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奥孔高考语文

拉奥孔高考语文(求高三语文课文《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画说》原文!)

shqlly shqlly 发表于2023-05-15 13:30:00 浏览15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求高三语文课文《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画说》原文!

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朱光潜
   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美与美感有什么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具体情况出发,而审美活动的具体情况是极其复杂的。这里,我想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谈谈审美活动中的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摹仿问题。 (一)节奏感。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和愉快,否则就感到“拗”或“失调”,就不愉快。例如听京戏或鼓书,如果演奏艺术高超,像过去的杨小楼和刘宝全那样,我们便觉得每个字音和每一拍的长短高低快慢都恰到好处,有“流转如弹丸”之妙。如果某句落掉一拍,或某板偏高或偏低,我们全身筋肉就仿佛突然受到一种不愉快的震撼。这就叫做节奏感。为着跟上节奏,我们常用手脚去“打板”,其实全身筋肉都在“打板”,这里还有心理上的“预期”作用,节奏总有一种习惯的模式,听到上一板,我们就“预期”下一板的长短高低快慢如何。如果下一板果然符合预期,美感更加强,否则美感就遭到破坏。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传达媒介。艺术家把应表现的思想和情趣表现在音调和节奏里,听众就从这音调节奏中体验或感染到那种思想和情趣,从而引起同情或共鸣。 举例来说,下面这两段诗:噫吁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听颖师弹琴》) 李诗突兀沉雄,使人得到崇高风格中的惊惧感觉,节奏比较慢,起伏不平。韩诗变化多姿,妙肖琴音由缠绵细腻,突然转到高昂开阔,反复荡漾,结尾的两句就上升的艰险和下降的突兀作了强烈的对比。音调节奏恰恰传出琴音本身的变化。节奏主要见于声音,但也不限于声音,形体长短大小粗细相错综,颜色深浅浓淡和不同调质相错综,也都可以见出规律和节奏。建筑也有它所特有的节奏,所以过去美学家们把建筑比作“冻结的或凝固的音乐”。一部文艺作品在布局上要有“起承转合”的节奏。我读姚雪垠同志的《李白成》,特别欣赏他在戎马仓皇的紧张局面之中穿插些明末宫廷生活之类安逸闲散的配搭。我们有些音乐和文学方面的作品往往一味高昂紧张,就有缺乏节奏感的毛病。“张而不弛,吾不为也!” (二)移情作用:观念联想。19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是以费肖尔父子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他们最大的成就在对于移情作用的研究和讨论。所谓“移情作用”(Einfuhlung)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最明显的事例是观照自然景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文艺作品。我国诗词里咏物警句大半都显出移情作用。例如下列名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都是把物写成人,静的写成动的,无情写成有情,于是山可以看人而不厌,柳絮可以颠狂,桃花可以轻薄,山峰可以清苦,领略黄昏雨的滋味。从此可见,诗中的“比”和“兴”大半起于移情作用。移情说的一个重要代表立普斯反对从生理学观点来解释移情现象,主张要专用心理学观点,运用英国经验主义派的“观念联想”(特别是其中的“类似联想”)来解释。他举希腊建筑中的道芮式石柱为例。这种石柱支持上面的沉重的平顶,本应使人感到它受重压而下垂,而我们实际看到的是它仿佛在耸立上腾,出力抵抗。立普斯把这种印象叫做“空间意象”,认为它起于类似联想,石柱的姿态引起人在类似情况中耸立上腾,出力抵抗的观念或意象,在聚精会神中就把这种意象移到石柱上,于是石柱就仿佛耸立上腾,奋力抵抗了。立普斯的这种看法偏重移情作用的由我及物的一方面,唯心色彩较浓。 (三)移情作用:内摹仿。同属移情派而与立普斯对立的是谷鲁斯。他侧重移情作用的由物及我的一方面,用的是生理学观点,他认为审美活动应该只有内在的摹仿而不应有货真价实的摹仿。如果运动的冲动过分强烈,例如西欧曾经一度有不少的少年因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摹仿维特自杀,那就要破坏美感了。正如中国过去传说有人看演曹操老奸巨猾的戏,就义愤填膺,提刀上台把那位演曹操的角色杀掉,也不能起美感一样。谷鲁斯还认为内摹仿带有游戏的性质。这是受到席勒和斯宾塞尔的“游戏说”的影响,把游戏看作艺术的起源。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的角度看,内摹仿确实有很多例证。中国文论中的“气势”和“神韵”,中国画论中的“气韵生动”都是凭内摹仿作用体会出来的。中国书法向来自成一种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说字有十美,其中如“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意态奇逸”、“精神飞动”之类显然都显出移情作用的内摹仿。书法往往表现出人格,颜真卿的书法就像他为人一样刚正,风骨凛然;赵孟頫的书法就像他为人一样清秀妩媚,随方就圆。我们欣赏颜字那样刚劲,便不由自主地正襟危坐,摹仿他的端庄刚劲;我们欣赏赵字那样秀媚,便不由自主地松散筋肉,摹仿他的潇洒婀娜的姿态。 西方作家描绘移情中内摹仿事例的更多,女作家乔治·桑在《印象和回忆》里说:我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马,是树顶,是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地平线,…… 写实派大师福楼拜,也在通信里描绘他写《包法利夫人》那部杰作时说:今天我就同时是丈夫和妻子,情人和姘头,……我觉得自己就是马,就是风,就是两人的情语,就是使他们的填满情波的眼睛眯着的那道阳光。这说明作者在创作中体物人微,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就会引起移情作用中的内摹仿。而凡是摹仿都或多或少地涉及筋肉活动,这种筋肉活动当然要在脑里留下印象,成为审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审美者和审美对象各有两种类型。审美的主体(人)和审美的对象(自然和文艺作品)都有两种不同的类型,而这两种类型又各有程度上的差别和交叉,这就导致美与美感问题的复杂化。先就人来说,心理学早就把人分成“知觉型”和“运动型”。例如看一个圆形,知觉型的人一看到圆形就直接凭知觉认识到它是圆的,运动型的人还要用眼睛沿着圆周线作一种圆形的运动,从这种眼球筋肉运动中才体会到它是圆的。近来美学家又把人分成“旁观型”和“分享型”,大略相当于知觉型和运动型。纯粹旁观型的人不易起移情作用,更不易起内摹仿活动,分明意识到我是我,物是物,却仍能欣赏物的形象美。纯粹分享型的人在聚精会神中就达到物我两忘和物我同一,必然引起移情作用和内摹仿。这种分别就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所指出的日神精神(旁观)与酒神精神(分享)的分别。狄德罗在他的《谈演员》的名著里也强调过这个分别。他认为演员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演员演什么角色,就化成那个角色,把自己全忘了,让那个角色的思想情感支配自己的动作姿势和语调。另一种演员尽管把角色演得惟妙惟肖,却时时刻刻冷静地旁观自己的表演是否符合他早已想好的那个“理想的范本”。审美的对象也有静态的和动态的两大类型。首先指出这个分别的是德国启蒙运动领袖莱辛。他在《拉奥孔》里指出诗和画的差异。画是描绘形态的,是运用线条和颜色的艺术,线条和颜色的各部分是在空间上分布平铺的,也就是处于静态的。诗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叙述动作情节的,情节的各部分是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也就是处于动态的。就所涉及的感官来说,画要通过眼睛来接受,诗却要通过耳朵来接受。不过莱辛并不排除画也可化静为动,诗也可化美为媚。“媚”就是一种动态美。拿中国诗画为例来说,画一般是描绘静态的,可是中国画家向把“气韵生动”,“从神似求形似”,“画中有诗”作为首要原则,都是要求画化静为动。诗化美为媚,就是把静止的形体美化为流动的动作美。《诗经·卫风》中有一章描绘美人的诗便是一个顶好的例: ……手如柔荑(嫩草),肤如凝脂(凝固的脂肪),领如蝤蛴(领像蚕蛹),齿如瓠犀(瓜子);螓(一种虫)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前五句罗列头上各部分,用许多不伦不类的比喻,也没有烘托出一个美人来。最后两句突然化静为动,着墨虽少,却把一个美人的姿态神情完全描绘出来了。读前五句,我丝毫不起移情作用和内摹仿,也不起美感;读后两句,我感到活跃的移情作用,内摹仿和生动的美感。这就说明客观对象的性质在美感里确实会起重要的作用。我唠叨了这半天,目的是要回答开头时所提的那几个问题。首先,美确实要有一个客观对象,要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美人的客观存在。不过这种姿态可以由无数不同的美人表现出,这就使美的本质问题复杂化。其次,审美也确要有一个主体,美是价值,就离不开评价者和欣赏者。如果这种美人处在空无一人的大沙漠里,或一片漆黑的黑夜里,她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能产生什么美感呢?凭什么能说她美呢?就是在闹市大白天里,千千万万人都看到她,也不会都感到她是同样的美。老话不是说“情人眼底出西施”吗?不同的人会见到不同的西施,产生不同的美感。
《画说》
  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有绘画的天才。我觉得不然。我以为只要自己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从前的人说,“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句话我却绝端反对。我以为应该反过来说“七分人事三分天”才对;就是说任你天分如何好,不用功是不行的。
   世上所谓神童,大概到了成年就默默无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只因大家一捧,加之父母一宠,便忘乎其形,自以为了不起,从此再不用功。不进则退,这是自然趋势,你叫他如何得成功呢?在我个人的意思,要画画首先要从勾摹古人的名迹入手,把线条练习好(写字也是一样,要先习双勾),跟着便学习写生。
   写生要首先了解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必须要一写再写,写到没有错误为止。在我的想象中,作画根本无中西之分,初学时如此,到最后达到最高境界也是如此。虽可能有点不同的地方,那是地域的风俗的习惯的以及工具的不同,在画面上才起了分别。
   还有,用色的观点,西画是色与光不可分开来用的,色来衬光,光来显色,为表达物体的深度与立体,更用阴影来衬托。中国画是光与色分开来用的,需要用光时就用光,不需用时便撇了不用,至于阴阳向背全靠线条的起伏转折来表现,而水墨与写意,又为我国独特的画法,不画阴影。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早认为阴影有妨画面的美,所以中国画传统下来,除以线条的起伏转折表现阴阳背向,又以色来衬光。这也好象近代的人像艺术摄影中的高白调,没有阴影,但也自然有立体与美的感觉,理论是一样的。近代西画趋向抽象,马蒂斯.毕加索都说是受了中国画的影响而改变的。我亲见了毕氏的用笔水墨练习的中国画五册之多,每册约三四十页,且承他赠了一幅新画的西班牙牧童神。
   所以我说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应有太大距离的分别。一个人能将西画的长处溶化到中国画里来,看起来完全是国画的神韵,不留丝毫西画的外貌,这定要有绝顶的天才同非常勤苦的用功,才能有此成就,稍一不慎,便入了魔道了。
   中国画常常被不了解画的人批评说,没有透视。其实中国画何尝没有透视?它的透视是从四方上下各方面着取的,现在抽象画不过得其一般。如古人所说的下面几句话,就是十足的透视抽象的原理。他说“远山无皴”。远山为何无皴呢?因为人的目力不能达到,就等于摄影过远,空气间有一种雾层,自然看不见山上的脉络,当然用不着皴了。
   “远水无波”江河远远望去,那里还看得见波纹呢?“远人无目”也是一样的;距离远了,五官当然辨不清楚了,这是自然的道理。所谓透视就是自然,浊死板板的。从前没有发明摄影,但是中国画早已发明这些极合摄影的原理。何以见得呢?譬如画远的景物,色调一定是浅的,同时也是轻轻淡淡,模模糊糊的,这就是用画表现远的;如果说画近景楼台殿阁,就一定画得清清楚楚,色调深浓,一看就如到了跟前一样。
   石涛还有一种独特的技能他有时反过来将近景画得模糊而将远景画得清楚而实。这等于摄影机的焦点,对在远处,更为象我们眼睛注视前远方,近处就显得不清楚了。这是“最高”现代科学物理透视,他能用在画上而又能表现出来 ,真是了不起的。所以中国画的抽象,既合物理,而又要包含着美的因素。

让语文作文语言升华的技巧

  导语:高中语文作文可能是最好提高同时也最难提高的部分,一方面很多同学的作文基础还较弱,书写出来的作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作文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做积累,多写多读,同时还要积极响应作文的要求,因此提高就非容易的事了,那么到底该怎么提高呢?

  让语文作文语言升华的技巧

  一、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再如,一位同学在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不妨改写为:“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二、化静态为动态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本是静态的,就是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三、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幽默俏皮活泼

  表达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跟时代一起改变》收尾部分:

  我们并不一定要追赶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并不需要一味地学着人家的样儿,完全可以做更“高级”的事。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爱国的情操,而不是“爱大米”。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养,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变自己,让自己有鹤立鸡群的素质,如今个性也是潮流,像这种特点,无疑是最“in”的。

  周围的一切,正在对我们的成长形成影响,而它们常常是负面甚至颓废的,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但只要改变自己,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过人的气质。否则,“后果很严重”。

  作者娴熟地运用杂文笔法,写得亦庄亦谐,轻松自如,使文章具有了特殊的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五、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张潮《幽梦影》)

  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同上)

  以赏月喻读书,表达读书所获与阅历相关的道理,深入浅出。

  6.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贾平凹《延川城》)

  用对比的手法,凸现延川少花少石、土地贫瘠、树木枯瘦和女人美丽、男人坚强、枣大羊肥的特点,造语新奇,让人过目不忘。

  7.石墨黑不溜秋,稀松平常,价格低廉;而金刚石光彩熠熠,坚硬无比,价值连城。两者相比,如同鱼鳅与蛟龙,宛若毛虫与彩蝶,好比麻雀与凤凰,犹如地上的癞蛤蟆与碧霄的白天鹅……[(《悦纳压力》)

  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天壤之别,而且给人审美的享受。

  8.白生生、轻飘飘、软绵绵的棉花糖,在风中颤颤悠悠,好像一片洁白的云要从我手上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往怀里靠一靠,拢一拢。我一跑,棉花糖似乎又要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团一团,捏一捏……(王珂《甜丝丝的回忆》)

  “洁白的云”的比喻形象、贴切,委实引人入胜。

  六、注意句式变化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比如200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且息且行》中的一段话:

  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崖;探得了魂宝,又跃跃于另一次奇异的冒险;策马路过梅园,却一心想着直奔边关,戍国杀敌。

  这样的人不是痴顽,而是执著,他们在奔波里冲击生命的极限,在征服里体验生命的快乐,在“无所息”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义……最伟大的战士,都渴望战死沙场,在死神带来的永恒憩息面前,他们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驾一叶之扁舟,凌万物之茫然,却不想到达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得,听风饮露。他们秉烛夜游,访仙探鬼,只是感慨于岁月如寄,而风光无限,不得遍赏。

  这样的人,不是放纵颓靡,而是潇洒自如,他们在漫游里赏玩生命的细节,在驻足遐观中纪念流逝的时间,在诚挚的诗篇里讴歌造化的神秀……升仙的道人,不问红尘俗世,只在静坐修行中获得人格的圆满,生命的休憩。

  这几段文字风格典雅,词语丰富,使用了许多成语、典故;从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为主,兼用散文的章法,注重整散、对称与呼应,形成了一种整散结合的美。

  七、引用化用名句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例如2006年福建卷《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一文中写道:

  秋雨先生曾说过,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此时此刻,所谓生命的空白,或许就是一种“花开花落两由之”的淡泊心境吧。有哲人云:圣者,常人肯安心者矣。有时候,生命需要隐匿,心灵需要蜇居。在蜇居之中,为未来做准备,就是在蓄势,蓄水以后开了匣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为生命留一点空白,我安静地想着。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告别忙碌的生活,淡而处之。生活的滋味,无非在于诗、酒、哲学、爱情。在空白的缝隙中,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生活却因此平添了几分色彩。宛若一隐士,把酒黄昏后,看太阳从东而西,静观风起云涌,诗意地栖居。在我心里,唯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好比一块空白的印章,为生命烙下闲适的情操;拥有了闲适,才让我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记得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要感谢海德格尔,这位精神的探索者,为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隅空白。让我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让我在忙碌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傍得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东坡先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 他们都是诗人,在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

  这位考生旁征博引,撷英掇华:从余秋雨的名言,到海德格尔的精神;从鲁迅的诗歌《悼杨铨》,到庄子的语录;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吟咏,到五柳先生的理想展望,再到东坡先生的赤壁放歌;从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到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其视野之广阔、材料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令人叹服。

  总之,高中生要消除语言“有文采”高不可攀的思想,多读“有文采”的精美时文和语言有特色的高考佳作,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语言目标,掌握方法,认真训练。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使自己的文章闪现出亮丽的色彩。

如何评价2021山东新高考一卷语文难度

2021年山东高考使用全国1卷,总体来看,语文试卷难度不是很大,都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

基础知识的考查仍有迹可循,全看考生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只是作文形式相对新颖,对文体有了一定的要求,但其内容和主题仍是很常规的,是对劳动光荣,勤劳勇敢的歌颂。

只要考生突出劳动主题,围绕劳动、勤劳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与科技等的关系进行展开论述,并联系自身实际,能够提出一定的希望与建议,分数就一定不会太低。

2021山东新高考一卷语文的评析

1、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语文命题精心选择材料、精巧设计情境,实现材料意蕴与学科特色紧密融合。新高考Ⅰ卷文学类阅读材料,选取卞之琳1938年创作于延安的小说《石门阵》,小说中提到“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寓意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从百姓日常生活的侧面,展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同仇敌忾。

2、美育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考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美育的核心在于全面提升考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所选朱光潜和钱钟书的两段材料,讨论美学领域中“诗画异质”问题。为了便于考生理解,还附有雕塑《拉奥孔》图片,图文并茂,让考生在阅读思考的同时,得到一种审美浸润。

语文问题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我所认识的沈从文》(朱光潜著/张兆和著) 岳麓书社 1986年
《朱光潜选集》(朱光潜,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年
《我与文学及其他》(朱光潜,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年
《美学和中国美术史》(朱光潜著) 知识出版社 1984年
《悲剧心理学 : 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朱光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
《悲剧心理学 : 中英文合本》(朱光潜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年
《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著) (1)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
《给青年的二十封信》(朱光潜著) 170.7/2593 开明书店 民国20年
《诗论》(朱光潜, 著) I052/20.1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年、I052/20 三联书店 1984年
《变态心理学派别》(朱光潜, 著) B84-06/59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年
《文艺心理学》(朱光潜, 著) B849:I/15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年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 著) I266/17b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年
《谈文学》(朱光潜, 著) I0/159d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年;I0/159d1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I0/159d2 康桥出版事业公司 1986年;汉艺色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89年
《谈美》(朱光潜, 著) I0/159a1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年;I0/159a2 开明出版社 1994年;I0/159a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年;I0/159a3 汉艺色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88年
《悲剧心理学》(朱光潜, 著) B83-06/2a1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年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著) I266/17b1 开明出版社 1996年;I266/17b2 开明书店 民国37年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 700.9/2593.1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谈读书》(朱光潜著) I106/126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年
《美学拾穗集》(朱光潜著) B83-53/5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0年
《变态心理学派别》(朱光潜著) 155/2593a1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9年
《美学》(黑格尔/朱光潜) 700.1/0464:3.2 商务 1981年
《美学批判论文集》(朱光潜著) 700.1/2593a 作家出版社 1958 年
《美学原理》(克罗齐著/朱光潜译) 700.1/2702a1 作家出版社 1958年
《文艺心理学》(朱光潜著) 700.15/2593 开明书店 民国26年;700.15/2593/1936 开明书店 民国25年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 700.9/2593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
《变态心理学派别》(朱光潜著) 155/2593a2 上海书店 1989年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柏拉图 著/朱光潜 译) 800.1/1703.1 新文艺出版社 1957年
《美学.谈文学》(朱光潜著) I0/159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
《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朱光潜著) I0-53/5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年
《艺文杂谈》(朱光潜著) I266/17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1年
《朱光潜批评文集》(朱光潜 著) I206.7/501 珠海出版社 1998年
《朱光潜自传》(朱光潜 著) B83/168f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
《变态心理学派别》(朱光潜著) 155/2593a (赠) 开明书店 1930年
《朱光潜学术文化随笔》(朱光潜著) I0/159e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
《谈美书简二种》(朱光潜,著) D432.63/42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年
《诗论》(朱光潜著) I052/20.3 三联书店 1998年;I052/20.2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I052/20.4(SH)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变态心理学派别》(朱光潜,著) B84-06/59.1 商务印书馆 1999年
《谈修养》(朱光潜著) 188.6/2593 中周出版社 1946年;B825/16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孟实文钞》(朱光潜著) 817.8/2593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6年
《美学原理》(朱光潜重译) 700.1/2702a 正中书局 民国36年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著) 170.7/2593.1 爱丽书店 1931年;170.7/2593.2 开明书店 1929年
《Wit in the essay on criticism》(Empson,著/朱光潜著/钱学熙著/袁可嘉著/金?著/夏济安著) 北京大学 1948年
《谈美 : 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朱光潜著) 700.1/2593 开明书店 民国22年
《孟实文钞》(朱光潜著) 817.8/2593.1 上海书店 1990年
《谈美书简》(朱光潜,著。1979年完成) B83/252 北京出版社 2004年
《新文学作家信札》(朱光潜著) I266/17a 业强出版社 1988年
《无言之美》(朱光潜,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考美术专业时的“造型”是指什么

造型艺术(plastic arts) 艺术形态之一。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料、墨、绢、布、纸、木板等,雕塑、工艺用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建筑用多种建筑材料等)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来反应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始用这一名词。在德语中造型(bilden)原义谓“模写”(abbilden)或“制作似像”(eild machen)。在新中国建国后由苏联传入,并与“美术”互用。

扩展资料:

“造型艺术”一词在17世纪欧洲开始被使用时,主要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塑、文学和音乐等艺术样式,是一个为了与具有实际用途的工艺美术等形式相区别而提出的艺术概念。

18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在他的美学著作《拉奥孔》中,就通过对雕塑作品《拉奥孔》与诗歌(文学)的比较分析,将“造型艺术“概念放在视觉的空间艺术范畴里面,文学等非空间性的非视觉性的艺术形式则被排除在造型艺术的概念之外。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美术界和文艺理论研究开始普遍使用这一概念。

语文中考作文技巧

  导语:2017年语文中考作文技巧。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语言目标,掌握方法,认真训练。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使自己的文章闪现出亮丽的色彩。

  2017年语文中考作文技巧

  (一)抓关键句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二)分析关系

  (三)推敲明确褒贬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四)由果溯因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五)推敲命题意向,提炼中心意思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六)由物及人,由自然向社会联想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2017年语文中考作文技巧

  一、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文静《寻人启事》)

  二、化静态为动态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三、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幽默俏皮活泼

  表达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五、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六、注意句式变化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

  七、引用化用名句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