的比例仅7%~10%)。里海由于遭到石油污染,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数量减少,致使1969年鲟鱼的产量比1962年下降了2/3,梭子鱼则几乎灭绝。英国和荷兰海岸因石油污染,每年有10~30万只海鸟死亡。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附近海面的一次溢油污染,使三天后在这一海域捕到的鱼95%是死的。
  石油类污染物被水生生物吸收,在食物链中不再分解并在某些水生生物(如鱼和贝类)中富集,就可能进入人体,石油污染物中长效的致癌物质在人体中聚集会危及健康。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通过海上运输的原油量急剧增加,油轮遭遇海难受损导致原油泄漏的事故也频频发生。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陆地上的人类活动造成每年大约6万吨清洁剂、100吨水银、3800 吨铅和3600 吨磷酸盐等化学物质排入地中海。这些污染,已使得海岸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极易遭受外来生物属种的侵害。近年来,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报告显示,传染病对海洋生物的威胁不断增加。这些传染病导致鱼类、海洋哺乳动物、珊瑚礁和海水植物的大量死亡。科学家认为,1938 年以来10%以上的海洋生物已经灭绝。多数的海洋生物大批死亡事件都发生在过去20年间。
  环境
  就在英国石油公司加紧施工进行堵漏的同时,此前泄露出的大量原油,污染范围继续扩大。除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亚拉巴马州等海岸外,美国昨天首次证实,佛罗里达州西北部海岸附近海域,最近不断有油膜和污油团出现。
  佛州政府已派出清理小组,并着手制定进一步应对污染的计划,力求减少废油对沿岸生态和旅游经济造成的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三次视察了受原油泄漏事件影响严重的路易斯安那州。在得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已成功盖住漏油油井后,奥巴马表示,虽然最新举措似乎有效,但讲乐观,仍为时过早。他还严厉批评了英国石油公司试图向股东发放105亿美元股息的计划。
  据美国政府估计,今年4月起的原油泄漏,已导致2000至4400万加仑原油,涌入墨西哥湾海域。
  世界油轮泄漏大事故
  时间 事故情况
  2007年11月 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严重污染。
  2002年11月 利比里亚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体沉没,至少6.3万吨重油泄漏。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计数千公里海岸受污染,数万只海鸟死亡。
  1999年12月 马耳他籍油轮“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部海域遭遇风暴,断裂沉没,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
  1996年2月 利比里亚油轮“海上女王”号在英国西部威尔士圣安角附近触礁,14.7万吨原油泄漏,致死超过2.5万只水鸟。
  1992年12月 希腊油轮“爱琴海”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亚港附近触礁搁浅,后在狂风巨浪冲击下断为两截,至少6万多吨原油泄漏,污染加利西亚沿岸200公里区域。
  1991年1月 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前点燃科威特境内油井,多达100万吨石油泄漏,污染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沿海500公里区域。
  1989年3月 美国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搁浅,泄漏5万吨原油。沿海13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当地鲑鱼和鲱鱼近于灭绝,数十家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
  1979年6月 墨西哥湾一处油井生爆炸,100万吨石油流入墨西哥湾,产生大面积浮油。
  1978年3月 利比里亚油轮“阿莫科·加的斯”号在法国西部布列塔尼附近海域沉没,23万吨原油泄漏,沿海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
  1967年3月 利比里亚油轮“托雷峡谷”号在英国锡利群岛附近海域沉没,12万吨原油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国海岸。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事故调查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内部调查报告,在历时4个多月之后,终于出炉。英国石油公司将大部分责任,推给了油井的所有者、瑞士越洋钻探公司,以及负责油井加固的美国哈利伯顿公司。而对自己的责任,报告的总结只有简单一句:没有正确解读油井的安全测试结果,没能“防患于未然”。
被泼了脏水的越洋钻探公司随即发表声明,指责英石油在油井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作出一系列节省成本的决定,增大事故风险。
此外,事件中最重要的证物——失效的防喷阀,在2010年4月4号出水后,至今没有接受检测分析。
另据报道,美国海洋能源公司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钻井平台昨天发生火灾,这是一周内,这家公司第二座在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火灾。火已被扑灭。 新华网14日消息,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石油地质学家威廉·多米尼克日前指出,美国过早开放深海石油开采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忙赶工期是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
工人在钻井底部设置并测试一处水泥封口,随后降低钻杆内部压力,甲烷在海底通常处于晶体状态。深海钻井平台作业时经常碰到甲烷晶体。这个甲烷气泡从钻杆底部高压处上升到低压处,突破数处安全屏障。
2010年4月20日事发时,钻井平台上的工人观察到钻杆突然喷气,随后气体和原油冒上来。气体涌向一处有易燃物的房间,在那里发生第一起爆炸。随后发生一系列爆炸,点燃冒上来的原油。当时升起一片“气云”,罩住“深水地平线”。钻台大型引擎随即爆炸,到处都是火。“深水地平线”沉没后大量漏油,威胁周边生态环境。这座钻井平台配备的“防喷阀”也成为调查重点。一个“防喷阀”大如一辆双层公交车,重290吨。作为防止漏油的最后一道屏障,“防喷阀”安装在井口处,在发生漏油后关闭油管。但“深水地平线”的“防喷阀”并未正常启动。
“深水地平线”装备一套自动备用系统。这套系统应在工人未能启动“防喷阀”时激活它,但当时也没有发挥作用。事发后,英国石油公司企图借助水下机器人启动“防喷阀”,未能奏效。美联社报道,自从联邦政府监管人员放松设备检测后,数年间数座钻井平台的“防喷阀”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奥巴马政府在漏油事故中确有应对不当之处。首先政府在危机应对上相对迟缓,各界压力逐渐聚焦到政府身上。事故发生之初,政府没有认识到危机的严重性,对英国石油公司大加批评并称应由其担负全部责任。
其次,从初步的调查结果来看,政府缺乏监管也是一大原因。一份2008年的报告显示,负责出租钻井平台的矿产管理局的监管人员玩忽职守,对有关安全警告置若罔闻,收受被监管公司的礼物,甚至与石油公司员工发生性关系。更早的活动报告显示,管理局曾允许被监管的石油公司用铅笔自行填写检查报告。在矿产资源管理局局长伯恩鲍姆辞职之前,该局负责近海油气开采的项目副主任厄于内斯已被解职。
专家指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对美国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在推进能源战略方面将暂时受阻。此前不久,奥巴马刚宣布解除近海石油钻探禁令,同时还鼓励海底钻探和核能开发,但漏油事故表明这些计划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一些项目将不得不被搁置。另一方面,漏油事故不仅危及到沿岸各州环境,也给几个州的经济造成重创。奥巴马个人的支持率将因此受到影响,如果事故的影响不能很快消除,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难免因此“丢城失地”。 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引起原油泄漏一月有余,英国石油公司终于以“截管盖帽法”控制了绝大部分的漏油,但是否能像盖瓶塞样滴油不漏,值得观察。
美国政府与英国石油公司先后试过火攻法、化学分解、围栏沙坝、人工岛、引流法、人发干草吸附法、虹吸法、灭顶法、“小金钟罩”等等各种方法,均收效甚微或无果而终。有关方面在网上征求了近7800条来自全世界网民的建议,最奇特的方法还有“核爆法”和制作长宽两英里的蜂窝水泥大盘法等。在最后成功之前,人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耐心等待着试验结果,墨西哥湾已在“咳嗽”的海豚只好游走他乡,其他各种海洋动物和鸟类也只能听天由命。
“深水地平线”事故造成1500米深海的原油泄漏,是历史上首次发生在超过500米以上深海的原油泄漏。与海面航行的大油轮漏油相比,其危害更大、更隐蔽。
首先,由于海面与深海底的压力、温度有很大不同,大量原油喷涌并向上漂浮过程中,呈现一种“羽毛”状逐步分散的形态:即在海底都是从一个漏油口喷出(像羽毛的根),在上升过程中就会变成羽毛状,直到海面时,就像一个伞面盖在海面上,并且会以油团或油、水、气的混合物在海底、海水中和海面上流动、凝固或分散漂浮。而遇到洋流时,这些油水混合物可能随着深层洋流漂动,不仅可能漂出墨西哥湾,还可能漂向世界其它大洋,而在海面上却什么也看不见。
其次,由于生活在海水不同层面的海洋生物各自的生存环境不同,彼此既独立又相互为食物链,某一层的海洋生物死亡,将会造成食物链上层的许多生物难以生存。此次深海漏油可能直接破坏墨西哥湾海水不同层次的生物和鱼类,无数海洋生物将因此遭到扼杀。
除此之外,许多我们还无法检测的破坏、影响可能会在若干年以后才冒出来,这就像人类对温室气体的理解过程一样。1989年阿拉斯加发生的油轮泄漏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破坏至今没有完全恢复,就是一个例证。
美国拥有雄厚科技和经济实力,但面对海上原油泄漏这样危及全人类海洋安全的巨大全球公共问题时,显得如此无力、无助和无奈。
这次事故无疑向人们发出了警示,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一、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原油泄漏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是国家级的重大事件,但最终结果也只能是谁惹事谁管事,事件的专业性让他人甚至是当事国政府也无能为力。二、石油公司将油井从陆地钻到海洋,并向深海延伸的进程昭示了石油资源的紧缺和开采的复杂性。原油泄漏事故不断增加且后果日益严重,这彰显了“石油最后的疯狂”,还是表明未来的海上采油越来越像是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游戏呢?三、本次事故客观上为新旧能源辩论大战提供了一个喘息机会,给美国国内关于新能源和近海采油争论的双方打上一针清醒剂。因此,它也可能成为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战略的一个转机。四、时至今日仍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这是否表明世界上还缺少一个有力、有效防范和制止此类灾难的专业性应急组织与应急机制呢?
墨西哥湾泄漏的岂止是原油
将持续刷新的“美国之最”
由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经营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4月20日发生爆炸时,没人能够预测灾难的规模。上周,美国政府估计,原油泄漏量为每天50万加仑到近80万加仑之间,的泄漏总量在1970万加仑到4300万加仑之间,已成为美国历史之最。
堵漏措施的失败,使原油泄漏将至少持续到8月。白宫能源顾问布劳纳表示,“我们对最坏情况有思想准备”。
1979年,墨西哥发生了世界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原油泄漏事件,该国代号为LXTOC1的油井共向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泄漏了1.4亿加仑的原油。有关方面花了10个月时间,打好两个减压井,才最终阻止这场灾难。
此次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何时停止,是否有可能成为世界之最,还不得而知。英国石油公司的发言人日前表示,该公司也不知道整个油田储存了多少原油。
1、失望的技术手段
英国石油公司已准备好实施下一套堵漏方案,计划使用机器人潜水艇从漏油点切断受损输油管道,然后在管道上方安装一个堵漏阀门。这套方案最早可能在本周三实施。但一些专家提醒,如果切断了管道却装不好堵漏阀门,日漏油量反而可能增加20%。
从根本上阻止原油泄漏的方法仍是针对同一个储油构造打两口减压井。打第一口减压井的工作在2010年5月2日就已开始,但这一措施要等到8月才能初步见效。有关专家称,打减压井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如果三四次就能成功,已经算是幸运。减压井的成功,要求新的钻孔必须准确地横穿漏油油井。如果不成功,只能堵住新孔,重新再试。随着钻井工作深入海床,工程进度也将日益放慢,因为压力不断增加,井管放置到位所需的距离越来越长。如果减压井也失败,原油泄漏时间就很难预估了。最终只能等到油井口坍塌或整个储油构造的压力自然降低到不再喷油的程度。
由于油井处于飓风路线上,如果飓风来袭,减压井工程肯定要中断。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三场飓风,1965年的“贝斯蒂”、1969年的“卡米尔”、2005年的“卡特里娜”,全都吹过了此次漏油事故地点。
2、生态忧虑
随着原油污染的持续恶化,已有更多出海清理石油的工作人员和沿岸居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一些专家认为,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此次漏油事故的发生地点无法更坏。向南,是濒危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和抹香鲸产卵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向东、向西,是美国弗罗里达、亚拉巴马、密西西比和得克萨斯州的珊瑚礁和渔场,向北,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沼泽地。
在受害最严重的路易斯安那州,超过125英里的海岸线被浮油侵袭,污染正一点一点毁灭沿岸生态。飓风季的来临将使原油污染进一步恶化。2010年的飓风季将是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以来最为活跃的一季。美国“飓风季”自6月1日开始,至11月结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报,2010年将生成14场至23场热带风暴,其中7场可能升级为强烈飓风。一些专家担心,热带气旋经过墨西哥湾时可能将泄漏原油裹挟其中,成为“黑色风暴”,在登陆后可能将原油洒向更广阔的范围。
墨西哥湾沿岸的沼泽通常对飓风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内陆地区所受冲击。“黑色风暴”的最糟糕影响在于长期破坏沿岸沼泽,那将令包括新奥尔良在内的许多地区失去“屏障”,遭风暴袭击时更加脆弱。路易斯安那州近几十年来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原油侵袭的进一步加剧,将使湿地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
3、政治飓风
空前的环境污染及接踵而来的旅游业、渔业危机,令美国国会议员和沿岸居民对英国石油公司和奥巴马政府的不满加剧。奥巴马曾经批评此次原油泄漏是一场“人为灾难”,试图反击针对政府反应速度和力度的批评。但令他两难的是,尽管他宣称美国政府在主管善后事务,但似乎只有英国石油公司能阻止原油泄漏。
奥巴马第二次视察原油泄漏灾情后,美国政府已经宣布,将增加投入两倍的资源用于治污工作。但随着原油污染的加剧,英国石油公司的事故责任正日益凸显;而有关奥巴马政府的“领导责任”问题的争论,也使人们隐约嗅到一场政治“飓风”的味道。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事故经过

美国海岸警卫队2010年4月24日说,“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约两天,海下受损油井开始漏油。这口油井位于海面下1525米处。海下探测器探查显示,钻井隔水导管和钻探管开始漏油,估计漏油量为每天1000桶左右。“我们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溢出事故,”海岸警卫队军官康尼-特雷尔说,“我们正竭力协助清理浮油。”租用钻井平台的英国石油公司出动飞机和船只清理海面浮油,但因天气状况恶劣,清理工作受阻。
形势恶化
美国海岸警卫队2010年4月28日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在墨西哥湾沉没的海上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底部油井每天漏油大约5000桶,5倍于先前估计数量。油井当天继续漏油,工程人员又发现一处漏油点。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美国救灾部门“圈油”焚烧,烧掉数千升原油。
新发现漏油点
海岸警卫队官员玛丽·兰德里2010年4月28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租用“深水地平线”的英国石油公司工程人员发现第三处漏油点。兰德里说:“英国石油公司方面通报,在海底油井处又发现一处漏油点。”海岸警卫队和救灾部门提供的图表显示,浮油覆盖面积长160公里,最宽处72公里。从空中看,浮油稠密区像一只只触手,伸向海岸线。
兰德里介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油井漏油量每天5000桶左右,是先前估计数量的5倍。英国石油公司不认同这一数量。营业部经理道格·萨特尔说,先前日漏油大约1000桶的估计应该是准确的。
漏油处理
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救灾人员着手试验烧油。救灾人员把数千升泄漏原油圈在栏栅内,移至距离海岸更远海域,以“可控方式”点燃。海岸警卫队发言人谢里·本—伊埃绍说,如果当天“烧油”效果良好,救灾人员可能实施更大规模“烧油”行动。
当地时间2010年4月28日下午前,浮油“触角”已伸至距路易斯安那州海岸37公里处海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专家查理·亨利预计,浮油可能将于30日晚些时候漂至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博比·金德尔呼吁联邦政府提供更多援助。金德尔说,路易斯安那州一处沿海野生动物保护区或将首当其冲,受到浮油破坏。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和阿拉巴马州已在海岸附近设置数万米充气式栏栅,围成一道防线,防御浮油“进犯”。
堵漏作业仍在继续。英国石油公司先前尝试用水下机器人启动止漏闸门,未能成功。工程人员定于29日打一口减压井,以遏制原油泄漏,预计耗资上亿美元,工期长达数月。工程人员还考虑建造一个罩式装置,把浮油罩起来,而后用泵把浮油抽上轮船。 2010年5月29日,被认为能够在2010年8月以前控制墨西哥湾漏油局面的“灭顶法”宣告失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进一步升级,人们对这场灾难的评估也愈加悲观。“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美国白宫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顾问卡萝尔·布劳纳在5月30日表示,如果现行所有封堵泄漏油井的方法都无法奏效,原油泄露可能一直持续到8月份减压井修建完毕后才会停止。
“每天原油泄漏量可能将近80万加仑,而且这一数字很可能接近100万。”据美联社消息,有科学家在考察墨西哥湾井喷情况后表示,墨西哥湾泄露的原油量至少比原先估计多两倍,最高多五倍。而据美国有线广播公司称,每天原油的泄露量达1.2万至2万桶。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2010年6月23日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 2010年7月15日,监控墨西哥湾海底漏油油井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截图显示,漏油油井装上新的控油装置后再无原油漏出的迹象。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近3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据美国媒体报道,新控油罩封住漏油后,接下来需要观察此举是否造成油井其他地方出现漏油点。
英国石油公司管理人员此前曾表示,即使新装置能完全控制漏油,英国石油公司将继续打减压井,因为这是永久性封住漏油油井的最可靠方法。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德专家分析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原因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石油地质学家威廉·多米尼克日前指出,美国过早开放深海石油开采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忙赶工期是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

深海开采开放过早

多米尼克说,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固然有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在内的具体操作失误,但首先美国石油开采政策就有问题。虽然钻探和开采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相应的防漏等灾难应对技术、尤其是应对深海作业事故的技术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不应该过早开放深海开采。

虽然,数十年来钻探和开采技术不断完善,安全性已经超过90%,但每个钻井都有着不同特征,储油层深度越大,地层压力也越大,危险性也越高。英国石油公司“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的开采深度在海平面以下1500米到5500米,对开采者来说,他们从开始就知道这一开采的危险性。

至今的各种防漏和灾难应对技术多数是在陆上和浅水地区开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伊拉克战争后应对油井燃烧的方法等,但这些技术并没有很好地转化到深海开采中。因此,英国石油公司此次的应对方法捉襟见肘,而且给予他们“补课”的时间很短。

忙赶工期酿成大祸

多米尼克说,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钻探工作于2009年10月正式开始。在钻到4000米深度时,深海中预料之外的强大压力导致大量的钻井液流失,导致成本迅速增加。钻井液是一种水和黏土颗粒的混合物,能在钻井内形成向下的压力,防止储油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倒涌向输油管。

由于墨西哥湾上的飓风影响,钻探工作一度中断,到2010年1月才重启。2月份,钻井再遇4000米问题区域,令钻探进度一再推迟,直到4月中旬才达到目标深度。在油气钻探和开采领域时间就是金钱,每天的钻井运作成本逾百万美元。英国石油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拼命赶工,为事故埋下祸根。

在4月16日停止钻井后的4天,施工方对钻探仪器进行了各种安全测试,并发现了漏油的迹象,但这一情况没有得到及时关注。到20日,钻孔内持续增加的压力已经令施工方疲于应付,而本来配套的“自动防喷器”也失灵,最终酿成大祸。

几项建议有助封堵

多米尼克说,可以应用一种德国制造的多相流泵降低封堵油井的难度。一是在海底漏油点上方放置拱形漏油罩,并以多相流泵将漏出的石油与天然气一起排走;二是为正在钻探的减压井也配备多相流泵。这些措施能实现引流区压力的快速下降,降低封堵油井的难度。

此外,不同于目前使用的单独封堵油井的方法,多米尼克建议扩大封堵漏油点周围的面积,这样能更好地防止旁漏。

什么是墨西哥湾海上溢油污染事件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11名工作人员死亡。据悉,这一平台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BP)租赁。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010年4月24日起漏油不止。事发半个月后,各种补救措施仍未有明显突破,沉没的钻井平台每天漏油达到5000桶,并且海上浮油面积在2010年4月30日统计的9900平方公里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此次漏油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美国及北极近海油田开发带来巨大变数。受漏油事件影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的部分地区以及密西西比州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事发当天,奥巴马在白宫表示,命令内政部长肯·萨拉查对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一事展开详尽调查,在30天内提交报告。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宣布,漏油事件的影响已经不是英国石油公司还有它的承包商越洋钻探公司能解决得了的,美国政府或将大规模介入,现在救灾还在进行当中。有专家预计,救灾的花费会在10亿美元左右。   这个油井刚要完工,尚未投产,由英国石油公司所有。 英国石油公司内部调查显示,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由一个甲烷气泡引发。 另外,漏油最后一道防线“防喷阀”先前发生过失效的状况。工人在钻井底部设置并测试一处水泥封口,随后降低钻杆内部压力,试图再设一处水泥封口。这时,设置封口时引起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促成一个甲烷气泡生成,导致这处封口遭破坏。   全球语言检测机构于14日公布2010年全球年度热词调查显示,“漏油”位居榜首。反应了墨西哥漏油事件对全球的影响。   5月27号专家调查显示,海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每天5000桶,上升到2万5 水面油污
千至3万桶,演变成美国历来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原油漂浮带长200公里,宽100公里,而且还在进一步扩散,排污行动可能会持续数月。为了帮助美国排除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美国伸出援手,墨西哥表示,将与美国紧密合   作,避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   破坏。挪威的一个石油公司许诺提供除油剂和设备,并派遣人员。伊朗将向美国提供打减压井,防止原油继续泄漏的技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克劳利对各国的援助表示感谢。   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达400万加仑计算,再漏油3个月,就相当于漏出约3.78亿加仑,即约143万立方米。“这可能成为和平时期(全球)最严重的漏油灾难”。英国石油公司(BP)利用“灭顶法”堵塞墨西哥湾油井失败,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数百群众冒雨示威抗议政府跟石油公司截油不力。   2010年6月23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   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11名工作人员死亡。据悉,这一平台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BP)租赁。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010年4月24日起漏油不止。事发半个月后,各种补救措施仍未有明显突破,沉没的钻井平台每天漏油达到5000桶,并且海上浮油面积在2010年4月30日统计的9900平方公里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此次漏油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美国及北极近海油田开发带来巨大变数。受漏油事件影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的部分地区以及密西西比州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事发当天,奥巴马在白宫表示,命令内政部长肯·萨拉查对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一事展开详尽调查,在30天内提交报告。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宣布,漏油事件的影响已经不是英国石油公司还有它的承包商越洋钻探公司能解决得了的,美国政府或将大规模介入,现在救灾还在进行当中。有专家预计,救灾的花费会在10亿美元左右。

世界上的海洋石油泄漏事件有哪些

1.阿玛斯号货轮油污事件,发生于2001年1月的公害事件,污染范围位于台湾垦丁国家公园境内的龙坑生态保护区。事件为保护区的生态带来浩劫。2003年,环保署向挪威法院提出赔偿诉讼,这成为台湾首宗跨国诉讼的油污事件。
2001年1月14日,希腊籍三万五千吨货轮阿玛斯号(Amorgos)满载矿砂,由印度驶往中国大陆,行经台湾南部海域时,阿玛斯号失去动力。漂流12小时后,当晚20时左右,在垦丁海域搁浅。台湾交通部和国军搜救中心接报后,立即展开救援行动,于23时将船上25名船员全数救出。1月15日,花莲港务局成立“灾害处理中心”,准备防止漏油的相关措施,并要求船东及保险公司尽快出面处理。18日,阿玛斯号船身出现破裂情形,并开始漏油;环保署立即依2000年10月通过的《海洋污染防治法》规定,函请花莲港务局限制所有阿玛斯号船员出境。
2.阿拉斯加港湾漏油事件发生于1989年3月24日午夜,欲前往加州长滩的埃克森油轮瓦迪兹号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触礁,导致泄漏了一千一百万加仑原油。这起事件被认为是当时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该事故导致威廉王子港的鱼和野生动物大量消亡,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捕鱼业亦不复存在。泄漏的原油最后覆盖了四千多平方公里的海面,埃克森公司说,他们几乎花费了二十亿美元清理水面,并且支付了数以百万计的赔偿金额,这家石油公司至今仍在抗争法院的赔偿裁决。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于2007年发现,威廉王子港海滩下仍然有两万五千多加仑的原油残留。负责监督清理泄油事故的“埃克森瓦迪兹漏油事件信托理事会”报告提到,某些区域仍有泄油留下的有毒物质。根据环保报告,部分野生动物回到该地,但是大部分渔民已经迁往别处或另寻谋生途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说,他们已经清除了漏油,并且自称是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惟环保人士说,那里的海水永远不可能恢复原样,而该处的自然环境及野生动植物,甚至是当地居民,仍旧没有从灾难中恢复过来。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甫接任美国联邦运输部副部长的赵小兰女士,于事件发生同年八月亲自前往阿拉斯加州,对漏油后续处理进行督导视察。
3.河北精神号溢油事件是一个重大的溢油事件,由一首驳船在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大山港撞到河北精神号(Hebei Spirit)而引起。在韩国当天上午(2007年12月7日)本地时间上午七点半,一首驳船与河北精神号在黄海海面相撞,漏出大约10000吨原油。韩国时报称它是韩国的最严重的漏油事件,超越发生在1995年的溢漏事件。这事件,是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漏油事件大约三分之一的大小。由于此事件发生在寒冷了冬季,因此最初专家相信溢油的面积不会扩大。然而因为异常的天气,加上强大的海浪和意料不到的风向,使得漏油的扩展面积蔓延速度超出了原先所预测的,并污染了海岸的蚝田。
4.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又称英国石油漏油事故,是2010年4月20日发生的一起墨西哥湾外海油污外漏事件。起因是英国石油公司所属一个名为“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的外海钻油平台故障并爆炸,导致了此次漏油事故。爆炸同时导致了11名工作人员死亡及17人受伤。据估计每天平均有12,000到100,000桶原油漏到墨西哥湾,导致至少2,500平方公里的海水被石油覆盖着。专家们担心此次漏油会导致一场环境灾难影响多种生物。此次漏油还影响了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后,漏油事故附近大范围的水质受到污染,不少鱼类,鸟类,海洋生物以至植物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患病及死亡等。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的渔业进入灾难状态,过半数受访者,不满意总统奥巴马处理今次事故的表现。有官员指,至今墨西哥湾沿岸有超过300只海鸟因为油污死亡。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墨西哥湾漏油的影响如同911恐怖袭击。美国政府的在11月份的调查报告指出有6,104只鸟类,609只海龟,100只海豚在内的哺乳动物死亡,这个数字可能包括了死于自然原因的动物,所有因深海漏油而死亡的数据断定尚待时日。
英国石油公司打造了一个4层楼高的巨型“金钟罩”希望能降到1500米的海底,把漏油的地方罩住,让原油保留在金钟罩里,然后再抽回海面上接应的油轮,但深海水温太低,金钟罩内部累积了大量的冰晶,中途就无法正常运作,这项计划宣告失败。英国石油公司被美国政府要求成立一个200亿美金的基金来处理这个事故。同年7月,利比里亚籍的台湾除油船鲸鱼号(A Whale)抵达墨西哥湾,在测试成功后投入海水油污清除作业,但因除油效果不佳,退出除油作业。漏油后数月内,海水中高浓度甲烷被快速繁殖的深海嗜甲烷菌所吞灭,甲烷迅速地回归正常值。
5. 2011年6月期间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这是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的合作项目。康菲公司负责宣传的人士表示,康菲是作业方。
  据悉,渤海湾是中海油的主产区,根据2011年一季度中海油季报,来自渤海湾的石油以及石油液体产量占到总产量比例超过57%,天然气产量超过12%。
  2011年7月5日下午,中国国家海洋局在北京通报了中海油和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渤海湾漏油事件初步结果,并首次公布此次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的相关画面。
 2011年 6月30日,中海油和国家海洋局内部人士证实了漏油这一消息。不过,目前中海油和康菲石油官方均未作出回应。国家海洋局介入调查。
  7月1日 中海油称渤海原油渗漏点已得到有效控制, 蓬莱19-3油田出现油膜,中海油有关部门回应。
  7月2日 国家海洋局方面告诉记者,将在7月5日公布渤海油田漏油的调查情况。昨晚,记者得到的消息是,这一漏油事件中原油渗漏点已得到有效控制,油膜回收工作基本完成。
  7月3日 据中海油内部人士今天(7月3日)透露,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已基本处理完毕,由于泄露范围比较小,只涉及200平米左右,对事故海域及相关环境影响较小。
  7月4日 中海油漏油事故披露不全,一直未对对溢油数量、原因等仍未有说法,而且中海油披露的漏油面积和其他途径披露的相差也较大。有专家称,可能情况比较严重。
  7月5日 国家海洋局通报中海油漏油情况称已得到有效控制,漏油致840平方公里海域水质被污染,对周边海域造成危害,目前已对涉事公司立案。
  针对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2011年7月5日下午14时,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海油渤海油田漏油事故的调查情况。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介绍,发生事故的B平台早在6月4日已经开始少量溢油。油田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目前已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目前下降到了劣4类。
  此前媒体报道,漏油事故从6月17日开始。但根据发布会上的情况介绍,早在6月4日便已开始少量溢油。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称,此次发生泄露的有两个平台,B平台和C平台。6月4日,北海分局接到中海油合作伙伴康菲石油公司报告,称发现海底溢油点,在蓬莱19-3油田海面发现少量油膜带,随即命该公司开展自查。
  而后,6月17日上午,C平台发生小型井底事故。康菲石油当日停止所有平台作业。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各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美国联邦政府:有两万人被动员起来去保护海岸和野生动植物;设置了超过138万英尺的拦油栅来遏制油污;将655000加仑用于分散油污的化学制品注入了墨西哥湾。
(但这些措施都因为应对并实施缓慢而备受指责)
英国石油公司(BP):
4月20日,其旗下名为“深水地平线”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随后,英国石油公司所采取的各种堵油方案均宣告失败。英国石油公司从5月26日开始启用最新的“灭顶法”封堵漏油,原本预计“灭顶法”有60%-70%的成功几率,但“灭顶法”仍以失败告终。6月4日英国石油公司成功用一个漏斗状装置“盖住”墨西哥湾海底的漏油油井,并开始将部分泄漏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到海面上,这是该公司在处置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上采取的最新举措。7月15日成功堵住漏油油井。
8月9日,BP称漏油事件处置成本已达6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