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赫集团背景

中赫集团背景(对于中超球队改名后的名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24 03:33:11 浏览4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对于中超球队改名后的名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已经开战两轮,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解说员和直播平台上的几个球队名字相比于上个赛季发生了一些改变。例如,原来的“北京国安”,改成了现在的“北京中赫国安”,“天津泰达”改成了“天津泰达亿利”。中超的热度不断攀升,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你喜欢的这个球队到底该叫什么名字?

首先,对于足球队而言是分为俱乐部和球队的,球队是俱乐部的下属,是俱乐部的一个分部门。根据足协的规定,中超球队的命名是“地名+俱乐部名+球队冠名+队”,简称则是“地名+俱乐部名或者球队冠名”。比如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国信舜天队,简称江苏国信舜天队,“江苏”是地名,“舜天”是俱乐部名,而“国信”是冠名商,后一个“舜天”是球队本来的名字。

更换名字分为两种,一种是俱乐部换名字,另一种是球队换名字。2015年中国足协推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之前,足协允许一家俱乐部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这样俱乐部为了寻求更多的资金或者生存环境可能多次搬家,比如人和,经历了陕西人和——贵州人和——北京人和的变迁,这体现在地名的变化。而另一种俱乐部改名发生在俱乐部股权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比如本赛季中赫集团入股国安足球俱乐部,球队改名北京中赫国安;当代集团入股重庆力帆,球队改名重庆当代力帆。

作为职业联赛当中的球队,有着比较高的商业价值和曝光率,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球队往往选择寻找冠名商来冠名球队。比如本赛季的天津泰达亿利队,甲A时期接受三星的冠名称为“泰达三星队”;2003年,康师傅冠名球队,“天津康师傅”又存在多年;近年俱乐部又找到了权健、亿利,于是上赛季我们看到了“天津泰达权健队”和这赛季的“天津泰达亿利队”。

不止像泰达、力帆这样小本经营的球队找冠名商,一些其他传统的强队也会“把自己的队名卖出去”。山东鲁能泰山以前跟将军集团合作,称泰山将军队;北京国安上赛季与乐视集团的合作引起了不少争议;广州恒大接受马云的冠名一度使杭州绿城的球迷质疑马云为什么不投资自己的家乡球队绿城。

为什么中超俱乐部频繁出售自己的队名?随着众多资本的介入,中超全面发热,早些年五千万就能支持一个赛季的状况一去不复返。2016年12月举办的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的数据显示,2016赛季中超保级球队的平均投入是5.7亿人民币。本赛季亿利冠名泰达俱乐部,内部人士透露冠名费接近五千万;早在2006年,长春晚报斥资3600万冠名亚泰俱乐部; 闹得沸沸扬扬的乐视冠名国安,据传冠名费一亿人民币。如此巨大投入和冠名费,球队高层自然乐意卖出球队的名字。

那么,是否企业冠名球队是中超球队呢,是否只有中超球队不顾球队传承,选择“卖身”呢?从韩国K联赛球队,全北现代、水原三星、蔚山现代这些名字不必解释也一目了然。在欧洲德甲联赛,风头正盛的升班马RB莱比锡一看就是红牛集团的冠名,但是这种冠名不被足协允许,他们便打了一个擦边球,称自己为“RB莱比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推出,足协明确提出优化俱乐部股权结构,逐步推动球队的地域化,使球队成为地区代表,逐步实现球队名称的非企业化,努力打造百年俱乐部。

球队冠名,说到底还是因为钱的问题。其实体育产业中,广告费从来都是重要的一笔收入。比如刚与日本乐天集团(此乐天非彼乐天)签订广告合同的巴塞罗那下赛季开始每年能够拿到最多6150万欧元的胸前广告赞助费;其他豪门如切尔西与横滨轮胎的广告金额为5500万欧元。

由于俱乐部的战绩、竞争力、明星效应,联赛的竞争力等无法与欧洲豪门俱乐部相比,中超球队的广告赞助费自然比不上。但如果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大背景下,俱乐部能够提高自己的品牌曝光度,提高广告费或者赞助费,不必依靠卖球队名字来获得资金也是大有可能的,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像欧洲豪门一样的百年俱乐部。

怎么看待中信1元底价转让股权

中信一元转让股权,就可以看出国安经营不良!意思就是谁接了中信的股份,就等于接了6亿债务,然后还要无底洞的投入,中信还能免费获得广告效应。如果转不出去,人家中信也有理由说啊,我1块钱转都没人接,国安不能保留也不能怪我啊。最后压力全到中赫那边,中赫要么接手中信的债务保留国安,要么不接去掉国安。
早十几年前,媒体就煽情我们中国有最好的球迷。拉倒吧,我们的球迷十之八九都是墙头草冠军粉胜利粉。我们没有真正的足球文化,我看球20多年,真正去家门的黄龙球场也就三四次。我们大部分老百姓还在为生活奔波。现场看球挺奢侈的,正版球衣太昂贵了。没有足球土壤,这足球大厦建不起来的,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坦白说,我作为一名普通球迷,刚刚开始我也不建议中性化,但是这段时间球队欠薪,企业退出等消息,却让我明白中性化的确有他的必要性。
没想到中超球队财报这么惨,那我大概明白足协是想做什么了,说到底就是得断了背后输血,让俱乐部趋于合理经营,先打破现在连年亏损,但球员身价和工资居高不下的怪圈,把泡沫挤破了让他们能自负盈亏。
俱乐部运营在现有模式下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包袱。鲁能俱乐部的股权转让协议,非但国网的股份是白送的,鲁能集团还拿出了二十多个亿的股份给文旅作为运营的补偿。

保住“国安”队名,中信1元底价转让股权,对此你怎么看

用手机看!哈哈哈哈开玩笑的!

对于这场 “国安” 保卫战结果如何,圈内人士众说纷纭。就连北京当地媒体都觉得,国安的保名大战,面临着三种结局:中赫集团收购和另有企业接手,都将让国安这个名字得以延续。但如果公示期后,包括中赫在内没有企业接手,中赫和中信的股权结构保持不变,将意味着 “国安” 将成为京城球迷心中的记忆。

29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中信集团提交产权转让申请,以1元底价转让所持36%的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股份。若股权成功转让,北京国安这一名字即可被保留。 中信集团一元转让国安36%的股权!

第一,中信集团信守承诺,为保住“国安”的名字动了真格,由于足协新政规定球队名称不得包含投资者名称或相关名称的字眼,中信集团(中信国安母公司)不得不出让其持有的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股权。

第二,这次交易的底价只有1块钱。当然,这只是底价,如遇到多方竞价,最终成交价格将不止1元,但这同样意味着,如无人竞价,1元钱真的可以拿下这家中超豪门的少数股权。

国安的死忠球迷们,是不是心动了?先别着急,本次交易的保证金为1552万元,意向受让方须在挂牌截止日前把这笔钱打入指定账号才能参与竞价。看来球队老板梦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圆的。

这是一家几乎没有价值的公司,接手后不仅不会带来收益,还要与中赫集团共同承担巨额负债,包括中信集团5.2亿的股东借款,以及未来无底洞般的后续资本投入。 其实这样的窘境在中国足坛并不稀奇,广州队退出新三板前最后一份年报显示,2019年俱乐部净亏损19.4亿元,净资产为-41.5亿。两家中超顶级俱乐部的财务状况都如此惨淡,可见一斑。                   

去年年底,在中国足协推出中性队名限制令的背景下,这36%的股份也成了留住“国安”名称的阻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中赫集团从中信手中收购这36%的股份,以留住“国安”之名。   

                                       

你好,关于中赫集团董事长周金辉

为人低调。以前在部队。退役后第一个项目就挣钱了,而后赶上了地产行业的东风。
前天还见到他的家人了,为人不错。
其他的就没意思了,人家没有背景,就是有胆量、敢投资、敢承担,才有了今天的中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