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拉热窝事件名词解释

萨拉热窝事件名词解释(世界近代史领域 全球联系的名词解释 要快!!!!!)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13 19:08:47 浏览6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世界近代史领域 全球联系的名词解释 要快!!!!!

自由民权运动:1874——1889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主要要求开设国会、减轻地税和修订条约。重要代表人物是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大隈重信等人。在政府的残酷镇压和分化瓦解下,最后以失败结束。自由民权运动在日本首次向国民推广了民权和革命思想,并促使法定地价和买卖地价完全分开。
巴尔干战争:欧洲现代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称之为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1912年10月,巴尔干半岛民族国家由于土耳其拒绝其民族独立要求,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国与土耳其交战,战争的结果是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封建统治,土耳其丧失了除色雷斯以及伊斯坦布尔以外的所有欧洲领地。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土耳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为另一方,在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挑唆下,于1913年6月开战。战争的结果是保加利亚失败,丧失其在马其顿以及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至此战争结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加剧了巴尔干半岛的国际紧张局势,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干半岛矛盾尤为激烈。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志士普林齐普刺杀。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但为塞尔维亚拒绝。7月28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由此,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协约国:在19世纪末的欧洲帝国主义争夺中,1893年,为了抵御并对抗德奥同盟国集团,夺取更大的欧洲战略优势地位,沙皇俄国与法国缔结条约,结成俄法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缔结同盟,1907年英国与俄国缔结同盟。由此,欧洲出现了一个与德奥同盟国集团相对峙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美国等25个国家相继加入该集团。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退出该集团。在一战中,协约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施里芬计划: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确立的军事进攻的作战方案。1905年由德军参谋长施里芬确立,其核心是强调速决战。该计划假设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西线为作战重点。德军将集中优势兵力用于西线作战,而且拟在西线右翼集中全力,突破西欧低地国家,突破法国北部,直取巴黎,最终与左翼部队合围法军主力。在西线用4到6周的时间结束作战,然后全力攻击东线。在东线用3到4个月时间击溃俄军,结束战争。该计划完全建立在军事冒险的基础之上,忽视了战争的规律以及可变因素。而且在一战前被一再调整,最终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败,计划宣告破产。
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与德军在法国北部地区发生的重要战役。1916年7月一11月,英法联军在西线索姆河地段发动军事进攻,试图减轻德军在凡尔登地区的军事进攻压力。联军与德军在索姆河地段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役的结果是英法与德军均损失军队在百万人之上,但是,英法军队并没有打破西线的战略僵持格局。
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军队与德军在西线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会战。1914年8月,德军实施施里芬计划,利用其军事优势突击进攻协约国的防线右翼。在战役初期,德军取得较大的军事优势。但是,在协约国意识到德军的军事意图之后,及时调整了其战略部署,加强了西线右翼的军事布防,德军的军事进攻最终为英法盟军所阻止,施里芬计划所确立的基本军事目标没有达到。9月,英法协约国在马恩河一线以50多个师的兵力向德军发动进攻,最终迫使德军由战略进攻转入防御,西线战局开始陷入对峙之中。
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东线的一次重要战役。一战爆发后,俄军为配合西线协约国的军事作战,于1914年8月在东线发动军事进攻,俄军主力两个集团军进攻德国的普鲁士,但由于其指挥系统差,后勤补给困难,在两个集团军之间出现一条几十公里宽的空隙。东线德军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最终击溃入侵俄军,俄军全线溃败,12万人被俘。德军在东线由此从防御进入进攻,最终在12月,在俄国内陆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伦敦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集团与意大利签订的帝国主义条约。1915年4月26日,英、法、俄与意大利在伦敦签订条约。其中规定,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作为补偿,意大利可以取得奥地利在欧洲的一些属地,并在阿尔巴尼亚中部建立其保护的自治国,参与瓜分土耳其与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该条约建立在帝国主义利益勾结基础之上,是帝国主义列强在相互利益争夺的斗争中,对弱小国家与民族的压迫,是非正义的。一战后,该条约并没有得到认真的履行。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西线的一次重大战役。1916年2月,西线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与索姆河战役后,纠结重兵向法国军事重镇——凡尔登发动进攻,试图击败法军重兵集团主力,直取巴黎。但是由于法军的英勇抵抗,德军始终未能突破法军的凡尔登战线,双方损失了大量的兵力。9月,德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10月,法军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于12月收复了几乎全部失地。凡尔登战役最终以德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日德兰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德海军进行的决定性军事战役。1916年5月一6月,英德海军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斯卡格拉克海峡发生遭遇作战。双方出动了上百艘军舰,战况惨烈。战役的结果是英德双方都损失惨重,英国的损失大于德国,但是,德国海军试图进入北海以及大西洋作战的军事企图没有实现,英国仍然控制着波罗的海与北海的控制权。
无限制潜艇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大西洋采取的针对英国的经济封锁战。1917年2月,由于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进攻失败,没有达到迫使英法等协约国帝国主义投降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击英国,德国在大西洋水域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试图在经济上彻底封锁英国,使之陷入饥饿。“无限制潜艇战”使英国的对外贸易几乎陷入停顿,使之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却仍没有达到迫其投降的目的。而且,“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舰只的攻击,使之成为美国参战的一个借口。
卢西。塔尼亚号事件:一战期间德国由于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中立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造成的外交事件。1917年3月,德国海军在大西洋水域实施潜艇攻击,美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在没有接到攻击警告的情况下,被德国潜艇突然击沉,客轮上170多名美国游客死难。该事件严重恶化美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为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借口。
齐默尔电报:一战期间德国外交大臣齐默尔向德驻墨西哥大使拍发的、鼓动墨西哥参战的电报。在1917年初,由于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而使德美关系严重恶化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美国联邦调查局截获的德国外交大臣齐默尔拍发给德驻墨西哥大使的秘密电报,该电报声称,在美国参战时,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应鼓励墨西哥对美宣战,以收回在历史上被美国夺取的属于墨西哥的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以及亚利桑那州的土地。该电报严重激起了美国对德国的社会政治敌视,恶化了美德关系,为美国参加一战提供了借口。
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和德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保皇党人,贵族出身。他顽固地拥护君主主义,极力维护贵族地主特权。1862年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被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他推行铁血政策,先后发动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统一了德意志,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l87l—1890年任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对内加强帝国政府权力,颁布反社会党人的《非常法》等,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制订“大陆政策”,以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八十年代,在非洲、大洋洲掠夺殖民地。1890年3月去职。撰写有《回忆与思考》。
威廉二世(1859—1941):德意志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1888—1918),威廉一世之孙。任内,代表容克—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实行专制统治,镇压革命运动,笼络收买工人贵族,分裂工人队伍。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自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加紧对外侵略。1897年派遣舰队强租中国胶州湾;1898年亲赴土耳其活动,力图延长巴格达铁路建筑权,在近东伸张势力;1900年7月,发表所谓“匈奴演说”,出兵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参与瓜分中国领土的竞争;1905年和1911年,又制造摩洛哥危机,与法国争夺在摩洛哥的权益;还多次插手巴尔干事务,从而加深德国和英、法、俄等国的矛盾,不断加剧国际紧张局势。1914年利用萨拉热窝事件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逊位,逃亡荷兰。
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工人阶级政党。1890年《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废除后,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为克服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思想,重建新的组织和制定新的纲领,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并于1891年10月制定《爱尔福特纲领》。1895年党内出现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二十世纪初,党内形成左、中、右三个派别,实际上以伯恩施坦为首的右派和以考茨基为首的中派篡夺了党的领导权,积极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竭力支持德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战争政策,成为社会沙文主义团体。1916年以卡尔·李卡克内西、罗莎·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组成斯巴达克派,并于19l8年11月成立斯巴达克同盟,领导德国革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1918年12月在斯巴克达同盟领导下建立了德国共产党。以艾伯特为首的右翼领导人,勾结大资产阶级镇压十一月革命,并组成政府。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处于反对派地位。希特勒上台后,于1933年被禁。
大陆政策:l9世纪70至80年代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它力图通过结盟方针,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孤立和打击法国;并联合奥匈帝用抑制俄国在东欧和巴尔干的扩张;同时又挑拨英、俄在世界各地区的对抗,阻止英国插手欧陆事务,借以实现德国称霸欧洲的计划。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以及德俄矛盾,英德矛盾的加深,大陆政策破产,遂为德国军国主义的世界政策所代替。
摩洛哥危机:20世纪初法、德为争夺摩洛哥而引起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危机。l904年的英法协约中英国对法国占领摩洛哥的承认引起德国不满。1905年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时声称,摩洛哥苏丹是“独立君主”,要求重审英法协约,并以战争相威胁,造成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为解决这一矛盾,1906年在西班牙阿尔吉西拉斯召开国际会议,参加国包括法、德、英、美、西等14个国家。由于英俄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会议声称承认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1908年摩洛哥发生宫廷政变,法国乘机占领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法德关系再度紧张,发生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年法国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派炮舰“豹”号到阿加迪尔示威,战争一触即发。后因英国出面支持法国,德国作了让步,在同年9月签订的《德法协定》中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德国则取得法属刚果的一部分作为补偿。三次摩洛哥危机显示出德法之间以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已到十发关尖锐的地步。
德雷福斯案件:法国军事当局对犹太籍军官德雷福斯的诬告案。1894年法国总参谋部上尉德雷福斯(1859—1935)被无端指控把秘密军事文件出卖给德国,被判处终身监禁,反动派借此掀起反犹活动,鼓动对德战争。不久真相大白,法国当局却拒绝改正错案引起公愤。此后法国民主力量(德雷福斯派)和反动势力(反德雷福斯派)展开激烈斗争,酿成社会危机。1899年,在强大社会舆论压力下,法国政府被迫重审此案,并由总统下令特赦。1906年最高法院宣告德雷福斯无罪,恢复其名誉和军职。这一案件暴露了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及其民主的虚伪性。
普恩加来(1860—193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l913—1920)。1882年成为律师。1887年入众议院。自1893年起任教育部长、财政部长等职。1903年入参议院。1912年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努力加强法国军备和法俄、法英联盟。1913年当选总统,对政府政策和立法活动施加较大影响,积极准备和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20的总统任期届满后重返参议院。一度出任战争赔偿委员会主席。1922—1924年组成“国民联盟”政府,复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德国未履行支付赔款诺言为由,下令法军于1923年1月进占鲁尔。1926年7月再任总理兼财政部长,解决金融危机。1929年因病辞职。
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英国独立工党:1893年1月成立。凯尔·哈第为领袖,其纲领是:争取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集体所有制,当前的斗争任务是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该党一开始就反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它并不代表英国工人阶级的真正利益,费边分子实际掌握党的领导权。独立工党执行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机会主义路线,成为自由党的尾巴。
英布战争:1889年英国对南非布尔人的战争。布尔人是荷兰在南非移民的后裔,19世纪在南非建立奴役黑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由于该地在l9世纪60-80年代先后发现钻石和黄金矿藏,英国驻南非开普殖民地的殖民者积极活动,力图吞并这两个国家。双方争夺南非的斗争日益激烈。1899年双方战争开始,布尔人战败。l902年5月双方签订和约。奥兰治和德兰士瓦被英国兼并。1910年该地并入英国自治领南非联邦,由白人种族主义集团统治。
1905年革命:俄国第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十世纪初,俄国内外矛盾极其尖锐,1905年1月9日(俄历),沙皇政府枪杀彼得堡工人的严重流血事件,导致革命的爆发。10月,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出现了全俄政治大罢工,第一次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12月,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爆发武装起义,革命发展到最高峰。由于缺乏统一行动,起义被各个击破。1906年后革命处于低潮,直到1907年“六三政变”,进入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六三政变”标志着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结束。这次革命锻炼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农民,列宁称1905年革命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它对世界各国革命运动也有深远的影响。
英日同盟:1902年英日为在远东对抗俄国扩张并侵略中国和朝鲜而缔结的军事政治同盟。1895年后日俄在远东的矛盾尖锐起来。英国为了在远东利用日本对抗俄国扩张。1902年1月30日同日本在伦敦签订同盟条约。规定:1.双方承认彼此有权干预中国和朝鲜内政;2.缔约国一方如对第三国作战,他方应守中立;3.缔约一方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作战,他方应给予军事援助,共同作战,须相互同意方能媾和。日本利用这一同盟,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该条约有效期为5年,后又多次续订,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被废止,代之以“四国协定”。
意士战争:1911年意大利夺取士耳其北非属地的黎波里的战争。占领的黎波里是意大利向北非扩张的重要目标之一。1911年9月意大利乘欧洲列强集中注意摩洛哥危机之时,对土耳其提出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后,于10月发动战争,打败驻的黎波里的土耳其军。1912年4月意大利军队炮轰达达尼尔海峡,不准任何国家船只通过。当时巴尔干各国反对土耳其的战争迫在眉睫,士耳其被迫媾和,于1912年10月18日在瑞士洛桑签订和约,放弃了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地的主权,承认意大利的占领,后两地合称为利比亚。
民粹派:俄国小资产阶级组织。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为了发动人民和沙皇专制制度作斗争,1874年发动“到民间去“运动,参加这次运动的约有一千人,民粹派由此而得名。由于运动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很快被沙皇政府镇压下去。早期的民粹派和后期的民粹派是有区别的。七十年代的民粹派基本上还是农民革命者,列宁指出了早期民粹派的积极方面,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理论上和政治上的严重错误。八十年代的民粹派变成富农利益的代表者,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敌人。
普列汉诺夫(1856-1918):1876-1883年是俄国民粹主义者,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1903年又堕落为修正主义者和社会沙文主义者。他早年参加民粹派。1880-1883年被迫逃亡日内瓦期间开始接触西欧工人运动,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883年组织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对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错误。他在政治上日益右倾,变成孟什维克,并成为俄国和国际上的机会主义首领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拥护帝国主义战争,变成社会沙文主义者,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完全背叛了马克思主义。
斯托雷平(1862-1911):俄国反动政客。1906年任内阁总理,次年发动“六三”政变,开始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1907-1912)。任内施行“先安内后改革”的方针,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取缔革命组织,镇压革命运动;实行新土地法,规定农民退出村庄;培植沙皇制度在农村中的支柱——富农阶层。1911年被社会革命党人刺死。
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为重新分割中国东北和朝鲜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场主要在中国东北。19世纪末沙俄加紧侵略中国东北,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推行大陆政策,因而对俄国扩张不满。1902年订立的《英日同盟》得到英国支持,更促使日本态度强硬。日俄双方在1904年2月爆发战争。俄军在陆上、海上都遭惨败后,经美国斡旋,双方于1905年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把中国辽东半岛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库页岛南部割给日本等等。
波斯尼亚危机: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单方面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起俄奥两国外交关系破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统一南斯拉夫人的愿望,但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军队,俄国忍气吞声承认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3月至8月,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地内哥罗结成反对土耳其的巴尔干同盟,10月发动对土耳其战争。土耳其很快战败,在巴尔干的领土丧失殆尽。1913年5月,土耳其与巴尔干同盟签订和约,土耳其几乎丧失一切欧洲领士,只保存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北面的狭小地区。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终于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巴尔干各国为争夺领士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得到马其顿的大部分,塞尔维亚因没有获得出海口,要求从保加利亚占领的马其顿领土中分一部分作补偿,遭到拒绝后,与希腊、罗马尼亚结成反保同盟,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在奥匈帝国支持挑起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乘机参加反保战争,保加利亚战败。保加利亚只保留马其顿的小部分,南多布罗加划罗马尼亚,亚得里亚堡划归土耳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使巴尔干各国分为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土耳其两个集团。塞尔维亚的势力迅速扩大。

世界史的10个名词解释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共投入近100万人,双方损失70多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二战的名词解释!

1.年战争 2.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合约按 3. 《比利牛斯合约》 4.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 5. 北方大战 6.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7. 七年战争与1756年外交革命 8. 俄普奥三分波兰 9. 《提尔西特和约》 10. 大陆封锁政策 11. 1814年维也纳会议及《最后议定书》 12. 1848年欧洲革命 13. 神圣同盟 14. 四国同盟 15. 门罗宣言 16. 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 17. 德国统一与普法战争,《法兰克福和约》 18. 三皇同盟 19. 三国同盟 20. 三国协约(协约国) 21. 东方问题 22. 光荣孤立政策 23. 三国干涉还辽 24. 法绍达事件 25. 美西战争 26. 英布战争 27. 日俄战争与《朴资茅斯和约》 28. 门户开放政策 29.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30. 英日同盟 31. 《拉匡尼基协定》 32. 两次巴尔干战争 33. 萨拉热窝事件 34. 35. 威尔逊十四点 36. 《和平法令》 37. 《布列斯特和约》 38. 英苏贸易协定 39. 热压那会议与《拉巴洛条约》 40. 《凡尔赛和约》 4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2. 国际联盟 43. 《四国条约》 44. 《五国海军条约》 45. 《九国公约》 46. 《洛桑和约》与《关于海峡制度公约》 47. 《道威斯计划》 48. 《洛迦诺公约》 49. 《非战公约》 50. 《杨格计划》 51. 胡佛延债宣言 52. 不承认主义 53.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54. 田中奏折 55. 斯特莱沙阵线 56. 《英德海军协定》 57.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58.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 59. 《东方洛迦诺公约》 60. 苏法,苏捷互助条约 61. 《蒙特勒海峡公约》 62. 《不干涉协议》 63. 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 64. 睦邻政策 65.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建立 66. 绥靖政策 67. 《慕尼黑协定》 68. 德意军事同盟条约 69. 英法苏谈判 70.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71. 《有田-克莱琪协定》 72.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73. 《苏日中立条约》 74. 《租借法》 75. 欧战初期丘吉尔政府的对外政策 76. 东方战线 77. 珍珠港事变 78. 《大西洋宪章》 79. 《联合国家宣言》 80.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81. 东方慕尼黑阴谋 82. 第二战场 83. 开罗会议 84. 德黑兰会议 85. 布雷顿森林会议 86.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87. 雅尔塔体系 88. 旧金山会议 89. 波茨坦会议 90.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名词解释:
1、 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2、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
第一, 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 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 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 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 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它在调和原有矛盾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从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而该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法则和制度却有久远的意义。
3、 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的专制引起了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对,1688年11月在英国议员的邀请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取而代之,这次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的政变称之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了立宪君主政体,成为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外交关系发生三种变化:一是英法同盟的结束,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二是由于威廉即使荷兰执政又是英国国王,英国荷兰建立了特殊的关系;三是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地采取了主动姿态。
4、 《比利牛斯条约》1659年法西两国签订,主要内容有:(1)法国波邦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2)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3)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法国的隐患。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而西班牙衰落了。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5、 《乌德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结成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则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与1713年4月签订合约。
内容:(1)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2)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合并;(3)英国在合约中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4)法国的霸权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了;(5)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评价:瓜分了西班牙王国,并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
6、 七年战争(1756-1763)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7、 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8、 亚眠条约 1802年3月27日,法国及其盟国西班牙、荷兰同英国在法国北部的亚眠签订的和约。它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最后破产。主要内容有:英国近年来占领的殖民地除保留荷兰属地外,归还法国及其盟国;英国退出它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的所有港口和岛屿,并专门规定,英国应从马耳他撤军由法、英、俄、奥、普、西6国保证马耳他的独立和中立;法国则同意从那不勒斯、罗马和厄尔巴岛撤军,埃及归还奥斯曼帝国。双方都承认爱奥尼亚七岛共和国。该和约是拿破仑统治时期英、法长期战争中的一次暂时休战,也是英、法两国在1793~1814年的战争中所缔结的唯一和约。双方虽然都作了让步,但都没有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条约义务。1803年5月,英、法之间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9、 维也纳体系它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重建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暂时调整了欧洲各大国的矛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殖民地)形成了难得的和平环境。维也纳体系虽然开了历史的倒车,但它不能消除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广泛国际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及不断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冲击和瓦解这一体系。维也纳会议是分赃会议,损害了许多中小国际的利益,必然遭致反抗,从而为体系的瓦解埋下隐患。但维也纳会议提出的“大国协调”和“会议外交”在外交实践上有所创新。
10、 神圣同盟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赞同,于同年 9月26日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要求人民遵守教义,克尽职责。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大部分欧洲各国加盟。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招致美国的反对抛出“门罗主义”。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神圣同盟实际上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的君主互助同盟。
11、门罗主义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19世纪20年代欧洲的“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为它插手拉美事务提供了时机。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实际上,宣布拉丁美洲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门罗主义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但是门罗主义在运用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其侵略性,因此也可视为美国侵略拉丁美洲的一种政策。
12、均势外交大国为谋求霸权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均势”是对立大国或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未出现一方占有优势的客观反映。均势外交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从16世纪欧洲的民族国家争夺欧陆和海上霸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最早推行这种政策的是英国,16世纪初,英首席大臣沃尔西初支持西班牙同法国作战,但当西班牙取得支配欧洲的优势时,转而倾向法国。梅特涅和俾斯麦是19世纪推行均势外交的代表人物。梅特涅是以强大的中欧为支柱,联合英国,团结普鲁士,对沙俄若即若离,其目标是建立奥地利在中欧的霸权。为孤立法国、防止两线作战,俾斯麦的均势结构是拼凑德、俄、奥三皇同盟。均势外交只能用于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小国和弱国往往是列强谋取均势的筹码。例如在1814年10月~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波兰和萨克森成为大国“补偿原则”的牺牲品。均势外交不是和平外交的同义语,大国为了谋求有利于己的均势,有时不惜诉诸武力;均势外交为大国的强权政治服务,企图削弱对方,增强自己,造成有利于己的国际力量对比,以实现其霸权地位。
13、炮舰外交帝国主义列强凭借武力威胁,推行其殖民侵略的一种外交活动,亦称炮舰政策。其典型表现在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者派遣海军舰船远征海外,抵达亚非国家口岸,或驶入内河,强使这些国家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以达到侵略的目的。如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利用炮舰强迫中国开放门户,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英、法、俄、美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1854年美国派遣海军准将佩里率4艘军舰开到日本江户,迫使日本开国,至1858年,日本德川幕府先后同美、荷、俄、英、法5国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总称安政条约),把日本推向半殖民地的边缘。今日的炮舰外交,已成为帝国主义推行其实力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14、大陆封锁拿破仑采取1806~1814年间为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政治措施。1805年,拿破仑直接登陆英国的计划失败以后,决定用经济封锁摧垮英国。原因:第一,拿破仑认为阻挠破坏它在欧洲称霸的国家是英国,然而于英国海军相比、法国海军较弱;第二,英国阻挠拿破仑称霸的主要力量也是其经济、欧洲普奥俄等几个封建专制国家没有英国的支持,根本就无法把反法战争支撑下去。1806年11月21日,颁布《柏林赦令》,规定: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仅不准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此后,拿破仑一世又陆续颁布了《华沙赦令》(1807年1月)、《米兰赦令》(1807年11月和12月)和《枫丹白露赦令》(1810年10月),进一步加强对英国的封锁。《柏林赦令》颁布时的推行范围包括法、意、荷、瑞士和莱茵同盟。随着法国军事力量的加强,封锁政策也扩及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国。大陆封锁促进了法国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但是,当时整个法国工业的发展水平不能代替英国满足欧洲各国的需求,因而使许多国家特别是与英国有着传统贸易关系的国家的经济状况大大恶化,经济萧条,进出口停滞,引起它们的不满;同时,英国采取反封锁措施,并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实行大陆封锁没有达到从经济上窒息英国的目的。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大陆封锁政策也随之破产。
15、《提尔西特和约》俄法两国于1807年签订的和约。法国在同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中,于1806年和1807年先后击败普鲁士和俄国。1807年6月,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皇拿破仑一世在提尔西特附近涅曼河的一只船上会晤。7月初,双方代表签订了《法俄和约》。根据合约,俄国承认拿破仑一世的兄长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允诺将卡塔罗海湾转让给法国,承认法国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主权。同时签订的《法俄同盟条约》规定:在英国拒绝俄国提出的媾和条件时,俄国将同英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参加对英国的大陆封锁;在土耳其拒绝调停或俄土谈判不能取得满意结果时,法国和俄国将对土耳其采取一致行动。提尔西特和约标志着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失败。对普鲁士来说是奇耻大辱,对法国和俄国来说,是瓜分欧洲的条约。和约未能缓和俄法之间的矛盾,终于导致1812年的战争。提尔希特和约是拿破仑霸权达到巅峰的标志,拿破仑对其他国家的压榨极大地激起了其他国家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必然起来反对从而促使法兰西帝国的衰败和灭亡。
16、四国同盟 英、俄、奥、普4国为保证 1815年巴黎条约的实施而缔结的同盟。第7次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一世军队后,同盟国同战败的法国于1815年11月20日签订《巴黎和约》,与此同时,又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①拥护1815年《巴黎条约》;②如任何一方受法国攻击,盟国各出6万相助;③定期举行会议,协商各国的共同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的有效期为20年。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相配合,目的在于防止法国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法国遵守1815年《巴黎条约》规定,按期偿付赔款。1818年,盟国同意撤出在法国的驻军,法国也加入同盟,并于11月15日发表共同宣言,声明5强维持欧洲和平,即按欧洲各大国统治者的利益和目的,处理欧洲事务。随着欧洲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四国同盟内部矛盾重重,在许多问题上已不能一致行动。
17、亚琛会议拿破仑战争中的战胜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同法国为讨论从法国撤出占领军问题的会议,1818年9月30日~11月22日在亚琛举行。10月9日同盟国与法国签订条约,确定同盟国军队于1818年11月30日以前撤离,法国则应支付下余赔款2.65亿法郎。至此,从法律上结束了长期的对法战争。11月10日,4国声称同法国签订的条约造成了普遍的和平,并要求法国参加同盟。11月15日,5国发表共同宣言,表示要维持和平,保障已经签订的各项协定。实际上是由欧洲的4强变为5强,共同维护封建正统,镇压革命运动。
18、克里米亚战争性质:1853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是一场非正义侵略战争。主要原因是沙俄与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尤其是争夺君士但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控制权。在英法的纵勇下,1853年9月26日,土耳其对俄宣战,但其舰队很快被俄全歼;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奥地利也敌视俄国,俄最终战败。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崩溃,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到了尽头。
19、《独立宣言》1775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等5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它阐发了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的思想,阐明革命、争取民族独立是北美人民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它谴责了自1763年以来英王堆殖民地的种种罪行和暴政,指出这样的暴君“实不堪做一个自由民族的统治者。”最后,庄严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它从此成为美利坚民族反英斗争的旗帜。
20、武装中立同盟北美殖民地进行反英独立战争期间,俄国联合丹麦、瑞典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进行贸易的同盟。1778年2月法国同美国签订同盟条约,次年法国又同西班牙缔结联盟,共同反对英国。英国在同3国(后增加荷兰)作战时,实行海上封锁,拦截中立国船只。1780年2月,俄国为保护战时与交战国进行贸易,宣布如下原则: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除战时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货物。后来,欧洲列强除英国外都加入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孤立之势形成,客观上有利于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21、美国独立战争(1861-1865)美国联邦政府反对南部种植园主武装叛乱的战争。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黑人奴隶两种制度的尖锐矛盾。实质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冲突。北方为发展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自由劳动力,充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废除黑奴制,这就和南方黑人奴隶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1861年,南部各州宣布独立,分裂国家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奴宣言》大大提高了黑人的积极性,政府军转败为胜。1865年,攻占里士满,内战结束。南北战争是美国资产阶级的继续,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从此,美国一方面仍把注意力放在西半球一方面把触角伸到了亚太。

光荣政变、独立战争、萨拉热窝事件、慕尼黑阴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名词解释

你好,我是文科生,对这些名词也困惑过。
1.光荣政变:也叫作光荣革命,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在光荣革命之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可以参政掌权了。但当时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强大不能够完全推翻封建势力,只好妥协(拓宽:其实直到18世纪前期责任制内阁形成,英国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君主立宪国家)
2.美国独立战争:这个可以说是美国的资本主义革命了,因为独立战争推翻的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拓宽:资产阶级革命指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属于这一范畴。)
3.慕尼黑阴谋:又可以说是绥靖政策。就是当时西欧各国 (英国、法国、美国等)出于多方面考虑对与德国的侵略行径的无视。其实德国在刚开始的时候的某些要求是合理的,收回来的都是在一战时割给他国的领土以及有日耳曼人(德国的主要民族)居住的地区,但是德国对捷克的侵略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侵略,当时捷克可是西欧强国,德国保证吞并捷克后对领土别无他求,与英国首相张伯伦迫使捷克承认《慕尼黑协定》,老张回到英国后举着那张协定高兴的说“这就是我们和平时代的和平”但这只是暂时的和平。日后二战爆发的事情就不用说了
4.战时共产主义:就是在战争爆发时实行的带有共产主义特征的临时性的政策(苏俄当时并没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当时苏俄刚刚完成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直到1936年斯大林才宣布苏联已经完成了传统工农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所以离共产主义社会还远着呢),要理解这个词你就要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简单说就是按需分配,就是你想要什么不用钱买,随便拿,但这需要非常发达的生产力。可是当时的苏俄并没有这样的生产力只是因为面对内外敌人对新生政权的扼杀,不得不采取这种政策,把仅有的人力物力(涉及农工商业,以及让人们义务劳动)集中起来给红军去战胜敌人。苏俄也想通过这样的政策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行不通,农民不满,列宁之后制定了新经济政策,是正确的,但到斯大林被取消了
纯本人手打,还有不懂得名词我还可以给你解释

历史名词解释 谢谢

  欧洲火药桶
  南欧相邻地中海的三大半岛,从东向西分别为巴尔干半岛、意大利半岛(又称亚平宁半岛)、伊比利半岛。 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地形以山地为主。半岛西部有迪纳拉-品都斯山脉,中东部有喀尔巴阡-老山(巴尔干)山脉。老山山脉是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山的延伸,经南斯拉夫东部,横贯保加利亚中部,直临黑海。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是古老的罗多彼山脉和马其顿山丛, 最高峰穆萨拉峰 ,海拔2925米。半岛上平原分布零散,仅萨瓦河、多瑙河、马里查河谷较宽广 。
  由于巴尔干地区一直以来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既有宗教矛盾,领土争端,加上列强的干涉致使这一地区冲突、战争频发,因此又有欧洲军火库之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触发点之一萨拉热窝事件亦是发生在巴尔干半岛上。
  泛斯拉夫主义
  泛斯拉夫主义产生于19世纪初,最早出现于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的知识分子中。当时西斯拉夫人和南方斯拉夫人的民族意识正在形成之中,他们中的学者和诗人热心研究斯拉夫各民族的民歌、民间传说和乡村方言,以证明斯拉夫各民族在种族上的亲缘和语言文字方面的相近,试图表现一种共同的斯拉夫意识。斯拉夫各民族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除了自身民族意识的发育外,与受到不断成熟的西欧民族意识的感染分不开。在与西欧民族的交融沟通中,斯拉夫各民族、尤其是斯拉夫小民族“我们”意识非常强烈,与生机勃勃的西欧国家“他们”相比自己处于政治上的弱势地位,因而感到斯拉夫各民族有必要成为一个整体,以弥补不如“他们”之处,并使斯拉夫人有一个新的力量源泉,激发“我们”的民族精神。�
  泛斯拉夫主义有意识地将寻求种族血亲和文化同源引向对斯拉夫民族的集体认同,既是对19世纪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民族意识不断成熟和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客观历史进程的反应,也是斯拉夫人民政治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以种族和文化相亲为起源的泛斯拉夫主义不可能不上升为政治要求,如果说初始的泛斯拉夫主义是一种民族文化思潮,那么泛斯拉夫主义很快就转入了民族政治运动,而民族问题成为泛斯拉夫运动发展的动力之一。
  同盟国和协约国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 协约国:先后加入27国,英、法、俄、意(1915)美(1917)、日(1914)、中国(1917在美国后)、塞尔维亚意大利,罗马尼亚,比利时,荷兰,希腊,葡萄牙,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危地马拉,海地,汉志(今沙特阿拉伯一部分),洪都拉斯,古巴、利比里亚、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暹罗(现泰国),捷克斯洛伐克。 叫同盟国的原因: 在俄奥争夺巴尔干的斗争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1879年,在俾斯麦推动下,缔结了旨在共同反对俄国的德奥“同盟条约”。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中最先缔结的条约,是列强对当时最敏感地区争夺的必然结果。后来,俾斯麦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侵略性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正式建立。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其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 叫协约国的原因: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巴黎会议(巴黎和会)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十四点和平会议
  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
  主要内容:
  1. 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2. 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
  3. 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与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
  4. 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
  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
  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 (协约国)对战败国 (同盟国)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中国在五四运动后,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则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所以也不签凡尔赛条约。
  国联
  1.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在性质上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在宗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在成立之初被大国所操纵
  2.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诞生的背景是: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缔造了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反抗压迫、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英、美、法、日、意等国以和平的名义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种背景就决定了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根本缺陷,即缺乏必要的普遍性和权威性。美国在国联问题上倾注的心血最多,但由于国内反对派强大的压力而退出,使国联成为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是什么

1、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这一天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6月28日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所以塞尔维亚从此把6月28日称为“国耻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的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枪杀。

2、这次事件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历史的名词解释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五国海军协定】
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迫使英日法意共同签订的限制海军军备的协定。《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五国条约全称《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由美、英、法、意、日五国于1922年2月6日签署。美国在一战期间大发战争横财,企图争夺世界霸权,巴黎和会未能如愿,遂举办了华盛顿会议。战后美英日为了争夺海上霸权,正在进行激烈的造舰竞争。会上美国凭借巨大经济优势,向他国施压,迫使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   
华盛顿会议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就此终结。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对等的制海权。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潜伏着巨大的危险。   
这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的第一个裁军协议,但条约本身并没有消除竞争,且在以后重新激化。
《田中奏折》通指在1929年曝光,据称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1927年7月25日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题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但实际上他是由参谋本部铃木贞一少佐应外务省次官森恪写的一个关于对中国问题的备忘录。虽然铃木贞一是昭和军阀的核心领袖,日后贵为企划院总裁,28个甲级战犯之一。但当时他还不为中国人所知,在中国发表的时候就了田中义一的名字,以达到宣传效果。这份文件的发表对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打消了一部分人对日本的幻想。是一份宣传战的杰作。
【啤酒馆暴动】
1923年11月A.希特勒和E.鲁登道夫等人在慕尼黑发动的法西斯未遂政变。又称希特勒暴动。1923年,巴伐利亚邦长官G.von卡尔 、驻巴伐利亚德国国防军司令O.von洛索和邦警察局长H.von赛塞尔为首的分离主义者企图维护君主制度,对抗共和国政府。他们同希特勒及其他民族主义团体联系甚密。希特勒试图利用魏玛共和国的危机发动政变,建立民族主义的独裁统治。
【慕尼黑阴谋】
是指二战之前,英法为避免战争爆发,签署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英法等国一手炮制了对德国极为严厉的《凡尔赛条约》,纳粹党也是通过煽动对该条约的仇视才上台的,故纳粹刚上台就制定了针对英法两国的报复措施。对此,英国和法国当局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安抚疯狂的德国,对德国一系列的侵略扩张行为采取了对德国怀柔的绥靖政策。德国屡屡冲撞《凡尔赛条约》的束缚,英法都未采取任何有力措施加以惩罚。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一步步的紧逼,英法非但没有采取任何阻止的行为,更默许了德国的做法,西班牙内战时的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在意大利和德国支持的叛军和苏联支持的政府军之间采取骑墙的态度。到了德国要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英法则发展到了遂靖政策的最高潮——慕尼黑会议,在捷方未与会的情况下,强行将捷克的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如此明目张胆的姑息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并企图将此祸水引向东边的苏联。英法这种牺牲他国利益而求得苟安的绥靖政策刺激了希特勒的胃口,德国不久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在伴以讹诈、恫吓等手段相继在欧洲获得了巨大利益后,德国开始入侵波兰,挑起了世界大战,从而宣告了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威斯敏斯特法案】
1931年12月11日,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巴尔福宣言》,成为威斯敏斯特法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力量削弱,自治领的离心力加强,英国与各自治领关系的法律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1925年6月鲍尔温政府修改了自治领和英国之间的联系方法,即联系不再通过殖民地部,而是通过专设的自治领部。1926年10月19日至11月18日,伦敦帝国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被称为《巴尔福宣言》,宣称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它们的内政和外交事务各方面互不从属,共同效忠英王,在英联邦中它们是自愿联合的成员。   
《巴尔福宣言》在1931年12月11日获得议会通过,成为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确立英国和各自治领的关系。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爱尔兰均为英联邦内自由和平等的国家,它们与联合王国一起组成英联邦,共奉英王为国家元首;各自治领议会与帝国议会平等,英国议会的任何一项法律,未经自治领承认对自治领均不适用。自治领可以修改和废除过去帝国议会通过的任何法案,自治领颁布的任何法律无须经英国议会批准;各自治领内政外交自主。威斯敏斯特法案规定英联邦是一个自由、平等国家的松散联合,肯定了各自治领的独立地位和与宗主国的平等立法权,成为现代英联邦的法律基础,被称为《英联邦的大宪章》。
【鲁尔危机】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危机对德国的打击是惨重的。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东方会议】
东方会议是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侵略中国的总方针而召开的重要会议。 在日本侵华史上,东方会议是一次决定“国策”的重要会议。《对华政策纲领》勾画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基本轮廓,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决定攫取整个东北,加快实现大陆政策。“满蒙特殊论”则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的理论根据。东方会议预示着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即将展开。
【国会纵火案】
国会纵火案(英文:Reichstag fire;德文:Der Reichstagsbrand)是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借以陷害德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的阴谋事件。希特勒通过此次事件成功解散德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