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021国风大典在哪里举行
2021国风大典在江苏常州东方盐湖城举行。
传统文化、国风的弘扬从来离不开榜样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也意识到吾辈肩担传承和传播的重任。
2021国风大典延续传统首度邀请张纪中、李玉刚、方锦龙、朱炳仁四位老师共同担任“国风倡导人”,以唤起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呼吁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来。
活动还邀请了张云雷、宋茜、张天爱、孙怡、陈紫函等13位明星担任国风星推官,聚合线上声量为国风发声。
身体力行演绎精彩国风。以十三余、流烟昔泠、子颂东方美学为首的18个汉服头部品牌携手160余位国风红人齐聚线下,联袂呈现一幅幅千年汉裳绝美画卷。
鱼灯、脸谱面具、香道等传统文化元素的竞相出现丰富了这场国风盛会,二十四伎乐与汉服品牌楚汉灵韵在舞台上生动演绎的《宫乐图》、《对弈宫女》和《捣练图》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开封市博物馆和半次元也借由这次活动推出汉服联名款,这场视听盛宴将传统文化再次拉回到了公众视野,唤起大众对于传统的向往和热爱,助力传统文化破圈出道,国风大典系列活动以黑马之势一跃而成国风圈超级IP。
国风大典落地国风地标江苏常州东方盐湖城,国庆假期,60万平逍遥仙镇被营造成了沉浸式古风互动体验空间。
园区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各种主题的游艺互动区,十多项技艺齐聚的非遗体验区、华美绝伦的传统服饰和首饰展览区、丰富有趣的投壶、射箭等传统项目游艺区、新奇精巧的国风集市等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互动。
盐湖城常州在什么位置离凌家塘有多少公里
东方盐湖城在常州市金坛区,凌家塘在钟楼区,盐湖城在凌家塘西面,两者距离五六十公里
东方盐湖城名字的来历
东方黎族自治市东方黎族自治市(DōngfāngLízúZìzhìshi)在海南岛西部,昌化江中下游西南侧。市政府驻八所镇。1987年辖9镇、8乡。东方于1952年建县,是将原昌感、乐东、白沙、儋县部分黎区划设的。因境内黎峒有东方、中方、西方三村,当时设治于“东方村”而得名。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需要,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为东方县(大县),治所设在宝桥(叉河),不久迁驻八所镇。1961年分县,恢复白沙县,以昌化江为界划分昌江、东方两县,昌江居北,东方居南。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东方县,设立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3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东方黎族自治县设立东方市(县级),其管辖范围不变。
东方市下辖八所、感城、三家、板桥、四更、新龙、大田、东河、天安、江边10个乡镇176个村委会(居委会),境内有广坝、公爱、红泉三个国营农场和一个华侨农场,有省国营岛西林场、国家级大田坡鹿保护区、国营称猴岭采伐场各一个,尖峰岭林业局的部分森林也在境内。以下部分地名为撤县设市之前的名称,部分镇,乡,村已合并或更名。
八所镇(Bāsuǒ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部沿海。县政府驻地。原地名石栏。相传东汉建安十八年(42)伏波将军马援在此建第八海防所,后形成八所村。1948年称八所镇。1958年成立八所公社,1986年又建镇。
新街镇(Xīnjiē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 驻地清咸丰年间始有人新开两条街道,设四行铺面经商,故名新街。1953年设新街乡,1957年设新街镇,1958年成立新街公社,1986年又建镇。
北黎(Běilí)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北5公里。属新街镇。汉代村名 田头,黎族人居。明代汉人迁此经商,时处感恩县北部边缘,称北黎市,后改北黎村。
墩头镇(Dūntóu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沿 海。据《感恩县志》载,港水环一墩(牙坎墩),清道光间始有渔人在此捕鱼,结寮暂居。日久聚成村庄,名为墩头村。1951年设墩头乡,1961年成立墩头渔业公社,1986年改建墩头镇。
感城镇(Gǎnchéng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沿海。据《感恩县志》载,汉代即有民居,以感恩水为名,旧感恩县治此,故名感城。1958年成立感城公社,1986年建感城镇。
不磨(Bùmó)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南24公里。属感城镇。明末福建人 迁此,取村名不磨,为“千年不磨,万年不朽”意。
四更镇(Sìgēng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北端。明 代福建人辗转迁居此地,一迁老盐塘村,二迁响网村,三迁车六村,第四次才迁住此地,故得村名四更。1951年设四更乡,1959年成立四更公社,1986年建镇。
长山因村东头有一条长长的土山(丘)而得名“长山村”,村座落在四更镇东部,西面与土地村相邻,东面与三家乡水流东村接壤,南与付马相邻,北面与赤坎村相连,村民以村话为主要语言。
日新(Rìxīn)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北18公里。属四更镇。明代建村,名笃村,因有“毒村”之嫌而改日新,日新月异、不断发展意。
来南(Láinán)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北17公里。属四更镇。明代建村,地低洼,雨季水从村边冲来,村名来水,黎语“水”、“南”音近,故名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