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麦隆国家概况

喀麦隆国家概况(科麦隆是个怎样的国家)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2-10-31 00:46:48 浏览1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科麦隆是个怎样的国家

亲说的是喀麦隆吧
国家概述 国 名:喀麦隆共和国(The Republik of Kameloun, La République du Kameloun) 独立日:1月1日(1960年) 国庆日:5月20日(1972年) 国 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从左至右由绿、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红色部分中间有一颗黄色五角星。绿色象征南部赤道雨林的热带植物,还象征人民对幸福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北部草原和矿产资源,也象征给人民带来幸福的太阳光辉;红色象征联合统一的力量。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统一。 国 徽: 为盾徽。盾面由国旗三色构成。中间红色锥形代表喀麦隆火山,这是国家的象征;其中的蓝色图案为喀麦隆国土轮廓;蓝色图案前有一把利剑和一副天平,象征政治平等和团结。天平上端有一颗黄色五角星,象征喀麦隆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盾徽背后交叉着两把斧头,这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采用的标志之一,是权威的象征。盾徽上端的绶带上用法文和英文写着“和平、劳动、祖国”,下端的绶带上写着“喀麦隆共和国”。 人 口:1940.61万(2010年) 国家政要:总统保罗·比亚(Paul Biya),1982年11月6日就任,1984、1988、1992、1997年、2004年连任;总理菲勒蒙·杨,2009年7月任职 。 国家格言:Paix - Travail - Patrie(法语,和平,工作,祖国) 本段民族或部族 喀麦隆民间舞蹈全国共有大小部族230余个,是一个多部族国家。南部居住的大部分是属于班图族的贝蒂、巴胡因、杜阿拉、巴萨等部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以海洋和内河捕鱼为生。北部的主要居民富拉尼族以放牧为主。西部的主要居民则是巴米累克族和巴蒙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东部居住的主要是巴亚、姆布姆等部族,从事农业和牧业生产。 宗教: 约有20%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大都是北方的富拉尼族和西部的一些部族;约有35%的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另外45%的居民仍信奉拜物教,主要分布在内地及边远地区。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英语。全国共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均无文字。主要民族语言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 货币: 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Central Aflikan Finan-Koop Flank CFAF XAF 1XAF=100centimes(分) 首都: 雅温得(Yaounde),人口192万。 国家元首: 总统保罗·比亚( 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P 埃托奥aul Biya),1982年11月6日就任,1984年、1988年、1992年和1997年连任。 本段自然地理 喀麦隆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南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接壤,东邻乍得、中非,西部与尼日利亚交界,北隔乍得 喀麦隆湖与尼日尔相望,西南濒临几内亚湾。海岸线长354公里。全境类似三角形,南部宽广,往北逐渐狭窄,乍得湖位于它的顶端。南北最长距离约1232公里,东西约720公里。全国地形复杂,除乍得湖畔和沿海有小部分平原外,全境大多是高原和山地。西部和中部为平均海拔1500~3000米的高原,成为尼日尔河、刚果河和乍得湖等水系的分水岭。西南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是西非的最高峰,海拔4070米。主要河流有:萨那加河、尼昂河、武里河、洛贡河及贝努埃河。主要湖泊有乍得湖、巴隆比湖、尼奥斯湖。喀麦隆属热带气候,南部温度不超过25℃,气候湿热;北部通常在25℃~34℃之间,气温高且干燥,全国年平均温度为24℃。每年3月到10月为雨季,10月到翌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由北向南渐增,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喀麦隆火山山麓全年降雨量高达1万毫米,是世界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按地理环境特点区分,喀麦隆大致可分为5个自然区:西部山区、沿海森林平原、内陆森林高原、阿达马瓦高原、北部热带草原。 本段主要城市 最大的城市:杜阿拉,港口城市,是喀麦隆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喀麦隆最大的港口,位于喀麦隆西部沿海。 首都:雅温得,位于喀麦隆中部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雨水充分,是喀麦隆的政治文化中心。 主要旅游城市:克里比,位于东南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林贝,位于喀麦隆西部沿海,冲浪者的天堂;巴尔马由,位于雅温得西部,原始风光和沿河独木舟旅游久负盛名。

喀麦隆是哪个洲的国家

喀麦隆属于非洲中西部的一个国家,紧临邦尼湾,东边和中非相靠,东北与乍得相邻,与西边接壤的国家是尼日利亚,南面毗多个国家,有赤道几内亚、加蓬及刚果布。

国家全称是喀麦隆共和国,有别称“小非洲”,因其多样性的地质与文化,尤其是地质风貌十分丰富。还是非洲联盟的创始国之一,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成员国之一。喀麦隆的足球队和本土音乐也是知名全世界。

特点

喀麦隆是非洲民族较多的国家,有230个民族,许多是没有文字的原始部落。喀麦隆素有“中部非洲粮仓”之称。全国70%以上的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可可、咖啡为主。但是,喀麦隆并非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除乍得湖畔和沿海有小部分平原外,喀麦隆全境大多是高原和山地。

喀麦隆是什么国家

喀麦隆是非洲一个沿海国家。

喀麦隆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u Cameroun)通称喀麦隆,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单一制共和国,西方与尼日利亚接壤,东北与东边分别和乍得与中非相靠,南方则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及刚果共和国毗邻。海岸线紧依邦尼湾,其属于几内亚湾及大西洋的一部分。

喀麦隆是非洲联盟的创始国之一,在非洲政治经济领域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成员国之一,喀麦隆经济在共同体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中部非洲地区政治经济强国之一。

捕鱼业:

喀麦隆捕鱼业包括海洋捕鱼和河湖捕鱼。捕鱼方法主要是手工捕捞,特别是河湖捕鱼,机械捕鱼只在海洋捕鱼中部分采用。捕捞的鱼除了一部分海鱼供出口外,其余均供国内消费。1990年捕鱼12万吨,虾1000吨。全国约有10万人从事捕捞和渔业加工业。

喀麦隆是什么国家气温如何

喀麦隆属热带气候,南部温度不超过25℃,气候湿热;北部通常在25℃~34℃之间,气温高且干燥,全国年平均温度为24℃。每年3月到10月为雨季,10月到翌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由北向南渐增,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喀麦隆火山山麓全年降雨量高达1万毫米,是世界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关于科麦隆国家的资料

喀麦隆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南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接壤,东邻乍得、中非,西部与尼日利亚交界,北隔乍得湖与尼日尔相望,西南濒临几内亚湾。海岸线长354公里。全境类似三角形,南部宽广,往北逐渐狭窄,乍得湖位于它的顶端。南北最长距离约1232公里,东西约720公里。全国地形复杂,除乍得湖畔和沿海有小部分平原外,全境大多是高原和山地。西部和中部为平均海拔1500~3000米的高原,成为尼日尔河、刚果河和乍得湖等水系的分水岭。西南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是西非的最高峰,海拔4070米。主要河流有:萨那加河、尼昂河、武里河、洛贡河及贝努埃河。主要湖泊有乍得湖、巴隆比湖、尼奥斯湖。喀麦隆属热带气候,南部温度不超过25℃,气候湿热;北部通常在25℃~34℃之间,气温高且干燥,全国年平均温度为24℃。每年3月到10月为雨季,10月到翌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由北向南渐增,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喀麦隆火山山麓全年降雨量高达1万毫米,是世界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按地理环境特点区分,喀麦隆大致可分为5个自然区:西部山区、沿海森林平原、内陆森林高原、阿达马瓦高原、北部热带草原。
人口:1520万(2001年)。全国约有200多个部族,主要有富尔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图族(包括芳族和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图族(包括杜阿拉族)。与此相应,全国共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均无文字。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均无文字。富尔贝族和西部一些部族信奉伊斯兰教(约占全国人口的20%);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35%);内地及边远地区仍信奉拜物教(45%)。

非洲科麦隆概况

喀麦隆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ameroon, 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   面积 475442平方公里。   人口 1940万。约有200多个民族,主要有富尔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图族(包括芳族和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图族(包括杜阿拉族)。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约有200种民族语言, 但均无文字。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占全国人口的40%);内地及边远地区信奉拜物教(占40%);富尔贝族和西北部一些民族信奉伊斯兰教(约20%)。   首都 雅温得(YAOUNDE),人口167万(2008年)。年均气温24.9℃,降雨量1299毫米,降雨期133天。   国家元首 总统保罗·比亚(Paul BIYA),1982年11月6日就任,1984、1988、1992、1997、2004年连任。   重要节日 国庆节:5月20日;独立纪念日:1月1日;统一纪念日:10月1日。   简况   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西接尼日利亚,东北界乍得,东与中非共和国、刚果(布)为邻,南与加蓬、赤道几内亚毗连。海岸基准线长360公里。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为赤道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4-28℃。   公元5世纪起外来部族大量迁入,并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1884年沦为德国的“保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喀东、西部分别被法、英军队占领。1922年国际联盟将东、西喀麦隆分交法、英“委任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将东、西喀分交法、英“托管”。1960年1月1日法托管区根据联合国决议独立,成立喀麦隆共和国,阿赫马杜·阿希乔出任总统。1961年2月,英托管区北部和南部分别举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并入尼日利亚,10月1日南部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72年5月20日,喀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取消联邦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2年11月阿希乔辞职,保罗·比亚继任总统。1984年1月改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经济】 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农业和畜牧业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工业有一定基础。独立后实行“有计划的自由主义”、“自主自为平衡发展”和“绿色革命”等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发展较快,80年代初期经济增长率曾达到两位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度达到1200美元。1985年后,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陷入困难。喀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四期结构调整计划均未完成。1994年非洲法郎贬值后,喀经济形势开始好转,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外贸结构改善,工农业增产,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喀政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财政管理,推进私有化,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增长。2000年,喀顺利完成第五期结调计划,并被批准加入“重债穷国”减债计划。2000年-2003年,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助下实施第二个“减贫促增长”计划。2006年,世行确认喀达到“重债穷国”减债计划规定完成点。2008年,喀政府继续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外资,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百姓购买力。 2009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12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9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8%   货币名称:中非金融合作法郎(FCFA,简称非洲法郎)   1美元=447.81 非洲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