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格拉纳达地图

西班牙格拉纳达地图(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对世界以及地理学有什么影响)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1 18:58:26 浏览5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对世界以及地理学有什么影响

中文名称:地理大发现英文名称:the great discoveries of geography;great discoveries geography定义1:西方历史学中对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发现新航路的通称。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历史地理学(二级学科)定义2:以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等事件为代表的15~17世纪欧洲国家进行的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对其已知世界以外的地球上新的地理单元的发现。辟新航路的另一个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16世纪以前,欧洲就有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欧洲需要外来商品,例如欧洲人为了保存肉类食品,离不开香料,而香料就是从东南亚运去的。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这项贸易到13世纪末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之手,经陆路从东方辗转输入的商品比12世纪初增长10倍,其中主要是香料(丁香、肉桂、胡椒等)、樟脑、檀香、丝绸、宝石、布匹等。这些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最受欢迎,但由于经过多次倒手,价格一再抬高,这使得从事对东方贸易的商人获利极大。其他欧洲国家要想直接经营这项贸易,只能另找出路。当时的欧洲前往亚非的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由中亚沿里海、黑海到小亚细亚,然后转往欧洲;一条由海路入波斯湾,再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一带;一条先由海路到红海,再由陆路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这三条商路都以地中海东部一带为贸易中心。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占领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克里米亚等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土耳其军队抢劫商队,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塞了这一条重要的陆上商路,造成了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于是,欧洲商人渴望另外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
传播基督教也是推动欧洲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十字军的东侵是这样,完成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们从事海上冒险的动机之一,也是如此。
此外,航海技术和海上武器的进步也是新航路得以开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1500年以前的300年间,每艘欧洲船舶的平均吨位增加了3倍,载重量只有150~200吨的单甲板帆船,让位于载重600~800吨的圆形船体的帆船。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也已经在船尾安装了舵,这都大大提高了航行效率。14世纪,葡萄牙人改造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加快了航行的速度。这样,船身增大了,速度加快了,操纵也更加灵活了。另外,改进了的帆船又可减少100~200个划手,相应地减少了这些人力所需要的粮食,因而也更经济了。在造船技术方面,葡萄牙人走在最前面。他们能建造多桅大帆船,并在船的中间主桅上挂上更多的帆,以适应不同的风向和海流。到1500年,欧洲人已经能建造结构坚实、船身更大的海船,这些船拥有强大的龙骨、坚实的肋骨和双橡木船壳板,足以经受得起远洋航行的考验。远洋航海所需要的仪器和海图也有了发展。1485年葡萄牙人第一次使用星盘,以确定船的位置,以后又陆续出现了其他仪器。14世纪欧洲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相当发达,开始出现标明海岸线和港口位置的航海图。航海技术的改进,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有利条件。15世纪以前,欧洲在海战方面是落后的。当时的海战主要是甲板上的短兵相接。到了15世纪,欧洲的战舰上才装备了大炮,但这种大炮仍是小型的,只能发射几两重的石弹,可以杀伤人,却不能打破敌舰的舰体,因此这种炮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海上战术。虽然15世纪欧洲人在陆战中已使用大型炮,但这种大炮太笨重,无法把它运上军舰。16世纪20年代,舰炮的制造进入了新的阶段。欧洲人铸成的新型大炮有5~12英尺长(1英尺等于0.304 8米),发射的圆形炮弹(先是石弹,后来是铁球)重50~60磅(1磅等于0.453 6千克),在射程300码(1码等于0.914 4米)中能击破敌舰的舰身。这种大炮可以安装在军舰上,容易操纵,在新设计的军舰上多的可载40门。于是海战战术发生了变化,从甲板上的短兵相接变成了用大炮的轰击。海上武器和战术上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时期的欧洲国家凭借着“船坚炮利”,征服一个个国家和地区。
西班牙王国和葡萄牙王国的建立
阿拉伯人占领北非以后,在8世纪初侵入伊比利亚半岛,占领了半岛的绝大部分地区。半岛上原有的居民退到北部山区,很快就在半岛西北部建立起阿斯图里亚王国,并开始了收复失地运动。阿斯图里亚王国不断向南推进,领土日益扩大,10世纪初,发展为以雷翁为中心的雷翁王国。随着收复失地运动的进展,11世纪,半岛的东北部兴起阿拉冈王国,两国之间又兴起卡斯提尔王国。1230年,雷翁同卡斯提尔最后合并,称卡斯提尔王国。1479年,卡斯提尔和阿拉冈又联合为西班牙王国。1492年,西班牙收复了阿拉伯人在半岛上的最后据点格拉纳达。半岛西部的葡萄牙在11世纪是个伯国,1143年起成为王国。
地圆说
古代希腊地理学家早已提出地圆学说。早在公元前3世纪,埃拉斯托塞尼斯就认为地球是圆的,地球上的海洋实际是连成一体的。他第一个提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印度。公元2世纪的天文学家托勒密也提出地圆说。他们都推算过地球的周长。1410年左右,托勒密的《地理学》被译成拉丁文,地圆说因此流传更广。当时绘制的地图就把中国和印度画在大西洋的对岸,表明向西航行可以抵达。但是在许多人想来,地球还是有边缘,有尽头的,直到麦哲伦船队的航行最终证明地圆说之正确。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阔。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于是,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许多农产品传播到欧亚大陆。像玉米这一美洲的特产,新航路开辟后很快传到中国、非洲和东南欧。马铃薯(土豆)、烟草、可可等也从美洲传到亚、欧、非各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越来越占据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了。15世纪初期以前,欧洲人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得不多。新航路开辟以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改变了。由于船队的远航和探测,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摸清了。在某些地区,欧洲人也开始了解那里的内陆部分,如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侵略,欧洲人对这些地区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另一部分人是城乡的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处于被雇用的地位,而国家为保护雇主的利益,一再颁布限制提高工资的法令,致使工资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他们既能够更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同时,对英法等国家来说,价格革命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初步理顺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期的价格体系。因此,在英法等国内经济体系能够较顺利地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国家里,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价格革命对西班牙所起的作用却不同。16世纪前期,西班牙国内社会经济虽一度呈现出繁荣局面,工商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也有所滋长,但封建结构仍相当顽强。面对农产品的价格猛涨,封建贵族只是一味加强封建剥削,城市中的行会继续控制着手工业生产。这就造成西班牙国内工农业生产难以发展,所产粮食不足以养活本国居民,所产羊毛仍然大量输往尼德兰和意大利,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更加高于英国、法国、尼德兰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加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推行称霸欧洲的政策,将巨额财富用于军事和政治活动;西班牙贵族为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挥霍,这都造成从美洲殖民地运回的金银很快就转到其他国家的供货者和债权人手中的局面。因此,西班牙进行的殖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它所开辟的殖民地市场,很快被英法等国的商品占领;它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并未被自己国内的工农商业所吸收,而是辗转流入英法等国后才转化为资本。据统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

巴拿马国家在世界地图的位置

巴拿马国家在世界地图的位置位于中美洲。

巴拿马共和国,简称巴拿马。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总面积为75517平方公里,首都巴拿马城。

巴拿马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国土呈S形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从北至南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世界桥梁”的名称。巴拿马国土面积为75517平方公里,国土长度是772公里,宽则在60至177公里之间。海岸线长2988公里,陆界线长555公里。在经纬度上,巴拿马在北纬7°至10°之间,西经77°至83°之间。

扩展资料

1501年,巴拿马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12月28日宣布独立,并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1年大哥伦比亚解体后,成为新格拉纳达的一个省。1903年独立,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巴拿马中央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1999年12月31日美国将巴拿马运河所有土地、建筑、基础设施和所有的管理权都交还给巴拿马。鉴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巴拿马经济的重点是服务业,以金融、贸易和旅游业为主。金融业和转口贸易发达,并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由于巴拿马的建立和贸易都和美国有重要关系,巴拿马从1907年开始使用美元作为流通货币,本国货币为巴波亚,与美元等值并同时在境内使用,是世界上第一个除美国以外使用美元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

哪个懂西班牙语的能帮忙一下Cuesta del Chápiz 是什么意思

【guesda de日 qiàbiθ】--照着括号里的拼音念就行了,翻译时要倒过来:恰比施的古埃斯塔.

地名还有啥意思不意思的,音译就行了。

在谷歌地图里输入,直接就搜到了,在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